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心得体会 > 其他心得体会 >

学周恩来心得体会多篇

发布时间:2023-06-24 09:51:22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摘要:学周恩来心得体会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学周恩来心得体会多篇

学周恩来心得体会篇1

一场冲毁白薯秧的暴雨后,周总理一人坐在房门口,那沉思的神态,深邃的目光,像一阵细雨洒落我心底,叫人难忘记,那是你的眼神,明亮又美丽,啊~咱们共产党人的初心。

影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通过高远的立意,细微的着墨,讲述了1961年,大病初愈的周恩来总理来到河北邯郸伯延公社,在不到100个小时的时间里,夜以继日走村入户,深入进行调研的感人故事,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总理的初心。

从周总理听戏、吃面,看到亲民爱民的初心。周总理听连弟奶奶唱落子戏,吃连弟奶奶用卖掉棺材给他做的拽面,不忍拂了老人家一片心意,悄悄地让身边的人给赎回棺材;他拉着第一任老支书郭百岁的手唤声“老哥哥”听到真心话;他和乡亲们一起捧着稀粥吃代食窝头;他和老乡一起下地插白薯秧……这一个个镜头,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不忘初心”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领袖人物与普通百姓间零距离的接触和坦诚的交流对话,是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始终把老百姓的冷暖疾苦挂在心头的情怀,是“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公仆精神。

从周总理调研食堂问题,看到真情为民的初心。针对“公社食堂办不办”的问题,周总理在伯延调研。他心里始终装着对百姓的真情,观察异常敏锐。一进村看到树上的叶子都光了,立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当他看到村食堂有红烧肉时,这种强烈的对比,已让他察觉到情况的异常。他更从公社主任郭凤林安排的虚假场面里,明察毫秋,觉察到浮夸风的严重,他甩开干部深入到群众中访贫问苦,一步步揭开公社干部“善意”的隐瞒,最终了解到当地群众生活的真实情况。周总理与毛主席通话后,向大家宣布:“大食堂还要不要办下去,要伯延人民自己说了算!”各家各户升起了炊烟,解散了食堂,老百姓重新有了吃饭的自主权。伯延在全国人民公社中第一个取消集体食堂,这里面没有推诿,没有拖延,我们看到的都是担当,是大义,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行径和情怀。这样的总理谁不爱,这样的领袖谁不喜欢?这样为民着想的党谁不拥护?

从周总理道歉,看到真诚为民的初心。了解到由于中央政策的偏差给群众带来的困难,周总理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我是总理,老百姓的生活出了问题,就是我的责任啊!”当张二廷等群众说出大食堂的种种弊端,说出村干部作风的各种问题时,总理听得何等严肃认真,听取群众呼声的虚怀若谷,令人感动。一场冲毁白薯秧的暴雨后,周总理一人坐在房门口,那沉思的神态,深邃的目光,淋漓尽致地展露总理面对人民疾苦的沉重、焦虑又愧疚的内心世界。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让我感动,也让我思考。不忘初心不仅需要中央领导带头垂范,更需要全党干部党员上下一致,同心协力。当前,有少数领导干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重,不愿意下基层、上一线,下基层要么走马观花,隔着玻璃看、坐着车子转,不真正深入基层;有些人不遵循科学规律,乱决策、乱拍板,牺牲了群众利益,侵害了百姓权益;有少数领导干部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甚至伤害群众,有少数领导干部以权谋私、贪污 腐败,于人民的幸福不顾、于国家的前途不顾,这样的所作所为、这样的思想境界于“领导干部”的身份与职责是何等不相称、又是何等羞愧与渺小,想来他们看到这部影片,也该有所触动吧。

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共产党永远的挂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周恩来是热爱人民、勤政为民的杰出楷模。相信观看了《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广大党员干部会由衷地不忘初心,也能够反求诸己,完成一次思想的跃升,解决侵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重点解决扶贫及民生等方面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

学周恩来心得体会篇2

我单位在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中组织全体人员观看电影故事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这部电影讲述了1961年新中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大病初愈的周恩来总理来到河北邯郸伯延公社,在不到100个小时的时间里,夜以继日走村入户,深入进行调研的感人故事,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

这段史实没有大事件,没有惊心动魄的戏剧冲突,然而,创作者们深入到伯延,实地了解到周总理在伯延忧国忧民的情怀,感受到老百姓对总理的深厚感情,油然激起了创作的灵感和热情。于是捕捉到影片的思想之魂——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的血肉联系。影片生动体现了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毛主席曾讲过,“为群众服务,就是处处要想到群众,为群众打算,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这在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中得到了生动的诠释。大雨之夜,周总理不顾疲惫虚弱的身体,带着工作人员与群众抢救地瓜苗;彻夜总结梳理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与毛主席通话汇报情况……这一个个镜头,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领袖人物与普通百姓间零距离的接触和坦诚的交流对话,是一种自觉置身于群众之中、“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导演和演员把握住周总理坚定、沉稳、睿智、谦和的气质与博大、悲悯的胸怀,准确挖掘其精神特质。一场冲毁白薯秧的暴雨后,周总理一人坐在房门口,那沉思的神态,深邃的目光,把总理面对人民疾苦时的沉重、焦虑又愧疚的内心展露得淋漓尽致。影片重复出现深夜总理在伏案研究材料、书写报告的静态画面——此刻无声胜有声——凸现出他忧国忧民,不辞辛劳,肩担历史重负的精神力量。一位亲民为民,共产党领袖的人格魅力熠熠生辉。周恩来在伯延的四个昼夜涵盖了他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的一生。

伯延人民送别周总理的热烈场面将影片推向高潮,一双双手紧紧地握别,一张张满含热泪的脸……人民和总理间亲厚的情谊在这里凸显了真善美的情思。影片结尾定格出周总理双目凝视、深思的神态。以警语式的画面告诫人们,告诫干部:中国共产党永远不能忘记人民,永远要为人民执政,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以历史的记忆映照现实,传递出强烈的时代精神。

影片深刻诠释了我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群关系是党的生命力之所在。血溶于水的党群关系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的坚实基础。

我从影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中真切地感受到,我们党和人民群众的鱼水之情是多么的淳朴和真挚,真正做到了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也学习到了我党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正是通过发挥艺术的感染力和影响力,让大家深刻地领悟到如何去“照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去解决“四风”问题,去更好地实现为民务实清廉。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广大党员干部只有踏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足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让我们的党长盛不衰,才能让我们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真正实现!

学周恩来心得体会篇3

近日观看了《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这部影片讲述了新中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周恩来总理来到河北邯郸伯延公社,用四天四夜时间走村入户,深入进行调研的感人故事。刻画了周总理深刻践行着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光辉形象,同时也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感人的政治课,观看后笔者思潮起伏,触动颇多。

一、形式主义害死人

伯延公社是革命老区,周总理在该公社调查目的是要解决社员是否要保留“公共食堂”的问题。如果调查不到真实状况,党中央就不会有正确的决策。村主任郭凤林为了隐瞒真相,搞了一系列形式主义:把平时爱说怪话的“落后分子”关在邮电局后屋;威胁该村干部不能说真话;甚至妄称自己生性耿直的父亲死亡等一些虚假信息来欺骗领导……总理到伯延后,看到的是歌舞升平,听到的是一片颂歌,吃到的是鸡鸭鱼肉。但他老人家明察秋毫,一步步揭开了村干部“善意”的谎言,最终了解到当地群众生活的真实情况,郭凤林这个原来受群众爱戴的“郭傻子”也幡然猛醒,终于承认了错误并道出了实情。

“形式主义害死人”!其危害不仅在于部分村干部装腔作势、有名无实,还在于它使政策变了味、工作走了样,致使实事泡汤、好事办砸,进而演变为官僚主义。当然真的为百姓考虑,想听到真话也不难,总理他老人家不是听到了么?关键看你是不是真正为百姓解决实际问题。影片中,通过总理向毛主席如实汇报真实情况,第二天就在全国率先解散了第一家公共食堂,这些都是我们多么需要学习的和借鉴的,只有如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才能真正为人民谋福利!

二、扑下身段搞调研

周总理之所以能够了解到伯延公社的真实情况,靠的是真心、真情、真诚。靠的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他一进乡村看到树上的叶子都光光的,马上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因为总理心里始终怀着对百姓无限的关爱,观察才会异常敏锐。他善于从细节着手,搞调研时对欢送的干部群众说:“只要有一个问题没搞清楚,我就不会离开!”,从他给带病教课的小王老师穿鞋,到去“难缠户”二挺家串门,一步步剥开伯延公社的“庐山真面目”,这给大家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和强烈的心灵振憾!

总理在处理伯延村干部犯错误时也没有随意惩罚,而是用了另外一种非常高明的方式,结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周总理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善于捕捉细节、去伪存真的敏锐洞察力,对今天的我们搞调查研究工作具有深刻的启迪作用。从本影片中可以看出要真心为百姓办实事,只听汇报永远是有水分的,只有真正扑下身段搞调研,多听听基层员工呼声,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才能达到调研的真正目的。

三、群众利益无小事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总理把招待自己的红烧肉分给大伙吃,自己和百姓一起喝菜汤,吃窝头。他即将返京时,连弟奶奶用自己的棺材换来一碗拽面。这碗面表达了老百姓对总理的最高崇敬!周总理在他的四个昼夜里,走街串巷,深入群众的田间地头、屋里屋外、和老百姓打成一片。他是伟人,也是普通人,不是百事通。影片中刻画了这样一个细节:当总理帮村民栽红薯秧时,他不懂得红薯秧要斜着放进土坑里,也不懂得土埋好后是不能用脚踩的……当他被当地村民纠正后,脸上也难免露出一丝尴尬。但他没有高高在上,而是俯下身子虚心向农民兄弟学习,甘做农民的学生,更赢得了百姓的尊敬和爱戴。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一贯宗旨,党与群众是舟水、鱼水关系而不是“油水”关系。坚持“四风”教育,坚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反观我们农信社的当前工作,就要坚持服务三农、坚持“三大工程”建设,切实改善金融服务,更好地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对金融服务的需求,真正把农信社办成三农发展的“钱袋子”、农民致富的“贴心人”、中小企业发展的“驱动器”、金融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排头兵”。当前任务要完成县级行社达标升级、大力推动农商行组建。工作多而繁重,只有真抓实干,认真剖析解决好当前工作中存在的热点和难点,才能把本职做好。总理用行动再次告诫我们做工作要始终持“谦虚谨慎,实事求是”作风。群众利益无小事,只有真正做到知民情、排民忧、解民难、帮民富,老百姓就会拥护你,因为群众眼睛是雪亮的,你心中若有群众,群众自然就拥护你,群众心中始终有杆秤!

学周恩来心得体会篇4

含着泪水看完了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受到了一次心灵的洗礼。我从小就对周总理无比崇敬,看了这部影片,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更加激起我对周总理的景仰和缅怀之情。影片讲述了1961年新中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全国发生了空前的大饥荒,又遇苏联逼债,全国人民勒紧裤腰带共度难关,周总理亲自来到革命老区河北邯郸武安县伯延村调研,历经四个昼夜的实地考查,按照老区人民的意愿,伯延村在全国第一个取消了“大锅饭”,使老区人民的日子从此好了起来。短短四个昼夜,周总理夜以继日走村入户,深入进行调研,充分展现了人民领袖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课。

在当前全党正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该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影片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党和人民群众的鱼水之情是多么的淳朴和真挚。周总理走街串巷,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村民生活的事实真相,真正做到了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真正做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人民群众,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每到一处都受到人民的热情的欢迎,那一个个感人的场面,令人动容,尤其是送别的场面,更是感人至深,观此场景,我的眼泪禁不住夺眶而出。那是一种怎样的感情啊,那是领袖和人民的血浓于水的深厚情义!那是人民对于自己领袖的无比爱戴之情!周总理之所以受到人民群众如此爱戴,不仅因为他把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党,更因为他把全部的爱奉献给了人民。总理与人民的渔水深情是基于他对人民的关心,彰显着党与人民血肉相连的党群关系。他为生病还坚持上课的赤脚的江老师穿那双因脚浮肿已经不合脚的鞋;他吩咐把特意为他做的红烧肉分给群众吃;他用自己和夫人的工资给孩子买衣服,给老人备棺材等等,给人感觉完全就像对待家人一样的真挚,让人感到无比的温暖。党群关系是我们党的生命力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得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

当前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必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通过积极的思想引导和教育启发,把群众的情绪理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切实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防止和克服削弱基层党建工作的倾向,加强对党员队伍的教育和管理。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消除党群干群之间的猜疑、隔阂和矛盾。加强新时期的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群众与党组织之间既需要相互沟通,更需要相互理解,没有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就什么事情也干不成。因此,要经常深入到群众中了解民情民意,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班组和群众家庭,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不断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新形势下,党群的血肉关系不可模糊、更不可疏远。而如今,有少数党员干部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以权谋私,贪污 腐败,于人民的幸福和国家的前途不顾,这样的所作所为于“领导干部”的身份是极不相称的。我们也看到,历史走到今天,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变,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少了,鱼水情谊淡了,群众的不信任情绪多了。我们常说为人民服务,先要弄清楚新形势下群众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常说走群众路线,应该深入到群众中去,躬下身子,沉下心来,及时准确了解群众的困难与呼声,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真正将“让群众满意”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检验标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正是通过艺术的感染力,让大家深刻领悟如何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去解决“四风”问题,更好地实现为民务实清廉。

新形势下,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像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那样,俯下身子,深入群众,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党才能长盛不衰,才能真正实现我们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学周恩来心得体会篇5

周恩来同志两袖清风,一尘不染,其高风亮节,全世界景仰。其制定的十条家规:晚辈不准丢下工作专程来看望他,只能在出差顺路时去看看;来者一律住国务院招待所;一律到食堂排队买饭菜,有工作的自己买饭菜票,没工作的由代付伙食费;看戏以家属身份买票入场,不得用招待券;不许请客送礼;不许动用公家的汽车;凡个人生活上能做的事,不要别人代办;生活要艰苦朴素;在任何场合都不要说出与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是周恩来高尚人格的写照,也展示了共产党人处理家国关系的崇高境界。它不仅是周恩来的家规,也是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一面镜子。

周恩来同志的家规不仅定的严,而且身体力行,严格遵守,丝毫不松动。他曾说过:“只要我当一天,邓颖超就不能到政府里任职。”1974年筹组四届人大领导班子时,毛泽东曾批准提名邓颖超任全国人大会副委员长,被周恩来压下来。直到他去世后,邓颖超在1977年被选举为全国人大会副委员长时,才得知此事。1968年,周恩来的侄儿周秉和与侄女周秉建先后赴延安和内蒙古插队,由于表现好,经当地群众推荐,二人按照正常手续,分别应征参军。当周秉建穿着军装到北京看望伯父伯母时,周恩来说:“你参军虽然符合手续,但内蒙古那么多人,专挑上了你,还不是看在我们的面子上?我们不能搞特殊化,一点也不能搞。”周恩来还专门向总政和有关军区的负责同志提出:“你们再不把孩子退回去,我就下命令了。”周秉建最终脱下军装,返回内蒙古草原插队劳动。临行时,周恩来说:“我没有孩子,但要教育侄子、侄女走这条路。”在延安插队的周秉和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后来他也办了离队手续,从新疆回到延安插队劳动。

周恩来以身作责,对自己、亲属严格要求的事例不胜枚举。不让亲属沾自己的光,即使亲属们符合条件应该享受的待遇,也执意不许,无不展现出他宽阔的胸怀、崇高的境界、无私的奉献精神。周恩来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正如他所说“假如是对人民,我们要像孺子牛一样诚诚恳恳、老老实实为人民服务。我们要有所恨,有所怒,有所爱,有所为”,“我们国家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应该和群众同甘苦,共命运。”

周恩来是国家的,管理着一个“大家”,他始终把自己当作人民的勤务员,以身作则,从自己做起,从自己家事做起,决不让亲属之事影响“大家”,决不让亲属沾自己的光。古人说:“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抚今追昔,周恩来的十条家规,不仅是对亲属的严格要求,更是现阶段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极好教材。它像一面镜子,告诫领导干部怎样掌好权、用好权,怎样过好权力关、亲情关、金钱关。

学周恩来心得体会篇6

“毛主席已有好久没有吃肉了”,说完周总理转身离开。这是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中的一个片段。周总理到伯延后,深入群众,与群众交心、谈心,实地调研了解实际情况,经过几天的调查,最终解决了“吃大锅饭”的问题,真正做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从中央到省、市、区组织系统探索实践的背后,凸显的是“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群众观,践行的是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工作方法。组织部门如何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当前每一位组工干部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是“切忌闭门造车,要学会走出去”。闭门造车,问题会越来越多;走出去,才能发现问题、知晓差距。正如电影中体现的那样,全国“吃大锅饭”问题的出现,中央派出调查组深入全国各地进行实地调研,最终核实了情况,为中央的科学决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组织部门要想解决前一阶段发现的问题,也只有“走出去”,以主动的态度,广泛听取党员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才能通过认真梳理,深入查找问题,仔细剖析组织系统各类问题,找准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才能真正为“洗澡治病”的整改找到突破方向。

二是“切忌眼睛朝上,要沉到底接地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根本落脚点在于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解决困难的能力就成为关键。作为组工干部不仅要会在机关办公,也能在基层开展群众工作,能沉到基层一线“接地气”,就能增加务实为民的“底气”。组工干部要结合工作职责和实际真正“一沉到底”,真正贴近基层党员群众,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就能获得群众的认可和理解。组工干部到一线,身体力行转作风,真正在服务基层中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再帮助基层党员群众“得实惠”的同时,也是让自身在党性修养、服务意识和工作方式方法等综合素养上“补课”。

三是要“切忌胡子眉毛一把抓,要学会从面上思考”。人民公社时期,突出问题是人民吃饭问题,中央意识到这一突出问题,通过深入调查,着力解决这一问题。而当前的大局是发展,围绕这一中心,组织工作就要准确定位,让群众满意就是组织工作的根本价值取向,也是我们所有工作的目标。组织部门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必须要善于从围绕党委工作中心整体提升,为进一步转变作风、服务群众、推进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上认真思考,也就是从面上进行思考。坚持在创新突破中增强服务大局能力,这是组织部门在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贯穿始终的长期目标。基层有困难,群众有反映,组织部门不仅有责任点对点的主动帮难解困,更需要探索创新政策层面的整体设计,为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推动发展提供“面”上的支撑。

所以,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不仅要“走出去”、更要“沉到底接地气”、最关键是要“适当停下来,认真从面上进行思考”,让基层更满意,老百姓生活更幸福。

学周恩来心得体会篇7

工作中不断的下乡督查,让我猛然间想起了《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这部电影。影片以50年代末,60年代初大跃进为背景,讲述了1961年新中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大病初愈的周恩来总理来到河北邯郸伯延公社,在不到100个小时的时间里,夜以继日走村入户,深入进行调研的感人故事。周总理是下乡调研,作为中央的首长,这样的调研更是意义非凡。

影片2013年7月12日首映。第一次看,是单位组织,记得那时候正好怀孕,同事们还开玩笑,说这样的胎教多正统。大概6年的时间过去了,当时的感动和眼角的泪水,我还清楚的记得。笔者由下乡督查想到的是那句话:“悄悄问清楚,那桌上的鸡蛋和肉一共多少钱,回头悄悄补给他们”邓大姐如是说。

工作中,听闻一件工作,有三个督查队伍来督查,笔者思考三个问题,一是检查督查考核如此之多,二是被督查检查考核单位有负担,三是这样的意义何在?记得有个领导讲话,就问:都在督查,都在考核,那谁来落实?

现在公款消费把控的严上加严,上级的督查、检查、考核一茬接着一茬,有的县、乡镇一天能接待几波的上级检查,有督查、检查便有招待,有招待便有支出。三公经费管控严格,如何做好支出变成了接待单位的难题。然而,上级的检查督查固然有一定道理,基层肩负年也提了又提,然而,乡一级、县一级,又哪个敢说:督查检查减少了?

大禹根据水土流向特点,变阻为导,因水之力、创造性地提出了“疏川导滞”的疏浚、排洪、治水的总体策,开创了治水新局。遇到问题,我们是不是不能尝试从上而下的改变,而不是光从下围追堵截。想到这部电影,便是想到:若是每个督查检查的队伍,都是带着饭费的,被督查检查单位按照饭费招待,又会是怎样的一番情景?

中国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高尔纯指出,《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虽然是历史题材,但它的参照系始终是现实生活,是用历史来关照现实:周恩来到伯延公社调研的基础就是要听真话,但时隔半个世纪,这仍然是中国社会的一大问题。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学周恩来心得体会多篇范文。

word该篇DOC格式学周恩来心得体会多篇范文,共有9150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学周恩来心得体会多篇下载
学周恩来心得体会多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0578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