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心得体会 > 读书笔记 >

读书笔记之百年孤独

发布时间:2021-11-04 05:01:08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第一篇:《百年孤独》读书笔记

《百年孤独》

一年前的某个夜晚行走在街上,看见一家有独特风格的书店,进去本无意,只是那一刻也许需要点书香的气氛而已,在随处翻阅的同时发现了一本仿佛很久无人去翻阅的书——《百年孤独》,看着它那泛黄的封面,心中感慨:也许这本书就像它的名字那样度过它的“百年”孤独,我喜欢孤独这个词,就像自己现在喜欢一个人的感觉一样,就如同陈果老师说的那样,什么是孤独?孤独就是从人群中偷来的享受,她高傲、优美,完全是精神的自由。孤独是需要有独处的时间,做到“如我所是”完全不需要装扮、做作,不需要戴着帽子抽个烟来装深沉。陈老师的话值得思索。只是缺点什么,我思索孤独这个忧伤与快乐共性的词,我想去找我的孤独,找属于我的“百年孤独”,于是我拿起了我眼中独特的它——《百年孤独》。

我感叹霍·阿·布恩蒂亚的梦想,但却是那么无力,梦想总是让我们付出很大的代价,我想起了在无力改变时,其实梦想往往就是孤独的开始。“东西也是有生命,只要唤起它们的灵性”我喜欢这句话,因为它可以让我感受到力量。

“科学缩短了距离”梅尔加德斯说。“在短时期内,人们足不出户,就可看到世界上任何地方发生的事儿。”梅尔加德斯又想劝阻他,但他终于同意用两块磁铁和三枚殖民地时期的金币交换放大镜。乌苏娜伤心得流了泪。这些钱是从一盒金鱼卫拿出来的,那盒金币由她父亲一生节衣缩食积攒下来,她一直把它埋藏在自个儿床下,想在适当的时刻使用。霍·阿·布恩蒂亚无心抚慰妻子。其中文字忘记了,只记

得后面这样描述,由于长期熬夜和冥思苦想而变得精疲力竭的父亲,如何洋洋得意地向他们宣布自己的发现:“地球是圆的,象橙子。”乌苏娜的包容展现了爱,同时“科学缩短了距离”这样的语词我也会动心去和霍·阿·布恩蒂亚一样,地球是圆的,象橙子,值得内心微笑的结果,就如寂寞是迫于无奈的虚无,百无聊赖,无所适从,无法自处,就需要一种力量支持他,一种思绪占有孤独的栖息。

“她用手指尖抚摸着他的脑袋,让他尽情地哭。不需要他表白自己是为爱情而悲恸,她一下子就知道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眼泪;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是无法复原的,那最狂乱而又最坚韧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瞬息即逝的现实。.他隐约知道,一个幸福晚年的秘诀不是别的,而是与孤寂签订一个体面的协定。”书中的几句话让人感伤,她的爱以及她的苦,不想去描写什么感受,此刻觉得还是陈老师独特的表达不至于内心过于忧伤。陈老师说,没有什么“理所当然”的爱。他对你好,是因为他爱你,落实到行动是对你的理解、包容、奉献。爱,归根到底只是付出、自我牺牲、对他人的关爱,让我们感受到人与人之间在距离之外的暖意。这是我感觉对书中这段她的爱最好的诠释,书中提到回忆,回忆只是孤独与梦想的结合而已,虽然它让你感觉很美好,但是那是虚无的,这种虚无还是藏在心里的一个角落,我对作者为何如此写下这段关于回忆不想去思所;“一个幸福晚年的秘诀不是别的,而是与孤寂签订一个体面的协定”真的很喜欢这句话虽然我们还年轻,为了以后不孤苦,我愿意去了解孤独,感受孤独、享受孤独;孤独不等于

寂寞,自成世界独处,自成体系的完整的状态,孤独者表现出的事圆融的高贵、羽化、没有缺失的遗憾,孤独是我们的命运,但这绝不是糟糕的事。当我们无法改变时,恭敬的领会它,这是幸运的,思想者在心灵上的孤独,孤独者极其丰富有趣、拥有最诚实可靠的朋友。

“在那个没有尽头的漫漫长夜里,奥雷良诺·布·地亚上校长时间地搔着身上的痒,企图打破他身上孤独的坚硬外壳。命中注定孤独百年的世家,不会有出现在世上第二次的机会。”他算不上孤独,可以这样评论,她比烟花更寂寞。烟花绽放于无形,消失于乌有,当中有短暂的释放,伴随而来的却是无边的寂寞。“上校对他爸爸的鬼魂说,人不是该死的时候死的,而是能死的时候死的;一种想立即逃开却又想永远留在那恼人的寂静和可怕的孤独之中”,看了这句话有点心有微喜感,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吧,孤独不求外物,反求诸己。

“孩子看见,一个女人双手合成十字,跪在空地中间,神秘地摆脱了蜂拥的人群。霍·阿卡蒂奥第二也把孩子摔在这儿了,他倒在地上,满脸是血,汹涌的巨大人流扫荡了空地,扫荡了跪着的女人,扫荡了酷热的天穹投下的阳光,扫荡了这个卑鄙龌龊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上,乌苏娜曾经卖过那么多的糖动物啊。”“毫不战栗地回忆黄昏时庇埃德洛.格列斯身上发出的薰衣草的香味,把蕾蓓卡从悲惨的境地中搭救出来,——不是出于爱,也不是由于恨,而是深切地理解她的孤独。”理解是世界上最美的词,友情跟爱情一样,如此晶莹剔透、纯洁美丽,交朋友是因为爱他。爱他,就不要给他制造麻烦,就不要让他为自己多操心,就要去理解他。

“一个人是孤独的,因为没有言语。两个人是孤独的,因为通常有了言语而感觉到心的距离。三个人是孤独的,因为一个人会被冷落。很多人的时候是孤独的,因为会被遗忘。渐渐地,他变成了情妇的丈夫,妻子的情人。然而这种反复,不是为了摆脱孤独,而是为了保持孤独。”人需要孤独,独处的时候,精神的自由会给你一个正直的自我,你的绝大部分世界是属于你,在孤独中自得其乐,取之不尽的乐趣,不断的给生活提供新鲜的资源,在世间孤独与爱情是值得怜悯的,孤独与爱情区别在于你不能完成走出孤独,爱情却是终究被生活所招抚。

以上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原文和自己的评论,看完这本书对书中这七代人错中复杂的人物中写写我的感受。阿玛兰塔也许她的身上会有我的影子,我比较喜欢她这个独特的角色。

我突然间想起了席慕容的“如何遇见你,在我最美丽的时刻。”那么,此时,阿玛兰塔就在她遇见了英俊潇洒的皮埃特罗克雷庇斯。只是,在同样美丽,甚至还要更美丽的雷蓓卡的对比下,阿玛兰塔也只好无奈地被当成孩子而忽略。和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一样带着一股与生俱来的倔强与傲气的她,又怎么会妥协?她阻止婚礼的进行,恶狠狠地对着姐姐说:“要结婚,除非从我的尸体上踏过。”这样的话,以皮埃特罗克雷庇斯的母亲的名义寄出了一封假信??我常常想象着阿玛兰塔写信给皮埃特罗克雷庇斯的情景:以一种绝望而自卑的心情混合着泪水写下自己的思念。书中也有“阿玛兰塔把自己关在房里,咬住嘴唇不哭出声来。她用手指塞住自己的耳朵,以免听见在与

乌苏拉谈论战争消息的那位追求者的声音。尽管此时她想见他想得要命,但还是硬以毅力克制着自己,不出去同他会面。”只是阿玛兰塔,你的柔情藏得太深,又有谁能看的出来?但正如乌苏拉所感悟到的那样: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你那强烈的爱情与怯弱之间的殊死搏斗,而最后却是那种荒谬的恐惧感占了上风。你的这种感情,始终凌驾于你那颗备受磨难的心。对于孤独爱情中一个女人在用一生的辛勤、最美好的青春,来维护一个承诺;她的虚荣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值得敬佩的。

这本书讲的很多,我也不想去了解,我只想了解孤独,为什么还是百年,孤独是一种心境和心理状态?孤独不是故作姿态,孤独是一种心境。沉默未必是孤独,孤独没有任何形式,那是孤独者精神上的自我流浪。装出来的叫浮躁,那是一种虚荣心,是为了招揽目光。我不曾去刻意理解书,那伟大的哲理,我只想了解自己的孤独,带着欣赏的态度,我们自己所处的分分秒秒,也许就是一种所谓的孤独,只是心是否感受到而已。我们要和自己所谓的孤独交朋友,这种朋友是相伴终生的,别怕它,它给予我们的也许很多很多??

备注:黑体字为书中原文

第二篇:《百年孤独》读书笔记

《百年孤独》读书笔记

新村小学 杨芊芊

加西亚·马尔克斯在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百年孤独》的开篇这样写道:“若干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开篇这段话,将时间和空间拉长延展,给读者以脱离现实时间的魔幻般的感受。小说的情节离奇令人迷惘。在小镇马孔多,布恩地亚家族上演着百年的兴衰史。这个家族由衰转盛,又由盛转衰,一百年的历程,转来转去,又回到原来的样子,一切都逃不出一个诅咒。霍·阿·布恩地亚与表妹乌苏拉近亲结婚,阿苏拉担心会像姨妈和姨父近亲结婚那样生出长猪尾巴的孩子而拒绝与霍·阿·布恩地亚同房。布恩地亚与邻居发生口角的时候,布恩地亚因为邻居嘲笑他被乌苏拉拒绝同房而杀了邻居。结果死者的鬼魂不断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中,搅得布恩地亚一家日夜不宁,布恩地亚家族被迫迁移到小镇马孔多。起初布恩地亚家族人丁兴旺,但是随着内战的爆发和外敌的入侵,布恩地亚氏的命运急转直下,一代不如一代,。到了第六代奥雷良诺·布恩地亚的时候,因为与姑妈乌苏拉通婚,结果生下一个带尾巴的男婴,正好应验了一百年前吉普赛人用梵语在羊皮纸上写下的密码,而这个密码的破译者就是第六代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自己。这个无疑充满了讽刺的意味。而这个带尾的男婴,被蚂蚁咬烂以后拖入了蚁穴。小说的结局布恩地亚家族连同小镇马孔多消失在一阵飓风中。

对梦想与光荣的向往,对独立与自由的憧憬,在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中,现实中的追求和希望超越于形式的虚幻,找到了最终完美无缺的结合点。

第三篇:百年孤独读书笔记

《百年孤独》读后感

“若干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这就是《百年孤独》的开开始。布恩地亚上校的记忆犹如一滴墨水坠落在宣纸上,无法停止地渲染开来。

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作”的《百年孤独》,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代表作。全书近30 万字,内容庞杂,人物众多,情节曲折离奇,再加上神话故事、宗教典故、民间传说以及作家独创的从未来的角度来回忆过去的新颖倒叙手法等等,令人眼花缭乱。

这本书如一部情节丰富的厚重家谱,记载了布恩地亚家族七代人百年的坎坷历程。孤独的宿命围绕着这样一个家族,一代代相同的名字,似乎也预示着他们相同的命运。布恩地亚家族七代人每个人的精神历程都是一个圆。小说的架构也是一个往复循环的结构,不管是情节或者是时间,甚至是人物的名字。马尔克斯将布恩地亚家族和读者拖入一个循环的时空中,让布恩地亚家族去经历循环的命运,让读者去感受布恩地亚家族的荣辱兴衰。他们从小就孤独、冷漠,这似乎是这个家族每代人共同的特点,诚如小说中写道:“布恩地亚家族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一种一望可知的特有的孤独神情。长大后,他们都试图以各自的方式突破孤独的怪圈,但激烈的行动总是归于挫败的沮丧。他们又以不同的方式,一个个陷入更深沉的孤独之中。对他们来说,孤独仿佛一种神秘的命运,难以抗拒。”终点最终回到起点,让人感觉到巨大的苍凉与悲哀。马尔克斯在谈及作品中人物孤独性时,他说过:“孤独的反义词是团结。”这是以这个家族的命运,来反映整个拉丁美洲的命运,他希望整个民族能够在经历拉丁美洲革命风暴的洗礼,摆脱以西葡为代表的欧美列强,走上独立自由道路后,能够紧密的团结在一起。

然而由于先天缺陷,缺乏大一统的市场及环境,拉丁美洲的革命先烈终未遂愿,革命之父圣马丁想要建立大哥伦比亚共和国的夙愿如书中的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一样归于沉寂,最后流落异乡郁郁死去。布恩地亚家族都不懂爱情,不通人道,这就是他们孤独和受挫的原因。他们的孤独并不是因为不能与人分享快乐,而是由于感情的匮乏所造成的日常生活中的心与心的离异与隔膜,这样的孤独可以使一个昔日曾经繁华的小镇最终消失。在此,马尔克斯告诉人们,孤独的

实质是一种毫无意义的生存哲学,它意味着以冷漠、消极的态度去对待生活。而实际上,你以怎样的态度去对待生活,生活同样会以怎样的态度来对待你。一个陷入孤独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只能与贫穷、落后和愚昧为伍。如今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快节奏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坐上了高速奔驰的列车,而每个人都陷入了焦虑与抵斥,固守着自己的一份孤独,这样的孤独会使人走向冷漠,最终如马贡多城一样灰飞烟灭,消失于无形。

小说的结局布恩地亚家族连同小镇马贡多消失在一阵飓风中。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的结尾写道:“就在奥雷良诺?布恩地亚译完羊皮纸手稿的最后瞬间,马贡多这个镜子似的(或者蜃景似的)城镇,将被飓风从地面一扫而光。将从人们的记忆中彻底抹掉,羊皮纸手稿所记载的一切将永远不会重现,遭受百年孤独的家族,注定不会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现了。”这无疑暗示着拉美人民如果不思变革,最后只能面临被历史淘汰的命运。作者对于落后和愚昧的态度是彻底否定的,于是安排了一场飓风对旧事物来了一次彻底的清理。“百年孤独”,既是说拉美落后的时间之长,又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作者的心态:对进步和先进的漫长等待。百年孤独,百年的等待。至于这以后,落后和贫穷还会不会出现,没有明确答案,但是马尔克斯的愿望是美好的,正如所有读者所期待的那样:“遭受百年孤独的家族,注定不会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现了。”

第四篇:百年孤独读书笔记

简析《百年孤独》

“若干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加西亚·马尔克斯在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百年孤独》的开篇这样写道。布恩地亚上校的记忆犹如一滴墨水坠落在宣纸上,无法停止地渲染开来。恰如《百年孤独》这个题目给人的感觉一样,开篇这段话,马尔克斯将时间和空间拉长延展,给读者以脱离现实时间的魔幻般的感受。

1965年马尔克斯开始创作《百年孤独》,1967年6月29日小说发表。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马尔克斯。马尔克斯曾言:“活着为了讲述生活,生活并非一个人的经历,而是他的记忆。”《百年孤独》里描述的那样一个几乎神话般的世界,那里有马尔克斯童年眼中整个拉美国家真实历史的影射,有近代拉美社会百年变迁的缩影和拉美人民的精神意识,同时也融入了人类百年生存的斗争历史和凝聚的经验和精神,同时还提出了对现代人和社会命运发展前途的思索和探讨。所有这一切的内涵意义使《百年孤独》成为一部具有史诗意义的作品。

小说的情节离奇令人迷惘。在小镇马贡多,布恩地亚家族上演着百年的兴衰史。这个家族由衰转盛,又由盛转衰,一百年的历程,转来转去,又回到原来的样子,一切都逃不出一个诅咒。霍·阿·布恩地亚与表妹乌苏拉近亲结婚,阿苏拉担心会像姨妈和姨父近亲结婚那样生出长猪尾巴的孩子而拒绝与霍·阿·布恩地亚同房。布恩地亚与邻居发生口角的时候,布恩地亚因为邻居嘲笑他被乌苏拉拒绝同房而杀了邻居。结果死者的鬼魂不断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中,搅得布恩地亚一家日夜不宁,布恩地亚家族被迫迁移到小镇马贡多。起初布恩地亚家族人丁兴旺,但是随着内战的爆发和外敌的入侵,布恩地亚氏的命运急转直下,一代不如一代,甚至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领导的32次土著居民起义都以失败而告终。到了第六代奥雷良诺·布恩地亚的时候,因为与姑妈乌苏拉通婚,结果生下一个带尾巴的男婴,正好应验了一百年前吉普赛人用梵语在羊皮纸上写下的密码,而这个密码的破译者就是第六代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自己。这个无疑充满了讽刺的意味。而这个带尾的男婴,被蚂蚁咬烂以后拖入了蚁穴。随后,小镇马贡多消失在一阵飓风中。

小说的架构是一个往复循环的结构,不管是情节或者是时间,甚至是人物的名字。马尔克斯将布恩地亚家族和读者拖入一个循环的时空中,让布恩地亚家族去经历循环的命运,让读者去感受布恩地亚家族的荣辱兴衰。作品自身的奇幻还不足以实现魔幻现实主义这一风格的完整性,同时读者在作品阅读过程中的镶嵌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百年孤独》以复杂的背景和离奇的情节鹤立于拉美文学史之林,作品充满了理想的光辉。遥远的马贡多小镇上发生着离奇的事情:奥雷良诺领导了32次起义结果都失败;第六代奥雷良诺布恩地亚在晚年不断地织裹尸布;奥雷良诺第二则是不断地修理门窗;俏姑娘雷梅苔丝每天要洗好几次澡;小镇马贡多一场骤然而至的雨持续下了四年十一个月又两天,此后十年,马贡多滴雨未下;布恩地亚家族的人对美尔加德斯的磁铁痴迷不已并且反复上当;第七代奥雷良诺是一个出生就有尾巴男婴,却被蚂蚁咬烂后拖进蚁穴;随后一场飓风吹走了马贡多小镇,吹走了一切,比那场持续四年十一个月有两天的暴雨带走的更多??读起来总是给人很虚幻很缥缈如此不真切的感觉。

马贡多百年的变迁和布恩地亚家族的兴衰荣辱,是整个拉美社会变迁的一面镜子。

布恩地亚家族由于内战和外敌,原本安定的生活转瞬消失,家族命运急转直下。与此相对应,在拉丁美洲,内战连连,又有欧美殖民者的入侵。同时,家族的愚昧也是拉美自身落后的写照:家族成员的乱伦与拉美文明程度的低下是相通的。面对落后和愚昧,布恩地亚家族不是追求变革,而只是面对过去,等待着“猪尾巴”的重现。这样不思进取,最终只能导致马贡多的落后,布恩地亚家族的衰败,最后不可避免的被一阵飓风吹光。同样,似乎也在暗示着拉美人民如果不思变革,最后只能面临被历史淘汰的命运。

小说的结局布恩地亚家族连同小镇马贡多消失在一阵飓风中。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的结尾写道:“就在奥雷良诺·布恩地亚译完羊皮纸手稿的最后瞬间,马贡多这个镜子似的(或者蜃景似的)城镇,将被飓风从地面一扫而光。将从人们的记忆中彻底抹掉,羊皮纸手稿所记载的一切将永远不会重现,遭受百年孤独的家族,注定不会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现了。”作者对于落后和愚昧的态度是彻底否定的,于是安排了一场飓风对旧事物来了一次彻底的清理。“百年孤独”,既是说拉美落后的时间之长,又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作者的心态:对进步和先进的漫长等待。百年孤独,百年的等待。至于这以后,落后和贫穷还会不会出现,没有明确答案,但是马尔克斯的愿望是美好的:“遭受百年孤独的家族,注定不会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现了。”

所谓魔幻现实主义,以荒诞的形式反映现实,不管马贡多发生的一切有多离奇古怪和扑朔迷离,都是取材于马尔克斯对拉美现实的观察和感悟。

对梦想与光荣的向往,对独立与自由的憧憬,在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中,现实中的追求和希望超越于形式的虚幻,找到了最终完美无缺的结合点。

读《等待戈多》有感

《等待戈多》??是??荒诞感的一种形象的体现,这主要表现在人与客观世界,人与人隔膜及对人、对自身的生活的迷失这三方面,而所有这些,又都是一种非理性的形式出现。

首先,在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人与外部的客观世界是处地一种无法感知的隔绝状态。在第二幕里,那株枯树一夜之间长出了四、五片绿叶,以至戈戈狄狄无法辨清楚自己是否仍在昨天的地点等待戈多。在作品中,作者多次写到戈戈和狄狄无法辨清楚自己的所处的环境和时间,但这外部的客观环境却又给人以一种压迫感。戈戈和狄狄有一段对话很能说明这一点,戈戈:“那么,我们主公儿是在什么地方呢?”狄狄:“你以为我们可能在别的什么地方?你难道认不出这地方?”戈戈:“认不出。有什么可认的?我他妈的这一辈子到处在泥地爬!你却跟我谈起景色来了!瞧这个垃圾堆!我这辈子从来没离开过它!”况且,无论是时间的变化,还是空间的变化,都无助于人的生存状态的改变,无论生活在哪里,是麦康地区还是凯康地区,是白天还是黑夜,这一切,都与人的生存状态无关,所以,是否能够搞清楚自己所处的环境也就是无关紧要的。在剧中,波卓说:“你干吗老是用你那混帐的时间来折磨我?这是十分卑鄙的。什么时候!什么时候!有一天,难道这还不能满足你的要求?有一天,任何一天。有一天,他成了哑巴,有一天我成了瞎子,有一天,我们会变成成聋子,有一天我们诞生,有一天我们死去。同样的一天,同样的一秒钟,难道还不能满足你的要求?”正因为人对外在客观世界毫无所知,正因为外在世界是荒诞不经的,所以,人常常为荒诞的现实所惊吓。在第二幕里,戈戈和狄狄突然精神迷乱,认为戈多来了,认为自己被包围了,而又毫无可以躲藏之处,那种可怜可笑的处境和模样的说明

了这一点。

其次,人与人之间处于一种无法分开又相互隔膜的状态。戈戈对狄狄多次说:“咱们要分开手,各干各的,是不是会更好一些”??但人类群居的本性又使他们注定无法离开。用狄狄对戈戈的话说就是:“我想念你??可是,(一个人)同时又觉得很快乐,这不是怪事吗?”所以,??尽管他与戈戈狄狄情感上的丝毫不能沟通,但也“倒是想跟你们在一块儿消磨一些时间,随后再赶我的路”。作者用走路象征着人生的历程,而在人生中,人与人之间就是这样毫无目的,相互之间也无法理解、沟通地聚居在了一起。波卓在第二幕里,搞不清楚来报信的小孩是昨天来报信的那一个,都是用荒诞的手法来突出了这种不能理解、沟通。而且,这种聚居,以是以别人的痛苦来减轻自己的痛苦的。波卓虐待幸运儿是这样,波卓与戈戈狄狄交谈也是这样:“跟最卑下的人分手后,你就会觉得更聪明,更富足,更意识到自己的幸福”,作者反复宣扬的,是人的痛苦不能告别的拯救、安慰或自身的奋斗而解除,只能靠别人的痛苦来解除,人类的生存历来就是如此。戈戈安慰幸运儿,幸运儿就不再哭泣了。“他不哭了,可以说是你(戈戈)接替了他(幸运儿)。世界上的眼泪有固定的量,有一个人哭,就有一个人不哭。笑也一样。因此,我们不必说我们这一代的坏话,它并不比它的前几代更不快乐”。波卓的话道出作者眼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再次,对人,对人的生活的迷失,构成了《等待戈多》荒诞感的又一个重要的方面。??人已经完全失去了自己的精神家园。戈戈和狄狄搞不清楚自己的过去在麦康地区亦或凯康地区的生活,甚至只经过了一夜的时间,戈戈就失去了对昨天的记忆。波卓和幸运儿呢?一夜之间就变成了瞎子和哑巴。命运对于人类说来,就是这样的丝毫无法把握无法预测。谁也无法知道正在发生着什么,谁也无法知道将要发生什么。谁也无法知道将要发生什么。人不知道自己生存的意义是什么,戈戈说自己当过诗人,那证据就是穿在身上的破烂衣裳。戈戈又说自己名叫卡图勒斯——公元前罗马著名抒情诗人,而戈戈已经穷愁潦倒,那是说,那些传统意义上的美德、崇高、追求早已不值一提,早已沦落了。人在现实生活中受尽苦难,甚至连笑也不敢笑,但人又不知道自己痛苦的原因是什么。戈戈被靴子挤痛了脚,但当他终于费力脱下靴子来,反复向靴子里窥视之后,却仍然是一无所知。狄狄不断地翻来复去地察看帽子也是如此。人类奋斗过,挣扎过,但这种奋斗、挣扎毫无用处,而且,既然对外界对自身毫无所知,所以,这些挣扎、反搞也就毫无作用毫无目的,而且显得可笑。戈戈和狄狄玩幸运儿的帽子,他们想上吊,相互对骂,就都是如此。而对未来呢?他们“没提出什么要求”,或者说,他们再也提不出什么新的要求。正因为人对自身迷失,所以,他们放弃了自己所有的权力,把希望寄托在外在的力量上,而且,在他们眼中,任何处在的力量都是十分强大可怕的。戈戈和狄狄对波卓毕恭毕敬,甚至紧初对幸运儿也唯唯诺诺。他们把希望寄托在戈多的到来上,把自己“拴在戈多身上”,生活的全部意义就是等待,但是,这种等待也依然是一种绝望的等待,戈多一直未能出场“希望迟迟不来,苦死了等待的人”。因之,这等待,变如同希腊神话里的西西弗斯一样,永远推运不到山顶上去的飞石,因此,有人称贝克特的《等待戈多》为“等待的西西弗斯神话”。无论等待是多么痛苦,多么令人腻烦,多么可怕,但等待的东西却始终不来。其实,即使戈多来了,又能如何???所以,美国圣昆延监狱的犯人看过《等待戈多》之后会说:“即使戈多最终来了,他也只会使人失望”。这就是贝克特笔下的人的现实生存状态。

是啊,即使戈多来了又能如何?人们还不是惊慌失措,语无伦次,畏手畏脚。

读《双城记》有感

有人说《双城记》是一部伟大的爱情小说,着眼点在于卡顿对露西的博大的单恋,为了后者的幸福,前者不惜牺牲自己去搭救后者的丈夫。不过如果纯从感情角度剖析,似乎看不出卡顿为何非得爱上露西不可,从情节和人物关往中,比较难以感受到卡顿怎么就会深深的爱上了露西,在单恋的前提和基础似乎并不牢靠的情况下,来看卡顿的牺牲,虽然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种牺牲确实伟大,但总觉得有点没来由。

我想《双城记》并不重在写情,露西与达奈的相爱结婚,卡顿对露西的单恋其实都比较概念化,个人认为《双城记》是狄更斯对革命和人性痛苦深思所交的答卷。

革命是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当体制失去了自我调节的能力后,下层积累的仇恨最终会大暴发,冲垮旧的体制。由于下层的仇恨缺乏构筑合理的新体制的能力,革命往往会演变成单纯的毁灭性的暴力,而最终建立的体制可能与旧的体制相距并不遥远,但这个宣泄仇恨的过程付出的社会成本是相当惨重的。在这个过程中,维系社会正常运转、维护人的起码的生命、尊严的道德、法律都被当成旧体制的一部分被否定了,因此种种人间惨剧也就不可避免了。革命政权的官方意识形态倾向于认同为革命的理想可以不择手段,所付的社会成本是必要的代价。而具体到参与革命的人,从现实角度考虑,可能纯粹投身革命理想的也并非全部,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只不过将革命作为改变个人命运的机会,也不排除有些人,包括革命领导者在内将革命作为宣泄个人仇恨或者是争权夺利的工具,而革命这种形式制度上的缺陷更是使这部分人大有可为。可以说包括法国大革命在内的一切革命概莫能外。

所以,人道主义作家对于革命无不抱着矛盾的态度,他们一方面赞同改善民众处境的革命理想,另一方面又痛苦于血腥而非理性的革命现实,如果他们非要坚持个人的观点,那么在不宽容,不允许中间路线的革命时代,他们的个人命运往往是凄惨的。

从人性角度说,当体制不能给相当数量的民众提供生活保障时,革命是不可避免的,是社会正义的呼唤。但由于人性的缺陷,普通民众大多数是盲目,盲动的,而作为精英的革命领导者也不能抵御权力和利益的诱惑和腐蚀,也会大量出现投革命之机,利用革命谋取私利的情况。在常态社会下,人的缺陷往往由于社会伦理和法制而受到压制,在非常态的革命时代,社会伦理和法制的缺失反而会使这种缺陷得到肆无忌惮的释放。而等待极少数的坚持正义、良心的理想主义者的大多数是悲剧性的命运。解决方案只能是科技发达、物质丰富,在满足少数特权人物的贪欲之外还能有足够的社会资源提供保障普通民众基本生活需要的社会福利制度。到目前为止也只有少数发达国家能做到这一点。

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即从人生角度对以上的部分观点作了生动的阐释。《双城记》的两个主角应该是厄尼斯和卡顿。酒馆老板娘厄尼斯是受压迫受残害的劳苦人民的典型,她的弟弟和妹妹都被贵族艾弗蒙害死,她因此形成的疯狂的仇恨,表现为要利用革命的混乱杀掉每一个跟艾弗蒙家族有关的人,包括其有人道主义思想的管家,其外甥达奈,以及达奈的妻儿。革命就是报仇雪恨,而且是不受限制的滥杀,这是相当一部分受残害的普通民众的态度。甚至有人道思想的知识分子在深受迫害的时候,也会丧失理智,产生这一想法。莫奈特医生被艾弗蒙陷害,在巴士底狱关了18年,在狱中身心俱残,成了精神病人,狱中他即写到要向艾弗蒙讨还血债,直至他这个家族中的最后一人。当然,当他出狱神智清醒时,他的人道思想又占了上风,他能够分清敌我,可以接受敌人之亲戚作自己的女婿。而正是疯狂的仇恨使他自己付出了代价,他在狱中的偏激的言论最终要送他无辜的女婿上断头台,差点断送他女儿的幸福。仇恨使人疯狂,疯狂的仇恨造成疯狂的革命,疯狂的革命

最终伤害了疯狂的革命者,作者通过这两个人的命运丰满的阐释了这一观点。

而卡顿则寄托了狄更斯关于人性的理想。书中没有交待卡顿自暴自弃的原因,我想这是人道主义者反观现实人性的种种丑陋人性而造成了理想失落吧,卡顿从事法律工作,他才华横溢,但看到了太多尔虞我诈,民众的堕落,权贵的奸诈时时刺激着他的神经,他看不到未来,看不到光明,看不到出路,又不想同流合污,争取那些其实易如反掌的利益,于是不如自暴自弃,沉溺于酒精,甘心被庸才利用。本来争取到了露西的爱,也许会刺激他争取一些世俗的成功,来维护个人家族幸福,可他偏偏下手慢了,被达奈占了先,于是只好把爱藏在心底,继续纵酒。没有人关心自己,自己也不关心任何人,这种孤独的心理状态是非常痛苦的,所以当他看到可以通过牺牲自己来维护露西的家庭幸福这样一个实现个人价值的机会,他义无返顾的抓住了这个机会,因为这可以使露西一辈子记住自己,也可以说是“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典型了。狄更斯通过对这个人物的歌颂告诉我们仇恨对抗仇恨只会使人疯狂,而自我牺牲,利它才会带来福音。当然了,这也是理想主义的想法,绝大多数人都不会达到这种境界。所以这种理想主义,也只能是寒夜中的星光吧。

狄更斯在全书最后又回到了基督教,“主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仰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着;凡活着信仰我的人,必永远不死。”这句话在托尔斯泰《复活》中也被引用,看来基督教的道德思想一直被这些人道主义作家奉为圭皋。

读《俄狄浦斯王》有感 如果真的注定是悲剧,无论怎样的意志也不会逆转结局,这就是生活。如果允许发挥意志,却注定般地走上了悲剧的结局,这就是宿命。

古希腊悲剧往往被人们称为“命运悲剧”。所谓“命运悲剧”是指主人公的自由意志同命运对抗,其结局则是他无法逃脱命运的罗网而归于毁灭。自由意志与命运的冲突,向来被认为是古希腊悲剧的主旋律,古希腊三大悲剧家都涉及到了自由意志与命运冲突的主题。而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正是体现这种命运造成悲剧的经典作品,剧中俄狄浦斯的悲剧就缘于其无法逃脱的命运罗网。

俄狄浦斯王的神话是人类从杀父娶母引向乱伦禁忌这一文明进程的反映与折射,他为了种族而走向毁灭。刺瞎双眼放逐是他自己的选择,也非他的选择,或者说命运由不得他选择。俄狄浦斯知与不知的悲剧在表现命运不可抗拒性的同时,也表现了对命运不合理性的谴责。俄狄浦斯聪明、诚实、正直、勇敢,他勇于向不合理的命运挑战,与之抗争。但是,命运却注定这样一个优秀人物成为罪人,他要承担前人的罪过,受到厄运的惩罚,其实这一切都是命运的捉弄和俄狄浦斯自己的意志所造成的。

我们来看俄狄浦斯的命运:出生后三天,他就被铁丝穿过脚踵然后弃于荒野,只是由于执行命令的牧人起了怜惜之心,把他送给科任托斯的牧人,才大难不死。他日后成为科任托斯国王玻吕玻斯的养子,成人后因从神谕中得知自己必将杀父娶母的命运,于是离开

“父母”所在的科任托斯,向真正的故国忒拜城进发。在三岔路口与一老者发生争执,误将其杀死,这老者实为他的生父拉伊俄斯。随后他来到了忒拜城破解了狮身人面女妖斯芬克斯之谜,铲除了为害忒拜人的妖魔,被拥戴为王,并依例娶了前王遗孀伊俄卡斯武—— 他的亲生母亲。其杀父娶母的厄运全部应验,而他却毫不知晓。在这场悲剧中,俄狄浦斯曾努力试图躲避灾难,却始终逃不出命运的捉弄。

人们都认为俄狄浦斯是无辜的,因为还在他出生之前杀父娶母的悲剧就已经安排好。他的智慧、他的求知求真、他的诚实勇敢、他的责任感,所有的一切,不仅没有使他逃脱命运的魔掌,相反使他陷入到命运的怪圈中。既然俄狄浦斯没有选择的机会,就不应该为罪恶承担责任。所以,严格地说俄狄浦斯不是凶手,而是这场杀父娶母悲剧的受害者。那么,谁该为这出悲剧承担责任呢?命运!到底什么是“命运”呢?所谓“命运”,就是先定的生命过程朝向某一目的的趋近,这种趋近不是人的理性所能改变的。“命运”就是外在于人且支配人的一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不管个人怎么抗争都是无法改变这种力量的。 然而,俄狄浦斯的悲剧仅仅是由他的命运造成的么?如果说命中注定他会弑父娶母,这是既成的事实,是无法避免的悲剧,但俄狄浦斯对这一切并不知情。在这一切悲剧被揭示于众前,他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国王,他的王国国泰民安,他的王后美丽动人,他有两儿两女,有着幸福的生活。那么又是谁搅乱了这一切宁静,让俄狄浦斯面对这种生不如死的痛苦的呢?这个罪魁祸首其实就是俄狄浦斯的自由意志。

人们总是说难得糊涂,总是说有时无知也是一种幸福。这其实不无道理的。如果俄狄浦斯没有坚持追查真相,那么事情不会发展到无法收拾的地步。他不顾老牧人的劝告,不顾先知的警告,不顾王后的苦苦哀求,他一意孤行,一定要查明真相,却发现自己就是那个杀害先王,给国家带来瘟疫的凶手,更灾难性的打击是他知道了自己的身世,知道自己杀死了亲生父亲,并且自己的王后竟然是自己的亲生母亲!王后羞愤自杀,而俄狄浦斯无法面对自己的孩子,无法面对臣民,他在极度震惊中为洗刷罪恶而刺瞎了自己的双眼并自行放逐。这场可怕的毁灭其实是在俄狄浦斯自以为理性的举止,一步一步向前推进的。除了俄狄浦斯的顽固和坚持,导致他一意孤行的行为的原因还有他的骄傲。作为一国之王,俄狄浦斯在心理上有一种骄傲和霸气。因此当先知警告他不要再追查凶手的时候,他完全听不进劝告,执意要去做。如果他当时冷静地想一想先知的话,他应该能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或许就会避免这场灾难了。因此,俄狄浦斯的悲剧也是由他自己的意志引发的。现实中我们常常后悔,就是因为我们总是喜欢盲目行动,总是在遇见挫折的时候,惊皇失措,

做出错误的决定。甚至是明明知道是错误的思想,却因为可怜的自尊而不愿意改正,一错再错,直至万劫不复。

这场悲剧以俄狄浦斯的一无所有告终。他失去了父母和子女,失去了王国和臣民,失去了尊严和自信,还失去了双眼。他的余生都将生活在无法面对自己,无法走出阴影的痛苦煎熬中。索福克勒斯将俄狄浦斯的悲剧刻画得淋漓尽致,让读者不禁为俄狄浦斯无法逃脱的命运而感到无助,同时也为俄狄浦斯顽固地引发这场悲剧而痛心。俄狄浦斯王的知与不知都是悲剧,人有限的知永远达不到神的先知,这就是命运。

第五篇:读书笔记:《百年孤独》

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百年孤独》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它同时也是一部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代表作。在第一次阅读《百年孤独》时,我被书中完全雷同的姓名,无数的倒叙、插叙给搞糊涂了,根本不解其义,而且我觉得书中诉说的故事大都荒诞不经,比如说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会有持续了四年零好几个月的雨,死者更不会因为耐不住寂寞就重返人间??读第二遍的时候,我把七代人进行了排列,终于使书中的人物对号入座;读第三遍的时候,我连同《百年孤独》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身世进行了了解,于是,我被深深地震撼了,为作者,为书本,为拉丁美洲。

孤独是非常可怕的。在拉丁美洲广袤的土地上,蕴含着无穷的神秘,创造过辉煌的古代文明,但拉美的近代史却充满了耻辱与压迫、血腥和悲剧。自十九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一个多世纪,这片神秘的土地经历了百年的风云变幻。通过查阅相关的历史知识,我了解到在作者进行创作的七十年代,几乎整个拉美都处在军人独裁政权的统治下。政客们的虚伪,统治者们的残忍,民众的盲从和愚昧,拉丁美洲百年的历程不断重复着怪圈,不是前进,而是徘徊。这应该就是为什么书中的那些人那些事情总是在不断重复的原因吧。

在《百年孤独》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在接受专访时对孤独的解释意味深长:孤独就是不团结。作者著书的目的是希望拉丁美洲的民众要团结起来,走向文明,走向开放,走向繁荣。

孤独总是归于自闭。《百年孤独》描述的是霍塞·阿卡迪奥·布恩迪亚家族的一部兴衰史,其脉络就是自闭到开放,开放到繁荣;再由开放到自闭,自闭到毁灭。马贡多文明的创始人布恩迪亚与妻子乌苏拉以非凡的胆识和开放的精神,开创了马贡多的繁荣。布恩迪亚曾向妻子抱怨说:“世界上正在发生不可思议的事情,咱们旁边,就在河流对岸,已有许多各式各样神奇的机器,可咱们仍在这儿像蠢驴一样过日子。”因为马贡多隐没在宽广的沼泽地中,与世隔绝。他决心要开辟出一条道路,把马贡多与外界的伟大发明连接起来。可惜的是,他却被家人绑在一棵大树上,几十年后才在那棵树上死去。霍塞·阿卡迪奥·布恩迪亚死了,连同马贡多的文明。之后的几代人,夫妻之间、父子之间、母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几乎如出一辙的没有感情沟通,缺乏信任和了解,孤独、苦闷、猜忌,导致了马贡多狭隘、落后、保守直至没落。于是,书中结尾是:那个长着猪尾巴的男孩,也就是布恩迪亚家族的第七代继承人,他刚出生就被一群蚂蚁吃掉。

布恩迪亚家族一代代的承传着,他们见证了历史的风起云涌,又都不得不渐渐地老去。第四代成员阿卡迪奥第二(第三代成员阿卡迪奥与人私通所生)曾亲眼目睹了垄断资本的兴起和剥削的凶残。而之后的奥雷良诺则见证了自给自足的农业在这片处女地上最后而短暂的繁荣。原始的繁荣很快就结束了,取而代之的是垄断资本主义的侵入和自给自足的消亡。这个百年世家很快陷入了衰败,直到家族的最后一个守护者奥雷良诺在翻译完后的羊皮书卷中发现这一切只不过是家族不可避免的宿命,是永远也走不出的循环,才恍然大悟。在他译完最后一章的瞬间,一场突如其来的飓风把整个儿马贡多镇从地球上刮走,从此这个村镇就永远地消失了,而这个百年世家也终于在这个世界中完全消失并再也不会出现。

不同的人对于孤独会有不同的定义,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揭示了孤独的实质是一种毫无意义的生存哲学,它意味着以冷漠、消极的态度去对待生活,事实上,你以怎样的态度去对待生活,生活同样会以怎样的态度来回报你。一个陷入孤独的民族是没有前途和出路的,只能处于贫穷、愚昧和黑暗之中。在现如今纷繁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中,我们每个人何尝不是都固守着一份自己的孤独呢?尽管明知这种孤独会使我们变得更加冷漠,但是现实是残酷的,我们只能选择孤独。

word该篇DOC格式读书笔记之百年孤独范文,共有15039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读书笔记之百年孤独下载
读书笔记之百年孤独.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0578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