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实用范文 > 合同范本 >

劳动合同法草案二审稿(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15-04-25 05:07:01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第一篇:劳动合同法草案征求意见

从北京市第七届劳动人事争议案例研讨会上获悉,全国人大常委会今年安排审议的25件法律草案之一《劳动合同法草案》已进入立法程序,正积极调研和征求意见。针对当前劳动者面临的“短期合同”、“不签订书面合同”、“试用期过长”等现实问题,法律草案给予劳动者全面保护。在此次研讨会上,国务院法制办公室政法劳动社会保障法制司的负责人就草案中的有关意见向与会专家征求建议。

意见一:没有书面合同视为已签合同

劳动合同一般以书面形式订立。已经存在劳动关系,但双方没有书面合同的,除非劳动者认为自己与用人单位没有建立劳动关系,否则视为已经签订劳动合同。据国务院法制办公室政法劳动社会保障法制司有关人士介绍,根据我国劳动法,劳动合同要签订书面合同。可是,在实践中,书面合同的签订率不高。这一规定是为了促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书面的合同。

意见二:试用期与合同期比例应适当

试用期与劳动合同期限成适当比例。劳动合同期限短,试用期便短。劳动合同期6个月以下的,最多只有15日的试用期。11年以上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超过120天。高级岗位试用期可适当延长,但不能超过180天。法制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为了遏制用人单位反复使用“试用期”,劳动合同法的草案中还规定,同一用人单位对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即使该劳动者调出单位再回来,也不能再约定试用期。

意见三:合同自然终止员工可获补偿

劳动合同终止后,用人单位不再与该劳动者续约,也要补偿劳动者。法制司有关负责人表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短期合同,对劳动者来说难以感受稳定的工作状态。为了促使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续签长期合同,拟定的劳动合同法草案中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合同期满,用人单位不再续约的,应该支付给劳动者一定金额的补偿金。

意见四:用人单位裁员时老职工后走

用人单位确实需要裁员的,不仅要提前与职工说明情况,而且还应该后裁减老职工。而且,单位裁员6个月之内再次招聘的,应该优先录用以前的被裁员的职工。

意见五:劳动力派遣机构要取得资质

劳动力派遣机构要取得资格。依法取得行政资格的派遣机构在与劳动者签订合同时,要让劳动者知悉其与接受单位之间的合同内容。劳动力派遣是指劳务派遣机构和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后,依据与接受派遣单位订立的劳务派遣协议,将劳动者派遣到接受派遣单位工作。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有关系没劳动,有劳动没关系。

法制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这部分内容还有赖于相关行政法规的出台才能实现。

来源:扬子晚报

第二篇:关于参加《劳动合同法草案》讲解与劳动合同管理

关于参加《劳动合同法<草案>》讲解与劳动合同管理

实务研修班的体会及建议

公司领导:

按照公司安排,劳动关系管理与培训部主管**同志与***同志于2014年3月23日至2014年3月29日赴深圳参加由劳动社会保障报社主办的《劳动合同法<草案>》讲解与劳动合同管理实务研修班。在为期一周的研修中,劳动社会保障部、劳动社会保障报社的有关领导与各地代表就劳动合同管理中的实务和技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通过本次学习,提高了业务水平,更新了知识结构,掌握了更多的信息和技巧,对以后规范我公司的劳动用工,做好、做强劳务用工大有裨益。

本次研修班的主讲老师有劳动保障部法制司执法监督处杨毅新处长、劳动社会保障报社韩志力处长、劳动社会保障报社鲁志峰副处长,与会代表有来自北京等12个省市的66名代表。课程主要有四部分,包括《劳动合同法<草案>》讲解、劳动合同订立技巧与管理实务、违纪职工处理与劳动争议预防实务、员工离职管理的法律要求和操作。现将有关内容、体会及建议汇报如下:

一、培训内容

(一)《劳动合同法<草案>》讲解

《劳动合同法<草案>》是本次学习的重点,2014年3月20日,劳动合同法草案向全社会公布,征求意见。这是自1954年第一次公布宪法草案以来,我国第十三部法律草案向社会公布、广泛征求意见。在用工制度从市场用工向积极用工转变的大环境下,《劳动合同法<草案>》立法的宗旨主要体现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和对劳资双方和谐劳动关系的支持,因此在规定上有过于死板和行政干预的嫌疑,限制了企业的自主权。该草案原定于今年8月出台,后因种种原因推迟,但最迟今年年内出台。另外,由于劳动保障部、外交部、外经贸部权利博弈的影响,最后通过的《劳动合同法》部分条款可能和《劳动合同法<草案>》有所不同。

同1994年颁布的《劳动法》相比,《劳动合同法<草案>》有以下新规定:

1. 解除合同的新规定

草案规定,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医疗期内、女职工三期内、担任平等协商代表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况这五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

2. 单位有义务告知报酬等相关内容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劳动合同,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 - 1 -

希望了解的其他与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情况。

3.合同终止单位须給与经济补偿

《劳动法》规定,合同终止用人单位无须支付经济补偿。一些单位借此只签订为期一年的短期合同,形成仅用员工青春期的现状。《草案》要求,劳动合同期满,用人单位仍要按照“满半年支付半月工资、满一年支付一月工资”的标准,支付经济补偿,借此约束用人单位的解雇行为,稳定劳动关系。

4.试用期按性质分为三级

《劳动法》对试用期没有明确要求。这导致一些用人单位,尤其是加工制造业,旺季时大批量招工,试用期一直延迟至旺季结束。待企业对员工需求减少后,以“试用期不合格”为由,解除合同。

《草案》要求,劳动合同期限在3个月以上,可以约定试用期。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同时依据工作性质,将试用期分为三级:非技术性岗位,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技术性岗位,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高级专业技术岗位,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

5.事实劳动关系与无固定限期合同

《草案》将劳动合同分为三种:有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

《草案》特意针对“已存在劳动关系,但双方未订立书面合同”现象,做出事实劳动关系认定,“除非劳动者有其他意思表示,此种情况视为双方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双方如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有不同理解,以有利于劳动者的理解为准”。

6.对用人单位社会保险义务做硬性规定

《草案》规定在5种情形下,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合同:未缴纳社会保险;未按时足额支付工资;为按合同约定提供劳动条件,或提供合格的安全生产条件;规章制度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试用期间。

7.关于劳务派遣

《草案》第十二条和第四十条对劳务派遣做出了具体和严格的规定:劳动力派遣单位的注册资本不得少于50万元,并应当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劳动保障主管部门制定的银行账户中以每一名被派遣的劳动者不少于5000元为标准存入准备金;劳动者被派遣到接受单位工作满1年,接受单位继续使用该劳动者的,由接收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不再继续使用该劳动者的,该岗位不得以劳动力派遣方式使用其他劳动者。以上两项规定对派遣公司的影响是绝对深远的,直接关系到派遣公司的存亡和发展。

8.关于培训费

《草案》第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给劳动者提供培训费用,使劳动者接受6个月以上脱产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限以及违约金,该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二)劳动合同订立技巧与管理实务

1.确立劳动关系的顺序原则:

劳动合同是确立劳动关系的最重要的标志,如果没有劳动合同的,首先看工资支付关系,其次看社会保险关系,最后看人事档案关系。

2.合同订立若干问题:

2.1试用期约定技巧:作为劳动合同期限组成的一部分,试用期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也可以通过试用期协议约定。劳发1996(354)号文对试用期的期限作了明确的规定,如需要延长试用期,要与劳动者协商一致、与合同期限一致,并以书面形式约定。但可以以合法的形式延长试用期:第一,适当延长劳动合同的期限,如一年的劳动合同,可以从今年1月1日签到明年1月1日,期限没有实质性的变化,但试用期则从1个月依法变成2个月。第二,把试用期直接签订为劳动合同的期限。

2.2 合同变更、解除、终止等约定条款,如果在劳动法中有规定的可不再合同中赘述,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结合企业规章制度,有预见性的予以规定。

2.3 可以作为劳动合同附件的协议:如《大中专生就业协议》、《岗位协议》、《竞业限制协议》、《培训协议》、《商业秘密保守协议》。

2.4 违约金和赔偿金

违约金强调以双方的约定为前提,不强调损失问题;赔偿金则恰恰强调损失,不以约定为前提。违约金可以设定为递减违约金或固定违约金。违约金由双方约定(最好体现在合同中),但有以下情形的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违约金,第一,因违纪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第二,根据 《劳动法》第31条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第三,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不辞而别)。

关于赔偿金的问题,原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劳部发[1994]489号)第16条对此作了明确规定,即: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2.5 可以不办理离职手续的几种情形:第一,造成损失未赔偿的,第二,负责贷款等未追缴的,第三,没有进行物品和公物交接的,第四,其他针对性特殊

情况。

2.6 依法规避无固定期限合同续订:

2.6.1 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条件:职工在本单位连续工龄10年及以上,双方同意续延劳动合同(只要有续延的意思表示即可,无论单位同意续订几年),在合同签订之前劳动者明确提出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

2.6.2 职工在同一用人单位有以下情况的,视为本企业工龄:组织调动前后工龄为原单位工龄,企业合资合作经营,企业改革、分立、合并未作补偿的,企业成件制转移时本单位工龄连续。

2.6.3 规避技巧:

1)职工申请方式:在劳动合同中到期之前,发《终止意向通知书》,如果员工申请签订一年或两年的劳动合同则继续续订,如果申请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则予以终止。

2)劳动合同期限变更:在劳动合同期满之前变更劳动合同的期限,如果员工不愿意变更则等到到期之时再议。(合同变更并不意味着合同续订)。第二种方法更为容易,阻力更小。

3)重新招工:容易激发矛盾,谨慎使用。

2.7 特殊协议的分类:主要包括劳务派遣协议的制定、停薪留职协议的约定、岗位协议、待岗协议、医疗期协议、档案与社保关系托管协议。

2.8 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

2.8.1 两者的区别:1)调整的法律不同:劳动关系适用于《劳动法》,首先由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劳务关系适用于《合同法》和《民法通则》由人民法院受理。2)附属义务不同:劳动关系都要求交纳社会保险,有加班费工作时间的限制、解除时须支付经济补偿金,而劳务关系若无特殊约定则无须支付。3)劳动关系有隶属关系,用用人单位可行使管理权和行政处罚权,劳务关系双方是平等的主体关系。

2.8.2 界定:1)看年龄:在法定就业年龄内为劳动关系,2)看用人单位:如果是企业法人、个体工商户用工则一般认定为是劳动关系,如果家庭及个人用工则一般认定为劳务关系,3)看劳动者是否存在双重劳动关系:对于退休返聘人员、内部退养人员、待岗停薪人员、大中专学生社会实习及勤工俭学期、劳务派遣人员、借调人员、小时工(每天工作5小时、每周工作不多于30小时)都认定为劳务关系。

2.9 事实劳动关系的处理:事实劳动关系是指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提供劳动的义务,用人单位支付报酬,劳动者接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和规章制度的约束,且不存在双重劳动关系的状态(如存在双重劳动关系,在现行的法律

制度下是劳务关系),并不以工作时间为认定事实劳动关系的要件。

对于事实劳动关系的处理,按照劳部发[1996)181号文件处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形成事实劳动关系后,用人单位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并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应依据《劳动法》第九十八条、《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和《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的有关规定处理。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按照相关规定办理。

(三)违纪职工处理与劳动争议预防

1.违纪员工处理的法律依据:《劳动法》第25条、《企业职工奖惩条例》(适用于全民所有制企业合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劳动合同、企业的规章制度。

1.1 《劳动法》第25条第2、3、4款时用人单位处理违纪职工的三大法宝,适用于一切经济形式的企业,即使存在第29条的规定情形,用人单位也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2 《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目前最系统的处理违纪职工的法律规定,面临被用人单位遗弃的尴尬

1.3 劳动合同:可以约定有关违纪处理的相关规定,但要注意合同的效力。

1.4 企业规章制度:企业管理的自留地,但对规章制度本身,法律要求比较严格,要求内容合法、程序合法、予以公示。

1.4.1内容合法:规章制度的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以及政策性规定。

1.4.2程序合法:要求民主程序,由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制定,工会或集体协商;对于股份制、有限责任企业由董事会、股东大会制定、工会委员列席。

1.4.3 予以公示:公示的方法主要包括员工手册发方法、传阅法、会议宣传法(须由本人或与会人员签字)、考试、劳动合同约定等方法。

2.违纪职工的主要处理形式:

2.1 开除(行政处罚中最严厉的),直接导致工龄丧失,干部或固定工的身份丧失。开除员工应具备如下条件:厂长(经理)提出,职代会或者职工大会讨论决定,报告企业主管部门和企业所在地劳动行政部门备案,审批时间从证实职工犯错误之日起不得超过5个月,最后书面通知本人。

2.2 除名:除名仅限于职工无正当理由经常旷工的情况,无正当理由连续旷工超过15个工作日,或一年内累计旷工超过30天,经批评教育无效(最好登报), 履行送达程序。

2.3 擅自离职处理程序:适用于不辞而别的人员、停薪留职期满未返人员、休长假且没有病条的情况、请长假、放长假的人员。以书面形式直接送达本人或同住成年家属签收,亦可挂号邮寄送达或公告送达。

2.4 解除劳动合同

2.5 一次性罚款:属于行政处罚范畴,有封顶限制,不超过工资的20%,扣除之后保证其基本生活待遇。

2.6 经济损失赔偿违约金: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的规定予以赔偿,如果在给企业造成损失的同时引起个人工伤,该经济损失也须赔偿,但不得在工伤保险费用中扣除。

3.处理违纪职工的三大原则:事实清楚、法律准确、程序合法。

4.违纪职工的追索方式: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注意追加第三人、注意时效。

(四)员工离职管理的法律要求和操作

1.员工离职的几种状态:过错离职、无过错离职、辞职三种情况。

1.1 过错离职的类型:1)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 2)严重违反劳动纪律和用人单位规章制度 3)严重失职徇私舞弊给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失 4)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2 无过错解除劳动合同:1)《劳动法》第24条-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

2)第26条 医疗期满和不胜任工作、客观情况发生变化解除 3)第27条经济性裁员

1.3 辞职

2. 合同终止的几种情形:1)劳动合同期限届满 2)约定的终止事项出现 3)一方当事人合同主体资格灭失

3. 体面离职实现的三个条件:第一,要求制度,系统的岗位评价、绩效考核、竞争上岗制度。第二,讲道理有竞争的企业文化。第三,做好培训、择业帮助和保障福利。

4.离职面谈的基本技巧:

4.1 时间:离职的最近时间,要求从快原则

4.2 方法:从优点和贡献引出离职的原因

4.3 关键:注意倾听而不是辩解和维护

4.4 核心:离职决定或通知的告知和相关手续的办理

5.5 反馈:及时、全面、开放

请各位朋友、网友多指导、多讨论

第三篇:劳动合同法(二审稿)关于员工入职管理的规定解析

劳动合同法(二审稿)关于员工入职管理的规定解析

一、劳动合同法(二审稿)关于员工入职管理的规定解析

1.录用手续的办理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建立劳动关系应当办理用工手续,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关于建立劳动用工备案制度的通知》

今年开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如果签订了劳动合同,就要在签订劳动合同之日起30日内到劳动部门进行用工备案。终止合同的,须在终止后7日内进行备案。用人单位名称、法定

代表人、经济类型、组织机构代码发生变更后,要在30日内办理劳动用工备案变更手续。到2014年底,全国省、市、县三级都要建立起签订劳动合同为基础的劳动用工备案制度,实现国家、省、市三级劳动用工信息数据的交换共享,基本建立全国劳动用工信息基础数据库。

《上海市职工招工、退工管理办法》

用人单位录用劳动者为全工时制职工的,自录用之日起30日内持下列材料,到本市劳动行政部门所属区县职业介绍所(以下简称区县职业介绍所)办理招工登记备案手续。

用人单位与全工时制职工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后,应在7日内办妥退工登记备案手续。 入职登记表

入职登记表是应聘者单方填写的表格,目的主要是保证应聘者提供正确的个人信息。信息的准确程度,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公司决策、行为的正确性,乃至其他意料不到的事项。

2.劳动合同的签订

已建立劳动关系,但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未以书面形式订立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未在办理用工手续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待遇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待遇应当按照企业的或者行业的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实行同工同酬。

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续签劳动合同的,应当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续延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已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以上的;

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签订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或者距法定退休年龄在十年以内的;

连续签订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后续签的。

现行劳动法的规定:

第二十条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以上,当事人双方同意续延劳动合同的,如果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违反本法规定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本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3.企业的告知义务与员工的信息披露 :

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希望了解的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免除自己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现行法律背景下的法律后果

《劳动法》第十八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为无效劳动合同。

即便如此,你又将怎么处理双方已经建立起来的劳动关系呢?

4.试用期规定

《劳动法》的规定:

《劳动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试用期工资:

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同岗位最低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试用期与其他期限的区别:

所谓其他期限,主要是指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各类期限,主要有见习期、实习期、培训期。

见习期、实习期、培训期均不等同于试用期。

案例1:

叶某被某公司聘为销售经理,半年后公司发现叶某大学学历系伪造,遂予以辞退。 焦点问题:叶某欺诈签署的合同是否有效?

案例2:

小q应聘促销员,当天就经面试通过并被指派至商场开始促销工作,在去商场的途中,小q不幸发生车祸??

工伤乎?责任由谁承担?承担哪些责任?

案例3:

沈某于被某公司职工食堂承包人招用为服务员,该承包人是公司员工,职工食堂未办理工商营业执照,沈与公司及职工食堂均没订立劳动合同或雇佣合同。去年4月,沈因患甲亢请病假,职工食堂以此为由将其辞退,发生劳动争议。

本案焦点:两者是否建立劳动关系?

二、劳动合同法立法趋势及其对员工入职管理的影响分析

1.程序复杂——书面化

招聘面试中的陈述;录用与不录用的通知;书面劳动合同

录用通知书

录用通知书的重要性几乎等同于劳动合同,在尚未订立书面合同或者明确以录用通知书代替合同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按照《劳动合同法(草案)》的规定,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时,应主动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等。

劳动合同文本的提供与生效

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提供。

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之前签订劳动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劳动合同生效。(如何举证?)

违反书面化规定的法律责任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办理用工手续,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按每一名劳动者五百元的标准处以罚款。

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合同文本未载明本法规定的劳动合同必备条款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用人单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用人单位自办理用工手续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支付劳动者劳动应得报酬二倍的工资。

2.录用成本提高——猎头化

显性成本:★招聘成功成本 ★招聘失败成本

隐性成本:★风险防范成本 ★“被动招聘”成本 ★“被迫招聘”成本

3.录用风险增大

★“被动招聘”的风险 ★“被迫招聘”的风险 ★合同订立程序的风险 ★合同文本提供的风险 ★被欺诈的风险 ★录用手续的风险

三、规范员工入职管理以应对劳动合同法

1、招聘面试全面化

★严把进人关 ★宁可错过一千不可放进一个? ★职业经历、工作能力不再唯一 ★个性品格、文化认同成为首要 ★健康疾病、历史纪录必不可少

严把进人关——防伪!

1)“防伪”包括防止虚假陈述和虚假证明;2)涉及的主要事项包括年龄、身份状况、学历、工作经历、专业技能等等。

容易造假的几种事项:①谎称自己已年满十六周岁。包括使用假身份证,使用他人身份证;②谎称自己系“协保”等身份的人员;③伪造学历证明;④虚假工作经历;⑤伪造专业证书。等等。

虚假陈述和虚假证明的防范

1)用足《入职登记表》的功能;2)面试时的进一步审查;3)珍惜现代电子科技所提供的查询便利——不要轻信,也不要抱侥幸心理。

2、offer letter草拟技术化

offer letter的内容要点;offer letter发出后的风险防范;信息不对称的防范

招工手续严格规范化

手续办理——第一时间;手续种类——分门别类,依法办理;手续资料——完整齐备 劳动合同签订流程化

劳动合同签订的时机;劳动合同签订的地点;劳动合同签订的方式;劳动合同文本的选择??

第四篇:劳动合同法草案直指劳务派遣 国企用工面临考验

劳动合同法草案直指劳务派遣 国企用工面临考验

劳动合同法修正案草案首次审议,直指劳务派遣

国企用工制度面临重大转型

6月26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初次审议劳动合同法修正案草案(以下简称草案),草案主要对有关劳动派遣的规定进行了集中修改。草案共四条,每一条都直指劳务派遣。

据记者了解,自2014年《劳动合同法》实施以后,“劳务派遣”便受到包括外企、私企甚至央企等类型企业的青睐。然而,去年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深圳gucci“虐工”和东莞持刀杀人案,矛头都指向劳务派遣制度。近两年的两会上,劳务派遣之种种怪状亦成为代表们重要议案。

根据《2014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白皮书》的数据,中国符合法律规定的劳务派遣工在1000万人左右。而据有关统计显示,我国现有劳务派遣用工总数为2700万,一项非官方调查则认为这一数字要超过6000万。国有企业使用劳务派遣工最集中,金融、邮政、电信、电力、石油等大型国有企业劳务派遣用工比例占职工总数的1/3以上,如中国邮政劳务派遣工占职工总数的49%,中国移动劳务派遣工占职工总数的72%。草案审议后,以国企为代表的劳务派遣用工大户将面临用工制度转型的巨大考验。

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乌日图表示,劳务派遣用工制度的滥用不仅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对常规的用工方式和劳动合同制度造成较大冲击。

据悉,为了防止劳务派遣变成用工主渠道,草案严格限制劳务派遣用工岗位范围,修正案草案将“劳务派遣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岗位上实施”,改为“只能”在上述岗位上实施。

草案同时对“三性”岗位的具体含义作了进一步界定:临时性是指用工单位的工作岗位存续时间不超过6个月;辅助性是指用工单位的工作岗位为主营业务岗位提供服务;替代性是指用工单位的职工因脱产学习、休假等原因在该工作岗位上无法工作的一定期间内,可以由被派遣劳动者替代工作。

同工同酬是劳动合同法规定的一项重要原则。为更好地保障被派遣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修正案草案增加规定,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以及与用工单位订立的劳务派遣协议,载明或者约定的向被派遣劳动者支付的劳动报酬应当符合

同工同酬的规定。

草案还进一步明确规定,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处以罚款,并适当提高了罚款额度;对劳务派遣单位并可吊销其经营劳务派遣业务的行政许可。针对劳务派遣单位准入门槛过低鱼龙混杂的现状,草案也做出规定,经营劳务派遣业务应当向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办理行政许可,包括将注册资本要求由不得少于50万元提高到不得少于100万元、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有符合法律规定的劳务派遣管理制度等。不过,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系主任乔健表示,修法看上去很美,但修订完之后还有一个大的挑战,就是能否落实到位。新生代农民工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都很强,这个法完善了,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执行,面临的问题将很严峻。从中国现实来看,下一步最大问题将是法律的执行。

另据记者了解,在规避劳务派遣制度的弊端方面,中航油走在前头。在调研中中航油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孙立发现,占飞机加油总人数30%的劳务派遣工“思想不稳定,钻研业务的劲头不足,人员流动性大”。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孙立提出劳务派遣工择优转制三年规划,即从下属的华北公司做起,三年内全部解决飞机加油员等关键岗位的劳务派遣工择优转制问题。

2014年1月9日,中航油下发《关于加强集团公司关键生产岗位劳务用工管理的通知》,启动将优秀劳务工逐步转变为合同制用工的工作。截至目前,中航油已有162名劳务工转制。积极效应充分显现出来。实行择优转制2年来,中航油华北公司的劳务工整体流失率从15.22%下降到5.19%。

第五篇:禁烟令二审稿

禁烟令:是愿望还是失望?

片头

【总导视】

[画外]"禁烟令"推行已满两月

饭店网吧依旧烟雾缭绕

[同期]某市民:"不知道什么'禁烟令'啊!"

[同期]某餐饮业从业者:"如果真的要取消吸烟区,估计会影响三成的营业额。"

[画外] 禁烟牌下吸烟依旧

"中国式禁烟令"难道只是一场秀?

"禁烟令",是愿望还是失望?话龙点经,马上播出。

【主持人】从2014年5月份算起,被称为"中国式禁烟令"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正式生效已经满两个月了。那么"禁烟令"到底有没有令行禁止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一话题。介绍嘉宾。

【主持人】引入(嘉宾吸不吸烟、如何看待吸烟?)

【嘉宾】结合自身,谈对吸烟的看法。

(明确两方观点,烟草,一方面危害了越来越多人的健康。另一方面却又是财政收入的大户, "禁烟令"现在在全国推广,是否为时尚早?美好的禁烟愿望最后是否会失望收场?)

一、分标题:解密"中国式禁烟令"

【主持人】1、什么是禁烟令?为什么叫"中国式禁烟令"?(引小片)

【小片一】

【画外】2014年11月,我国政府签署了《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成为该公约的第77个签约国。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提出的要求,自2014年1月起,中国内地将在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和其它可能的室外工作场所完全禁止吸烟。2014年5月1日,卫生部新修订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正式施行,首次明确规定"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这条法规,对我国控烟工作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随后,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华医学会和中国控制吸烟协会等10家医学社团,联合发出倡议:全面执行所有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法规。在《细则中》,还明确了多家监督执法单位,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学校;文化综合执法部门负责文化、体育、娱乐场所及旅馆等;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餐饮业;公安部门负责网吧等;而卫生行政部门则要负责医疗卫生机构以及条例规定的其它公共场所。

【主持人】2、谈为什么这个时候要提出禁烟?

【嘉宾】谈提出背景,吸烟的危害、二手烟对他人的危害。

【嘉宾】结合自身谈不同看法。

二、分标题:"禁烟令"是否有效引发口水战

【主持人】实施满两个月,是起作用了,还是只是一场秀?

【小片】我眼中的"禁烟令"(市民观点)

【嘉宾】谈对当前禁烟令推进情况的切身感受。

观点1:起作用了--城际列车、飞机场没有人吸烟;办公楼里无人吸烟;高档餐厅无人吸烟。

观点2:没有作用--城际列车只要有人(更多请关注WwW.HaOwOrd.coM)吸烟就会报警列车会自动停车;所谓的效果其实是家法的作用,并不是畏惧法规的效力。

【主持人】引调查小片

【小片3】"禁烟令"实施效果调查

【画外】不久前,记者来到了哈尔滨市南岗区的一间网吧,发现这里并没有明显的禁烟标志,几位正在上网的男子正在吞云吐雾。 在记者随后走访的一些小饭店,同样的场景比比皆是。一位经营者说,很多人习惯就餐不离烟,如果强行禁止,肯定会影响生意,所以只能默许。 在哈尔滨火车站候车大厅,尽管走廊、洗手间都有明确禁烟的提示,但仍有人置若罔闻。记者在这里观察了5分钟,也没有工作人员上前制止。在一些医院,"禁烟令"也显然没有令行禁止,每层楼梯缓台的垃圾箱上面,都塞满了烟头,更有甚者还聚集在走廊内吸烟。

【主持人】得出结论禁烟之路很难。引分导

【分导视】

[画外]"禁烟令"下烟难禁,实施两月难推进

[同期]某市民:"不知道什么'禁烟令'啊!"

[画外] 究竟是什么阻碍了禁烟的脚步?

中国的禁烟之路怎样才能走下去?

[画外]禁烟令:是愿望还是失望?话龙点经,正在播出。

连片花

三、分标题:"禁烟"怎么这么难?!

【主持人】其实在这次颁布实施全国性“禁烟令”之前,国内很多地方也都相继实施过地方性的禁烟令,效果又如何呢?

【资讯主播】

早在1995年,广州就发布了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的通告,并规定,违禁者罚款20元,但执行效果并不理想,规定形同虚设。

湖南1997年时也出台了《湖南爱国卫生条例》,明文禁止公共场所吸烟,但省法制办的人也说:不知为何,一直实施不到位。

2014年5月,北京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规定正式实施。

用某北京公务员的话说,刚开始执行新规定的时候,单位的人比较严格执行,但是时间长了,大家都不太在意。

【主持人】1、无论以往的地方性法规,还是今天的“禁烟令”,为什么实行效果不大?

【嘉宾】

①中国吸烟人口为3亿5600万,超过美国人口总数,占世界烟民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占世界烟草消费市场约4成,控烟形势并不乐观;

②烟草行业属于利税大户,禁烟实际上对经济有一定影响;

③一些网吧、商场、餐馆等公共卫生场所担心禁烟得罪顾客,往往不执行;

④禁烟令不具有法律效力,惩罚不够严格,所以不给力。

【主持人】2、解决办法

【微博】

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在公共场所禁烟,而是要营造一个全民共同努力的一个真正无烟的世界!

衷心地希望"禁烟令"不要像"禁筷令"和"限塑令"一样,在刚实施时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压力,随后就不了了之,无人再管。

禁烟不应是环卫部门、公共场所自己的事情,它还包括生产销售环节、媒体、市民等等,应该是全社会形成合力。

【主持人】引嘉宾谈解决办法

【嘉宾】

①生产环节、根本上:烟的包装,放上骷髅、烂肺等醒目的警示图片,造成心理上的恐惧和厌恶,既可以减少吸烟,也可以减少送礼送烟的不正之风。 ②监管上:加大惩罚力度。

③宣传上:媒体加大宣传力度、严禁香烟广告。

④向国外、港台学习成功经验

⑤烟草行业属于利税大户、是经济支柱,怎么办?(重点)

烟草经济其实本来就不该成为经济支柱,别说是经济支柱,就算是经济全部,我们也不能以牺牲人们健康为代价一味追求经济的发展。我国不依靠烟草也能发展的很好。

【主持人】我们要看到其实还是有进步的,对未来有信心

【嘉宾】公共场所禁烟其实还是有一定效果,比如飞机上城际列车上就已经杜绝吸烟了,这说明中国烟民不是做不到的,因此只要饭店、网吧等其他公共场所加强管理和处罚力度,在公共场所禁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嘉宾】不要让禁烟令成为“观赏性立法”。

【开放式结尾】

word该篇DOC格式劳动合同法草案二审稿(精选多篇)范文,共有13812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劳动合同法草案二审稿(精选多篇)下载
劳动合同法草案二审稿(精选多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0578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