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心得体会 > 读书笔记 >

干部职工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2020-02-14 05:03:17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第一篇:领导干部读书笔记

领导干部读书笔记

王远林撰著的《跨越世纪的读书笔记》丛书(以下简称《笔记》),已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领导干部读书笔记。该丛书分《政治经济观》、《战略军事观》等9册,收录了作者各类读书笔记、学习心得300余篇,总计300多万字,集中反映了一名部队政工干部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精神和成果。

勤于向理论学习,善于掌握科学理论的精髓。《笔记》的主要内容是作者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思想感悟和理论思考。作者注重将作为源头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创新联系起来,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造性和科学性;特别强调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创新,在有关笔记中从15个方面全方位论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时代特征和重要价值,强调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关系党、国家和军队建设发展的大局和命运;注重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说明两点论与重点论观点在科学发展观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读书笔记大全《领导干部读书笔记》。

勤于向基层学习,善于思考现实提出的课题。在《辩证思维观》一书中,作者按照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在新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紧贴军队建设与发展实际,深入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尤其注重把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引入当前党员干部应注意改进的思想作风中,运用到当前领导干部、领导机关的思想方法、工作作风建设中。依据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得出的认识和体会,作者指出,对基层的科学指导本质在于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科学发展观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立尝观点和方法,坚持以人为本,运用统筹兼顾、协调各方的科学方法,努力促进基层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指导基层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这就要求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结合基层工作实际,提出新思路,采取新举措,不断有所作为。

勤于向世界学习,善于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作者提出了共-产-党人的全局世界观,认为全局世界观和现阶段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具有一致性,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全局世界观。在这一认识基础上,作者论述了“战略战”的概念,强调“战略战”及战略法则的运用已成为当今时代军事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同时,运用马克思主义战略观,以辩证的思维方式和独特的分析视角对世界战略格局和战略趋向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各国政治集团、领袖人物多谋善断的战略思维、战略运筹等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我国应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第二篇:国家干部 读书笔记

《国家干部》读后感

顾卫东

读张平写的《国家干部》第一感觉是血气扑面,正义与邪恶两股强大的力量在进行着尖锐而复杂的殊死搏斗。而由此揭示出的矛盾之深,问题之广又给人以强大的冲击力和巨大的震撼力。故事着力描述的是围绕着嶝江市常务副市长夏中民的“升” “降”“去”“留”,在政坛内外展开的复杂纠葛与尖锐斗争。夏中民到在一个县市级城市嶝江当了八年副市长,从群团、统战和城建工作入手,做了很多努力,打假、斗黑、改革,渐渐地使一些工作领域和城市建设有了起色,得到了嶝江人民的热烈拥护。 但他却令另一利益集团惶惶不可终日,成了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他们坚决地、不择手段地阻止夏中民进入权利的核心。他们暗中窃听,匿名诬告,造谣惑众,制造事端,甚至用拉帮结派,贿赂代表等手段挟持、操纵了市党代会,硬是让拟任市委书记的夏中民意外地在选举五十八名市委委员时就落选了。 作品里夏中民这个形象,堪为新时代优秀青年干部的典型。

他干工作,不怕苦不怕累,有勇气去挑战,有决心去改革。别人不愿接手的工作分工给他,他不挑不拣,任劳任怨,他以亲

民、务实的态度,扎扎实实地把工作做得有条有理,有了起色。他始终坚守着“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的信念,站在人民的利益和正义一边,严于律己,勤政廉政。他有理想、有才华、有能力,在一个副县级的岗位上勤奋出色地工作,在嶝江这个极为复杂的干 1部关系网中苦拼硬搏地奋斗了八年,面对着一次次机遇和升迁的机会,他却为了老百姓的利益,嶝江的未来选择留下来。夏中民在受到刘石贝、汪思继等人的排挤、打击和诬告等一连串阴谋后,他没有花什么工夫来筹划对付和反击,他依然忍辱负重地奋战在第一线,以搞好工作、减少损失的努力和有理有节的对抗维持着嶝江政治局面的平衡,也维护了党尊严。

《国家干部》不仅揭露了在党的干部队伍里滋生出一个特殊的利益集团,而且描绘了他们如何在嶝江这样一个县级市的政治舞台上的呼风唤雨和肆无忌惮。前市委书记刘石贝, 退休了却仍遥控着嶝江的政治经济命脉。他最大的嗜好就是爱琢磨人,会琢磨人。以他为中心,他早就织成了一张大的人网、权网、官网,盘根错节,密不透风。他阻止夏中民进入权力核心,并非出于个人恩怨或某个具体利益,而是为了“保住整个嶝江的干部队伍,保住嶝江的形势”,也就是保住他们的既得利益,因为夏中民做的那些改革,做得每一个有利于老百姓的工作,都深深地伤害着他们的利益,他不允许不代表他们利益的人掌权,所以他要疯狂

地打击、反扑夏中民。

作品里真实地反映出了在宗法文化背景下地方势力的可怕能量,写出了既得利益群体和关系网络一旦形成,就会怎样顽固地、不择手段地抗拒政治民主化进程,他们激化干群矛盾,严重阻遏改革的深入和政治民主化的步伐。作品中从始至终那种正难压邪的以少斗多的格局、以明斗暗的局势,始终让人提着心,吊 2着胆。但张平在悬念中也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夏中民在冠冕堂皇的外衣下被“选”下去了,群众怒吼,全城罢工,十多万人包围了党代会,场面慷慨悲壮。最终省委从善如流,伸张民意,以正压邪而结束。夏中民看起来孤单,身后有广大民众;看起来势薄,但背后有社会的公义,输赢又好象有必然的结局。但这令人惊心动魄的斗争仍然带给我们很多的思考。它让我们质疑干部选拔机制、干部身份、干部体制、干部文化,追问作为“国家干部”应负的义务和责任,到底应该代表谁的利益。 作品深刻揭示了当前我国进行干部体制改革过程中的种种矛盾冲突、艰难的阵痛和非常复杂尖锐的斗争,触及到了社会现实的真实。

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对刘石贝的描写,一个老谋深算的人如何摆布他的权力,谋划他的私利。揭露出在权力结构内部形成利益集团和利益阶层,权力腐败呈几何级增长和繁殖。刘石贝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背景,给人的印象是朴实、节俭、稳重、严厉。

他不贪财不好色,没有任何业余爱好和不良嗜好,甚至对那种买官卖官、急功近利的套现行为,也不屑一顾,甚至是深恶痛绝。只这一点,就几乎让所有已经被他起用和有望被他起用的干部慨叹不已,感激涕零。刘石贝要的其实也就是这种效果:在这一片由衷的赞扬声中和愈加残酷的竞争氛围里,不仅可以极大地增强他的权威性和威慑力,同时也可以极大地扩展他自己的势力范围和关系网络,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当他不断地“无私无偿, 3不求回报,不计恩怨,宽宏大量”地推出和提拔起一批批干部时,他的直系亲属包括亲朋好友的起用和安排,也就大而化之,听之任之,最终让人们安之若素地接受了,认可了。

当人们意识到什么时,他的势力早就成了滔滔江水、滚滚沙漠,没有人能奈何他了。在任用干部的问题上,刘石贝这种无形的要求和回报会更大更多,正是在一次次的不经意间,等你再放眼望去,早已是虎踞龙盘了。直到这个时候人们才知道源远流长和财富究竟意味着什么。但作者最终给这些干着危害祖国、背离人民、好逸恶劳、损人利己、见利忘义、违法乱纪、骄奢淫逸的无耻勾当的利益群体悲惨的下场,刘的子女或判刑或车祸身亡,刘自杀未遂,私生子杨肖贵判处死刑。 “汪”为首利益集 第二个印象深刻的是夏中民在经过与“刘”团的无数次的斗争后,向组织上说的一些话,给人带来深深的思考。

揭露出了一个既得利益集团和权力阶层把国家和人民所赋予他们的权力变成了垄断资本。他们以组织的名义进行非组织活动。夏中民说,我最担心的最让我感动可怕的是,有一种来势汹汹的势力正在利用我们的组织,利用组织的力量以达到他们的目的。外派来的干部总共二十几位在嶝江被查处、免职、降职、离职或主动调离。而刘石贝那样的领导,进入市委常委后能一路攀升在本地干三十年。他们高高在上,稳稳当当,他们能逢凶化吉,避开一次次查处,那就是他们都是负责组织工作的领导干部,他们主管着干部,一旦有了危险,他们就以组织的名义,排除异己, 4清除所有可能给他带来潜在危险的干部。

不属于他们权利范围内的,他们仍然可以以组织的名义,以各种手段和办法,利用上一级组织的权利,把他们清除排挤出去。作品通过刘石贝为首所组成的这样关系网,不动声色地揭示了权力腐败的触目惊心。他们的理由是那样的堂而皇之,他们借着组织的名义进行着非组织活动,嶝江的一切似乎都控制在他们的手中。 第三个印象深刻的是。书中指出,为什么有些真正为群众办事、受到群众欢迎的干部反而上不去?为什么有些越廉洁奉公的干部越干不长?为什么一直在号召发扬民主,却总不见实际效果?因为这么多年来,我们考察干部,提拔干部,走访询问的对象几乎清一色的都是干部。于是我们提拔的干部,都只能是干部

说好的干部;想被提拔的干部,都只能去讨好取悦方方面面的干部。这样,我们的干部除了只能代表干部的利益,又还能代表谁的利益?在提拔干部的过程中,如果我们没有认真倾听过老百姓的呼声,没有倾听老百姓呼声的渠道究必然会导致干部制度上的民主失灵,从而给一些权力寻租者以可趁之机,他们会充分利用我们现有的干部监管体制中的不完善之处,以实现他们各种各样的经济利益和政治目的。

正如原著作者张平所说:“面对着那些真正的改革者、开拓者,面对着那些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奋不顾身的志士仁人,要有我们义无反顾的支持和声援;面对着社会上那些丑行和腐恶,要有我们毫不掩饰的愤怒和勇气;面对着社会的不公和非正义, 5要有我们旗帜鲜明的呼吁和呐喊!”《国家干部》值得我们认真地去阅读、思索、回味。

第三篇:县处级领导干部读书笔记

让党的理论之树常青

---读《理论热点面对面〃2014》有感

德国著名诗人歌德有句名言:“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是常青的。”然而,读过由中宣部理论局组织专家学者撰写的第六本通俗理论读物——《理论热点面对面〃2014》,我越来越觉得理论之树不仅不是灰色的,而且必然是生机盎然,常绿常新的。 自2014年以来,中宣部理论局每年推出一本通俗理论读物,得到了群众的欢迎。近日出版的2014年度的《理论热点面对面》,在继续保持前五本通俗理论读物优点的基础上,无论在内容撰写上还是在版式编排上都有了进一步的创新,这是一部精心选题、精心写作、精心设计、精心编排的高质量理论读物,它把党的理论工作与群众的需求很好地结合起来,直面现实,贴近群众,解疑释惑,是理论宣传的又一精品力作。

《理论热点面对面〃2014》紧跟时代脚步,充满 1

时代气息,内容新鲜,观点新颖。选题精确,聚焦热点,直面现实,不回避矛盾,在理论上具有全面、准确的思想内涵,这是《理论热点面对面》多年来形成的品牌特色。翻开该书,书中的22个选题无不紧扣时代的脉搏和人民的关切,个个都是理论的重点、现实的热点、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办好北京奥运会、防止通货膨胀……这些选题既涵盖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迫切需要回答的重大理论问题,也包括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现实问题,还反映最近发生的抗震救灾等重大事件。而且书中的事例就发生在群众身边,讲的都是老百姓关心的事情,用的都是老百姓熟悉的语言。既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又有解疑释惑的现实针对性,既有总揽全局的整体把握,视野开阔、思路清晰,又紧扣时代脉搏,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党建、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紧紧抓住了干部群

众的所思、所感,充分体现了干部群众的理论需求。理论联系实际,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既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理论宣传工作的一大特色。改革开放的实践轨道折射出理论的光芒,而理论的春色又蕴含着实践的生命。在这本书中,广大读者都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而产生共鸣,令人解渴,并从中获得启迪和教益。

《理论热点面对面〃2014》让理论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实事求是,以事论理,说理透彻。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人民大众需要理论,理论也需要人民大众。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理论与群众相结合才能展示它的魅力。如果我们的理论宣传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不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为中心,不着力回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和现实生活中提出的、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那么,这样的理论宣传必定是苍白无力的,将受到人们的“冷遇”。“冷遇”是因为这种理论宣传与人民群众面别面、心隔心,没有针对

性,不能提出问题,回答问题,更不能解决问题。同时,在宣传形式上故作高深、刻意晦涩,把简单的道理复杂化,把明白的事理神秘化,使人感到云里雾里,不明就里。如果我们的理论宣传回避矛盾,绕开问题,不实事求是,不以事论理,不看对象,不分层次,当深不深,当浅不浅,那么人民群众难免“渐生倦意”,久而久之必将败坏理论的声誉,使人民群众对理论的“渴望”变成了“冷遇”。《理论热点面对面〃2014》一书,勇于直面理论难题,勇于剖析社会矛盾,针对人们的思想困惑加以正面引导,用最新素材阐述理论问题,用身边的事例说明深刻道理,把握时代脉搏,顺应大众需要,从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度问题切入,用通俗的语言阐述理论,用简洁的修辞表达关系,没有因为问题的现实和广泛而减弱它的理论深度,没有理论家的架子,不摆谱,不故弄玄虚,如家人谈心,亲切自然。该书讲成绩,有理有据、真实可信;讲问题,实事求是、不遮遮掩掩;讲措施,实实在在、催人奋进,使人们在轻松愉快中得到理论的

熏陶、政策的解读、智慧的启迪和知识的积累,从而彰显了理论的光芒和魅力。

例如,该书围绕物价上涨、股市波动、劳动合同法实施、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生动具体地加以解读和论述,力求让群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理顺情绪、树立信心,以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面对生活、面对困难。读这本书,就像朋友之间交流体会、交换看法一般亲切自然,循循善诱,通俗易懂,每一个人都能产生“内容有味、读着不累”的感觉。从这本书中,人们看到了理论的活力,领略了理论的魅力,感受了理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可见,理论只有真正走向社会生活、走向人民大众,才会出现我们期盼的理论学习热潮;而理论只有真正走向社会生活、走向人民大众,才能更好地发挥指引方向、统一思想、启迪智慧、凝聚力量、振奋精神、鼓舞士气的巨大作用,才能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物质力量。

《理论热点面对面〃2014》还找到了群众的理论

需求、理论成果转化和理论宣传的最佳结合点,为进一步做好党的理论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理论热点面对面》系列读物的出版,推动着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不断探索开展多种形式的理论宣传。《理论热点面对面〃2008》出版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中央主要报刊及时发出了出版消息、系列书评,连载该书主要内容;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制作专题节目,探寻该书热销的原因、采访读者的学习体会。通过《理论热点面对面》的宣传,中央和各地主要新闻媒体、都市类媒体充分发挥自身的宣传优势,在理论宣传上更加关注现实问题,更加贴近群众需要,进一步推动了文风的转变。《理论热点面对面〃2008》在互联网上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人民网、新华网、宣讲家等网站开设专栏,登载新闻报道、书评和内容连载,以及网友的相关评论。人民网、新华网举办了2场网上座谈会,11位专家学者围绕这本书的相关内容、编写心得与网友进行了热烈讨论。仅在人民网强国论坛,访谈预告征集的网友提

问就达到近400条,访谈期间网友在线人数一度超过200万,现场提问超过1100条。《理论热点面对面〃2008》的出版,还进一步带动了各地的理论学习和宣传普及工作。各地党委中心组把它作为理论学习的重要材料,讲师团把它作为宣讲的必备教材,高校师生把它作为形势政策教育的参考资料。这本书也为基层理论工作如何有效进行理论宣传,如何用理论指导实践提供了借鉴。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理论热点面对面〃2014》一书给人的启发是多方面的,给人的印象是美好的。她犹如一池春水,天光云影,徘徊其间,令人流连忘返。之所以如此,在于她能够汲取实践之源泉,吸纳时代之气息。倘能广泛如此,我们的理论之树一定会常青的。

第四篇:县处级领导干部读书笔记

以解放思想为助力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的巨大成就,无一不是解放思想的成果。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市委开展我市第三轮解放思想大讨论,适逢其时,意义深远。随着大讨论活动的深入开展,我们不断以解放思想的勇气和信念来审视文化工作,深入实践文化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努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更加充分地认识文化战线解放思想的特殊重要意义 文化是“四位一体”建设中的重要一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是在文化建设领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是推进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的思想先导。解放思想对于文化系统有着特殊重要意义,其原因在于:

1.文化战线思想解放程度相对滞后。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的先导,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真正意义上的解放思想是从农村,从经济战线开始,文化领域的解放思想一直触及不深,文化系统单位和人员的市场经济观念、竞争意识,投融资意识等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意识相对薄弱,导致制约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没有根本解除。具体表现在:一是体制不够顺。党委、政府管理文化企事业的方式方法有待探索

深化,没有实现真正的管办分离。哪些方面应是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哪些方面应是以市场配臵为主导还不很明确。二是机制不够活。集中表现在单位内部缺乏竞争,没有建立起岗位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收入能多能少的收入分配机制,不少单位内部存在干多干少一个样,甚至不干比干事的收入高的现象。三是观念不够新。思考问题还是计划经济的一套。对新事物、新问题、新情况认识不够、不深、不透。工作方法陈旧,对文化的双重属性功能认识不到位,过多强调意识形态属性,忽视了文化产品的商品属性,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比如在专业艺术生产领域,往往只求将作品创作出来,而不考虑艺术产品面向市场时,群众是否喜爱,市场是否需要。甚至自认为艺术作品就应该是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以至孤芳自赏,创作的作品最终束之高阁,完全没有实现文化产品服务群众的功能。四是闯劲不够足,容易自我陶醉、自我满足。在工作中创新少、求变少,满足于四平八稳,少出事、不出事。满足于“守住摊子、不出乱子”,不敢先行一步,不敢打破常规,不敢冒险发展。以上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文化建设发展繁荣的重要因素,迫切需要我们通过解放思想加以改进。

2.推动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迫切需要解放思想。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推动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我们目前距大发展大繁荣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必须要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奋力而为,跨越发展,才有可能实现

文化建设的大发展大繁荣,才能在我市提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不拖后腿。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确立需要我们解放思想才能适应。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以来,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如下几个特征:一是资源靠市场配臵。二是要素靠市场集聚。三是智力靠市场运作。四是成效靠市场显现。由于文化部门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上与形势的发展存在差距,导致我们对市场经济规律认识不深,对市场运作方式把握不够。所以必须通过解放思想,拓宽发展思路,以提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推动文化建设的本领。二是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需要我们解放思想才能适应。当今社会利益多元化,价值社会化,文化发展手段科技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得到前所未有的体现,文化部门必须充分紧跟时代节奏,特别是在文化产品的生产方式、营销手段、传播形式上借助诸如网络传媒、多媒体等新兴文化业态,实现生产营销科技化、信息传播现代化。三是文化产业发展需要解放思想提供强大的动力。由于思想观念落后和对产业重要性认识的不到位,我市文化产业至今尚未明确特色定位,没有形成规模,没有打造叫得响的品牌。要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必须要拓宽发展思路,提高资本运营水平。要摆脱文化产业的单一投入和发展模式,完善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努力形成政府投资与社会投资相结合、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投入模式。摆脱文化产业只是文化系统内部产业的观念,跳出文化产业只能靠文化部门自身

力量来发展的窠臼.有效借助外力,推动产业快速发展。

二、更加自觉地立足本职,勇于用解放思想的眼光来剖析认识自我

市委对此次解放思想大讨论提出了“观念大转变,改革大突破,全民大招商、环境大整治”四个方面的重要内容,立意高远,针对性强。如何取得实效,关键在于“把自己摆进去”。一是要从我做起,从自己做起,先反思自己,反思本部门本单位。要根据自己所在岗位,工作职能,寻找自身差距。领导干部要做到敢于负责、令行禁止;单位职工要做到对他人工作积极支持、对自己工作尽职尽责。把大讨论活动与更好完成全年工作目标任务结合起来,与推动文化发展繁荣结合起来。二是要从差距找起。在转变观念的基础上,特别要重视“环境大整治”这个方面,环境是发展的基础,是由多方面因素组成的。总体可分硬环境和软环境。就文化系统内部而言,环境包括:干事创业的氛围:即评估导向和用人导向。干事创业的条件:即工作流程和工作制度。干事创业的保障:即考核绩效和奖惩。要通过解放思想大讨论的开展,梳理存在的不足,找准问题的症结,找到影响文化发展的内外部因素。三要在剖析的基础上,找准突破点。每个单位,每个部门,每个人都要通过解放思想大讨论,明确下一步的突破口,逐步找准问题,逐步解决问题。要精心谋划、细心安排。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保证大讨论活动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

三、更加主动地振奋精神,团结和谐共创文化繁荣发展新局面

精神状态相当程度地决定事业的成败。在当前文化工作面临困难较大,矛盾较多的现状下,全体干部职工务必保持昂扬作风,积极主动,自我加压勇挑重担。眼光要多放到自己身上,多发现自身问题,从提高自身素质入手,营造团结和谐的干事创业环境。一要正确看待自己,客观公正对待他人。一方面要严于律已,宽以待人。看自己要多看不足,评价他人要多看优点,切忌拿自己长处比别人短处。另一方面要做到心态良好。有的同志总是对自己的“所得”不满意,对他人抱怨,对组织抱怨,却很少想到应该如何提升自身素质,如何提高工作质量。改变这种状态,必须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良好的心态去对待工作,对待他人。二要加快工作节奏,提高工作成效。解放思想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提高工作效率。要杜绝拖沓懒散的工作作风,对待工作要一丝不苟,雷厉风行,对交办的事,明确的任务,即使加班加点,也要全力以赴完成。三要不断强化学习锻炼,提高全面素质和水平。要掌握较新的现代科技和经济社会知识,较扎实的专业知识,较熟练的岗位知识,较高的语言文字能力,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做到“一专多能”。四要增强团结和谐,互相支持,共同提高。团结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团结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工作中出现的矛盾纠纷,要学会互相谦让。同志感情上有了隔阂,

要主动化解消融。性格个性上有一些差异,要懂得互相包容。只有团结和谐的氛围,才能形成工作合力,提高工作效率。

党的十七大吹响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角,文化战线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必须高扬解放思想的伟大旗臶,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勤奋务实的工作作风,快捷高效的工作成就推动我市文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第五篇:关于干部职工读书情况的调研报告(东阳)

关于干部职工读书情况的调研报告

引: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几千年文明的结晶。读书不仅可以开拓眼界,增长知识,还可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更可以通过书籍了解前人的成就,让我们在人类文明的道路上走的更远,因此,读书很重要,这是毋庸置疑的。

为了深入推进“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组织建设,更好地了解干部职工的阅读状况,东阳市局(分公司)组织开展职工读书情况调查,全面了解干部职工的阅读情况,收集并反馈干部职工的意见及建议。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8份,回收18份,其中男9人,女9人,覆盖到机关和基层的所有岗位。现将调查情况汇总如下:

一、调研对象基本情况

年龄学历情况:调查人群中,20-30岁6人,30-40岁7人,40-50岁5人;17人的学历为大学,2人学历为高中;

每天读书时间:2小时及2小时以上各1人,一小时有10人,0.5小时内5人,1人几乎不读书;

每年读书本数:不足一本1人,一本2人,2-5本5人,五本以上10人;

阅读媒介:读纸质书16人,读电子书4人,看手机4人,互联网2人,其他1人;

读书地点:办公室6人,书房3人,卧室10人,其他4人; 书的来源:书店12人,网上买4人,朋友借3人,免费场所3

人;

固定阅读时间:早上3人,上班时间2人,午休时间2人,晚餐后1人,睡觉前10人任何能抽出的时间4人;

阅读动力:工作需要7人,求职欲望8人,娱乐消遣8人,其他3人;

阅读阻力:时间太少6人,工作太忙9人,看电视更省事1人,不知道看什么书2人,其他3人。

通过本次调查,目前我公司干部职工读书现状及成因有以下几方面:

1、读书时间少,没有合理的读书计划或有读书计划但不能坚持;

2、没有良好的读书环境和氛围;

3、没有良好的读书方法,效果不明显;

4、公司图书馆建设不够完善;

二、 建议和对策

1、确保读书时间,增强单位读书氛围

鉴于读书时间和读书氛围问题,应采取一下措施:(1)每天组织员工抽出一或两小时用来阅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每周的读书时间。(2)公司在每月设立读书日,要求干部职工抽出时间读书。(3)应该鼓励和支持举办有关读书之类的活动,比如读书交流会,知识竞赛,知识讲座等,并给予奖励措施,增加读书气氛。(4)将固定的办公室设定为读书专用教室,为读书的干部职工提供理想的读书环境。

2、采取正确的读书方法

读书并不是读过就算了,这样对我们没多大作用。因此,建议干部职工:首先,在阅读时尽量做笔记,在书上批注虽然也能起到作用,但如果再写一遍,效果会更好;其次,不要只追求读书的数量,还要注意质量;最后,在读完后,每隔一段时间,温习一下书籍或者读书笔记,”温故而知新”,相信你将有新的收获。

3、加强读书室的管理和建设

一是读书室应及时添加新的书籍,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书籍所涉猎的范围要尽量广;二是加强读书室的管理,做到面面俱到;三是及时组织干部职工做好对读书室建设的评价和整改。

4、建立正确的阅读价值观

我们对待阅读不要太功利,只注重读书对自己的现时作用,却不懂得厚积薄发,读万卷书才能行万里路的道理;因此,要建立正确的阅读的价值观。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的压力很大,各方面的诱惑也很多,在生活中我们更需要保持一块心灵的净土。哪怕每天读一篇散文,读一首诗,或者读几句话也行,只要养成习惯,阅读就会为你展开一个新的天地。在专业知识书籍阅读的同时,追求一下精神阅读是一种很不错的选择。

东阳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2014年12月9日

word该篇DOC格式干部职工读书笔记范文,共有11169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干部职工读书笔记下载
干部职工读书笔记.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0578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