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心得体会 > 读后感 >

读《红色家书》有感

发布时间:2022-07-19 14:07:56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读《红色家书》有感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千百年来,家书承载着人类生生不息的血缘文化,维系着人间亲情。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波澜壮阔的革命战争中,《红色家书》是无数志士仁人告别父母,远离亲人,走向战场,在紧张的工作与严酷的战斗间隙,他们将对亲人的思念付诸笔端,这些家书或柔情似水,或豪情勃发,是革命者与亲人间的心灵交流,承载着战火的记忆,蕴涵着无穷的思恋,诉说着无尽的思念,寄托着殷切的祝福。这些家书是老一辈革命家和革命先烈留给后人的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今天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

近期,认真研读了《红色家书》,更加深切地感悟到省委书记、省长刘奇同志发出的读罢“不忍释手、动情落泪、彻夜难眠”的感慨,受到了灵魂的洗礼!贯穿《红色家书》始终的,是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红色初心,为时代使命奋斗不息的果敢担当,激励着广大党员干部在新时代奋勇前进。沐浴在这种纯洁的感情里面,我们的感情也会得到升华,受到了这些家书面前精神的洗礼。

品读《红色家书》,在传承红色基因中铸忠诚。忠诚如金,刀斧相加,不改其色。革命先烈们在枪林弹雨、屠刀之下,仍舍生忘死,心系民族解放和新中国成立,正是深植了忠诚于党、忠诚于为人民谋福祉事业的红色基因。英雄烈士方志敏大呼“我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竭诚的信仰者”。李大钊留下“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事业,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为功为罪,所不暇计”的铁血字迹。革命先烈们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与中国共产党保持高度一致,他们用坚贞不渝、忠诚炽热的爱为党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作为新时代党员民警,要增强“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利用“红色家书”、“今天是我的政治生日”、“党员活动日”、“三会一课”等有效方式常忆初心,不断增强政治定力和道德定力,以“红色力量”激励我们在事业上才智涌流、大展作为,为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品读《红色家书》,在发扬红色精神上讲奉献。《红色家书》是革命先烈经受种种考验的生动写照。卓恺泽烈士在家书中写道:“人终不免一死,死是最寻常的事。”“父母你们安天知命地等着光明的到来吧!”,赵一曼烈士在生命的最后为儿子留下家书,“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战争年代的他们忠肝义胆,将名利和生死抛诸脑后,面对死亡的屠刀毫不畏惧,体现了他们为革命事业奉献无怨无悔、视死如归的可贵精神和高尚情操。作为青年党员民警,我们要继承先辈遗志,加固甘于奉献、追求胜利的红色之魂。就是要在工作岗位上履职尽责,对上级的各项决策部署、对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对各项纪律要求,不讲困难、不讲条件,不折不扣落到实处,以强有力的执行服务中心、服务大局。

品读《红色家书》,在保持红色气节里塑公正。“己不正,焉能正人”,一遍遍诵读红色家书,最大的感悟是要洁身自好、心中有戒。“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一切听之”,“我为中国革命没有一文钱的私产,三个幼儿的养育费要累着诸兄嫂”,爱国将领刘伯坚的家书里除了铁血豪情,更可以看到严于律已的过硬作风和忠厚继世的优良家风。作为一名党员、一名青年民警,要树立公道正派、实事求是的价值观,要筑牢思想防线、增强忧患意识,扬红色气节,守住底线,自觉抵制诱惑,把公正廉洁作为必修课,正身正己,以正气影响人,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品读《红色家书》,在汲取红色力量时求专业。建功筑梦从来离不开担当实干,江诗咏烈士留给父母的遗书中明志,“加入共产党,是为大多数工农无产阶级谋利益”。一封封红色家书,传递了先烈们大无畏的担当精神、不怕艰险的革命情怀,值得我们所有共产党员学习。新时代的我们,更要弘扬革命精神,甘于到艰难的地方去锻炼,不畏基层复杂局面,不做偷懒耍滑的“油头干部”;敢于啃“硬骨头”,扎根基层了解困难、解决困难,在基层的实践中、解决矛盾困难中、挖掘根源、探求实质、寻求破题良策。

通过品读《红色家书》,对照革命先烈,我除了心灵上的感动和震撼,更多的是要把“红色精神”转化为内生动力和行动上的执行力,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武装头脑、凝心聚力,始终以奋斗者的姿态,担当好新时代新使命,解放思想、创新方法、把各项工作抓实、抓细,为事业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word该篇DOC格式读《红色家书》有感范文,共有1745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读《红色家书》有感下载
读《红色家书》有感.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0578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