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心得体会 > 读后感 >

素质教育在美国的读后感多篇

发布时间:2023-06-16 10:07:05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说明]素质教育在美国的读后感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素质教育在美国的读后感多篇

素质教育在美国的读后感篇1

黄全愈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是老师规定的必读书目。五年过去了,再翻阅有一种久违的感觉。作者在中国的大学读过书,教过书;也在美国的高校读过书,教过书。他以一名留美博士眼中的中美教育为副题,从他年幼的儿子矿矿在美国所受的教育与在国内的教育相比,而进行的一系列的深层次的理性思考。本书将他直观的所见、所闻、所思给记载了下来,在一种质朴的文风当中向读者贡献出充实的内容,无论对于教育工作者,还是关心孩子的家长这部书都值得一读。

一、创造性能不能教?

作者从儿子矿矿的经历开始说起,儿子三岁时,作者出国读博士。也是在那个时候学国画,后来收到了妻子寄来的一副画,画的是竹子。作者的同事和老师不敢相信是他画的。后来孩子也跟着去美国了,学校让孩子亲历市场经济,矿矿和同学成立了绘画公司,最后赚了50美元。矿矿五岁的时候,把他送到了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班。谁料,去了五次就不想去了。原因:“老师根本不教绘画。想怎么画就怎么画,老师一点都不管。这点道出了美国老师的教育理念,再说说孩子,美国孩子在画完画后,是从来不问“像不像的,只问“好不好?”也只有在他们认为好的时候,才问“好不好?”如果他们自己认为不好的,一扔了之。

问“像不像”的孩子,久而久之,孩子都会习惯性地以“像不像”来要求自己,生活中也时时以“像不像”来评判做过的事。而美国老师只出了一个主题,让孩子们自由发挥,五花八门的“一塌糊涂”的画,评判的标准是“好”与“不好”。我们的教学主要以“定向思维”为主,从黑板——学生眼睛——复制,而美国主要是形象思维,用心去学。所以从绘画方面来讲,眼睛里的画是别人的'画,只有心里的画才是自己的画,才是有创造的画。绘画是一种技能,是一种可以被创造利用的技能,也可以是一种扼杀创造,重复他人的一种技能。关键是采用何种方式。而且创造性不能教。创造性只能培养。创造性是鼓励出来的,是培养出来的,她需要环境。所以,对于我们老师而言,应该去创造这样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

二、到大学阶段才做学问吗?

在中国,通常的认识是,研究是属于高级科研人员的事。研究能力也不是人人都有的,独立研究,应有丰富的基础知识之后,并在研究能力逐步完善后才能进行。因此,大学四年本科毕业后,如果考上了研究生,那才开始研究。而在美国。美国的学校从小就鼓励孩子做研究,要培养孩子的研究能力,因为许多美国教育工作者相信“做研究”能够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的能力,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组织研究材料和运用研究方法的能力,同时也能在研究中学到书本知识和实践中的知识。

作者的儿子矿矿从二年级就开始进行研究。他的老师要求:“研究论文至少要有三个问题,要写满两页纸。”经过去公用图书馆借阅材料,他完成了他的第一份研究报告“蓝鲸”。他的论文含有四个标题:1.介绍2.蓝鲸吃什么?3.蓝鲸怎么吃东西。4.蓝鲸的非凡之处。在五年级的时候,写了一片研究卡通画和漫画的文章。二年级的论文主要是侧重整理资料,但是,孩子从决定题目,到从十几本中发现对研究有用的资料,再着手写文章,这个独立思考的过程更有价值。

五年级时候,矿矿的研究就从简单的材料整理进入到问题研究了。他根据自己兴趣点漫画和卡通画,提出了卡通画和漫画未来发展的见解。尽管他的老爸评价说研究散乱,不够严谨,缺乏科学性,但是创新意识和独立意识,是显而易见的。

七年级,矿矿独立完成了“百分之百“的科学研究。研究什么?左思右想后,课题很异想天开。测试小老鼠的决策能力?这个课题太离奇,太出格。关键是怎么研究?他选择用食物引诱老鼠钻洞。设计了几种方法:第一阶段训练小老鼠钻洞,第二阶段,让老鼠知道左边的洞不通,右边的洞可以吃到食物。最后提供结论的阶段。他的结论很精彩。他没有支持老鼠没有决策能力,也没有支持老鼠有决策能力。他最后的结论是:“老鼠没有作出复杂决策的能力,但它们简单记忆和本能会影响它们作出的决策。”他最后十页正文附加三页分析表格。从头到尾的叙述,分析有条有理。

素质教育在美国的读后感篇2

在快乐的新年里读了一本书,《素质教育在美国》这本书里有几句话让我觉得有莫大的触动,中国的学生屡获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奖,而当今中国尚未培养出获诺贝尔奖的人才,这是不是中华民族、发人深省的一大困惑?作者是一个成长在中国教育制度下的人,但是是在美国教育中取得成功的留学美国的博士。他对与美国与中国的教育都有着很深的思考与体会。我自己是一位美术新教师,有的时候作为艺术出身的我,崇尚的确实是美国教育制度的开放与和谐,自然先进。但是有的时候再看看中国,确实是庞然大国,不但是国情的不符合,而且人情更是有一大段时代差距与素质距离。所以美国的教育完全套用的话也不适合中国的。但不是完全不能借鉴,我们因该把他们好的地方运用,还需要带有自己的想法。一位的借鉴哪就是失败。国人啊国人。差距啊差距。

作为美术老师,我更需要的是给学生营造一种多元化的学习环境。本书作者说到:把“教”混同于“训练”,就会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一个别人预设的模式、计划和步骤去达到他人设计的目标。实际上“教”是一个指导和引导的过程,学生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自由。

有个小故事中说作者受中国画启蒙教育的儿子三岁就能画出像模像样的国画。到了美国之后,作者把富有绘画天赋的儿子送进了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学习班。可是在这个班里,儿子却无法落笔画画,因为老师什么都不教,只让学生涂鸦似的乱画。甚为不满的作者立即让儿子退出了这个“误人子弟”的绘画班。可是一段时间之后,作者发现,美国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不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这一句好不好让我感受到了差距。一种新的模式不知道我能否运用。中国教育能否接受。

他的好不好就是在说画得独特不独特。而中国打多数的孩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却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师的画,像不像现实中的实物。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他们就根本无法下笔。我们姑且不去评价老师什么都不教对不对,但中国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的确存在误区,即把技能和创造分隔开,把教和训练混为一谈,结果是“许多中国的孩子具有的是相当好的绘画基本技巧以及很高的拷贝能力,但欠缺基本的创造力。

对与创造性这个问题,作为一个新教育者,不能厄杀学生的创造性,也不分好坏的“爱”,应该加强适当的引导,这就取决于取决于教师本身的专业修养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良好的素质。

素质教育在美国的读后感篇3

黄全愈是旅美教育学专家,1988年赴美留学,1993年获美国迈阿密大学“教育管理学”哲学博士学位,现在迈阿密大学任教。他长期致力于中美教育比较研究,从2000年到2004年,《素质教育在美国》、《玩的教育在美国》、《“高考”在美国》……一年一本力作问世,在我国教育界不断引起反响,对国内的教育改革产生了深刻影响。

总的来说这一本书写得通俗易懂,就象是一个普通人一样让人觉得亲切,作者既是一个父亲又是一个教育家,以自己的儿子在美国的学习经历为素材,通过一个又一个生动鲜活的案例分析,深入浅出地阐明了美国素质教育的特点,在对比中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目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剖析了中美教育的差距。

书中描述的是美国的教育情况,对照的是中国的教育现状。,正是在比较中我们才能真正看到自己和别人的差异。作者自称这是一本小册子,并不是什么学术巨著。确实,全书说道理的地方也不多,例子倒是非常有趣。而这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实例却说明了一个个让人无法释怀的道理,使我们深受启迪。

书中让我觉得感触最深的是黄全愈教师在对创造性能不能教这个问题的阐述。作者以儿子画画为例来阐述。作者把刚到美国有着绘画天赋的儿子送进了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学习班。可是在这个班里,儿子却无法落笔画画,因为老师什么都不教,只让学生涂鸦似的乱画。甚为不满的作者立即让儿子退出了这个“误人子弟”的绘画班。可是一段时间之后,作者发现,美国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不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也就是画得独特不独特。而中国孩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却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师的画,像不像现实中的实物。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他们就根本无法下笔。

难怪我们的教育会变成填鸭式的训练!如果从上幼儿园开始就象驯马一样给孩子套上缰绳,钉上铁蹄,最后当然能驯出一批批温良恭顺的良马,但马的自由与灵性已荡然无存。正象布封在谈役马时所说的“马的教育从丧失自由开始,以接受束缚结束。”我们现在的教育不正是从丧失自由开始的吗?我们习惯于把孩子束缚在安静的教室里,束缚在老师的威严中,束缚在教科书的标准答案里。我们不仅把知识当作技能一样让学生死记硬背,还心安理得地教学生“沉湎”于题海中,名曰“熟能生巧”,实则只是机械般的训练而已。学生成了知识的接受器,而不是知识的主人。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甚至最基本的质疑能力都被无情地抹杀掉了。而我们还在一味地强调标准化的答案、标准化的行为、标准化的考核。当我们把学生一个个修剪得标准之后,学生所回报的却是厌倦和逃避。

这就是为什么在一些重大的比赛中,中国人总能克服重重困难取胜,而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中国的科技总落后于其它国家的原因。让我们来看看美国的教育:美国的学校,固然不赞成向学生进行“知识填鸭”,但也不能简单地看成只重视向学生传授谋生求知的实用技能。而是尽可能地提供一个对所有人平等开放的、有利于学生锻炼能力、施展才华、张扬个性的自由、宽松、多元的环境。如果说中国古人的见解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那么美国的做法是“授人以渔不如授之以渔场”:教育者也手把手地示范传授怎么捕鱼,却更重视创造一个宽广辽阔、有风有浪的渔场,让被教育者自己从实践中学会怎么捕鱼。中国的教育并不差,不足的是教师的教育观念跟不上教育改革的形势,不能为学生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他们不厌其烦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学生各种技能,晚上还要忙着给学生补习,批改作业。老师们太累的。我觉得这种作法,是自己绑住了自己的手脚,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一个孩子在没有创造性的环境中学习,他又怎么能结出饱满丰硕的果实?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大力提倡“六大解放”。即解放孩子的双手、大脑、眼睛、嘴巴、时间、空间,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驰骋疆场的千里马,而不是循规蹈矩、谨小慎微、墨守成规的“小绵羊”。而创造性只能培养,不能教。它就像种子一样,需要一定的环境,包括土壤、气候、科学的灌溉、施肥、培养才能发芽、生根、开花、结果。教育工作者就是要去创造这样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

素质教育在美国的读后感篇4

前段时间有幸读了《素质教育在美国》这本书,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美国教育有点滴了解,曾片面认为美式教育开放,对孩子的个性培养比较好,而我们的教育就是缺少了这一点。在读完了这本书后,让我对美式教育有了更深刻地认识,对我们自身的教育也有了更多感悟。其实,凡事都是有利有弊,就如书中所说的“教育的出发点是人,归宿也还是人。”

“如果连你都不相信自己,谁还敢投你的票呢?”这句话让我感触至深,现在我们一直鼓励孩子自信,包括我们现在的小组合作教学形式,也是为了给孩子更多地机会展示自己,能自信、大方。可是很多时候,我们却没有给孩子创造机会。比如,我们经常评选的优秀学生,往往都是同学们推选出来的,却很少让他们自己推荐自己。往往别的孩子在夸奖自己的时候,脸上不是自信而是不自在。开学时,在班干部竞选中,虽然一直都是鼓励孩子自荐自己,可是效果还是不明显。如果我们能坚持鼓励孩子,多给孩子们自荐的机会,相信我们培养出来的孩子更自信!

“没商量”的“天条”这一小节也让我有较深的感触,特别是其中的权利和义务,学生的义务: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学习,在集会或各种活动中要举止适当,完成作业,保证家长能看到学校让带回家的各种文件和报告。我觉得现在的孩子就是需要让他们明白学习是自己应尽的义务,以上一些义务更是他们应该应尽的义务,不能任由孩子把完成作业当成是爸爸妈妈的义务。分清各自的任务,认真地尽自己职责完成自己的义务,这样更有利培养有责任心的下一代。

看完了这本书,我还有一些触动,就是美式教育特别维护教师的权益,这样能保证教师更好地工作。虽然我不赞成过去地棒打式教育,但是现在的学生和家长就是上帝这种风气也不行,明理的家长还能理解和支持老师的工作,而很多不明理的家长却是以为自己真的就是上帝,认为老师就是应该和他们一样袒护孩子,即使孩子犯了错误也不容许老师教育孩子,更别说适当地惩罚了。而这本书中提到的几种惩罚孩子的形式对本书作者的儿子的成长还是有效的。

如果真的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相信我们的教育一定会更辉煌!

素质教育在美国的读后感篇5

暑假中,我阅读了美籍华人留美博士黄全愈先生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作者以自己的儿子在美国的学习中的“小故事”为素材,通过一个又一个立体生动的案例分析,深入浅出地阐明了美国素质教育的特点,在对比中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目前教育所面临的困窘,发人深思。

书中许多篇目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作为美国天赋教育的入门功夫,所谓“批判性阅读”,就是不仅从阅读中吸收性地学东西,更重要的是从阅读中批判性地学东西。死记硬背、人云亦云,那是末流功夫。批判性阅读才是硬功夫,才是高段位的阅读行为。

想想在应试教育的教学氛围中,批判性阅读简直无异于自杀。虽然我们中国的素质教育喊了许多年,对考核的方式和人才的评判标准不改变,素质教育终将只是停留在嘴上。像我们的数学学科还好一些,,语文等学科方面,许多答案只能是现成的。为了班级的平均成绩,有哪个语文教师能够鼓励学生去批判性地阅读课文?尽管事实上这些年在网络上有许多教师或专业人士都对现行的教材进行了抨击,但是事实上哪些课文不是精选的佳作呢?怎样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阅读?

据说前几年,作者到哈佛办事。友人指给他看:哈佛大学的标志是三本书,两本朝上开着,一本朝下盖着。什么谜底?朋友引而不发。寻思了几天,豁然开朗:哈佛想告诉她的学生,书本传播了知识,传播了真理;但书本也传播了谬误。因此,哈佛的师生都要不唯书,不唯上!哈佛追求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阅读行为。

但是这件事情如果放在中国,我们能对学生这么说吗,我们告诉孩子们,书本虽然传播了知识,但是同时也传播了谬误?恐怕没有几个教师能够敢于对学生这么说吧?我们的孩子,已经习惯了老师说的就是正确的,书本上的当然也是正确的,这样的观念早已潜移默化了,让他们进行批判性阅读,确实困难太大。在某些问题的答案上,我们经常灌输给学生的是,只有这样的答案才是唯一正确的,其他写法都会扣分或者不给分,由此可见,分数仍然是控制着教师和学生的命门,为了分数,我们只能舍弃其他开放式答案,哪怕是同一种意思的不同表达,而只能用经典的标准的答案来写。

批判性阅读,在当今中国的教育环境下,仍然只能是一个很难实现的梦。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素质教育在美国的读后感多篇范文。

word该篇DOC格式素质教育在美国的读后感多篇范文,共有6124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素质教育在美国的读后感多篇下载
素质教育在美国的读后感多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0578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