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主题教育)

发布时间:2023-12-09 09:12:51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前言: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主题教育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主题教育)

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主题教育)(2023年11月7日)

一、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抉择

(一)大历史观下的中国式现代化

现代化最初是由西方国家工业革命所引起的发展潮流,其超出西方化和工业化的单一范畴,具有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多重发展意蕴。现代化的核心是工业化,在此基础上囊括科学技术革命、管理技术革新、农业生产技术革新、生活方式革新、人与人交往方式的革新等多个方面。

现代化是指以科技创新和工业革命为动力,以市场经济和公民社会为依托, 以工业化、市场化、民主化、城市化为标志,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发展进步的社会化过程。现代化是一种从不发达到发达的世界历史现象,也是人类文明形态的演变过程,还是一种战略发展目标和路径。

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到目前已经经历了两大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第二阶段是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从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从物质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

那么,我国对现代化的探索也有一个历史过程。1954年9月,周恩来同志在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四个现代化”:“我国的经济原来是很落后的。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

1956年,党的八大把“四个现代化”写进了总纲中:“使中国具有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

1957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毛泽东同志指出:“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

周恩来同志于1963年1月在上海提出:“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简称‘四个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

那么,1964年周恩来同志提出了“两步走”,1975年周恩来同志提出的“两步走”又细化了具体时间安排:第一步,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20世纪内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前列。

邓小平同志从国际国内发展现状出发,把现代化目标调整为70年时间跨度的“三步走”战略: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 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 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 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江泽民同志在1997年党的十五大上对“第三步”发展战略进一步细化,变成时间跨度50年的新“三步走”战略:第一步,21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二步,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年时,使国民经济更 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 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胡锦涛同志将我们党的现代化目标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到我们党成立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之后的30年又规划了“两步走”战略:第一步,奋斗15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步,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迄今为止,全世界大概有40个国家实现了现代化,它们走过的路都是西方中心主义的现代化道路。我们走的是和西方完全不同的现代化道路,这就为世界上那些追求独立、还没有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提供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选择。

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方面特征:“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历史意义:“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这就是我们党和国家对现代化包括中国式现代化探索的一个过程。

(二)现代化建设的国际环境

当前,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国内外环境,我们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国内外形势以及新的战略机遇。要增强机遇意识、风险意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既要牢牢把握、用好新的战略机遇,又要善于化危为机、从眼前的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

从国内形势来看,一是改革发展面临深层次矛盾;二是党的建设和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三是外部打压遏制随时升级。

从国际形势来看,一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二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三是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四是世纪疫情持续影响深远;五是逆全球化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增强;六是局部、全球性问题加剧。

那么,我们经常听到“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其根本动力在于科技革命的突破性进展和制度的伟大创新。

第一,全球化进程百年之变。世界范围的商品大流通、贸易大繁荣、投资大便利、技术大发展、人员大流动、信息大传播不断深入发展,深刻影响当今世界的发展、交往、思维模式。

第二,世界经济格局百年之变。随着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延续几个世纪的大西洋时代已经演变为大西洋和太平洋“两洋”并举并重的时代。

第三,国际权力格局百年之变。伴随经济中心的逐步多元、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均衡的态势更加明显、多极化进程稳步向前,特别是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在实现政治独立之后开始追求发展和复兴,在国际地位影响力逐步增强。

第四,全球治理体系及规则百年之变。随着全球治理主体和议题更加多元, 以及全球治理规则和理念加速演变,过往的全球治理格局出现了新的变化趋向。

第五,人类文明及交往模式百年之变。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开始成为知识、技术、信息的生产源和传播源,在方兴未艾的新技术、新产业革命中不断崭露头角,同时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完善和一些转轨国家在制度上不断探索,世界范围的思想、观念、制度、模式也呈现出日益多元的格局。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战略安排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一条完全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是一条史无前 例、独具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之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独创的一条人间正道。这一道路,鲜明地体现出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主义制度性质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要求,创造性地建构了以人民本位、共建共享、自觉推动、和平发展、命运与共、合作共赢等为丰富内涵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路径,全面超越了以资本本位、逐利本性、自发生成、丛林法则、全面扩张、唯我独霸等为主要特质的西方现代化。

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特殊的国情,世界上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 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多姿多彩的世界,必然也意味着多样多元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既切合中国实际,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也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

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丰富了世界现代化发展理论和实践,开辟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第一,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我们始终从国情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因循守旧,保持历史耐心,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

第二,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

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

第三,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我们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

第四,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第五,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我国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那种损人利己、充满血腥罪恶的老路给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深重苦难。我们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2020年到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是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必须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那么,中国式现代化为什么必须是高质量发展?我们从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第一,高质量发展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是做好我国经济工作的逻辑起点。

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看,在经历长期高速增长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必须通过高质量发展,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阶段演化。

从需求结构变化看,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国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人民群众消费需求不断升级,日趋个性化、多样化,必须以高质量发展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

从国际经验启示看,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在全球一百多个中等收入经济体中,只有十几个成为高收入经济体。这些取得成功的国家和地区,就是在经历高速增长阶段后实现了经济发展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我国要顺利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也需要顺应并遵循这一经济规律。

第二,高质量发展是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粗放型增长,必定因能源、资源、环境等约束条件日趋紧张而不可持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曾经在我国发挥了很大作用,大兵团作战加快了我国经济发展步伐,但现在再按照过去那种粗放型发展方式来做,不仅国内条件不支持,国际条件也不支持,是不可持续的,不抓紧转变,总有一天会走进死胡同。”

高质量发展不是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而是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立足点,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基础上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将促进我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第三,高质量发展是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但也很朴素,归根结底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

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更加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这个“需要”不

是一般需要,而是“美好生活需要”,反映了经济发展带来的消费需求质的变化。

高质量发展聚焦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着力推进供给侧与需求侧相匹配,为产品和服务注入更多科技含量、文化含量,将在更高水平上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人民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

第四,高质量发展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更为雄厚物质基础的必然要求。纵观世界历史,一个国家要想实现富强,不仅需要经济总量的增长,更需要经济质量的提升。有量无质的发展,必然是大而不强。

今天,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万美元,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了新的大台阶。但也要看到,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 要求相比,我们的发展仍有很大差距。必须通过高质量发展,提升我国科学技术、人力资源、生产资本等要素水平,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提升经济的质量和韧性,增强国家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更为雄厚的物质基础。

三、高质量发展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

(一)高质量发展的深刻内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我们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发展理念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方式和成效,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发展理念和思路作出及时调整,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有力指导了我国新的发展实践。只有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才能有效破解一系列结构性、周期性、体制性问题,才能有效应对外部冲击,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

新征程上,必须努力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底色和重要支撑。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 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那么,这里有两个指标,第一个是质量第一,第二个是效益优先。

质量第一是不能简单地就微观的产品质量、服务质量、治理质量来谈的, 而应该更注重宏观质量的特征和核心表现。效益优先体现为质量和效益是统一

的,而不是对立的,不能简单地以降低效益的方式去寻求所谓的质量改善,也不能以所谓的质量提升的逻辑,来把一些低效益的生产方式和模式作为重要推广对象。所以,我们要讲质量第一,同时还要效益优先。

下面,我们从六个方面去理解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第一,宏观层面。我们需要发展的稳定性、发展的均衡性、发展的可持续性、发展的公平性。

第二,中观层面。我们要不断进行产业布局优化、结构合理,不断实现转型升级,并显著提升产业发展的效益。

第三,微观层面。我们必须要具有一流竞争力、质量的可靠性与持续创新、品牌的影响力、需求的捕捉力、先进的质量管理等。

第四,质量变革。经济发展结果要求不再单纯以追求经济增长率为目标, 要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提升经济发展的综合质量。

第五,效率变革。经济发展方式要求摒弃传统的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要注重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和要素配置扭曲的改善。

第六,动力变革。经济发展动能要求不应长期以大量要素投入的低成本优势来驱动,要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同时,高质量发展需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第一,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现代产业体系的基础和主体。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第二,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动力和动能。

第三,现代金融。现代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它的存在和发展是以实体经济的质量提高、规模扩大、效率提升为目标的产业支撑。

第四,人的本身。人在生产过程当中提升技能,而生产的不断发展又为人的生活水平的改善、健康水平的提升提供坚实支撑,从而形成更高水平的人力资本的积累。

(二)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要求

第一,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高质量发展必须瞄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而不断深化,必须聚焦

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持续升级,必须围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而谋篇布局,必须致力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统筹发力。

第二,必须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创新驱动实现内涵型增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如果核心元器件严重依赖外国,供应链的‘命门’掌握在别人手里,那就好比在别人的墙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经不起风雨,甚至会不堪一击”。

第三,必须着力补短板强弱项促进协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当前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突出问题出发,我们要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必须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第四,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断,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协同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第五,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是适应我国发展新阶段要求、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就是要在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中,增强我们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不被迟滞甚至中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场关系全局、关系长远的攻坚战,所以,我们必须坚持“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主题教育)范文。

word该篇DOC格式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主题教育)范文,共有8037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主题教育)下载
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主题教育).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0578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