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免费论文 >

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多篇

发布时间:2023-10-21 20:00:15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前言】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多篇

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 篇一

构建学校大德育体系这个问题,从能搜索到的文本看,多有论及。比如,江苏省武进职业教育中心校的文章《育人为本 构建大德育课程体系》、大学生教育资源论文《关于构建大中小学德育体系重要性问题的探讨》、顺德职业技术学院陈智的论文《构建大德育体系,全面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都提及大德育体系构建。但这些论述无外乎只提及了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从道德形成的心理构成层次论述如何培养学生品德,并研究这个品德形成的心理机制;二是探讨构建大德育体系的重要性;三是从课程设置的角度谈怎样构建大德育体系。至于如何在小学教育阶段构建大德育体系,从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都重视对学生的德育工作,又使这方方面面有机结合,从而促进学生的品德培养,这方面的论述并不多见。同时,毋庸讳言,小学阶段的德育工作,长期以来都存在流于形式的现象,即重视教学质量而忽略德育工作,这并非一地一校的情况,使德育工作基本上走进了死胡同。

由此我们认为:小学,特别是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应该走务实工作的道路,应该让德育工作从喊口号、做材料、应付检查的误区中走出来,使德育有操作的平台、有要抓的实事,并有实在的效果。德育应该不是虚无缥缈的、摸不着看不到的,而是付出努力就能见到效果的。平时,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总是觉得德育工作是“老虎吃天,无从下口”;又好像是凭空使拳,全不着力。我们成天说我们的工作是教育教学工作,其实主要抓的仅仅是教学工作而非教育工作。德育,因为没有具体的工作实践而成为了空架子。

同时,工作中处处有德育的要求,如品德课就是搞德育的、学科中也有渗透的任务、班会课和队会课也有德育任务、搞活动推进素质教育也有德育功能、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也是德育举措等等。但据我们观察,这些工作都是分散的、孤立的,没有统一的具体的目标,各块工作你做你的、我做我的、各自为阵,这就使德育工作事倍功半,甚至不到“功半”。

基于上述两个原因,我们认为:努力实践、探索怎样追求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把德育工作做成真正意义上的而非形式上的德育工作,使德育工作切切实实地为培养学生品德服务,研究怎样通过确定具体、统一的目标,把品德课、学科渗透、主题班会课、主题队会活动、国旗下的讲话活动、组织大型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连接起来,成为一个有机的、有实际效果的德育工作体系,即我们主张的“大德育体系”,是具有研究空间和研究价值的。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解决的主要问题

我们在这个问题中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德育实践问题。德育在基础教育阶段,一直规定有多种形式表现。例如,小学的品德课在一二年级为《品德与生活》,三到六年级为《品德与社会》。另外,在各学科教学目标中,都有渗透德育的要求。还有学校的少先队工作等。但据观察,真正把德育工作像考试科目一样认真抓的学校总是寥寥无几。究其原因,一是因为我们的教育目标是精英化的而非大众化的,相当一部分教育学生的案例都是英雄式的,而常人是无法达到的。既然如此,品德教育做起来就觉得空泛,教师在进行教育时自己都觉得无法说服自己,遑论教育学生。二是教师的观念问题。由于德育工作不及教学工作那么见效快,体现不出教学业绩,所以教师总是热衷于抓教学质量而淡于做德育工作。品德课基本上是照本宣科,学科渗透更是应付了事。至于其他德育工作,只是上级要求严格检查时随意做一下,能应付过检查就行了。三是社会影响。实话说,我们的社会表面看起来好像并不重视人的品德修养,因为很多在学生眼中或所受教育中被认为是缺乏道德的人却是成功人士。这样的导向就这样影响学生,即人主要是要有本事,品德并不是重要的事情。正因为如此,德育实践才成为一个研究的课题。我们搞这项研究,就是要使德育工作切切实实地能培养学生的品德,并在教育实践中从基本的道德目标层面使学生接受品德教育,包括公民素质教育、法制教育、纪律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爱心教育、感恩教育。

研究的第二个方面的内容,是德育工作的各种手段的整合问题。德育工作,在基础教育阶段,不外乎是组织大型教育活动、组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以加强教育。但这些工作都没有统一在一个具体的目标下,于是各个方面的德育工作,就各自为阵。基于这种状况,我们进行这项研究,就是在德育实践中探索整合各种德育工作手段,以追求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

本研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解决学生德育的需要和德育工作流于形式之间的矛盾。通过德育实践,从实际出发,放弃高标的、不切实际的空洞德育,定立具体的、有助于学生提高素养的、有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德育目标,让学校德育工作就教师而言,不会成为一种教师不愿做而又不得不做的无用功、苦差事,不再是觉得应该这样、应该那样的枯燥说教。我们的研究,就是要让学校德育工作切合实际、讲求实效,做真正的德育工作。二是解决德育工作需要有统一的目标而谋求实效与德育工作各种手段过分分散的矛盾。目前,德育工作各种形式手段各自为阵,用力分散,效果并不明显。如果我们在学校德育工作中一步步明确具体的目标,把德育工作的各种形式和手段统一在这个目标之下,使得各种德育形式手段就在短期内形成了合力,便于把德育根本目标的难度进行分解,使学生品德培养工作步入渐进的、有效的良性工作循环,使德育工作的各种形式手段增强其有效性,不至于打空拳。

三、怎样进行大德育实践

(一)运用的主要方法。

1.实践法。在课题观念指导下确定目标,再在目标指导下确定德育工作的形式和内容;然后在工作中实践,在实践中追求效果、总结经验、提炼观点。

2.比较法。比较实施课题前后学生的品德表现,即验证德育实践的效果,从而验证观点的正确性和方法的有效性。

3.观察法。观察德育工作中学生的品德表现,验证观点的正确性和方法的有效性,并发现问题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4.调查法。包括访谈调查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和分析,检查德育工作和课题实验的成果(阶段成果和最终成果),将经验在反复论证中形成论文,推广成果。

(二)遵循的操作路线

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范文 篇二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问题与建议

小学生是民族的希望与祖国的未来。加强对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是新世纪课程改革中新开设的一门课程,是学生品德性与社会性养成的主导渠道,是一项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青少年品德培养战略工程。然而通过近年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我们发现在理念、情感、师生观、教学方式等方面都难以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笔者根据近几年来的听课和思考,结合课堂教学实际与大量课例,从认识使用教材、学生生活实际、教师指导三个方面,总结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品德与社会》教学现状问题

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小学生的社会性形成进程与品德性教育形成过程并不同步,反而面临着一些突出矛盾,学生品德性早已养成,然而社会性养成进程却与生活实际脱节。课堂教学仅局限于课堂与学校,远离现实生活、教学目标仅仅用语言抽象化,及考试评判结果工具化。这样的教学最终会导致学生课堂中无法体验到生活的丰富和乐趣,学生难免会疲倦、厌倦品德教育课程以至“逆反”课程教育内容。

2.学生课程学习误区

如今的小学生普遍偏科,只是认真学习自己感兴趣或者考试科目。而品德与社会是一门说教性较强的课程,与生动的音乐美术等课程相比,生性好动活泼的小学生对于品德与社会课持枯燥沉闷,乏味生厌的态度。相对于语文、数学、英语等考试科目,受学校、社会、家庭等的影响,某些受着应试教育影响的小学生对于品德与社会课持轻视态度。因此小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程学习产生误区。

3.教师教学方法单调

出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对品德与社会学科不重视,甚至移作他用。而在这一态度指导下,品德与社会教学十分粗糙,教学方法单调,仅让学生自己阅读,教师围绕课本空洞说教,再提出几个问题。至于学生能否明白文中道理,能否让道理落实到行动,都无法确认。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必然会导致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教师缺乏真情实感,学生又怎么会感兴趣。

二、课程教学的建议

1.正确认识与使用教材

作为一门开放性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教材应是开放式的教材,可以是文本,音频及志愿者活动,这需要教师活用工具,在教学过程中赋予教材以生命。对于小学生而言,品德与社会课程最有教育意义的教材就是他们自己的实际生活,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于教材进行选择加工,进行二次创作。如:对于教材中的图例,教师可以通过图例引发学生对于真实生活的回忆,说出自己的故事;对于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善于取舍,可无中生有也可置之不理;对于留白,教师可以让学生处于主导地位,学生自己讨论,教师仅仅是秩序维护者的角色。

2.密切结合学生实际

小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是源于对生活的体验,源自于实际生活,但是小学生对于生活得理解十分局限,只能看到表面现象,因此《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育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小学生的生活,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主动表达出对于社会的认识,这样才能明白学生品德的缺陷,此时教师不能仅仅就事论事,而要通过课堂教育对症下药,引导帮助学生感悟生活,以事论理。同时,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课本内容与实际生活有机结合,以发生在身边的事例解释课本或邀请同学参与到课本中,缩短学生与教学内容的距离,改变灌输式教育为参与式教育。如:在教学过程以“你们觉得这样做对吗?”、“你会怎么做?”这样一种居高临下的方式进行,就难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3.发挥教师参与指导作用

《品德与社会》课程虽是开放式课程,不能教师自己一言堂,需要学生参与,但并非学生一直充当主讲人的角色。教师在学生需要的时候适时提供想法,在学生展示才华时认真倾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四点发挥教师参与指导作用。

(1)好奇与怀疑是小学生的天性。教师在课堂中与学生有融洽的师生关系,面对小学生的为什么要不厌其烦,在和谐的氛围中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与疑问,调动小学生探索的积极态度。

(2)学生产生疑问是自己动手搜集资料解决问题的动力,在学生自己实践、查找、讨论的过程中,既希望自己决定如何搜集材料,又希望在遇到问题时,教师能给予帮助。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探究问题时教会学生获取信息的方法,让学生充分感受获得方法与情感收获的快乐。

(3)学生分组回报自己的结果是学习过程的高潮,也是产生分歧的时刻。小学生具有强烈的表现心理,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强烈的表现欲掌控课堂。当学生表述结论时,教师应把握学生陈述的重点,及时发现问题与动向。当学生展示成果结束后,教师应先做示范提出问题,教会学生寻找问题,为学生开拓思路,提倡学生踊跃提出问题。在探究过程中,学生的认识可能存在偏差,他们可能局限于方法,可能局限于问题,也可能局限于结果,这就需要教师指导他们全面看到问题,找到问题的症结点与关联点。最后在学生汇报结束后,教师对于小组汇报与其他同学提问进行系统梳理,并对课程内容留存供家长参观。

(4)《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品德和社会发展,使学生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能力。因此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可以模拟社会实际情况创设情景,还要有效指导学生在课下继续进行探究。

德育的基本问题 篇三

1二者之间的一致性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着许多共性的东西,比如说它们的工作对象都是人,工作任务都是要影响人、改变人,工作的形式一般也都借助于语言的影响等等,这使二者之间有着更多的内在联系,或者说有着某种一致性。

1.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在基本目标和任务上是一致的

1.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在职能上是互相衔接的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成才,而健康的心理是学生成才和发展最基本的条件,也是进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前提。也就是说,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改善学生的心理状况,使他们保持一种主动接受教育、积极完善自我的良好的精神状态,从而为他们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和其它教育创造条件;而德育通过对学生思想品德的熏陶和塑造,反过来对学生心理状况的稳定和改善进一步发挥其积极影响,二者协同作用,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1.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是融合在一起密不可分的就学生个体而言,他们的心理问题往往与道德问题、思想问题是交织在一起的,因此必须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协同作用来加以解决。许多学生正是因为缺乏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道德观才造成心理问题。只有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结合起来进行工作,才可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2二者之间的差异性

强调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联系,并不是否定二者间的区别,只是为了说明在学校教育中,由于教育本质内容的规定性,使二者在育人的总目标下有了更多、更密切的联系。在肯定这种联系的现实可能性的前提下,我们有必要弄清楚二者的一些基本区别,以有助于加深对它们的认识,更好地促进二者间的结合。二者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

(1)二者的理论基础和工作方法不同。德育工作主要以马克斯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思想导向,以德育学、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作为理论基础,它主要采用灌输、说服教育、典型示范、环境熏陶等方法。而心理健康教育则主要以教育学、心理学尤其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作为理论基础,它更强调个体的兴趣、需要、自我实现、价值观、潜能的发挥以及个性的塑造等,主要采用疏导、咨询、激励、心理测量、个别访谈、团体辅导、危机干预等工作方法。

(2)从内容上看,德育的核心问题是人生观问题,它力图使学生认同并接受高尚的道德规范、正确的政治态度、良好的思想意识。而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则是个体的成长问题,它所关心的问题是怎样帮助学生积极适应环境的变化,解决其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适应性问题,充分挖掘个人的潜能,使之全面地发展,其核心是推动个人不断成长。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心理困惑,调节情绪、平衡心态,促进学生的心理成熟和全面发展。

(3)从工作角色上看,德育中双方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德育工作者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则是教育的对象,这种关系也使德育变成为一个教导的过程,并且德育工作的评价标准是预定的,有固定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而心理健康教育则主要是一个讨论、沟通、疏导的过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是相互平等的,即通过询问、商议、帮助、指导、服务等方式形成的参谋、顾问、朋友式的关系;其中虽有教育的因素,但主要不是以教育者的角色出现,常采取被动态势,如倾听学生的“渲泄”,注意观察其表情、手势、姿态等,力求进入并疏导学生的内心世界。

(4)二者的社会制约程度不同无庸质疑。德育工作具有很强的阶级性、制度性,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不同时期,不同国度,甚至同一时期同一国度的不同地区德育工作的理论基础、内容和任务都有很大的差异。不过,尽管存在很大的差异,但归根结底,德育工作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要培养拥护统治阶级及其统治制度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心里健康教育,尤其是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基本形式的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则很少受到阶级性和社会制度的制约,相反,它更容易受到心理学基本理论、基本原理以及心理咨询技术和方法更新的影响。

3二者之间的结合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需要出发,充分利用其积极因素开展德育工作,往往会收到一般思想品德教育收不到的效果;反之,学生许多心理问题的最终解决也必须依赖于德育的教化和熏陶。因此,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将会更好地促进学校素质教育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1)把心理键康教育与学校德育结合起来,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和了解学生的特点,更好、更有效地培养其健康成长,有助于增强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应该承认,虽然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有着优良的传统,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但面对当前形势的发展,特别是工作对象的新变化,存在着很多教条化、经验化、不合时宜的东西。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缘于我们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的许多心理问题重视不够,德育工作者缺乏心理学方面必要的知识修养,影响了对学生的全面认识。而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入,不仅因为它在研究、认识人的心理现象方面,有着比较全面、系统的理论和方法,而且还能够促使德育工作者重视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心理健康教育具备的许多优势,丰富和发展了学校德育的方法和手段,有助于改变目前德育工作目前存在的简单化模式和狭隘化格局,极大地增强德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促进其科学化、现代化的进程。心理健康教育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许多研究成果,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把这些原则和方法引入德育工作中,进一步丰富、改进德育的方法和手段,使其更适合当代学生的特点,进而从整体上提高德育的水平。

(3)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学校德育的重要补充,它扩大和丰富了德育的内涵,并使其效能得到进一步增强塑造健全人格,培养最佳心态和良好情绪,也是学校德育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从这个意义上看,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学校德育的重要补充,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正是由于有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有效的介入,使学校德育的内涵更加丰富,效能进一步增强。另外,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比较深入、真实、具体等特点,教师更多以学生朋友的面目出现,容易得到学生的接受和认同,因此可以了解到许多从一般途径得不到的信息,可以更真实地了解学生思想深层次的问题,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为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当然,我们也要避免用德育代替心理健康教育,或用心理健康教育代替学校德育的倾向,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实际上,在我国目前学校的教育实践中有两种错误倾向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一是片面夸大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将学生中存在的大量思想观念、人生价值甚至政治观念上的问题都看作是心理问题;另一种是把学生中出现的所有问题统统视为思想品德问题,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独特作用,用德育代替心理健康教育,使心理缝康教育具有德育化的倾向。究其原因,是由于教育者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特性以及它和德育的关系认识不清。传统的德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但是对学生尤其是大学生作为一般的人的学习、交往、恋爱、择业、承受挫折等日常生活中所具备的心理素质未予以应有的关注和培养;在方式手段上,忽视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和个性特征,过分强调灌输、榜样等外在因素的强化作用。新形式下,传统德育那种说教式、单一化、公式化、压制化的简单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当前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求。重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真正发挥其在学校德育中的渗透作用,是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必要途径之一。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着不同的理论基础,工作侧重点也不同,故二者应分属于不同的学科体系,二者既不能互相取代,也不能互相包容;但在教育方法、研究方法上可以相互借鉴,在教育内容和重点上可以相互弥补,互相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在完善学生人格、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思想道德上都可以追溯到学生日常生活的大课堂中。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

德育的基本问题 篇四

关键词:中小学;德育评价;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4)03-0016-03

德育评价是评价者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系统地收集信息,对德育活动及其效果所进行的在事实基础上的价值判断的过程[1]。因此,中小学德育评价就是针对中小学德育方针政策、目标、内容、过程、原则方法等方面作出的事实分析和价值判断。中小学德育评价既要对学校德育工作的过程进行评价,也要对学校德育工作的结果即学生的品德进行评价。因此,本文所讨论的中小学德育评价的问题既包括与德育活动评价有关的理论性问题的探讨,又包括与学生品德评价有关的实践性问题的思考。

一、德育评价在理论研究层面存在的问题倾向

(一)德育评价基本理论研究不足

在德育评价中,首先要解决“怎么评”的问题。这实际上是用什么评价理论来指导德育评价的问题。如果我们仅仅用教育评价的一些基本理论来指导德育评价,往往难以凑效,因为教育评价理论虽然也包括德育评价的内容,涉及到“评价方法、评价标准、评价指标的设计、权重分配等相关的技术性问题”的研究和讨论,但是教育评价理论中只是对具有一般性意义的德育评价活动起指导作用。同时由于德育评价有其内在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它允许对一部分对象作出非客观化的分析判断,对品德中的某些特征只给出描述或评述、判断,因此它不像教育评价中评价学业水平那样可以做到相对客观的量化和实证。德育评价也并非伦理学中的行为评价,它主要不是针对单个行为做出评价,而是在综合大量行为群的基础上进行评价[2]。因此,需要发展德育评价的理论来帮助指导实践中的德育评价。

目前德育评价理论中有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是值得德育研究者关注的,比如:德育评价目标制定的依据和方法、德育评价的可能性与困难性、德育评价的主体与客体、德育评价的范围和功能、德育评价质量和效果问题即效度问题、德育评价方法的多元性和科学化问题、德育评价报告结果的分析和运用以及德育评价的国外借鉴及比较研究等。由于我们在具体实施德育评价时仍然缺少必要的基本理论作为支撑和指导,所以在实施德育评价过程中仍面临着一些困难、障碍和困扰。为此,这方面的研究需要着手开展起来,以促进德育评价基本理论的发展。

(二)德育评价缺少系统性和比较性研究

目前我国德育评价的内容中有不少的研究成果都是围绕着“学生的思想品德测评”来开展,对学生品德评价的科学性问题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和方法,这实际上是将德育评价的研究视域仅仅局限于学生品德的评价范围。从系统性的角度而言,德育评价中有许多问题是应当引起注意的,比如除了解决德育评价如何测和如何评的技术问题外,还应解决如何鉴定德育评价的质量、如何报告评价结果和如何避免德育评价负效应影响等问题。除了解决评价量表及方案制定的理论问题外,还要解决如何操作和如何组织实施德育评价等实践性的问题[3]。

另一方面,从国内大部分研究成果来看,在德育评价领域内偏重于某种德育评价模式的具体做法和推介,还没有建立起真正适应我国实际情况和学生品德发展规律的德育评价机制,抽象的模式研究与单个的实验介绍都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制约着德育评价实效性。因此,有必要通过中外德育评价模式进行比较性研究,借鉴和吸收国外德育实践模式,并合理地加以转化运用,使德育评价朝着科学化水平迈步。

二、德育评价在实践操作层面的问题倾向

学生品德评价是德育评价的重要内容,德育评价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品德水平。在德育评价的实践操作层面,主要有以下一些问题:

(一)德育评价目标内容追求“高、大、全”,缺少结构效度

目前中小学品德评价主要包括:品德行为、道德认知、人格发展以及综合测评等方面,而实际上对学生进行品德评价时,在评价内容和目标定位上的高位,与实际行为却要求简单机械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德育评价的结构效度需要回答的关键问题是,德育评价的具体内容和目标层次是否真实反映了学生品德发展的本质和规律。由于现行的德育评价在评价内容和体系中追求“高、大、全”,缺少具体的目标分类和分层,没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因此在此内容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评价体系也就缺少相应的结构效度。与西方国家德育仅指道德教育(moral education)不同,我们的德育目标是希望通过知识传授、观念养成、性格培养等路径来提高受教育者在“思想观念、政治意识、行为规范、心理调适等方面的素质”[4]。在此观念立场下形成了“大德育”的教育内容,这些内容包括:思想意识、道德品质、政治觉悟、心理素质、法律知识、卫生教育、情感教育、人文教育。在德育测评中,往往将文艺活动、体育竞赛、知识讲座都被安排到德育课中,德育评价活动基本上是建立在“大德育”内容和教育目标的评价体系之下进行。

然而必须看到,这种“大德育”所包涵的课程内容虽然丰富,但德育内容往往泛政治化,德育评价有时等同于“学科教学的评价”,思想品德课程内容的结构和设计往往只注重道德认知,却忽视真实情境下道德行为发生的情境性和复杂性,以及品德形成的阶段性,因此这些内容也就难以贴近学生真实的生活情景,从而给德育评价带来了困难,降低了德育评价的结构效度。

(二)德育评价方法追求量化,缺少人文关怀

德育评价的最终目的是对德育活动实施效果的价值判断,而评价德育实施效果的最终检验工具是学生道德行为水准的提高和改善。德育评价方法需要进一步完善并朝着科学化迈进,然而在实践中,却将德育评价方法的科学化简单地等同于认为只是要量化,因而在对中小学生的品德做出评价时,习惯于用评价学业水平那样的方法去构建德育评价的指标,人为设定评价权重、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德育水平进行评分、划定等级,片面追求评价的客观和“硬性指标”,对学生道德行为的提升即真实效果却未予以充分重视,这是追求量化德育评价带来的弊端和后果。德育实际上是“育德”的工作,许多在量化德育“分数”上表现优异的学生在现实中的道德行为上可能表现的差强人意,这不能不说是单一追求“量化”评价结果带来的遗憾,这反映了德育评价中缺少人文关怀的价值追求。德育评价归根结底是要对人的道德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评价,我们在评价中始终要坚持人文关怀的价值取向,做到“眼中有人,心中有爱”,而不能片面追求量的评价标准,仅凭量的客观评价来判断中小学生道德水平的好坏,更要重视秉持关爱、民主、宽容的人文主义价值取向,充分运用质的评价方法,量与质的结合,对学生的品德发展水平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价。

(三)德育评价主体单一,缺少多元参与

长期以来,教师(包括班主任、任课老师、学校管理人员)在学生品德评价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教师是德育评价的唯一合法的评价主体,似乎是一个不言自明的事实。然而教师作为唯一合法的评价主体缺乏充足的证据,难道仅仅是教师“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的优先地位吗?中小学生的道德评价应当交给谁来进行评价才具有合法性呢?现实德育评价中参与主体的教师作为唯一性的“道德评判者”的合法性地位是值得我们认真反思的。教师在德育评价中往往注重外在的道德约束和规范,评价过程没有充分调动起学生道德发展主体的内在需求和动机,没有形成并发展学生健全的道德人格,从而使德育评价的效果欠佳。随着第四代教育评价理念的兴起并深入人心,尤其是发展性评价理念逐步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迫切需要更新德育评价的理念,树立以中小学生为主体的德育评价观。

第四代教育评价理念的核心是“发展性评价”,这种评价理念反对传统评价奉行的“二元对立”的客观主义认识论,追求价值关涉与主体间性,强调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是紧密相连的,不可分割的。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不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评价者与评价对象的关系,而是“师生道德发展共同体”[5]。师生道德发展共同体由学生和教师共同组成,以有意义的师生共同学习生活为载体,以促进成员德性发展为共同愿景,强调相互对话、相互辩诘、相互认同、相互理解,在充分保障成员的权益与责任的前提下,通过人际沟通、交流和分享个人经验与各种资源从而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道德教育存在方式。因此,评价的结果就是产生于这种联系当中。在此种理念的观照下,德育评价就要同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通过“自然主义的评价模式”来收集学生的德育评价资料并对其全方面的考察和评价。

(四)德育评价功能强调选拔、控制和奖惩,缺少正确的价值取向

德育评价功能是指德育评价活动本身所具有的能引起评价对象变化的作用和能力[6]。选择何种价值取向决定了评价者采用何种评价手段和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因此,评价功能的背后是评价者运用何种价值取向的问题。

在中小学德育评价实践中,我们习惯于用一定的手段去甄别判断学生的道德水平及发展程度,对学生的道德进行优劣、真伪、好坏的价值判断,这种价值取向并不是基于学生内在道德素质的一种“事实性”“独特性”“适应性”的有效甄别[7]。在具体品德评价实践中,我们总是按照中小学生守则与日常行为规范所强调的核心价值观来判定学生遵守和执行的程度,德育评价此时的主要功能变成了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所施加的一种控制,而不是基于对学生内在道德潜能的挖掘和发现,这种评价目标容易培养形成中小学生遵从性人格,而不容易产生创造型人格。在传统的奖惩性教育评价的影响之下,德育评价也沿用其方法,容易在德育评价中对学生的分数进行排名,评价结果也与奖励挂钩,以奖励为目的的评价,容易导致极端的功利主义,从而有悖于德育评价的根本目的。因此,德育评价功能在价值取向上不应注重选拔、控制和奖惩,应当淡化这种功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学生道德人格的形成和完善为目的,运用发展性教育评价的理念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按照自我发展的水平得到提高。

三、结语

综上所述,德育评价如何做到科学有效,是制约德育评价的关键所在。现实德育评价中既有德育评价研究中的理论问题,又有中小学生德育评价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具体操作性问题。总的来说,中小学德育评价需要我们坚持科学的价值导向,不断更新观念,在评价目标和内容上摈弃“高、大、全”的传统弊端;在评价方法上要防止为(下转第9页)(上接第18页)了追求“科学”而过度量化;评价主体上要注重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努力树立正确的德育评价的价值取向,克服德育评价功能强调选拔、控制和奖惩,用发展性评价理论来指导德育评价实践。

德育评价理论与实践中的问题反映了我国中小学德育评价理论仍处于需要不断创新发展的阶段。在现有德育评价指导理论不足的情形下,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改革德育评价的内容和方法,不仅关注德育评价方法的科学化,又要关注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既要发展适合现实需要的中小学德育评价理论,又要着力解决好实际存在的具体问题,努力构建和发展适合中国国情及本土化的德育评价理论。

参考文献

[1]赵玉英,张典兵。德育原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270.

[2]胡中锋。校本评价方法与案例[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306.

[3]张典兵。德育评价研究30年:回溯·反思·展望[J].学术论坛。2011(1):199-202.

[4]舒也。对"大德育体系"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1993(3):52-53.

德育的基本问题 篇五

一、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关系

近年来很多同志认为,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只有社会性发展问题而没有品德培养间题,并主张用社会性这一概念来涵盖品德等旧有概念;而有的同志则坚持采用品德和幼儿德育等概念认为社会性发展是与品德发展相伴的一个过程,不能代替或涵盖品德等概念。面对这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情况,我们认为有必要从根本上对幼儿品德和社会性发展等概念进行考察,唯有正本清源,方可了却纷争。

1、社会性发展同认知发展一样都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内容。

作为儿童心理发展的两大方面,社会性发展同认知发展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它们有机地交织在一起并构成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完整统一体。这就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全部实质所在。

目前,我国对“社会性”与“社会性发展”等概念还缺乏理论研究,不同研究角度对其定义也存在着不同的理解。教育界对儿童社会性的理解则主要着重在“个人的社会性”,即所谓的儿童社会性就是指儿童个人的社会性而言的,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由出生时所处的既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如家庭出身、籍贯、居住地区等等)所获得的先天的社会特性;二是由后天自身活动继承、学习、创造而获得的各种社会特性,称为后成社会性。我们常说的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主要就是指儿童的“后成社会性”(即后天获得的社会性)而言的,它包括儿童的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两大方面。

周宗奎(1992)在其专著《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中对“社会性发展”的解释为:“所谓的‘社会性发展’,又可叫作‘非智力发展’,系指除生理和认知发展以外的一切心理特征的发展。……‘社会性发展’与‘人格发展’是密切相联的,二者常常在很多意义上包含相同的内容。”我们认同这一概念。

2、儿童社会性发展包括自我系统、社交系统与社会规则(范畴)系统等三个方面的发展内容。

我们认为,儿童社会性发展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自我系统方面的发展,这又包括自我认知、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自我反省和自我调节等方面的内容(庞丽娟、李辉,1993);二是社会系统方面的发展,这又包括亲子交往、同伴交往、师生交往以及其它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内容;三是社会规则(范畴)系统方面的发展,这包括性别角色、社会角色、社交规则、社会规范和社会道德等规则或范畴方面的建构与发展。这三个方面,可以涵盖我们认定的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所有内容。

3、无论从社会还是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道德(品德)都是社会性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道德就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人们为了维护集体的共同利益,而逐渐形成的一种为社会所承认的、调节人们行为的共同准则。道德实质上是人类的社会性(即由人的社会存在所获得的一切特性)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产物,并随着人类的社会性发展而继续发展。品德是每个人所具有的个体心理现象,是一个人按照一定的道德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一些固定的特点。儿童经历了初步社会性发展(1岁以内)—>自我意识发生(1岁以后从认识自己开始) —>品德发生(2岁左右有最初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品德不断完善(2岁一一)的过程。由此可见,品德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并随着其社会性发展而发展,表现出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层次水平的品德。

4、品德是个人社会性发展水平的标志,社会道德个体化贯穿于社会性发展的整个进程。

我们认为,品德并不直接是社会性发展的内容,它是个人社会性发展的产物及其社会性发展水平的标志。这是因为:首先,品德只是在道德活动中表现出的个人特点,如果没有道德活动就没有品德可言。因此,品德并不直接隶属于我们所提出的社会性发展三大内容中的任何一部分。其次,品德并不等同于道德,道德是一种客观的社会存在,对社会道德的理解、掌握与建构(即社会道德个体化的过程)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而品德则是个人在执行道德准则时才表现出来的固定特点。品德在个体社会化发生到一定阶段后才产生并表现为伴随着社会性发展而不断发展着。而实际上这就是社会道德不断个体化的结果,这是因为道德这种客观的社会存在。从儿童一生下来就开始伴随着其社会性发展过程而不断地向儿童个体施加各种影响(这就是社会道德个律化的过程),从而在社会性发展到一定阶段(实质是因为道德个体化到一定程度)后才导致个体品德的产生。而社会道德个体化过程在品德产生以后并未结束,它伴随着个体社会性发展的进程而继续发展着,并贯穿社会性发展的整个进程。

二、幼儿德育与社会性发展教育的关未

1、德育与幼儿德育。

德育是为了使受教育者形成符合某一社会所需要的政治、思想观点和道德品质而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活动。它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等三个方面的内容。这是广义的德育概念。狭义的德育概念则主要是指德育中的品德教育,我们常说的幼儿德育,指的是狭义的德育也即,幼儿德育主要是指品德教育,就是对幼儿进行人际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的(思想)认识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德育的主要内容就是:“萌发幼儿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爱劳动的情感,培养其诚实、勇敢、好问、友爱、爱惜公物、不怕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等”。

2、社会性发展教育。

社会性发展教育就是通过个体社会化过程而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儿童正确的社会认知和良好的社会行为,促进儿童在自我系统、社交系统和社会规则系统方面发展的过程。

这里所说的“社会认知”就是指个体对各种社会刺激加以综合认知的过程,如对自己和别人行为的认知,以及对社会交往关系的认知等。

社会行为是指个人在各种社会情境下的个体行为,是社会心理(社会认知)的外部表现。社会行为包括表情、姿态、言语、语气、活动等各种外显表现。一个人的社会行为主要取决于其社会认知水平。

社会性发展的三大方面,即自我系统、社交系统和社会规则系统等都包括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这两方面的内容。因此,我们认为,关于社会性发展教育的实质就是:培养儿童在自我系统、社交系统和社会规则系统等三方面的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能力。

3、德育是幼儿社会性发展教育的核心和导向力量。

幼儿德育实质上就是社会道德个体化的过程。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社会道德内化的过程,即把道德规范等逐步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二是社会道德个性化的过程,即每一个体都有性别、年龄、智力、性格的差异,实现思想品德社会化的共同要求,不是把人变成一模一样的人,而是个性化的过程。社会道德个体化本身是贯穿于社会性发展的整个进程的(前已论述),那么在这整个进程中,德育处在什么样的位置呢?

我们认为,人的社会性发展有两个维度(图略):一是水平(程度)维度,这有高、低之分;二是方向维度。包括两个方向,即亲社会性方向(与社会要求相适应并于社会有利的发展)和反社会性方向(与社会规范和要求相违背甚至相对抗的发展),在这一发展方向维度中还有一个中性的,即与社会既无利也无害的发展,那些“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管好自己,休说他人”的人,不可不谓之为“社会性发展程度很高”、“很适应社会”,但对社会却无甚益处。

由此可见,社会性发展程度很高。并不意味着个人发展得很好;社会性发展程度不高,并不意味着个人发展得不好。如果要想让社会性向高水平、亲社会性方向发展。就必须借助于德育。如果没有德育的导向与内在推动。社会性就不会向“高而亲社会”的方向发展。我们认为。德育(即社会道德个体化过程)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核心内容和导向力量,它保证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正确方向并推动社会性发展的进程。

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范文 篇六

关键词:四位一体 教学结构 思想政治

一、建立中小学思想政治(品德)课“四位一体”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

“四位一体”教育教学的管理体制是指: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把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与时事教育、学校日常思想教育工作、校外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把思想政治(品德)教师的课堂教学与班主任、政教处、共青团(少先队)干部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完成学校的德育任务。

“四位一体”教育教学的具体做法是:

(一)制定思想政治(品德)课“四位一体”教育教学计划。在开学初,学校德育领导小组召开政教主任、班主任、团总支书记(少先队辅导员)、政治(思品)教师联席会议,根据思想政治(思品)课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思想政治(品德)课的内容,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学校本学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中心,制定“四位一体”的教育教学计划。计划包括:本学期德育工作的重点和中心;思想政治(品德)课哪些内容作为本学期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思想政治(品德)课怎样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地进行教学,向学生提出哪些行为要求;政治思品课教师、班主任、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共同开展哪些教育活动,内容、形式、目的是什么,谁牵头组织等。

(二)根据计划安排,各教育渠道做到目的统一、内容统一、行动统一。

(三)学校德育领导小组负责监督“四位一体”教育教学计划的实施,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共同搞好学校德育工作。

建立“四位一体”教育教学管理体制,有利于发挥思想政治(思品)课在学校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有利于学校整个德育工作的开展。

二、建立思想政治(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活动相结合的教学结构

形式思想政治(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活动相结合的教学结构形式,是把思想政治(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学生撰写小论文、专题讲演会、英模报告会等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地对学生进行“知行统一”教育的教学结构形式。

(一)思想政治(品德)课的课堂教学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做到既教书又育人。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小学思想政治(品德)课的内在要求。一方面,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下功夫,恰当运用实际材料讲清理论基础知识,使学生懂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另一方面,教师必须逐步培养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尝观点、方法去分析实际问题,使学生运用所学理论指导自己的言行,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组织学生搞好社会调查,参加社会实践。教师组织学生到社会做调查,是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思想政治课授课之前或授课之后,师生坚持向社会做调查,了解社会生活实际。把调查上来的材料运用于课堂,进行理论联系实际教学,这样做有利于教师讲清知识理论,学生弄懂理论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

(三)组织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定期召开小论文宣读会。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促进学生知识、能力、觉悟三统一的重要一环。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和宣读小论文的过程,就是学生运用思想政治课学到的理论、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可见,教师组织学生撰写小论文,定期宣读小论文,是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四)上好思想政治(品德)活动课。思想政治活动课是和政治课有联系的,但又是不同于思想政治课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它是围绕思想政治课的有关内容或在思想政治课的理论、观点指导下开展的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在学校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必须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适当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富有教育性的活动,如主题班会、讲演会、知行统一汇报会、小论文宣读会、知识竞赛等活动。

三、建立思想政治(品德)课“四位一体”的知行统一体综合评定制度

对思想政治(品德)课进行整体改革,充分发挥其在学校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不仅要在教材内容、教学管理体制、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而且,必须在考试方法上进行改革,打破单一笔试、一张考卷定成绩的考试制度。思想政治品德课“四位一体”的知行统一综合评定制度,是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师、班主任、政教处和共青团(少先队)干部组成“四位一体”的评委会,把学生知识理论学习情况和行为表现情况综合起来,评定学生政治课思品课的学习成绩的制度,它包括理论知识考试评定和行为表现考核评定。

(一)理论知识考试评定:把每个学生期中、期末两次考试分数平均作为一学期政治科、思品科的理论知识成绩,然后根据这个成绩做定性评价,90分以上为优,70分―89分为良,60分―69分为及格,59分以下为不及格。

(二)行为表现考核评定:由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师、班主任、班长、团书记组成评委会,根据思想政治(品德)课向学生提出的行为要求及《守则》、《规范》内容,制定行为表现考核标准。采取自评、小组评、最后评委会总评的办法,给学生评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

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 篇七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课程特点;课堂教学

一、品德与社会课程特点分析

小学阶段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除了老师的讲授,还离不开学生的自悟、自读、互研。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概括地说,品德与社会课程特点分别是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在思想性方面,品德与社会课程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人文性方面,品德与社会课程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在实践性方面,品德与社会课程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在综合性方面,品德与社会课程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主线,对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整合。

二、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策略

为进一步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水平,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生动、主动、和谐的发展,在深入了解品德与社会课程特点的基础上,开展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下文将逐一进行分析:

1.确定小学生的主体地位

确定小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关键。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只有确定小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保障小学生成为德育学习的主体,才能激发小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兴趣,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作为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法,如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播放文字、图像、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技术,弥补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局限,让小学生在德育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更好地理解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的内容。

2.丰富小学生的情感体验

丰富小学生的情感体验对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至关重要。品德建构的本质是指通过情感而形成的知情行的整合。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应丰富小学生的情感体验,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师而言,教师本身应具备丰富的情感,并在教学过程中将情感传达给学生,以丰富小学生的情感体验。具体来说,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对一些生活的回顾、某些场景的回忆以及想象激发小学生的情感,与此同时,如果有必要的话,适当借助一些音乐元素陶冶小学生的情操,从而唤起小学生情感方面的共鸣。

3.注重对德育教学的评价

注重对德育教学的评价也是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对德育教学的评价,有利于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效性。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师而言,教师应全面了解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情况,借助正确的评价方法,及时了解教学情况,并作出相应的反馈与改进。从教学评价的分类上看,有这样三类,分别是针对课程教学内容及活动实施可行性评价;对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实施诊断性评价;对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整体情况实施总结性评价。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哪种评价,都应该在保证教学顺序、有效进行的前提下实施。

4.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提高课程教师教学水平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不容小觑。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对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就目前而言,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水平,可以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师的培训,加强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的提高,与时俱进地给品德与社会课注入新的活力。另外,一个优秀的小学德育教师要不断积累工作经验,结合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理论进行思考,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德育的实效。

总之,随着我国教育产业规模的发展壮大,小学教学也相应提升了教学标准与要求。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课堂教学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在进行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在了解品德与社会课程特点的基础上,确定小学生的主体地位,丰富小学生的情感体验,注重对教学的评价,提高课程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探索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小学生德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潘茂春。品德与社会有效教学的探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09(11).

[2]李黎红。浅谈《品德与社会》课社会实践中教师的指导[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

[3]谭军。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点滴思考[J].学苑教育,2012(2).

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 篇八

四位一体 管理体制 综合评定 考核评定

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各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一建立完善的思想政治(品德)课“四位一体”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

“四位一体”教育教学的管理体制是指: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把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与时事教育、学校日常思想教育工作、校外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把思想政治(品德)教师的课堂教学与班主任、政教处、共青团(少先队)干部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完成学校的德育任务。

1.制订思想政治(品德)课“四位一体”教育教学计划。在开学初,学校德育领导小组召开政教主任、班主任、团总支书记(少先队辅导员)、政治(思品)教师联席会议,根据思想政治(思品)课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思想政治(品德)课的内容,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学校本学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中心,制订“四位一体”的教育教学计划。计划包括:本学期德育工作的重点和中心;思想政治(品德)课哪些内容作为本学期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思想政治(品德)课怎样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地进行教学,向学生提出哪些行为要求;政治思品课教师、班主任、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共同开展哪些教育活动,内容、形式、目的是什么,谁牵头组织等。

2.根据计划安排,各教育渠道做到目的统一、内容统一、行动统一。

3.学校德育领导小组负责监督“四位一体”教育教学计划的实施,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共同搞好学校德育工作。建立“四位一体”教育教学,有利于发挥思想政治(思品)课在学校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有利于学校整个德育工作的开展。

二、建立思想政治(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活动相结合的教学结构

形式思想政治(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活动相结合的教学结构形式,是把思想政治(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学生撰写小论文、专题讲演会、英模报告会等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地对学生进行“知行统一”教育的教学结构形式。

1.思想政治(品德)课的课堂教学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做到既教书又育人。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小学思想政治(品德)课的内在要求。一方面,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下功夫,恰当运用实际材料讲清理论基础知识,使学生懂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另一方面,教师必须逐步培养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实际问题,使学生运用所学理论指导自己的言行,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组织学生搞好社会调查,参加社会实践。教师组织学生到社会做调查,是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思想政治课授课之前或授课之后,师生坚持向社会做调查,了解社会生活实际。把调查上来的材料运用于课堂,进行理论联系实际教学,这样做有利于教师讲清知识理论,学生弄懂理论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

3.组织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定期召开小论文宣读会。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促进学生知识、能力、觉悟三统一的重要一环。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和宣读小论文的过程,就是学生运用思想政治课学到的理论、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可见,教师组织学生撰写小论文,定期宣读小论文,是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4.上好思想政治(品德)活动课。思想政治活动课是和政治课有联系的,但又是不同于思想政治课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它是围绕思想政治课的有关内容或在思想政治课的理论、观点指导下开展的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在学校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必须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适当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富有教育性的活动,如主题班会、讲演会、知行统一汇报会、小论文宣读会、知识竞赛等活动。

三、建立思想政治(品德)课“四位一体”的知行统一体综合评定制度

对思想政治(品德)课进行整体改革,充分发挥其在学校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不仅要在教材内容、教学管理体制、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而且,必须在考试方法上进行改革,打破单一笔试、一张考卷定成绩的考试制度。思想政治品德课“四位一体”的知行统一综合评定制度,是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师、班主任、政教处和共青团(少先队)干部组成“四位一体”的评委会,把学生知识理论学习情况和行为表现情况综合起来,评定学生政治课思品课的学习成绩的制度,它包括理论知识考试评定和行为表现考核评定。

1.理论知识考试评定:把每个学生期中、期末两次考试分数平均作为一学期政治科、思品科的理论知识成绩,然后根据这个成绩做定性评价,90分以上为优,70~89分为良,60~69分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

2.行为表现考核评定:由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师、班主任、班长、团书记组成评委会,根据思想政治(品德)课向学生提出的行为要求及《守则》、《规范》内容,制定行为表现考核标准。采取自评、小组评、最后评委会总评的办法,给学生评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

3.综合评定:由评委会把学生知识理论评定的等级和行为考核评定的等级进行综合考虑,评出学生一学期思想政治(品德)课总的成绩,也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

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范文 篇九

论文摘要:经过查询目前民族地域大学生品德人格出现小我本位认识强,社会责恣意识弱,品德认识主体化等四个方面的特征。深入剖析民族地域大学生人品德人格构成的缘由,提出增强民族地域大学生品德人格教育和指导的建议。

为协助民族地域大学生塑造调和的品德人格,将他们培育成为介格的社会主义建立者,我们以湖南吉首大学为例,对民族地域高校大学生品德人格情况进行了查询。依据查询,笔者对大学生的品德人格近况进行了剖析,并响应地提出了教育指导的对策。

一、民族地域高校大学生品德人格近况

青年大学生是故国的末来和但愿,他们能否具有健全的调和的品德人格,将直接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事业的成败和中华民族的兴衰。查询显示,民族地域大学生思维品德的主流是好的,是积极进步、安康向上的,大学生品德人格总体上是积极的、安康的。然则随同着社会转民族地域大学生品德人格在外在前提和内涵前提的双重挤压下发作焦急剧转变,出现出新旧友替、良荞混同的小确定性形态,并呈现些凸起的问题。

1.小我本位认识强,社会责恣意识弱,品德认识主体化。

民族地域大学生酷爱故国,调查国度社会对小我生长成才的主要性,然则小我本位认识强,社会责恣意识弱,大学生品德认识日益呈现主体化的特征。查询发现,局部大学生对峙自我为中间,崇尚自我设计、自我选择、自我斗争、自我完成,强调自我价值,注重社会对本人的尊敬和知足,无视小我对社会的水平和应尽责任,社会责恣意识日益削弱。如在查询奉献与报答的关系时,41.5%平均大学生以为该当多讲贡献,少讲报答,还,也有37.7%平均大学生以为奉献与报答该当均等,更有少局部大学生(14%)以为既讲贡献,更讲报答。这标明民族地域大学生在尊敬和听从集体好处的还,并小但愿以牺牲小我好处为价值,品德认识中小我本位认识增强,社会责恣意识削弱。

2.品德认知程度高,品德践行结果差,品德知行脱节。民族地域大学生在社会转刑期间,而对求新与守成、优胜与自卑、求异与从众、奉献与讨取、小我与集体等价值抵触中构成了本人的观念与行为。在价值判别与选择上存在“关怀与冷酷相容,但愿与疑心并存,进步与仿徨相拌,认同与丢失交织邻。在实际生涯中就呈现品德认知与品德行为的偏离、“实然’情况与“应然’认知的矛后。如在传统品德认知方而,96%平均大学生以为中华民族的传统品德精力应该承继发扬,然则在详细的品德理论进程中,局部学生却们们忘失落我国传统美德中的诚信,测验作弊等大学生小讲诚信问题时有发作。

3.小我追求很激烈,社会幻想被淡化,品德选择自我化。民族地域大学生自力自立认识强,他们置信本身实力,过火强调自我开展,主体认识急剧膨胀,全局观念冷淡,对集体社会开展漠小关怀。甚至呈现有些大学生把本人赶过于别人、集体和社会之匕,把自我完美、自我完成和自我开展视为本人的斗争目的,缺乏集体主义精力和民族地域大学生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前史任务感。现代大学生小平}1-把‘完成共产主义’当成唯的最终目的,而是更注重与本人实践好处关系亲密的幻想目的的完成。如现代大学生最为注重的价值目的顺次是事业有成、有所作为;世界和平、国度强大;常识赅博、风致崇高;纯挚恋爱,美好圆满婚姻;身体安康,家庭敦睦。这标明以集体主义为价值取向的单价值目的和以小我价值为取向的多元价值目的共存。

4传统美德被无视,适用主义品德被注重,大学生品德行为旱现功利化颜色。一力面重义轻利、老实守信、艰}u朴索、节俭节省、敬老喜欢幼等传统品德们们被现代大学生无视。传统品德‘重义轻利’的观念逐渐废除,大学生适用主义颜色越来越浓重。

二、民族地域高校大学生品德人格成囚剖析

1.市场经济的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前提下,经济运动与精力文明运动从政治运动中相对自力出来,然后招致诸范畴运动之品德标准的原品德规范的掉范,甚至呈现定水平的‘空自”,这就为多元品德人格的发生供应了泥土。还,人们史加需求注重物质好处和经济需求,将经济范畴中等价交流准则扩展到其他范畴,在定水平上招致了金钱升值和品德价值降低。受市场经济追求实际物质好处的驱动,青年大学生勇于竟争,考究效益,他们注重小我的常识才干与社会理论,注重小我的事业成功和有所作为,他们允分发扬本人的自动性和发明性,既要为社会做奉献,又要起劲完成自我价值,在品德生涯出现出双

2.社会文明的冲击。当时,我国止处于社会转刑期间,社会矛后层出小穷,各类新旧观念交错抵触触犯。还,随同着对外开放,在接收、引进国外进步前辈科学技能和治理经历的还,西方各类文明思维也随之而来。小同的社会文明和价值观念交错抵触触犯,为大学生选择符介本人需求,树立本人的品德人格供应了叫能,这必定冲击甚至替代多年来单的品德观念系统。别的,山于国际匀_联网的开展,使得各类文明传递跨越时空,小同的人都叫以在网上自山交流信息。受收集有害信息的影响,良多青年大学生在盲目或小盲目的传染中,承受了西方些小安康的价值观念,这势必淡化多年教育构成的价值观念,冲击他们尚末定刑的价值观念系统,使其品德观、价值观从新分化组介,然后处于**小居的杂乱形态之中,甚至叫能会朝着西方本位主义价值观开展。

3.理论教育的滞后。理论教育的滞后是形成局部大学生呈现小良品德人格的主要原囚。如在自我和社会的关系问题上,黉舍教育批判否认了传统品德中那些以社会性丧失特性的品德标准,并在此根底上开端盲目的崇尚品德的个别和主体性。但品德作为主体盲目和自山的追求又老是必需介乎社会标准。固然我们以崇尚品德的主体性来批判传统品德片而的强调社会标准性,但山于没能还在主体性和社会标准之间确立个新的平-衡,囚此,在小我和社会的关系问题上,我们的青年学生便注定要显示出很多的怅惘和疑心。

4民族地域高校大学生本身的问题。从主观原囚来看,青年大学生品德人格构成及其问题,与其自身所在的春秋阶段和心思特征,小我阅历等囚索亲密相关。大学生固然生长在变革开放的年月,但囚直在相对纯真的黉舍中生涯又承当着深重的进修义务,这就们们使他们以种远离实际的非凡方法感触着时代的革新,缺乏丰厚的人生阅历和生涯经历,对传统和实际缺乏深化全而调查,们们把集体主义、为人民效劳思维看作是保存过时的思维。但他们又小主张本位主义、利己主义思维。囚而在品德认识上显示为对小我与社会关系的从新整介,既小同于传统教育主张的集体主义,也小同于西方典刑的本位主义。大学生在这种特定的春秋阶段中人格己相对自力,但又没完全成熟,对末来有美妙的神往和向们,价值目的们们幻想化,目的的完成们们优先思索小我好处,囚而会显示出定的功利性颜色。

三、民族地域高校大学生品德人格的教育和指导

1.掌握好教育的条理性,加强教育的实效性。实际社会是动态多元的,置身于个中的大学生在经济情况、思维品德、生涯阅历等方而也是五花八门参差小齐的。所以,对民族地域大学生的品德教育也就小叫能是个绝对统的规范,而要充沛思索到其条理性。是教育内容的条理性,要真止树立套符介大学生生长成才规则的德育教育内容,防止内容反复。二是品德价值导向的条理性,留意将介法的行为、介理行为与应倡导的行为平x_别开来。该当尊敬大学生的特性及表现特性特征的品德,只需到达了与其个别索质、认知水平、心思特征相顺应的根本要求,就小应吹毛求疵。二是教育对象的条理性,对本科生与专科生,学生党员和非学生党员的要求应区别开来,对小同年级学生的教育偏重点应有所区别。只要充沛思索青年大学生小同的特性特征,囚材施教,掌握好教育的条理性月一能进步教育的实效性。

2掌握好教育的思维性,加强教育的常识性。承当大学生品德教育的高校德育任务既有光鲜的思维性,又有很强的常识性,对大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必需将两者有机结介起来。教育任务者应具有广大的眼界、赅博的常识,综介运用多学科常识说明品德的根本常识,夯实品德人格的常识根底。在进行常识性教育的根底上,用马列主义,思维,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主要思维武装学生的思想,启示教育学生,协助他们树立止确的品德观。只要将思维人品教育的思维性寓于丰厚的科学常识之中刁一能加强思维教育的压服力和吸引力,进而加强教育的实效性。

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范文 篇十

“四位一体”教育教学的管理体制是指: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把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与时事教育、学校日常思想教育工作、校外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把思想政治(品德)教师的课堂教学与班主任、政教处、共青团(少先队)干部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完成学校的德育任务。

“四位一体”教育教学的具体做法是:

(一)制定思想政治(品德)课“四位一体”教育教学计划。在开学初,学校德育领导小组召开政教主任、班主任、团总支书记(少先队辅导员)、政治(思品)教师联席会议,根据思想政治(思品)课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思想政治(品德)课的内容,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学校本学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中心,制定“四位一体”的教育教学计划。计划包括:本学期德育工作的重点和中心;思想政治(品德)课哪些内容作为本学期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思想政治(品德)课怎样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地进行教学,向学生提出哪些行为要求;政治思品课教师、班主任、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共同开展哪些教育活动,内容、形式、目的是什么,谁牵头组织等。

(二)根据计划安排,各教育渠道做到目的统一、内容统一、行动统一。

(三)学校德育领导小组负责监督“四位一体”教育教学计划的实施,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共同搞好学校德育工作。

建立“四位一体”教育教学管理体制,有利于发挥思想政治(思品)课在学校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有利于学校整个德育工作的开展。

二、建立思想政治(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活动相结合的教学结构

形式思想政治(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活动相结合的教学结构形式,是把思想政治(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学生撰写小论文、专题讲演会、英模报告会等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地对学生进行“知行统一”教育的教学结构形式。

(一)思想政治(品德)课的课堂教学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做到既教书又育人。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小学思想政治(品德)课的内在要求。一方面,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下功夫,恰当运用实际材料讲清理论基础知识,使学生懂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另一方面,教师必须逐步培养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尝观点、方法去分析实际问题,使学生运用所学理论指导自己的言行,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组织学生搞好社会调查,参加社会实践。教师组织学生到社会做调查,是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思想政治课授课之前或授课之后,师生坚持向社会做调查,了解社会生活实际。把调查上来的材料运用于课堂,进行理论联系实际教学,这样做有利于教师讲清知识理论,学生弄懂理论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

(三)组织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定期召开小论文宣读会。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促进学生知识、能力、觉悟三统一的重要一环。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和宣读小论文的过程,就是学生运用思想政治课学到的理论、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可见,教师组织学生撰写小论文,定期宣读小论文,是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四)上好思想政治(品德)活动课。思想政治活动课是和政治课有联系的,但又是不同于思想政治课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它是围绕思想政治课的有关内容或在思想政治课的理论、观点指导下开展的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在学校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必须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适当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富有教育性的活动,如主题班会、讲演会、知行统一汇报会、小论文宣读会、知识竞赛等活动。

三、建立思想政治(品德)课“四位一体”的知行统一体综合评定制度

对思想政治(品德)课进行整体改革,充分发挥其在学校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不仅要在教材内容、教学管理体制、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而且,必须在考试方法上进行改革,打破单一笔试、一张考卷定成绩的考试制度。思想政治品德课“四位一体”的知行统一综合评定制度,是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师、班主任、政教处和共青团(少先队)干部组成“四位一体”的评委会,把学生知识理论学习情况和行为表现情况综合起来,评定学生政治课思品课的学习成绩的制度,它包括理论知识考试评定和行为表现考核评定。

(一)理论知识考试评定:把每个学生期中、期末两次考试分数平均作为一学期政治科、思品科的理论知识成绩,然后根据这个成绩做定性评价,90分以上为优,70分―89分为良,60分―69分为及格,59分以下为不及格。

(二)行为表现考核评定:由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师、班主任、班长、团书记组成评委会,根据思想政治(品德)课向学生提出的行为要求及《守则》、《规范》内容,制定行为表现考核标准。采取自评、小组评、最后评委会总评的办法,给学生评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多篇范文。

word该篇DOC格式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多篇范文,共有26923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多篇下载
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多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0578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