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教学资源 > 教育教学论文 >

一年级语文教学论文【多篇】

发布时间:2023-07-03 09:40:19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前言:一年级语文教学论文【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一年级语文教学论文【多篇】

一年级语文教学论文 篇一

摘要:汉语拼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一年级新生来说更是他们识字写字、阅读的基础。可是纵观学生的拼音学习情况却不尽人如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这不少问题。形成学生学习障碍的原因是什么?老师教学时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策呢?

关键词:汉语拼音障碍对策

汉语拼音对一年级新生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他们进入学校后学习时间最长(约一个半月时间)的内容,是他们识字的一块“敲门砖”,阅读的一把“金钥匙”。笔者在长期低段语文中,发现一年级学生在学习汉语拼音时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学生读声调第二声(阳平)、第三声(上声)调值不到位,如上声的特点是音高最低,音长最长,而有些学生却读得音长较短,读成比较高的调子。

2、平舌音、翘舌音的读法混淆,前后鼻音分辨不清,导致读不到位、不准确。

3、学生对形近的声母、韵母分辨力低,如b和d,t和f,p和q,ei和ie,iu和ui。

4、部分整体认读音节掌握有困难,如yuan、yue、yun、ye等当作一般音节来拼读。

5、学习j、q、x与u相拼省写u上两点的拼音规则后,学生干脆把n、l与u相拼也省去u上两点。

6、拼读韵母是ian的音节有困难,相拼时往往把介音去掉,直接与an拼,如l──i──an,学生错误地拼成lan。

7、韵母iou、uei、uen在前面加上声母进行拼写的时候,应写成iu、ui、un,而很多学生却仍把中间的字母拼写上去。再如以“i”开头的韵母,如拼写时前面没有声母,应把“i”大写,如“业”应拼成“ye”而不是“yie”等等。

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类:

1、方言环境的影响

宁波属于“吴方言区”,学生平时在家庭、社会上听到的都是地道的“石骨铁硬的宁波话”,在这样的方言环境中生活,天长日久,其听觉神经就会对这种方言的感知比较熟悉和固定,如果要学习普通话的正确发音,其听觉神经则往往显得反应迟钝,不能准确地分辨出读音。这也就是学生虽然在反复听老师发音,但仍然发不准的原因之一。

2、拼音自身的影响

此类障碍主要有:

(1)汉语拼音是一种抽象的表音符号,它难读、难记、易混淆、易忘却。一年级新生要在约一个半月时间里学会声母、韵母、声调,既能准确地拼读音节,读准音调,拼读又要一定的速度,对他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2)发音部位,如“软腭”、“硬腭”、“齿龈”等名词术语比较深奥,对于初入学校的小学生来说,实在难以理解。而有些发音部位学生又不易观察到,造成发音不准确。

(3)形近的声母、韵母比较多,给学生分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b、d、p和q这四个声母,仅因半圆位置不同而导致发音不同,而半圆的位置与声母本音之间又没有本质联系,给学生识记造成一些困难。

(4)为什么把yuan、yue、yun、ye等16个音节称为“整体认读音节”?这样编排到底有什么规律呢?这些对小学生来说都过于抽象和深奥,令他们难以理解,只能靠死记硬背,影响了记忆效果。

3、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影响

由于小学生是“直嗓子”,气息调控不够灵活,从而造成声调把握不准。而且小学生对事物的感知不够精细,容易出现对形近的声母、韵母分辨力低以及拼读时丢掉介母的情况。学生拼写困难也与视觉记忆缺陷有关,造成在记住单个字母以及字母在拼音中的次序时有困难,常把词中字母的次序颠倒,如把“hui”拼成“hiu”,把“tou”拼成“tuo”。

4、教师课堂教学的影响

有些教师自身普通话就不准,发音没到位,当然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学时以机械识记字母、教师示范发音、学生跟读为主,教学手段单调,一本书讲到底,这对一年级小学生来说简直是煎熬,影响了他的听课注意力,这真是“学生学得被动,教师教得无奈”。

那么,教师应该采取哪些有效的对策来提高拼音教学效率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抓心理,寓教于乐,激发学习兴趣

据研究资料表明,小学生注意的稳定性7—10岁儿童只能保持20分钟左右,注意力不能持久,这就需要教师遵循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上课时采取各种有效方法,巧妙地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教学内容上。例如“编一编儿歌、猜一猜谜语、做一做游戏、演一演比一比”等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来来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拼音的积极性。

笔者在教学复韵母“ai、ei、ui”时,设计“快乐大转盘”、“接力小火车”、“邮递员送信”这三个游戏。在教学生读拼音时我用“接力小火车”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对他们的掌握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及时矫正发音;接着在学生读会的情况下,笔者利用拼音卡片让学生玩“邮递员送信”的游戏;在复习巩固阶段则利用多媒体让学生玩“快乐大转盘”的游戏。这样每当学生注意力要松懈的“关口”,笔者都设计了一个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奋点”,刺激学生兴致勃勃地学下去,忘记了精神上的疲劳,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就这样学生在欢乐轻松的气氛中完成拼音教学任务,熟练掌握“ai、ei、ui”三个复韵母的正确发音。

在多年拼音教学中,笔者发现当拼音作为符号单独存在时,因抽象学生识记存在一定的困难,可一旦把拼音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让它与学生熟知的生活密切联系之后,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会学得快快乐乐,记得轻轻松松。例如,在教“zhichishiri”这一课时,有的学生读这些整体认读音节时总是分开拼,纠正几遍效果都不太理想。在课后笔者反思了自己的教学方法:看来一味用教师范读、学生跟读的方法难免单调枯燥,怪不得学习效果会打折扣。于是我另辟蹊径,抓住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听故事的特点,编了一个故事:“zh是妈妈,i是他的宝宝。有一天妈妈带着宝宝去逛街,宝宝很调皮,被精彩的外面世界迷住了,悄悄地离开妈妈,结果迷路了。宝宝找不到妈妈,也找不到回家的路,急得哭了。后来在警察叔叔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妈妈,小i紧紧地抱着妈妈说,妈妈,我要永远和您在一起,再也不离开您了。”听了这个故事,学生们都知道整体认读音节不能分开拼,然后举一反三,自然记住了“chishirizicisi”。

整体认读音节表的最后九个音节(yiwuyuyeyueyunyuanyinying)读起来没有什么规律,许多学生只能靠死记硬背的方法记忆。今天好不容易记住了,默写正确了,可过了一段时间又把“知识还给了老师”,这种情况让笔者头痛不已。后来我试着把音节顺序改变并加上声调,突然惊喜地发现它可以变成一句有趣的句子“yīnyíyèyǔ,wúyuányuèyúnyǐng”,即“因一夜雨,无圆月云影”。为了增强教学效果,我特意搜索到一幅与此句相配的图片,问学生:“图片上画的是什么?”学生回答:“地上湿漉漉的,好像下过雨,夜空漆黑,连月亮和云朵都没有。”于是我趁机出示句子“yīnyíyèyǔ,wúyuányuèyúnyǐng”让学生拼读记忆。就这样,通过“看看——拼拼——读读——背背”这几个环节,学生轻松记住所编的这句话,自然就牢牢记住那9个整体认读音节。由此可见,教师根据拼音教学的需要,合理地将有关内容渗透在故事情节之中的方法是非常有效的,可以巧妙地化难为易,激发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兴趣,从而强化拼音教学。

二、巧放手,引导参与,让课堂动起来

新的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生要有主动学习的愿望,强调学生要喜欢学习,有兴趣学习,从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在拼音教学中,教师要敢于放手,善于引导、挖掘,孩子们的表现欲就会得到完美的体现。拼音字母中形近的比较多,如f—tb—dp—qn—ml—i—j等。为了让学生分清这些字母,记准记牢,在教学中笔者让学生观察字母形状自己编歌诀来辅助记忆。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智慧的火花四溅,例如:“伞柄朝上fff,伞柄朝下ttt,一扇小门nnn,两扇小门mmm,一根小棍lll,小棍带点iii,i带尾巴jjj。”这样就赋予字母以意义,使抽象的符号化为具体的语言,分清了并记牢容易混淆的字母。同时训练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语言积累,更重要的是在实践过程中给了学生展示的机会,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低年级小学生特别活泼好动,针对这一点,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肢体、手势或课堂上的实物进行“手舞足蹈”,充分让他们展示自我。笔者在教学拼音时就启发学生自己编“汉语拼音手指操”。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食指和大拇指围成一个圆形表示“o”;用蜷曲食指和弯曲大拇指表示“e”……在教学“b—dp—q”这两对最容易混淆的形近声母时,笔者让学生动动脑筋,怎样用手指来区分它们的不同,从而帮助自己记忆?没想到学生的小小的脑袋里竟然闪现着那么多智慧的火花,小小的躯体里竟然蕴藏着那么丰富的表现力!他们用食指和大拇指围成一个圆形,与左右手掌配合,根据的圆形的不同位置表示“bdpq”。这些活动既使学生大脑从多方面进行分析综合,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奋点,使学生学得轻松愉悦,从而提高了拼音教学的效率。

三、教方法,举一反三,培养拼读能力

拼音教学以掌握音节为重点,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教学生掌握声韵成音的规律,熟练掌握拼音的方法,从而达到掌握学法、举一反三的目的。整体的音节是由声韵母这些零件组成的,因此,既要从整体的音节入手,又要进行零件的分析与教授,这样才能避免学生囫囵吞枣,死记硬背。课文中最早出现音节拼读的是第3课“ba”,因此这一课也可以称为“拼读音节起始课”。笔者在教学时,先指导学生看懂拼音方法图(小姑娘在推卡片),最后演示声母“b”和单韵母“a”两音相碰成一个音节“ba”,接着听老师范读,感悟两拼音音节拼音方法“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然后让学生练习拼读,体会拼读方法。教三拼音节时,采用“三拼音,要记牢,中间介音别丢掉”的歌诀引路方法,就能变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同时教师要巧妙合理地应用课本,新课程教材图文并茂,教材中安排了意境优美的情境图,把学习内容有效地整合在一起。教师要充分利用图画教学生掌握拼音要领,采用连读、对比类推掌握直呼技巧,加快拼读速度,提高拼音效率。同时结合教材中出现的短语、句子和儿歌的拼读练习,形成拼读音节的能力。

四、创氛围,巩固应用,提高拼写能力

通过一个月左右时间学习拼音并不能立竿见影,必须经常练习,长期巩固。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一个拼音学习的大环境。可以引导学生拼拼学习用品、生活用品,拼一拼同学家人的姓名等。平时要鼓励学生课余多读注音读物,每周交流评选“阅读小标兵”,提高学生的拼音能力,丰富课外知识,积累词汇。在读的基础上,还可以训练学生拼写的能力。可以指导学生每天写一、二句话的日记,写不出的字可用音节代替,写得好的可以奖励小红花。笔者在教学时就要求学生每天读课外读物,并让学生每人准备一本专门的摘记本,取名叫《采蜜本》,把读书时遇到精彩字词句记录下来;每周写一篇看图作文。这样,通过阅读和写作训练,既有利于拼音知识的巩固应用,又让学生在学习拼音的同时还认识部分汉字,把学拼音、识汉字、发展语言结合起来,不但增加了趣味性,及早获得成就感,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年级语文教学论文 篇二

我校自暑假开学后大面积实施“八环节导学稿”课堂教学模式,整体情况看还是喜多于忧,老师们有热情,有思想,整天忙于编制导学稿、小型教研、创设课改氛围,真是不亦乐乎。可是当我问及学生的整体感受时,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预习的操作要领掌握的不是太好,今天再次谈及预习的有关问题。

“八环节导学稿”教学模式的第一步就是预习,“预习”是在上课前,还是在课堂上,教师需提供什么样预习指南,要因学科、因具体情况而看。

东庐中学的“讲学稿”师生共用,上课前教师把讲学稿发给学生,引导学生课前自学教材,并完成“讲学稿”上的题目。“讲学稿”实际是“给学生一个拐杖,让学生尝试自学”(陈康金)。

临汾三中的“学案导学”的学案内容大部分是学生自学(可以视为预习)完成的,设计容量是由刚开始的细致、全面到后期得简单明了,甚至达到学生没有学案,在“隐形学案”的引导下完成合作交流,质疑解疑,总结反思的自主学习过程。当然,达到这种境界,是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濮阳四中“三段式开放性教学法”的“自学”,是在老师引领下的“自学”,在对学生自学方法的指导上,初期要给学生出示完整的以问题为主的自学指导,并从提问题的方向上对学生进行指导。“自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是自主的、合作的发现问题的过程,是“互动”的基础。

杜郎口中学把预习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地位,学生没有预习的课不准上,学生预习不好的课不能上。预习就是正课,自学就是正课。给予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独立”和“小组合作”解决了能够解决的绝大部分问题,建构起初步的知识结构,发现并提出了需要教师指导、分析、提升的问题。

洋思中学的“先学”,是课堂中的先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教师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学生围绕课时学习目标自主学习。

西峡经验不提倡课前预习,一切学习都在课堂上完成。一方面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更重要的是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促使了学生课内高效和快乐地学习。但是,为了在课堂上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学生可以自发性地查阅资料,这要比教师布置预习任务效果好得多,但是我认为很难操作。

我校的“八环节导学稿”教学模式,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学科要求学生课前完成一定的预习任务,而其它学科如政治、历史、生物、科学、地理等则要求把课前预习搬到课堂上完成,这样学生压力不会太大,课后的时间自己掌控的可能性就大些。预习导学还要求家长参与,互助学习小组参与,其主要目的就是最大限度解决自己能最会的知识,逐渐培养自学的能力和习惯。

目前我校学生预习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导学稿中缺乏“学法”指导,或是指导的不科学,有让学生绕弯的现象;预习问题的设计不合理,内容忽多忽少,难度忽大忽小,本来是难点问题却放在的预习的环节,本事预习就能解决的问题却放在课堂的自主学习或小组研讨过程中解决;学生完成预习导学的习惯没有养成,自检环节没有利用好,有的学生不能坚持预习,而小组互检时又缺乏补救措施;没能把预习导学真正放在小组评比的内容之列,或是有评比没有公示,起不到激励作用。

鉴于此问题,下步学校工作重点应放在敦促导学稿预习的设计质量上,放在检查导学稿的预习评价机制上,预习环节之所以重要,在于它是八环节之首,它是“学会”和“会学”的桥梁,预习作用之大,难以用语言表述。

一年级语文教学论文 篇三

一年级的作文起步教学要为以后的作文教学打下一个宽厚而坚实的基础,这就必须把大纲的要求科学有效地落实到起步教学之中去。为此,教师须对起步教学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能进行正确操作。

首先,教师必须心怀全局,从本质上把握拼音、识字、学词学句、阅读、说写句子等教学与作文起步教学的内在联系,全面培养和提高一年级儿童的语文素质,使拼音、识字、学词学句、阅读等教学为作文起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1.要教会儿童学习、掌握和运用语言工具

教儿童学习、掌握、运用语言工具,是作文起步教学的第一个重要任务。一年级《语文》教材中,安排了大量有关字、词、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这些内容不同、形式各异、丰富多彩的训练,其目的都是为了让儿童学习、掌握和运用语言工具。在这里,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儿童对语言工具的熟练掌握和运用是依靠着教材中字、词、句各种训练所产生的合力作用,绝非某种单项训练所能奏效的。因此,要认真地搞好各项训练。如果认为作文起步教学只是造句、说话、写话等个别训练项目承担的任务,那就太狭隘了,势必要影响作文起步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2.让儿童获得大量的知识

一年级儿童处在启蒙阶段,让他们获得大量的知识,是作文起步教学的第二个重要任务。对一年级儿童来说,获得知识首先意味着认识外部世界。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使儿童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成为他们进一步学习知识和技能、发展语言和思维、进行说话和写话的基础。一年级语文教材的内容相当丰富,涉及到天文、地理、气象、物候、动物、植物、节令、生态、历史、传统、民族、人文、道德、礼仪、生产、生活、器皿等等方面的简单知识,而且绝大多数配有彩图。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客观事物学习知识的时候,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为此,首先要让儿童对客观事物建立起形状、大小、颜色、质料、气味、声音、位置、动态、静态等方面的感性认识。这是非常重要的,是儿童认识外部世界,获得知识必须经过的第一步,是儿童形象思维和发展语言的基础,也是获得理性认识的前提。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文字内容,也要充分发挥图画和实物的作用,调动儿童的各种感官去观察感知事物,在此基础上图文结合,学习、理解和运用文字,就会收到更佳效果。

3.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和思想感情

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和思想感情是作文起步教学的第三个重要任务。对一年级儿童来说,首先应该培养他们分辨事物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培养他们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花红叶绿、春种秋收、鸟儿唱鱼儿游、东西南北、前后左右、根茎叶花果、鸡鸭马羊牛这许多教材都能培养儿童分辨事物的能力。在拼音、识字、学词学句教学中,教儿童辨音、辨形、辨义也是在培养儿童分辨事物的能力。不过,这种分辨能力是初步的、最基本的能力,大多是凭借感性认识的。在此基础上,使儿童的分辨能力向深层发展,那就要培养辨别是非的能力。农民种玉米和小猫种鱼、小白兔种菜和小灰兔吃菜、友爱的小鸭子和不听话的小公鸡、懒惰的狮子、不专心钓鱼的小猫、掰玉米的小猴子、喝水的乌鸦、送羊羔的巴特、不要金斧银斧的穷孩子、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沙洲坝乡亲这些教材中包含着是与非的道理,教学中要引导、启发儿童搞清其中的道理,懂得应该怎样做人,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同时,也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在丰富多彩的认识事物和辨别是非的教学中,可以逐步培养儿童热爱真、善、美,憎恨假、恶、丑的思想感情。他们喜欢蓝天、青草、鲜花,热爱大自然,热爱五星红旗,爱劳动,爱学习,团结友爱,尊敬师长,乐于助人这些美好的思想感情不仅为作文的起步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也可为今后的做人打下良好的道德基础。

其次,在借助识字、学词学句、阅读、观察、说话、写话等教材,教儿童学习掌握语言工具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儿童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抓住主要矛盾,选好强化训练的着力点。

大纲规定一年级作文的要求是用学过的部分词语写通顺的句子;学习观察简单的图画和事物,练习写句子。学生学会用部分词语说话写句子,这是在学习运用语言工具。词是语言的最小单位,是句子的建筑材料,学会用词造句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学习掌握语言的重要而且有效的方法之一。如果我们在这个着眼于学生理解词义会用词的训练基础上,增加一层着眼于学生掌握句式会用句的训练,而且把用词与用句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用词的基础上把掌握句式会用句当作强化训练的着力点,作文起步教学的效果就会更好些。比如学生学习了小山羊和小牛一同吃青草这个句子,理解了词义,可以用小山羊小牛和一同吃青草等词去造别的句子,这当然是很好的。但如果我们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会××和××一同×××的句式,学生能说出或者写出老师和我们一同唱歌、我和妈妈一同看电视、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同去玩这样的句子,不是比学词学句、掌握语言工具的效果更好吗?

基于上述认识,我根据大纲要求和教材内容、学生知识水平及接受能力,经过认真比较筛选,提出了一年级两册语文作文起步教学应该强化训练的着力点。

第一册

1、在说话、写句时会用:一、二十等数词和一把、一头、一口、一只、一个等数量词;上、中、下、东、南、西、北、左、右、前、后等方位词;进、出、来、去、大、小、日、月等词和重叠词(如青青的草蓝蓝的天)。

2、仔细观察简单图画和事物后,练习说写句子时,着重说写:

(1)图上(或事物)有什么物,它们在做什么,或者它们怎么样。

(2)图上(或事情中)有什么人,他们在做什么,或者他们怎么样。

3、在学词学句、看图学文、课文、基础训练、看图说话等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学会下列句式,能在说写中运用:

(1)我(我们)是(例:我(我们)是小学生)

(2)谁(会)做什么(例:老师(会)讲故事)

谁和谁(一同)做什么(例:我和爸爸(一同)看电视)

谁做什么和什么(例:妈妈扫地和擦桌子)

(3)谁怎么样(例:大家很高兴)

什么怎么样(例:大公鸡很美丽)

(4)谁不做什么(例:爸爸不吸烟)

什么不做什么(例:小羊不吃鱼)

谁不怎么样(例:明明不骄傲)

什么不怎么样(例:猴子不安静)

(5)怎么样的什么(例:圆圆的月亮)

(6)谁在哪里做什么(例:同学们在草地上玩)

什么在哪里做什么(例:鸟儿在树上唱歌)

(7)谁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例:我晚上写作业)

什么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例:大雁秋天往高飞)

第二册

1、在说话、写句时会用:常用的数量词;它、他、这、那、哪、也、非常、多么、常常、应该、真、更、很等词;吗、呀、呢等疑问、感叹词。

2、能用简单的近义词和反义词;能把简单的主谓宾句说写完整,不残缺、不颠倒。

3、会在句中用简单的定语、状语(例1.可爱的小燕子飞回来了。例2.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例3.达尔文非常喜欢小动物。例4.王冕很爱画画。)。

4、会用在表示时间、地点。会说会写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的句子(例:明明在草丛里找蛐蛐。)

5、在学词学句、看图学文、课文、基础训练、看图说话等教学中,必须让学生掌握下列句式,能在说写中运用:

(1)有的有的还有的

(2)有时有时

(3)又又

(4)能能也能

(5)是也是

(6)和都

(7)和都是

6、会用逗号、句号、问号。

应该注意的事项:

1、要在做好所有字、词、句训练的基础上强化,绝不能丢开其他字、词、句训练而进行强化。

2、强化训练一般应就着教材分散、逐步地完成。但如果教师有目的、有准备、有计划地适当集中若干项目进行训练,或进行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把已学项目集中复习,强化巩固也是可以的。

3、强化训练的项目是最基本的训练项目,要求学生一定要掌握,至于其他内容则无须强求。

一年级语文教学论文 篇四

摘要:

小学一年级是一个重要的过渡时期,从幼儿园教育向小学教育的跨越以这个阶段为重要基础。语文更是一年级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增强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基础上,才能达成对其他学科的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了日后各阶段的学习,从学生年龄情况出发,培养其良好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小学一年级教学的关键。本文从一年级语文教学存在问题着手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期为教学改革做出贡献,为学生的高年级学习做好充足准备。

关键词:

一年级;语文教学;问题;策略

一、前言

学生由幼儿园阶段的学习进入到一年级的过程中,由于游戏为主的教学模式向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的转变,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增多,这种转变容易在学生的不适应下造成学习偏差。与此同时,小学语文教育又是关键的基础教育时期,对拼音的学习是现代化社会中运用办公软件打字的基础,对文字的学习是各方面阅读即获取知识的基础,此时对学生的适应性引导就变得十分重要。为了使学生在小学一年级教学中获得自然的学习过渡,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结合实际教育情况以及先进教育理念,提出具体的教学对策。

二、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一)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

从幼儿园向小学转变的过程中,学生学前教育水平极大的不平衡为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困难。由于功利促使的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以及反小学化幼儿教育的推进,两者对抗使得幼儿教育中具体知识性教育参差不齐。当幼儿园在小学化教育中提前教授了大部分拼音和文字知识,语文教师在进行一年级语文教学时就会忽视对部分内容的强化,这对于在幼儿教学阶段获得知识较少的学生来说是不合理的,缺乏教师着重的对语言文字的锻炼使得这部分学生难以得到顺利的过渡,而这种片面的教育归根结底在于教师对于幼小衔接的忽视。除去以上例子中所提到的问题,对幼小衔接的忽视还会使得学生在面对教师的过程中产生畏惧等负面心理,由于小学中纪律要求的明确、教育内容量的提升、加之对学生自主能力要求的提高,小学语文教师若是不根据学生年龄的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和软化,容易给学生留下严肃的令人畏惧的形象,对师生的交流十分不利。

(二)评价体系的单一化问题

单纯的书面考试评价体系仍然是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大问题,评价方式的单一化和片面化对于现今的综合性发展要求十分不利,这种评价方式在教育部的三令五申中仍屡禁不止。在书面的统一考试要求下,本该得到听说读写全方面能力锻炼的学生产生了重点的偏移,教师和学生都会以考试内容为根本标准进行学习,而试题考核下的一年级语文根本性的缺少听和说方面的题目,将会使得学生的文字和口语表达能力之间出现脱节,未得到语言交流的锻炼使得学生的交际能力削弱。同时,过于重视卷面考试将会使学生压力增加,教师在进行卷面设置时容易出现超纲题目,使得考试从学习成果检验的过程变成了一个目的,是一种本末倒置。最后,单一的书面考试评价也会容易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使得刚刚进入学校的充满好奇心的学生对学习失掉兴趣,使接下来的学习成为一个灌注式而非主动的学习过程,导致学生学习效率的低下。

三、有效进行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的策略

(一)认识阶段:知识的体系化与教学差异化

在进行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时,教师首先要对教学情况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着重于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这个认识偏重于两个方面,一是结合自身能力与教学内容的认识,二是结合学生情况对教学差异的认识。在前一方面中,部编版一年级语文课本翻开就从文字“我上学了”结合简单的诗歌“上学歌”进行引入,随后进行识字和拼音方面的教学,这些内容于教师而言无疑是十分简单的,但正是这种简单使得教师常忽视对教学内容的准备,从而在教学过程中语言贫乏寡淡,无法吸引学生兴趣,因此把简单的知识系统化、趣味化是重点,这需要教师在准备教学的过程中正确认识到自身语文水平和教育语文水平间的差别,对知识体系进行构建规划。在后一方面中,学生受到学前教育的情况良莠不齐,幼儿园的教育程度、学生父母对教育的重视差异、以及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差异,多方面结合造成的差距是十分巨大的,教师要在充分了解这种情况的基础下对每一个学生都给予关注,不能抱有学生之前肯定已经学习过这个知识,就不对部分知识详细展开的想法。基础知识的讲解一定要不断重复,使学生对这些语言文字逐渐熟悉,更加敏感,不落下每个学生,为学生学习树立信心。

(二)教学方式

1、趣味性教育

学生兴趣对于学习的意义一再被强调,尤其对于一年级语文这种基础中的基础学科,兴趣对于增加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有重要作用。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深入研究教材联系学生兴趣、提升课堂教学趣味氛围是两种主要形式。在联系教材的方面,教师可挖掘教材中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再对教学知识进行引入。例如在对课文《小小的船》的讲解之前,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提出一个谜语“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引入,让学生在猜谜的过程中强化对月亮的认识,引起学生的好奇心,随后让学生朗读课文,在朗读后让学生思考文中“小小的船”指的是什么,再把谜语中的月亮的特征同课文中的联系在一起,把谜语中“挂”、“镰刀”和课文中“弯弯”、“两头尖”着重标注出来,启发学生对月亮形态的感知,将学生从猜谜活动带入课堂之中。课堂趣味氛围的形成要积极引导学生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例如在让学生思考有什么东西的形态和弯弯的月亮相似并进行发言,在促进学生想象能力的同时通过及时的鼓励提升学生的积极性。

2、兼顾听说读写各阶段

拼音与文字是一年级的语文教学重点,拼音学习要求学生学习准确的语音,辨别字母形态并且掌握拼读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顺口溜和图形联想强化记忆,例如在对“a”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结合部编版课本上小女孩发出“a”音的图片,将女孩圆形的头部的圆形,辫子的右弯同字母“a”的形态相结合,便于学生的记忆。在看图写话与说话方面,教师要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为其选择较为简单直观的图画,同时可以通过画图写画、画图说话的方式,将简笔画的过程与表达的过程结合起来,使学生达到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统一,学生表达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对句意表达不清、句子内容不完整的情况做出修正,使得学生的文字和口语表达得到不断改善。另外教师还要注意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让学生的阅读范围扩大,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要重视朗读与默读,落实每一个字音、字意以及文字符号,同时也要加强与学生父母的沟通,让学生在学习课内知识的同时,阅读课外经典,不断拓展知识面。

3、丰富课堂形式

课堂教学不仅仅限于教师的讲述,对一年级学生注意力容易不集中的情况,丰富课堂形式可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这方面可通过组织学生游戏中学习的形式来达成,幼儿园教育中的游戏式教学在转入小学后加以提升,从兴趣式的游戏转向教育式的游戏,例如通过游戏“开火车”,在复习所学文字的过程中让学生轮流读字音,通过游戏“找朋友”让学生搭配拼音的声母和韵母。丰富课堂形式也可以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多媒体进行声音、图片、视频的多方面呈现,从而达到丰富多彩的教育效果辅助学习。

(三)评价体系

小学一年级语文以往以笔试考试为唯一终点的评价方式应该被取代,转向多时间节点、多层次、多评价参与者的综合性评价。多时间节点可通过一个月一次的评价或是一单元一次的评价进行,将这些评价分数按比例加入总评定之中。多层次的评价除去笔试考试之外可结合口语表达能力的评价,例如组织竞赛,学生参与课文背诵、认字读写、口语交际方面的比赛来获取评定。多评价参与者指的是师生共同参与评价,学生参与评价削弱了教师评价的片面性,也可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但是由于一年级学生的判断能力不够成熟,学生参与评价的分数占比应该较低。这种评价体系使得学生的学习真正成为学习重心,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一年级语文教学论文 篇五

摘要: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汉语拼音教学是其基础,更是其重点。而对于刚刚进入小学阶段的一年级学生来说,如何简单有效地进行汉语拼音教学,是一个难点。

关键词:一年级;拼音教学;教学方法

在小学教育中,语文教学首先应该抓好拼音的教学,不单因为拼音是小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基础,也因为拼音是帮助学生之间交流、沟通的一种方法。对于新入学的一年级新生而言,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长期的研究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变通,合理有效地分配课堂时间,利用多变的教学手段启发学生思维,做到事半功倍。这是小学教师在拼音教学过程中的一大难点。

一、从学生的的认知规律和学习心理特点出发,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教育中,教师应当重点考虑学生在年龄和学习心理等方面的特点。新入学的小学生年龄尚小,心智以及各方面的思维能力还不太完善。因此,教师在拼音教学中,应当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这些特点。一年级的学生天性好奇、好动,非常乐于模仿新鲜事物,在教学中,如果让他们充分地动起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就会大大提高。

二、多采用趣味性强的教学方法

一年级的学生因为年龄和心理的特点,上课时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在一个事物上。因此,趣味性强的教学方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教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拼音的积极性。例如儿歌教学法的运用。儿歌是儿童最喜爱的一种文学体裁,它浅显易记,朗朗上口,十分符合儿童的语言特点和记忆特点。将一些难懂的音节以儿歌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不仅可以快速地理解汉语拼音字母的音、形,方便学生的记忆,而且还营造了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

三、加强拼音学习和实际生活的联系

在拼音教学的中,教师应当赋予拼音以实际生活的含义。让学生通过想象,将拼音与生活中的具体事物相联系,让学生更便于记忆。课内课外相结合,让学生进行实践,将儿童的无意识记忆逐渐向有意识记忆发展,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逐渐掌握汉语拼音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总之,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注意力不易集中,加之汉语拼音作为一种抽象符号显得尤为枯燥、无趣,学生无法快速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因此,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出关于汉语拼音的教学方法,旨在与广大同仁分享与共勉,共同研习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年级语文教学论文 篇六

一、为学生制订阅读计划

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对于语文阅读已经接受了基本的训练,但是在阅读量上却有所差异,有的学生读过的书多,有的学生读过的书少。因此,学生升入初中后,语文水平也会参差不齐。老师应该依据学生的不同情况,为学生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阅读计划。

1、对于学生阅读书籍一定要保质保量,切忌只图读书的数量而忽视了对书中内容以及思想的理解

初中阶段不同于小学阶段,对于语文的学习有着更高的要求。小学阶段读书的目的主要在于学习文字、词句等的用法,而初中阶段则更多地倾向于对于文章的理解与把握。所以说,对于语文学习来说,大量阅读是其根本基础,但是认真体味文章同样不可或缺。

2、对于小学阶段就已经进行过大量阅读的学生,教师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更高层次的读物

小学阶段所能接触到的读物大多是童话、寓言故事、四大名著、历史故事以及一些简单的文学作品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学生从小培养良好的美德并且引发学生的思考,但是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就会显得肤浅。所以,老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些国内经典的文学作品,如鲁迅、巴金、顾城或莫言等作家的文学名篇。此外,还要为学生的哲学启蒙打好基础,为学生推荐一些哲学类入门书籍,比如说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的成名作《苏菲的世界》,通过讲述一个小女孩从陌生人那里收到了一封封关于哲学思想论述的来信,从而开始对整个世界、自身所处的环境产生好奇,进而引发了对于生存、死亡等的思考。这对于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很好地将自身带入书中的角色,从而跟随作者或者书中的主人公一同思考这个世界,思考生存的意义等。

3、广泛阅读,拓展视野,拓宽知识面

中国的学生在这方面比较欠缺,因为学生通常只能一门心思地将精力都投入课本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知识的摄取。因此对于老师来说,趁着学生还有一些属于自己的时间,一定要教育学生广泛地摄取知识,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的条条框框,要多读各种不同题材的课外书籍,广泛地涉猎各种知识。

4、教师可以推荐学生每星期认认真真读一本书,建议不超过两本

学生要根据自己所阅读的书籍写出阅读感受,自己的收获包括本书带给自己的改变是什么等。不断思考,积少成多,逐渐培养读书兴趣与阅读能力。

二、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1、可以快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看到一篇文章,快速读一遍之后基本上就可以把握整篇文章的主旨内容、结构,并且知道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当然,这要建立在一定量阅读的基础之上。所以在日常的语文学习过程中,除了要让学生广泛阅读之外,老师还要刻意地去训练学生对于文章主题、结构、中心思想等的掌握,让学生养成一种思维模式,即看完一篇文章首先就想到提炼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捋顺文章的结构等,这样假以时日的训练,对于文章的整体把握就会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2、同感的能力

所谓同感就是“感受他人的感受”,也就是说,学生在看完一篇文章后,要能够体会作者写这篇文章时的情感,要学会去感受作者的感受,也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读者与作者在思想上的共鸣。产生思想或情感共鸣,那么对于这篇文章的理解也就更加容易、更加透彻。老师在训练学生这种能力时,可以让学生自行有感情地进行朗读,仔细体会词汇的用法,揣摩句子与句子之间使用的关联词,以及文章抒情部分的描写等。抓住这些细节,便可以在整体上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感情等。

3、文学评论的能力

对于文学素养来说,文学评价是最高层次的能力。文学评论,简言之,即看完一篇文学作品,可以对其进行评论、赏析等。这就需要读者有一定的文学功底,能够分析文章结构的利弊,支撑点的合理与否等。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知名学者或作家所写的文学批注,诸如毛宗岗评《水浒传》等。对于中学阶段初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求不必过高,只需要根据文章的结构、内容等对其表达方式、逻辑性以及价值观念做出最基本的判断或评价即可,其中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自己体会文章,提出自己的观点,最终目的是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总而言之,对于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语文能力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学习语文的重要性以及学生本身语文水平的可塑性。对于能力不同的学生要求要有所区别,在夯实学生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要着重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通过专门的训练来提高学生把握文章中心思想、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等。此外,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同样不可忽视,这对学生今后的生活也大有裨益,可以定期让学生对某些文学作品做赏析、评论等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一年级语文教学论文 篇七

摘要: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拓展其视野,提高其综合素质,文章就小学一年级语文阅读习惯的养成进行了探究,提出了具体的阅读教学策略,包括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质量。

关键词:小学一年级;阅读习惯;阅读教学;

兴趣是人前进的动力,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识字量不多,让其独立阅读是十分困难的。这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学生对阅读有了浓厚的兴趣时,其阅读能力才会得到提升。良好的阅读氛围对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非常有帮助。

一、激发阅读兴趣

小学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阅读学习产生兴趣是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教师要善于抓住一年级学生的个性特点,在此基础上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活泼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迅速进入作品,更好地理解文字描述的内容,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例如,教师在讲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乌鸦喝水》时,可以使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播放与课文相关的小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一年级学生营造具有真实画面感的文章内容,强化其语文阅读体验的同时,还可以加深其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需要合理利用语文课的教学平台,一年级学生的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插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插图去想象课文的场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也可以要求学生通过图片进行文章的表达和想象,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培养阅读习惯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自能读书。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会使学生受益终生。在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可为其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语文教师的职能不仅是教会学生知识,还要从小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来了,这时就需要让学生知道怎么阅读,如何阅读,教给他们阅读的方法。只有这样,阅读兴趣才能一直保持下去,对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年级的小学生语文阅读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初读,要求学生可以认识并且在汉语拼音的帮助下能够独自完成一篇文章的阅读。第二部分就是品读,要求能够在无障碍朗读下对文章内容进行理解,在阅读中深入地思考文章的中心内涵,并仔细揣摩。培养一年级语文阅读习惯需要从这两方面入手,教师在拼音及生字的教学上,要夯实学生的基础,教会学生汉语字典的使用方式,进而帮助学生完成品读。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品读方式,品读方式大致分为朗读和默读,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安排,帮助学生克服品读的障碍。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清晨早起的时候,选择朗读,通过大声地朗读提升自己的发音能力及理解能力,在新接触一篇感兴趣的语文读物时,可以选择默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提升阅读质量

提升一年级小学生的阅读质量,可以从阅读方法及阅读量两方面入手,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阅读方式,并且阅读量要适当,坚持学生的主体性来提升其阅读的质量。

一方面,教师要培养学生边阅读边思考的能力。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独立阅读前,提出相关问题,这个问题的作用是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方向,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需要将答案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独自寻找答案,教师最后进行总结,让学生自由提问,由教师进行解答,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

另一方面,为学生合理安排阅读量。教师需要根据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逐渐增加阅读量,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由于汉字的积累量及理解能力有限,阅读内容以短小精悍为宜,内容最好简单易懂,可以插入大量图画来保证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条件为其制定相关的阅读计划,定时向学生推荐符合学生的课外读物,如《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话》等,教师可以指导家长与学生共同阅读,每天保证一定的阅读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养成一定的阅读习惯。

四、结语

随着国家教育的不断完善,人们对阅读也越来越重视起来,阅读习惯的养成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小学阶段正是人生起步期,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尤为重要,但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不能独立完成阅读这件事情,此时,需要学校和家庭进行有效的引导,使其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为其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一年级语文教学论文【多篇】范文。

word该篇DOC格式一年级语文教学论文【多篇】范文,共有16712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一年级语文教学论文【多篇】下载
一年级语文教学论文【多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0578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