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心得体会 > 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感悟(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15-02-28 09:13:10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第一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感悟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感悟

尊敬的各位领导、兄弟、姐妹们,大家好!

我首先介绍一下自己,是一位中职教师,在赣州工作,叫谢香福。经过三天的短暂的二次培训,共同来学习一下“人生哲学”。其实就谈谈自己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体会和感悟(取其精华,弃之糟粕)。假如有讲得不圆满的地方,还请各位见谅!

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古圣先贤的教育,是老祖宗告诉我们后人宇宙人生的真相,教导我们子孙后代做人做事的道理。它含慨了三大内容,儒、释、道。

儒家的教育是以孔子、孟子为代表,道家的教育是以老子、庄子为代表,释家的教育就是以释迦牟尼为代表,我们称之为佛教。

儒家教育以《三字经》、《弟子规》为教育基础,是以自制为核心。道家教育以《道德经》、《太上感应篇》为教育基础,是以自省、因果教育为核心。佛家是以《修十善业道经》、《沙弥律》为修学基础,以戒、定、慧为修学核心。

何为人生:人生就是人们的生活。何为宇宙:宇宙就是人们生活的环境,它包含五大内容:伦理、道德、因果、哲学、科学。

什么是伦理:就是人类关系的自然法则。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是处于道德最底线的性、姓、信的关系。我们中国人把随顺自然落实在人事上,就是伦理五大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当然这其中还包括: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万物众生的关系(人与万物众生的关系还包括:人与动物、人与植物、人与矿物的关系)。

曾经有这样令人发省的一幕:

一位学者至某高校作报告,向台下的听众提问:“你们认为,现代社会最缺什么?”台下异口同声地回答道:“缺德!”

确实,在当今社会,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最缺乏的正是好的品行,即德行!那么它为什么会缺的呢?它又能从那里得来呢?缺:是缺少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德:要从中国传统文化学习中得来。

那么我们首先来解释一下道德:道与德是两个字而组成,道是最为底层的,基于在德的基础,它是一个有界限的规则。

道不是人为的,它是大自然的规律,大自然的运作。水、空气、山脉、河流、植物、动物、地球、宇宙,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凡是属于自然的,则是道。

德:是随顺自然,一切自然的成长,是基于在道之上行为,在规定的道上行走,用中国的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来做人做事,这就是德。

今天我要推荐给大家拜读一本书,名《弟子规》,《弟子规》是中国传统文化童蒙养正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基石,是做人、做事的集大成,只有1080个字,360句,三字一句,两字一韵。它是古圣先贤的教诲,是规范、是戒律,用它来作我们做人、做事的标准,我们的人生会很有成就,会幸福!今天我带来了几部,恭请大家一起学习,你会受益匪浅…

建国君民,教育为先;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请关注wWw.hAoWORD.com)人的一生有四个阶段的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宗教教育。四个阶段的教育中,家庭教育最为重要,他是基石。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续,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扩展,宗教教育是家庭教育的终极圆满。

现代社会大家工作都很忙,缺少学习的时间,整天喊忙、忙、忙,忙的什么呢?不少人忙吃喝玩乐。

比如,可能爸爸会打来一个电话说:“你妈妈身体不舒服,头晕呕吐,你快回来陪妈妈上个医院吧!”电话哪边的回答是,我现在没有时间,我在忙。其实,在麻将桌上,在歌舞厅里,在饮酒席上的可能都有。

忙啊忙!不学习,忙到后来,繁忙的忙就会变成盲目的盲,再后来,会变成迷茫的茫。盲目是眼睛瞎了,看不见了,不能辨别方向了。忙到后来变成迷茫的茫时,就分别不出善恶、真假、美丑、好坏了。

然而,学习还需我们去感悟,悟、悟、悟,不悟就会变成另外三个“悟”字,感悟的悟会变成迷雾的雾,再会变成错误的误。迷雾就是能见度很低,前面有了障碍你看不清,不知道回避,造成错误的判断,迎错而上,最终走到边缘,掉入了泥坑,难以自拔。这就是忙的后果,不学习产生的恶果。

所以我们要学习!学习是了解,了解了才能知道,知道了还不够,我们还要去感悟,感悟什么?善恶、真假、好坏,做人、做事的道理。接着我们再去做到,就是身体力行,最后我们才能得到(知道---悟道---做到---得到)。这是人生之轨迹,是天下大道。不经一番寒彻苦,焉得梅花朴鼻香。不经过这样的轨迹,那全是妄想啊!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所以说迷时千卷少,悟后一字多啊!我们一定要学习。

现代人缺少学习,古时候皇宫里,大臣们、后宫们必修圣贤哲人的儒家教育和大承佛法,后来到了清朝,被慈禧太后取缔掉了。这话要从清朝末期开始算起,至今圣贤哲人的教育已脱节了100年之久。再加上文化大革命的打、砸、抢,损失就更严重了。红卫兵把祠堂、孔庙、城皇庙全砸碎了。这对我们后人来说损失惨重,是一件十分遗憾的事。

祠堂是尊祖教育的场所,孔庙是尊师教育的场所,城皇庙是因果教育的场所,它使匡正社会人心,增强人间道德勇气!

现代的人们不相信因果,所以什么恶事都敢做。不懂因果,不怕因果,纵然肆无忌惮,无恶不作。

那么慈禧太后为什么要取缔呢?我们就来讲一讲清朝这一末代太后--慈禧。

(1)慈禧太后是叶赫拉娜族,生于1835-1908,享年73岁。满清建立时,爱辛觉罗灭了一个族群,这个族群就是叶赫拉娜族。他的首领叫金太吉,金太吉被爱辛觉罗(努尔哈赤祖先居住地方,爱辛:金,觉罗:地名,今黑龙江省伊兰一带)杀害时,心里十分愤恨,生为族群领袖,没能保护好自己的子民。所以他临终发了毒誓:“你灭我的族,我也要灭你的族,那怕我的族里只留下一人,即便是女人,我也要灭掉你的族”。所以后来在清朝皇宫里立下一个不可抗拒的规矩,则不准与叶赫拉娜族配婚。可是200多年过去了,祖上的规矩忘记了。清文宗咸丰皇帝必取纳拉氏(慈禧太后的乳名)为妃子不可,后为皇后,且垂帘听政48年。国家外忧内患,卖国条约犹她而签。当她60岁寿辰时,是用国家的海军军费建造的颐和园。

所以说:满清“兴与叶赫,亡与叶赫”。《生死轮回科学的证明》述说,慈禧太后是叶赫拉娜族首领金太吉的投胎。她是来报仇的,不是来拯救民族的。

大家可能会有疑惑,可是国际上发达国家都在研究,证明的案例很多,网上也都有介绍,即便可以查阅。

这是因果教育中一个典形的案例。接着讲第二个因果教育的案例。

(2)、明朝大忠、大孝、大儒学家方孝儒。他是明朝始祖朱元璋的宰相,(生于1357-1402,享年45岁)。他是一个宁破玉碎,不为瓦全大忠臣。

当他还没有出生时,他的爷爷过世。作为孝顺之子的方父(方克勤),特别为方祖父去买了一块“风水宝地”,定好明天一清早出宾。但在当天晚上,方父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位红衣老人对方父言:“你为父看好一块‘宝地’,但此地现有我居住,并有家族800余人,今天我特地来恳请你,容我三天,让我把家族搬移后,你再安葬父亲”。而后作礼告退。方父梦醒后,没有把这个梦当作一会事(一般人们都会犯同样的错误,谁会把一个梦境当会事呢?),那就按原定计划出宾安葬方父。可是到现场打开宝地一看,啊!原来是一窝蛇,红蛇!下人清点数目,确有800余条。方父有些疑惑,回忆着当晚的梦境。但最终还是让手下点火焚烧了红蛇。安葬完毕返回,天色已不早了,大家都累了,各自休息了。可是又在当晚,方父旧梦重见红衣老人(就象电视连续剧一样)。红衣老人说:“你此人不仁、不义啊!我已恳求过你,只要容我三天,让我移址让你,你且灭了我的门族。我现在告诉你,你灭我的门,我必灭你的门!”说完告退。当方父夜梦初醒回忆梦境时,心中忐忑不安,即把梦境记录了下来。

但时隔无几,方母有孕,即怀一子,名:方孝儒。孩子天生聪慧,敦厚老实,但相貌中有一与常人不同点,他的舌头比别人长毫分,能自舔鼻尖,也就是象蛇一样的舌头(传说中:此乃红衣老人投胎)。方孝儒成人后,当了明朝始祖朱元璋的宰相。建文三年,朱元璋之子燕王(朱棣)参位,要求方孝儒写诏书,告天下百姓书“燕王接位。”方孝儒是个大忠臣,他怎能肯做违背良心、缺乏德行之事呢!此乃天地不容啊!所以他拿起笔来写上了另外四个大字“燕贼篡位”。朱棣当场火冒金星,手如铜铲,眼如电光,怒不可遏,道:“我要诛连你九族!”方孝儒是宁破玉碎,不为瓦全的大忠、大孝啊。他不但没向他哀求!反言之:“九族怕什么,十族又何方”。燕王说:好!我成全你!

那大家可知道,什么是十族?十族就是其门下的学生也算一族(从已身往上数:父、祖、曾祖、高祖;再往下数:子、孙、曾孙、玄孙)。所以方孝儒的一家最后被诛连十族,总共算下来,被杀大小人等800余人(共计873人)。与被烧死的红蛇数目完全相同,这其中差了一人,这一个人就是侥幸逃过极难,在外运游的大儿子。

后改姓袁,隐蔽深山,以采药为生。他的孙子叫袁黄,后改名叫了凡,留有一书,书名叫《了凡四训》,又名叫《了凡的故事》,这本书值得推荐大家去看一看。了凡他生于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

还有一篇值得推荐大家拜读的《俞净意公遇灶神记》,俞净意他生于嘉靖四年,大了凡10岁。这两部书现在都有电视连续剧,《了凡的故事》是23集,《俞净意公遇灶神记》是8集,网上都有,太有教育意义了。我觉得这两部电视剧是对人们心灵的洗礼,人格的升华。有时间大家可以带领自己的家人、孩子一起观看,它对我们孩子的成长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未成年人是祖国明天的希望,关乎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如何引导孩子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这是整个社会都应高度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做家长的责任很重大,孩子的可塑性很强,只要教育及时,孩子是很受教育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而如今,由于现在的家庭教育普遍重识轻德,不重视家庭传统的教育(如:孝道、温、良、恭、俭、让等),使一些未成年人的思想严重扭曲。我们做父母的,做师长的,做社会管理者的,能不深深地思考吗?

胡锦涛总书记提倡的“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教育,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启迪于圣贤教育,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温总理在哈佛大学的喧讲中又提到:“回溯源头,传承命脉,相互学习,开拓创新,是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明智选择,我们的成功,将承继先贤泽被后世。”

“回溯源头,传承命脉,”就是在追随古圣先贤,为天地立心,为命生立命,为往生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啊!所以培养孩子学习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是一件迫不及待的大事啊!

家和万事兴,大至国家之强盛,社会之祥和,小至个人生活之幸福,事业之兴旺,身体之健康,均有赖和谐的家庭为基础。然而,家庭怎样才能和谐呢?古往今来,多少人为之迷茫,为之烦恼,痛苦一生。这全离不开我们做母亲的(女人)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举止行为。

女人是世界之源头!这源头的水清澈了,不管它流淌到哪条河溪,它都可以洗涤凡尘的污垢,化解难以化解的坚固。是它滋润了大地,蕴育了万物。我们女人要正本清源!愿我们今天在坐的每一位女人都是这源头的一滴清泉。

那么,如何正本清源呢?首先我们思想上要从克服两重性做起,那两重性呢?就是“虚荣心”和“嫉妒心”,这是每个女人都有的习气、通病,包括我本人也是同样。但是我们不能要!虚荣心是什么?虚假的荣耀,是假相,我们要不得。要了它,你会为此“虚荣”二字而苦思冥想,追求攀比,产生物质欲望、拜金主义。由于思维的错误,就会钻到牛角尖里去,而不能自拔,这就是有虚荣性的害处。

富在知足,贵在知退,这是古圣先贤的经验啊!

再来看嫉妒两个字,“嫉妒”二字是专门为女人制造的,两个字都有女字边旁。

女字旁边一个疾病的疾字,读嫉妒的嫉,也就是说,女人有了疾病她才会嫉,什么病?错误的认知观念,形成了心里疾病。嫉妒的妒字呢?女字旁边一个户口的户,户口是一口子,就是自己,只想自己不想别人,个人主义,自私自利,心量小,容不得别人比自己好。所以说这个嫉妒心和虚荣心我们是要不得的,要是犯上了它,让你整个人生,做人、做事没有顺利可言。因为你的认知观念错了!所以我们要把它降伏了。

如何来降伏呢?那么我们必须学习古圣先贤的教育,“行有不得,反求诸已,”也就是反问自己,检讨自己?然而,我们要把她人的优点放大了看,把她人的缺点缩小了看,不彰人短,不炫已长;遏恶扬善,推多取少。然而放下我们自己的功高我慢(自以为了不起),放下自己的贪嗔痴慢(贪欲、嗔恚、愚痴、傲慢),放下自己的名闻利养(名誉、地位、利益),放下自己的自私自利。当你放下了有限,你却会拥有无限……,就会换来一颗平常心!人生就能做到不计较,不比较。然而去分享她人的欢乐,去帮助分担她人的痛苦和忧愁。古人云:“心平百难散,意定万事吉;心清水现月,意定天无云;心止念绝真富贵,私欲断尽真福田。”有了这份平常心,我们的人事关系、社会关系就会越来越畅通。

在这基础上,接着再来学会人生的三大布施,你的前途将会一遍光明。

什么叫布施呢?布施就是不求回报的奉献。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这三大布施对我们有无偿的好处呐?财布施得富贵!法布施得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

那怎么就会得到这些好处了呢?其实它就是人生的大哲学、大学问,做人、做事的道理。

也就是当别人(近的是同事、朋友、亲戚,远的是社会)遇上困难的时候,你不求回报,用真诚心去帮助别人,用钱财去解决别人的困难或痛苦,这叫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那么倘若你遇上困难的时候,你一定会得到别人的帮助。因为你的行为,你的善举动,众人都看在眼里,老天也看在眼里,天庭无亲,常与善人;人有善念,天必从之…当然,也有可能你的今生并没有得到这份回报,那我相信,你的子孙后代一定能够得到这份回报。你记住我们的老祖宗在《易经》中就讲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由于你的善良布施,你积的阴德在冥冥之中,你的子孙就会享用你这份福报,这是叫做明里去,暗中来,因缘果报,丝毫不爽。

头顶三尺有神明!这不是假话,行善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行恶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我在书中还读到,刘备临终写给儿子刘禅的遗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啊!

《三字经》中说:“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这是对窦燕山教育子女经验的总结(也就是五子登科的来历)。 窦燕山,原名窦禹钧,五代后晋时期人,他的老家是蓟(ji)州渔阳,也就是今天天津市蓟县(1976年划归蓟县,原属河北遵化县治),目前蓟县境内尚存窦禹钧墓和碑。过去,渔阳属古代的燕国,地处燕山一带,因此,后人称窦禹钧为窦燕山。

窦燕山出身于富裕的家庭,是当地有名的富户。据说:窦燕山为人不好。以势压贫,有贫苦人家借他家粮食时,他是小斗出,大斗进,小秤出,大秤进,明瞒暗骗,昧心行事。由于他做事缺德,所以到了30岁,还没有子女。窦燕山也为此着急,一天晚上做梦,他死去的父亲对他说:“你心术不好,心德不端,恶名彰著天曹,如不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不仅一辈子没有儿子,也会短命。你要赶快改过从善,大积阴德,只有这样,才能挽回天意,改过呈祥。”

从此,窦燕山暗下决心,痛改前非,缺德的事再也不做了。 窦燕山还在家里办起了私塾,延请名师教课。有的人家,因为没有钱送孩子到私塾读书,他就主动把孩子接来,免收学费。总之,自那以后,窦燕山就像是换了一个人似的,周济贫寒,克己利人,广行方便,大积阴德,广泛受到人们的称赞。

窦燕山心地善良。仆人盗钱二百千,担心事发,具字将12岁的女儿卖给窦宅,以偿负钱,逐遁去。窦燕山见小女甚怜,收为养女,成年后,为其择配良婿并陪嫁二百千钱。正月初一晚,窦燕山游延庆寺,拾遗银200两、金30两,等候多时,不见失主。次日,持遗金、银复去延庆寺等候失主。窦燕山家业丰裕,经常救济穷人。资助棺椁埋葬者27户,资助陪嫁者28户,资助做买卖维持生活者数十家,经济柴米而得活者不可数计。

后来他的妻子连续生下了五个儿子。他把全部精力用在培养教育儿子身上,不仅时刻注意他们的身体,还注重他们的学习和品德修养。在他的培养教育下,五个儿子都成为有用之才,先后登科及第。

当时有一位叫冯道(后唐923-934,后晋936-940时任宰相)的侍郎曾赋诗一首说:“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这里所说的“丹桂五枝芳”,就是对窦燕山“五子登科”的评价和颂扬。

所以我们要懂“五子登科”并不是指新娘子陪嫁的新马桶里放五个鸡蛋就能五子登科了。他是一种表法,是提醒即将做妈妈的新娘子懂得如何培养、教育孩子,使孩子成为有用之才,能取得功名,能名登科弟(子孙的多少算不上家丁兴旺,要能培养出圣贤之才,才是真正的家丁兴旺)。

所以古人曰:留万金遗於子孙,子孙未必能守住;留经书遗於子孙,子孙未必能读诵;不如积些阴德於冥冥之中留於子孙!

什么叫积阴德,就是做了好人好事不为人知,不宣扬于外,它所积功德是一比百千万。善事阴功,皆由心造,常存此心,功德无量…这其中包括身、口、意、戒、见、利都要有善意。身,身和同住,在行业为上不侵犯别人,不触及他人的利益、损人利已、伤害别人,做违法乱纪之事。要用身体去做好人好事、做善事、做社会志愿者,这是相处的和乐。口,口和无诤,我们不出妄语、诳语、奇语、恶口、两舌,在语言上和谐无诤,用我们的口来传布人事、社会好的讯息,这是语言的亲切。意,意和同悦,我们在精神上志同道合,有正念、正觉、正智、正思维,这是心意的开展。戒,戒和同修,在法律上人人平等,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就是法律的平等。见,见和同解,在思想上建立共识,不搞分歧,这是思想的统一。利,利和同均,在经济上均衡分配,不多吃多占,占小便宜,这是经济的均衡。

好的,再讲法布施得智慧,什么叫法布施呢?又怎能得智慧呢?也就是当你学到了知识,善的知识,对社会、对民众都有好处的道理、学文、技能,那怕是一顶点善道理,一句好话,一项小技术,都能和大家一起共同分享,广喧流布,受益于他人,这就是法布施。你有这个善主动,你就会得智慧。因为你自己首先要学习的呀!你体内要沉淀知识量啊!你才能广喧流布,你才能为大众服务,你当然就会生聪明啦,因为你比他人先学习嘛!这叫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儿早逢春,这就是法布施对我们带来的好处。

再来看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我来打个比方,南京中山陵有三百多个台阶,有位退休的老太太,退休后一直做好人好事,在中山陵捡垃圾、捡口香糖粘胶(我们把她称之为环保志愿者),从60岁捡到现在80多岁了,二十多年来,三百多个台阶,二个多小时一个来回,一点都不费劲!身体很健康,一点儿小毛小病也没有。老太太这种善举动就叫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很多报纸,多次报导过她的事迹)。

无畏布施就是身体力行,用自己身体的力量而不求回报的去做好人好事,去帮助别人,帮助社会,你就会得健康长寿,这就是人生大哲学,是忘我的精神,是奉献社会的精神,也是伟大领袖毛主席所说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还有放生也是无畏布施(你会得健康长寿)。我们与动物、生物、植物乃之与矿物都是平等的,无我高下。因为万物众生都是有灵性的,都是宇宙的一份子,我们和宇宙是一体的,宇宙就像一个人的整体,万物众生就是宇宙的细胞,每一个细胞健康了,人的整体才会健康,这样日月星辰才会运行正常,才会风和日丽,风调雨顺。这就是尊重生命、尊重自然,纵然才能够换回我们的身体健康,没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健康的身体从何谈起。

唯我独尊这是错误的观念,动物不是生来就是给我们吃的。大家若有这种想法,不懂怜悯万物众生的生命,尔时你的学业、事业、家业等等,会遭遇到莫明其妙的障碍或灾祸,其实这也并不奇怪,它是有因果关系的,也就是因缘果报,即:因果报因。汉文帝说过这样一句话:“灾祸因积怨而起,福泽由施德而兴”。所以我们要晓得“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浙江绍兴人)曾经写到“血肉淋漓味足珍,一般痛苦怨难伸,设身处地扪心想,谁肯将刀割自身。”古诗中又曰“千百年来碗里羹,冤深似海恨难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

所以我们对天地众生都要有慈悲心,怜悯心、禧舍心。当我们用爱心、慈悲心、怜悯心去帮助众生,解决众生的困难、痛苦或生命时,你真得会很幸福(你看,舒=舍+予,也就是舍掉一点,给予一点,换回的是舒服)!所以施予,比接受更快乐!有爱心必有和气,有和气必有愉色,有愉色必有婉容。相反,那就会遭受莫明其妙的障碍或者灾难。古人云:人为善,虽未福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好了,我们讲了克服两重性和三大布施。

接着再来讲讲三个让字,礼让、谦让、忍让。我们中国是礼义之邦,我们的老祖宗孔老夫子,必身的精力都在追求周公之礼、文王之道。我们每个中华儿女都要懂得礼仪。礼仪中间蕴含着让字,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是人们的好品质,做人的集大成,好品质离不开礼让,它是美德、是修养、是德行,它会使每个人生活在幸福里,使黑白的世界变得更加绚丽。

那么,相反不懂礼,他将会变成求职路上的绊脚石。

案例1、北京有一家外企公司招聘员工,去应聘的人都是很优秀的,经过很多关口的考试,专业考试、外语考试等等,考到最后只剩下几个人进入了面试。主考官来到了会议室说:“我现在刚好有一点急事,需要出去一下,10分钟以后我们继续面试。”在主考官走出去的10分钟里,这些年轻人站起来,摸东摸西,将桌上的文件翻来覆去,看了又看,还顺手拿给其他参考人员看看。10分钟后主考官进来了,对参考者说:“对不起,考试已经结束,你们统统都没有被录取。因为你们连最小的、最基本的礼节都不懂。”(因为会议室里有摄像头,他们的行为被主考官一览无余。)

《弟子规》上说:“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他们对主考官的决定很不服气地说:“从小到大也没有人教我们不允许乱动呀。”经典中云“先人不善,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过去的前辈,没有遇到圣贤的教育,确实缺乏做人做事的正确态度,也没有以身作则,子女走入社会不知道怎么为人处事。所以,纵使他们的能力很好,学历很高,但是这些细微地方的礼仪都没有顾虑到,小事办不好,不可能办成大事。一个很好的就业良机就在这样一瞬间失掉了,谁的责任?我们做父母的该到深思的时候啦!

案例2、还有在深圳,有一个博士生,经过严格的考试筛选,终于被一家很有名的大企业录用为高级职员。但是,在上班后不久的一天早上,他走到办公室楼的走廊里,遇到了一把笤帚横在地上,就毫不犹豫地从笤帚上跨了过去,这时正好董事长走在他的后边,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到了办公室后通知人事部,将这位高级职员立刻除名。这是为什么呐?主要是缺少社会公德啊!

因此,一个公司录用员工,考察的不仅仅是他的学识,更重要的是他的德行。如果平时一个小小的事情都不做,或者都看不到,这不是说小事你不爱做,而是你缺乏恭敬心,也是你在德行上面有缺失(恭敬心就是礼)。所以说:“成就我们的是德行,障碍我们的是习气”。一定要改变我们的不良习气,对待任何人、事、物都要有恭敬心、平等心,那你将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风浪,都会高帆远航。

所以说:“我们不能把祖宗的积善用亏了,也不能把子孙的支援用亏了。”高尚的人品必须具备“三德”啊!即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谦让呢?谦是骄傲的反意词。谦卑就是自尊,人只有谦让了,才会得到他人的尊重。老舍曾说过:“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

古时候有个皇帝决定要奖赏臣子们每人一只羊。但那些羊有大有小,有肥有瘦,要怎样分配才不至于导致争议呢?皇帝故意把这个“难题”抛给了手下的臣子。第二天早朝时,百官们各抒己见,向皇帝提出了很多的分羊办法。正当百官争论得脸红耳赤时,宰相默默地来到圈羊的地方,把其中一只最瘦、最小的羊牵走了。于是大家在互相谦让中很快地就把羊分了下去。其实这个故事是皇帝考验大臣们的,从小事中观察大臣们的心量。宰相起了带头作用。之后呢,大臣们之间就会以国家大局为重,效仿宰相懂得谦让。所以上至大臣,下至庶民都要谦让啊!

忍让呢?忍字头上一把刀,刀在心上有险招,你不忍让会遭祸,闯出祸来谁担当。也就是说刀架在心口上都得忍,刀上的一点,就意味着心在滴血,你都还要能忍哪!忍是大学文,忍乃心头无名火,奸恶险诈藏其锋,忍气饶人消百孽,休要逞强结祸根。你看浪花虽巨,但瞬间消逝;山洪虽猛,但片刻无踪,故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大家可知道吗?世上什么最宽?陆地不够海洋宽!海洋不够天空宽!天空不够胸怀宽!所以说人们的胸怀才是最宽广的啊!

我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叫《六尺街》。长沙市开福区六堆子附近有条小街,叫六尺街。相传这条街上曾住着两个大户人家,一户是当朝刘宰相家,一户是兵部侍郎李大人家。两家的夫人、孩子因不适应北方的水土,都留在家乡长沙生活。两家大门正好相对。

李家儿子多,自恃人强力壮,在家大兴土木,扩大自家门面,将一堵墙砌到了刘家的门口。刘家见此情景,气愤万分,连夜修书一封,火速送往京城。刘宰相得书后,凝思片刻,当即回书一封。书中写道: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宰相夫人读了,深感其意,当即教导一家上下人等,不得再谈此事,并下令拆除自家围墙,退让三尺,以作进出之道。李家风闻此事,惭愧不已,不但拆除了新墙,还效仿刘家,也退三尺,作进出之道。从此两家来往密切。退出来的六尺地,成了百姓的自由通道。后来,这条通道被人们称之为“六尺街”。这个故事同样流芳百世。这就是忍让的最好案例,避免了一场不小的斗争,让我们后人去效仿。

以上例子,就是正本清源,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特别是我们女人是一个举着轻重的人物,是世界之源头,我们必须要修身(正本清源),修身就是修正自己身上的不良行为,修正自己的错误观念。实际上就是通过自我修炼来达到自我完善的一种途径,就是要把圣贤之美德、才学,化为自身之习性和功力,再来教育我们的子女!修身为了齐家,家庭好了社会才会好,社会好了国家才会太平,世界才会和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平天下的源头都在我们女人身上,天下治乱之权在女人的手中!在我们的心田!

讲了许多,我今天想借此机会,回答不少同志想了解的一个问题,就是烧香、叩头、拜佛到底是什么意思?

烧香?香是天然植物所制,点然香以后,香会产生出一种特有的香味,这种香味在虚空中会形成一种良好的磁场,然而良好的磁场会使人们的心净下来,不浮躁,感觉天净地宁,仿佛站在一块净土的中央!

就如幢钟是同样的道理,寺庙里的大钟,上面都刻有经文,经文是善知识,是对我们普罗大众教育的篇章,教我们行好心、办好事、做好人。那么这个钟用木棒这样一撞,发出来的声音回荡在尽虚空、遍法界,同样形成了良好的磁场,在这良好的磁场里,人们的心就会很宁静、不浮躁。人们就会产生许多许多善念,念念是善。很奇怪,在佛菩萨面前,人们绝对没有一个是恶念,这就是佛的力量。善念中必然会有祈求佛菩萨的保佑!庇护!佛力加持等等的念想!

有了这些念想,同时就会增进自已的信心和责任,信心有了,我们就会去不懈的努力。通过努力,学业也好、事业也好、家业也好,士农工商样样会成功,事事就会顺意,百事就吉祥,万事就会如意!所以叫做佛氏门前有求必应!这是一种心里的暗示,也就是佛力的加持!境由心造,境随心转,环境是由我们的心念而产生的,什么样的心境产生什么样的环境;环境又随着我们的心在转动,什么样的环境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成就。讲到这里我想起了江泽民总书记曾经有这样两句偈:“晨钟幕鼓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迷路人…”

叩头:叩头就是放下傲慢性,向佛菩萨学习,学习他慈悲、博爱、怜悯众生。傲慢的人他一般情况不肯叩下他的头胫骨的。但是一担当他肯叩下自己的头脑时,就弄懂谦卑了,他真的就放下了,只要能放下自己的偏见和执着,你离成功又迈出了一大步,因为放下是对心灵的一种解脱,而不是对责任的放弃。你放下了有限,却会拥有无限,这就是人生的大哲学。

那么点蜡烛又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要我们学习佛菩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我们的心要亮堂,不要太黑暗,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只要见到有光明,我们的心就要明心见性。

那么佛台上放的水果又是什么意思呢?他是一种表法,告诉人们要种好因,才会结好果子。你种善因就结善果,你种恶因就结恶果。万事皆有因果而起,任何一件事都有因果关系的,只要我们净下心来加以思考,全会有答案的。

它不是迷信!迷信是当一件事没有弄懂、弄通就去乱相信、瞎相信,这才是迷信。当我们把一件事情弄懂弄通,它是哲学、是科学!是做人做事的道理。

好的,我们接着讲种好因结好果,那好果子从何而来呢?

好果子是从母亲的心里来!母亲的心是家中的福田,心厚则果好。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母亲这块福田肥沃,孩子就像树一样,家中的财富像树一样,都长在母亲的心地上,结出来的果实就甜、就大。母亲承载着家庭的未来,心厚则果好,心是良田百世耕。所以母亲的形象特别的重要,母亲的心是深厚的大地啊!言教、身教、境教全有赖于母亲啊!

换言之,一辈无好妻,十辈无好子。母亲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举止行为,无不是善、无不是恶;无不是好、无不是坏;无不是美、无不是丑。母亲的心地很薄,家里的田地就“贫瘠”,就像锅壁滩一样,土地没有营养,纵然有了好的种子也难以发芽,发了芽也成不了才,更不用说结好果子了。

这全基于母亲的心地啊!女人在家庭也好、单位也好、社会也好,都存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女人乃是世界之源头,是齐家之本,清国之源。女人要性如棉,既洁白又温暖,棉花拍之如饼,纺之如线。我们女人要用《女人八德》做人做事,即:孝顺、和睦、慈良、贞静,将它用运到生活中、工作中,延绵不断(孕育-养育-哺育-教育),向孔子之母、孟子之母、岳飞之母学习。圣人是圣母之生,先有圣母后有圣人。我们的家需要我们做母亲的去辛勤的耕耘啊!去相夫教子啊!

相夫教子不光光是帮助丈夫洗衣、烧饭,而是帮助丈夫成就自己的德行,能够教育好孩子的成长,扶助丈夫之德业,有了深厚的德行才能承载学业、事业、家业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清华大学的校训。厚德载物就是德行要厚重,你才能承载得了你的家业和事业。

但是我们作为妻子“相夫”(就是对待自已的丈夫),也要讲究一点艺术,要把丈夫当作人生中的三个人来看待。哪三个人呢?父亲、朋友、孩子。当丈夫在外面学习、工作、事业取得成就的时候,你一定要把他当作父亲来看待,尊重他、恭敬他、崇拜他、赞美他。平时我们要把丈夫当作朋友来看待,多给他一点空间,一点自由,给予他足够的信任。然而当丈夫学习、工作、事业有不顺利、有失败,包括有过错了,我们要把他当作孩子来看待,真正来理解他、体恤他、包容他、原谅他。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的,也没有那一个人一辈子不犯错误。但是一个大丈夫最需要妻子的时候,我认为恰恰是他的仕途不顺利或是失败的时候。你看男人的外表虽然都很是刚强,其实男人的内心是很脆弱的。男人只有爆发力,很多的是缺少耐力。在这种状况下,男人是非常需要我们女人去呵护他。我们的胸怀就是他的避风港湾,帮助分担忧愁和痛苦是我们女人的天职。要把他拉回到自己的身边,安抚他,教育他,让他重新树立信心,重头再来。我在这里有一首歌想献给大家:

《丈夫辛苦了》

没事的时候,也不觉得啥;

有了事没你,还真抓瞎;

要说这日子呀,你才是主心骨;

你东奔西忙,支撑起这个家;

丈夫你辛苦了!丈夫你辛苦了!

一天天孩子长大,你也有了白发;

再苦的日子,没见你流过泪;

也许你背地里,咬碎过牙;

有些时候你也发发火,我知道你工作压力很大;

钱是不好争啊!也不禁花!你没让妻子手里太紧巴。

丈夫辛苦了!丈夫辛苦了!

一天天疼爱孩子,你更孝敬爹妈;

再甜的日子,没见你耆侈过,你尽量让家里不缺啥;

丈夫你辛苦了!丈夫你辛苦了。

所以我们绝对不能撒少女之性子,把丈夫一脚踹开,推卸责任,我们做妻子的要敢于承担家庭的责任。其实家有贤妻,夫不出枉祸!男人的过错、过失,女人有不可推卸责任。更不能再把自己当作年轻貌美的少女看待,弄不弄就谈离婚。你的孩子会受到伤害,造成孩子不孝的起因从此而来,孩子就会产生仇视父母的心里,家庭就会破裂,也会给家族蒙受耻辱。社会再发展,没有男人的女人最终还是会被社会所轻视。所以女人不要撒少女性子,不要抛弃孩子和家庭,要把丈夫拉回到自己的怀抱!丈夫再没有用,你就把他当成佛菩萨一样恭在家里,他也是女人的底气,家庭的底气。

同样,丈夫对待妻子呢?要真心相待,体贴入微,知恩报恩。我记得在书中还读到印光大师说过:“所有的丈夫要对太太很好,因为太太有一个恩德是我们永世都报不完的,那就是帮我们传宗接代和相夫教子。”印光大师又说:“家庭母教乃是贤才蔚起、天下太平之根本,要做好母教,首先,要做好胎教;其次,要做好幼教;再次,要做好圣贤教育。不然,凭我们自己是不行的,太太成就了我们,这个恩德一辈子也报不了。”

丈夫要让妻子感受到,我这一辈子是因为娶了你这么好的妻子,我的家业、事业才能有这样好的发展。当丈夫对妻子这样评价和感受时,做妻子的就会做得相当圆满,再苦再累她也会默默无闻的奉献。这里我还想献给大家一首歌:

《妻子辛苦了》

起早贪黑紧忙活,上班回来就下厨;

每天三顿家常饭,一年三百六十五;

买菜烧饭洗衣服,下有儿女上有母;

为了孩子操碎了心,一年三百六十五;

妻子啊妻子,你挺辛苦;

辛苦为了全家福,精打细算为了家;

你常把家缝补,细水长流过日子,全靠你简朴;

妻子啊妻子,你挺辛苦;

有你那日子能过富,有点安慰就满足,丈夫心里最有数!

妻子啊妻子,你挺辛苦,一家老小都和睦,都和睦……

所以说我们做父母的一定要互敬、互爱、互相尊重,做孩子的榜样!典范!言教不如身教,身教还需境教!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依教奉行,以身力行!

你看,教育的教字,老字头下面一个子,也就是说,老的和小的要融为一体,他才称之为孝。旁边加上一个文化的文字,才能称之为教。它是上所施,下所效,也就是上面怎样教的,下面跟着怎样效法。(中国的文字是人类智慧的象征,汉字是智慧的符号,中国的汉字是老祖宗苍颉发明的,他为了造字吃尽了苦头,爬山趟水……为的是留于子孙后代,我们只要细致地拜读,宇宙人生真相全在文字之中!)

这里讲一个上所施,下所效的反面故事,《宋朝少年沈元觉》。沈元觉是一个10岁刚出头的少年。他有个爷爷,年迈多病,只会吃,不会干活,增添了家里的负担。沈元觉的爸爸几次要把爷爷去扔掉,还骗沈元觉说,爷爷老了不死会变成妖精,但是沈元觉太小,说服不了爸爸,只有无奈。有一次,爸爸把爷爷装在了篓筐里,带着沈元觉一起把爷爷背到了野山顶上,扔下爷爷就走了。然而,沈元觉回头把篓筐背上了肩。父亲问,爷爷都已扔掉了,你要篓筐干什么?沈元觉对爸爸说:“等你老了,还用这个篓筐背你到山上,把你扔掉啊!” 爸爸顿时感悟了,羞愧不如,重新把爷爷背回了家中,孝养老人。

这虽然是一个反面故事,但他说明了上有所施,下有所效的道理!当我们今天在孝敬父母、公婆的同时,其实就是在孝敬自己,在给孩子们做榜样,这就是现身说法,上有所施,下才有所效。愿今天在坐的各位姐妹在家都是一位好母亲、好媳妇、好太太!

接着把太太的来历分享给各位姐妹。(妻子被称之某某人的太太,其实她的来历并不是很简单的),太太称呼的起源于周族太王古公亶父,他的贤妃叫“太姜”,即是泰伯、仲雍、季历三兄弟之母。太姜有美色,而且性情贞静柔顺,并且极有智慧。教导诸子,至于成人,从来没有过失。古公谋事,必与太姜互相商量。随便古公要迁徙到什么地方,她都不辞劳怨,顺从追随。

季历即位,又娶贤妃,叫“太任”,史载,称其端庄诚一,德行无缺失。及有身孕,即自开始胎教,所谓“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因此而生文王。

文王又有贤妃,叫“太姒”。《史记•周本纪》说:“武王同母兄弟十人,母叫太姒,文王正妃也。”《列女传》称其“生十男,亲自教诲。自少及长,未尝见邪僻之事。文王继而教之,卒成武王、周公之德。”

周室由古公亶父到季历、文王三代,都有贤妃良母助兴周室。所以能形成姬周王室八百多年的宗室王朝,都是由其上辈“齐家、治国”的德育教化而来,并非偶然徒然的提三尺剑,一战功成而得的天下。因此,后世尊称别人的妻子叫“太太”,便是从周室有三位“太”字辈贤妻良母,母仪可风的典故而来,并非是随随便便的口头语。所以称谓太太乃责任重大,扶助丈夫之德行,教育子女之才学。

讲到了太太,我又想起了美国费城百贷公司有这样一个故事(其中的主人翁就是一位太太)。

一个阴雨密布的午后,大雨突然倾泻而下,行人纷纷逃入就近的店铺躲雨。这时,一位浑身湿淋的老妇,步履蹒跚地走进费城百货商店。看着她狼狈的姿容和简朴的衣裙,年轻的售货员都对她不理不睬。

只有一个年轻人热情地对她说:“夫人,我能为您做点什么吗?”老妇人莞尔一笑:“不用了,我在这儿躲会儿雨,马上就走。”但是,她的脸是明显露出不安的神色,因为雨不断地从她的脚边淌到门口的地毯上。

正当她无所适从时,那个小伙子又走过来说:“夫人,您一定有点累,我给您搬一把椅子放在门口,您坐着休息就是了。”两个小时后,雨过天晴,老妇人向那个年轻人道了谢,并随意地向他要了名片,就颤巍巍地走了出去。

几个月后,费城百货公司的总经理詹姆斯收到一封来信,写信人指名要求这年轻人前往苏格莱收取装璜一整座城堡的订单,并让他负责自己家族所属的几个大公司,下一季度办公用品的采购任务。詹姆斯震惊不已,匆匆一算,只这一封信带来的利益,就相当于他们公司两年的利润总和。

当他以最快的速度与写信人取得联系后,才知道这封信是一位老妇所写,就是几个月前曾在自己商店躲雨的那位老太太--而她正是美国亿万富翁“钢铁大王”卡内基的母亲。

詹姆斯马上把这位叫菲利的年轻人推荐到公司董事会。毫无疑问,当菲利收拾好行李准备去苏格莱时,他已经是这家百货公司的合伙人了。那年,菲利22岁。

不久,菲利应邀加盟到卡内基的麾下。随后的几年中,菲利以他一贯的踏实和诚恳,成为“钢铁大王”卡内基的左膀右臂,在事业上扶摇直上、飞黄腾达。成为美国钢铁行业仅次于卡内基的灵魂人物。

不过,一个人的善行像这个故事所说的一样,有戏剧性的报答或是获得社会赞赏,毕竟是很少的。帮助别人且不图回报,这才是真正的善、无私的善。如果仅仅是为想让人感谢或期待被社会认同而行善,那么美好的诚意就会减低。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无数善良的人以匿名方式来投入时间、精力、金钱去行善,他们并不期待因此而获得感谢或赞扬,他们是这个世界的施爱者,因为他们的善良,才使这个世界充满爱意、温情和感动。

人有善念,天必从之;天庭无亲,常与善人。诸如此类的善行,他都基于在孝道的基础上,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孝道分为大、中、小三类。小孝养之父母,中孝报晓国家,大孝敬之天地宇宙。中国的古圣先贤将子女对父母的孝养分为两大类:一曰孝身,二曰孝心,我觉得还要再添加一曰孝志。

“孝身”就是养父母之身。《弟子规》中说的:“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就是说的是养父母之身,关心父母的冷暖、温饱。

“孝心”呢?就是恒顺父母之心。父母希望子女求学必勤,战阵必勇,居官必廉,子女一一做到了,就是顺了父母的心,这就是孝心。《弟子规》又说到“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父母希望子女身体健康,希望子女是一个有高尚道德的人。子女若不知节俭度日,一味骄奢淫逸,玩物丧志,弄得满身是病,父母一定会忧伤不安;子女违法乱纪,或者做出有损道德的事,一定会使父母蒙受羞辱,这都是大不孝。

历史上我们的老祖宗特别重视恭敬父母。孔子有个学生叫子游,他问老师,“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里的意思是说,如果把对父母的孝仅仅当做养父母的身体,那么犬马也能养。所谓犬马能养是指犬马能以其体力服侍主人,即犬能守夜,马能代劳。但是犬马不知敬。只有人能够知礼,知礼则能敬。如果子女只能养父母的身体,而不能恭敬父母,这同犬马有什么不同呢?

养父母之志呢?就是子女做到了求学必勤,战阵必勇,居官必廉,同时又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这就是养父母之志,这是子女给父母增添了光彩,增添了家族的荣誉,为家族光宗耀祖,这就是养父母之志。

拿中国圣贤的教诲看现实,人们发现,当今社会固然有不少善事父母的孝子,但是不可讳言,有相当多的子女,不用说顺父母之心了,单就孝养父母之身来说,也难于完全做到。

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从孝道我们又要讲到一个人的品德和事业的关系上来了,具有良好或高尚品德会成就你事业的成功。微软副总裁(李开复博士)说道:我把人品(就是德行)排在人才所有素质的第一,超过了智慧、创新、情商、激情。我认为一个人的人品如果出了问题,这个人就不值得一个单位去考虑雇用他。

现代社会人们普遍缺乏诸如忠诚、敬业、服从、正直、诚信的优良品德。那么人的优劣品德重要体现在那里。我们试想,比如我们的企业、公司的干部或员工,品德普遍低下,充满重重矛盾、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损公肥私。我们的公司又怎能发展壮大呢?

木桶定律告诉我们:一个企业、公司就如一只木桶,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它能盛载多少水量,不在于木桶最长的那块木板 ,而在于木桶最短的那块木板,要想提高木桶的整体容量,不是去加长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要下功夫依次补齐最短的木板,并要促使木桶的每一块木板的结合紧密度。尤其是领导者(领导者就是木桶圆周的一条箍,松了会漏缝,紧了会散架)不仅仅要关注你下属每个员工的学习能力和业务能力,更要学会让所有员工团结一心(这其中就包括:不泄露公司的秘密,不占公司的便宜,不身在曹营心不汉,不找不到下家骂上家,不做工作以外的事,自觉维护公司荣誉这就是木桶的紧密度),而不是互不往来,甚至互相拆台。

一滴水要想不干涸的唯一办法就是融入大海,一个员工要艳情生存唯一选择就是融入团队团结一致。处在底层者,要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处在中层者,要以身作则,以德服人;处领导的副手,要精心辅佐,克尽厥职。

在这基础上,我们作为一名公司员工,还必须要学会感恩。人从有了生命的那天起,便沉浸在恩惠的海洋里,你的生命里有许许多多的人值得你去感恩,比如,朋友、家人、老师、同事、领导。

懂得感恩,是一个员工优良品质的重要体现,如果连最起码的感恩都不能知道,又怎么能够珍惜工作、热爱生活呢?

对待感恩,我们应该有正确的态度,作为员工,想要懂得如何感恩公司、感恩老板,就必须正确看待你和公司、老板之间的关系。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个员工可以为一个陌人的点滴帮助而感谢不尽,却无视朝夕相处的上司、同事的种种恩惠、帮助和支持,将一切视为理所当然,视之为纯粹的商业交换关系,或者说老板是剥削阶级,剥削员工的剩余价值,老板开的豪车、住的豪宅看了眼红,嫉妒心像火焰一样愤然而起,好像全是剥削他的剩余价值而得来的。那么,这样的人他们将会整天被怨恨情绪所啃噬,搞得自己痛苦不堪,而无心工作,这样将会离他失业的日子越来越近,而离他的幸福日子越来越远了!

其实每个人的福报都是有定数的,我在这里再插个故事,大家都知道李嘉诚,他在20几岁的时候遇见一位高僧大德,他向高僧大德乞求,乞求什么?李嘉诚说我想求财,高僧大德问他你要求多少?李嘉诚逼了好一会儿,逼出了一个数字,多少?2014万元港币。大家都知道(李嘉诚1928年出生,再加30岁吧,等于1958年的时候),那时候的2014万元港币是个天文数字。可是那位高僧大德说:“太少了,你往后是香港的首富,香港70%都是你的。李嘉诚问为什么?高僧大德说:“你前世修得很多呐!”

那这是什么道理呢?大德怎么就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呢?古人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也就是你要知道你的前世是什么样的,你的今生所感受的就是,那么你要想知道你的来世又如何?那么你今生赶紧做!快点修!快点做布施!也就是我上述所讲的三大布施,布施就是从感恩至力行。

比如你们的周董办企业,他的举措就是在回报社会,承担社会的责任,帮助国家挑担子,养活多少个家庭,这就是大布施。每一个人的福报都是由前世所修定的,不是靠今生妄想得来的,所以我们都要懂福、惜福、再造福(中国人用《易经》能算命,它是大哲学、大学文呐)。

那么高僧大德他怎么又会知道李嘉诚前世的呢?真真的修行人他很清净,他把人生的“三毒”全放下了,即:忘想、分别、执着统统放下,禅定!要能入定,他就能超越时空。我们现在的人生活在三维中间,蚂蚁生活在二维中间,蚂蚁只有平面没有立体,我们看蚂蚁寻食、搬家看得清清楚楚。入定后的高僧大德超越三维,看我们寻食、搬家、做善事、做恶事看得清清楚楚。现代科学研究已达到了11维秩,可是两千五百多年前的经书里老早就讲到了28维秩。古人云:“祖宗虽远,拜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念啊。”

所以雇佣和被雇佣之间表面上是一种契约关系,但是在契约的背后实际上是一种因缘关系,是一份亲情、友谊和缘份,就凭这种缘份也值得我们毫不懈怠的去努力工作,感恩给予我们就业机会的领导、老板啊!

如果我们心存感恩之情,那么我们感受的不仅仅是心灵的宁静,生活也会将赋予他最大的回报。

当一个好企业要想长期的发展,要依靠我们每个人的好品德,用好品德来创造好业绩,这就叫做到。然而有了好业绩你才会获到领导的认可、上级的恳定,诸多的荣誉,纵然你才能有所得到。

总之,一个成功的领导背后,必须有一群品德高尚,能力卓越,忠心耿耿,且业绩突出的员工,这个企业才会有生命力,才不会被市场而淘汰。公司这个大木桶里有水了,我们员工的碗里才能盛水,这才能真正的得到。我们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宁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靠实力打天下,拿业绩来说话。

我们要把公司的兴衰,作为自己的荣辱,好人品铸造好企业,好企业培养好人才。

谢谢大家!

第二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悟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悟

上这门课前,我一直有一个错误的认识,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儒家思想。从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儒学就开始成为中华文化的基础。儒家思想也一直处于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被视为中华文化的代表。然而,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除儒家思想体系以外的其它许多学派思想体系,如道家、法家、名家、阴阳家、墨家,以及后来传入的印度佛教等。这些学派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中都起着作用,他们的思想、精神既相互矛盾,又相互补充。 首先,介绍一下儒、道、佛的主要思想。并从精神方面分析一下三者的人生功效:

<一>、儒家:强调有为,“出世”,即要做事情,在这个世界做事,孔子说要“知其不可为之而为之”,兢兢业业,认为活着就是要做点什么。人必须要有自己的理想抱负,积极进取,不能只是贪图一时的享乐。同时,儒家强调“仁爱”、“和”、“诚信”等道德行为准则。

<二>、道家:强调清静无为,清心寡欲,天人合一。强调的是自我精神的自由飘逸和宁静,在于怡养精神,获得精神的“逍遥”自在。不为外物所累。庄子认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追无涯,殆矣!”庄子看到自由和主观条件的矛盾,但他不是去积极地认识和改造客观条件,争取获得自由,而是采取寻找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三>、佛家:佛的“治心”,既是心里想要的升,世间万物都是“因缘和台”的,世事无常,每一个事物包括所有实体,像是芭蕉树,掰掉叶子什么也不是,人就是一副臭皮囊,里面装了心、肝、肺。任何事物都只是一个幻想,任何事得与不得都一样。人需要看破红尘,需要修行,达到上述的境界,才能到达人生的极乐境界。

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以上述的儒、道两家思想互补为主干,以佛等其它思想为辅。上面介绍了三家的主要思想,现在看是探讨一下它们对我的积极意义,就像有一句话说的那样:“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

儒家对我们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在为人上,我们要以和为贵,为人要谦和,善于学习。不必把平时一点点的鸡毛蒜皮的事放在心上,人需要有宽广的胸怀,这样才能不被小事所累。在人生态度上,儒家强调入世、有为所和经世致用。所谓入世,就是表示儒家既不关注外在的自然的探寻(道家),也不关心人死后的问题(佛家)。它强调人需要进入现实社会,融入集体。有所为,就是人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处在一定的位置,就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必须对他人和社会负责。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励了无数的仁人志士,无论遇到再大的困难,他们都会坚定自己的信念,努力奋斗!“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正是这种思想的体现。我们也是一样,人生需要一个奋斗的目标,需要不断地追逐。哪怕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会遇到多少艰难困苦,我们也在所不惜,不放弃努力,不放弃追求,我们需要百折不挠,愈挫愈勇的精神。理想也许暂时不能实现,但我们不会停止努力。。。。。。再者就是经世致用的精神,学要与实际相结合,白居易的“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于是,儒家提倡的“学而优则仕”则是一种体现。还有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集中反映了儒家先进知识分子就是救民的理想。他们实践上也是身体力行,坚持不懈。我们要学习这种精神,结合当今社会的需要,认真学习,将来现身于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之中。

相比之下,道家教导我们要有超然的宇宙观,透视时空,最大的泰山和秋毫之末都没什么区别。因为他们蕴含的都是一个道,因为到无所不在。能以大见小,从秋毫之末中得到道的启迪才更见对道体悟之深。这种以小见大,超越世俗的境界以及人与自然的统一关系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道的这种对自然的思想恰好与儒的人生理念相互补充,使中国文化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道,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而佛教呢,认为一切皆空,追求“常乐我净”的境界。所谓的名利,都只不过是过眼烟云。佛在平常的生活中追求绝对自由的境界中,学会在尘世俗氛超越尘世俗氛,自我平衡,忘掉一切,从而形成一种逍遥豁达、随缘任运的人生态度。 禅则是佛修行的一种方式。我们可以学习那些心理的修习方法,给自己带来平和和宁静。现代社会,各领域的快速发展往往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压力,整日生活在快节奏的生活之中。而在紧张之余修习参禅,情绪可以得到放松,重新领会恬静平淡的生活乐趣,从而求得心理平衡。

以上都是我对儒、道、佛的理解,学习了这些,引发了我对人生的思考。上了大学之后,我失去了人生的方向,用空虚来形容现在的生活,一点也不过,经常无缘无故发脾气、生气。接触了中传之后,确实然我见识了不少以前没接触过的思想。现在,我懂得了该如何面对人生的问题。我需要一个追逐的理想,不管遇到什么,我都会坚持不懈,调节好自己的情绪!

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虽然我只晓得其中一小部分的道理,但这些道理对我们的成长将产生积极的作用,指明我们前进的方向。我们应该认真领悟其中的奥秘,为我所有。当然,我们需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如此宝贵的财富,我们应该继承并发扬其中优良的传统,不断地完善自我,为中华民族的辉煌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三篇:感悟中国传统文化

感悟中国传统文化

自盘古开天辟地一直到如今的现代社会,以传统文化为立国之基的中国在世界上已存在了长达五千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中华民族及其祖先创造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灿烂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是所有华夏儿女引以为傲的璀璨瑰宝。

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都应当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继承和发扬悠久的文化传统,取其精华而去其糟粕。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更有责任和义务去汲取传统文化之精髓,不断地开拓创新,结合新的时代和实践对其加以发展,使其绽放出更加绚丽夺目的光彩。

对于我们每一个个体而言,积极主动地接触、了解和学习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这对我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以及行为模式有着重要影响。中国的传统文化其实本身就是一套完整的、独具中国特色的修身养性的学问,其核心即是道德教育。在处理个人与民族、国家关系的问题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历来为世人所推崇。领悟中国的传统文化一方面增强了你我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也培养了我们青年一代的社会责任感。历代民族英雄身上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让我们牢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使命,团结一心,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在对待人生态度的问题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给了很好的诠释。自古以来,不论是在天灾还是在人祸面前,中华儿女从未屈服和放弃,面对种种挑战而不丧失斗志,敢于向一切自然与社会的危害和不平进行顽强抗争,永远保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正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个人的成长需要自强不息的精神,国家的繁荣昌盛更需要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实现人生价值的问题上,古人所看重的是对真理的不懈追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种对真理的执着,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正是我们现代人所需要的。探寻真理不仅仅对个人的发展十分有利,更重要的是它能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在道德修养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几千年积累的文化底蕴对于道德情操的培养有着极为重大的作用。“百善孝为先”让我们明白如何为人子女;“君子之交淡如水”教会我们怎样与他人交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让我们懂得何为博爱、何为真善美;“业精于勤荒于嬉”引导着我们脚踏实地,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我们的道德素养得到了潜移默化的提高。这在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有着十分积极地影响。

如今, 世界各国都在不断地了解中国,学习中国的历史文化,学习独特东方智慧。当世界都认可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我们这些炎黄子孙,尤其是我们年轻一代更应该大力弘扬自己国家古老的历史文化。正如罗素所说:“中国与其说是一个政治实体,还不如说是一个文明实体—一个唯一幸存至今的文明。孔子以来,埃及、巴比伦、波斯、马其顿,包括罗马帝国,都消亡了;但是中国以持续的进化生存了下来。它受到外国的影响—最先是佛教,现在是西方的科学。但佛教没有把中国人变成印度人,西方科学也不会将中国人变成欧洲人”,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继承和发展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学习历史智慧,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第四篇:感悟中国传统文化

感悟中国传统文化

在地球的东方,生活着我们中国人,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风俗各异,方言口音千差万别,是什么纽带把我们维系在一起,使中国人成为中国人呢?显然不仅仅是地域,更重要的是文化和传统。数千年里,中国人同敬天地,祭奠共同的祖先,使用同样的文字,学习一样的典籍??在西方人的眼里,那里曾经是礼仪之邦。

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信仰为本,道德为尊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与人种和土地这些物质要素同样重要的精神要素。一个民族的文明史就是其文化发展史,民族文化的彻底摧毁意味着一个民族的消亡。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根!

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神农尝百草”、“仓颉造字”,奠定了中华神传文化的初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融入文化的血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两千多年前的孔子设馆授徒,把以“仁义礼智信”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传与社会。公元一世纪,“慈悲普度”的释教佛法东传,中华文化变得更为博大精深。儒、释、道三家思想交相辉映,使盛唐时期达到举世瞩目的辉煌。

中国人真正的文化是五千年前由黄帝开创的,因此把黄帝称为“人文初祖”。实际上黄帝也是中国道家思想(“黄老之学”)的创始人。儒家思想深受道家影响,孔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朝闻道,夕死可矣”。记述天地、阴阳、宇宙、社会和人生规律的《周易》被儒家奉为“群经之首”,其中的预测学连现代科学也难望其项背。佛家思想,尤其是禅宗思想对知识份子潜移默化,影响巨大。

儒家思想是传统文化中“入世”的部份,重视家庭伦理,其中“孝”又占了极重的份量,“百善孝为先”。孔子倡导“仁、义、礼、智、信”,但又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佛家和道家思想则是传统文化中“出世”的部份。佛、道对普通民众生活的影响可以说无处不在,与道家思想渊源甚深的中医、气功、风水、算卦,以及佛家天国地狱、善恶报应等等思想与儒家伦理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道家讲“真”,佛家讲“善”,儒家讲“忠恕”、“仁义”,“外略形迹之异,内证性理之同,??无非欲人同归于善”。这才是“儒释道”信仰为根的传统文化最有价值的地方。 儒、释、道信仰给中国人建立了一套非常稳定的道德体系,所谓“天不变,道亦不变”。这套道德体系是社会赖以存在、安定和和谐的基础。

虽然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多次遭到侵略和打击,其传统文化一直表现出极大的融合力与生命力,其精华代代相传。“天人合一”代表着我们祖先的宇宙观;“善恶有报”是社会的常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为人的起码美德;“忠孝节义”是人生于世的标准;“仁义礼智信”成为规范人和社会的道德基础。在这样一个前提下,中华文化体现出诚(实)、善(良)、和(为贵)、(包)容等优点。“天地君亲师”的牌位,反映出百姓敬神(天地)、忠社稷(君)、重家庭(亲)、尊师道的根深蒂固的文化内涵。中华传统文化追求天人和谐,重视个人的修养,以儒释道的修炼信仰为根,能够包容,能够发展,能够维护人间道德,能够使人有正信。

在中国历史上,传统文化达到鼎盛的唐朝恰恰是中华国力鼎盛的时期,科学也因此在世界上独领风骚。当时欧洲、中东、日本等地都派人去长安学习,周边国家则以中国为宗主国,万国来朝,重译款塞。秦朝以后,中国常常被少数民族占领,包括隋、唐、元、清和其他少数民族割据的朝代,但是他们几乎都被汉化,这不能不说是传统文化的巨大同化力所致。恰如孔子所说:“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二、千古艺文多神迹

除了儒释道等传统文化经典,中华神传文化的另一大系,在于文学、艺术、中医与科技。

它们浩如烟海,是五千年文明的伟大结晶。催生它们的大家,犹如群星璀璨,令人目不睱接。然而,它们与他们的初衷与宗旨,都在体道与济世:前者是实质,借以教化人心;后者是功用,借以归正人心。

文以载道,是中华文人的一贯传统。“《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屈原开“楚辞”之风,《问天》而后殉国。相如好为大赋,却并不看重功名。司马迁写《史记》,意在“穷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等,无不与儒、释、道相关。

以四大名著为例,《西游记》本身就是神话;《红楼梦》开篇是大荒山无稽崖上空空大士、渺渺真人和通灵宝玉的对话,这段神话是贯穿《红楼梦》的线索;《水浒传》开篇讲“洪太尉误走妖邪”,这段神话是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的来历;《三国演义》开始讲天灾示警,以“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的天命观结尾。余者如《东周列国志》或《说岳全传》也都以类似的故事开头。

这绝非小说家们在创作时的巧合,而是中国知识份子对于自然界以及人生的基本看法。他们的文化作品对于后人存在着深远的影响。以至于中国人谈起“义”的时候往往想到的不是一个概念,而是关羽这个“义薄云天”的人物,和“屯土山约三事”、“白马之围”、“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最后败走麦城,“义不屈节,父子归神”等故事。谈起“忠”的时候会自然想到岳武穆“精忠报国”,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等。传统价值观中对“忠义”的赞美就这样通过知识份子创作的精彩纷呈的故事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抽像的道德说教,通过文化的方式具体化,形象化。

画家名作,更是如此。画多神来之笔,即因他们心中有神佛,灵感自天外,下笔如神助。书画同源,都重写“意”,意在敬天畏命,超凡脱俗,堂堂正正。人类数千种文字,唯汉字有书法艺术,即因汉字也自神传,形、音、义都与天上的文字近似。古代中国建筑,多见天人合一的绝唱:上合天象,下应风水,中通人情,自成多维一体的神奇世界。

名医如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俱通阴阳五行之学,俱怀神奇莫测之术,故能起死回生,药到病除。譬如华佗,一眼可以看清曹操脑袋里面的瘤子;譬如经络,古人早就画出图谱,今人却仍不能发现。今人将其特异的修养方式与表现手段视为迷信或糟粕,只是继承少许药方,所以中医已至消亡的绝境。

古代科技,真个是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譬如秦始皇陵,至今也不敢挖掘;东汉地动仪,至今也不能破解;赵州桥雄跨千年,绝非今日“豆腐渣”工程可以并论。何也?古人用“心”从事创造,注重每一环节的“天地大义”;今人用“术”从事创造,注重每一环节的“名利双收”。所以,前者精益求精,感天动地,宛若天成;后者急功近利,粗制滥造,毫无神韵。

中华文明,如此意味深长,欲使每一字、每一器、每一艺,都能体现天意、启迪神念、濡染人心,所以纯真、纯善、纯美,所以珍贵莫比,影响至深。

三、复兴中华神传文化

我是谁,我来自何处,我将去向何方;天是什么,神在哪里,宇宙间有没有地狱或天堂;人生终该如何经营,如何修养,才不至于堕落或迷茫?

本来,我们的祖先早就有过全面回答,答案即是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即是儒家、佛家、道家与无数圣哲先贤的经典与教化。

传统文化是“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要和谐共处。“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仅以水资源为例,由于抛弃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传统,对自然进行疯狂的掠夺和污染,目前中国五万公里河流,有四分之三以上鱼类无法生存,地下水污染比例十几年前就超过了三分之一,现在仍然在继续恶化。生态平衡的破坏,导致气候异常、河流泛滥、地质构造失恒,灾难频仍。西北地区的荒漠化、盐碱化,工业发达地区的污染,都与人心中失去对自然的敬畏有关。

统文化敬畏生命。“与人斗其乐无穷”,由此带来人们对生命的漠视,造成了假货、毒货的流行。安徽阜阳的“大头娃娃”怪病致死案,究其原因,是黑心的商人为赚钱而贩卖毒奶粉。有人用激素和抗菌素喂螃蟹、蛇、乌龟,用工业酒精兑假酒,用工业油抛光大米,用工业用增白剂漂白面粉,用垃圾油、泔水油、白土油等致癌物质生产有毒的“食用油”??这与文化破坏后,人心失去道德约束,而一味地追求物质利益息息相关。

传统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唐代的鼎盛时期,佛家思想、基督教和其他西方宗教都可以与道家、儒家思想和谐共处,真正的传统文化对于现代西方文明也必然保持开放和包容的姿态。亚洲四小龙形成了“新儒家文化圈”,它们的腾飞已经明证传统文化并非社会发展的阻碍。

同时,真正的传统文化以人内心的喜悦而非外在的物质享受来衡量人的生活品质。“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心?”。陶渊明穷困但并不潦倒,依然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逸致。

今天,传统文化的复兴和回归当然、也不可能完全是复古。我们需要继承和弘扬的是重德行善、敬天知命的内涵,是“天人合一”、珍爱生命的优良传统。

现代社会的发展,面对的现实、身处的环境不同于以往,但传统文化是我们人生智慧的源泉,它培育了我们分清善恶是非的能力,使我们在面临生命的重大选择时不会走错路。真正的传统文化回归应该是恢复人对天、地、自然的谦卑,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神的敬畏,让人与天地自然和谐共处。

第五篇:学习传统文化感悟

学习传统文化感悟

李玉萍

经过传统文化学习,我内心都发生了质的变化。感悟最深的是“百善孝为先”。许多老师走到台前去分享自己的感悟,流着眼泪忏悔自己之前对待父母的不敬和不孝,也表达了自己以后还要进一步深入学习我国的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要孝敬父母、公婆,给孩子树起榜样,都不希望等到“子欲养,亲不待”的时候再来后悔。除了体会到对待父母的孝心,还明白了对领导的恭敬心,对同学的爱心,以及对自己的信心。

每次吃饭前的感恩词诵读,让我们学会了珍惜,学会了感恩。学习的三天中没有出现浪费粮食的现象,教师们都自觉地按量取食,吃完后将自己的饭盘擦拭得干干净净。

教师们的感悟和改变确是明显的。希望通过我们的一言一行去影响全体同学和身边的每一个人,让传统文化的星星之火能在新城实小燎原!

word该篇DOC格式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感悟(精选多篇)范文,共有25905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感悟(精选多篇)下载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感悟(精选多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0578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