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心得体会 > 观后感 >

高考1977观后感

发布时间:2016-12-14 07:10:45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第一篇:高考1977观后感

看完高考1977这部电影给我的内心带来了很大的感触。它讲述的是30年前一群农场知青经由高考获得自由与解放的故事。电影通过1977年恢复高考这一消息在东北某农场发放前后,众知青、农场场长以及与这些知青相关的亲人们的思想、生活随之而发生的各种改变,以及在那个年代特殊的大环境下他们之间所产生的一系列矛盾,展示出1977年“高考恢复”这一历史事件在我国近代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里程碑意义,说明这个改革对于我国近代人才、文化、知识、科技乃至经济等各个方面的重生、崛起与迅速发展的伟大作用,让我们再次充分认识到,一个国家的发展不能离开人才、知识、科学与文化的根本思想。一个人,不能没有文化,没有知识。一个民族,更需要文化、需要知识、需要科学。

1977年的高考,是癫狂的。人们以一种摧枯拉朽般的姿态,抱着“考不上这辈子就完了”的信念,费尽心思就为了获得一个报名资格,绞尽脑汁就为了追上开往考场的火车。笑,是为了11年后重回学校的可能;哭,是为了一个不小心就错过了唯一的机会。高考,于那辈人而言,是命运的咽喉,扼住了,便活;是救命的稻草,抓住了,便生。“电影里那段追火车的情节,其实是有隐喻的。火车就像是时代,面前是两种结局,赶上或是被抛弃,这全在于每个人的努力和选择。”

当年,重新开放的高考为无数人生命转折提供了巨大的历史契机,将数以十万计的年轻人从水深火热的知青生涯中拯救了出来。而30年后的今天,高考却变成了遭人诟病和不满最多的一种国家制度形式。在这30年里,高考在中国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可以说经历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容易在社会不同代际之间形成文化代沟,并且也由此造成不同年龄层次观众对这部影片观影反应的截然对立。30年前经由高考改变了生活轨迹的人,今天说起高考一定不会忘掉“感恩”二字。对那一代人来说,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假如不是当年邓小平当机立断决定在三个月后恢复高考,假如不是邓小平力排众议,决定把印刷毛选五卷的纸张调拨来用于印刷高考试卷,假如不是邓小平从报考须知中删去“组织批准”这四个字,那今天中国千千万万个家庭,将面临一种截然不同的命运。但是,因为这个原因就可以把历史演进的动因归结到某个个人身上去吗?因为某个伟人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起过关键作用,就可以用一种夸张的英雄史观来看待历史的发展吗?固然“感恩”二字可以代表一代人对于他们那个时代的一种认知态度和价值判断。但这是一种被道德化了的历史意识,很难作为一种普遍性的历史哲学得到其他代际人群的共鸣.从这个意义上说,影片旁白中所流露出的对伟人的感激和膜拜,那种抒情的言说方式,似乎很难被作为晚辈的观众所普遍认同。人们面对历史,任何时候,仅有激情都是不够的。历史的发展也很难用善恶、恩威这些简单的道德概念来解释。大多数情况下,看待历史还是更需要哪怕有点冷漠,却相对比较中立和稳妥的客观和理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开头那一幕农场知青在广场上看露天电影,从银幕上看到邓小平复出的桥段,就远比抒情的旁白更有说服力。它用一种不动声色,又质朴内敛的影像呈现,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来临。特别是中间忽然停电,知青用脚踏车发电继续收看《新闻简报》的段落,应该被看成是本片的一处神来之笔。它把知青内心那种期待变革的饥渴和焦灼,不露痕迹却又淋漓尽致地宣泄了出来。

电影情节并不新颖,甚至可以说是老套,但就是这老套的东西,往往也经常是打动人心的东西,谈到这部电影当中的打动人心的地方就不能不谈谈电影当中的亲情。

父爱同母爱一样无私,他不需要回报;父爱是一种默默无闻,寓于无形的一种感情,只有用心的人才能感受得到。在《高考1977》中,陈甫德对于陈琼的父爱,就让人深悟到父爱的伟大。因为自己是“黑五类”,他不得不跟自己的妻子离婚,不得不有女儿而无法相认。当知道高考制度恢复的时候,他不顾一切千里迢迢感到农场去给女儿送复习资料。可是此时的陈琼早已经为了自己的生存,割断了与父亲的一切关系,一切向组织靠拢。当父亲冒充教育局的人来到农场时,她毫不犹豫的揭发了他,并无意思顾及亲情。那时的陈琼已经被黑暗的

生活压迫失去了常人的一切,她只是机械的想摆脱黑五类,想摆脱黑暗的社会给她带的一切灾难。

然而在这些矛盾冲突的背后,基本的人性依然残存且生生不息。连性格扭曲的陈琼在内内心深处也留有一丝轻易不敢触动的软弱,那就是为人子女的亲情。当陈甫德离去,陈琼站在空旷的雪地里脚步踉跄,跌跌撞撞的奔走呼喊,那一声声爸爸更是撕心裂肺,催人泪下。 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群知青们拼尽全力地追火车去高考的镜头。他们中一直有人摔倒,并互相搀扶,但还是不断地有人掉队。我在想,他们拼命追的不仅是火车,他们追的是希望,他们想要追回那被浪费在深山雪岭中的11年的青春。因为年代的关系,也许我们不能体会到当时的知青们在面对恢复高考的时的心情。也许,参加高考对于他们的意义再也不用听老迟的“一个章子就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从此以后就可以将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所付出的劳动,挥洒出的汗水还有泪水,甚至是鲜血都有了切实的回报。文革结束邓小平复出后,宣布恢复高考,这就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新希望。

电影中的细节表现,格外真实,也格外感人。荒原上,烧野草的燎原大火迅速蔓延,农场知青高举一台收音机,所有人都屏息听着,里面传来恢复高考的消息;宽阔的房间内,算盘“嗒嗒”作响——当年为了计算考分,请来了各地会计,用算盘“计算”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

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更重要,这是影片中最精华的一句话。这一句话不禁让我思考:我们究竟是为了什么才跨入大学之门,开始大学人生?一个机电专业的大学毕业生能够操作、维护一台机器,但是一个只有初中学历的熟练技工也照样可以操作,甚至比大学生操作得更好;一个外语系毕业的大学生能够说一口流利的外语,能够将长篇的外文资料翻译成中文,可是,一个跑到外国卖了几年烤红薯的人也能说外语,甚至比大学生说得更地道;一个医学院的毕业生能够拿起听诊器给病人看病,能够凭借几百万一台的医疗仪器诊断出病人的疾病,可是,很多卫校毕业的中专生在积累若干年经验以后,照样可以拿手术刀,古代中医更没有掌握现代医学知识,但是照样能够悬丝把脉,仅凭一根丝线就能为病人开药方并保证药到病除。所以我觉得,进入大学,学习书本的知识并不是大学的全部,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一种主动的、高效的、独立的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而不是被动的、机械的、人云亦云的记忆能力。社会需要的也正是大学生这种系统分析的能力。不管在什么行业工作,所面对的问题都是纷繁复杂而且瞬息万变的,如果没有系统分析、独立思考的能力,就算把所有的书本吞进肚子,就算大学期间每次期末考试得第一名,也绝对不可能在工作中脱颖而出。

但是反观现在的我们,客观物质条件比当年好了很多倍,大学也经过多次扩招,可以说,如今考大学的难度已经远不如30年前,竞争激烈程度也小了不少,但是和他们相比,我们似乎少了些什么——我们没有他们当年读书时的学习劲头。可能有人会说,时代不同了,但是,追求知识的精神,我认为永不过时,学会学习的能力,我认为永远都很重要。30年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物质生活的确丰富了很多,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上大学”三个字的内在含义——为了将来能够独立的解决问题,更为了修身养性,培养自己的人格。所以,我们要向影片中的人一样,不畏任何的艰险和困难,为着自己的梦想一直拼搏。

第二篇:电影高考1977观后感

电影《高考1977》观后感

文化大革命十年,被尘封十年的课本,落满了灰尘,被一道门整整锁住了十年,使我更深刻的体会过来人的辛酸。我自己不是那个年代的人,现今的高考与那时已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现在高考似乎已经成为孩子的一个跳板,却从来没有想过它在上一辈中试这么神圣,又何尝理解的了32年前的一场考试改变了多少人的命运?1966年文化革命中,高考制度被废除。1968年,随着毛主席的一声号令"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1700万城市青年奔赴农村,奔赴边疆。千百万年轻人的命运随之改变。1977年,关闭了11年的高考大门被打开,570万中国城乡青年在同一时刻走进考场。千百万年轻人的命运又随之改变。父母常这样教育我们:“我们那个年代想读书难那,你要好好珍惜。”小时候听到觉得好笑,幼儿园,小学,中学,高中,大学这些好像都天经地义是每个孩子应该受到的教育,不敢想象32年前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想要得到这样一次高考的机会是多么的来之不易,电影中一句话很经典“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更重要”,那些普通人为改变命运做出的种种挣扎是现代孩子无法想象的!这种求知考试的欲望也正是现代小孩欠缺的!

高考是一种所谓的经历,与此同时,它也决定着很多人的未来和梦想,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因为我们深知,那不仅是一场智力的较量,更是一场体力和毅力的考验。只要曾经参与,无论成败如何,它都已成为我们心底尘封的记忆。

影片给我留下了许多印象深刻的画面:为了争取回城的名额,在这个风依旧刺骨的夜晚,背三百斤重的麻袋将小根宝回城的最后一点希望压在了底线前,在倒下的那一刻,根宝失声痛哭,如穿透墙壁的寒风刺痛着每个同样绝望的心,但根宝这一次没能走,他代表了千百万知青中最虚弱那类人,虚弱的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只有呼啸的寒风会记得那绝望的哭声;为给女儿陈琼高考机会,被打成“历史反革命”的父亲陈甫德被迫私刻公章,伪造平反公函他脸上的迫切、恐惧、内疚和不顾一切的匆匆脚步,我们看到了一个最慈祥的父亲、一个被时代抛弃而踉跄地快要站不住的父亲、一个渴望用知识挽救中国的父亲,他的那句:“知识乃人之该有,人不可离开知识;若无知识,人和畜生还有什么两样?”宛如那个年代整个民族发出的一声怒吼;为了按时赶去考场,男女知青们在雪地里拼命追赶火车;为让知青们赶上火车小夫妻在站长面前下跪??

影片对当下如此浮躁的社会来说,也不失为一剂安慰的良方吧!一夜成名也好,大器晚成也罢,辛勤的付出总归有丰厚的回报。不管这个社会如何发展,不管这个世界如何折腾,请记住你的知识永远是自己制胜的法宝,请珍惜每一次获取知识的机会。我们今天在学校学习的机会就来之不易,必须珍惜!

我想,《高考1977》开启了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知识就是力量的新时代。

《高考1977》中栩栩如生的众多人物形象是那个年代的真实写照。农场场长老迟,50多岁的复员军人,在他身上处处可见那个时代的印记:他绝对服从组织,热爱农场、热爱土地,立志改变北大荒。在他合目中,打于对“组织”的忠诚。他挑选了“根正苗红”的潘志友做自己的接班人。当知道潘志友和“出身不好”的上海知青陈琼相恋时,他坚决反对,认为这是对潘志友的最大爱护。潘志友提出参加高考,他认为这是动摇在农场干革命的决心,他愤怒、他伤心。强子散布恢复高考的消息,立刻触动了他绷得紧紧的“阶级斗争之弦”,认为这是斗争的新动向,在涣散人心,他要坚决抵制。当强子以绝食对抗他的错误决定时,他认为这是在跟组织叫板,对抗他就是对抗组织。这一切充分表现了那个年代的烙印。但他毕竟是一个正直的人,还有一颗善良的心。

当看到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拥有了上大学权利的那一刻,当看到他们渴望的目光奋力跑向考场的那一刻,当看到他们分别被录取而开怀释然的那一刻,我真的是用泪水洗面,同时也联想起了自己。虽然幸运地赶上了恢复高考的年代,但遗憾的是没有把握住这个机会,让自己上大学的梦想永远的沉睡不醒??还好,正是祖国醒了,恢复了考高,才有今天的社会与时俱

进,才有今天迅猛发展的网络,从而通过网络唤回我沉睡了三十年的梦境??

是的,“一个老人,一个智者叫醒了我们??”这位老人不仅仅叫醒了上山下乡的青年,他叫醒了整个中华民族!正向影片中所一再重申的,“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更重要!”从而看出,邓小平从思想与灵魂上唤醒了沉睡的中国!

影片所描述的上世纪70年代,中国广大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准备用实际行动支援祖国建设,在经历了孤独、严寒、远离亲人的各种考验后,他们认识到只有改变自己才能去适应这样的生活环境。于是聪明肯干的番志友,家庭成份不好的陈琼,义气上进的强子,敏感弱小的根宝,都在经历了苦闷挣扎后默默接受了现实。一切听从组织安排,绩效考核、组织审查、群众投票,为了争几个工农兵上大学的名额,身体孱弱的小根宝300多斤的大包也拼命去扛了,身为女性的陈琼当修路先遣队队长的拼命也当了,这些大家都有目共睹。为了梦想、为了将来努力奋斗着。当邓小平同志复出发表讲话,貌似已经习惯了农村小天地的知青们都预感到,一场大变革将迅速在全国蔓延。‘变革’俩字放在21世纪的今天可能不足为奇,社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这一秒和上一秒也大相径庭。然而十年文革对知识的破坏和对尊严的践踏,已使我们的国家千疮百孔,所以陈琼的父亲会说,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更有意义!虽然没有经历过那样的年代,但是我同样经历过高考,经历过高考的艰难沧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不同的是80后的我只能把高考当作我人生中一个必经的旅程,一段记忆深刻的日子,一个为梦想、为学校、为家庭、同样为自己奋斗努力过的阶段。但我想,片中那个年代的人肯定会把高考记忆当成弥足珍贵的财富,因为其中充满着激情,充满着跳跃的心。那一代人经历着时代的巨大变革,从单位推荐、组织审查、群众投票上大学到自愿报名、统一考试、择优录取上大学,这变化,是很大的变化,是天翻地覆的变化。个人的奋斗在时代面前显得如此微不足道,那个时代的生命太脆弱,如蝼蚁一般,而那个时代的人也够坚强,在十年的磨难中依然维持着对生活的热情,依然有骄傲,依然有爱情,依然能幽默,依然有改变命运的执着。不去探究他们的动机,相比其它而言,那些无足轻重——单单这份执着地奋斗就足够令我折服了。我感动着,不仅仅因为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也被他们的奋斗精神所折服,他们是了不起的一代,是中国社会大变革中经历过大风大浪仍屹立不倒的一代。 “那是 老人、 智者,叫醒 ,他说,孩子们,走, 读书去??”

1977年12月高考制度的恢复是“总设计师”邓小平书就的大手笔,也为日后 社会的变革埋下 的伏笔。

本片故事 于东北某农场三分场一堆来自北京和上海的知青, 中有被分场革委会主任(老迟)看好的接班人(北京知青潘志友),更多的则是不堪农场生活,苦苦期待“知识青年”命运的青年人(上海知青强子、陈琼、小根宝等)。在那个意义非凡的年份的夏秋之际,邓小平的复出,高考制度的变革让几乎在苦中作乐的环境中 麻木的 看到了希望??,就 所处的年代和环境,要想真正走出“鲤鱼跳龙门”的一步,甚至仅仅是 尝试的资格都谈何容易,志愿报考和 推荐的颠覆、青春的萌动和农场管理者思维的差异、渴望 命运和家庭成分历史“斑点”之间的鸿沟??不同的人, 着小小的红色公章,做着命运的搏击。强子的绝食、小根宝的意外弃世、陈琼的反革命父亲风波?? 的身上凝缩着“知青” 特殊类群所承受的历史苦难。

结局是喜剧的,所 矛盾在“人性”这两个字中悄然冰融,甚至可以说有点跨越历史的理想主义。而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现在,当 回味恢复高考制度前后那并不长久却异常凝重的时刻时,终于可以说:它 历史的一页,毕竟 翻 了!

上周三幼儿园组织了一次政治学习——观看电影《高考1977》,这是一部反映高考重新恢复后,一代青年“向着自由,向着未来,勇于追求自己的权利,”的影片。

1977年7月刚刚恢复工作的小平同志,力挽狂澜,当机立断决定当年恢复文革中中断了“10年”的高考,为渴望读书的年青一代打开了通往知识殿堂的大门。说实话,在观看电影之前,

对于我来说那样的一段历史是非常陌生的,虽然知道在那10年里,有千千万万的中国青年的学习被荒废了,但对于生活的影响、对于社会的影响对我来说是非常遥远的。但是在电影中,我深刻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人是多么的渴望知识,他们对知识的饥渴已经超出了我们能够想象的范围。影片中有这样一个画面,为了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几个知青去偷书被抓进警局,放出来时一名警察还给他书包时在里面偷偷塞进教科书。可见那个年代,想读书是多么的困难,不读书就只能永远留在农村种地,无法发挥自己的光和热,无法去实现自己的理想!“读书”也成了一种奢侈。再看看现在的我们,很多东西被我们遗忘甚至抛弃,现在的人可以一天不看书却不可以一天不上网,网络的诱惑实在是对精神世界的高度冲击。对于我,一直无法理解那种状态下对书的渴望,因为现在的书唾手可得,我的书架上摆满了书却是厚厚的一层灰尘,每天只是看一看,望一望——我还是有很多书的。想想真正认真看了几本,真正读到心灵深处的恐怕没有多少。太安逸的环境造就了堕落,造就了没有多少精神实质的日复一日的平凡生活。当一样东西变得唾手可得时,反而没有人去珍惜了,真的很可悲。 影片最后,知青们坐着拖拉机去参加考试,当拖拉机半路坏掉后,他们只好奋力跑往火车站,有些人互相搀着跑,还有些倒下跑不动的叫着叮嘱前面的人一定要好好考。这样的画面让即使没有经历过的我们也深深地被感动了,其实这列火车就是命运的火车,一旦错过,也许就永远赶不上了。影片中说:“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更重要!恢复高考具有重大意义”。党中央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做出的决策反映了当代人的需求,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三十年来,通过恢复高考涌现了多少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和领军人物,为中国的建设开疆拓土。

影片中各地的下乡知识青年为了摆脱痛苦的现状,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为了对知识的渴望,纷纷涌向考场。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又重新回顾了历史,重新审视了自我,提高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

命运,是无数的偶然和必然在特定的时空里的排列组合??

1968年,那些原本应该在学校继续求学的半大青年,那些原本生活在大城市的男男女女,高喊着“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口号,激情满怀奔赴黑龙江屯垦戍边。影片《高考1977》为我们揭示了这样的故事背景。

整整8年,繁重的劳作麻痹了神经,劳作之余,思绪如潮水般汹涌而来。价值的旁落,前途的渺茫,丝丝缕缕切割着年轻的心灵。逃离,想尽一切的逃离,战天斗地的表象下暗流涌动。生命在非常态下扭曲,为了获得保送上大学的机会,小根宝背起像山一样压在自己瘦小身躯上的麻包踉跄着前行。他是在跟自己较劲,跟命运较劲。那撕心裂肺的哭声是内心尖锐的绝望。

“恢复高考,自主报名,择优录用”,1977年邓小平同志复出作出的重要指示,对于垦区的人们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喜讯。机遇的大门不再是一张薄而沉重的推荐表,而是向每个急于改变命运的知青打开了。再也不必争夺组织推荐的名额,再也不会担心人数的限制,谁都有报考的权利。消息像风一样传遍了农场,在冰天雪地中,人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影片以这条消息的传闻,证实,到最后的落实为主线。塑造了以潘志友、陈琼和强子等为代表的知青顽强进取改变命运的形象。同时也塑造了以农场革委会主任老迟为代表的老一辈工作者善良淳朴,鞠躬尽瘁的形象。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是20世纪60年代影响最为深远的运动,他使许许多多年轻人的命运发生了意想不到的转折。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多年以后,张贤亮、刘心武、梁晓声、阿城、顾城、杨沫等许多作家用自己的作品再现了那段艰难的心路历程,诞生了现代文学史上特有的思潮——“寻根文学”,“反思文学”,“伤痕文学”。

整整耽误了10年,当人们重新坐回到课堂,鬓角的白发,额头的皱纹时时提醒着他们都已不再年轻。为了追回这失去的岁月,他们疯狂学习拼命工作,寻求心灵上的安慰,由此诞生了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张艺谋、陈凯歌、海岩、赵季平??”。他们中的更多人在

蛮荒的岁月中,失去了继续教育的机会。人到中年,在汹涌的改革大潮中,平静的生活再掀波澜。他们是饱受命运颠沛的一代!

1个多小时的时间,影片集中了众多的矛盾冲突,浓缩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精神面貌。爱情、亲情、友情打上了那个时代特有的烙印。

影片中的陈琼,潘志友是一对恋人,在复杂的社会背景里,他们的命运多粲。潘志友是农场的民兵连长,是老迟青睐的接班人,而陈琼却是历史反革命的女儿,她和潘志友是跨越阶级界限的恋人,在那个时代,这需要相当的勇气。为了留住潘志友,老场长欲擒故纵,不惜重用陈琼,制造机会让陈琼离开潘志友。爱情并没有错,错在发生在错误的时间和空间。他们的爱情从一开始就不被看好,结局更是让人心生劳燕纷飞的隐忧。潘志友终于把陈琼送进了考场,他却把考卷带出了考场,实践自己向老迟许下的留在农场的诺言。影片的结尾,老迟用他特有的粗糙、拧巴的嗓门大声宣布1977年农场高考录取名单,陈琼被北大录取了。影片把想象的空间留给了观众。在那个年代,爱情在重重的阻隔面前,不知上演了多少悲喜剧,聚聚散散中包含了多少心酸、无奈。九十年代,上海作家叶辛根据知青经历创作了《孽债》,一代人的错误两代人消化,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社会伦理问题,反响强烈。

在《高考1977》中,陈甫德对于陈琼的父爱,让人深悟到父爱的伟大。因为自己是“黑五类”,他不得不跟自己的妻子离婚,不得不有女儿而无法相认。当知道高考制度恢复的时候,他不顾一切千里迢迢赶到农场去给女儿送复习资料。为了帮助陈琼救强子,他冒充国家干部;为了让陈琼有资格参加高考,他不惜私刻公章。能做的他做了,不能做的他也做了。可是此时的陈琼早已经为了自己的生存,割断了与父亲的一切关系,一切向组织靠拢。当父亲冒充教委干部来到农场时,她毫不犹豫的揭发了他,并无一丝顾及亲情。那时的陈琼已经被黑暗的生活压迫失去了常人的一切,她只是机械的想摆脱黑五类,想摆脱社会给她带来的一切灾难。

然而在这些矛盾冲突的背后,基本的人性依然残存且生生不息。连性格扭曲的陈琼在内心深处也留有一丝轻易不敢触动的软弱,那就是为人子女的亲情。当陈甫德离去,陈琼站在空旷的雪地里脚步踉跄,跌跌撞撞的奔走呼喊,那一声声“爸爸”更是撕心裂肺,催人泪下。 影片中还有一个人物不得不顺便提到,那就是小根宝。小根宝在电影中无疑是一个懦弱而胆小的人,从他两次想自杀便可看出。但在危难关头,他却挺身而出,救了强子一命,自己却被沉重的喇叭砸了个正着,血一下染红了雪地,那景象不禁使人震撼。他是这场轰轰烈烈的运动的牺牲品。他没有强健的体魄,凭出色的表现获得保送大学对他来说是没有希望的。他也没有扎实的文化基础,当所有人为恢复高考相互庆祝时,他却选择了轻生逃避现实。 “ 我来不及了,不是我不努力,我上五年级的时候他们就告诉我,不用去上,要去闹革命 。上到初中的时候,他们又说复出闹革命,他们总在革命,从来都没有好好地教过我,从来都没有!”他喊出了当时许多失去求学机会的人们都想说的话。

影片中的有两个道具也很耐人寻味。一是那两枚公章,他是影片中最发人深省的影像符号。第一枚公章,是永远别在老迟裤腰上的农场革委会的公章。它是组织与权力的象征。在那个年代,一切个人命运都取决于这枚公章,一个人的生老病死、穿衣吃饭,每一个与活着相关的细节都必须盖上相当于组织认可的公章。离开了公章,一个人就如同被剥夺了生的权利。于是,老迟因为拥有公章而成为一个侧身于权力巅峰的人,对于农场知青来说,他不是别的什么,而是掌握知青生杀大权的上帝。

而陈甫德这样一个在社会底层挣扎的历史反革命,竟然毫无顾忌地用私刻公章的方式,向组织和权威发起了挑战。在当年,这极可能为他带来杀身之祸。但为了向女儿赎罪,为了她的前途,他甚至不惜铤而走险。也许这是出于陈甫德的一种道德自信:当所有人都对他另眼相看的时候,他却一如既往地坚信自己的清白。于是,他私刻公章就不再是一种作奸犯科,而是为亲情自我牺牲的伟大的父爱。

与两枚公章相映成趣的是农场中那个整天哇啦哇啦叫唤的大喇叭和高高在上的了望塔。高音喇叭也是一个组织权威的象征,是中国集权时代话语霸权的独特符号。从大喇叭里传出的是组织权威的声音,它可以随时随地昂首阔步地闯入每个人的私人生活。只要喇叭一响,所有个人空间立刻四分五裂,每个人的自我意识也会在组织强大的声浪中土崩瓦解。艺术是浓缩了的生活,导演用反复的手法把这两个意象不断回闪,再现了当时特定的社会背景,使影片积极明朗中不失凝重。纵观整部电影如同一涧溪流,在山石间流淌回旋——缓急,张弛,起伏,节奏尽出。

1977年12月已经成为过去,而他作为“一个国家和时代的拐点”却永远的被人记住。在影片中,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更有意义,你是否参加高考并不重要,能否录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知识的尊重。”这句话,值得我们永远铭记。30年前的高考,不仅仅改变个体的命运,更是改变了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影片对那个时代的人们来说是一份沉重的回忆,对于后一辈的我们来说更是一种激励。高考,1977!

第三篇:电影《高考1977观后感》

电影《高考1977》观后感

早就听说过《高考1977》,但是自认为影片无非是在讲述一段历史故事,应该没有什么特色。今天早上看了这部影片,刚看了开头,就被深深地吸引了。电影的风格是我喜欢的类型。看了剧情将介绍明白了它是一部历史励志剧。

该电影以1977年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宣布恢复高考为大背景,讲述了东北某农场三分厂,许多来自北京和上海的知青不堪农场生活,苦苦期待改变“知识青年”命运的高考的到来。他们为了参加高考苦苦挣扎着,该片讲述了他们积极争取参加高考的故事。

看了这部电影,忽然想起自己的高三生活。那时候我们虽然没有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但是因为心中有梦想,所以也是和他们一样为了高考,不顾其它的一切,起早贪黑的出入于教室和寝室之间。因为有考上大学,改变父辈命运的抱负,我也曾像他们一样求知若渴,再看看现在,觉得自己已经失去了方向,在迷茫中度过本应该充满朝气和活力的大学生活。看了这部片子我又重拾了曾经的热情,给了我前进的动力。

整部片子洋溢着青春的激情。三十年前的高考,不仅仅改变了个体的命运,更是改变了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所以拍摄这样一部题材的电视剧,是非常有意义的。它让我们思考,激励着现代的年轻人,也让我们不忘历史,再接再励。它承载着历史的意义,更多地改变了我们青年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该片中提到了刚刚复出的邓小平同志,他关心和思考着国家的

命运和复兴大计,构思着振兴中华民族的伟业。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证实了邓小平同志的高瞻远瞩。在他重新任国务院副总理之前,他对中国的国情已经了如指掌。他首先想到的是改革教育、科研方面的正常秩序,其中就包括恢复高考,为国家选拔和培养各种建设人才。没有优秀的技术人才,一切高喊振兴国家都是空话,一切建设社会强国都是空中楼阁。它是改革开放的领路人,对他的敬仰而非个人崇拜,在影片中也通过这些知识青年深刻的体现出来。

这部片子中,对于我们的上辈人来说,他可能是他们曾经走过的路,也许他们看到的是那段苦涩的心路历程。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以一个现代社会的旁观者的身份,从中找到了一个当代大学生应该做什么的方向。影片中所反映的时代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

那个年代,想读书是多么的困难,不读书就只能永远留在农村种地。剧中最令我感动的地方就是他们得知可以参加高考时的那种激动,那种对知识的渴望。我们这一代年轻人,享受着极大丰富的物质生活,但是太多人接受知识却是被迫的,大好的青春时光可能被叛逆消耗殆尽。试想,如果现在还是当年那种的推荐制度,上大学要靠政治背景,以我们现在的学习态度,又有多少人能进入大学的课堂呢?如果还是那样,也许我们就不会再那么厌恶高考制度了吧。所以,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好好利用大学的资源,尽可能的去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我们的祖国,为我们自己的未来奠定好基础。

这部影片所给我们的启示不仅仅是关于高考的深思,或许还有

对于人生的思考。作为一个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90后,我们面的挫折、苦难更是少之又少。正是这样,我们才需要好好地思考,对比与上一代的不同,我们从中可以学到我们缺乏的勤奋、节俭。 高考,从来都被我们看作人生的转折点,在看了电影以后,对于高考我又重新审视了高考。通过高考,我们体会到的更是人生的意义。无论最终是否能考上大学,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学习知识的过程,追求梦想的精神。

《高考1977》是一部历史题材的励志电影,那些知识青年为了能参加高考并且通过它而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的精神深深感染着我。剧中的高潮部分,一群知识青年追赶火车的场面让我记忆犹新。他们犹如新生的太阳,冉冉升起。新中国的快速崛起很大一部分是由他们支撑起来的。我们要学习他们的学习态度,珍惜眼前的学习环境,争取最大限度地努力学习,不但为自己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祖国的发展,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一份力量。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业:

院系:历史文化学院 专业:文化产业管理 姓名:白倩倩 学号:100244048

第四篇:电影《高考1977》——观后感

观后感 看完《高考1977》这部电影后,内心只有一种感觉——感动。十年的文革动荡,破灭了广大学子的大学梦,而没有经历过文革的我们,无法体验那种梦碎的痛苦。当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宣布恢复高考的时候,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新希望就此诞生了。然而,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我们要深深地感到庆幸,在这样一个没有战争,动乱的社会下,我们在一个健康舒适的环境下学习,没有任何的外界压力,所以更应该我们应该抓住一切机会,努力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在电影的末尾出现了这样的一些数字,这些数字说明了一件事,恢复高考,发展教育事业,是使我们中华民族富强,进步的重要一步和历史性的一步。1966年6月中国终止了高等院校的招生制度

1977年10月中国恢复了高等院校的招生制度

1977年全国报考人数570万录取人数27、297万

1978年全国报考人数610万录取人数40、2万

1977年恢复的高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改变了一代人的命运

1977年恢复的高考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一大批优秀青年由此成为了民族进步的中流砥柱 《高考1977》中,一批因文革而发配至东北劳作的知识青年,在1977年恢复高考的时候,受到过上层领导的阻拦和胁迫,但他们热血沸腾,以绝食相威胁,决不能在希望面前留下遗憾。那种对高考的执着鼓舞了我,给我树立了榜样。看完整部电影,有一个片段给我留下来深刻的印象。就是知青们拼尽全力追赶火车去高考的情景。他们为了参加考试,在雪天早早起床,坐着拖拉机去火车站乘坐开往县城的火车。但半路上拖拉机抛锚了,时间不等人,他们便索性跑步去追赶即将到站的火车。一路上充满艰辛,但他们相互鼓励、相互搀扶、跌倒了再爬起来,有几个学子摔倒后实在无法走了,就大声鼓励其余考生,脸上全是遗憾,那一场景令我十分感动。他们追赶的是一列希望列车。

影片无时无刻都折射出一系列社会劣态。“一个章子就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这是主人公老迟起先面对知青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没有他的盖章谁都不许参加高考。老迟层层阻拦知青参加高考,而其目的只是为了不减少“北大荒”工程

中的收入。直到女主人公陈琼的父亲为了女儿高考,冒着风险伪造证明,并把证明和一封给女儿充满深情的信寄给老迟。老迟这才被打动,并开始支持高考,最后成了知青们顺利参加高考的关键人物。

在电影里我最喜欢的是:“人可以无力,但不能无知,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要伟大得多,我觉得这句话说到了根上,他把知识还给了人们,因为我们的民族需要更多有知识的人去完成被无知所耽误的时间,今天1977年12月10日,一定有很多人从四面八方走来,走进考场,我们沉睡了十一年的民族,醒了,那是一个老人,一个智者叫醒了我们,他说:孩子们,走,我们去读书”。 现在,恢复高考已经30多年了, “没有经历过高考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说明高考已经成为我们人生的一部分,所以在现今如此优越的环境之下,我们应懂得珍惜,用汗水书写这段美好的时光。现在我已经参加了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如今,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现在的我们,环境是多么的好,复习资料又是那么的齐全。我们这样的生活是党给予我们的。

然而,面对如此美好的上大学的机会,我们在轻松自由的大学生活中,是那么容易的迷失自我,我们是否应该反映一下。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因该不断地批评与自我批评,在对自己的观察审视中不断成长。在学习方面,要树立正确的目标,不管是哪一方面,都要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不断的去实现。跟随党的指导思想,以一种蓬勃向上的精神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在工作方面,要积极的参加学校的活动,位同学服务的同时不断的培养自己的能力,为步入社会做好准备。

第五篇:《高考1977》观后感

为了梦想而奋斗 ——《高考1977》观后感

时间对于刚过二十岁的我们似乎有很多,每一天,除了寥寥无几的几节课,有很多自由的时间任我们支配,相比高中,大把的时间在不知不觉间流逝。当时选择《走进中外大学》这门课时,并没有想太多,每次上课听到老师讲述那些一线大学是如何优秀如何先进的时候,总是自动忽略心中那泛起的漪涟,在经历过那人生中独一无二的六月时,回忆高考更需要勇气。

——引子

两节课的时间经历了电影中有血有泪的故事,安静中伴随着那为之感动而喜悦的笑声,整个过程竟是异常慢,看到那为回复的高考儿燃起的一团团热火,心情也跟着激动,看到在学习的道路上竟是如此艰辛时,真的不自觉地想起自己的亲身经历。不过是三十年的光景,竟然是天壤之别,可是,不管目的是否相同,那为之付出的努力却丝毫没有差别,一切都是为了高考,一切又不单单是为了高考。

被誉为“民生史诗片”的《高考1977》在全国公映后引起广泛响应,“高考我们是经历的一代,也是成功的一代。”上海美术设计公司张明之这样说道。高考,于那辈人而言,是命运的咽喉,扼住了,便活;是救命的稻草,抓住了,便生。他们面对时代,会是两种结局,赶上或是被抛弃,这全在于每个人的努力和选择。“一个农场,一个车站,一片荒野,这就是《高考1977》的舞台。一份承诺,一段爱情,一枚公章,一套复习资料……一场露天电影,一场扛包较量,一场火海荒原,一场命运狂奔。”这段话摘自《高考1977》导演江海洋的创作手记,是对电影画面最简单的勾勒。1977年冬,在邓小平的过问和布置下,关闭11年之久的高考考场大门终于重新打开。江海洋导演选了一个侧面,用东北知青这个群体,展现了1977年恢复高考对整个民族转折性的意义。

我们感慨那个时代的黑暗,感慨民族的落后,批判着文革的残酷,就如同如今的我们批判憎恶高考一样。然而,绝望处总有希望的曙光,那位代表着落后时代的农场主人,心灵受到年轻人的触动,将冒充干部的“历史反革命”中途放走,明知公章有假,仍放进“陈琼”的档案,当这群年轻人陷入困境时,开着拖拉机将他们送进考场......这也是《高考1977》的灵魂,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这是我们整日来所惧怕的高考吗?我们无法将自己传递到另一个时空去感受那个时代求知的渴望,对高考的敬仰,但我们至少,看到了高考的初衷,奋斗的初衷,看到了高考肩上所承担的重负。

面对电影中那当年的奋发、当年的激情,当年奋力赶往火车站的场景,唯有经历当年的人,才有切肤体会。我们看到那样的镜头会哭,会感动,却远远体会不到当事人的百感交集。电影的主题是怀念,却不单单是怀念, 1977年,高考报考人数570万人,录取27万人,录取率约为4.7%。而到了2014年高考报考人数1010万人,计划招生567万人,录取率约为56%。人数上升了,比例上升了,可是有很多人说含金量低了,到处都是大学生,考上大学似乎已不是值得光荣的事。他们不知道的是,三流仰望一流的痛,明明付出相同的努力,却是不一样的结果,我们感叹不公的同时,也不得不接受命运的安排。电影里反反复复出现一句台词: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更重要!我们感恩高考的恢复,可又不得不说,高考仍需要改革。他给了我们重新选择命运的机会,但与此同时,也不得不让我们看清现实的残酷。2014年河南省高考报考人数85.5万人,然而清华北大招收却均不足百人,这又是一个怎能公平的比例。面对考出省外的同学,我们委实佩服,他们付出的是十倍甚至百倍的努力才能跳出人群之外,可是我们同样付出超越考试本身五倍八倍努力,却最终成为了滞留者。

在平时生活中,总是听到朋友感叹:“我怎么会来这里?我怎会这个专业?”当初,曾经,在家长的期盼下,在那张高考志愿书上,我们究竟是如何选择了自己的命运?江海洋说

起现在的孩子:“他们太苦了!他们是心灵的苦,比我们当年更苦。我们知道问题在哪里,但他们是无处申冤。那些压力都来自于家长和社会,无形的压力。”他希望年轻人明白:“高考是一个选择的机会,努力上分数线,就是在争取这(请收藏好 范 文,请便下次访问WWw.hAOWoRd.COm)样的机会。很多考生填志愿都是家长帮着选的,这样对他们的人生发展反而不利。只有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才会有所成绩;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才会百折不挠。”他说得很现实,可他不知道的是,我们对于这样的苦已经麻木,现实告诉我们,梦想太过遥远,我们只能妥协。太多的人放弃心中所想,选择我们不喜欢却又不得不走的路。

09年六月,高考前异常平静,日子像画圆规般倒计时。我清晰地记得,第一天考试结束后,在操场的看台上站了很久,考试失利似乎对一年中无数次失败一样,依然是压抑的透不过气,却没有像以前一样哭泣。好像突然明白,哭泣改变不了结局,高考委实教会了人坚强,站在录取线上抉择的那一刻仍是犹疑的。走还是不走?我是否该用一年的时间去换一个机会?看着身边的朋友都不回头地选择了复读,我却迟迟下定不了决心,我实在没有勇气再让高考评判一次自己的命运。于是就来到了这里,时间是一道不能反转的门,很快的又是第三年。我再一次审视三年前的自己时,感受虽有不同,但那份劳心劳力的感觉仍然清晰可见,那份抉择的艰难仍然滞留在脑海里。

77年高考的一代人,知识匮乏,一本复习资料都来之不易,所以那一代人在拼命地汲取知识。再看看二十一世纪的我们,书已经是最落后的知识来源,然而,那些来自网络电视的信息中却夹杂着太多诱惑和不良信息,面对这个缤纷的世界,我们面对太多的选择,对于未来的路尤其不确定。看到电影中高考前,男一号潘志友问陈琼:“准备好了吗”,陈琼坚定的回答:“没准备好也要准备好,已经准备十一年了。”十一年的时间换取一个机会,一个实现梦想的机会,他们怎能错失?如今的我们,梦想已经不叫梦想,有的更多是随波逐流,听从家里人的安排。梦想在如今已经太过廉价,在嫁人要有车有房,没有物质就没有爱情,现在的一切都物质化了。在看到剧中的知青们为了赶上火车,拼命奔跑时,真的万分感动,为他们对梦想的执着,为他们那份追逐梦想的心,为了他们种种艰辛的努力,也为着自己而惭愧。惭愧自己如此轻易放弃梦想.。

大学的多数时光在放弃中翩然而过,来到这里时难过中伴随着心死,梦想也成为一纸空谈,步伐跟随者水流一步步地淌着,却不知究竟该如何走下去,只是走着而已。不知是梦想放弃了自己还是自己放弃了梦想,总之,心中再也没有追逐的力量,好像那种激情已随着高考而远去,生活中没有奋斗一词,我们面对现实,选择了妥协和放弃,看到《高考1977》里那种为了学习可以拼命的勇气,我实在为自己惭愧。一味地诉说高考的不公正,却不曾想正是高考,才给了我们一次追逐梦想的机会,高考制度虽不完善,但我们要以感恩之心去看待它。

曾经以为,梦想已经随着高考而覆灭,却从未想起梦想一直存在,我失去的只是追逐梦想的心,看到那句“走,我们读书去!”,那种激情深深感染了我,有梦想是幸福的,追逐的过程虽然艰辛,却充满了意义,仿佛人一下子找到了力量,找到创造自己美好生活的力量。想起小学毕业老师所赠的祝福:用自己的手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自己的命运自己做主,让高考成为过去,让曾经那为之追逐的心重新燃烧起来,幸福之路上毕竟艰辛,追逐的路却就在自己脚下,以勇敢的心去看待未来,用自己的手去争取,去创造幸福!走,我们读书去!走,让梦想重新成为支持生命的力量!让奋斗的心重新找回力量!

高考,我们是滞留者,却从未被生活放弃,我们不能先放弃自己。梦想依然存在,让我们用坦诚之心去审视自己的梦,为了梦想为奋斗,为了梦想去追逐幸福!

word该篇DOC格式高考1977观后感范文,共有16343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高考1977观后感下载
高考1977观后感.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0578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