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心得体会 > 读后感 >

期盼有更好的教育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2-07-21 05:01:09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第一篇:期盼有更好的教育

“期盼有更好的教育”

编者按 由中国教育报刊社·人民教育家研究院等单位主办的“青岛西海岸教育论坛”近日举行。本次论坛主题为“中国梦·教育梦——价值引领教育”,诸多知名教育专家、教育部门相关领导、中小学校长和名教师参与演讲和讨论。江苏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副厅长胡金波应邀在本次论坛上作精彩报告,现将该报告内容分上下两期刊出,以飨读者。

“期盼有更好的教育”(上)

胡金波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话语精短,充满感情;字里行间,满怀期待。这既为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也对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何为“更好的教育”?岁月荏苒,追问从未间断;古今中外,探索从未止步。“更好的教育”,在苏格拉底的心中就是“点燃火焰”,在柏拉图的眼里就是“心灵的转向”,在亚里士多德话语间就是“人性的改良”,儒家将其定位于“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许慎则赋予其起点意义在“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掩卷深思,不难发现中外圣哲们心中“更好的教育”的深层价值均聚焦于“帮助人以一切可能的方式成为实现他自己潜能的主人”之上。因此,从现实的微观语境出发,我感到:“更好的教育”就是构造“一方池塘”、服务学生“自然成长”的教育,就是点燃“一束火焰”、启迪学生“自己成长”的教育,就是敲打“一块燧石”、引领学生“自由成长”的教育,就是推开“一扇大门”、促进学生“自觉成长”的教育。

“更好的教育”就是构造“一方池塘”、服务学生“自然成长”的教育

美国思想家梭罗认为“更好的教育”是“一方池塘”,这方池塘“最生态”,是学生“自然成长”的天堂。裴斯泰洛齐曾说“人的全部教育就是促进自然天性遵循它固有的方式发展的艺术”,卢梭强调“教育即自然成长”“除了成长,别无目的”,叶圣陶视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其意是指教育既少不了,也快不了,切忌抄近路、违背规律、拔苗助长,切勿走捷径、急功近利、片面畸长,要善于等待、“自然成长”。因此,构建服务学生“自然成长”的“一方池塘”应从以下三个层面切入。

首先,构建荡漾着“自由”之波的“一方池塘”。“自由是教育的必然目标之一”,怀特海强调,“通往智慧的惟一道路是在知识面前享有自由”。这自由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全新文明状态”,即“不受压迫和剥削”“不被生存奴役”“除了公共秩序需要遵守之外可以任由行动不受追究”“闲暇的时间的自主支配”“一切发展创造潜能迸发而个性张扬”。马克思认为“未来社会的教育应

是一种使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发展的教育”,这是因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环境宽松才有精神自由,精神自由才有独立思考,独立思考才有独立人格。精神束缚,人格扭曲;精神压抑,人格萎缩。萎缩的人格不会有优秀的精神创造和文化创新。由此可见,“更好的教育”就是通过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把兴趣和爱好还给学生、把健康和快乐还给学生,进而促进其“自然成长”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发展的教育”。

其次,构建涌动着“创新”之泉的“一方池塘”。创新之泉离不开创新思维之水。丹尼尔·平克在《全新思维》一书中写道:“现在,?左脑?统治的逻辑、线性、计算能力为主的?信息时代?即将过去,我们正在迈入?概念时代?。……这是一个全新的以创意、共情、模式识别、娱乐感和意义追寻等?右脑?能力为主导的时代。这个时代拥有一种全然不同的思维形式和生活方式,这就是?高概念?和?高感性?。”科学史启示我们:科学每次重大突破均是“高概念”和“高感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前者是指逻辑思维,后者是指形象思维。钱学森把创新看成是“源于形象思维,终于逻辑思维”,法国哲学家马利坦认为“所有伟大的数学家的著作中都蕴含着诗”“没有诗的帮助,亚里士多德不可能凭经验完成他的关于菱形基本定义的推断”。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双翼,而想象力则是形象思维的核心,列宁强调“成功的创造发明都离不开想象力”,这是因为想象力是创新的激振器和催化剂,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实验。法国思想家狄德罗视天才为“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跃,心灵的勤奋”。爱因斯坦在总结创立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学说时强调“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而想象力与审美教育密不可分,叶圣陶曾说“教育的方式主要是帮助优秀人性的自然生成”,而“美育正是帮助学生的美好天性自然生成的最好方式”。“更好的教育”一定是重视美育的教育,既“呈人之美”,又“成人之美”,“让美的力量蓬勃生长”,引导学生与自然和谐共处,珍爱永恒的自然美;通过感知求索,创造动人的艺术美;不断追昔抚今,体察幸福的生活美,进而提升以形象思维为核心的创新思维水平,为创新之泉注入不竭的“源头活水”。

再次,构建游弋着“快乐”之鱼的“一方池塘”。潘光旦认为教育就是“让学生像小鱼那样在池塘中快乐游弋”。如何才能达到这种状态呢?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程颢、程颐则说“学至于乐则成矣”。这是因为快乐就如康德所言“是需要得到满足”、伊壁鸠鲁所称“是最高的善”、弗里伊德所说“是生命愿意成长的原因”。在教育过程中,人的精神快乐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智力活动的快乐,而智力活动的主要因素是神圣的好奇心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现在不少学生厌学,关键是体验不到智力活动的快乐。有位学者曾尖锐地批评基础教育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堪称最成功的商业忽悠”“很多聪明可爱的孩子在教育过程中,一半被学校毁掉,一半被家长毁掉”。其言之锐,启人深思。教学要求“超标”、教学时间“超限”、课外作业“超量”是导致学生厌学的重要原因之一。美国学者史蒂文斯认为“低认知水平的频繁考试和高度竞争是造成老师和学生负担过重、快乐感下降的深层原因”。“更好的教育”一定让学生“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通过打造充满着爱、洋溢着情、体现着乐的课堂,营造出“名师出高徒、兴趣出高分、激励出高兴”的良好氛围。

“更好的教育”就是点燃“一束火焰”、启迪学生“自己成长”的教育

苏格拉底认为“思想应当诞生在学生的心里,教师仅仅应当像助产士那样办事”,这是因为学生成长归根到底是“自己成长”。因此,苏格拉底强调“每个学生身上都有太阳,教育应是能把学生内心太阳释放出来的努力”,这种努力的最有效方法“不是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向学生提问”,这种努力的最高境界“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那如何通过点燃火焰来达到这种最高境界呢?

一是点燃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火焰。社会责任感是指社会成员基于对自身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切所形成的自觉为社会尽责的意识,以及在这种意识支配下产生的经常性行为动机。它是道德认识、道德信念、道德感情、道德意志的有机综合统一,对人的行为产生巨大的推动力。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曾说“生活的全部高尚寓于对责任的高度重视,生活的耻辱在于对责任的疏忽”。日本学者池田大作认为“生命中有一种能力,能将外在的偶然化为内在的必然。……就是蕴藏在生命中的最伟大的力量:使命与责任的觉悟”。在耶鲁大学的校园里伫立着一尊美国民族英雄、该校校友内森·黑尔的雕像,底座上镌刻着他的一句名言“我唯一的遗憾就是我只有一次生命献给我的祖国”。马克思曾慨叹“法兰西不缺少有智慧的人,但缺少有责任感的人”。联大校友柴如金在《校庆忆旧》一文中写道:“我不能忘记这所大学,它确实既不得了,又了不得(林语堂曾说:联大师生物质上不得了,精神上了不得!),它是20世纪中国的骄傲。”在我国现阶段,社会责任感的基本内涵就是对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就是核心价值观现实化的过程。“更好的教育”就是要善于把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师生的价值观,自觉按照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行动,以核心价值观作为检验师生言行的价值标准,引导师生肩负起对自己和他人、家庭和社会、国家和人类、当代和后代等责任,自觉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的教育梦而努力奋斗,在“大爱无言,大德无痕,大责无疆,大智无价”氛围中,让学生成为“自己的自己、更高大的自己、对人类有更大贡献的自己”。

二是点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火焰。点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火焰,关键在于转变人才培养模式。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重传承而轻创新、重选拔而轻选择、重理论而轻实践、重灌输而轻探究,不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转变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是给学生以自由,有自由才有选择;给学生以兴趣,有兴趣才有学习;给学生以主动,有主动才有进步;给学生以探究,有探究才有创新。转变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是坚持因材施教,改革接受性学习;坚持学思结合,拓展研究性学习;坚持知行统一,增加体验性学习。“更好的教育”就是通过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合理设置课程、加快建立以课程标准和学生全面发展标准为主的评价体系等举措,推动教育由注重传承的教育向注重创新的教育、由注重选拔的教育向注重选择的教育、由注重文本的教育向注重实践的教育、由注重灌输的教育向注重启发的教育转变,让学生真正地具有时代发展所需要的创新精神。

三是点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火焰。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过程,而实践能力则是主观见之于客观过程所需的能力,它是保证个体顺利运用已有知识、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所必须具备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它具有实践性、情境性、综合性、外显性。点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火焰,首先,让实践满足学生对真理的渴望。认识和掌握真理,既离不开知识,更离不开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实践智慧,把别人的经验或教训变为自己的财富。其次,让实践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新鲜有趣、引人入胜的事物能调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乐而忘返。在实践过程中,可见的不可见的、可测的不可测的东西都能让学生感到新奇美妙,进而引发探求兴趣,使学生产生出实践无限好、探索真奇妙的快乐。再次,让实践使学生体验到运用的乐趣。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运用所学的知识成功解决实际问题,这种乐趣是单纯学习书本知识很难体会得到的。只有在实践中,学生才能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获得“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情怀。

“更好的教育”就是敲打“一块燧石”、引领学生“自由成长”的教育

陶行知早就呼吁教育要实现“六大解放”,即解放学生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空间、时间,引领学生“自由发展”。爱因斯坦认为:“在一切伟大的精神创造者身上,都鲜明地保持着两种特质:一种是神圣的好奇心,一种是内在的自由。”他认为“这两种特质要靠‘外在的自由’作保证”。因此,“更好的教育”应自觉以“外在的自由”来保证学生成长的“内在自由”,注重引导不左右,注重影响不支配,注重感染不教训,注重解放不控制,促进学生“自由成长”。马克思曾说,“最好把真理比做燧石,它受到的敲打越厉害,发射出的光芒就越灿烂”。“更好的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更好的教育”善于敲打“公平”的燧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最伟大的工具”。“更好的教育”须以“有教无类”促进“起点公平”,突出“为了一切学生”,提供面向全体的公平教育;以“因材施教”促进“过程公平”,突出“一切为了学生”,提供适合多样的优质教育;以“人尽其才”促进“结果公平”,突出“为了学生一切”,提供相互衔接的全面教育。在进一步办好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不断完善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国家助学制度,切实解决特殊群体孩子的上学问题,进一步完善农民工等流动就业人口子女上学的政策,切实关心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上学问题,保障残疾孩子平等接受教育。

“更好的教育”善于敲打“质量”的燧石。冯友兰说过,由于一个学校所特有的特性,由那一个学校毕业的学生,在他的脸上就印了一个商标、一个徽章,一看就知道他是哪一个学校毕业的。茅以升从唐山路矿学堂毕业后到美国康奈尔大学读硕士研究生,开学典礼上校长问其毕业何校,茅以升回答后,校长感到茫然。两年后,茅以升以全优成绩毕业,在毕业

典礼上,这位校长拉着茅以升的手说:“以后中国唐山路矿学堂毕业生到康奈尔大学读研究生不用考试。”这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唐山路矿学堂“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的优良办学传统所结出的质量之果。

“更好的教育”善于敲打“可持续”的燧石。“更好的教育”就是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教育首先是优先发展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和人才强国需要教育支撑,实现教育崛起离不开必要的物质保障。有钱未必能办好教育,但没钱肯定办不好教育。教育是不能等待的事业,也是不能欠账的事业。这就要求各级政府要坚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应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应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应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其次是信息化支撑的教育。面向未来国力竞争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努力为每一名学生和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的信息化环境和服务。开发应用优质数字教学资源,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全面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引领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创新。再次是科学管理的教育。古人云:小智善于治事,大智善于用人,睿智善于立法。华盛顿的国会图书馆的天花板上写着“秩序,是天国的第一条法则”,而秩序来自科学管理,教育也不例外。孙子曰:“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这就要求教育管理者做到老子所要求的“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坚持以人为本,自觉遵循规律,合理配置资源,调动积极因素,全面提升教育管理水平。

“更好的教育”就是推开“一扇大门”、促进学生“自觉成长”的教育

学生的“自觉成长”就如孔子所言“从心所欲,不逾矩”,就如西方哲学家尼采所提出精神成长有骆驼、狮子、婴儿之“三变”那样:骆驼所听到的是“你应该如何”,狮子面对的是“我要如何”,婴儿意味着“完美的开始”,提供了所有的“生长可能性”。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曾说“更好的教育”“应是一扇大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它能给孩子们带来自信、快乐,引导学生自觉地成长”。那如何推开“更好的教育”的“一扇大门”呢? 推开“更好的教育”的“一扇大门”仰于名师。中国古代老聃、孔丘、墨翟等都有成群的学生相随,古希腊之苏格拉底、柏拉图亦然,这是因为“亲其师”而“信其道”,师生在教育过程中实现了“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曾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先生在就职演说中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在现代科学史上的地位无可匹敌,其原因在于古今l00位影响最大的科学家中有8位在该校工作过。教育家夏丏尊非常推崇李叔同,他说:“李先生教图画、音乐,学生对图画、音乐,看得比国文、数学等更重。这除了人格作为背景的缘故外,是因为他的诗文比国文先生更好,他的书法比习字先生更好,他的英文比英文先生更好??”钱学森曾回忆说,在他的一生中有17个人对他的成长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中老师就占了8个。

推开“更好的教育”的“一扇大门”依于校长。美国总统杰弗逊墓碑上的铭文写道:“这里埋葬着托马斯·杰弗逊,他是独立宣言的作者,弗吉尼亚州宗教信仰自由法案的起草人,弗吉尼亚大学之父。”杰弗逊在他的墓志铭中,没有强调自己曾经担任过的国家公职,他认为“自己的一生三大成就都超过做美国总统,而且都是思想创新方面的工作”。蔡元培深造于洪堡大学,他最早将洪堡精神和制度带到了中国。蔡先生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把“学术自由”发展为“思想自由”。在他出任北大校长发表就职演讲后不久,欧洲就有人评价“中国虽无一流大学,但已有一流大学校长”。 1950年初,傅斯年在《台湾大学校刊》上发表了《几个教育的理想》一文,内容分“平淡无奇的教育”“性品教育的初步”和“公平”三大部分,分别阐述了自己办学的三个原则。在文章最后他说:这些意思可以用一句笑话来概括,那就是“有房子住,有书念,有好玩的东西”。

推开“更好的教育”的“一扇大门”基于文化。斯普朗格曾说“教育是一种文化过程”,文化是教育存在的标志、教育本质的反映、教育传统的体现、教育发展的核心,是“流淌在师生心中的一股清泉”,既是一种气质,也是一种气魄,更是一种气韵。龙应台曾说:“文化其实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

境。”“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味;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文化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普林斯顿大学校园有一组雕塑是一群没有头的人,其寓意是希望学生从学校毕业后,不要成为没有头脑、没有思想的人。哈佛大学有一扇很小的校门,正面刻着“入门以增长智慧”,反面刻着“离开以后更好地回报祖国与社会”,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梦想是人类特殊的精神活动。有“梦想”才会有“仰望”,有“仰望”才会有“敬畏”,有“敬畏”才会有所为和有所不为。胸怀“更好的教育”梦想,就是要自觉树立起对国家、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马克思曾说:“人只有为自己同时代人的完善,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他才能达到自身的完善。”我想: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只有为实现“更好的教育”梦想而工作,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为有用之才”,才能达到自身的完善。

第二篇:期盼未来,明天会更好——我的专业化发展设想

期盼未来,明天会更好

——我的专业化发展设想

一、与语文结缘

任教语文源于我年幼时的“语文情结”,在我上小学六年级的时候,遇到了让我到现在都记忆犹新的刘桂珍老师,她的博识与风趣常常让我流连于她的课堂。

但是,阴差阳错,毕业后我走上了中学历史的教学岗位,而且一教就是11年。直到五年前我被应聘到实验小学,这一愿望才终于变成了现实。但此时我已过而立之年,再加上面对班额巨大的严重困难,缺乏小学语文教学经验的我,有些手足无措了。

此后,在语文专业方面严重不足的我为了更快地走进语文课堂、走近语文老师,感受语文的激情与诗意,积极参加各级教学部门组织的语文教研活动,主动向有经验的语文教师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二、利用多种渠道,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

每个学科都有自身的教学方法,小学语文教师更应该具备其他学科不具备的一些潜质,而这些内在东西一定是联结教师、学生、教材文本的纽带和桥梁。这些内在的因素或许通过老师的言传身教为我所用,但是也有可能是得益于自己的观察和反复实践。

那么自己在语文教师专业发展上还需要作哪些努力?怎样成长为一名研究性的新型小语教师呢?我决心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让读书与自己为伴,丰富自己的素养

李吉林老师说过“一个自己都不喜欢读书的人,不可能培养出喜欢读书的孩子”。语文教师需要广博的语文知识素养,还要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知识。每次培训,我都会抓住一切可以读书的机会,广阔自己的视野,特别是在语文专业内,多诵读,朱永新先生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然而,我们目前却面临着严重的阅读危机,特别是经典文学和优秀诗文的阅读,在这些方面新课标对学生都做出了相应的规定,作为语文教师都应该有所涉猎。同时,语文教师更应该度阅读有关教育理论的专业书籍,以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和能力。

虽然我喜欢读书,但在专业方面涉猎还是不多。为了让我们更好更快地投身实小的行列,我们单位克服一切困难,给我们创造各种机会对我们进行培训,比如每学期拿出一大笔经费为我们教师订购了《给老师的一百条建议》、《中国教师》、《新课程改革》、《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等几十种杂志,还为我们请来“新闻+专家”型的人物陶继新教授、“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苏静老师、香港联成国际教育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集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张洪贤老师等教学名人来我校作报告。通过阅读大量的专业化期刊、聆听专家老师的教导,汲取能够为我所用的因素,逐渐对语文专业思想有了些许认识。

我期待在阅读中敏锐自己的思维,使自己的眼光更精准,思考更深入。

(二)让写作成为自己的习惯,提高自己的文学水平

李吉林教授说过“一个好的语文老师,他还必须是一个文学的爱好者。”我很赞同这一观点。如果一个我语文教师连一篇文章都写不了怎么样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平时我喜欢文学,闲暇时爱写点东西,比如“我是苍茫大海中的一叶孤舟独自在汪洋中漂泊 艰难而又无助是你把我带进船舰的队列从

此我的人生不再孤独”(《从此》)“学,头顶骄阳酷似火,战酷暑,前行不退缩。”(《十六字令》)“携一夜清辉/揽满天星光/在冷寂的夜里/我孤独启程/那凄迷的月光/映射着我瘦弱的身影/那凄凄的寒风/吹打着我清冷的脸庞??也许前方荆棘满地/也许未来遥不可及/但梦想依旧在我心底/那前方必定鲜花铺地”(《启程》)

??

我的写作热情激励了我的学生,为了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我利用学校《启智》杂志征稿的机会鼓励学生写作并把他们的文章进行修改后发表在我的网易博客中(http://tongyu740716.blog.163.com),班级内掀起了写作的热潮。此时此刻,我在工作中的苦和累早已随着《甜橙女孩儿——陈晓培》、《水果变、变、变》、《领略诗情》等一篇篇“美文佳作”的出炉和陈晓培、于景坤、周文艺等一个个“小作家”的诞生而随风远去,洋溢在心底的是一股股幸福的暖流??今后,我会努力撰写一些教学研究方面的文章,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确立自己的研究方向,形成自己的研究课题,力争形成一整套的成果呈现形式。期待自己在专业化发展上有新的提高。

(三)让多媒体技术成为自己的特长,为自己的课堂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

多媒体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对多媒体技术有一定了解,掌握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学会使用一些软件来开发和制作课件,如authoware、

powerpoint、photoshop、flash及一些抓图、视频编辑软件等,其次要求会使用计算机、投影仪、实物展台、音箱等设备。

为了在这方面取得进步,从2014年自己买了电脑开始便利用业余时间在家自学这些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到现在为止,我已经掌握了word编辑、制作表格、自制课件等技术,多次为老师指导或制作教学课件,成为学校的“课件制作小能手”。

至今为止已经制作了十几个优秀的教学课件,比如《太阳是大家的》、《纸船和风筝》、《浅水洼里的小雨》、《掌声》等等,都受到领导和老师们的高度评价。这些课件我都上传到了自己的百度文库,希望能为老师们提供帮助。 (百度网址:http://passport.baidu.com/?business&aid=6&un=tongyu740716#7)

同时,利用一切机会争取上公开课、示范课,在这种大范围内的活动中锻炼自己和影响别人。通过扎扎实实地教育教学实践,争取成为一名骨干教师。 2014年春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教学比武,所授《太阳是大家的》一课获得一等奖。11月份被选送到德州参加了阅读教学优质课评选并获得二等奖。如今,我校已为每一个教室配备了多媒体设备,我会继续在多媒体技术方面努力学习、提高争取有更进一步的提高。

(四)让研修与自己相伴,为自己的专业化发展指明方向

01年以来,华夏大地上刮起了课改的“旋风”,“三维目标”等新兴的课程理念纷纷登台亮相,活动化的教学逐渐取代了传统的“一言堂”式的空洞说

教,“人文性”的逐渐回归,“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呈现,改变了小学语文教学高耗低效,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的状况。

为了更好地让老师们了解课改理念,提升自身专业化水平,国家教育部门花巨资为我们打造了丰富的研修平台。

11年秋,山东省小语远程研修开始,2014年小语国培顺利开展,如今,省级研修再次拉开帷幕。一天的学习令我们对2014修订版课标有了更新的认

识??三次研修让我深深感到自己的不足,但是专家老师、指导老师不厌其烦的指导和帮助,研修老师们给我的感动和启示给了我前进的动力,更是让我对自己专业化的提高充满期待和信心。

三、期盼未来,明天会更好

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有所作为。作为一名小语教师,我们要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追求;更要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著;然后才能迎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喜悦。

期盼未来,明天会更好!

第三篇:明天会更好 读后感

明天会更好

——读《你不知道将来有多好》有感

《你不知道将来有多好》是郁雨君姐姐的新书,我喜欢她写的每一个故事,因为我总能在她的故事中收获成长,收获快乐。

《你不知道将来有多好》讲述了考试总是年级第一的卫嘉勉因中考失常跌入末尾学校铅笔头中学,身边的同学都生活在菜场,心高气傲的卫嘉勉与他们格格不入,她不仅看不起这些同学,更看不起偏袒末尾生的“半人类”校长。直到一个以末尾生组成的“垫板组”出现,他们以美好的现在验证了末尾生也有春天。

在《你不知道将来有多好》这本书中,有心高气傲的卫嘉勉、末尾生同桌李捷仔、“半人类”校长和垫板组的模特哥哥飞扬,爱打听的八卦小哥,垫板妹妹和爱跳舞的蓬蓬裙姐姐。其中最让我喜欢、敬佩的不是主人公卫嘉勉,而是“半人类”校长。他让流浪猫在校园安家,给它们食物并照顾它们;他给每一个新生发一只蜗牛让他们饲养,告诉学生们要重视每一个生命;他举办削苹果比赛,只为了帮“水果店王子”李捷仔消灭掉他们家的烂苹果;他还曾带垫板组四人一起去郊外看萤火虫。

当我读到“半人类”校长说的“再渺小的理想也是理想,就像萤火虫屁股上的光一样”时,我心中涌起的是对校长的无限敬佩,对于考试总考倒数几名的垫板组四人,“半人类”校长没有批评,而是带他们到伸手不见五指的郊外找萤火虫,让他们明白:即使在这样的黑夜里,只要想到还能找到一点光亮,就会充满希望,所以即使是末尾

生也不用觉得自己的未来一片黑暗。

当我读到校长说的幸福咒语“朝前走,向前看,你不知道将来有多好”时,我被深深地触动了:是的,未来的美好,靠自己创造。这是一种以乐观面对生活的态度,即使前方一片黑暗,也要相信前方等待你的是更美好的未来,就像诗人陆游写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我心中,校长确实是“半人类”,他的另一半是神,是带给学生幸福,教会学生做人的神。

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我们应该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生活,勇敢地接受风雨的洗礼。正如《你不知道将来有多好》封面的那句话:朝前走,向前看,你不知道将来有多好!

陈丽珊

第四篇:读后感:为自己更好的工作

为自己更好的工作

--读《你在为谁工作》有感

当我拿到这本书之前,和很多人一样,感觉自己是为了赚钱而工作,为了生存而工作,所以工作起来总是有点缺乏热情,但是看完这本书后,我才明白,我们不仅仅是为了赚钱而工作,而且还要为了自己而工作,把工作看做是一种享受,一种生活的乐趣,读后感:为自己更好的工作。"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工作轨迹,有的人成为单位里的核心员工,实现了自己的价值;而有的人一直碌碌无为,到头来仍一无所获。那么,是什么在造就我们,改变我们?是"态度",工作态度!《你在为谁工作》这本书中,如道家常般的每一句话是那么实在又那么在理,列举的每个事例是那么熟悉,仿佛一面镜子。它通过提出"你在为谁工作"这个需要自我反思的人生问题,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刻细致的解答,从而让每一位职工从内心深处承认并接受"为自己工作"的朴素理念。我们不能否认,在我们当中,当然也包括我在内,有时怕自己的工作得不到领导和同事们的肯定,就会找n个理由将今天的事拖到明天再完成,只要不耽误事就行,有时因看不惯某个同事,心里就不愿与其合作。想想看工作本身是没有任何情绪的,是人赋予了它一种积极或消极的心态。因此,书中多次警醒人们:"在工作中,不管做任何事,都应将心态回归于零:把自己放空,抱着学习的态度,把每一次任务都视为一个新的开始,一段新的经验,一扇通往成功的机会之门,读后感《读后感:为自己更好的工作》。 千万不要视工作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结果做得心不甘情不愿,于公于私都没有裨益。"

《士兵突击》里许三多的扮演者王宝强在接受主持人采访时的一段话,给我的震撼很大。主持人问他:"你当初在剧组里当群众演员时有没有想过,就这样跑龙套、打杂如果得不到机会成不了明星怎么办?他脱口而出:"只要你认真努力的把每件小事情做好,总会有人发现你的"!是啊,这是浅显却不易悟得的道理在王宝强的身上已验证了其价值。我们怕领导没有留意我们所做的每件事,但我们是否留意把每件小事做好。

工作不仅能赚到养家糊口的薪水,同时,困难的事务能锻炼我们的意志,新的任务能拓展我们的才能,与同事的合作能培养我们的人格,与外界的交流能训练我们的品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工作是提供给我们成长和各种收获的起点与机会,是为了自己。如果希望获得成功事业,成就美好人生,对自己边工作边成长的过程负责的态度。你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因为你在为你自己工作。

第五篇:做更好的自己 读后感

做更好的自己

---读《人性的弱点》有感

读过这本书许多次,却总是没为它写点什么。这是一本永远都读不腻的书,每个年龄,每个不同的心情,每个不同的时刻下阅读都有不同的感觉,都有新的感受。

作为“成功学”的创始者,卡耐基大师在全美国乃至全世界都有数不胜数的忠实信徒。但他不是一个天生的成功者,他的成功体验都是从自己充满挫折的经历中总结出来的,他曾尝试过许多职业,在屡次遭受挫折以后,他依然勇敢地面对生活,向自己的梦想前进,他的精神也激励着我勇敢前进不退缩。

我是在同学中打成一片的开心果,但性格过分开朗也给我带来了困难。许多时候因为话太多,说错话也会让别人生气。在这本书中我就找到了为人处事之法。懂得了怎样用自己真诚的内心去办好事,做一个令大家更爱的自己。

开心果也总会遇到难过的事,我虽然没得抑郁症,但也不会用成熟的方法驱赶心头的阴霾,卡耐基的“几步走”,“奇妙方式”,竟真如此神奇,几页纸上谈笔就胜过一切,是真的会让我从记忆中翻出一些人的踪迹,打开一些事的历史,然后微笑着移除那些难过的部分,又变成了乐观的我。

智慧是人生一大要点,智在沟通更是十分重要。就像卡耐基那样,我现在也学会了让别人赞同自己,说服他人的方法。用自信加上技巧的魔法,就是一个智慧的自我。

这本书真的教会我很多,但我却无法真正好好描述。明明是温馨的枕边书,却比教科书还要有用。我不会马上蜕变成另一个完美的别人,但是读过之后,一点一滴微小的细节改变会让我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word该篇DOC格式期盼有更好的教育读后感范文,共有12520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期盼有更好的教育读后感下载
期盼有更好的教育读后感.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0578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