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心得体会 > 读后感 >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精品多篇】

发布时间:2023-07-13 17:44:36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引言]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精品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精品多篇】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篇一

准确的说很久之前就看过这本小说了,前几天又看了12版的电影,突然间多了点感想,就说说吧。

名著不好读。不在于它的故事不好看、情节不吸引人,而在于它沾了“名著”两个字,瞬间就让读者觉得高端大气上档次,总觉得要抛开故事与情节,读出点诸如历史啊意义啊批判了旧制度啊等不同的东西来,要是读不出来,就是没读好——重来一遍。于是很少人“真正”喜欢读名著(打引号的目的是强调,排除那些装装样子的人),反而是一些故事性较强的小说容易吸引人。但是别忘了,名著的前提是它是一个故事,所以我们首先要从故事出发,了解这个故事,理解故事里人物的悲欢离合,最后了解一些人情世故,做事方法等。当然,名著之所以是名著,绝不仅仅在于故事,也一定是需要读很多遍才能体会作者的目的的。对于真正爱着名著的人不消说,他自会一遍又一遍的去读,对于只想读一读故事,沾沾名著的光的,读一遍也就差不离了,只是几年以后,还可以拿出来翻一翻,又有什么新感想了也说不准呢。

对于《安娜卡列尼娜》这个故事来说,以前我一直不能理解的是,安娜明明有一个爱她的丈夫,为什么还要出轨呢?尽管现在我也还不明白为什么她要出轨,但至少我明白了,卡列宁未必爱安娜,安娜也一定不爱卡列宁。他们的结合没准比现在的相亲还不靠谱(尽管我一直觉得相亲是一件靠谱的事情,但大家都说不靠谱,那就暂时“不靠谱”一下),就只是两个家族的联姻而已,所以要有情感维系是不太可能的。但卡列宁实在是个好男人,尽管他不一定爱安娜,但他一直都是宽容大度,一直都在尽一个丈夫、一个父亲的责任。而安娜在遇见渥伦斯基之后,不论这是真爱还是披着真爱外衣的诱惑,她变得不能自拔。跟卡列宁相比,自持与自制明显落了一大截——安娜配不上卡列宁!

好吧我承认我实在是喜欢卡列宁这个角色,我一度觉得要是生活中有这样一个人我一定会放下矜持去追他的。所以连带着讨厌起安娜来。我们要追求真爱,这一生何其短暂、何其悲苦,是应该找一个既爱自己、自己又爱的人度过艰难的一生,至少添点温暖不是?可是真爱就像鬼,说的人多,见的人少。哪有那么多幸运儿幸福安稳过一生的?找个差不多的,就算不是那么爱你,也能遵守教条礼法不出轨,用最大力尽一个丈夫、父亲的责任,还是高级国家公务员,不愁吃喝(而且在我看来还挺帅的,至少比渥伦斯基成熟稳重)。这样便宜的事情哪里找去?作为一个妻子,一个母亲,所做的只要好好经营这个家庭,爱自己的孩子,给丈夫提供温暖就可以了。有谁能反驳这不是爱呢?更何况爱是持久的,跟一见钟情的激情不同,是一种责任与习惯。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篇二

巨大的车轮碾压过你的身体,那一刻你是否会后悔。眼看着你抛却幸福,变得自私、无理取闹,一步步坠入痛苦的深渊,穿着黑天鹅绒长裙卧轨的那一刻,像被恶魔啃噬过的躯体,遍体鳞伤。

而我始终是心疼你的,对你以及你的儿女,依然心有不甘,不甘你如此放任自流。但仍然对爱情抱着至死不渝的信念。也许你还存有丝毫的理性,不然当谢廖沙说“再也没有比你更好的人了"你不会选择留下。

穿着黑色天鹅绒长裙,光鲜亮丽的你遇见了他——渥伦斯基,心花怒放,热情而不知所措。面对丈夫的无情和憎恶,你决定跟渥伦斯基离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你想要的生活吧!无奈“人到情多情转薄”,逐渐对你冷淡,而你也慢慢变得无理取闹。“柔情似水,佳期如梦”。你和渥伦斯基“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最终你放弃了他,也放弃了生活。当你穿着黑色天鹅绒长裙卧轨的那一刻,你的心早已千疮百孔、了无生机。

我相信你是解脱的。安娜,你从不曾失去过什么。我相信你一切的美好,勇敢追寻爱情,哪怕代价是生命也无悔。列文和凯蒂的生活平淡、安宁,却一家人幸福安和。与你而言,这样平淡的生活也许不是你想要的吧!

“水满则溢,月盈则亏”,这个世界从来只有更美没有最美。而最靠近完美的那一刻,就是最容易走向相反的时刻。幸福的家庭有同样的幸福,而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

而你,一直在这里。泰戈尔说“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我想这大概是安娜最想要活成的样子!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篇三

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这个给予我深刻感受的作品,以悲剧结局,让人震憾回味。《安娜·卡列尼娜》在列夫·托尔斯泰的所有作品中,是写得最好的。《战争与和平》也许更波澜壮阔、更雄伟、更有气势,但它不如《安娜·卡列尼娜》那么纯粹、那么完美。

一个曾经贤惠的贵族妇女安娜,带着她那熄灭的虚无,曾不顾一切痴迷追求的梦幻,奔走在绝望、孤独、褪去美好的末路,最终倒向奔驰而来的火车。她那美丽的面庞、天真的爱情烟灭在呼啸而去的火车铁轨间,消逝在贵族们的唏嘘声中。

这样让人痛心的结局,让我为安娜的天真、美丽、善良感到痛惜不值,为花花公子渥伦斯基对安娜态度由痴情、讨好到欺骗、另寻新欢感到愤慨、厌恶。

《安娜·卡列尼娜》体现的主题是复杂多元的,列夫·托尔斯泰作为一代文学巨匠,他笔下矛盾集中的体现、情感的冲击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得以深刻表达。大多数人们剖析安娜的死是贵族社会死板、禁锢的思想制度造成的结果,而在我看来,她个人的情欲是错误的根源,她那禁不住诱惑的轻信与不经深思熟虑随自己的欲望行事的个性,一步步葬送了自己,可以说,她的天真也叫愚昧。

《安娜·卡列尼娜》引发了我的思考:面对诱惑,理智需要临驾于情感之前,光是松懈、漏洞迭出的抵御是无法让人免于走入歧途的,唯有彻底的、坚定的理智才能让一个人根基牢固,不被情感、欲望的洪流冲走,也不随波逐流。一般来说,一时的快感、暂时的欲望满足往往是招致不幸结局的导火索,《安娜·卡列尼娜》中泛滥的情欲让获得短暂快乐的安娜最终对生活失去信心而葬送生命,在走出书本的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相继坠入欲望的陷阱,为了追求那一时的光辉而抹黑未来的人生路呢…看来,理智的完备是一人条漫长的征程,需要人们博览群书,洞悉事物本质,丰富人生阅历,从而达到应对世事安之若素、稳若泰山的人生境界。

我曾想:假如安娜拥有牢固的理智,完全屏蔽掉花花公子的殷情,抵抗世俗的诱惑,结局必会是另一番风景。这样也许不能解放天性、不叫自由、不叫爱情,但是,安娜也能在原有的人生轨道里过她正常惬意的人生。然而,书中也许会有假如,但人生中绝无假如,一个人一旦失足,那便是必然…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篇四

故事的开始是一个美好的开始,惊艳动人的安娜在火车上邂逅了风度翩翩的年轻将军渥伦斯基,看似美好的邂逅却是悲剧的开始。

安娜,美丽而风韵,有一个深爱着的儿子,一个身世显赫会赚钱的丈夫,生活在上层社会,衣食无忧,这样让旁人无比羡慕的生活又有多幸福呢?她的男人醉心于功名,虚伪而冷漠,婚姻在他的眼里没有感情的基调仅此只是“神的意志”。在只有金钱和名望的婚姻中安娜得不到幸福,得不到爱情无疑对她是一种折磨,这时一个仿佛可以点亮她的人生的男人出现了,渥伦斯基,同样出身贵族,英姿飒爽使多少少女为之倾倒,而他却被安娜深深地吸引,对安娜张开热烈的追求。

起初安娜还在压抑着自己的情感,但渥伦斯基的热情终究还是唤醒了安娜沉睡已久的爱情。他给了安娜爱情的确点亮了安娜的人生,但因为他的爱情安娜被他推进无尽深渊最终,在宗教信仰压力,被原有社交圈集体唾弃,内心的自责和愧疚等多重压力下,沃伦斯基对外界压力的妥协、对安娜的冷落,成为压倒她的最后一根稻草,多疑和无所寄托使她崩溃,她穿着一袭黑裙,卧轨自杀。

在我看来,每个人的生命中都需要一个依靠,都需要一个精神寄托,我们可以把爱情,友情,亲情以及自己的事业和荣誉当做依靠和寄托。很显然,安娜的精神寄托便是她与渥伦斯基的爱情。爱本身是没有错的,爱情是美好而甜蜜的,但是安娜的爱错就错在她对爱情的要求太严苛了,把爱的本质扭曲了。

她厌恶憎恨卡列宁,认为卡列宁平平淡淡,对她根本没有爱情,她爱渥伦斯基,虽然她从未承认但是我认为她爱的正是渥伦斯基的轰轰烈烈,爱的正是他对她的殷勤,而并不是渥伦斯基本人。可以说,安娜的生活是痛苦而纠结的,她想为了爱情而生活,但是完全没有能够站得住脚的立场。从经济上来说,她没有任何的经济来源,她的生活费完全靠卡列宁供给,书中提到,在卡列宁写给她告诉她被原谅的那封信中,甚至还夹了一卷钞票。从情感上来说,虽然书中着重描写了安娜生产之后卡列宁坚决不同意离婚,但是在第四部的末尾也描写了安娜在这个时候也主动放弃了离婚的想法的心理活动。我认为,安娜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转变还是因为她放不下她的儿子谢辽查。她知道,一旦离婚丈夫卡列宁势必会夺走孩子的抚养权,那样的话对安娜又是一次痛苦的折磨。

别把情欲的喷张当做爱情,也别把欲望的满足看成幸福,因为安娜的悲剧正源于此。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篇五

《安娜卡列尼娜》是文学史上一座无法翻越的大山。托翁的这部作品,我认为是至今甚至未来也是无人能超越杰作。

这部七八百页60万字的鸿篇巨作,将俄国19世纪中期整个社会呈现在读者眼前,全书出场的人物多达150人。

可是无论时代怎么变化,国家不同,政治不同,但你都能在你身边找到这部作品里的人物的影子。

“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却个有各的不同”。这是托翁这部作品开头的第一句话,也是促使许多读者阅读这本书的举世名言。

安娜与包法利夫人的对比是非常多文学爱好者最爱探讨的话题。然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种评价

安娜,这个上流社会的贵族夫人,丈夫大自己20岁,是个政府高官,儿子已经八岁了,因为彼此追求不同,这个美丽,漂亮,善良,真诚,魅力四射的女人出轨了,爱上了一名帅气多金的军官伏伦斯基,强烈的爱情让他们走上怀孕、私奔的道路。但最终,对爱情的失望让她走上了卧轨的道路。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一开始我被译者序里面的评价带着走,觉得安娜是个为了爱情敢于对社会做斗争的伟大的女性,因为她美丽、善良、正直、真诚,遇见自己爱的人,不顾社会谴责,勇敢地做自己!说她的丈夫卡列宁是个虚伪、只在乎自己的面子,毫无感情可言的冷酷的伪君子。然而,当我看到安娜生与伏伦斯基的私生女时,卡列宁那痛苦而宽容的样子,我突然对安娜生出了厌恶之情,当时她产褥热,这在当时是死亡率99%的病,在弥留之际,迷迷糊糊中,她把卡列宁的手放在伏伦斯基手上,希望他们握手言和,共同把女儿抚养长大,卡列宁内心的痛苦和原谅。但没想到,安娜活过来了,没死。接下来她跟伏伦斯基带着女儿私奔到了国外,在国外过了一段幸福的时光又回到莫斯科。但是社会舆论的压力让她的女儿没有名分,安娜又不愿意放弃儿子而离婚。等他们回到乡下,过够那种孤独寂寞的日子,她同意离婚时,她的丈夫卡列宁反悔了。再后来,伏伦斯基恢复了社交生活,而安娜被社会排斥,感到孤单、怀疑,于是与伏伦斯基不断争吵、怀疑,最后走向死亡。

看到安娜与伏伦斯基在乡下生活时那种歇斯底里的不安和怀疑时,我觉得安娜是可怜的,也是无能的,这是时代的悲剧,因为她没有独立的人格,以爱情为生命,这样心态的结局肯定是悲惨的。一个女人,以男人为你的全世界,这是危险的,也是不可取的,只能说那个时代的女性还没有独立,只是男人附庸品。

然而继续看下去,看到她自杀前与伏伦斯基的争吵与和好,以及去坐火车前复杂的心理过程,我突然原谅了她,理解了她。一个上流社会的交际花,过惯了奢侈富裕的社交生活,一个花一样美丽的年轻女人,被困在乡下远离社会,情人正常工作交际,在家时间少,难免会心生怀疑。以至于产生用死来使伏伦斯基后悔的报复心理。其实,直到死去前一秒她都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

书中说到的一点令我非常难以理解。安娜为什么不喜欢她和伏伦斯基生的女儿,也拒绝再生孩子。(也许她像嫂子陶丽一样生8个孩子也许就什么不满或自杀都不会发生了吧。)

也许她根本就不想走到这一步,如果不是因为怀孕她可能会继续维持与卡列宁的婚姻,拥有儿子谢辽查,而只是保持与伏伦斯基的情人关系。

只能说在人生这样的选择困境中,成年人做事要考虑后果。你要情人,你就意味着失去儿子,失去声誉,失去儿子对你的爱。要维护家庭,你必须放弃你的情人(卡列宁已经说了停止约见情人会继续原来的婚姻)。然而这个心气极高的美貌女人总是太痛苦和理想主义,所以最后以死来成就最好的结局。记住那句话“爱情不是生活的全部”

我常常在想,如果卡列宁后来同意离婚,她与伏伦斯基结婚,重新开始正常体面地社交生活,安娜是不是就能不死。但是可能也不会,她还是会怀疑,还是会分手。也许像她这样视爱情为生命的美貌的女人,做个水性杨花、见异思迁的交际花对她更适合。然而这就不是托翁笔下的安娜。就不是嗜爱如命的安娜了。

我想这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完美的爱情,也许婚姻对爱情更是束缚。记得《霍乱时期的爱情》里马尔克斯说“婚姻是一种反人类的存在”

你只能期待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与你性格及 思想协调的另一半,如果你没遇到,也不是你的错。

以上讲的只是安娜这条线。在这部作品里还有另外一条线,就是列文及列文的爱情。

在这部作品里,列文对爱情、对死亡、对宗教、对人生意义的思索,更是托翁深刻思想的体现。这位擅长心理学、哲学、宗教的大文豪,真的很伟大。我想不同年龄不同经历再去阅读这本书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感触。这也许就是名著的魅力。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篇六

耐着性子读完了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很厚的一本书,简直能够说是磨练人耐性的一本书。一种苍凉不觉涌上心头。看完这本书仿佛随着书中的主人公走完了一个人生——一个不凡的人生。

吃饭时候还在思索,却感到头脑混乱,只是清晰记得安娜死了,而且是卧轨自杀的,很残忍的结束自己生命的方法。无异于埃及艳后克里奥帕特拉以蛇自杀,这些可怜的人啊!都说红颜薄命,一些不假的,这些红颜几乎都是兰心惠质,沉鱼落雁。哎,可叹,可惜,可怜。

列夫托尔斯泰的文笔十分之细腻,以至于让我觉得有些情节和话语很繁琐,描述上流社会晚宴和沙龙情景,浓彩重墨,铺展开来,一点不逊于曹雪芹,故事的情急安排得很是巧妙,前后呼应。比如安娜第一次遇到弗龙斯基是在火车站,并且看到了一个卧轨自杀的女生,安娜表现出莫名的忧伤,因此弗龙斯基给那个自杀的女生家属给了些安葬费,从此两人倾慕彼此,故事的末尾则是安娜自己卧轨自杀,弗龙斯基奔去火车站见她最后一面,相逢和诀别都在火车站,此种笔触相当独到,但是未免使故事更具悲伤性。

安娜,弗龙斯基,亚历山德罗维奇,阿尔卡季奇,多莉,基季,莱温。这七个人之间有着极为复杂的关联,安娜嫁给了亚历山德罗维奇,并且生下一子,之后在调节表哥阿尔卡季奇与其妻子多莉之间婚姻矛盾时候遇到了阿尔卡季奇的朋友也是多莉妹妹基季的未婚夫弗龙斯基,两人相见恨晚,彼此一见倾心,坠入爱河。

之后经过安娜的调节,表哥表嫂和好如初,自己却因此陷入了尴尬境地。阿尔卡季奇的好友莱温喜爱基季,而基季一向喜爱弗龙斯基,安娜的出现使得整个故事进入了另一种状态,基季因安娜“夺走了”她的未婚夫而憎恨她,莱温则正因弗龙斯基的出现被基季拒绝求婚而恨他,即便如此,安娜和弗龙斯基也没有放下他们之间真挚而热烈的爱恋。但是从道德观念出发,安娜这种抛夫“弃子”的做法确实不当,当然她没有抛弃自己的儿子,只是她的丈夫亚历山德罗维奇不愿成全她的母爱罢了。这就是惩罚,以至于她的惨死也成了宗教惩罚的象征,对这种违背道德做法的惩罚。即便安娜对大她20岁的丈夫没有一点感情,而对弗龙斯基是真正的爱恋,也为世俗和上流社会所不容。安娜处在夹缝中,之后安娜怀孕生女儿时险些送命,之后两人去了国外,几年后回到莫斯科,在弗龙斯基一再劝导下,安娜给丈夫写信要求离婚,丈夫不肯,她被丈夫和儿子看不起,被上流社会摒弃。在这种状况下,她不断猜忌,以至于陷入了思想混乱,怀疑弗龙斯基对她的爱,于是她毁掉了自己。

基季最后与莱温成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而弗龙斯基则悲哀欲绝,为了处理掉没有好处的生命,他自费带着一个连队去前线参加了塞尔维亚战争。亚历山德罗维奇的不忠,使得多莉差点与他离婚,而最后多莉变卖自己的家产还帮他还了高利贷,于是和好如初。

看完这本书,真的很想见见列夫托尔斯泰,很想问问他,为什么选取安娜作为主人公,他到底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对自由恋爱的提倡?还是上流社会的讽刺批判?抑或是对女性不忠的宗教审判?但为什么描述安娜的时候又着重描述了莱温的生活、思想。而这两个主人公在整个故事中都没有什么关联纠葛,只在最后,见了一面。以后有机会去莫斯科寻找一下答案吧。

或许我该看看列夫托尔斯泰的传记,了解一下他那个时代的整体状况。

安娜和弗龙斯基的感情,让人看得很揪心,彼此放下了上流社会的地位,放下了好名声,好前程,正因感情,陷入了一种万人不容的状态,以至于最后各自走向毁灭。

爱是什么?何以有如此魔力?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篇七

终于看完了号称世界名著的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看后没有特别的感触,与我的期望值相差太远。

唯一的感触就是:女人都差不多,男人都一样。或者再进一步说:世界上的女人都差不多,全世界的男人都一样。为爱燃尽热情甚至毁掉生命,惮精竭虑,不管不顾,只在乎自己的感受,可是却忘记了人是社会人,需要交往需要亲情,亲情是融入血液中,难以割舍更割舍不了的,人间没有世外桃源,没有纯粹的脱离现实的纯洁情感,不管当时怎样火热,怎样一见钟情,现实的寒冷温暖不了爱情的温度,特别是不符合道德规范的爱情,也只有这种爱情才配称作爱情吧,加入太多元素的只能叫婚姻,于是爱情只有死亡才能永恒,这也就是悲剧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而喜剧让人在一笑之余心酸的原因吧。

也许我悟性太低,我不想去弄明白在那种大的环境下俄国的政治、人文等诸如时代背景之类的东西,我只看到一个女人一个母亲为情所困为情痴狂最后为情毁灭的心路历程,她只有死才能最终彻底解脱,即使她离婚成功与沃隆斯基结婚又如何?只不过是人间又多一具行尸走肉,打着爱情的幌子,背负着婚姻的沉重责任与义务,为别人活着,只为对得起母亲这个人世间最伟大的称呼的怨妇。这样的怨妇已太多,少一个反而是女人的幸事。敬佩她卧轨自杀的勇气,只为这种勇气,也该向她敬礼!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篇八

俩月时间,昨天上午终于把《安娜·卡列尼娜》看完了,最后列文对信仰善的思想变化过程很精彩,虽然读的时候需要专心致志地理顺每一次思维变化的逻辑轨迹。精彩之处比如谈到到苍穹,我们眼睛看到的苍穹是圆的是有尽头的,但是今天我们却知道它是无穷无尽的。反推,难道我们看不到或是论证不到上帝就能证明神不存在呢?

列文觉得,人活着是为什么,如果不知道答案,那就极其痛苦,即使家庭幸福但是思想贫乏,这算是庸人自扰吗?每个人最终都要埋进土里,都要死,为什么还要干活?“为了跟随上帝,为了灵魂,为了善”,列文自己不断挣扎着信仰的问题,忽然顿悟了,但也只是一瞬间独处时的内心安宁,等到他回到世俗生活还是会跟仆人发脾气,还是会抱怨妻子,还是会对朋友出言草率不考虑别人感受,还是会对哥哥冷落,还是会不开心,但是得知自己向往善,心总是安宁的。

而安娜,就这样毁灭了,是飞蛾扑火、闯开牢笼还是追随欲望、自寻死路?陶丽委曲求全,她甚至有一瞬间羡慕过安娜的生活和选择,最后一边对丈夫绝望一边对孩子抱希望地活着,吉娣迷途知返,当她不幸被福伦斯基抛弃时,痛哭流涕甚至病倒,谁知道过了一年,不幸变成了幸运。她最后算是生活赢家。

个人很喜欢华伦加小姐在温泉治疗酒店的章节,华伦加像圣人,是高架于安娜、陶丽和吉娣三人之上的一个女性角色,头顶上有温和的光晕,她有不幸但是不怪罪任何人,态度像温泉一般温和,藏污纳垢都可以,可以容纳一切,可以让吉娣内心充满光芒。

列文一路的成熟,包括对福伦斯基的态度,包括对生死的态度以及最后对信仰的态度也是一条漂亮的线索。

我认为,即使安娜离婚成功最后和福伦斯基结婚了,她也仍旧有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很明显她非常在乎陶丽和吉娣是怎么看她的吧。

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安娜最后的死亡跟列文所信仰的善有冲突吗?跟随上帝的意志,跟随灵魂,但是没有说要跟随自己的欲望,只能跟随自己的善,这是答案?不是跟从欲望尤其是贪欲,唯有从善,那安娜追求爱情是贪欲吗?还是那个时代女性的独立性和冲破无爱婚姻牢笼的警觉性的萌发?托尔斯泰明显告诉大家安娜最后还是不得善终,是否意味着抛开丈夫儿子的纯粹的爱情和善是不沾边的?无论是福伦斯基还是安娜都是悲剧的收尾,甚至他们的女儿最后都给了卡列宁,因为只有跟卡列宁才有姓才有身份。可笑的是卡列宁最后决定要不要离婚是取决于一个神婆一样的兰道巫师的催眠判断,有多少人的命运掌握在一些可笑的愚昧的判断上。

是社会框架舆论造成的悲剧?还是女人自身的醋意以及自尊自大好强加剧的?还是人性的贪欲?或是宗教?或是男权社会的礼法?或是综合因素?无论安娜和福伦斯基当初有多甜蜜有多少次快速心跳,最后还是被琐碎的生活以及不稳定的身份还有醋意和冷淡一次次地吞噬,而女人的无故醋意和男人的冷淡无情貌似又是相互促进的。

不得不叹服托尔斯泰太了解女人了,安娜要的就是爱情呀,是越来越炽热的爱,越来越霸道越来越独占的爱,并且只要爱,但是男人并非如此,男人更向往生活的自由,男人会因为女人过度的爱导致的醋意或是胡思乱想乱了阵脚,随后男人会冷淡会无为,女人会觉得没错他已经不爱我了,他已经爱上别人了,我要报复我要让他后悔,想到的是毁灭。

托尔斯泰太了解女人之间的关系,安娜和陶丽之间甚至和吉娣之间,至少在安娜心目中,是敌对的,是被看成笑话的,女人的自尊是不允许这样的下场,宁可死也不要。

女人之间的关系,似真似假,复杂难辨,书中安娜和陶丽第一次会面,安娜劝陶丽给哥哥一次机会,委屈求安与丈夫和好后陶丽当时真的很爱安娜;随后陶丽听说安娜跟福伦斯基出国了,还是爱安娜的,觉得安娜是很可爱很善良的人,甚至在第二次见面前,陶丽坐马车去看望安娜时,陶丽甚至开始有点羡慕当时的安娜,马车上的陶丽一瞬间很厌恶自己的生活,厌恶生育孩子和带孩子的痛苦,到了安娜住的金碧辉煌的屋子,参观了富丽堂皇的房子和附近的医院之类的建筑物,觉得安娜的生活很光鲜。由于陶丽自己衣服的寒酸自己还曾很自卑,慢慢地陶丽想孩子了,开始有点不认可安娜的这种状态。而当时安娜已经是外强中干,一切奢华的外表都是假象,敌不过内心的痛苦。而痛苦,本来想跟陶丽说的,但是陶丽没想敞开心胸谈,只想回家看孩子,二人没有真正敞开心胸交流。第三次会面,安娜因为和福伦斯基争吵接近崩溃,觉得陶丽是自己唯一的朋友,想去找陶丽诉苦,但是看到了吉娣,看到幸福的吉娣,安娜当场刺激吉娣,说自己见过列文,并且自己很喜欢列文,觉得吉娣得不到福伦斯基所以要了列文,而列文也曾被安娜的魅力迷惑过,示意你吉娣爱的男人都拜倒在我脚下。所以诉苦变成了告别,最后安娜完胜似地离开了。安娜和陶丽的这三次会面,很值得细细体会。女人貌似永远离不开比较。

归结几个问题,列文最后说的从善以及世人不能接受安娜的“非善”是矛盾的吗?或者安娜本身是不值得善意对待的?但是谁又有资格评判安娜呢?也许只有上帝吧。

最后导致了列车轨道上的悲剧,福伦斯基最后策马赶到火车站,一蹶不振,变成了行尸走肉,塞尔维亚战争让他走上战场,觉得有一个理由让自己的生命去耗尽吧。

奥勃朗斯基最后欠债累累,在彼得堡学习了很多男人的洒脱生活方式,即使欠账,但是仍旧花天酒地,他是很多男人的面孔。列文才是少数的吧。卡列宁是冷酷的谨慎的自保的守旧的。

还有华伦加和列文的哥哥柯雪兹夫(具体名字忘了),俩人在树林里差点就要互相表达爱慕,但是男方一句跑题的回话,就已经让俩人知道双方不可能了,一些话那一秒不说出来,就永远不会说出来了。

我喜欢拉斯卡这条猎犬,喜欢列文家的女管家阿珈菲雅,喜欢吉娣的父亲老公爵。当然蛮喜欢列文。

最后插一个对比,列文和福伦斯基在面对别的男人对待自己女人的献媚态度上决然不同,列文是马上把这个男人赶走,而福伦斯基会享受别的男人对安娜的献媚。我觉得选择丈夫还是要选列文。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篇九

擅长描写心理的作家总是使我很敬佩,要么是聪明,洞悉人的心思,要么是自己本身心思细腻,内心戏很多。

关于印象深刻的片段

阿尔卡季奇不后悔自己的背叛,他懊悔的只是没能很好的瞒过妻子。人在做错事以后,被揭发的那一瞬间最先想到的都不是事情本身给对方造成了多大的伤害吧,毕竟在做之前就知道后果,在乎的程度不够而已

一个极力想要装出眼里坚决,却只流露出困惑痛苦;一个想要装出温顺可怜,却依然容光焕发。

“装”就已经把两人所处的情景,以及内心的活动很显然的描绘了出来,这场景,其实不少见,这其中,都是可悲的人。

虽然阿尔卡季奇努力想要做个关怀备至的父亲和丈夫,但他怎么也记不住他是有妻室儿女的人,他有独身者的嗜好,他只想按这种方式过活。

阿尔卡季奇为什么这么讨人们的喜欢呢,因为颜值高呀,书上说了,即使没有愉快的谈话内容,看见他人们就觉着高兴

基蒂是个太过显山露水的小姑娘,她的美因不着岁月沁涤而充满活力,弗隆斯基也是如此,却在表面的浮华下又多了追逐危险的心思。安娜历经世事的美丽与哀愁对弗隆斯基有种近乎离经叛道的吸引力。

在舞会里的场景,翻天覆地的心理活动,几场戏,如果此处拍成电影,一定很有意思

至少那一刻的弗隆斯基是真诚的,怀着满腔赤诚,愿意放下一切与安娜奔走红尘

关于赞美作家

托尔斯泰对列文亲自参与割草的描写实在是厉害,那一段看完,让我油然而生起一种归隐田间的愉悦感。按时节劳作,任汗水挥发,在他的的笔下,一切都实在是惬意!

没有认真去了解过这个人,但看书到现在,也许列文是最大限度对自己的投射吧,敏锐的感觉和细致的感情,和对农民的赞颂。这种赞美又和谢尔盖因为新鲜感和对城市的厌倦而产生的赞美是不同的,列文是打心底里认为自己和农民,和土地是天然一体的。

作家大概都是逻辑很强的人吧,书中多次出现颇具冲突性的辩论,设计政治,哲学,伦理等的方方面面,一个人能写出对立双方的缜密推理,不得不让人倾叹。

关于阿列克谢,弗隆斯基,和安娜

阿列克谢说过一句话:“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由他去打;有人夺你的上衣,连衬衣也给他”。

对于这句话所反映的阿列克谢的内心世界,我不予置评,只能说成体统的观念是根深蒂固的。

阿列克谢虚伪么?不,他只是很好的接受了他所受到的教育,并严格的秉承着其中的原则,安娜在病危中不也说过“阿列克谢真是个好人啊,他自己还不知道他是个多么好的人呢”。

披上追寻自由的外衣就会高尚一些吗?我不认为安娜优于阿列克谢。

关于价值观的问题,为什么孔儒思想被视为正统,且经久不衰,被社会普遍默认为是对的?大概是有益于社会的整体进步吧。但又是谁给社会进步定下的笼统定义呢?思想原本是不趋同的,又是什么原因形成的主流价值观呢?

啊,我似乎陷入了诡辩论的坑里。

阿列克谢在安娜坦白自己的行为以后,他对多莉说过:“我倒宁愿还有怀疑的余地。我怀疑的时候,固然很苦,但却比现在好。我怀疑的时候,我还有希望;但是现在什么希望都没有了,可还是怀疑一切。我是这样怀疑一切,我甚至憎恨我的儿子,有时候简直不敢相信他是我的儿子。”这是他第一次把内心的煎熬告知于人。纵然他是自私的,却也实为不幸,忍不住同情。

弗隆斯基的痛苦和羞耻看到后来也说得通了,阿列克谢明朗的,平静的态度感动了他,使他自己愈发渺小了,他感觉到一种更高的,像是有他这种人生观的人所望尘莫及的情感,他感到羞耻,屈辱,有罪,而且被剥夺了涤净他的屈辱的可能。

他一路坚持的很大原因是他自以为伟大的自由爱情,而当他的这份感情由于阿列克谢的原因,使他明白太过卑劣和不值一提的时候,就像一直以来信念的崩塌,这份打击无疑是巨大的。

安娜最后选择卧轨的方式正和弗隆斯基第一次见面时有人被火车轧死相呼应。她带着对所有人的仇恨,抱着惩罚自己和所有人的心倒在了车轮轨道上。最后一瞬间,似是猛然清醒的安娜突然惊讶于自己的行为,想要站起来,却来不及了。

所有的苦难,虚伪,悲哀和罪恶全都熄灭了。

这一处,使我想起魂断蓝桥里费雯丽在滑铁卢大桥上绝义无反顾的脸,车水马龙中带着同样绝望的心情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关于影视形象

作为一本经典小说,自然是有很多个版本的影视剧,苏菲玛索和费雯丽都演过安娜的角色,keira knightly就不说了,她不太符合我对安娜的形象想象。其实费雯丽在我心目中可以出演所有名作里眉目如画肤如凝脂的的美人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精品多篇】范文。

word该篇DOC格式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精品多篇】范文,共有11472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精品多篇】下载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精品多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0578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