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八上第三单元《中国石拱桥》参考资料多篇

发布时间:2023-09-18 10:41:25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导语】八上第三单元《中国石拱桥》参考资料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八上第三单元《中国石拱桥》参考资料多篇

中国石拱桥 篇一

2.

教学目的

1.初步认识说明文与记叙文在写作目的及使用语言方面的差异。学习本文平实而准确的说明语言。

2.学习本文抓住事物本质特征,举典型实例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

3.了解的悠久历史和杰出成就,认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献身科学的志向和严谨务实的精神。

教学设想

在教学中要抓住被说明事物的特点。这是说明文的灵魂,只有特点抓住了,明确了,才能把事物说明白;而说明方法则是为说明事物的特点而选择的。在本文中,最突出的说明方法是举典型实例,它在课文中占的比重大,说明作用显著,也有助于学生了解说明文的本质特点,因此,应把对实例的分析放到重要位置,把实例与事物本质特征的关系讲明白。

学习说明文语言可以采取引导学生分析和比较语言来完成,也可以与略讲其他说明方法(如打比方)和学习语法知识(分析句子成分)结合进行。

注意不要讲成有关桥梁知识的课。

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的特点--分析赵州桥这一典型实例。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解题。

1.注音:弧形 拱桥 陡坡 和谐 饮涧 匀称 桥墩 郦道元

2.解释词义和字义:惟妙惟肖 和谐 匀称 古朴 巧妙绝伦

以上两项可出示小黑板或利用投影。

3.讨论课题。

(1)分析达个短语的结构。

名词性偏正短语。

中心词--"桥"

几个定语--"中国"(的)

--"石"材(的)

--"拱"形(的)

连缀起来,是"中国的石材的拱形桥"。

(2)"拱"字释义。

拱形是一种什么形状?请用"拱"字组几个词。

"拱",本义是"两手相合,上举以示敬意",如"拱手",可组词:拱抱,拱卫,拱门,桥拱,斗拱等,取义引申 "环绕"、"弧形"。"拱桥",也是这样。

4.解题:我们要学的这将课文是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写的介绍桥的科技说明文。

请问:桥有哪几类?

首先应明确分类标准。按国别分,有中国的,外国的;按建材分,有石村的木材的、钢材的;按形状分,有平形的、拱形的。这篇课文用三个定语对"桥"做了明确的限制。那么,这种有什么特点?作者又是怎样把这个特点介绍给大家的,这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要搞清的两个重要问题。

二、的特点。

为了把事物说清楚,说明文特别讲究说明的顺序,这一点,我们在初一学《大自然的语言》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时已有了一些了解。现在同学们快速阅读,用三分钟时间找出各段讲的是什么事物,读时要用笔在课本上标注。

教师归纳。板书:

石拱桥(1一2) :古代状况(3-9) :当代发展(10)

1.石拱桥的特点。

找一位同学朗读第1、2段,其他同学找出说明石拱桥特点的词语。

教师归纳。板书:

出现--较早

形式--优美

结构--坚固

作者怎样说明这些特点的?可组织学生回答也可由教师点明,视时间而定。

明确:神话把虹比作桥,诗人把桥比作虹。桥虹互比,既说明了桥的形状,也说明了桥的优美。打比方是为了说明,有赞美之意,但语言简洁,适度得体。

"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既说明了石拱桥出现较早,更说明它结构坚固。

第1段说明石拱桥形式优美,第2段说明石拱桥结构坚固,体现了从外到内的写作顺序。"不但……而且"递进关系,准确体现并强调了这一点。

2.的特点。

第3段开始说明。同学们划出的特点,看看,上两段提到的石拱桥的一般特点, 是不是也有,又有什么独到之处呢?

教师归纳。板书:

悠久的历史--历史悠久

几乎到处都有--多而广

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多样杰出

从时间来看,在世界桥梁史上居领先地位。根据:(一)"悠久"更强调了时间早;(二)"旅人桥可能是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从形式、结构上看怎么样呢?这一段中对用"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做了肯定,而且表明我们的石拱桥是"惊人"的桥中之杰。除此之处,我们中国的石拱桥还有数量多、分布广,有的宏大,有的小巧,形式多姿多彩的独到之处。可见,我们的祖先在这方面为人类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赵州桥和卢沟桥就是这惊人杰作的代表。作者通过对这两座桥的介绍更好的说明了的特点。

三、的杰作之---赵州桥。

文章在4、5两段对赵州桥做了介绍。在阅读中标注有关语句,看看赵州桥的特点是什么,看看哪些是石拱桥共有的,哪些是赵州桥独具的杰出之处?

教师归纳。板书:

赵州桥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是中惊人的杰作一,它具有石拱桥的一般特点,对这一点,文章在第4段中先做了总体介绍。"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说明了出现早,"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还保持着原来的样子",说明了它的坚固及美观。同时,赵州桥又有它独具的特色,的确不愧为惊人的杰作。

第5段桥的长、宽数据,表明它惊人的雄伟。接着指出它设计科学,技术巧妙,这是从总体上介绍赵州桥杰出的原因。下面从四个方面具体说明它的科学与巧妙。同学们应注意,每个方面都不只介绍了特点,而且说明了这样设计施工的原理。这正是说明文的特点:就事物及其道理做解说。

(一)一个"长达三十七点四米",当时世界之最的大拱,怎么保证交通便利?赵州桥的设计者打破常规,将桥洞做成弓形,桥面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可以说的确巧妙。

(二)这样一座大桥,又是独拱桥,用石材多,对两岸桥基压力会很大,怎么办?牌河汛期暴涨,会对桥身猛烈冲击,怎么办?设计者创造性设计,拱上加供,不但一举两得,而且收到了美观的奇效,不愧巧妙绝伦。

(三)桥如此长,如此宽,怎样保证它的坚固?怎样便于施工?设计者匠心独运,由二十八道拱圈拼成弧形桥洞,真是制造奇特。

(四)除了结构奇巧之外,赵州桥的形式也匀称美观,同四周的景色配合和谐,艺术价值也是不朽的。

值得注意的,还有:"作者前引张嘉贞的话说明桥的构造奇特,后引张毅的话说明桥的形式美观,最后点明赵州桥是以李春为代表的我国劳动人民智慧和力量的结晶。先总后分再总,把赵州桥的特点介绍得清清楚楚。

提问:赵州桥的独具特点和的特点有什么关系?

总结:赵州桥独具的特点有力地说明了的特点。赵州桥是位于?河上的独拱石桥,接下来,文章又举出了永定河上的多拱石桥卢沟桥,这就印证了数量多、分布广,形式多样的特点。

布置作业

1.将小黑板(或投影)上的字、词记入字词积累本。

2完成练习一、二(其中卢沟桥的一部分作为预习,先不填入表格,但要在课文上标注。)

3.预习、思考三、四、五。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分析卢沟桥这一典型实例。说明文语言的平实准确。

教学过程

一、的又一杰作--卢沟桥。

卢沟桥是又一个惊人的杰作,上节请同学们做了预习,现在找们讨论一下,卢沟桥与赵州桥有哪些异同。 地点,在永定河上,永定河是比?河更宽的大河。时间,比赵州桥晚些,但距今也已八百多年,称得上历史悠久。桥比赵州桥长得多,略窄。桥面更平坦。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卢沟桥是联拱石桥,它是靠石砌桥墩联成整体抵御洪水的。它也很美观,尤其是柱头上千态万状的石狮子别具特色。卢沟桥在中外都享有盛誉,并且是抗日战争的纪念地。

归纳、板书:

上节课我们总结了的特点,除了具有石拱桥的一般特点:出现较早,结构坚固,形式优美的特点之外,还只有历史悠久,数量多、分布广、多样杰出的更突出的特点。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典型实例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些特点。其中。文章介绍得最充分的是它们的杰出:巧妙、奇特和精美,因为这方面最能说明在结构坚固、形式优美方面的突出成就。说明事物时如何选择实例,如何运用实例,这篇课文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二、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

同学朗读第9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标注、归纳,原因有几个,是什么?

教师归纳:

原因有三:首先,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其次,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赵州桥、卢沟桥正是杰出代表);再其次,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三条中第一条是最重要的,因为人民的勤劳智慧,才可能利用丰富的石料,才可能发扬优良的传统。

三、现代的发展。

同学齐读第10段。

提问:这一段举了哪些例子说明的新发展呢?

归纳:长虹大桥,世界最长的独供石桥,拱长一百一十二点五米,是赵州桥的三倍。 双曲拱桥,世界上仅有,全国造了总长20余万米,最长一孔一百五十米。这种钢筋混凝土拱桥继承发展了石拱桥的传统。

这种新发展,新成就,是因为一条新原因:社会主义制度无比优越。

四、说明文语言的平实准确。

同学讨论课后练习,教师归纳。

这篇说明文,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把介绍得清清楚楚,是和它出色的运用了说明文语言分不开的。有四个方面值得同学们体会学习。

1.语言平实简洁,描写有度。

例如练习八绘的两段文字。一是说明文,它介绍了卢沟桥的有关知识,描写很少,只在介绍最突出的石狮时用了"精刻","姿态各殊"、生动雄伟"等词稍加形容,因为它的目的是说明事物,介绍知识。二是记叙文,它记叙了夜宿卢沟观赏晓月的经过,记叙为主,有大量的描写,还有想象、抒情,因为它的目的是通过记叙描写抒发赞美之情。

这篇课文与《辞海》条目属同一文体,只是进一步说明了卢沟桥这种结构的原因。这篇课文也有描写,但是很适度。例如第1段把桥比作虹,是为了说明桥的弧形形状,赞美之清暗蓄其中。 同学们看,介绍卢沟桥时,有没有类似情况?

归纳:说明卢沟桥的石狮,做了描写,体现了感情,但并没有纵情写下去,而是适度收止。说到卢沟桥是抗战圣地只有三句话:一句说明纪念意义,一句说明战争发生时间、性质,一句说明反侵略战争的颌导者和它的结果,言简意赅。

2.运用说明方法,目的明确。

文章为了准确、生动的说明事物,往往要用各种说明方法,练习三就是这方面的一个练习。同学们要注意体会,无运用哪种说明方法,目的都是介绍有关知识,说明事物特点。除练习中的句子,同学们还能再举些例子吗?

归纳:引用古籍-一"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知其所以为'。"列举数字--"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五十点八二米,两端宽九点六米,中部略窄,宽九米。"使用比喻--"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加以描述--"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进行解说--"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十一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 正是这些平实准确的说明语言,达到了说而明的效果。

3.精心推敲词语,讲究分寸。

同学讨论练习四,教师归纳:

有些词语十分确切肯定,如列举的时间、数据,文如对某些时间、程度的限制;有些词语则表示着一种估计。无论种,目的只有一个:说明准确,依据只有一个:符合实际。

例如说到"旅人桥",在"石拱桥"前用了"可能"(表示估计),"有记载"(做了限定)"最早"(在估计、限定后对时间做了肯定的限定)三个定语,说明得一清二楚。

又如对赵州桥的说明用了这样两个定语:"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其中第二个定语说明了赵州桥历史悠久,但它只有在第一个定语限定之下才是准确的。

"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到处都有"体现"数量多、分布广",但只有在"几乎"的限定之下才符合实际,才准确。

卢沟桥"每个石拱长度不一",是核实了十一个石拱长度之后的结论。育才中学的同学曾就此事向茅以升询问,茅以升回信-一列举了十一个石拱的长度,的确无一相同。看似平易的一句话,却体现着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说明文语言这方面的要求,在这篇课文中特别体现在定语、状语和补语的运用上,同学们在完成练习四和后面的语法练习时可注意体会。

4.注意词句顺序,周密合理。

我们先看一下练习五,大家讨论一下,可以畅抒己见。教师归纳:

第1小题,作者做了回答:"先写形式,是桥给人的直观印象,是感性认识。结构坚固,是对桥的进一步理解,亦即理性认识。因此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递进的而不是并列的。不但而且",体现着一个合理的顺序,不能删掉,它联结的内容次序也不能颠倒。

第2小题也体现着一种合理的顺序,即由主到次,肩上小拱是赵州桥首创的主要特点,最能说明赵州桥的巧妙奇特,而拱圈也见于其他拱桥,比起肩上小拱相对是次要的。类似体现顺序周密合理的,同学们还能举出一些吗?

归纳:例如先总说赵州桥外形和设计施工的特点,再分四点具体说明,先总后分,给人清晰印象。又如说明我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用"首先","其次","再其次",表示分项说明,由人到物,由主到次,顺序合理,标示清晰。

五、总结、作业 。

在同学总结的基础上,教师归纳:

1.本文介绍了的特点,历史上的辉煌成就和新中国建立后的发展。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2.本文以赵州桥、卢沟桥为例,具体说明了特点,并分析了原因,介绍了发展状况。

3.本文在说明语言的运用上非常出色:简洁、平实、准确、周密。语言风格与记叙文不同。

中国石拱桥语文微课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初步认识说明文及与记叙文的区别;理解怎样抓住事物特征及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了解中国石拱桥的光辉成就,认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抓住被说明事物的特征;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难点: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设想:

教读课。

紧扣教学大纲,密切联系学生实际,应是教师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而运用注意规律,激发学生兴趣,更是教师备课的重要方面。学习这篇文章,可以制定若干个教学目标,为了实施目标,需相应地采用演示、投影、讲解、谈话、讨论等诸方法,藉以引起和推动学生的注意和思考。

课前准备:

1.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抄在小黑板上。

2.准备赵州桥及该桥二十八道拱圈剖面图和卢沟桥的教学幻灯片。

3.教师自制一个简易的桥梁演示模型。

4.为每个学生印一份茅以升的《桥梁远景图》节录阅读材料。

教学步骤:

(一)教师说出课题,简要介绍作者。

(二)检查预习

1.给加点的字注音:洨河 张 匀称

2.解词:惟妙惟肖 绝伦 古朴 奇观

(三)展示教学目标

1.抓住事物的特征,理清说明顺序。

2.比较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异同,说明选材的代表性。

3.举例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4.运用已有的桥梁知识,通过想象设计未来的桥梁。

(四)阅读全文,对课文进行整体把握。

1.(教师板书题目,先写石拱桥然后在这三个字前再加上“中国”二字),提问:本文题目是:《中国石拱桥》,文章是从第几段写中国石拱桥的?它和前边的段落之间是怎样的说明顺序?

明确:文章从第③自然段开始写中国石拱桥的。前两段写的是石拱桥,它们之间的说明顺序是由一般到特殊。

2.作者写石拱桥用了①、②两个自然段,这两个自然段的内容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明确:第①自然段侧重写外形美观,第②自然段侧重写结构坚固。

3.将桥的模型展示给学生,并分别放置100克砝码让学生体会上述两点。

明确:桥梁呈弧形的叫拱桥;桥梁和河面几乎平行的叫梁桥。

4.作者写中国石拱桥举了两个例子,它们和第③自然段的顺序是怎样安排的?

明确:概括──具体

5.请将第③自然段分层次,并概括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明确:分四层意思。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历史悠久、分布广、形式多样、有许多惊人的杰作。

6.看书,对照赵州桥和卢沟桥的说明,看介绍的大致顺序是否一样呢?作者为什么要选这两座桥?

(学生读书,教师打出幻灯:赵州桥、卢沟桥)

明确:大致顺序一样。介绍两桥时都交待了地理位置,修建时间、桥的长、宽、结构、艺术价值及对桥的评价。从外观看,赵州桥是独拱,卢沟桥是联拱,只写一座不能反映出中国石拱桥的全部,选两桥,说明选材具有代表性。

7.作者对这两座桥说明的侧重点不完全相同,各详写什么?

明确:赵州桥详写了结构,卢沟桥详写了价值,即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8.作者写赵州桥结构时怎样安排顺序的?具体说说看。

明确:“总──分”写法,作者先总写赵州桥的特点,然后分(一)、(二)、(三)、(四)作了具体介绍。学生解说:略。

9.卢沟桥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体现在什么地方?

明确:艺术价值,石刻狮子。历史价值,抗日战争在这里爆发。

10.教师总结:以上通过介绍赵州桥、卢沟桥,进一步说明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11.下面进一步分析中国石拱桥取得成就的原因。

明确:原因有三,着重说明三者顺序不能颠倒及原因。

12.研读课文,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平实准确,完成第三个教学目标。

明确:有些词语十分确切肯定,如列举的时间、数据,有些词语则表示一种估计。无论哪种,目的只有一个:说明准确;依据只有一个:符合实际。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然后由学生再从课文中找出其他例证来说明之,以强化理解。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五,明确:注意词句顺序,合理周密。

13.完成教学目标四。让学生想象未来的桥会是什么样的?(发阅读材料)

学生发言

14.总结、布置作业

中国石拱桥语文微课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一、认识中国石拱桥在历史上的光辉成就和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

二、理解选择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事物特征的写作方法。

三、了解本文由一般到特殊、由概括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以及时间从先到后说明事物的顺序。

四、学习准确运用语言的特点。

教学重点:

一、理解选择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事物特征的写作方法。

二、了解本文由一般到特殊、由概括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以及时间从先到后说明事物的顺序。

教学方法:

合作、讨论

问题预设

一、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学习以代表性事例说明事物特征的写作方法和准确运用语言的特点。

二、本文的说明顺序是由一般到特殊、由概括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时间上则从先到后。要学生理解这一点并不容易,要在理清全文结构层次的基础上层层深入地加以说明。

三、本文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必须结合课文有机地进行。

四、布置预习,运用工具书弄懂生字词,阅读课文,了解基本内容,划分段落层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学习《中国石拱桥》一课。

二、作者介绍

茅以升: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他几十年致力于桥梁的设计、研究和教学工作。30年代,他主持设计和修建了钱塘江大桥;50年代又参加了武汉长江大桥的设计工作。本文就是介绍我国石拱桥的说明文章。

三、检查预习

1.字词积累:洨(xiáo) 匀称(yún chèn) 河堤(dī)

2.解释词语:

古朴: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

惟妙惟肖:形容描绘或模仿得生动逼真。惟,特别;肖,相似。

绝伦:独一无二,无可比拟。

推崇:很尊重。

四、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

2.指名让学生分段,归纳段意,教师小结。

本文共10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石拱桥的特点;

第二部分(第3—9段):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10段),中国石拱桥的发展。

五、问题探究

1.学生默读课文,找出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各自的特点。

指名让学生分别回答,教师板书。

石拱桥:桥洞为弧形,出现得较早,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分布广、形式多样。

赵州桥:历史悠久,结构坚固,设计巧妙,艺术价值高。

卢沟桥:石拱相联,结构精巧,坚固耐用,艺术价值高。

2.讨论:中国的石拱桥很多,都有相同的特点,作者为什么选择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为说明的例子?

明确:赵州桥和卢沟桥历史悠久,气魄宏伟、驰名中外,有中国石拱桥的典型特点,很有代表性。选择有代表性的例子能使读者对事物的认识更具体、更明确、更深刻。

3.讨论:既然赵州桥和卢沟桥都具有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作者为什么不选一个而要选两个呢?

明确:赵州桥和卢沟桥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前者是“独拱”石桥,后者是“联拱”石桥,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作者选择两例可以起到互相对照、互相补充的作用,说明了中国石拱桥形式多样、多彩多姿的特点。

六、布置作业

精读课文,研究本文的说明顺序,并列出层次表。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 提问: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有哪些?并举例说明。(略)

2.提问:本文在介绍中国石拱桥时,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安排文章的结构的?

归纳: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解放后兴建的各种拱桥

二、课文研讨

1.研讨本文的说明顺序。

(1)指名学生读1、2段。讨论:本文主要写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为什么开头两段写一般石拱桥的特点?

明确:开头第1段,一连几处以虹喻桥,可以引起读者的联想,激发阅读兴趣。第2段写石拱桥的结构坚固,这是石拱桥的又一特点。这两个特点是石拱桥的一般特点,为下面写中国石拱桥作了铺垫,自然过渡到写特殊的石拱桥。这是由一般到特殊的顺序。

(2)默读4、5段,列出层次表。讨论: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赵州桥的?

明确:第4段写赵州桥的地理位置、建造时间及解放后的修整。第5段首先介绍赵州桥的长度、宽度、设计施工的精巧以及古人的赞誉。接着从四个方面(结构巧妙;造型优美,用料节省;结构坚固;结构匀称,与四周景色和谐配合)来说明其特点。从这个层次可以看出作者在说明赵州桥时,是运用从概括到具体的顺序。

(3)指名学生读第6段,教师强调“桥长……十一个半圆形的石拱……;每个石拱……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等语句,提问:这一部分写卢沟桥是按什么顺序?

明确:由整体到局部

教师小结:本文在安排说明顺序时,是由一般到特殊,先概括后具体的顺序;在说明桥梁的结构时,是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有关历史发展的说明则以时间先后为顺序。这样写,可以使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楚。

2.学习本文准确运用语言的特点。

(1)要求学生列举出课文中表示确数和概数的词句。

赵州桥……全长五十点八二米,两端宽九点六米,中部略窄,宽九米。

卢沟桥……桥长二百六十五米,由十一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十六米到二十一点六米。

长虹大桥……石拱长达一百二十三点五米。

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二八三年。

这座桥修建于公元六O五年左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问题:以上所提到的数字能否改动或去掉?为什么?

明确:不能改动或去掉。表示准确数字的,都是经过丈量和计算的。表示概数的,都是无法考查、检测而推算的。说明文,所用数据都必须十分明确,毫不含糊,体现了作者严谨的治学精神。

3.总结课文。

(1)齐读第9、10两段,讨论:本文主要是写中国石拱桥特征的,为什么最后还用两段揭示我国石拱桥取得成就的原因,并且写解放后兴建的各种桥梁?

小结:第9段写我国石拱桥取得成就的原因,反映了我国石拱桥发展的本质特征。第10段写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的发展,说明科技的发展与社会制度的关系,表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归纳中心

本文通过赵州桥、卢沟桥以及解放后创造的双曲拱桥的介绍,说明我国石拱桥的特点、成就及其发展,充分地表观了我国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三、布置作业

1. 完成课后的“思考和练习”。

2.学写一篇选择有代表性例子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文。

中国石拱桥 篇四

教学目的

1.初步认识说明文与记叙文在写作目的及使用语言方面的差异。学习本文平实而准确的说明语言。

2.学习本文抓住事物本质特征,举典型实例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

3.了解中国石拱桥的悠久历史和杰出成就,认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献身科学的志向和严谨务实的精神。

教学设想

在教学中要抓住被说明事物的特点。这是说明文的灵魂,只有特点抓住了,明确了,才能把事物说明白;而说明方法则是为说明事物的特点而选择的。在本文中,最突出的说明方法是举典型实例,它在课文中占的比重大,说明作用显著,也有助于学生了解说明文的本质特点,因此,应把对实例的分析放到重要位置,把实例与事物本质特征的关系讲明白。

学习说明文语言可以采取引导学生分析和比较语言来完成,也可以与略讲其他说明方法(如打比方)和学习语法知识(分析句子成分)结合进行。

注意不要讲成有关桥梁知识的课。

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分析赵州桥这一典型实例。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解题。

1.注音:弧形 拱桥 陡坡 和谐 饮涧 匀称 桥墩 郦道元

2.解释词义和字义:惟妙惟肖 和谐 匀称 古朴 巧妙绝伦

以上两项可出示小黑板或利用投影。

3.讨论课题。

(1)分析"中国石拱桥"达个短语的结构。

名词性偏正短语。

中心词--"桥"

几个定语--"中国"(的)

--"石"材(的)

--"拱"形(的)

连缀起来,是"中国的石材的拱形桥"。

(2)"拱"字释义。

拱形是一种什么形状?请用"拱"字组几个词。

"拱",本义是"两手相合,上举以示敬意",如"拱手",可组词:拱抱,拱卫,拱门,桥拱,斗拱等,取义引申 "环绕"、"弧形"。"拱桥",也是这样。

4.解题:我们要学的这将课文是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写的介绍桥的科技说明文。

请问:桥有哪几类?

首先应明确分类标准。按国别分,有中国的,外国的;按建材分,有石村的木材的、钢材的;按形状分,有平形的、拱形的。这篇课文用三个定语对"桥"做了明确的限制。那么,这种"中国石拱桥"有什么特点?作者又是怎样把这个特点介绍给大家的,这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要搞清的两个重要问题。

二、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为了把事物说清楚,说明文特别讲究说明的顺序,这一点,我们在初一学《大自然的语言》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时已有了一些了解。现在同学们快速阅读,用三分钟时间找出各段讲的是什么事物,读时要用笔在课本上标注。

教师归纳。板书:

石拱桥(1一2) 中国石拱桥:古代状况(3-9) 中国石拱桥:当代发展(10)

1.石拱桥的特点。

找一位同学朗读第1、2段,其他同学找出说明石拱桥特点的词语。

教师归纳。板书:

出现--较早

形式--优美

结构--坚固

作者怎样说明这些特点的?可组织学生回答也可由教师点明,视时间而定。

明确:神话把虹比作桥,诗人把桥比作虹。桥虹互比,既说明了桥的形状,也说明了桥的优美。打比方是为了说明,有赞美之意,但语言简洁,适度得体。

"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既说明了石拱桥出现较早,更说明它结构坚固。

第1段说明石拱桥形式优美,第2段说明石拱桥结构坚固,体现了从外到内的写作顺序。"不但……而且"递进关系,准确体现并强调了这一点。 的特点。

第3段开始说明中国石拱桥。同学们划出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看看,上两段提到的石拱桥的一般特点,中国石拱桥 是不是也有,中国石拱桥又有什么独到之处呢?

教师归纳。板书:

悠久的历史--历史悠久

几乎到处都有--多而广

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多样杰出

从时间来看,中国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居领先地位。根据:(一)"悠久"更强调了时间早;(二)"旅人桥可能是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从形式、结构上看怎么样呢?这一段中对中国石拱桥用"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做了肯定,而且表明我们的石拱桥是"惊人"的桥中之杰。除此之处,我们中国的石拱桥还有数量多、分布广,有的宏大,有的小巧,形式多姿多彩的独到之处。可见,我们的祖先在这方面为人类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赵州桥和卢沟桥就是这惊人杰作的代表。作者通过对这两座桥的介绍更好的说明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三、中国石拱桥的杰作之---赵州桥。

文章在4、5两段对赵州桥做了介绍。在阅读中标注有关语句,看看赵州桥的特点是什么,看看哪些是石拱桥共有的,哪些是赵州桥独具的杰出之处?

教师归纳。板书:

赵州桥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是中国石拱桥中惊人的杰作一,它具有石拱桥的一般特点,对这一点,文章在第4段中先做了总体介绍。"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说明了出现早,"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还保持着原来的样子",说明了它的坚固及美观。同时,赵州桥又有它独具的特色,的确不愧为惊人的杰作。

第5段桥的长、宽数据,表明它惊人的雄伟。接着指出它设计科学,技术巧妙,这是从总体上介绍赵州桥杰出的原因。下面从四个方面具体说明它的科学与巧妙。同学们应注意,每个方面都不只介绍了特点,而且说明了这样设计施工的原理。这正是说明文的特点:就事物及其道理做解说。

(一)一个"长达三十七点四米",当时世界之最的大拱,怎么保证交通便利?赵州桥的设计者打破常规,将桥洞做成弓形,桥面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可以说的确巧妙。

(二)这样一座大桥,又是独拱桥,用石材多,对两岸桥基压力会很大,怎么办?牌河汛期暴涨,会对桥身猛烈冲击,怎么办?设计者创造性设计,拱上加供,不但一举两得,而且收到了美观的奇效,不愧巧妙绝伦。

(三)桥如此长,如此宽,怎样保证它的坚固?怎样便于施工?设计者匠心独运,由二十八道拱圈拼成弧形桥洞,真是制造奇特。

(四)除了结构奇巧之外,赵州桥的形式也匀称美观,同四周的景色配合和谐,艺术价值也是不朽的。

值得注意的,还有:"作者前引张嘉贞的话说明桥的构造奇特,后引张毅的话说明桥的形式美观,最后点明赵州桥是以李春为代表的我国劳动人民智慧和力量的结晶。先总后分再总,把赵州桥的特点介绍得清清楚楚。

提问:赵州桥的独具特点和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有什么关系?

总结:赵州桥独具的特点有力地说明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赵州桥是位于?河上的独拱石桥,接下来,文章又举出了永定河上的多拱石桥卢沟桥,这就印证了中国石拱桥数量多、分布广,形式多样的特点。

布置作业

1.将小黑板(或投影)上的字、词记入字词积累本。

2完成练习一、二(其中卢沟桥的一部分作为预习,先不填入表格,但要在课文上标注。)

3.预习、思考三、四、五。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分析卢沟桥这一典型实例。说明文语言的平实准确。

教学过程

一、中国石拱桥的又一杰作--卢沟桥。

卢沟桥是中国石拱桥又一个惊人的杰作,上节请同学们做了预习,现在找们讨论一下,卢沟桥与赵州桥有哪些异同。 地点,在永定河上,永定河是比?河更宽的大河。时间,比赵州桥晚些,但距今也已八百多年,称得上历史悠久。桥比赵州桥长得多,略窄。桥面更平坦。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卢沟桥是联拱石桥,它是靠石砌桥墩联成整体抵御洪水的。它也很美观,尤其是柱头上千态万状的石狮子别具特色。卢沟桥在中外都享有盛誉,并且是抗日战争的纪念地。

归纳、板书:

上节课我们总结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除了具有石拱桥的一般特点:出现较早,结构坚固,形式优美的特点之外,还只有历史悠久,数量多、分布广、多样杰出的更突出的特点。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典型实例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些特点。其中。文章介绍得最充分的是它们的杰出:巧妙、奇特和精美,因为这方面最能说明中国石拱桥在结构坚固、形式优美方面的突出成就。说明事物时如何选择实例,如何运用实例,这篇课文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二、中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

同学朗读第9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标注、归纳,原因有几个,是什么?

教师归纳:

原因有三:首先,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其次,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赵州桥、卢沟桥正是杰出代表);再其次,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三条中第一条是最重要的,因为人民的勤劳智慧,才可能利用丰富的石料,才可能发扬优良的传统。

三、中国石拱桥现代的发展。

同学齐读第10段。

提问:这一段举了哪些例子说明中国石拱桥的新发展呢?

归纳:长虹大桥,世界最长的独供石桥,拱长一百一十二点五米,是赵州桥的三倍。 双曲拱桥,世界上仅有,全国造了总长20余万米,最长一孔一百五十米。这种钢筋混凝土拱桥继承发展了石拱桥的传统。

这种新发展,新成就,是因为一条新原因:社会主义制度无比优越。

四、说明文语言的平实准确。

同学讨论课后练习,教师归纳。

这篇说明文,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把中国石拱桥介绍得清清楚楚,是和它出色的运用了说明文语言分不开的。有四个方面值得同学们体会学习。

1.语言平实简洁,描写有度。

例如练习八绘的两段文字。一是说明文,它介绍了卢沟桥的有关知识,描写很少,只在介绍最突出的石狮时用了"精刻","姿态各殊"、生动雄伟"等词稍加形容,因为它的目的是说明事物,介绍知识。二是记叙文,它记叙了夜宿卢沟观赏晓月的经过,记叙为主,有大量的描写,还有想象、抒情,因为它的目的是通过记叙描写抒发赞美之情。

这篇课文与《辞海》条目属同一文体,只是进一步说明了卢沟桥这种结构的原因。这篇课文也有描写,但是很适度。例如第1段把桥比作虹,是为了说明桥的弧形形状,赞美之清暗蓄其中。 同学们看,介绍卢沟桥时,有没有类似情况?

归纳:说明卢沟桥的石狮,做了描写,体现了感情,但并没有纵情写下去,而是适度收止。说到卢沟桥是抗战圣地只有三句话:一句说明纪念意义,一句说明战争发生时间、性质,一句说明反侵略战争的颌导者和它的结果,言简意赅。

2.运用说明方法,目的明确。

文章为了准确、生动的说明事物,往往要用各种说明方法,练习三就是这方面的一个练习。同学们要注意体会,无运用哪种说明方法,目的都是介绍有关知识,说明事物特点。除练习中的句子,同学们还能再举些例子吗?

归纳:引用古籍-一"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知其所以为'。"列举数字--"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五十点八二米,两端宽九点六米,中部略窄,宽九米。"使用比喻--"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加以描述--"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进行解说--"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十一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 正是这些平实准确的说明语言,达到了说而明的效果。

3.精心推敲词语,讲究分寸。

同学讨论练习四,教师归纳:

有些词语十分确切肯定,如列举的时间、数据,文如对某些时间、程度的限制;有些词语则表示着一种估计。无论种,目的只有一个:说明准确,依据只有一个:符合实际。

例如说到"旅人桥",在"石拱桥"前用了"可能"(表示估计),"有记载"(做了限定)"最早"(在估计、限定后对时间做了肯定的限定)三个定语,说明得一清二楚。

又如对赵州桥的说明用了这样两个定语:"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其中第二个定语说明了赵州桥历史悠久,但它只有在第一个定语限定之下才是准确的。

"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到处都有"体现"数量多、分布广",但只有在"几乎"的限定之下才符合实际,才准确。

卢沟桥"每个石拱长度不一",是核实了十一个石拱长度之后的结论。育才中学的同学曾就此事向茅以升询问,茅以升回信-一列举了十一个石拱的长度,的确无一相同。看似平易的一句话,却体现着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说明文语言这方面的要求,在这篇课文中特别体现在定语、状语和补语的运用上,同学们在完成练习四和后面的语法练习时可注意体会。

4.注意词句顺序,周密合理。

我们先看一下练习五,大家讨论一下,可以畅抒己见。教师归纳:

第1小题,作者做了回答:"先写形式,是桥给人的直观印象,是感性认识。结构坚固,是对桥的进一步理解,亦即理性认识。因此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递进的而不是并列的。不但而且",体现着一个合理的顺序,不能删掉,它联结的内容次序也不能颠倒。

第2小题也体现着一种合理的顺序,即由主到次,肩上小拱是赵州桥首创的主要特点,最能说明赵州桥的巧妙奇特,而拱圈也见于其他拱桥,比起肩上小拱相对是次要的。类似体现顺序周密合理的,同学们还能举出一些吗?

归纳:例如先总说赵州桥外形和设计施工的特点,再分四点具体说明,先总后分,给人清晰印象。又如说明我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用"首先","其次","再其次",表示分项说明,由人到物,由主到次,顺序合理,标示清晰。

五、总结、作业 。

在同学总结的基础上,教师归纳:

1.本文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历史上的辉煌成就和新中国建立后的发展。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2.本文以赵州桥、卢沟桥为例,具体说明了中国石拱桥特点,并分析了原因,介绍了发展状况。

3.本文在说明语言的运用上非常出色:简洁、平实、准确、周密。语言风格与记叙文不同。

中国石拱桥语文微课教案 篇五

—、素质教育目标

1.学习按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写法。

2.复习举例子、列数据的说明方法。

3.学习运用准确语言说明事物特征。

4.引导学生认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才能。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按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写法。

2.运用准确语言说明事物的特征。

难点:先取典型代表的实例说明事物的写法。

解决办法:

1.讨论、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

2.用课件展示“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结构特点。

3.学生质疑问难。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充当解说员。结合课件介绍“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结构特点。

2.拟题训练。

3.学生说话训练。

五、教学步骤

在日常生活中见过许许多多的桥,你最喜欢的是哪一座桥,能生动地说出它的美丽风貌吗?你感到有特点的又是哪一座桥,能清楚地说出它的特征吗? (进行说话训练)下面请同学们在听读中抢答,下列内容描述的桥梁专家是谁?“他生于1896年,世界上著名的桥梁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教授。1920年主持建造我国第一座现代化大桥——钱塘江大桥。解放后又参加了武汉长江大桥的设计工作。他写过大量介绍桥梁的文章,编著过《中国桥梁史》。”今天我们就学习茅以升写的说明文——《中国石拱桥》

(一)明确目标

1.理清文章写作思路。

2.概括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3.认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才能。

(二)整体感知

学生朗读课文(学生自愿)并思考“本文的结构内容”?

《中国石拱桥》是一篇介绍石拱桥知识的说明文。作者在简朴的说明和淡雅的情趣之中,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历史上的辉煌成就,以及新中国建立后的发展。处处流露出对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的赞美,对祖国悠久文化和新社会制度的歌颂,十分感人。全文简朴淡雅,理贯辞达,不失为说明文里的一篇佳作。

从全文的结构来看,这篇文章采用了有总述有分述的方法;先概括说明石拱桥的外形、结构和功用;接着,用例证说明和特征说明的方法,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分别说明它们的独特构造和高度艺术水平;最后综述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尤其是石拱桥的发展。以文章主体即介绍两桥的部分而论,总是以桥的地理位置、修建时代和功用,一直说到桥的每一具体特点及其作用。全文条分缕析,井然有序。这种明晰的条理,是客观事物自身各种关系的如实反映,也表明了作者对所说明对象有深刻明白的认识。

“序”而多“变”。这从本文介绍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不同层次布局中可见一斑。介绍赵州桥,着重说明它“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因此,突出其修建年代之古,突出其使用时间之久。并由此而引出了一大段特点说明,介绍其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和巧妙的施工技术。而介绍卢沟桥,除了一般说明它的修建年代、坚固等情况外,更重在介绍艺术上的价值和在中国人民斗争史上的纪念意义。这样在“大同”之中显现“小异”,于平稳之中又见起伏,避免了雷同、呆滞的弊病。

中国石拱桥教案 篇六

教学目的

一、认识中国石拱桥在历史上的光辉成就和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

二、理解选择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事物特征的写作方法。

三、了解本文由一般到特殊、由概括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以及时间从先到后说明事物的顺序。

四、学习运用准确语言的特点。

教学设想

一、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学习以代表性事例说明事物特征的写作方法和准确运用语言的特点。

二、本文的说明顺序是由一般到特殊、由概括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时间上则从先到后。要学生理解这一点并不容易,要在理清全文结构层次的基础上层层深入地加以说明。

三、本文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必须结合课文有机地进行。

四、为增强感性认识,最好准备好赵州桥、卢沟桥的详细挂图,以便在课堂上边看图边分析。

五、布置预习,运用工具书弄懂生字词,阅读课文,了解基本内容,划分段落层次。

教学时数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检查预习,学习用代表性例子说明事物特征的写作方法。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中国石拱桥》一课(板书课题)。作者茅以升(板书)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他几十年致力谇帕旱纳杓啤⒀芯亢徒萄Чぷ鳌?0年代,他主持设计和修建了钱塘江大桥;50年代又参加了武汉长江大桥的设计工作。他写过大量的介绍桥梁知识的书籍和文章,本文就是介绍我国石拱桥的说明文章。

二、检查预习

1、正音正字(出示小黑板):洨(Xiǎo)、匀称(yúnchèn)、鷟(zhuó)、佥(qiān)、河堤(dí)

2、补充解词:

古朴: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

惟妙惟肖:形容描绘或模仿得生动逼真。惟,特别;肖,相似。

绝伦:独一无二,无可比拟。推崇:很尊重。

三、划分段落。

1、范读课文。

2、指名让学生分段,归纳段意,教师小结。

本文共10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石拱桥的特点;

第二部分(第3—9段):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10段),中国石拱桥的发展。

四、学习本文选材的方法。

1、要求学生默读课文,找出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的特点。

指名让学生分别回答,互相纠正、补充,教师板书小结。

石拱桥:桥洞为弧形,桥梁史上出现得较早,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分布广、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

赵州桥:历史悠久,结构坚固,设计巧妙,形状像弓,用料省,艺术价值高。

卢沟桥:石拱相联,结构精巧,坚固耐用,形式优美,艺术价值高,历史价值突出。

2、讨论:中国的石拱桥很多,都有相同的特点,作者为什么选择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为说明的例子?

小结:赵州桥和卢沟桥历史悠久,气魄宏伟、驰名中外,有中国石拱桥的典型特点,很有代表性。选择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事物的特征方法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使读者对被说明事物的特征认识得更具体、更明确、更深刻。

3、讨论:既然赵州桥和卢沟桥都具有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作者为什么不选一个而要选两个呢?

小结:赵州桥和卢沟桥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前者是“独拱”石桥,后者是“联拱”石桥,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作者选择两例可以起到互相对照、互相补充的作用,说明了中国石拱桥形式多样、多彩多姿的特点。

五、完成课后练习五。

六、布置课后作业:

精读课文,研究本文的说明顺序,并列出层次表。

第二课时

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学习本文运用准确语言的特点;总结课文。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检查复习

1、提问: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有哪些?请举例说明。(略)

2、提问:本文在介绍中国石拱桥时,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安排文章的结构的?

归纳: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解放后兴建的各种拱桥。

二、学习新课

1、研讨本文的说明顺序。

(1)指名读1、2段,讨论:本文主要写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为什么开头两段写一般石拱桥的特点?

小结:开头第1段,一连几处以虹喻桥,写石拱桥的形式优美,可以引起读者的联想,激发阅读兴趣。第2段写石拱桥的结构坚固,这是石拱桥的又一特点。这两个特点是石拱桥的一般特点,为下面写中国石拱桥作了铺垫,自然过渡到写特殊的石拱桥。这是由一般到特殊的顺序。

(2)默读4、5段,列出层次表,讨论: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赵州桥的?

小结:第4段写赵州桥的地理位置、建造时间及解放后的修整。第5段首先介绍赵州桥的长度、宽度、设计施工的精巧以及古人的赞誉。接着从四个方面(结构巧妙;造型优美,用料节省;结构坚固;结构匀称,与四周景色和谐配合)来说明其特点。从这个层次可以看出作者在说明赵州桥时,是运用从概括到具体的顺序。

(3)指名读第6段,教师强调“桥长……十一个半圆形的石拱……;每个石拱……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等语句,提问:这一部分写卢沟桥是按什么顺序?

小结:由整体到局部

(4)要求学生在课文中依次找出所写的桥名及建成时间。

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二八二年;

赵州桥:建于公元六O五年左右;

卢沟桥:建于公元一一八九到一一九二年间;

长虹大桥:建于一九六一年。

提问:这是按照什么顺序说明的?

明确: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说明的。

归纳提问:综观全文,本文在安排说明顺序上有哪些特点?

总结:本文在安排说明顺序时,是由一般到特殊,先概括后具体的顺序;在说明桥梁的结构时,是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有关历史发展的说明则以时间先后为顺序。这样写,可以使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楚。

2、学习本文运用准确的语言。

(1)要求学生列举出课文中表示准确数字和概数的词句。

赵州桥……全长五十点八二米,两端宽九点六米,中部略窄,宽九米。

卢沟桥……桥长二百六十五米,由十一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十六米到二十一点六米。

长虹大桥……石拱长达一百二十三点五米。

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二八三年。

这座桥修建于公元六O五年左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提问:以上带点的字词能否改动或去掉?为什么?

小结:不能改动或去掉。表示准确数字的,都是经过丈量和计算的。表示概数的,都是无法考查、检测而推算的。说明文,特别是科技说明文,所用数据都必须十分明确,语气肯定,毫不含糊,这是用词准确的表现,体现了作者严谨的治学精神。

(2)教师突出一些有修饰语和关联词语的句子。让学生分析。

修饰语: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赵州桥……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

赵州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

分析后归纳:这些加点的词和短语,分别对“石拱桥”、“石桥”作了恰当的修饰、限制,从而准确地说明了赵州桥在中国及世界桥梁建筑史上的地位。

关联词语:

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讨论:“不但”和“而且”两个词能不能去掉?两个分句和词序能不能调换?为什么?

归纳小结:“不但”、“而且”表示出了“形式”到“质地”的主次与层进的关系,去掉关联词,就变成了并列关系。两个分句的词序调换,就颠倒了主次关系。

(3)研究一些句群的组织。

第9段对我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原因的分析,用“首先”、“其次”、“再其次”分条说明。这三条由人到物,由主到次,既严密又全面,逻辑性强,非常准确。

第10段除开头和最后一句外,是一个用事实说明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飞跃发展的句群。这个句群可以分为两部分,第1、2句是一部分,说明不但兴建了许多石拱桥,而且兴建了世界上最长的独拱石桥。第3、4句又是一部分,说明创新建造了“双曲拱桥”,以及这种拱桥的总长度及最大桥拱的长度。这句群中的两部分,从量和质两方面准确、严密地说明了我国拱桥建筑的飞跃发展。

3、总结课文。

(1)齐读第9、10两段,讨论:本文主要是写中国石拱桥特征的,为什么最后还用两段揭示我国石拱桥取得成就的原因,并且写解放后兴建的各种桥梁?

小结:第9段写我国石拱桥取得成就的原因,反映了我国石拱桥发展的本质特征。第10段写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的发展,说明科技的发展与社会制度的关系,表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写这两段不仅使全文结构严谨,而且使文章的主题得到升华。

(2)简介目前我国桥梁发展的信息

《中国石拱桥》写于1962年,在文章的最后一段介绍说:“‘双曲拱桥’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新创造……近几年来,全国造了总长二十余万米的这种拱桥”。几十年来,我国的双曲拱桥有了迅猛的发展,全国已星罗棋布,遍及城乡。据1991年3月份资料介绍,全国已建双曲拱桥20多万座,国外已有20多个国家正在推广。(见《新华日报》1991年3月3日第二版文章《赵州桥后新创造》)

(3)中心

本文通过赵州桥、卢沟桥以及解放后创造的双曲拱桥的介绍,说明我国石拱桥的特点、成就及其发展,充分地表观了我国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三、作业

1、完成课后的“思考和练习”。

2、学写一篇选择有代表性例子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文。

板书设计:

中国石拱桥

茅以升

由一般到特殊:石拱桥的一 m.jiaoxuela.com 般特点(一般)

练习题:

一、指出下列句子哪些是主谓句,哪些是非主谓句。

1、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

2、禁止吸烟!

3、快一点!

4、站住!

5、好一派迷人的秋色!

6、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

解析:区分主谓句与非主谓句,关键在于要深入领会主谓句与非主谓句的定义,因为它是区分的根据。所谓主谓句,就是由主谓短语构成的句子,如1、6都是主谓句;所谓非主谓句,就是由其他短语或单个词构成的句子,如2、3、4、5都是非主谓句,它们依次由动宾短语、形补短语、单个词、偏正短语构成。

另外,要细心区别非主谓句和省略句。例如:“①下雨了,②雨点很大,③落到地上劈叭作响”。这个例子中共有3个句子,①句中没有主语部分,也补不出(或无需补)主语部分,所以是非主谓句。②句是主谓句。③句省略了主语“雨点”,能够补出主语,如果离开了这一语言环境,句子意思就不清楚,所以是省略句。

三、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巧妙绝伦交头接耳提心吊胆才疏学浅

B、言简意该改邪归正姹紫嫣红流连忘返

C、栩栩如生性命悠关偃旗息鼓惟妙惟肖

D、美轮美奂潜然泪下就地取材锲而不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常用成语的识记能力。仔细辨析,可知B项中“言简意该”应为“言简意赅”;C项中“性命悠关”应为“性命攸关”,D项中“潜然泪下”应为“潸然泪下”。因此,正确答案为A项。

四、指出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成分。

我推了他,一下。

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对宾语和补语的辨析。正确答案为补语。宾语和补语都在谓语中心语之后。宾语是谓语动词所涉及的对象或内容,补语是补充说明谓语的程度、范围、数量、频率等。“一下”是补充谓语动词“推”的数量,因而是补语。“他”是“推”的对象,做宾语。

五、判断下列各句所用的表达方式。

1、(卢沟桥)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2、我国桥梁事业的发展,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3、我们遵照前人的经验,卧床假寐,静待五更。()

4、汩汩有声的淙淙细流,在晓月映照下,也呈现出波光粼粼的景色。()

5、龙船凤舟倒映流水,何等绚丽,何等豪华!()

解析:本题考查对表达方式的辨别能力。表达方式一共有五种:叙述、描写、抒情、说明和议论。叙述,指记载、述说人物活动的一般情况和事件发生、发展的经过,把人物和事件基本情况交代清楚;描写,指对人、事、景、物进行生动形象的描绘和刻画;抒情即作者在文中针对某事物抒发感情;议论是作者在文中对事物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进行议论;说明是对事物的解说和对事理的阐释,这其中叙述与描写,议论和抒情常常伴生。答案:1、说明2、议论?3、叙述4、描写5、抒情

一、下列每组词语中各有一个错别字,指出并改正。

A、别据一格、小家碧玉、流连潺潺()

B、挑拔离间、风流人物、矗立拱桥()

C、无与伦比、河水爆涨、倾听西谚()

D、绿岛卧波、倒映流水、缎带新颍()

二、用动宾短语作主语的一项是()。

A、研制模仿人的动作和智能的自动机器,已有几十年的历史。

B、他倒了一杯茶,悠闲地品尝着。

C、提心吊胆的日子真不好过。

D、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经历着一场大革命。

三、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惟妙惟肖(相似)、窥(从缝隙里看)见、孩提(六、七岁时)、匝(遮蔽)道

B、风格迥(完全)异、俨然(很像真的)惬意(称心舒适)、情愫(感情)

C、美轮美奂(有光彩的样子)、昭苏(苏醒)徜徉(安闲自在步行)、偃旗息鼓(倒下)

D、姹紫嫣(娇艳)红、并行不悖(相反)豁(开阔)亮、鸟瞰(向下看)

四、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拱(gǒng)桥、桥礅(dūn)、艰(jiān)固、优(yōu)久

B、陡(dǒu)坡、匀称(chēn)、和协(xié)、疏浚(jùn)

C、翌(yì)日、湍(tuān)急、铺砌(qì)、并行不悖(bèi)

D、鸟瞰(kān)老妪(yù)、迥(jiǒnɡ)异、窥(kūi)见

五、找出句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

A、近台的河里一乌黑的是看戏人家的船蓬。

B、住足那一道道长虹之畔,倘徉于桥区的草坪园景之中,你会发现,它们各有各的造型。

C、即使在发达国家,这样的速度也不多见。

D、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园形,而是像一张弓。

中国石拱桥教案 篇七

知识与技能

1、明确说明对象,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征。

2.学习本文说明事物的顺序。(重难点)

3.把握说明语言的准确性。(重点)

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学习,朗读、默读、跳读等方式相结合。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了解中国石拱桥的光辉成就,认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才能,激发爱国热情。

第1课时

1.朗读课文,明确说明对象。(重点)

2.整体感知,理清说明顺序。(重难点)

一、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个人,他在十岁那年,亲眼看见了家乡的文德桥倒塌而砸死淹死许多人的事故,他内心震动,立下了桥梁梦:长大后,我一定要造出最坚实的桥!伟大的梦想引领着他,他果真干出了一番大成就,他主持设计的钱塘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的铁路公路两用桥;他参加了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造。他就是中国桥梁之父——茅以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茅以升所写的说明文——《中国石拱桥》。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朗读课文,明确说明对象

提问1:默读课文,思考: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其总体特点是什么?

明确: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中国石拱桥”。特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提问2:根据课文内容,说说赵州桥、卢沟桥在哪些方面体现了上述特征。

明确:

赵州桥

卢沟桥

形式优美

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卢沟晓月、两旁石柱上不同姿态的狮子

结构坚固

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

两岸河堤常被冲毁,卢沟桥却极少出事

修建时间

公元605年左右

公元1189到1192年间

目标导学二:整体感知,理清说明顺序

提问3:阅读第一、二自然段,思考:本文主要写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为什么开头两自然段写一般石拱桥的特点?

明确:开头第一自然段,一连几处以虹喻桥,写石拱桥的形式优美,可以引起读者的联想,激发阅读兴趣。第二自然段写石拱桥的结构坚固,这是石拱桥的又一特点。这两个特点是石拱桥的一般特点,为下面写中国石拱桥做了铺垫,自然过渡到写特殊的石拱桥。这是由一般到特殊的顺序。

提问4:默读第四、五自然段,列出层次表,讨论: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赵州桥的?

明确:第四自然段写赵州桥的地理位置、建造时间及新中国成立后的修整。第五自然段首先介绍赵州桥的长度、宽度、设计施工的精巧以及古人的赞誉。接着从四个方面(结构巧妙;造型优美,用料节省;结构坚固;结构匀称,与四周景色和谐配合)来说明其特点。从这个层次可以看出作者在说明赵州桥时,是运用从概括到具体的顺序。

提问5:指名朗读第六自然段,教师强调“桥长……11个半圆形的石拱……每个石拱……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等语句,这一部分写卢沟桥是按什么顺序?

明确:由整体到局部。

提问6:要求学生在课文中依次找出所写的桥名及建成时间,并说说这是按照什么顺序说明的。

明确: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

赵州桥:建于公元605年左右;

卢沟桥: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

江东桥:修建于八百年前;

长虹大桥:建于1961年;

双曲拱桥:建于新中国成立后。

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说明的。

提问7:综观全文,本文在安排说明顺序上有哪些特点?

明确:本文在安排说明顺序时,是由一般到特殊;写赵州桥是先概括后具体的顺序;在说明桥梁的结构时,是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有关历史发展的说明则以时间先后为顺序。这样写,可以使文章层次分明,条理分明。

三、板书设计

说明对象——中国石拱桥

事物特征——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说明顺序——一般到特殊、概括到具体、整体到局部、时间先后

第2课时

1.细读课文,分析说明方法。(重点)

2.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效果。(难点)

3.拓展延伸,个性表达想法。

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通过对中国石拱桥一般特征的回顾,引入到本次课程的学习。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细读课文,分析说明方法

提问1:本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你能找出来并说说它们的作用吗?

明确:(1)打比方。如“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用“虹”“弓”作比,突出了石拱桥形式上的基本特征,富有形象性。

(2)举例子。作者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列举了赵州桥和卢沟桥两个例子。赵州桥是独拱石桥的代表,卢沟桥是联拱石桥的代表,且两座桥都闻名世界,例子具有代表性、典型性,令人信服。

(3)分类别。如赵州桥:“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四)全桥结构匀称……”分类说明,条理分明,使读者对赵州桥的结构特点有了完整而清晰的印象。

(4)引资料。如引用《水经注》里的“旅人桥”,说明我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引用唐朝张嘉贞的话“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说明赵州桥设计施工的精巧;引用唐朝张的赞语“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说明赵州桥形式优美;等等。这些引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5)列数字。如“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通过确凿的数据,准确地说明了桥的规模,给人以准确鲜明的印象。

(6)作比较。如“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以卢沟桥与两岸河堤相比较,充分说明了卢沟桥十分坚固。

(7)摹状貌。“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运用摹状貌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石刻狮子的各种情态,突出了卢沟桥形式优美的特点。

目标导学二: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效果

为了准确地说明事物,说明文很讲究用语的分寸。请品味下面的语句,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提问2: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比较”一词,去掉行吗?)

明确:不行,“比较早”程度较轻,是与其他桥梁比较而言,这样表达比较准确。

提问3: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不但”“而且”能否删去?“结构坚固”“形式优美”能否调整顺序?)

明确:“不但”“而且”不能删去,如果删去,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变成了并列关系。先说外观,再说功能,符合人们的认识逻辑。并且对于桥来说,其实用价值远远重于形式,所以二者不能调整顺序。

提问4:《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大约”“可能”“有记载的”有什么表达作用?)

明确:“大约”“可能”都表示不确定,只是推测的情况。“有记载的”使发言的根据更具可靠性。

提问5: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几乎”去掉行吗?)

明确:不行,“几乎”强调了石拱桥分布范围广,但并不排除有的地方没有石拱桥的可能。

提问6:(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当时可算”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当时”是从时间上限定,“可算”是从程度上限定。这样才更符合实际情况。

提问7:①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②(卢沟桥)桥宽约8米。(两句对比,你发现了什么?)[

明确:两句对比,可以发现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一座50多米长的赵州桥,能精确到0.01米,这是多么准确的说明。“约”表示卢沟桥的桥宽不是刚好8米,这体现了作者实事求是的写作态度。

教师小结:说明文的语言有准确、严密的特点,从以上例句,可以发现本文:使用数字准确;没办法用准确数字的,就用表示估计的数字;对暂时还无法肯定的意思,就用表示推测的语言来表达;恰当地使用限制性的词语,使表达的意思更准确。因此,我们学习说明文语言,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准确”二字。

目标导学三:拓展延伸,个性表达想法

文章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具体说明了中国石拱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的特征,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新发展,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从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可知,在短短的几十年里,我国的桥梁事业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我们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对此,你想说些什么呢?

三、板书设计

说明方法——打比方、举例子、分类别、引资料、列数字、作比较、摹状貌

语言特点——准确、严密

可取之处

1、在课堂设计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设计教学步骤。

2.紧扣说明文的文体特征进行教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3.为避免出现枯燥乏味的说教,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学生互动、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不足之处

1、在教学过程中,还没有兼顾到基础较差的学生的实际情况,他们的领悟能力相对较弱,学习效果不太好。

2.在课堂中,有两个学生的回答与正确答案出入较大,没有给予鼓励,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国石拱桥 篇八

教学建议

一、主题思想

一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文章主要介绍了的特点及光辉成就。作者选取了“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座我国石拱桥的杰出代表,着重说明我国石拱桥在设计、施工上的伟大创造和高超的技术水平,从而歌颂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二、结构思路

从全文的结构来看,这篇文章采用了有总述有分述的方法:先概括说明石拱桥的外形、结构和功用;接着,用例证说明和特征说明的方法,以赵州桥和卢沟 桥为例,分别说明它们的独特构造和高度艺术水平;最后又综述解放后我国桥 梁事业,尤其是石拱桥的新发展。全文条分缕析,井然有序。这种明晰的条理 ,是客观事物自身各种关系的如实反映,也表明了作者对所说明对象的深刻明 白的认识。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段),概括介绍一般石拱桥的特点。

第二部分(3—9段),介绍我国石拱桥的特点、取得的光辉成就及其原因。

第三部分(第10段),介绍解放后 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表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三、课文运用的说明方法

1.打比方

就是通过比喻进行说明。文中对石拱桥的比喻很多,集中起来,是比作两种事物:一是虹,二是弓。这两种事物既能表现石拱桥形式上的基本特征,给人以美的感受,又便于对石拱桥在建筑上的特点给予形象的说明。如“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

2.举事例

就是举出典型事例来进行说明。如为了说明的特点,就举了旅人桥、赵州桥、卢沟桥、长虹大桥这四个典型的例子。概括介绍旅人桥和长虹大桥,这是纵向说明,既说明我国石拱桥悠久的历史,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又说明新中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赞颂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文章着重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具体说明的特点,这是横向说明,赵州桥是单拱石桥,卢沟桥是联拱石桥。文章列举的四座桥很有代表性,有略写、有详写,详略得当,从纵向、横向两个方面介绍了的全貌。运用举例说明,一定要注意例子的典型性、代表性,切不可用个别事实、偶然现象来代表一般,代表必然。

3.列数字

就是用准确的数字来进行说明。比如对赵州桥存在的时间、长度、宽度、拱圈的道数等都用了具体数字。有概数、有确数,能收到很好的说明效果,如说明石拱桥结构坚固,用了“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

4.作比较

就是用与同类的或相关的事物作比较的方法来进行说明。文中在说明卢沟桥的坚固时,讲到“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这就是将卢沟桥和与之有关的两岸河堤作比较说明。

5.引用

通过引用名人名言来进行说明。文中有“泛引”,如文章开头引用我国诗人比喻石拱桥的种种用语。“卧虹”“飞虹”等,这样反复比喻,既给人有关知识,又使人仿佛置身于神话之中,置身于诗情画意之中,加深人们对石拱桥形式优美的印象。又有“特引”,如引用唐朝张嘉贞的赞语“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是为了说明赵州桥构造的奇特;引用唐朝张的赞语“初月出云,长虹饮涧”,是为了说明赵州桥形式优美;还引用意大利人马可·渡罗的赞语“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是为了说明卢沟桥的特点。

四、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说明文的语言必须准确和严密,否则不能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在用词、造句方面要求精确、合乎语法规律;②准确地运用专门术语、概括性词语;③造句要特别注意句子内部、句子之间的逻辑性;④选用科学的修饰、限制词语;⑤语言力求简洁、浅显、平实。有时也用一些描写、形容等表达方式和某些修辞手段,但目的仍然是为了解说明白,不是为了感染读者。

如“《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在这个句子中,用“大约”“可能”表示估计,用“有记载”表示确实存在,用“最”表示程度,使全句的意思既准确又严密。

又如“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这个句子运用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描写这些石狮雕刻得生动活泼、精美动人,其目的在于通过摹状貌,说明卢沟桥“形式优美”的特征。

再如第二自然段中有这样一句话“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句中“形式优美”与“结构坚固”是递进关系,关联词语“不但”“而且”不可以删去,因为删去,就失去了原来的递进关系。先后次序也不可以颠倒,若是改为“不但结构坚固,而且形式优美”就改变了作者的原意。可见词、句的次序,关系到语言的准确和周密。

五、异步备课方法建议

通常备课涉及到教学目的、教学方法、重难点、板书设计、小结等环节,教师在备课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结合大纲要求,分清哪些内容简单,较易掌握,哪些内容较深奥,不易接受,拟定A、B两类教学目标,在教学方法上,本着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原则,对基础性知识注意启发引导,而对智力较好的学生就要尽可能地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并适当延伸思考;对不同难度的内容,安排不同的作业 练习。例如:一文,在教学内容设计上,A类学生要求掌握的内容有生字、词、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文章的结构特点,文章的说明顺序等基础知识;而B类学生在掌握了以上基本内容外,还要通过本文,理解说明文与记叙文的区别,认识说明文中准确运用语言的重要性,并能写出简单的说明文。

六、置换法教学建议

所谓“置换”,就是采用置换课文的标点、字词、句子或段落的办法,让学生比较、推敲、品味课文的语言。例如,中介绍赵州桥特点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肩”字若换成“端”、“边”、“头”,效果如何?让学生换了之后依据不同的说法分别画出示意图,就会发现用词不当容易产生谬误。

七、语言训练五法

说明文的作者茅以升是一位著名的桥梁专家,同时也是一位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行家。该文以极其简洁的语言,准确而生动地再现了的“雄姿”,一直是中学语文课本的传统教材。课文可圈可点的地方很多,该如何确定本文的教学目标呢?部颁《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初二学生阅读说明文提出了“体会语言准确性”的要求,省颁《各科教学指导纲要》对阅读说明文也提出了“体会说明性语言的特点”的要求。据此结合学生刚学说明文的实际及本文语言特点,应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目标不宜多,而应明确集中,可把“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列为本文教学的目标和要求。为使此教学目标和重点落到实处,可采用了以下训练方法:

(一)对照比较法

比较是判别事物特征的一种有效而常用的方法。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加以比较对照,借以揭示事物的异同,优劣与高下,从而帮助人们准确地区别事物,认识事物。为让学生认识本文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可进行以下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两个片断,综合对照比较,完成以下练习:

甲文:(见课文第4、5节),略

乙文:赵州桥又名“安济桥”。位于河北省赵县城南洨河上。我国现存的著名古代大石拱。隋开皇大业年间(590-608)李春创建。桥单孔,全长五十点八二米,桥面宽约十米,跨径三十七点零二米,拱圈矢高七点二三米,孤形平缓,拱圈由二十八条并列的石条组成,上设四个小拱,既减轻重量,节省材料,又便于排洪,且增美观。在世界桥梁史上,其设计与工艺之新为石拱桥的卓越典范,跨度之大在当时亦属创举,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解放后,于1953年至1958年按最初桥样进行了修缮。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下面几个语句均摘自甲文。请分别从乙文中找出与之相对应的语句,并分析它们的异同:

(1)甲文:赵州桥横跨在浚河上……

乙文:位于河北省赵县城南

同:介绍赵州桥地理位置

异:甲文生动说明;乙文属平实说明

(2)甲文:两端宽九点六米,中部略窄,宽九米。

乙文:宽约十米

同:介绍赵州桥的宽

异:甲文介绍赵州桥宽较详尽;乙文较简洁。

(3)甲文: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乙文:其设计与工艺之新为石拱桥的卓越典范。

同:桥的设计与建造

异:甲文从设计一直到施工;乙文着重设计和工艺。

(4)甲文: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乙文:上设四个小拱。

同:介绍大拱上的小拱。

异:甲文准确写出小拱位置;乙文就不太清楚。

2.乙文中说拱圈“弧形平缓”,其优点用甲文中的话来说是: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

3.甲文中说赵州桥的大拱“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乙文中说赵州桥的“跨度之大在当时亦属创举”,这两句中的“在当时”指的是:公元605年左右。它们不能去掉的原因是:去掉“在当时”就会误认为赵州桥的大拱现在也是最长的,这与事实不符。

4.下列两个句子,哪个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A、大拱由二十八道拱圈拼成,就象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

B、拱圈由二十八条并列的石条组成。

答:A句表达效果好,形象、准确、生动地说明拱圈拼成的样子。

(二)归类分析法

只有用最准确的语言对说明对象作精确的说明,才能使读者对事物有明晰准确的印象。的语言特点还在于使用了一些语意模糊、不确定的词语进行说明,以使说明更切合实际。为让学生认识这种模糊说明的艺术,可进行以下归类训练:

体会下边几句话中加点词语的作用,把它们分别归类到后面的表格里。

1.“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二八二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附近的卢沟桥。

2.赵州桥修建于公元六零五年左右。

3.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4.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三十七点四米,在当时可算是最长的石拱。

5.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

6.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

7.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

8.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9.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

10.有的石梁一块就有二百来吨重,究竟是怎样安装上去的,至今还不完全知道。

表示估计

表示限制

表示程度

大约 二百来

可算 左右 可能

有些 完全

不完全

几乎 充分

最 十分

“几乎、大约、可能、可算”是一组语意内含量大、模糊而不确切的词语,使用它们,似乎很难达到“准确说明”的目的。而茅以升就是巧用它们,反映客观实际,避免了说明的武断。在中国,石拱桥分布确实广泛,但是否已广泛到自古到今无处不在的情况呢?很难断定,因为事实上不可能进行一次从古到今的全国各地的石拱桥的调查,用“几乎”这个表程度的副词,在强调石拱桥分布广泛的同时,避免了说明的绝对化,否则难以令人信服。同时由于时间久远,掌握的资料不可能齐全,对一千多年前的史实记载更不可能断言,于是作者恰当地选用了“大约、可能”这两个表示估计的词,以对历史情况作客观的反映。表估计的副词“可算”更是经作者再三推敲后而选用的。茅以升在关于的一封信中说:“赵州桥大拱的长度,根据我个人掌握的资料,它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石拱。但个人的见闻毕竟有限,这是有所保留的提法。对于不能绝对肯定的东西,不敢率然下结论,于是使用‘可算’表示不作肯定的意思。”“几乎”、“可能”等不能表示明确肯定的词语,看似含糊,而一旦将它们从句中去掉,说明则可能与实际相悖。用这些模糊语言来说明,倒更切合实际。这些模糊语言的选用,不仅是作者求实的科学精神与严谨的治学态度的表现,而且是作者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的显现。

上述语言分析的归类训练,同时也是对学生学过的词类知识的复习巩固。

(三)误读体会法

语言的准确性,不仅体现在使用了一些恰当的模糊语,而且体现在准确地运用一些动词、形容词等作简洁确切地说明。这些词既不是生字,也不是难词,学生往往领悟不到,看不出其中的妙处,针对此种情况,采用有意误读的方法,让学生听说辨别,也不失为良策。下文节选的是课文的第3节,教师朗读时,要求学生认真听,并记下老师读错的地方(文中加点的词有意不读;需要故意读错的词,在该词后的括号内表明)

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长久)的历史。《水径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建造)于二八二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骇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有名)的当推(是)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附近的卢沟桥。

“悠悠”和“长久”,“建成”和“建造”,“著名”和“有名”,“惊人”和“骇人”;这些词的含义和区别均可让学生讨论发言,以领会课文用词的准确和简明。对于省略不读的词,也可放手让学生辨析,讲用与不用的差别及不用可能会引起的歧义。有意误读,会成功地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引发热烈的讨论,这既是一种语言听说活动,同时又对学生进行了一次语言思维训练,较形象深刻地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四)定义诠释法

用简洁的语言,把事物所包含的确定意义概括起来,成为唯一正确的解释,使人们对事物的本质特征有个明确的认识,这就是通常说的下定义,也是说明事物的一种方法。例如:“语文是从事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这是从语文的性质和作用给语文下定义。课文第六节为说明卢沟桥的特点用了这样一段话“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十一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为培养学生的文字概括能力,可以要求学生据此给联拱石桥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可限定字数)以加深对卢沟桥最本质的特点──联拱的认识。

由多个石拱联接而成的桥,叫联拱石桥。同样为加深对赵州桥最本质的特点──独拱的认识,也可让学生对独拱石桥进行下定义的语言思维训练。

(五)判断正误法

可选用课文中若干个句子,或原句,或省略个别字词,或改动若干词语,请学生注意听并判断正确与否,这种练习拟放在课前或课后进行,以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和课文的熟悉程度,最终目的还在于体会、领悟说明语言的准确性,落实教学目标和重点。

第 1 2 3 页

上第三单元《中国石拱桥》参考资料 篇九

执教者李祖贵

上课班级:湖北省宜都市枝城中学初二(五)班。

教学构想:以《中国石拱桥》为例,渗透学生的课外生活,围绕如何抓事物的特点写事物的特征这一训练 重点,切实训练学生的说明能力。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实地观察枝城长江大桥、白水桥(石拱桥)以及自己身边形形色色的桥。仔细回忆自己见 过的各种桥。

2.在观察回忆的基础上,归纳桥的特点并用精练的语言表达出来。

课堂实录

师:前面我们布置大家观察了桥(教师板书,加点词为板书内容,下同),下面请同学们说说你见过哪些 类型的桥。

生:独木桥、水泥预制桥、钢梁桥、石拱桥、铁索桥等等……

生:江河大桥、立交桥、过街天桥……

[点评:把学生的生活体验引进课堂, 引导学生深刻地认识说明对象。]

师:大家见过的桥确实不少,那么你们能否用一句最简洁的话说说桥的特征。

生:架在河面上,用水泥钢筋作材料的建筑物,如枝城长江大桥。

生:不对,有的桥也用木材作材料,如独木桥。

生:还有,有的桥不是架在河面上,而是架在空中的,如立交桥。

[点评:引导学生把直觉形式转换成言语形式,为训练张本, 对于学习中的分歧不是简单地肯定或否定, 而是让学生争论,在争论中澄清是非。]

师:大家说得很有道理,看来要把握事物的特征,还必须找到同类事物的共同点。下面大家想想,哪些才 是形形色色的桥所共同具有的特点,可以查词典,看看词典是怎样说的。

生:(查词典)架在河面上连接两岸的建筑物。

师:根据我们前面的讨论,大家想想这样概括桥的特点是否准确?

生:不够准确。前面已经说过,立交桥就不是架在河面上的。

师:看来时代在发展,词的含义也在发展,大家修改修改。

生:架在水面或空中,用来连接两端的建筑物。

师: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刚才讲到的抓事物特征的方法。事实上桥用什么材料做,千差万别,不是共有的特 点;桥的作用——架在水面上或者空中连通两地供通行才是共同具有的。抓特征就是要找出同类事物的共同点 。

[引导学生从直接经验中总结出一般的规律, 是“课内外衔接教学实验”的重要特点,能力训练即从此开 始。]

师:下面我们把桥的范围缩小,局限于石拱桥。按照上述抓特征的方法找找石拱桥的特征,看看石拱桥有 什么共同点。

生:桥洞呈弧形就像虹。

生:桥身全由石料构成。

[点评:引导学生从简单的训练开始, 把一般的方法变成学生的经验。]

师:说得较好,不过同学们所看到的还只是桥的外部特点,事实上我们在分析事物特征时,并不像这样显 而易见,还需要我们仔细研究。下面我们把桥的范围再缩小来研究中国石拱桥有什么特征,可能难度就会增大 。请同学们翻开课文《中国石拱桥》,先看课文写到石拱桥的哪些特点。

(学生浏览课文,找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师:现在请同学说说《中国石拱桥》有哪些共同点。

生:形式优美。

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最好用书上的原话回答。

生:石拱桥的桥洞呈弧形,就像虹。

生: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

生:作者在写赵州桥的时候这样写:“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的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 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

生:卢沟桥也是一样,“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

[点评:训练由浅入深,让学生的技能水平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师:说得不错,中国石拱桥除了形式优美以外,还有没有更重要的特点?

生:有,那就是结构坚固。

师:(板书结构坚固)何以见得?

生:书中说这种桥“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发挥交通作用”。

生:书中还说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卢沟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师:回答得很好。除此之外,我们还能从课文中看到中国石拱桥具有什么特点吗?

生:历史悠久。

师:(板书历史悠久)通过上面分析我们已经找到了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1)形式优美;(2)结构 坚固;(3)历史悠久。 那么怎样说明才能把这些特点说清楚呢?通常的做法是精选例子。下面我们看看课文 是如何选择例子来说明事物的特征的。请同学们再仔细看看课文重点写了哪两个例子。

[点评:通过总结巧妙地过渡, 从一个训练重点转移到另一个训练重点,保持训练过程的清畅。]

生:赵州桥和卢沟桥两个例子。

师:为什么选择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例子,用这两个例子能说清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吗?

生:因为赵州桥和卢沟桥都历史悠久,前者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后者修建于1189-1192年间。这两座桥 都形式优美,赵州桥前人有“初月出云,长虹饮涧”的盛赞;卢沟桥有“卢沟晓月”的美誉。更重要的是这两 座桥结构坚固,修建以后沿用至今,完好无损。中国石拱桥的三个特点,在它们那里都非常突出,所以选择这 两座桥作例子,就能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点评:引导学生深刻地感知说明文选例子的方法, 为后面总结规律做铺垫。]

师:既然这样,那么作者为什么不只选一个例子,那样文章不是更简洁吗?

生:简洁是简洁了,但是那样就不够全面。

师:此话怎讲?

生:赵州桥是单拱,卢沟桥是联拱,既选单拱的例子,又选联拱的例子,就能较全面地反映中国石拱桥的 概貌。

[点评:欲擒故纵,让学生在深入体验的基础上道出秘诀。]

师:看来选例子除了典型以外,还要全面,既要有代表性,又要保证主要方面有代表。选例子很重要,选 准了例子把例子写好,通过它准确地说明事物的特征更重要。下面我们看课文是如何写例子的。请大家浏览课 文,找出文中写赵州桥和卢沟桥的段落。

生:第4、5段写赵州桥,第6~8段写卢沟桥。

师:下面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第4、5段,读后思考作者是怎样围绕赵州桥来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

(学生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生:先总写桥的外形和使用情况,给人以总体印象,再详细地写这座桥的四个方面的特点,给人以具体的 形象。

[点评:训练的层次仍在递进,紧扣课文引导学生体会。]

师:我仔细阅读了课文,作者写赵州桥用了这样一些字眼:“横跨在河上”“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非 常雄伟”。(示图)就书上的插图来看,赵州桥只不过跟我们的白水桥差不多,但比起枝城长江大桥来只不过 是“小鸟”中的“小鸟”,作者说它“雄伟”准确吗?

生(笑):赵州桥是不及枝城长江大桥高大,但我们说一个建筑物雄伟主要不只看它的体积如何大。

师:那还要看什么?

生:还要看它的气魄和声势。比如我们说雄伟的天安门,并不是说天安门就有几十层上百层楼那样高,我 们从电视上见过天安门,还没有我们的教学楼高,但是它造型很有气势,见过天安门的人没有一个怀疑“雄伟 的天安门”,“雄伟”一词用得不准确吗?(众生笑)说赵州桥“非常雄伟”也是如此。

师:看来作者在说明事物特征的时候用词是非常讲究的。

[点评:引导学生深入体验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体验其在教学中的直接运用。]

下面我们再看卢沟桥的情况。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第6~8段,其余同学思考作者写卢沟桥与写赵州桥有什 么不同。

(学生朗读)

生:相同点是也说明了它的修建年代、坚固等情况,不同点是侧重说明它的艺术价值和纪念意义,笔法上 多采用生动说明,如柱头上的石狮作者说它们“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 惟妙惟肖”。

师:请稍等,你能不能说说这里采用的是什么表达方式?

生:当然是描写。

师(笑问):你是否意识到这种描写与一般记叙文中描写的作用有所不同。(生默然)其他同学呢?(也 默然)不要紧,我们先来研究几个问题。这些石刻狮子能“母子相抱”“交头接耳”“倾听水声”吗?

生:狮子是石刻的,当然不能。

师: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

生:很像是母子相抱,很像是在交头接耳,很像是在倾听水声。

师:也就是说作者把那些石刻狮子的样子写出来了。你见过卢沟桥吗?

生:没有!

师:你脑海中有那些石刻狮子的形象吗?

生:有了,而且非常清晰。

师:这正是说明文中描写的功劳,说明文中的描写重在摹写事物的样子——摹状貌,让读者对说明对象有 更清晰、更准确、更形象的了解。与一般记叙文中的描写有所区别,请同学们体会。

[点评:引导学生品味摹状貌的说明方法, 体验此法在教学中的直接运用。]

师:好,我们回到原来的问题上去,作者写赵州桥和卢沟桥两个例子,确实同中有异,为什么要这样处理 呢?

生:这样处理于大同中存小异,使行文富于变化,文章更有魅力。

师:说得好。下面我们回顾一下本节课学的内容。请大家参照黑板上的板书思考:写作说明文应该怎样抓 特征,怎样写特征?

生:抓特征就是要找出同类事物的共同点,而写特征一般要精选例子来说明,所选例子一要典型,二要全 面。

师:很好。下面我们就按照上述方法来操练这种技能。

(出示笔)笔,大家都不陌生吧!你们见过哪些种类的笔?

生:铅笔、钢笔、圆珠笔、毛笔、彩笔、蜡笔、铁笔等等……

师:谁能说说笔的共同点?

生:尽管笔的结构千差万别,不管什么笔,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它们的作用不外两个:一是用来写字;二 是用来作图画画。它是写字画图的用具。

师:如果我们要写一篇文章来介绍笔的用途,按照上述分析,少不了选例子来说明,如果选例子应该选哪 些例子?

生:钢笔。

生:毛笔。

师:为什么?

生:钢笔在硬笔中使用最广泛,最具代表性。毛笔不但是软笔中的一绝,而且和古老的书法艺术有着天然 的联系,说笔自然少不了毛笔。

[点评:让学生把从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参与后续的训练, 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师:好,我们就来讨论钢笔和钢笔书法有哪些具体特点。从形象方面,从使用方法方面,从书写效果方面 着眼,发挥大家的创造性,看谁说得准确生动。

生:只有吸了墨水,才能写出字来。

生:能写小而好看、笔画整齐的字。

生:墨水吞进肚,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吐,早晚随身带,最易作记录。

生:胸中墨万点,下笔成千言。

生:吃人墨水吐出字,钢的笔尖胶的肚。

[点评:以上为技能的操练阶段,它是技能内化的重要环节, 也是“课内外衔接语文教学实验”的特色之 一。]

师:大家说得很形象,很生动,本节课就练习到这里。课外请大家采用同样的方法写写“毛笔”,然后再 写一篇作文,题目就叫“说说中国的笔”吧。好,现在下课。

[点评:让技能训练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发展自己的能力。]

[总评:本教例较好地体现了“课内外衔接语文教学实验”的特点,整个教学过程围绕如何抓事物的特点、 说明特点这一训练主线有效地进行。有感知,有体验,有操练,线条非常清晰。由于训练做到了有层次、有纵 深的推进,所以训练比较到位,不时引进学生鲜活的生活,增加了训练情趣,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也落 到了实处。课文学习成为能力训练的有效形式,语文教学走出了肢解课文的狭隘圈子。]

附:板书设计

┌─找出同类事物的共同点 抓─┐ │

│特征│ ┌─典型 写─┘ └─精选例子│

└─全面

形式优美─┐单拱 赵州桥:横跨 雄姿 雄伟 中 国 {结构坚固 │ 石拱桥 历史 悠久─┘联拱 卢沟桥

┌─书写用具─┐普遍 钢笔说说中国的笔│ │

└─绘图用具─┘一绝 毛笔

语用管窥

1.“毛笔”片断说明集锦

△拖泥带水不像话,袅绕多姿成字画,满头白发故染黑,描绘千年大中华。(谭松伟)

△杆长,颈短,笔尖软。(夏子)

△我用殷实的墨迹书写现在,而把虚空的飞白留予不论是快乐还是忧伤的过去和将来。(高昌法)

△似水柔情,缠绵了竹的筋骨,在斑斑的墨迹中演绎人生。(何海军)

△头尖尖,身小小,纸上最爱演舞蹈,墨水就是出场费,给量适中就能演得好。白身着黑衣,白墙生花草 ,活灵活现真叫妙。(傅蓉)

△纸上去,纸上来,纸上成功纸上败。(王雪蓉)

△越劳发越黑,越劳身越软,越劳情越深,越劳越自如,越劳姿态越婀娜,越劳越精彩,越劳越受人青睐 。(赵盼)

2.习作精选

中国的笔

那位大秦的将才,握过战刀的手如此这般轻易地翻析,无端磨出些“黑水”,不想却从此汇入泱泱中华的 历史长河,渗入五千年中华的每一片天地。

一根普通的竹管,底端插入柔软的动物毛发。这便是中国最初的笔——毛笔。是蒙恬如此简单,却又如此 匠心独运的创造。

毛笔,软笔的一种。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如今的毛笔,品种繁多,有只插一根毛发,专写微书的细笔; 也有双手合抱的斗笔。制笔的原料也不再单一,有贵重的玉笔,也有普通实用的“竹”管笔;有用鼠毛、兔毛 做笔毛的,也有用狼毫、猫须做笔毛的。有的毛笔,为了美观,还在笔管上刻上诗句或者图案。

到了近代,西方的钢笔、圆珠笔传入中国。它们以造价低廉、书写方便的显著优势逐渐取代了毛笔的统治 地位。钢笔中一种新的笔种——硬笔,它不仅后来居上,成为中国使用最广泛的笔,而且演绎出了一种新的书 法艺术——硬笔书法。它与历史悠久的软笔书法相互映照,另辟蹊径,成为中国书法艺术的又一瑰宝。

此外,还有铅笔、彩笔、排笔等多种类的笔在当今的中国大放异彩。中国的笔,也是一部中国的历史。

(谭松伟)

说说中国的笔

提起笔,我们都能随口说上几句。笔对我们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书本可用耳朵听;如果 没有笔,你就什么也干不成。如果你是一个刚入学的孩子,那么笔就是您身旁的“护拦”;如果您是一位年近 古稀的老者,那么笔就是您手中的“藜杖”。

说起笔的种类,恐怕无人不晓:写字的钢笔、圆珠笔;绘图的铅笔;画画的彩笔、毛笔……总的来说,可 概括为硬笔和软笔两大类。

钢笔是硬笔中的重要成员,莫看钢笔外表“坚不可摧”,可谓“硬”到了底,其实它也“有血有肉”,而 且满肚子“油水”,但又是个欺软怕硬的家伙。倘若不小心将它“咣啷”摔在地上,它很有可能被“折颈”, 甚至“口吐蓝血”。软弱的硬笔!

软笔中独领风骚的当然非毛笔莫属喽!它身材“苗条”,粗细均匀,越用越年轻(刚买来的是白毛,用后 成黑毛),恐怕这一点是许多人所羡慕的吧?别看它软软的一簇毛,可写出的字却刚劲有力,似乎有些名不副 实。坚硬的软笔!

硬笔和软笔各有其长,各有其短,大家是否想过将两者综合起来,扬其长避其短,会有什么奇妙的事情发 生呢?不妨一试。 (刘百灵)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八上第三单元《中国石拱桥》参考资料多篇范文。

word该篇DOC格式八上第三单元《中国石拱桥》参考资料多篇范文,共有35661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八上第三单元《中国石拱桥》参考资料多篇下载
八上第三单元《中国石拱桥》参考资料多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0578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