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绘本教学新版多篇

发布时间:2023-07-16 10:58:12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寄语】绘本教学新版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绘本教学新版多篇

在幼儿园中进行绘本教学的方法分析 篇一

在绘本教学中,教师要正确的认识到绘本的作品风格对于幼儿成长和发展的影响。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选择对于价值多元化、风格多样性和适合儿童身心特点的绘本作品。对于绘本教学来说,其中的关键是要让幼儿能够理解绘本的内容,会讲述出绘本的内容和故事情节,这就需要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

1、在绘本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幼儿观察,讲述绘本内容,进一步提高幼儿对绘本的印象和理解。通过教师有效的提问和回答,给幼儿提供一个能说、想说和喜欢说的机会。而且通过提问还可以引发幼儿思考,使幼儿发现绘本中隐藏的价值和以前没有注意到的细节。在问题的设计时,要照顾幼儿的兴趣,提高幼儿回答问题的主动性。在部分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往往采用比较单一的方式,使幼儿在绘本阅读活动中感觉枯燥无味,不能积极的投入到活动氛围中。在提问时,教师可以改变自己的声调,或者作出夸张的表情和动作来提高幼儿的注意力。

2、丰富绘本教学的手段。在绘本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积极的利用多媒体技术等多种技术的教学工具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的效率,加深幼儿对绘本内容的理解。多媒体技术具有丰富的人物形象、声音等特点,对于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具有重要的帮助。在使用多媒体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其丰富的功能,来完成对画面的重组、增加动画,进行镜头特写和配置声音等,还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来增加和删减其中的内容。采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绘本教学,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教学方式更加的灵活。

3、做好绘本的朗读。对于幼儿来说,如果没有教师的正确引导,幼儿难以明白绘本的内容,教师对文字有感情的朗读会把幼儿带入到主题境中,使幼儿更好地理解绘本内容。朗读教学方式主要是针对文字量比较大,故事比较完整的绘本。在绘本中文字是图画的依据,是绘本的基础。在很多绘本中,对于文字语言的选择依据句式等都有特定的应用,例如绘本会比较重视字符音节的旋律和节奏,同时利用文字中的音效来表达情感和塑造人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逐页地读出文字,幼儿则边看图画边听文字,在头脑中跟随老师的声音完成字音和图文的对照和匹配。在朗读绘本的过程中可以将讨论穿插在其中,帮助幼儿进一步的理解绘本的内容,随着幼儿的翻页,逐渐的完成整个阅读流程。

还有的绘本中具有比较多的人物,这些人物中有比较个性鲜明或者突出的性格,对于这种绘本,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提高幼儿的参与度,达到提高幼儿记忆力的目的,使幼儿能够更好的理解绘本的内容和价值。对于《猜猜我有多爱你》、《爱心树》这样的绘本,可以考虑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对于绘本中文字数量少,而且具有节奏感和游戏性的绘本,而且容易背诵的绘本,可以采用诵读的方式。这些绘本能够激发幼儿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而且也符合幼儿活泼可爱的本性,在教学中应当适当的加入一些这样的文本,对于提高幼儿学习绘本的兴趣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外,还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来扩展绘本教学的效果,达到提高幼儿的理解力,熟悉故事内容的目的。最终使幼儿能够独立的讲述出故事的情节,了解绘本所表达的意思,理解绘本的价值。例如可以发动幼儿参与到最喜爱的绘本角色评选的活动中,对于绘本中的角色不管是人还是动物,不管是好人还是坏人,都可以加入到其中,提高幼儿阅读和学习绘本的热情和兴趣,使幼儿能够全面的理解和掌握绘本的内容。

绘本教学的意义 篇二

绘本一般称之为图画书或者图画故事书,绘本教学指的是在教学中教师将绘本作为阅读文本,充分的挖掘和利用其中的资源,进行有目的的开展幼儿园教学活动。绘本对于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它能够有效的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观察力以及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绘本在表达方式上能够和幼儿的心理特点紧密的简化起来,为幼儿的阅读提高基础。绘本中丰富的人物和动物形象,能够提升幼儿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技能。绘本还能够丰富幼儿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对于幼儿的语言和阅读能力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绘本中含有大量的图画和简单的问题,可以帮助幼儿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进而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

通过在幼儿园中实施绘本教学,可以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引发幼儿阅读和书写的兴趣。通过开展绘本教学,还能够引导幼儿初步的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和美,丰富幼儿的感情和审美,激发幼儿表现美、创造美。在实际的绘本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才能深刻的挖掘其丰富的内在教育价值,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更好的领会到绘本的主题,感受到绘本的韵味。

绘本教学需要多种活动的参与,绘本教学是一个系统的持续性的过程,可以根据绘本的内容进行整体性的阅读、主干式的阅读以及朗读式的阅读等多种形式来完成绘本教学,通过各种形式的阅读,使幼儿能够理解和熟悉绘本的内容,体会到绘本中所隐藏的价值。最终达到使幼儿读懂绘本、读透绘本,使幼儿能够理解画面的内容,正确的把握绘本的主题的效果。在绘本教学中首先要对绘本的内容进行细致和深入的研读,教师要抓住故事的主线,引导和帮助幼儿进行故事梳理,将绘本中的一幅幅画面有效的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故事的整体。教师要正确的把握好绘本的主题,绘本的主题都蕴涵在绘本的图画和文字中。

幼儿如何学绘本? 篇三

在幼儿园的教学中,对于儿童进行绘本教学,对于儿童的身心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绘本能够将深刻的道理或者内涵,通过浅显的故事来表达,使幼儿在理解和接受上比较容易。同时绘本具有比较高的文学价值,再加上其中丰富的绘图,能够为幼儿带来良好的视觉感受。

绘本教学 篇四

低年级绘本阅读的研究之绘本阅读教学四部曲

一、研究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400万字以上;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绘本阅读能促进低段学生形成自学能力、促进主动发展。通过对学生绘本阅读的指导,鼓励学生多看书、爱看书,让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籍。既学到新的汉字,新的知识,又复习巩固了已学的汉字,积累了知识。

我们一年级的学生刚学拼音,阅读较长的故事类的书籍会遇到障碍。而绘本以画为主,字少但画面丰富,以画传达故事情节,比一般纯文本更能激发孩子的兴趣,也更符合儿童早期阅读的特点和习惯。“绘本阅读”作为一种新的阅读方式正逐渐走进小学校园,走近孩子,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纯文本阅读的局限。

二、研究目的

没有教师的指导,学生的绘本阅读,只能处于一个盲目的状态,很难培养起学生对阅读的浓厚兴趣,也很难形成良好的阅读方法。很多低年级孩子拿到绘本之后最感兴趣的就是看图,美丽的图片最能吸引孩子,图片看完了,孩子们就认为书看好了,而教师呢,恰恰相反,故事情节叙述完了,绘本就结束了,忽略了赏图、朗读、想象和体验这些环节的有机结合。

本课题主要让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绘本,教师根据绘本与孩子的特点设计丰富多样的听、说、读、写、问、议、欣赏、想象、表演、创作等活动,让孩子带着好奇、兴奋的心情,融入绘本的故事情境,并透过有意义的提问和引导,培养孩子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开发实施这个课题,让低段的孩子从绘本开始真正爱上阅读,完成从“悦读”到“阅读”的转变。我认为加强对低段学生绘本阅读指导,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三、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是旨在以低年级绘本阅读教学为载体,引导孩子通过看图、朗读、想象和体验,让学生的各种智能能得到一定的培养,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最大限度地提高阅读质量。

通过绘本阅读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是研究的最终落脚点,帮助低段学生完成从“悦读”到“阅读”的良好转变,培养享受阅读、热爱语文的积极情感,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为:引导低年级学生学会欣赏绘本中的丰富图片、感受绘本中优美的语言、想象绘本中出人意料的情节、体验绘本中美好的情感。

四、主要研究与实践方式:

(一)赏图——感受形象之美

绘本主要是用图来说话,一本绘本由几十页画面组成,从封面、扉页到正文及封底,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整体,仿佛是一部精彩的电影短片。一本好的绘本上的图画设计拓展了文字的描述,使故事更加丰富、生动、形象,即使是一个不识字的孩子,单靠“读”图画,也可以读出个大概来,因此,在开展绘本阅读时,我们要特别注重引导孩子欣赏绘本上的图画以及多有的细节。

1、欣赏封面(包括腰封)。无论什么书,封面都是最先映入读者眼帘的,如《风到哪里去了》封面上月亮、群山、小鸟、房屋、雨点代表了世间万物,由封面中的图画猜想故事,让课堂更加形象生动。

2、欣赏环衬。环衬是封面与书芯之间的一张衬纸,很多绘本的环衬上也画有图画,不过你可千万不要以为它们仅仅是起装饰作用的图案而马上一翻而过,实际上,绘本的环衬不但与正文的故事息息相关,有时还会提升主题。例如《花点点和鳞片片》环衬是许多不同条纹和颜色的袜子,左右可以找寻配对的那只;又如《爷爷一定有办法》环衬是那条神奇的毯子,上面布满了闪烁的星星,就如爷爷无穷的智慧一般。

3、欣赏会讲故事的扉页。扉页就是环衬之后、书芯之前的一页,上面一般写着书名和作者的名字,还有一些相关的小图片。扉页不仅仅只是通向正文故事的一扇门,不仅仅是告诉你谁是故事的主人公,它包含着丰富的信息,有时还会讲故事。如《活了一万次的猫》扉页的虎斑猫与封面略有不同,仿佛在告诉着什么。又如《猜猜我有多爱你》扉页图画暗示着大小兔子快乐玩耍,在精神得到满足后才有了下面小兔的提问。

4、欣赏正文图片。每一个孩子都是读图画的天才,只要故事在图画上表现出来,那么孩子的眼睛就会发现它们。他们能发现画家没有发现的破绽,能读出成人料想不到的意思。在绘本阅读的过程中应尊重每个孩子的不同感受,鼓励他们将自己比拟成故事中的角色让孩子也自然地融入到故事中去。如《猜猜我有多爱你》中,当翻过第一页,会看到三幅充满动感的图——大栗色兔子背着小栗色兔子扬起了后腿,准备起跳,猛地往斜上方一窜„„这其实是一个连贯的起跳动作——这一跳,两只兔子就跳到了后面的正文中。于是,能看到小兔子紧紧抓住了大兔子的长耳朵,听到他问妈妈:“猜猜我有多爱你?”孩子们看到这样富有动感的画面,一定会很兴奋,争相模仿兔子的动作,能非常快乐地感受着。

5、欣赏并未结束的封底。合上一本绘本时,绘本的故事就已经讲完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有的绘本,就是把故事的结尾延续到了封底上,为孩子们想象留下了空间。因此绘本的封底不容错过。封底很有“看头”——大部分与封面相呼应,有的甚至需要与封面连在一起欣赏讨论,有的则是故事的结尾与延续。

(二)读文——体会语言魅力

绘本的正文是由我们读给孩子听,还是放手让认识了几个字的孩子们自己去读呢?绘本阅读的推广者们建议:教师得先为儿童读故事。因为绘本是通过优美的语言和图画表现出来的,当教师把绘本所表现的最好的语言用自己的声音,用自己的感受来讲述时,这种快乐、喜悦和美感才会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绘本的体验会永远地留在孩子的记忆当中。对孩子而言,听别人朗读故事是一件轻松没有压力的事。在这个倾听与欣赏的过程中,孩子自然而然的了解书写方式,认识生字新词,并熟悉语法。朗读故事给孩子听,也等于提供孩子欣赏创作风格,了解情节铺陈,认同成功角色的机会,这对于引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有很大的帮助。当孩子倾听故事的机会越多,其生活经验与知识领域自然随之扩展,影响所及,形成个人的思考与判断。因此,我们每次都要努力用声情并茂的朗读,打动学生。在朗读中,读读听听,给予孩子充分时间,使故事内容在孩子脑中形成一幅画,并于绘本上的图画相逢、互补。

在教师示范朗读后,要逐步引导学生与教师共读,感受语言的节奏美。让孩子自主选择绘本中自己特别喜欢的句段与画面自我赏读,受到文学语言的熏陶,积累文学的语言。

在《猜猜我有多爱你》的绘本阅读教学中,大兔子的语言一直和小兔子一样,相同的话,出自不同的人物,展示了大兔子的一片童心,同时构成了文本语言的节奏美。可以采用老师先读小兔子对妈妈说的话——我爱你有这么多!看图后,师生共同读兔妈妈的话——我爱你有这么多。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范读第二段小兔子的话:“我的手举得有多高就有多爱你!”让学生单独读兔妈妈的话:“我的手举得有多高就有多爱你!”通过听教师读,师生共读以及自己读等多种朗读方式,让学生感受语言,积累语言,同时学会运用这样的语言。

(三)想象——擦亮思维火花

“能从一本书中发掘丰富绚烂的世界完全有赖于读者的想象力,而图画书就是培养孩子的想象力的启蒙工具。”想象是绘本的特质,想象也是绘本阅读的重要方法。绘本故事情节不断发展变化,有的地方能猜得到,有的地方却出人意料。因此,在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还要引领学生在“倾听”“欣赏”中放飞想象,学会阅读。

1、创设情境,展开想象

在绘本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想象,可以引导学生进入绘本所描绘的生活与情感世界,激发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悟和体验,从而实现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实践。2.定格画面,启发想象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且可拓展儿童的想象。”因此,在绘本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结合文字欣赏画面,利用图画内容的不确定性和可扩展性,启发学生想象和感受隐藏在图画背后的故事,从而深化对绘本主题的感悟。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指导学生看图想象时要有所选择和侧重,不能每幅图都像挖掘隧道一样让学生想象、表达。否则,不仅会影响阅读效率,而且还会使学生产生畏难心理。久而久之,学生阅读绘本的兴趣也会消失。

3、预留空白,引导想象

绘本阅读提倡“不讲完”。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由想象故事结局;也可以采用“漏讲一个片断”的方法锻炼学生“倾听”的能力;还可以在情节发展的关键地方适当停顿,预留一定的“空白”,巧妙激发学生猜想后面的情节。总之,方法多种多样,目的都是积极发挥想象的力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4、仿写创编,促生想象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绘本阅读也不例外。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学习目标,结合教学进程,引导学生进行仿写或创编,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

5、链接生活,丰富想象

绘本是一种空灵的精神演示,蕴含着丰富的知识、情感、人生哲理,几乎涵盖了学生生活、成长的方方面面。所以,教师应因势利导,引领学生不断观察生活,展开想象,使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有机整合,为绘本阅读注入新鲜的活力。

(四)体验——构筑生命梦想

有着精妙图文的绘本似乎在叙述着孩子们自己的成长历程,讲述孩子们经常梦想的事情,经典的绘本故事仿佛给孩子插上了飞翔的翅膀,任凭他们徜徉在童年的快乐王国。绘本的价值和魅力在于:它没有一句教条,却能满足孩子成长的需要;没有一丝说理,却能启发孩子的深入思考;没有一点喧闹,却能激起孩子的会心大笑;在绘本阅读中让“孩子像个孩子”。正如美国诗人惠特曼一首诗中所说:“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通过绘本阅读,儿童不断进行着情感的体验,凭借着阅读,情感得到了提高和升华。在孩子的世界里,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埋下影响终身的良好情感。

读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让孩子们猜猜,大兔子听到小兔子说自己对妈妈的爱友自己张开的手那么大,有自己跳得那么高时,兔妈妈对怎么回答?在读完故事后问问孩子:“换成是你,你想对谁说猜猜我有多爱你?你会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他的爱呢?”通过角色替换,孩子们应该很自然地以主人公的身份进入了这个充满爱的故事,想到了自己的妈妈,想到了妈妈对自己的爱。而后,可以带领孩子们感受大兔子充满爱意的一系列动作:轻轻放在叶子铺成的床上,亲吻小兔子,睡在小兔子的旁边,充满爱意地说:“我爱你一直到月亮上,再从月亮上回到这里来。”教师可以提问:“究竟是大兔子更爱小兔子一些,还是小兔子多爱大兔子一些?”引发孩子思考,体会妈妈对孩子浓浓的爱,通过讨论,学生可以知道大兔子每个充满爱的动作,每句充满爱的话语,每次充满爱意的神情就是伟大母爱的表现,联系生活,妈妈给予的爱实在太多太多,孩子感恩的情感通过体验也能得到升华。

当阅读把快乐带给儿童时,就把无可估量的巨大精神财富带给了他们,就为他们建造起了自己的精神空间与心灵家园。儿童在于绘本进行心灵对话中,在闪烁着人性光辉、充满大自然和谐和童真童趣的字里行间徜徉时,必定会开阔眼界,丰富内心,升华境界,健全人格。

五、研究成效

1、借助绘本,提高了低年级学生阅读的兴趣,对美的感受力,丰富的想象力,对周围世界的认识能力,使学生初步培养起了乐于观察、乐于动脑、乐于表达、乐于合作、乐于探究的习惯。通过多种方式的绘本阅读,培养低年级学生对书的热爱,形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中发展视、听、语言、思维、想象、审美及观察等能力。2.通过对小学低年级绘本阅读教学四部曲的研究,提高我们对儿童文学作品的鉴赏力,促进我们深入细致地研究文学类作品教材和教法,提高我们专业研究水平。同时,也使我们更好地把握儿童的认知特点,形成正常的儿童观,教育观。3.通过课题的研究,在班级中能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

说故事的方法与技巧

【一】故事与绘本对于儿童来说是一个充满诸多意义以及各种可能性的想象空间,在这个虚拟的童书世界中,绘本里的文字与图像布满了各式各样可撷取的意义与待拆解的隐喻,供儿童经由阅读的过程,依自己所能(曾)经验到的体验与感受去做自由且私秘的个人解读。

我们之所以会以这样的角度来理解故事与绘本对于儿童所可能产生的意义,乃是因为当代的文学/阅读理论以及哲学上的隐喻研究,提供了我们这样思考的基础。

首先,当代文学/阅读理论中的「读者反应理论」强调任何类型的创作与作品,当它完成时,便与创作者分离,成为一个独立、完整、待读者解读的「文本」。而做为一个待解读的文本,文本的脉络里布满着无数可验证与待串联的意义密码,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便是以自己的经验去撷取文本脉络中对自己有感应或能感应的密码,从而串联成自己可以接受的意义或信念。举例来说,像是绘本「我永远爱你」(上谊),它借着简单的文字与轻盈的水彩图像去叙述一个小男生和他的小狗的故事,故事的终了,小狗死了,但是故事也说明了小男生终能从容面对小狗死亡的缘由:因为,在过去的日子里,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他都会跟他的小狗说「我永远爱你」。故事极其简单,然而当我们在对儿童讲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们可以发现,书中所涵蕴的「密码」却能在儿童听完故事之后,经由有限意识的组织与串联,(其中一种串联是)建构出一个对听故事的儿童有意义的意义(或信念):儿童能够理解与掌握到书中所欲传达的「珍惜」以及「勇于表达爱意」的概念。

其次,当代哲学的隐喻研究则是认为大凡语言、文字、符号,甚或人的行为、举动的背后都会一些意涵(含意)潜藏其中,这些意涵常是多样的、歧义的,有些是很明显的,有些却是不明显,分歧的,它会因着不同人的不同切入角度而有不同的含意解读。而绘本做为文字、图像的综合表述,其中便是潜藏着各类的隐喻,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正是以自己的经验、运用各种自觉合宜的方式来拆解文本中的隐喻,进而理解文本中的文字与图像所欲彰显的意涵为何。举例来说,像是绘本「森林大熊」(格林),描述一只被误以为是人的熊的自我探寻的过程,故事浅白、具趣味性,但是不同的人,因着不同的背景与体验,对其中的意涵(或书中的含意)却会有不同的解读。像是有些人在这故事中便会解读出人生在世,类如书中的熊,常有着被人误解却无法说明的无奈;然而,有些妈妈却在书中隐喻,看到自己在男性社会中身为女人的困窘处境。

值得进一步说明的是,当阅读者串联了密码、理解了文本的意义,或是拆解了隐喻、揭示了文字与图像的意涵之后,他们便会依据此意义或意涵,做为内心判准,对其他的事物、行为以及社会现象进行分析、评估或采取行动。

也由于故事与绘本可以做为一个提供儿童建构意义与发展意义的虚空间,并且在意义建立后,儿童也常能据此意义发展出与之相符应的作为与行动,由此可见故事与绘本的阅读对于儿童所具有的重大意义。

但是如何将这些布满众多意义密码以及诸多智能隐喻的文本,对儿童做出有效的展示与铺陈,从而吸引儿童进入其中,进行探索与撷取,便有赖于说故事与读绘本的引领者的用心与努力了。

【二】绘本故事要能说得精采有趣,才能吸引并带领儿童进入故事与绘本的天地,从而感受与拆解其中的智能与意义。

目前在推广说故事与读绘本的团体中,对于如何对儿童说故事与读绘本有两种主要的、但是非常不同的看法。其中以林真美女士所创立的「小大读书会」来说,她们认为在对儿童说故事的过程中,主角应是「绘本故事」本身,说故事的人只是一个故事的传达者而已,因此,传达者必须要能忠实的将绘本故事的实际内容「原汁原味」的传达给儿童,不用加入太多个人的表现,或是一些看似花俏、但事实上并不需要的赘词累语,让儿童直接和绘本故事面对面的从文学(文字的倾听)和美学(图像的观注)的角度去欣赏绘本故事。也因此,「小大读书会」的说故事人在说故事与读绘本时,常是面对儿童,手持绘本,尽量持守「有字读字,无字静静翻书」的原则,一字一句忠实的诵读绘本故事的文字给儿童听。

一般来说,「小大故事妈妈」原汁原味的说故事与读绘本的方式,在说故事与读绘本的时候都会注意到下列的一些原则,像是:

一、说故事与读绘本的时候,要手持绘本做辅助,让儿童在绘本图像的引领下直接进入故事与绘本的美学天地,进行欣赏。同时,说故事的人要避免以手指头指示画面,因为如此作为,容易让儿童仅将视觉聚焦于你所指示的部份,而忽略了对绘本进行整体美感的欣赏。

二、说故事与读绘本的时候,由于要手持绘本做辅助,因此初到一个团体或教室说故事的时候,为自己寻找一个合适的说故事与读绘本的站立定点,便成为重要。因为,合适的站立定点不仅可以让每一个儿童都能清楚的看到你手持的绘本图像,避免儿童因为看不到所产生的混乱与失控,同时,也可以让你以开放的角度去面对所有听你讲故事与读绘本的儿童。

三、说故事与读绘本的时候,要忠于故事与绘本的原味,直接就文本进行诵读,不要添加过多不必要的赘语,让小朋友在文本中直接面对文学字词的美感。然而,有时为了增添故事文字的趣味性与可读性,也可以在诵读中适度的以情感及不同语调来加强声音的变化与想象,吸引儿童对故事的关注。

四、说故事与读绘本的时候,不要随意中断文本,添加感想、评论或进行发问,要尽可能的保持阅读过程中「有字读字、没字静静翻书」的原则,让小朋友在无干扰下,养成专心阅读的习惯。所有的感想与讨论,可以在阅读告一段落之后,再进行。

五、说故事与读绘本的时候,为了避免若是单纯的诵读故事与绘本,在同一时段内常需准备不少的故事与绘本,以供诵读,容易过度耗损故事与绘本量,因此,每一个故事与绘本在诵读过后,也可以设计、安排一些延伸活动以为阅读上的衔接。

基本上,「小大故事妈妈」的说故事与读绘本的方式是一种属于比较「简单、安全」的 方式。因为,这种说故事与读绘本的方式,不仅可以

(一)让儿童在不受干扰下、完整的听完一个故事或绘本;

(二)学习专心的阅读;

(三)藉由完整的阅、听绘本故事中的文学字句,让儿童学习并养成合理、有效的文字使用习惯;同时,它也不需要与儿童穿插做一些(有时候是很难缠或是不好处理的)涉及思辨的对话与讨论。通常你只要展示好绘本、诵读好故事,让儿童看着图画、完整听完一个好听的故事,你就算是扮演好你的角色了。也因此,这几年来,「小大」的说故事方式在简单、安全中带动了许多故事妈妈投入国小以及幼儿园的说故事现场,造福了极多的儿童。

【三】另一个推广说故事的团体「毛毛虫儿童哲学基金会」,则有非常不同于「小大」的看法。他们从思考学习的角度出发,认为之所以会说故事与读绘本给儿童听,主要的目的乃是要藉由故事引发儿童

(一)对故事情节的趣味处与疑惑处产生关切;

(二)由文本联想到生活琐碎与现实思虑的问题,然后就此关切与问题,跟儿童进行思考与讨论,从而逐步引导儿童学习与养成合理思考的习惯。因此,绘本故事对「毛毛虫儿童哲学基金会」的说故事人来说,它只是一个引发或引导思考讨论的中介媒材,在说故事的过程中,重要的是说故事人如何去觉察儿童在听讲故事中所关注的问题与疑惑处,并且要能适时点出这些问题与疑惑处,和儿童们进行有效的思考与讨论。

相较于「小大」的说故事与读绘本的方式,「毛毛虫儿童哲学基金会」「插嘴法」(或称之为「合作思考法」)的说故事与读绘本的方式,就是一种极力试图与儿童进行对话与讨论的说故事方式。虽然,这种说故事方式

(一)常可以经由对话与讨论,解除(或消减)儿童在现实生活上的一些困扰与疑惑,也可以

(二)借着不断的对话与讨论,逐步引导儿童养成合理思考的习惯。然而,这样的说故事的方式却也常常充满一些「不可测的危险」,不可测的是儿童的思考常是天马行空、不易掌握,因此,与儿童对话、讨论的过程中便常会有出现不对焦,甚至有讨论混乱、对话失控的情况产生。虽然如此,但是,若能以此方法,持续的对同一个儿童团体进行操作,待讨论的默契与规范逐渐建立之后,混乱与失控终将消失,一些有意义或有思考性的讨论也将逐渐浮现。

若要使用「插嘴法」的说故事方式,也有一些重要的基本原则要注意:

一、要了解,对「插嘴法」来说,故事与绘本只是引出与儿童对话及讨论的中介媒材,因此,只要儿童觉得有兴趣或疑惑处需要讨论,故事的讲述便可以停止,开始进行问题的对话与讨论。(要说明的是,「插嘴法」关注的是儿童自己真正在意与关切的自发式的「问题」,而不是大人刻意的设计的一些自以为是的「问题」,因为只有儿童在意的问题,才能引发小朋友主动讨论的兴趣。)也由于,对使用「插嘴法」的说故事人来说,故事与绘本只是一个引导儿童进行思考与讨论的中介,因此,只要能将故事说得具吸引力,并且牵动儿童一些相关的思考联想,(一)需不需要手持绘本以为辅助;或者

(二)需不需要原汁原味的展现文本,就不是那么被在意与坚持了。同时,由于重要的是在讨论,所以,故事也就不是一定要在一次的时间内完整说完它了。

二、在与儿童讨论故事与绘本时,要正视儿童的任何问题与对话,由于儿童的问题与对话常常会在字词之外涵蕴着一些真正想述说的内心话,因此,带领故事讨论的人要学习注意「聆听」,唯有注意「聆听」,方能看出儿童话语中的真正意思。同时,带领故事讨论的人也要引导故事团体中的儿童学习聆听别人的说话,因为唯有学会仔细聆听别人的「说话」,才有可能在共同的「话题」中,做好聚焦,进行有效的对话与讨论。

三、在与儿童讨论故事与绘本时,要了解,说故事的人只是问题讨论的引领者,引领儿童进行问题的讨论与共识的建立(引领者不断的将问题确认-抛出给A-A回答-再确认-再抛出给B-B回答„。;「毛毛虫」的故事妈妈喜欢称这样的讨论方式是:「篮球传球式的讨论」);而不是扮演儿童的「知识库」,只是在针对小朋友的发问提供「标准答案」的解答(「毛毛虫」的故事妈妈喜欢称这样的讨论是:「乒乓球式的讨论」)。这种不断在故事团体进行问题「抛/接」的「插嘴法」讨论,常常也正是一种「合作思考」的操作,让儿童在团体中与其它人共同合作、进行思考的探究。(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合作思考的讨论模式,在实作中不仅可以让儿童学习与欣赏别人的思考,更能让儿童养成「帮助别人」以及「学习接受别人帮助」的习惯。)

值得再说明的是,「毛毛虫」的「插嘴法」说故事方式本是源自美国李普曼(M.Lipman)教授的「儿童哲学Philosophy for Children教学计划」的教学实践。李普曼从一九七0年代开始便致力于思考教学以及儿童思考教学的研究,并且为配合儿童的学习兴趣,逐步发展出一系列有关儿童思考教学的「儿童哲学小说」(像是:逻辑研究的「哲学教室」、探究周遭世界的「鲸鱼与鬼屋」、意义探究的「灵灵」、伦理行为思考的「思考舞台」、探究正义的「马克」等书),在这些有着趣味故事情节的儿童哲学小说中,李普曼将一些思考技巧与人生信念暗藏在它的文本脉络中,并在阅读过程里,引导儿童针对小说的情节进行讨论与学习,然后逐步将暗含于情节中的思考技巧与人生信念传递给儿童。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儿童思考能力的精进,有极大的成效。八0年代之后,儿童哲学的教学计划被引进台湾,为了适应台湾的教学(由于台湾的学校内并无正式课程可以长时间的来经营儿童哲学小说),因此短小、精简的绘本故事,便被发展成为教材,取代美国学校课堂上使用的儿童哲学小说。虽然,教材不同,但是,强调「允许随时插嘴提问」以及「合作思考」的阅读与讨论故事的方式却没有改变。

【四】虽然,上述这两种说故事与读绘本的方式各有不同的团体主张与坚持。然而,当我们实际进入对儿童说故事的现场时,我们将会发现,事实上没有那一种说故事的方式是「一定必须如此」或是「绝对是最好的」。因为,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团体以及不同的状况常会有不同的需要,同时,有时候为了不同的目的,也常是必须要穿插并用不同的说故事方式。也因此,对说故事的人来说并没有所谓「最好的」说故事方式。事实上,当我们对儿童多说几次故事、多累积几次经验之后,你将会发现只要「你能说得自在,儿童也能听得快乐」,那就是最好的说故事的方式了。

虽然,说故事的方式没有一定或绝对,但是为了说好绘本故事,事前的准备功课却是一定得做,否则将会影响说故事的流畅性与精采性。一般来说,要对儿童说出一个精采、好听的故事,有几个事前的功课需要格外的注意:

第一、要说好一个故事,一定要选一个能让自己喜爱或感动的故事。因为唯有选择一个 能让自己喜爱或感动的故事,才有可能藉由情感(或感觉)的真诚投入,而将它说得也让儿童喜爱与感动。

第二、说故事前要先能熟悉故事的内容。因为对于故事内容的熟悉,将有助于说故事的人在说故事时表现得更为自信与流畅。

第三、为了熟悉故事的内容,说故事前要不断的练习。不断的练习,不但有助于增加说故事的人对于故事的熟悉度,从而在说故事时能够说得自在与流畅,更能藉由不断的练习更加地的去了解与窥探到故事内容的精微处。

第四、要说好一个故事,总要不断的观摩与学习别人的技巧,并且接受批评。说故事的人常会因着习以为常的习惯,在说故事时触犯一些表达或技巧上的盲点而不自觉,以及发生一些不知该如何处理的状况,观摩与学习别人的技巧并寻求批评与指教,将更有助于自己说故事技巧的精进。

幼儿园绘本教学方案 篇五

法国大文豪雨果曾说过一句名言:“开启人类智慧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符。”音乐教育潜移默化地塑造幼儿的心灵,开阔视野,拓展思维,发展智力,而音乐情境地创设更能提高幼儿音乐学习的兴趣。如何创设幼儿感兴趣的音乐情境,激发幼儿自发、自主地进行音乐体验、表达与表现,是目前我园幼儿音乐活动研究的瓶颈问题。“绘本故事”以其有趣的故事内容,极具视觉冲击的故事画面赢得了孩子和老师们的亲赖。可不可以将绘本运用到音乐活动中去?怎样有效地利用绘本,提高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促进幼儿感受美、体验美、表现美的能力,我们做了以下尝试:

一、把握整体,挖掘内涵

每一个绘本都蕴含着不同的寓意,教师要善于运用绘本所阐述的道理,挖掘绘本中的亮点及所表达的情感等等进行活动的设计,使之真正为音乐教学服务。

(一)以情感人

绘本中情感的体验往往成为孩子表达表现的动力。运用绘本激发幼儿的情感而开展音乐活动是绘本运用中的一个方法。如在大班“海底世界”的主题开展中,孩子们积累了许多关于海洋动物的知识经验,老师想通过开展一次音乐欣赏活动,通过肢体表现,进一步体验和感受,于是找到了《海底世界》这首魔幻而趣味的音乐,如何引导幼儿理解音乐,激发自主表现呢?绘本《小黑鱼》解决了所有的难题。故事中因为一条大鱼的侵入,使小黑鱼的朋友小红鱼们失去了生命,小黑鱼孤单地在大海里游着??孩子们随着小黑鱼的不幸经历而发生强烈的心理变化——小黑鱼没有朋友了怎么办?我们能不能帮帮小黑鱼?于是大海里出现由小朋友随着音乐表演的各种各样海里的动物:海马、海蛇、海龟、螃蟹??他们都想成为小黑鱼的新朋友。故事感人的情节引发幼儿大胆地肢体表演,活动不再为表演而表演,当活动充斥着情感时,孩子们的表演是自然流露、情感的宣泄。孩子们在音乐游戏中体验到胜利的喜悦,情感达到高潮。

(二)以趣引人

听故事是孩子们最大的兴趣之一,有趣而富于变化的故事内容更能引发孩子们的共鸣。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激发幼儿音乐学习的兴趣是绘本故事在音乐活动中有效运用的又一手段。

1、有趣的故事人物。人物形象是引起幼儿兴趣的一大要素。我们经常会看到商场出售的儿童用品中大多印有夸张的卡通人物,商家也利用消费群的心理设计商品。由此可见,这些有趣、可爱、熟悉的人物形象能吸引幼儿的眼球,引发幼儿的共鸣。我们的音乐活动也能运用绘本中幼儿所熟知的人物引发幼儿音乐学习的兴趣。

小班年龄段的音乐学习是兴趣培养的关键期,三段体统一模式的歌唱活动不再能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朵拉是近几年来新兴的动画人物,以其可爱的形象,乐于助人的品质而受到大家的推崇,与其有关的动画绘本、故事光碟充斥着儿童文化市场。几乎每一个孩子都看过关于朵拉的故事,活动以她为主角势必能引起幼儿的兴趣。我们巧妙地运用多拉的探险历程而设计成一堂生动有趣的音乐新授活动《多拉的旅行》,幼儿在由故事人物牵引的有趣的情境中愉快地进行音乐的体验。

2、有趣的故事情节。音乐和故事向来就是融于一体的,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音乐史上有许多作品取材于故事,又通过音乐向人们讲述故事。如《梁祝》、《天方夜谭》都取材于民间故事,著名的交响童话《龟兔赛跑》和《彼得与狼》它们既是一部音乐作品,又是一则生动的童话故事,还有久唱不衰的歌曲《二小放牛郎》,它的歌词本身就是一则完整而精美的故事,通过歌声向

人们世代传颂这个动人的故事。

我们都知道听故事、讲故事一直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在故事中孩子们更关注的是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利用故事情节与音乐的密切联系来进行教学,可以达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目的,既能很好地激发幼儿的兴趣,让他们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又能开发智力、发展幼儿的扩散性思维,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如中班音乐新授活动《三只小猪》,老师自编了一首旋律悦耳、歌词简单的三段体的《三只小猪》歌曲,运用三只小猪分别造不同材质的房子的故事情节,通过观看视频,引发幼儿帮助小猪盖房的愿望,激发幼儿学唱歌曲,幼儿的故事情境的引导下,自主且大胆地学唱。更巧妙地是老师还请幼儿通过观看故事,对歌曲进行创编,因为有了故事的支撑,创编对于中班幼儿不再困难,孩子们充分施展聪明才智,帮猪老大和猪老二选了最坚固的材料,盖起了铁房子、石头房子??

一个出人意料的故事结尾,或者一个圆满的故事结局是故事的点睛之笔,也成为以绘本为题材的音乐活动的出彩之处。绘本《叶子鸟》中落下最后一片叶子的光秃秃的大树,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中捅了马蜂窝后四处逃窜的狐狸等各种各样的故事结尾给音乐教学带来特别的创意。还是以《小黑鱼》为例,故事结尾大鱼又来了,该怎么办?孩子们讨论着,思考着。出去,就这样出去又会被大鱼吃掉;不出去,难道就一直躲在黑暗的角落里吗?孩子们充分感受到了小黑鱼的彷徨。最终,大家还是选择了勇敢地面对敌人。在音乐声中,孩子们变成了无数条小鱼,大家游成了一条更大的鱼,共同赶跑大鱼。绘本出人意料的故事结尾激发幼儿合作表现大鱼,巧妙地解决了音乐欣赏活动中如何引导幼儿进行合作表达表现这一难点问题。

3、以智育人。每一个绘本故事都蕴含一定的寓意,能够起到激励、警示等多种的教育意义。对于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优秀品德的形成都起到积极的作用。如绘本《我的爸爸不上班》描绘从事不同职业的父亲的形象,从而让幼儿了解、尊重、热爱爸爸。又如绘本故事《我的幼儿园》

起床了》这一有趣的绘本故事,在生动的故事情境中伴随着欢快的旋律边学唱歌曲边表演,使孩子们感受到朋友之间相互关爱的情感以及解决了该班幼儿冬天爱睡懒觉的不良习惯。

二、依托绘本,巧妙运用

不是每一个绘本都能适合幼儿在音乐活动的使用,也不是每一个绘本的每一部分都能有效运用到教学中去。在音乐活动中绘本的另一有效运用方法就是将绘本稍作修改,使之能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在这里罗列了几个绘本修改中的方法:

1、删减法。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去枝强干法。依据音乐活动的目标,以不打破故事的完整性为前提,能使幼儿在完整欣赏故事的基础上进行音乐活动。将故事中不需要的情节进行删减,使故事内容紧凑,故事情节的发展更便于幼儿的音乐活动。

大班幼儿音乐领域目标中提出能够用乐器模仿自然界中的声响,并尝试合作演奏。打击乐器丰富的种类,有趣的声响能形象地模仿各种声音。《母鸡萝丝去散步》这一绘本故事,贪吃的狐狸在抓母鸡的途中发生了许多倒霉的事而产生各种古怪的声音,老师巧用这一绘本设计了音乐打击乐活动。由于故事篇幅较长,有些情节很难用声音表现,老师就对原著进行删减,最后保留了狐狸所经过的四个场景进行演奏,请幼儿自由组合成四组,自由选择乐器,以回旋曲的方法将狐狸在每个场景中的遭遇所可能发出的声响用小乐器表现。

2、提炼法。在我们所接触的绘本中,有寓意简单,孩子较易理解的作品,但也有些涵义深奥,阐述的是成人世界的某一现象、生命的价值等等,对于幼儿来说比较难以理解,但是绘本中丰富的画面却是吸引幼儿的地方。老师运用绘本中的某一段,或是某一页来为音乐活动服务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春天到了,池塘里小蝌蚪成群结对地游来游去,立刻引起了中班幼儿的注意,蝌蚪会变成青蛙的知识不再能满足中班幼儿的需要,孩子们更关注的是蝌蚪生长过程——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通过音乐活动让幼儿来了解这一知识是一个大胆的尝试。我们发现了《鱼就是鱼》这一绘本,绘本中描述了一条鱼与一条蝌蚪的经历。鱼因为羡慕好朋友变成青蛙了的蝌蚪可以在陆地上生活,而跳到了陆地,想要看一看青蛙所说的会飞的鸟,会用两条腿走路的男人、女人、小孩??差点死去,当青蛙把它推入水里后,它才觉得水里的生活是多么的美妙。绘本所要阐述的最关键的经验就是——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如此深奥的道理幼儿能理解吗?最后,老师将蝌蚪变青蛙的过程创编成一首朗朗上口的歌曲,并结合《鱼就是鱼》的绘本动画中截取的池塘里小鱼变大鱼,蝌蚪变青蛙的片段设计了一个歌曲新授活动。诙谐而有趣的故事情节,生动形象的绘本画面,激发歌唱兴趣,促进歌词记忆,使幼儿在美妙的音乐中了解了蝌蚪的成长。

在金色的秋天里,落得满地都是的秋叶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于是我们开展了各种以秋叶为主题的音乐活动,在歌唱活动《秋叶》以后,孩子们产生了想要跳跳落叶飘落的舞蹈的愿望。如何能使幼儿更丰富地表现树叶飘落的形态呢?绘本《叶子鸟》,语言简洁,画面丰富,采用了真实的树叶形象,丰富的树叶造型,巧妙地排列组合,极富感染力。其中有一页,形态各异的树叶布满了整张画面,树叶旁还夸张地添画上漩涡和音符,似乎所有的树叶都随着音乐朝着不同的方向旋转着、飞舞着。中班的老师们就选用这一页作为音乐活动《秋天的树叶》的核心教具,引发幼儿通过观察画面上树叶的动态,来进行模仿树叶飘落的肢体表现。

我们的绘本研究还刚刚起步,但是在幼儿音乐活动开展中深刻感受到绘本的魅力,经典优秀的绘本故事为老师施展聪明才智创建了平台,也为孩子们的音乐活动搭建了崭新的舞台。

摘 要:音乐欣赏是我们的音乐课中不容忽视这重要的一环。但音乐活动中音乐欣赏的这一部分一直是我们老师们困惑最多的环节,不是渗透的不够没有让孩子们尽兴,就是渗透的太多让孩子们没有放开思想与手脚。所以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幼儿的情感体验往往过于肤浅,仿佛"蜻蜓点水,一触即飞",流于表面和形式,没有实质的内涵。有时甚至就是一种无动于衷,看起来活动过程热热闹闹,而其实孩子们的情绪体验都处于浮躁状态。我们也知道当孩子们融入音乐,进人音乐,成为音乐中的一部分的时候,她所能领悟到的音乐的美和情感的震撼便会自然生成。我们知道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也是思维的工具,老师们把音乐中感悟到体验到的情绪、想像、感动用语言有的放矢的表达出来,音乐便能分享,成为了儿童的依托。其次是老师的动作优美。匈牙利著名的儿童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认为:儿童对音乐的反应必须有大肌肉的反应,没有此,是不完善的。我们知道音乐欣赏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内容,是提高幼儿艺术素养和审美认知、审美情感的重要途径。音乐欣赏是我们的音乐课中不容忽视这重要的一环。但音乐活动中音乐欣赏的这一部分一直是我们老师们困惑最多的环节,不是渗透的不够没有让孩子们尽兴,就是渗透的太多让孩子们没有放开思想与手脚。 所以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幼儿的情感体验往往过于肤浅,仿佛"蜻蜓点水,一触即飞",流于表面和形式,没有实质的内涵。有时甚至就是一种无动于衷,看起来活动过程热热闹闹,而其实孩子们的情绪体验都处于浮躁状态。我们也知道当孩子们融入音乐,进人音乐,成为音乐中的一部分的时候,她所能领悟到的音乐的美和情感的震撼便会自然生成。

从事了多年的幼儿园音乐欣赏教学,经常和同事一起探讨怎么样的方式方法才在幼儿园的音乐欣赏中才是最有效的。我们知道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也是思维的工具,老师们把音乐中感悟到体验到的情绪、想像、感动用语言有的放矢的表达出来,音乐便能分享,成为了儿童的依托。教师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处于合理地进退, 语言优美而不平白,使音乐变得美和神秘,使孩子的心灵得到了升华。

其次是老师的动作优美。匈牙利著名的儿童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认为:儿童对音乐的反应必须有大肌肉的反应,没有此,是不完善的。在老师的活动上孩子们作到了领悟音乐的轻快缓急、张弛有序,在音乐和肌肉运动的和谐契合中感受音乐所带来的美的享受。音乐或是轻柔浪漫的,或是铿锵激昂的,孩子们的动作和音乐相融相合更好地表达了音乐。 老师尊重幼儿,"以儿童为师"。没有抹杀儿童的不成熟性, 发挥了幼儿的

曾经听到过大班的一节音乐欣赏《雕塑》,老师是这样设计的第一部分:欣赏音乐:今天老师这儿带来了好听的音乐,这个音乐是关于“雕塑”的故事,小朋友来听一听故事里讲了一件什么事?(老师站起来在圈中讲)“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有一群可爱的小动物,它们聚在一起开办联欢会,看看谁来啦(放音乐)小兔在跳舞、小青蛙在弹琴、大象在喷水……这时候一位美丽的仙女,被这热闹的声音吸引过来了,她想、我和它们做一个游戏吧,她把手中的魔棒轻轻一挥,呀!奇迹发生了,小动物们全被定住了,过了一会魔法消失了,小动物们又欢快的跳起舞来,(随音乐的变化讲述)后面的音乐老师用肢体语言来提示。(老师回到自己的位子上)。第二部分:分析音乐你们听出音乐有几段?(3段)②这个音乐的节奏是什么样的?心里有什么感觉?(幼儿说)老师小结:(是欢快的、活泼的、跳跃的)③中间的音乐有没有不一样的节奏?幼儿回答。不一样的节奏听起来象什么?(吹号??)对吹号时站着不动,我们一起来学学做一做,这段音乐就表示停止。

教师用语言的提示,图片的欣赏让幼儿自由的表达,而后创编好看的动作,当然教师要先做一个示范性的引导,当孩子们在自由自在的创编舞蹈动作是,老师给予不停的鼓励,同时也需要从审美的角度,重点介绍些做的较好的小朋友,请其他的孩子进行模仿。其次,再用故事的形式一起来了解音乐。说起故事这个形式,我们知道哎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我们抓住了这一点,把音乐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把歌词以故事的形式引出,这样做,一来可以引发孩子的兴趣,二来可以让孩子记住歌词。例如我在进行《小树、小花》这一歌曲教学活动时,我引入了一个简单的故事,把歌词溶入到故事中,使这一首简单的歌让幼儿学起来能有较好兴趣。《狮王进行曲》是大班的音乐欣赏内容,曾听过一位奥尔夫音乐老师给中班的小朋友也上了这样的一节音乐欣赏,效果非常的好,老师就是以故事的形式切入主题,故事里有大狮子,小狮子,神奇树,三段音乐有不同的故事角色出场,孩子在了解了故事的内容之后,再听音乐,很快很自然的就知道每段故事所对应的音乐,孩子在自然而然的对音乐的感觉中,对《狮王进行曲》的曲调风格进行了了解和欣赏。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

"音乐和绘画是姐妹艺术。"著名的音乐大师贝多芬曾说过:"当我作曲时,心里总是描绘着一幅图画,顺着那个轮廓前行。"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我把难以用文字表达清楚的意思,改用图片、影像来表达,把让孩子难以想象的事物,用图片、影像来再现。例如:律动《小牧民》这首歌曲,曲调虽然简单,但由于孩子没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很难理解曲调内容,这时,我利用一些描绘内蒙古风光的图片或录象,特别是大草原和成群牛羊的画面,让孩子们从视觉上感受内蒙古的辽阔,然后再来体会这首歌曲,这时孩子们就能较好地理解歌曲,并能从情感、动作上来进行简单的表现,而不再是"依葫芦画瓢",生硬地模仿做动作了。这样的教学既拓宽了孩子的知识面,又培养了孩子的感受力与表现力,同时还激发了孩子的兴趣。

游戏是孩子表现生活、表现学习的重要方式,是孩子们喜爱的一种活动。《老虎磨牙》音乐活动中,老师充分抓住孩子爱游戏的天性,以最自然的方式抒发情感、表现自我。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领略到音乐的三元素。我们的音乐活动如果只停留在让孩子被动地听唱歌曲的层面,那必然会让孩子感到索然无味。所以我在音乐教学活动中也贯穿着游戏进行来开展音乐活动。例如:边唱边做开火车游戏,边唱边玩拍球游戏,边唱边做红灯、绿灯游戏,这些玩起来很简单的游戏不仅减轻了孩子学习音乐时的心理压力,还体验了音乐的乐趣。

音乐是人们抒发情感的方式,每个人对音乐的感受和表现都有不同的方式,那么对于幼儿来说从小就开始培养对音乐的欣赏、感受、表现是很重要的,教师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让所有的孩子都体验成功的乐趣。愿我们能以新的音乐理念培养出更多的艺术人才。

奥尔夫节奏教学在实践中的运用

著名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先生指出:“能够把音乐、舞蹈、语言等融为一体的最核心、最基本的要素就是节奏。”节奏是一种富有艺术魅力的活生生的音乐语言,它能将被动的本能变为更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感知、反应和表现力,使之成为培养身心均衡发展、有较高素养与能力的适应现代生活的、有创造性的人。奥尔夫还认为,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不是旋律。节奏可以脱离旋律而存在,旋律则不可能脱离节奏而存在。所以,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他特别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本着奥尔夫的教育理念,我积极进行音乐教育的探究学习与实践工作,依据《纲要》精神,以发挥幼儿主体作用,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从“兴趣、感受、表现、能力”等方面入手对幼儿进行培养。在大量的理论学习、探索实践、经验借鉴的过程中,幼儿获得了全面和谐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我在教育工作中的观念的根本转变。

一、从字词、姓名开始的节奏朗诵教学,是增强节奏感的一条重要途径。

音乐带入语言的学习,不仅学得更有趣更有创意,而且能使幼儿语言能力发展得更好,像从认识自己的名字开始,当自己的名字一再被朗诵是多么得意又神气的事,表示受到大家的注意。例如对刚刚组成一个新班集体的教师和幼儿,就可以做如下的练习:

1、全体围成圆圈,老师手拿一个玩具(或小球),先说出自己的名字,然后把玩具往右边传,拿到玩具的人要先说出自己的名字,再传给右边的人。

2、用一种声音代表自己的名字,先说自己的名字,再说声音,鼓励幼儿不要和别人一样,尽量想特别的。如:艺宁——叮铃;锦锋——双手做山峰状;雪琳——双手左右摇摆,像下雪状,这样的方法幼儿会玩的很开心,也会很期待等一下又有什么新花样。

3、按节奏拍手自我介绍。如《我 叫 李 老师》;《我 叫 李 明》。

4、做拍腿、拍手、捻左指、捻右指的声势,在捻指处把自己的名字说出来,待熟练后集体做拍腿、拍手、捻左指、捻右指的声势,在捻指处轮流把自己的名字说出来。

5、记住对面一个小朋友的名字,然后手拉手互换位置。如《我 叫 李 老师、你 叫 李 明,走 走 跑跑 走》。

6、播放一段音乐,小朋友自由走,音乐停后马上找一个小朋友面对面站好,互相作自我介绍,手拉手互换位置。如《我 叫 黎毓 雯》,《我 叫 曹 慧》,《走 走 跑跑 走》。

以上用孩子们自己的姓名进行节奏朗诵训练,会使孩子们惊喜,他们会乐此不疲 充满兴趣,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会获得最好的效果。

二、古诗、童谣的节奏朗诵练习,是最受幼儿喜欢的活动方式。

几乎每个孩子从生下来都会听到长辈们给他念古诗、唱童谣,而运用节奏朗诵进行入门教学,是最受孩子欢迎的,这对于挖掘本土文化还有着深远的意义。如以古诗《静夜思》为例,就可以进行这样的节奏教学:

1、选取一个节奏型 × × ×× ×,并把古诗代入该节奏型朗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向明月,低头思故乡。)

2、配上简单的动作,两人面对面,每句念前两字并自己拍手两下,念后三字时与对方双手互拍。

3、两人一组,一人念前两字,另外一人接后面三个字,然后交换。

4、选择一个乐器,每句前两字默读(这对于节奏的稳定性很有帮助),用乐器敲两下,后三字边念边做身体的摇摆动作。

5、按节奏边念边走路,每一个字走一下,待熟悉后边念边走,同时敲击乐器。

6、请幼儿想一想还有什么表现方式?例如改变节奏型练习,或念一句做一个节奏型的走和跑的动作练习等等,鼓励幼儿用多种形式来演绎古诗,你会发现,幼儿的创造力是惊人的。

以上的活动既可以让幼儿认识中国诗词中的韵味,并给古诗赋予了不同的风貌,从中体验节奏变化的美,在与人合作、游戏时培养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启发了想象力,激发了创造的潜能。

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节奏形象化的教学方法,启发幼儿根据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声音,组成各种不同的节奏。如:启发幼儿听下雨的声音,嘀答、嘀答节奏型是×× ××。敲鼓声,教师敲鼓,幼儿边听边念咚嗒嗒、咚嗒嗒,节奏型是××× ×××。还有小鸡叫叽叽叽叽、叽叽叽叽,节奏型是×××× ,××××。小鸭叫嘎—、嘎—,节奏型是×— ×—。同时让幼儿随时随地充分地想象,那么随时都会发现生动有趣的节奏,我们不但启发幼儿发现节奏,还要鼓励他们去创造节奏,并在教学中采用拍手、拍腿、跺脚、捻指一类的声势,将语言的节奏与动作的节奏结合起来,就可以形成多声部的声效。

三、通过多声部的节奏练习,培养和锻炼幼儿对自己的控制与把握能力。

在拍手、拍腿、跺脚的声势训练基础上,进行多声部的节奏练习,对于儿童掌握起来并不困难。教学中采取的主要手段,是固定节奏型的教学方法,每个声部仅是一个小节,或是两拍子的词组,或是一个句子(两小节)的无限反复,形成不同节奏的声部叠置,对每个幼儿讲,只需把握住自己这一点,并在拍率上与大家一致,就合上了。而轮说(卡农)则是一种有规律的先后说或唱同一儿歌的多声部练习,在这种合作中,随着一首儿歌或歌曲的节奏的变化,音乐性更丰富了。如学习歌曲“三轮车”就可以进行这样的节奏教学:

1、学唱歌曲,按节奏读歌词。

2、请第一组小朋友按节奏拍手说歌词,第二组小朋友从☆记号(比一组晚一个乐句)按节奏拍手说歌词,当第一组说到“你说奇怪不奇怪”时再反复一遍“不奇怪”,最后说“怪”时两组找齐。

3、加入声势练习,将幼儿分成三组,每组以一种声势和节奏型进行练习,如第一组跺脚,节奏型为×— ×—;第二组拍手,节奏型为×× ××;第三组拍腿,节奏型为×××× ,××××,然后将三组合起来为歌曲伴奏,便成了三个声部的节奏音乐了。

4、加入乐器练习,将拍手、拍腿、跺脚三组声势代入相关的乐器为歌曲伴奏。这不仅能加强幼儿的节奏记忆能力,同时为学习轮唱奠定了深刻的感性认识。 教学效果非常好,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得到了发展。

在这种合作中,随着一首歌曲节奏的变化,音乐性更丰富了,这种轮说是最原始、最古老的多声部音乐形式,也是奥尔夫所指的“适于开端”的多声部训练方法,多声部的活动同时也是促进幼儿团结协作的有效途径。

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节奏是一个最有力的音乐源泉。

节奏游戏是最直观、最能激起兴趣的活动,我常在教学中穿插节奏游戏。如:游戏走、跑、跳就是让幼儿学习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的最好的游戏活动。二分音符是大步走,四分音符是走、八分音符是跑、十六分音符是跳。通过听乐曲走、跑、跳掌握音符的时值,还有节奏回声的游戏更是孩子们喜欢的。教师先拍节奏,开始二小节逐步过渡到四小节。速度先慢后快不断变化,从简单逐步增加难度,训练幼儿的听觉、反应能力及记忆能力,获得愉快的情绪,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幼儿感知节奏后,我就让幼儿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来表现,如拍手,跺脚,身体晃动等,并随之教给幼儿认识二拍子,四拍子,三拍子,在听音乐中告诉幼儿这是几拍的,让幼儿一边拍手一边听或者一边拍手一边唱,这些都是幼儿在有音乐伴奏或无音乐伴奏的情况下,把自己对节奏的感受和理解用优美的动作表现出来,小马跑、乌龟爬、刮风、下雨、开火车、飞机飞、骑自行车、划船等都可以让幼儿用手拍,用脚跺,用身体表现。这种表现自如、灵活、不用老师教,老师只不过加以引导。让幼儿认识二拍子时,可以让他听《进行曲》,威武雄壮,整齐有力;认知四拍子时,就让他们听一些较舒缓的曲子,如《小小鸟》、《小燕子》等,认知三拍子时,就放一些圆舞曲让幼儿来表现。

除了用身体表现,我还让幼儿充分地利用打击乐器,先让他们了解各种乐器的声音,是清脆、是浑厚、是长音、是短音,研究怎样敲才会特别好听,然后让幼儿自己给小乐曲配上伴奏,练习演奏。

除了以上这些教育培养外,我还把对幼儿的音乐素质练习穿插在一日生活中,如早上来园时欣赏优美的乐曲,不仅陶冶了情操,还使幼儿有一个愉快的心情迎接新的一天到来。早上喝完水和课间休息时,放一段轻松活泼的童谣,让幼儿随之做优美的律动,增强了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发展了动作。这样久而久之,孩子们无论是在对音乐的喜爱上,对音乐的感受力上,还是在音乐节奏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

奥尔夫的节奏教育方法,不仅要求幼儿动手、动脑,运用听觉、视觉、运动感觉等器官亲 自参与活动,而且在玩、说、唱、动、奏的过程中去感知节奏,体验节奏与音乐之间的关系;不是沉闷地、一味地坐着伴奏,机械地奏乐,而是能充分激发儿童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因此,从各方面来说,这种学习节奏的方法,均寓学习于游戏之中。真正实现了“乐”(音乐)即是“乐”(快乐)的至理。因此,可以说,奥尔夫节奏教学是完全是符合儿童心理的一套完整的、系统的音乐教育体系。

浅谈在奥尔夫教学中节奏感的培养

世界著名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认为:“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可见,节奏在音乐教学中起着何等重要的作用。它是音乐美感最重要的来源,是音乐的生命。而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学习培养拍子感和节奏感是一件比较枯燥困难的事情。目前的许多教学仅仅是从音符时值的划拍来识别节奏,就使节奏变成了一种机械的,毫无生命的东西,也使孩子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困难。节奏感不是从一个音一个音地研究乐谱获得的,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使孩子通过自身的游戏运动来感知节奏,强调的是“动”,节奏运动不仅要用耳朵听,用头脑理解,更要在游戏运动中感受,促使幼儿体验音乐的情感、音乐和流动。通过游戏活动,能使幼儿的听觉、心脑、身体肌肉协调作用,逐步培养幼儿从身心两方面去感受音乐,既符合节奏的运动特征又适应了幼儿好动的天性,使幼儿有兴趣的、主动的、有创造性的进行对节奏活动的时间,空间与动作的体验和探索,在轻松、活泼、愉快的教学气氛中,掌握各种节奏。

什么是音乐节奏感呢?前苏联音乐心理学家捷普洛夫有这样的解释:“音乐节奏感可以说是一种积极体验音乐的、从而正确感知音乐运动时间进程的情绪表现力的能力。在幼儿园培养音乐节奏感的最佳方式是在音乐伴随下活动,在律动、音乐游戏、舞蹈等音乐与动作相结合的活动中,培养节奏感;在引导幼儿感知节拍节奏的强弱关系,感受音乐节奏韵律美的活动中,培养节奏感;引导幼儿准确地再现音乐的节奏,在用美的节奏性动作表现音乐情绪情感的活动中,培养节奏感。

幼儿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节奏也无处不有,无处不在。音乐节奏主要来源于客观自然和生命运动的节奏,它可以模拟人类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体态动作和主观心理活动的节奏,也可以模拟自然界风、雨、云、动物、植物等运动状态。我们在感受音乐时,通过对节奏的掌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验作品的情感内容,让幼儿在熟悉感受音乐的同时,通过游戏的方式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与对节奏的掌握,可以让幼儿以自身为中心有规律的创编出节奏形式,并随着音乐旋律有机的融合为一体。世界著名音乐教育家奥尔夫始终鼓励和提倡节奏乐教学“永远在发展中,在形成中,在流动中。”奥尔夫音乐教育就是以节奏为基础,结合身体律动,唱、奏、动、听结合教学的音乐教育,同时也是“为孩子们的音乐”,是创造性的幼儿音乐教育,它唤起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幼儿对音乐的情感,是培养幼儿音乐感觉和情感的金钥匙。

如何更好地将奥尔夫音乐原理渗透到节奏乐教学中呢?我们幼儿园从以音乐节奏培养的角度出发,运用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和奥尔夫的教育理念,运用听觉、视觉、运动感觉等器官亲自参与活动,在玩、说、唱、动等过程中体验音乐,感受节奏美。下面就在奥尔夫教学中如何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来谈谈我的看法:

一、环境创设是幼儿学习音乐节奏的基本条件。

我国新颁布的《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为幼儿提供有音乐节奏的环境.使他们在“润物细无声”中逐步培养音乐的节奏感。

幼儿园创设音乐节奏的环境为幼儿学习创造条件。幼儿园创设的环境:指创设墙面的环境布置“节奏王国,很多小动物在用节奏乐器敲打,表演”,还应在班里的专门的区域角投放材料如:“节奏卡片,奥尔夫节奏图谱、柯达伊声势练习卡片、简单的音乐符号、还包括节奏乐器:钢琴、架子鼓和一些打击乐器(双响筒,三角铁,沙锤等),以及一些节奏很明显的幼儿歌曲、乐曲,让幼儿根据节奏敲打乐器、拍手、身体动作等来表现,给幼儿提供自由的练习空间,让幼儿最大限度表现自己,从而培养他们的节奏感。

除了以上所例之外,还可以在幼儿一日活动中通过游戏、劳动、散步等途径,多渠道、多形式,积极主动地开展音乐活动,让幼儿的情性在不知不觉、轻松愉快中得到陶冶。如在户外活动中放入“大脚板”游戏,其游戏是竞赛性的体育游戏,要求两人一组,穿同一双大脚板,进行比赛,以最先到达终点者为胜,这就要求参赛者的节奏感很强,如果两人的节奏不一致,不但不能取胜,还可能走不动或者摔跤。由此可见,“大脚板”游戏是一项注重节奏感的游戏,在活动中,我们发现它包含了许多的节奏形式。首先,两人在初步尝试合作时,可能并不能协调、配合得很好,这个时候,可以让孩子利用四分音符的节奏感,让他们先稳定而后取得步调一致;接着,随着速度的加快,四分音符的节奏感变成了八分音符的节奏感;而后,两人为了取得比赛的胜利,还必须加快步伐,这时十六分音符,甚至三十二分音符的节奏感也就自然产生了。如果两个人的节奏感是一致的,那么步调也将一致,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作为体育游戏活动的“大脚板”游戏,实际上蕴含了丰富的音乐活动,也能达到。因此,我们决定尝试利用“大脚板”游戏,来培养幼儿音乐的节奏感。

节奏能力的培养应遵循它自身发展的规律,从体验一发现一感知节奏,对于学龄前幼儿主要还是建立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的节奏感。在学习初期,我们所选用的是《高人和矮人》的音乐,在引导幼儿认识四分音符时,让孩子们两人穿一双大脚板走路,起步时要求同时抬起一边的脚,我们用低沉的“矮人”的音乐弹出四分音符,要求幼儿按照老师弹奏的节奏前进,两人所感知的节奏是一致的,就能顺利前进,错了就容易摔倒。练习过程中特别强调学生自己的参与,教师不必过多参与帮助,要让孩子在游戏体验中自己发现,体会节奏感,教师则在旁边观察了解孩子对四分节奏的感悟力,及时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节奏感。幼儿在按四分音符的节奏走路时,全身肌肉的协调运动,精神的高度紧张、集中,使身体的运动信息刺激大脑,形成了条件反射,从而加强了幼儿对四分音符节奏感的认识,然后进行拍手练习时,往往比以往更加稳定准确。

在幼儿基本掌握了四分音符节奏感的基础上,用相同的方法练习八分音符的节奏感,我们先用“高人”的音乐弹四分音符,使孩子先协调好步伐,然后加快速度,变成了八分音符,这时候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体验,节奏感好的孩子往往能很快适应新的节奏,而节奏感较差的孩子则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新的节奏,当他们的身体及步伐协调一致以后,他们对八分音符的感悟已经较深了,八分音符的节奏感在他们的脑子里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在孩子对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节奏感都掌握得比较好以后,还可以利用对比的方法区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同样选用《高人和矮人》的音乐,交替弹出四分、八分音符要求幼儿根据节奏的变化、改变自己的步伐,从而巩固两种不同的节奏感,加强孩子的协调性。

年龄小的孩子对于音乐节奏的感悟是与游戏化、形象化的教学形式相结合的,而教学活动游戏化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础,在结合“大脚板”游戏的音乐活动中,孩子是学习的主体,让孩子在游戏中掌握节奏,感受音乐,并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对节奏感受的情况完全是靠自身

绘本教学 篇六

小学一年级绘本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在读讲故事中,发现绘本的精彩之处,初步培养阅读的兴趣。

2、品读图画书中的特殊性语言,培养想象和说话能力。

3、体验绘本所表达的幽默。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初识课型。师:同学们你们爱看书吗?有谁能告诉老师和同学们你喜欢看什么书?今天呀张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种新的书“绘本”。(展示台展示绘本教材)今天张老师想看看谁的眼睛跟孙悟空的眼睛一样厉害,能发现这个书有什么特点。

生:自由观察、发言 师总结:

绘本就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故事,表达特定情感主题的读本,通过绘画和文字两种媒介,互动来说故事的一门艺术。今天,老师就带同学们一起去欣赏两个绘本故事。

二、引入课题。

1、同学们,今天知道要和你们一起上课,老师特意穿了件漂亮的衣服。看,我穿上这件衣服怎么样?

现在轮到你向我介绍一下,你今天穿了一件什么样的衣服? 我们介绍了不同的衣服,那我们为什么要穿衣服呢?

2、小结:冬天穿很多衣服是为了保暖。这是衣服的一种功能。那还有什么原因呢?对了,衣服还能改变我们,让我们变得漂亮。

迁移讨论:动物适合穿我们的衣服吗? 我们人类可以穿上漂亮的衣服,那动物能不能穿我们人类的衣服呢?

你们的意见分成了两种,那究竟谁说的有道理呢?我们先请出一些小动物,来认识一下吧!(出示五个动物的图片:刺猥、蛇、猪、母鸡、长颈鹿)

你们看,今天这些小动物不约而同地穿上了衣服。(欣赏一下他们各自穿了什么样的衣服)那你觉得这些小动物是不是都适合穿衣服呢?

3、老师带来一张记录表,要请四个人一组来完成,四个小朋友一起商量,觉得合适就在表格上打,觉得不适合就打,如果拿不定主意就画,不过记住,不管你同意还是不同意,都要说出理由。

4、学生按小组共同交流,说出理由。

三、绘本欣赏《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

1、有一个人,她是坚决不赞成动物穿衣服的,这个人就叫茱蒂。巴瑞特。现在,我们来看她写的故事《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一起来欣赏绘本。

(播放pp,让学生欣赏故事)

看完了故事,现在请你说说她为什么要反对动物穿衣服呢?(动物的生活习惯会弄脏衣服;给动物的生活带来麻烦,比如蛇、母鸡)

生活延伸:真的看到过动物穿衣服

那么,在真实的生活中,你们有没有看到过小动物穿衣服呢?在哪里看到过?

人们为什么要给它们穿衣服呢?

小结:是啊!你们看,在生活中动物穿衣服只不过是人们为了好看而强行给它们穿上的,并不是动物自己愿意穿上的。这种违反规律的行为我们是不赞成的。

经验提升,动物皮毛的作用。

其实,动物不应该穿我们人类的衣服,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我们一起来看。(带领学生通过欣赏动物的保护色,了解动物皮毛的作用。)

欣赏第二个绘本故事

(一)谈话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觉得刚才这个绘本故事有趣吗?以前上过这种课吗?那你觉得你今天幸运吗?碰见你的好朋友你会对他说什么呢? 今天我们要欣赏的第二个故事就是《今天运气怎么这么好》。

(二)绘本欣赏《今天运气怎么这么好>>

1、(出示封面)你看到了什么?(有一只大灰狼躲在大树后看着在睡觉的小猪。)

2、观察得很仔细。再看看,你还看到了什么?(这本书的题目叫《今天运气怎么这么好》。

3、看到这个封面,请你来猜一猜接着可能会发生什么事?(学生猜故事书里所发生的事。)

4、想看这个有趣的故事吗?播放ppt,欣赏故事。老师想看看同学们能不能自己把故事看懂,我这儿有四个问题,读完故事后,四人小组讨论,请组长把讨论的结果写在纸上。

4、采用让学生猜读的方法进行教学。(一边播放ppt,一边让学生猜。)

1有一天,大灰狼乌鲁走进午睡林,你们猜,他在发现了什么?(学生猜了以后,再放ppt。原来呀,他发现了一群正在睡午觉的小

猪。心里激动得不得了。你从哪里看出他的激动?(睁大眼睛、咧开嘴巴、握紧拳头)

乌鲁那么激动,他又会说什么呢?(指名学生读。)

他怕吵醒了小猪,小声地数了起来。如果现在你就是乌鲁,你最想做什么?(让学生猜乌鲁会做什么?)快来看看,乌鲁到底是怎么做的?谁把乌鲁说的话读给大家听? 乌鲁可高兴了,笑嘻嘻地跑开了。他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的好朋友。

乌鲁跑开了,同学们,我知道你们一定又开始着急了,你们在急什么?(小猪再不醒来,可要被大灰狼吃掉了。)

乌鲁叫来了朋友吗?他们把小猪吃掉了吗?(让学生先猜,然后再看看ppt。乌鲁来到好朋友的家,这位好朋友的名字叫哇呜。乌鲁把好消息告诉哇呜,他举起榔头一样的拳头,用力敲门。老师做敲门的动作,谁来配音?

一边敲门,乌鲁一边迫不及待的说(刚说了一句,嘎吱,门开了。同学们,请你们来猜一猜,接下去会发生什么事?(你们希望是哪种答案?真是善良的孩子。)

指导看图说话,图上画着什么?哇呜是怎么说的?于是,两只大灰狼一起吃起了咖喱蘑菇。他们吃得可香了,你听到他们吃东西的声音了吗?谁来读读这个词语(啊呜啊呜)。老师还是头一回看到吃蘑菇的大灰狼呢,你们觉得这两只大灰狼怎么样?

临走前,哇呜还送给乌鲁很多咖喱蘑菇,乌鲁高兴的说(生一起读)

乌鲁为什么觉得自己的运气好呢?谁选择其中的一个句子来说说?(今天,我的运气怎么这么好呢?今天运气怎么好。)

呵呵,同学们,我们的运气也挺不错呀!乌鲁吃了香喷喷的咖喱蘑菇,把小猪的事给忘了,让我们心里的大石头落了地。

(二)看讲故事

1、接下去,又会发生什么事呢?这一回,我们一起来看图画书,看看图,再读读字,还要听听声音。争取自己把故事看明白,待会儿讲给大家听。

2、谁看明白了,乌鲁又去找了哪两个朋友?他们分别请乌鲁吃什么呢?在刚才的故事里,你听到了什么好玩的声音了? 3谁能看着图和黑板上的提示来给大家讲故事?你可以讲乌鲁和咕噜噜的故事,也可以讲乌鲁和贝罗的故事。

乌鲁觉得自己的运气好极了,吃到了这些美味,他把小猪的事忘到了九霄云外。

晚上,乌鲁在家里干什么呢?乌鲁简直就成了美食家,左手拿着勺子,右手举着叉子,张开大嘴巴,享用着这些好吃的。让我们也来做一回大灰狼乌鲁吧!(学生一边吃美食,一边回顾声音)我想来问问你们这些美食家,一边吃着好吃的,一边心里在想什么呢?(真好吃,运气怎么这么好)就在乌鲁开心地吃着晚餐的时候,午睡林的小猪们打着哈欠,都醒过来了。听听,他们在说些什么?小猪为什么觉得自己的运气这么好呢?其实这些贪吃贪睡的小猪还不知道,他们今天最最运气是什么?谁来告诉小猪呀?

晚餐吃了一半,乌鲁终于把小猪的事想起来了,他连忙跑到午睡林一看,怎么了?(哈哈,小猪全都不见了。)

(三)讨论

1、乌鲁没有吃到小猪,你们觉得他的运气好吗?

2、以前读到的故事里,大灰狼总是龇牙咧嘴,特别可怕。读了这本图画书,你们是不是有点喜欢上这只大灰狼?为什么喜欢呀?

看来乌鲁今天的好运气不止是吃到了朋友送的美食呢!乌鲁忘了吃小猪,少做了一件坏事情,让我们这么小朋友都喜欢上了它,你们说,他今天的运气好不好呀!

3、要是让你给这本图画书取个名字的话,你想取个什么名字呢?

4、读了这本图画书,你觉得这本书写的怎么样呢?你能用上这个句子来说说吗?

怎么这么!

(四)延伸活动

1、听了你们的夸奖,最高兴的人是谁? 认识作者,了解他的其他作品。读了书名最想看哪一本,为什么?

2、图画书中的乌鲁和小猪们都说自己的运气这么好,其实在生活中,我们的运气也一样很好呀。你们说说你们的运气好吗?(如读到了这本有趣的图画书;轮到我们班来上课„„)老师就觉得今天怎么运气这么好。我给()班的小朋友上课,你们那么聪明,我真想说,张老师今天运气怎么这么好!遇到一群这么可爱的小朋友。

幼儿园绘本教学方案 篇七

设计思路:

《老鼠娶新娘》这个故事是中国传统的民间故事,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内容与我们以前听过的“老鼠嫁女”很相似,老鼠村长找女婿,以及寻找过程中出现的一物降一物的情节,不同的是最后老鼠村长的女儿嫁给了老鼠阿郎,以及老鼠阿朗娶新娘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聪明机智、坚持不懈。故事画面具有浓郁的“中国风”,且其中的童谣朗朗上口,蕴涵了很多中国的习俗。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故事含义,明白任何事务、人物都不是完美的,是有缺点的。

2、喜欢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长处,承认自己的短处,学习取长补短。

3、体验婚嫁带来的喜悦气氛和抬轿子游戏带来的乐趣。

4、认读汉字:照、遮、吹、挡、打洞、抓、取长补短

活动准备:

(1)节奏明显的音乐,欢庆音乐一段,故事背景音乐一段。

(2)PPT图片(花轿、美叮当、村长、小啊郎、大黑猫、太阳、乌云、风、墙)

(3)太阳、云、风、墙、老鼠、猫的图片

(4)字宝宝(照、遮、吹、挡、打洞、捉、取长补短的汉字)

活动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明白没有人是最强的道理,从而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活动难点:懂得取长补短。

活动过程:

一、课题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段音乐,你们听听看,这段音乐里听上去,好象人们在干什么?(欣赏唢呐演奏的音乐《过新年喜洋洋》)

幼儿讨论(高兴的事、结婚),都是高兴的事情,那么,今天在这个音乐背景下,又发生了什么高兴的事情呢?

2、出示图片:花轿

提问:这是什么?花轿是谁坐的?今天的新娘是谁呢?

二、欣赏理解故事《老鼠娶新娘》

1、美叮当要出嫁了,她要找一个世界上最强的新郎,她找到了谁呢?(出示循环图)她找到了太阳、云、风、高墙、老鼠小阿郎、猫。到底谁是世界上最强的新郎呢?我们来听听故事。

2、美叮当到底会嫁给谁呢?我们来听听故事。

讲故事(边讲边演示PPT图片,故事背景音乐轻轻响起)

提问:你觉得在这个故事里谁是最强的新郎呢?(小结:没有人是最强的。) 小结:他们六个虽然不是最强的新郎,但他们都有自己最强的地方,分别是??,他有什么本领?幼儿讲到谁就出示字卡。

3、认读并复习汉字:遮、照、吹、挡、打洞、抓、取长补短

三、迁移感受

1、最强的你:

小朋友你们有最强的地方吗? (幼儿发言

我们把最强的地方叫做长处,你知道自己的长处是什么吗?每个人都有长处,有长处,可真好,因为长处会让我们很棒。

2、不强的你:

每个人都有自己最强的地方,但每个人也有不够强的地方,我们把不强的地方叫做短处,你知道你的短处是什么吗?请3-4个幼儿回答

你们能够知道自己的短处,真好,因为只有发现自己的不足,才能够进步!

3、朋友圈:

我们都有长处和短处,今天老师带你们来玩一个朋友圈的游戏(用你的长处去帮助别人,你的短处请别人来帮助你,这就是取长补短)出示字卡。

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当我们取长补短,互相帮助时,就会变得更强大。

4、美叮当的新郎。

世界上没有最强的人,那美叮当到底该找谁当新郎呢?(可提示:找不到最强的,但可以找最喜欢的,最适合的,那么谁最喜欢、最适合她呢?美叮当想一想,还是找到阿郎做新郎,看,叮叮矿,叮叮矿,大小老鼠来帮忙,今夜老鼠娶新娘。

四、游戏:《抬花轿》

美叮当坐着花轿结婚了,我们也来玩抬花轿的游戏。

选一个女孩子来当新娘,请2个男生来抬花轿,听音乐,迎亲队伍出发了!

种教学模式:教方法 篇八

其实绘本书籍很多。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看起来也没什么难度,在图画的帮助下内容基本都能看懂,这也正是绘本的魅力所在。在课堂上,只是了解了一个故事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在第二次教学的时候,我就尝试以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为主,让学生学会阅读整本书的一些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片段2】

师:(出示封面)你看到了什么?

生:有一只大灰狼躲在大树后看着前面在睡觉的小猪。

师:观察得很仔细。再看看,你还看到了什么?

生:这本书的题目叫《今天运气怎么这么好》。

生:作者是宫西达也,是日本的一位作家。

师:看到这个封面,请你来猜一猜接着可能会发生什么。

生:这只大灰狼偷偷地跑到小猪那儿,吃了许多小猪,他觉得自己今天的运气怎么这么好。

生:大灰狼可能会去找自己的朋友,然后他们再去叫其他朋友,最后他们叫了许多朋友去吃小猪。……

师:想不想看这本书?打开书本读一读这个有趣的故事吧。

(学生迫不及待地看起故事来)

师:老师想看看小朋友有没有把这个故事看懂,我这儿有四个问题,四人小组讨论,请组长把讨论的结果写在纸上。

①故事的主人公是?

②他去了哪几个好朋友的家?

③他们分享了什么?

④你觉得今天谁的运气怎么这么好?为什么?

(接着学生就开始讨论这四个问题)

现今儿童在通向独立文字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引导他们学会阅读的方法,这会让他们终生受用。所以在这次教学过程中,我更侧重于教导学生一种阅读的方法,而不是绘本的内容。封面都是最先映入读者眼帘的,在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读封面,包括封面上的图片和文字。图片告诉我们这个故事的一些大致内容,文字包含了这本书的题目、作者、出版社等信息。这些看似不值一提的小问题,对于孩子的阅读习惯来说至关重要,在今后的独立阅读中,他就可以依据作者、出版社,自己去寻找他所喜欢的书。观察《今天运气怎么这么好》的封面,让学生在阅读前对故事进行猜测会激起孩子强烈的阅读欲望。

接着引导孩子观察扉页。扉页不仅仅是通向正文故事的一扇门,也不仅仅是告诉你谁是故事的主人公,它有时还会讲故事。《今天运气怎么这么好》的扉页上,大灰狼对着一群睡着的小猪高兴地自言自语:今天运气怎么这么好!看到这样的扉页,学生自然而然就想到了接下去这群小猪是不是要被大灰狼吃了,阅读期待被激发。

再教学阅读绘本正文的方法。绘本阅读可以边读图,边读文;可以先读图,再读文;也可以先读文,再读图;还可以边猜边读。让学生用这几种方法自己看故事,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阅读的兴趣被激发。把看书,思考的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来品味故事,让他们体验和感受。等学生读完之后,抛出几个关键的问题,来理清故事的内容。引导孩子再现情节,通过思考产生心灵的顿悟。

最后读封底。许多绘本把故事的结尾延伸到了封底上,与封面相呼应,留给孩子无尽的遐想和无穷的回味,值得我们关注。《今天运气怎么这么好》的封底就是一幅和封面类似的图:大灰狼跑去树林,但是小猪们不见了。学完故事,还可以进行一定的延伸,给图片配话,鼓励他们参与到故事的续想、续编中,引导孩子以主人公的身份进入故事,感受故事,思考故事。

相比第一种教内容的教学模式,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课堂上最大的收获是学到了阅读整本书的方法。在课外,学生也可以按照这种方法去读自己喜欢的书籍。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绘本教学新版多篇范文。

word该篇DOC格式绘本教学新版多篇范文,共有30641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绘本教学新版多篇下载
绘本教学新版多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0578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