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建筑设计方案【精品多篇】

发布时间:2023-06-30 08:10:11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寄语】建筑设计方案【精品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建筑设计方案【精品多篇】

建筑设计方案技术经济评价有哪些要求? 篇一

(2).美观和经济的统一。

(3).要有可比性。对不同设计方案进行使用、经济和美观方面的比较时,要注意方案的可比性。

(4).突出主要指标。

设计方案 篇二

课型:讲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歌,体会其形象化的语言,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理解诗歌的主旨。

能力目标:

模仿课文的写法,写短小的诗句。(仿写)

情感目标:

树立为远大的理想而奋斗的信念。

教学重点:

朗读训练,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诗歌的结构,理解诗歌的主旨,赏析诗歌的语言。

教学难点:

反复朗读这首诗歌,讨论、理解诗歌的主旨。

教学方式:朗读教学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1、导语:同学们,在第一单元里,我们研讨过现代诗《在山的那边》。诗人在诗歌中写道:“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这里的“海”指的是什么呢?是指理想的'境界。有了理想,有了追求,一个人就会不畏劳苦地向着一个目标前进。那么,什么是理想的境界呢?人生为什么要有理想?我们应当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著名诗人流沙河的哲理诗《理想》,同样会“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2、作者:流沙河,原名余勋坦。四川金堂人。1931年11月11日生在成都。中国作协理事、四川作协副主席。作品出版20种。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2、正音、正字蜕饥寒离乱缀连远行倔强洗濯玷污怨恨扒窃诅咒浓阴海天相吻3、释词寂寥浪子回头碌碌终生绝处逢生可望不可即4、学生默读,感知课文内容:(1)理想究竟是什么?(2)理清文章脉络(带领学生边读边理清每一节的主要内容)第l节,总说理想是前进的方向;在全诗中起到统领的作用。

第2节,理想有时代性,理想有层次性。

第3节,人类一代又一代的理想,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第4节,理想使人明确方向。

第5节,理想给人力量。一是乐观,二是斗志,三是活力。

第6节,为崇高的社会理想而奋斗,就顾不得个人发财,也顾不得种种个人利益,他所获得的是为理想而奋斗的幸福感,理想实现后的喜悦,牺牲的是其他个人利益。

第7节,理想所追求的是社会的温饱、文明、安定、繁荣等等,而不是个人荣誉。

第8节,理想对人生的意义。

第9节,理想对人生的意义。

第10节,要把理想视为生命。

第11节,正反对比,突出理想对于人生的重要。

第12节,鼓舞人们树立理想,为理想而奋斗。

(探究此诗脉络)第l节,总说理想是前进的方向;在全诗中起到统领的作用。

2、3两节“理想的历史意义”;

4、5、6、7节“理想的人格意义”;

8、9、10、11节“理想的人生意义”。

第12节,鼓舞人们树立理想,为理想而奋斗。

四、这首诗歌的主旨是什么?从哪可以看出来?(学生默读后小组讨论,回答,互相补充)要点:鼓励人们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

五、作业:抄写字词完成学探诊第六课1-8题

第2课时

一、语段赏析

哪些词语最能表现文章的主题?(同学自读课文,然后小组交流,代表回答。不求一致,重点是赏析语言。)二、语言运用

1、语言运用并交流(仿照第一诗节,写几句话)教师示例:爱心是风,卷来浓密的云;爱心是云,化作及时的雨;爱心是雨,滋润久旱的树;爱心是树,为你撑起绿阴。2、修辞训练这首诗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贴切而又生动,使抽象的事理形象化。教师应指导学生深入体会,学习掌握,提高想像思维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第1节四个比喻,喻意是什么?不必孤立地体会每个比喻的喻意,从石到火,从火到灯,从灯到路,四个比喻是连环的,这在修辞手法上又叫“顶针”。前两个比喻为第三个比喻作铺垫,诗意主要在后两个比喻上。“黎明”指理想境界。漫漫黑夜里,理想指示了光明的方向,所以说“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可见,这一节的意思主要是说,理想是前进的方向。联系实际,就很好懂。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中国的先进分子树立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这个理想像灯一样,照亮了夜行的路。这个理想像路一样,引中国人民走到光明的新中国,引中国人民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前两个比喻,从星星之火,到点燃熄灭的灯,说的是理想传播的过程,例如李大钊等人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时,共产主义理想在中国是星星之火;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传播,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就有如一盏明灯了。到达理想境界的征途是漫长的,一次次失望是折磨人的。理想的实现给人带来美好的新生。

(教师或同学指明一些事物,让大家打比方,进行修辞训练,看谁表达得形象生动)

三、质疑和交流:

1、学生质疑,互相交流。教师积极引导,生生互动。2、谈谈学习本课受到的启发。言之成理即可。3、学生谈学习本课的收获。四、教师小结

同学们,我们朗读、研讨和赏析了这首诗歌,掌握了诗歌的基本结构,理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了诗歌的形象化语言,并深入地谈了学习体会。理想犹如航标灯,它指引着我们的人生之旅。愿大家从小树立崇高的理想,并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我想,一个有理想的人,一定是一个精神生活很充实的人,也一定是一个很高尚的人。五、作业:

1、完成学探诊第六课10-15。2、仿写练习:例句爱心是风,卷来浓密的云;爱心是云,化作及时的雨;爱心是雨,滋润久旱的树;爱心是树,为你撑起绿阴。

板书设计:理想(流沙河)

脉络:总----第l节,总说理想是前进的方向。分----2、3两节“理想的历史意义”;4、5、6、7节“理想的人格意义”;8、9、10、11节“理想的人生意义”。总----第12节,鼓舞人们树立理想,为理想而奋斗。

教学反思:

初一学生读这首诗,一方面要充分调动他自己的人生体验,另一方面也需要联系一些典型事例,去领悟诗句的含义。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强调朗读的重要性,要多读,多理解基础上的有感情的朗读。

中学校区规划建筑设计方案研究论文 篇三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各地的学校都在完善校内的教学资源以及进行学校校区规划建设。对于中学学校的建设来说,合理的校区规划能够为学校的教育提供更加良好的教学环境,能让学生在舒适整洁的校园学习。本篇文章从中学校区现阶段的情况为主要依据,讨论如何设计出符合中学学校发展的建筑规划方案。

关键词:中学校园;规划重点;设计前景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学校园的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国家及教育部门也在不断的加大我国教育的投入,在加大投入的同时就要不断改进中学校园的建设,使之与其相对应。目前的许多中学校园都面临着扩建校区的问题,为使中学校园的建设符合现代校园要求,在未进行中学校园改进时,要先行做好校园的规划设计,以确保中学校园的设计能够符合新时代的中学教育。

1现阶段中学校园的规划问题

随着新课改的实行,我国的教育体制、教育观念、教育模式都有所改变,但是,现阶段许多的中学校园建设依然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下面几点:其一,盲目扩大规模,过分攀比,没有注重校园土地的利用;其二,校园的规划设计过于表面化,没有落到实处;其三,对于校园内的区域环境、人文因素考虑不周全;其四,建筑的标准普遍过高,没有考虑到经济的合理利用等等情况。这些情形都对中学校园的建设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2建设中学校园的规划重点

2.1重视指导思想的确立

第一,校园是育人的载体,是学生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场所。校园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地方,需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让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并且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意识。中学校园的建设要带有积极的、知识性强的风格,让校园成为一个有趣的室外课堂,让学生在大自然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因此,在建设过程中要注重打造多样化的教学空间。第二,重视校园环境的感染力。在新阶段的校园建设中,要打破传统建设校园的思维,不能过分的追求规模化,而要追求寓教于景的校园建设。学校是固定的育人场所,在建设中需要有景观元素,这种景观元素不是固定的、单一的,但是一定要有积极向上的意味,并且让人看了能够感觉到朝气,起到带给人们启迪的作用。另外,在建设的过程中,要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统一的设计目标,在立意上要新颖,要切合校内实际,使学生行走在校园中能够从环境中得到启示,进而树立远大的理想。第三,简洁明了。在中学校园的建设中,要凸显出时代的气息,校园环境要以清新、自然、优雅、怡人为佳,与此同时加入现代化的'建筑设计语言,以新颖的构思展现出时代的新风格。第四,凸出特色性设计。主要是指在建设过程中有效的利用校园内的地形,进行树木、花朵的种植,让校园看起来有活力,不似以往那么单调、枯燥。第五,景观设计。校园的建设要增加绿色植被的种植,以期减少学生及教师的压力,让人们能够在校园中得到放松;除此之外,绿色植被以及花朵的点缀会营造一种良好的人文空间,在表现上要更加注重自然美及意境美,让校园中充满活力。

2.2制定规划的原则

首先,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校园的建设归根结底是为人类服务的,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之余能够放松心情,使人的身心得到休养,利用校内原本的地形或植被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目的,打造出更加人性化的校园空间。其次,要进行合理的规划,也就是在建设过程中,对于教学区、宿舍区、教师休息区等等的建设要根据学校的地形来确定,在不影响学校绿化建设的同时,要以学校的整体绿化方案为依据,进行学校的建设。最后,在建设过程中要加强文化艺术的融合。自古以来,水源是形成环境和文化的重要因素,环境依托水源而得到发展,水源为环境提供了养料。因此,在中学校园的建设过程中要注重意境的建设,对于人文景观的建设要符合校内的环境。

2.3正确处理校园规划与人文历史间的关系

中学校园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学校的整体教学面貌,同时也是学校治学思想和校园文化的体现。中学校园建设过程中要避免片面性问题的存在,要重视空间设计的合理性,保护历史遗产,给人们带来完整的视觉享受。中学校园的建设要对学校的教学宗旨进行深刻理解,在建设时要注重传承与创新,不断发掘中学校园内的文化元素,让学校的独特的语言同学校的土地空间有机的结合,在尊重原始地形及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建设中学校园。

2.4把握校园户外空间尺寸

合适的尺度能够完美的展现出建设造型。中学校园的空间尺度应该与学生和教师的心灵感应相通;人为的空间设计是为更好的服务人类,为了更好的适应师生的日常生活,要结合其所需的精神文化来进行建设。合理的利用围合空间、开放空间、半开放空间来建设出有层次、轴线分明的校园,让校园的文化和校园的建设更加人性化。

建筑设计方案的评价 篇四

1.1、建筑设计方案评价的要求和准则

建筑设计:是指用户对功能的要求,具体确定建筑形式、结构形式、建筑物的空间和平面布置以及建筑群体组合的设计。

(一) 建筑设计方案技术经济评价的基本要求

(1)适用和经济的统一。建筑设计必须贯彻“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建设方针,它是评价设计方案的基本准则。

(2).美观和经济的统一。

(3).要有可比性。对不同设计方案进行使用、经济和美观方面的比较时,要注意方案

的可比性。

(4).突出主要指标。

(二)建筑设计的技术原则

城市住宅和公共建筑设计应遵循的技术经济原则是:

(1).严格执行国家设计规范;

(2).执行国家有关的建设标准;

(3).符合城市总体规划要求;

(4).合理利用土地;

(5).满足使用功能要求,保证方便生活,方便工作;

(6).正确处理使用、辅助、交通三大部分关系,对建筑空间进行合理组合,优化设计;

(7).正确处理装修构造和选择设备标准;

(8).满足卫生、防火、日照、通风和安全疏散的要求;

(9).正确选择结构形式和建筑材料,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建设工期,提高工程质量。

1.2、建筑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评价

建筑设计方案技术经济评价的目的:是采用科学方法,按照工程项目经济效果评价原则,用一个或一组主要指标对设计方案的项目功能、造价、工期和设备、材料、人工消耗等方面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从而择优确定技术经济效果好的设计方案。 建筑设计方案的评价是以评价指标体系作为基础和依据的。评价指标体系按建筑功能指标和社会资源消耗指标两大类划分,每一大类指标再进一步分为相应的分指标。在两大类评价指标中,建筑功能类指标大多数是不可计量的指标(定性指标),

评价时可做出评分标准,由专家评出分值,一般以分值高者为优;社会资源消耗类指标基

本为可计量指标(定量指标)。评价时可计算出数值大小,一般以小者为优。常用的技术经济评价方法有:计算费用法,多因素评分优选法。

(一)计算费用法

最小费用法有两个评价指标:C年和C总。C年表示设计方案在投资回收期内平均每年的年成本,包括投资成本和年运营成本;C总表示设计方案在投资回收期内的总成本。

对多方案进行分析对比时,采用的计算费用法较简便。其数学表达式为:

C年=K×E+V

C总=K+V×t

式中,C年―年计算费用;C总―项目总计算费用;K―总投资额;V―年运营成本;t―投资回收期;E―投资效果系数(它是投资回收期的倒数)

例8、某建设项目有3个设计方案,其已知条件是:

方案1:投资总额K1=万元,年运营成本V1=400万元;

方案2:投资总额K2=2200万元,年运营成本V2=350万元; 方案3:投资总额K2=2400万元,年运营成本V2=300万元; 标准回收期t为5年,投资效果系数E=0.2,优选出最佳设计方案。

解:方案1:C年= K1×E+ V1=2000×0.2+400=800万元 C总= K1+ V1×t=2000+400×5=4000万元

同理可求得方案2的C年=790万元,C总=3950万元。方案3的C年=780万元,

C总=3900万元。

由以上计算结果可见,方案3的计算费用最低,所以方案3是最佳方案。

(二) 多因素评分优选法

多因素评分优选法,就是对需要进行分析评价的设计方案设定若干个评价指标和按其重要程度分配权重,然后按评价标准给各指标打分,将各项指标所得分数与权重相乘并汇总,便得出各设计方案的评价总分,以获总分高者为最佳方案的办法。 但关键是要正确地确定权重,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 S――设计方案的`总分;Si――某方案在某评价指标的评分;

Wi――某评价指标的权重;i――评价指标数,i=第一文库网1、2、3?。

1.3、居住建筑设计方案的评价指标

设计方案 篇五

一、影响环境设计理念与艺术特征的因素

1、影响传统设计理念与艺术特征的因素

首先来自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我们常说“因地制宜”,在生产与技术相对落后的先人时代,人们未有环境设计的概念,但所行所为却是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不谋而合。古代中国以中原地区为尊,而中原地区处于温带地域,气候温和、适宜人类居住,物产丰富、水源充足、男耕女织、生生不息,在这种温润的外界条件影响下,先人们的思想大多渗透着“和”的理念,即“达自然之性,畅万物之情”,留下了许多渗透着生态理念的佳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先人的诗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和谐优美的画卷,即便在今日,环境设计依然追求这种人与自然共生统一的态度,将人的存在融入山水之中,融入花草树木之间,融入鸟兽虫鸣之中,以自然观念反映人类初心。、其次是来自生产力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束缚,我国由黄河流域的农耕文明发展而来,在历史的长河中,农业与手工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据主要地位,农民顺应自然,希望风调雨顺,建筑物选址时也会优选水土肥沃之处,若说军事防建是对自然的征服,那生活之所便是与自然的平等对话,其间渗透着“师法自然”的环境设计理念。而19世纪以来,伴随着第一次科技革命,工业文明得到了极大发展,人类大踏步进入了机械时代,对自然的开垦力度与强度急剧增加,甚至于追求极致的利润与效率,当人们沉醉于征服自然、成为世界主宰的美梦中时,层出不穷的环境问题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呼唤,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人们重新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环保理念、生态理念逐渐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2、时代赋予环境艺术设计的新理念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生产力提高至一定程度后,与时代相契合,环境设计也被赋予了许多新理念。首先是人性化设计理念,在现代哲学观中,认为人是自由的个体,要求充分尊重人的主观能动性与个性化特征,新世纪是以人为本的时代,是人的个性充分得到彰显的时代,这种转变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居住环境的改变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性化设计也从最初简单的功能性绿化与人机工程的形式主义上升为关注人真实需求的观念,尊重生活习俗、社会文化,充分体现人文情怀。其次是可持续发展理念,20世纪70年代,生态城市建设的战略得到确立,环境设计生态理念受到普遍认可,并作为一项整体的、多样化的系统工程得到广泛推广,依据生态学、环境学、艺术设计学等多学科综合性知识,将人工材料与气候、阳光、动植物、土壤、空气、水源等自然材料有机融合,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

二、当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特征与原则

1、当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特征

1)多学科性与多层次性

环境艺术设计自发展之初便是一门融合了建筑学、园林设计、城市规划、美术及工程结构设计的交叉学科,随着时代的进步,其内涵得到不断扩充与延伸,向着系统化方向不断迈进。同时,环境设计又是一门满足人们多方面需求的工程,具有层次特性,其中最底层的便是功能性需求,利用各种自然或人造材料,将环境改造的安全便利、舒适美观,例如卧室与客厅都需要良好的日照和通风,但卧室设计以温馨柔和为主,客厅设计则要整洁大方,设计对象不同的情况下,所选用的设计方法与原材料会有较大差异。在此基础上,环境设计突出艺术特征与氛围创设,满足人的感官体验与情感需求,我们常常有在外居住不如家里舒适的感觉,这就是情感氛围的重要性,严谨利落的线条让人更多地联想到工作、任务而非家的温馨。故进行环境设计工作时,应根据实际需求来确定设计风格与材料选择。此外,环境艺术设计还应力求蕴含一定的文化底蕴,试图在充斥钢筋水泥的冰冷与理性麻木思维的环境中增加一些调剂,丰富人们的视野,环境艺术设计作品是城市形象的代言人,优秀的作品可以使人们心境开阔,感受到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实现自然环境与社会文化的统一。

2)关联性与统一性

有这样一种说法:环境设计本身就是在创造第二自然,其设计对象跨度非常广,从一个房间到一栋高层建筑,从一所园林到一座城市,每一个对象有其独立性,更有着与其他事物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关联。故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中应注重同一空间内建筑的关联特性,运用多种过渡、融合方法实现其有机统一,否则就会出现不和谐的现象,如西湖旁的建筑群普遍体量巨大,严重破坏了其原有风景,造成了文化损失。

3)实用性

如前文所述,环境艺术设计最基本的便是满足一定的使用功能,而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不断提升,使用功能中也要求包含一定的美感,符合人的行为习惯与精神感知,各种机械设备的穿插也应避免出现生硬感,应以流畅的设计实现对人们的积极引导。

2、当代生态性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价值取向

1)追求生态价值

传统的环境设计强调人的利益,但具有片面性,过于强调经济利益而忽视环境效益,为满足人类自身生存发展需求肆意挥霍自然资源、损害自然环境,造成了诸多生态问题,某些问题已经威胁到人类自身,这种片面的理念亟待转变。高度发展的新时代呼唤生态价值观念,需要人们跳出以人类利益为核心的束缚圈,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实现人与自然的沟通,尽量弱化人类活动对自然的破坏,秉承着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施行环境设计工程,将环境负面效应降至最低限度。

2)强调生态伦理

自工业时代以来,人们过于强化“人定胜天”的理念,环境设计中强调人至高无上的地位,将自然环境视为人类的附属物,认为可以肆意践踏其他生命,但新时代的生态伦理观对此有了全新的定义,将人类负责的道德对象扩大至地球大家庭中的其他成员,从人类自身上升到对整个自然界负责,尊重每一个生命存在的权利。

3)符合生态美学

传统设计理念追求的美流于表层,追求富丽堂皇的外观与繁杂多变的设计带来的奢华感,追求以环境设计彰显地位与身份,而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理念则呼唤回归自然,追求简约时尚,以生态平衡为核心,将人的活动融入自然界客观规律之中,实现自然的人化、人的自然化,既不是征服自然、俯视一切的唯我独尊心态,也不是对自然力的畏惧与妥协,而是人与自然的真正“合一”,是新理念下的生态美。

3、当代生态性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原则

1)整体性原则

环境自身就是一个整体性概念,要求以系统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在设计过程中既要注重细节,又不能舍本逐末,小的方面应当为整体服务并服从系统需求,短期目标必须有长远眼光作为支撑。将环境看作一个有机整体,就可能呈现一加一大于二、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益。将无机环境与有机生物、文化传承与自然风光进行合理的安排,构建出运行良好的“二次自然”。

2)地方性原则

即便是在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环境艺术设计仍要以地理因素为约束,力求融入地区特色与文化,比如北方的建筑应注重抗寒,南方的建筑应注意防潮。地方性原则是生态理念于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要求,期望设计者深入实地考察,设计过程以实际生活为导向,符合当地的风俗习惯与人情理念。真正优秀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具有时尚性与新鲜感,经历了岁月的冲刷之后愈发历久弥新,切合实际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将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3)最小干预最大促进

环境艺术设计既然率属于人类活动,势必给自然环境带来一些影响,而生态理念则希望从设计上弱化这种影响尤其是不良影响,从技术上削弱这种不利因素,尽量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有物质循环与能量循环体系,保持当地原有生态格局。可以4R理念为指导,减少可再生资源的使用量,对原有景观构建进行再利用,并建立回收体系,巧妙利用回收的材料创造新功能。

4)艺术科学发展原则

生态理念下的环境设计要求实现科技美与艺术美的融合而非简单的叠加,不是科学技术的简单运用,而是强调科学为环境艺术服务,是在各种先进技术支持下的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设计过程。通过高新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创造高质量的现代环境,同时,在每一环节与整体设计中渗透入艺术美感,使其符合人类审美追求与情感体验。

三、环境艺术设计中生态理念的运用方面

相较于传统设计观,生态理念指导下的环境艺术设计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将生态学原理渗透至技术应用与设计过程中,建立良好的生态格局,使其充分融入到原有自然景观中,同时注重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回收再循环,实现节能减排的环境友好型设计,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生态设计与生态保护

生态设计将生态学原理直接运用于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中的过程,以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平衡,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保护物种丰富性为目标。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公众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生态设计的理念已渗透至日常生活中,其设计方法也得到了较大发展。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巧妙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可尽量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并充分挖掘环境条件的有利因素,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如先进的主动呼吸式双层幕墙技术,它不仅防尘通风、采光合理、隔声降噪,还能在夜间蓄冷以减少第二天的空调系统工作负荷,科学利用了气候变化因素,节约了能源消耗。

2、生态恢复功能

若是在自然状况下,生态系统拥有着高度的自愈能力,但人类活动对其施加的影响超过其本身所能承受的限度,如废弃耕地、垃圾场等被人类生产活动严重破坏的地区,想要依靠生态系统自身完成恢复是极为困难的,设计师必须采取积极手段对其进行恢复与生态促进工作。例如美国西雅图煤气厂公园设计时,设计师面对满目的报废设备,没有急于处理,而是选择将其中能展现工厂历史的设备保存下来供人参观,种植适宜气候环境的树木花草,以鲜艳颜色点缀灰色机器氛围,既实现了系统生态功能的恢复,又有效降低了资金耗费,一举双得。

3、生态补偿功能

经历了漫长的只顾经济效益而忽略环境效益的历程,自然界的非可再生资源已经被大量消耗,资源问题已经成为发展的。重要危机,为此,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应综合运用各种新兴技术手段,试图寻找可再生资源并合理利用,如德国林依斯伯格商务促进中心的设计中采用透光绝热材料,可吸收阳光进行辅助能源供应,同时利用自然空气形成冷却循环,建筑充分利用太阳能与自然风,有效降低了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量。环境艺术设计已然成为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成为一所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标志,在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中应该秉承可持续、人性化、多元化思想,综合运用各种先进技术,实现技术美与艺术美的高度统一,为促进地球大家园的可持续发展尽一份力。

设计方案 篇六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尝试用两种颜色的纸条进行交插编织,并利用这种方法进行编织花朵。

2.体验交插编织的有趣,喜欢编织活动。

活动准备:

固体胶,各种彩色同样长度的纸条,事先画好花杆的绘画纸每人一张,事先编织好的一朵花,枯萎的花园图一张。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朵特别的花,我们一起来看看跟我们平时花园里看到的话有什么不一样?(教师出示编织的小花)

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充分说出自己感受。

3.这朵花的编织方法跟以前的编织方法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二、学习花朵的编织方法

1.师:以前的编织方法叫穿插编织,今天我们要来学另外一种新的编织方法叫交插编织。引导幼儿说说编织方法的名称。

2.引导个别幼儿上来尝试交插编织花朵,教师边指导边帮助幼儿理解交插编织的方法。

3.教师重点指导先用同一种颜色平行放好在一头固定,然后用另一种颜色进行穿插编织,固定在固定好的颜色纸条的中间,花朵就完成了。

三、幼儿操作

1.出示枯萎的花园图:小兔花园里的花都枯萎了,他很伤心,我们一起来帮助他把花在种起来吧,看看谁种的花最多。

2.幼儿进行操作,教师提醒幼儿用两种颜色进行编织,一种颜色的纸条固定后,另一种颜色的纸条编织时要编织在纸条的中间。

3.教师观察幼儿操作,对个别幼儿进行指导。

四、作品欣赏

小兔的花园里又有了许多漂亮的花朵,他真开心呀!你觉得那些花最漂亮呢?

中学校区规划建筑设计方案研究论文 篇七

3.1校内空间景观规划设计

中学学校的校内设计要将功能区和教学区进行合理的安排,在整体的建设布局中,可以采取传统四合院式的建筑布局,形成庭院式的校内中心广场,中心广场的设计是整个学校设计的重心。学校的建筑面积相对较大,地势平整,因此,校内得到景观设计应该遵循以下顺序即校园入口广场、教学楼的底部、中心广场等形成层次分明的开放式空间排序。

3.2交通规划设计

中学学校的建筑多采用围合式的建筑方法,这种方法能够最大程度的满足学校师生的学习、运动需求。主要的设计方案如下:第一,在校园建筑的外围各设计一个主次出口,并且与之配套的需设一个6米宽的环形消防车道路,中间的部分为步行广场;第二,可以加宽校园的主干道,即在主入口处加10米左右的道路直通主建筑,减少校园交通与城市交通的交互影响;第三,在建设中可以将功能区与环路相接,并且环路内部则以步行交通为主,进而达到方便车辆和师生出行的目的。

3.3教学楼的设计规划

对于教学楼来说,可以根据教学楼的主体结构,分层次进行设计,例如:教学楼的主体为5层,其中包括局部2层、一共设置30间教室,二层可以设为多功能报告厅,直接与室外相连,办公区域则设在一、二层的架空区,形成合理的空间分配;教室间可以通过走廊相连,让整个教学区都能够连接起来;实验室则尽量设计在教学楼的两端,方便处理试验中产生的废物垃圾;这种局部庭院的建筑方法,能够真正意义上实现资源的共享,方便了师生间的交流。

4中学校园建筑的主要趋势

4.1立体化校园

立体化的校园建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校园用地立体化,即在建设过程中对校园的土地利用要更加合理;另外是绿化立体化,即校园内的植被种植要符合地势的走势,种植不同的绿色植物,避免出现审美疲劳的情况。

4.2信息化校园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在校园建设过程中加大信息技术的使用,,并在教学过程中也导入信息技术,例如:远程教育、对媒体教学等方式。

4.3绿色化校园

我国的校园建设都使用的是传统能源,例如:煤、油等等,不仅污染过大还是不可再生能源,使得能源消耗量过大。因此,在今后的校园建设中,要注重新能源的使用,既达到节省能源的目的又能够减轻生态压力。

4.4智能化校园

智能化的校园设备有助于提高工作运行效率。为了响应节约型原则,在校园建设中实现信息与管理的智能化建设,逐步实现自动化办公,这对于提高工作运行十分有利。

5结束语

中学校区规划建设大致上都是一样的,只不过在学校建设的规模上,学校建设的类别上。学校建设的区域布局有所不同,但是,在中学校区的整体规划上要始终遵守合理布局校区的规律,与此同时,要对中学校区的建设适当加入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并通过设计手法表现出来,以达到相互统一的目的,建设立体化、绿色化、信息化、智能化为一体的中学校园。

参考文献:

[1]谭魏.浅谈新时代体现绿色人文关怀的学校建筑设计―――以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为例谈校园绿色建筑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10).

[2]袁方.浅谈龙源月季家园住宅小区的规划及建筑设计[J].美与时代:上半月,(9):69-71.

[3]黄育添,陈裕明.中小学校园建筑环境空间类型组合规划与建筑设计浅谈[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18)

建筑设计方案的评价 篇八

括建筑功能指标和社会资源消耗指标两大部分,主要参考指标如下:

(一)平面指标

平面指标用以评价平面布置的紧凑性和合理性。

1.平面系数K1=居住面积/建筑面积(%);

2.平面系数K2=居住面积/有效面积(%);

3.平面系数K3=辅助面积/有效面积(%);

4.平面系数K4=结构面积/建筑面积(%)。

(二)建筑周长指标

这一指标是墙长与建筑面积之比例。

1.单元周长指标=单元周长/建筑面积(m/m2);

2.建筑周长指标=建筑周长/健筑面积(m/m2)。

(三)建筑体积指标

这一指标是房屋体积与建筑面积之比例,是评价层高的指标。 建筑体积指标=建筑体积/建筑面积(m3/m2)

(四)人均、户均造价指标

这一指标是总造价与总人数及总户数之比例。

(1).人均造价指标=建筑总造价/居住总人数(元/人);

(2).户均造价指标=建筑总造价/总户数(元/户)。

(五)面积定额指标

面积定额指标用于控制设计面积,每户建筑面积一般应根据国民经济水平制定控制指标。

(1).人均建筑面积=建筑总面积/居住总人数(m2/人);

(2).人均居住面积=居住总面积/居住总人数(m2/人);

(3).人均使用面积=使用总面积/居住总人数(m2/人);

(4).人均有效面积=有效总面积/居住总人数(m2/人);

(5).户均建筑面积=建筑总面积/总户数(m2/户);

(6).户均居住面积=居住总面积/总户数(m2/户);

(7).户均使用面积=使用总面积/总户数(m2/户);

(8).户均有效面积=有效总面积/总户数(m2/户);

(9).户均面宽指标=建筑物长度/总户数(m/户)。

以上指标中,有效面积指建筑平面中可供使用的面积;使用面积指有效面积减去交通面积;结构面积指建筑中结构所占的面积;建筑面积指有效面积加上结构面积(层高2.2米以下不计建筑面积);建筑体积包括屋顶及地下室体积。

1.4、居住小区设计方案的评价指标

居住小区设计方案的经济评价,主要是考察设计方案是否保证居民基本的居住生活环境,使用土地和空间的经济、合理和有效性。评价时应考虑:人口与建筑密度、建筑群体的布置、建筑层数和间距、公共建筑、小区道路、管网、绿地的布局等,常用几项密度指标来衡量。居住区的主要综合技术经济指标如下:

(1).居住区用地,指住宅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和公共绿地等四项用地的总称;

(2).容积率=地上建筑总面积/居住区用地总面积(%);

(3).住宅平均层数=住宅总建筑面积/住宅基底面积(层);

(4).高层住宅比例=高层住宅总建筑面积/住宅总建筑面积(%);

(5).中高层住宅比例=中高层住宅总建筑面积/住宅总建筑面积(%):

(6).人口毛密度=居住人口数量/住区用地面积(人/公顷);

(7).人口净密度=居住人口数量/住宅用地面积(人/公顷);

(8).住宅建筑套密度(毛)=住宅建筑套数/居住区用地面积(套/公顷);

(9).住宅建筑套密度(净)=住宅建筑套数/住宅用地面积(套/公顷);

(10).住宅面积毛密度=住宅建筑面积/居住区用地面积(m2/公顷);

(11).住宅面积净密度=住宅建筑面积/住宅用地面积(m2/公顷);

(12).建筑面积毛密度=各类建筑的建筑面积/居住区用地面积(m2/公顷);

(13).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住宅建筑基底总面积/住宅用地面积(%);

(14).绿地率=绿地总面积/居住区用地面积(%);

(15).拆建比=新建建筑总面积/原有建筑总面积;

(16).土地开发费=前期工程投资/住宅区用地面积(万元/公顷);

(17).住宅单方综合造价=建设总投资/住宅建筑面积(元/m2)。 其中,前期工程投资包括征地、拆迁、各种补偿、平整土地、敷设外部市政管线设备和道路工程等各项费用。

建设总投资包括土地开发费用,居住区用地内的各类建筑、道路、市政管线、绿化等各项工程建设投资及必要的管理费用。

1.5、公共建筑设计方案的评价指标

公共建筑是人们进行社会生活的活动场所, 公共建筑类型繁多,功能各异,但技术经济指标是有一定共同性的。评价时应考虑建筑空间布局、建筑造型、功能分布、人员流线及交通组织、自然通风、采光、照明、空调、结构、环境等方面的因素。按公共建筑的特点,评价指标包括满足社会需求和社会资源消耗两大部分,主要参考指标有以下几项:

(1).建筑物占地面积(m2);

(2).建筑面积(m2);

(3).使用面积(m2);

(4).有效面积(m2);

(5).结构面积(m2);

(6).建筑体积(m3):

(7).总投资(万元);

(8).单位面积投资=总投资健筑面积(元/m2);

(9).建筑密度(%);

(10).单位面积能源消耗(kW/m2);

(11).有效面积系数=有效面积/建筑面积(%);

(12).使用面积系数=使用面积/建筑面积(%);

(13).结构面积系数=结构面积/建筑面积(%);

(14).有效面积的体积系数=建筑体积/有效面积(%);

(15).单位体积的有效面积系数=有效面积/建筑体积(%);

(16).人(床、座)均建筑面积[m2/人(床、座)];

(17).人(床、座)均使用面积[m2(床、座)];

(18).人(床、座)均有效面积[m2/人(床、座)]。

例9、建筑设计方案技术经济评价的基本要求不包括( )

A、适用和经济的统一

B、美观和经济的统一

C、要有可比性

D、突出次要指标

答案:D

例10、不属于常用的技术经济评价方法有:( )

A、计算费用法

B、最小费用法

C、多因素评分优选法

D、单因素评分优选法

答案:D

(三)建筑体积指标

这一指标是房屋体积与建筑面积之比例,是评价层高的指标。

建筑体积指标=建筑体积/建筑面积(m3/m2)

(四)人均、户均造价指标

这一指标是总造价与总人数及总户数之比例。

(1)人均造价指标=建筑总造价/居住总人数(元/人);

(2)户均造价指标=建筑总造价/总户数(元/户)。

(五)面积定额指标

面积定额指标用于控制设计面积,每户建筑面积一般应根据国民经济水平制定控制指标。

(1)人均建筑面积=建筑总面积/居住总人数(m2/人);

(2)人均居住面积=居住总面积/居住总人数(m2/人);

(3)人均使用面积=使用总面积/居住总人数(m2/人);

(4)人均有效面积=有效总面积/居住总人数(m2/人);

(5)户均建筑面积=建筑总面积/总户数(m2/户);

(6)户均居住面积=居住总面积/总户数(m2/户);

(7)户均使用面积=使用总面积/总户数(m2/户);

(8)户均有效面积=有效总面积/总户数(m2/户);

(9)户均面宽指标=建筑物长度/总户数(m/户)。

以上指标中,有效面积指建筑平面中可供使用的面积;使用面积指有效面积减去交通面积;结构面积指建筑中结构所占的面积;建筑面积指有效面积加上结构面积(层高2.2米以下不计建筑面积);建筑体积包括屋顶及地下室体积。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建筑设计方案【精品多篇】范文。

word该篇DOC格式建筑设计方案【精品多篇】范文,共有14719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建筑设计方案【精品多篇】下载
建筑设计方案【精品多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0578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