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新加坡考察报告多篇

发布时间:2023-06-13 15:23:34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导读】新加坡考察报告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新加坡考察报告多篇

【第1篇】赴新加坡学习考察报告

赴新加坡学习考察报告

8月20至25日,xx区教育局一行29人(局机关3人、校长、骨干教师代表13人、优秀学生代表13人),来到几乎没有一片裸露土地的国度新加坡,开始了为期五天的学习、研讨。几天的行程匆匆而疲乏,但我们是愉悦的,因为这几天我们一起共同参观学习了新加坡的xx大学、xx国际学校、xx小学、xx大学,体验、感悟了新加坡特有的教育魅力。

一、以人为本,大力彰显教育魅力

新加坡是一个719平方公里的花园式国家,全国总人口561万,它的人口分布这样的:华族占73.4%,马来族占13.4%,印度族占9.1%,其他人口占3.2%。因为特有的民族、种族差异,所以这些人口中有的说国语、马来语、英语、淡米尔语,正是因为这些文化差异,所以新加坡教育以广博的眼光,兼收并蓄,彼此间容忍、了解、尊敬、信心和信任,这些理念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很大的彰显。xx小学,上午9点半,1、2年级学生就餐;10点,3、4年级学生就餐;10点半,5、6年级学生就餐。该学校有1600名学生,就餐时秩序井然。我们派去参观的学生,也很快融入他们的行列,被他们的热情所感染,就在此时有的学生在角落里悠闲地奏出了一首首悦耳的钢琴曲,有的在电话亭里打电话,和亲朋好友诉说心事,有的在运动场上打着篮球,有的在角落里玩着成语卡片游戏,一切都很随意。及至到了他们的课堂,很有幸听了5分钟的课。老师们讲华语试卷,课堂上学生并不是正襟危坐,中规中矩,有的非华语学生甚至在读自己的书。

当我们离开xx小学时,看到的周围一幢幢楼房,风格各异,可是奇怪的是一楼全部没有住户。原来新加坡空气湿度大,人如果居住在一楼,特别容易得关节炎。所以政府决定空出来做社区活动中心,丰富人们的生活。一路上我们都被充满人性化的故事所吸引:路上车辆速度快,动物经常穿梭在马路上而被碾死。因此,政府专门修建动物通道。对动物的关怀已经如此,作为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应该是怎样的一种幸福啊!

二、规范和谐,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在这个充满人性化的国度,一切是那么秩序井然。因为全社会都在营造这样一种规范和谐的教育环境,城市道路上绿树成荫,洁净温馨;公路上,车辆行人有序行走;而学校的物品摆放得整整齐齐。在xx小学,那庞大的就餐队伍,没有喧闹,没有奔跑,小志愿者们认真一遍遍地擦拭着。聚英中学的图书,摆得整齐。我们同行的人觉得奇怪,问这是管理员收拾的?答案却是这是孩子们自己收拾的。他们看完书后自觉摆放整齐,因为这是一种责任。这种规范的责任意识已经渗透到每个学生的血液中,骨髓中。

当然还有更多制度也是保障学校和谐规范的原因,义工制度,就是学校有权让想在该所学校读书的家长在学校做义工。这一举措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文化、制度,家长更能积极主动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相比我们国内的家长,有些将孩子送到学校以后,就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了,更有甚者送到学校后,自己就去棋牌室消遣,孩子不闻不问,试问这样的家长怎么能教育好孩子呢?

服兵役制度又是一项严格的强制性制度,新加坡公民年满十八周岁必须服兵役。这种制度既体现了公民的责任,树立了保家卫国的一种理念,同时未来的国家主人们,在这样残酷的训练中培养了合作能力,锻炼了克服困难的意志。

三、道德教育,咬定青山毫不放松

新加坡国家教育部制定了明确的六项核心价值观:尊重、责任感、坚毅不屈、正直、关爱、和谐,这六项价值观是学生的品格基础,为学生提供行为指导,帮助学生成为心系祖国的公民,能做出贡献的人,主动学习的人,充满自信的人。同时这六项核心价值观,又朝着个人、家庭、学校、社区、国家、世界,这六个纬度延伸开去,帮助学生成为一个立体大写的人。通过了解,新加坡在小学阶段每年的思想品德课低年级60小时,小学中高年级75小时。在教学中明确规定了教学内容,以尊重为例,在小学低年级就定位了认识和尊重自己的目标,进一步延伸到了解和重视别人;到了高年级,就确立了认识与尊重自己的学校,学习达到学校要求的目标。这样的目标,循序渐进,操作性强。可以说正因为有了这样严密的道德教育体系所以新加坡国民才有如此高的素质。

四、因材施教,搭建学生成长舞台

新加坡有明确的分流制度,早在1961年发表的《职业与基础教育报告书》就明确了分流制度。1979年《吴庆瑞教育报告书》发布后,小学开始分流,1981开始中学开始分流。

1.小学的分流措施

1-3年级全部学生学习共同课程,重点是语文、数学。三年级结束后,根据考试成绩将成绩最好的学生(约占60%)分到普通双语班,普通双语班对第一语文英语和第二语文母语的水平要求比较高,学制3年。对于20%左右的成绩中等的学生,则进入延长双语班,延长双语班的学制是5年,所学的科目与普通双语班一样。还有20%的成绩最差的学生则被分到单语班,学制也是5年,他们的语文以自己的母语为主,对第一语文英语的教学要求相对很低,以降低学习难度。所有的学生读完小学课程以后都必须参加全国统一的小学离校考试,再根据成绩选择到哪一所中学就读。

2.初中的分流措施

小学结束,所有学生都必须参加小学毕业考试,即小六会考(psle),合格者进入中学阶段。根据考试成绩、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兴趣,学生分别进入三种课程学习:1、特别双语课程,约占总体学生的10%;即会考成绩最优秀的10%学生,可以兼修两种语文,用四年时间完成中学学习任务,英语和母语均维持平等的第一语文程度;2、快捷双语课程,约占40%以上的学生,他们兼修两种语文,用四年时间完成中学教育,但英语为第一语文,母语为第二语文;3、普通(学术/工艺)双语课程,剩余的学生约占40%,他们兼修两种语文,用五年时间完成中学教育,学制要多出一年。

新加坡的小学升初中竞争很激烈,完全根据考试分数决定能否进入名校,不能进入名校的学生只能进入邻里学校。为了进入好的初中,家长、小学也会通过增加课业负担来提高考试成绩。

初中结束时学生都可以参加o水准考试,普通课程班的学生读完四年后参加n水准考试,考试合格可以再读一年参加o水准考试,不及格学生转入技能教育系统,接受技能训练。

新加坡的分流教育制度实际是根据国情,服务于人才立国这一战略的精英教育模式。这种精英教育模式,通过多次分流,不断选拔,对不同的学生区别对待,为不同潜能的学生提供不同的通道,不仅有利于选拔国家急需、数量有限的栋梁之才,也利于学生减轻课业负担,有利于为社会提供不同要求的合格劳动者。

新加坡的课外活动制度也是因材施教的最大表现。每个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开展了数目众多的课外活动,供学生们选择。在这些活动中,他们充分地发展自己的兴趣,使自己的爱好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他们有的通过课外活动获得了各级比赛的大奖,有的通过课外活动为自己取得了一技之长,有的通过课外活动培养了自己的领袖气质,为自己以后成为国家的领导层人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展望未来,携手共建教育强区

参观、学习了几天后,给我们带来了震撼的同时,我们也得到了一些启示,以后的教育之路相信会更为广阔。

1. 我们也在开展社团活动,而这些活动的种类太小,可供学生选择的余地太小,而且还要朝着精英方向努力。课外活动的老师处于养得起的水平不够,水平够的养不起这样的情况。无形中把我们的社团活动的效果大打折扣,再穷不能穷教育,在今后的社团活动中,我们可以广泛引进人才,广开社团活动种类。

2. 各校建立严格的家长义工制度,愿意到该校就读的学生家长务必到该校做义工,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而不能让家长置身于教育之外,对学校的教育知之过少。

3. 大力开展各种室外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这些室外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社交能力、冒险精神、坚毅的意志品质,我们的教育不是要培养温室里的花朵,要把学生培养成适应未来社会的人才。

4. 道德品质教育和活动相结合。学生对苍白无力的说教,往往不感兴趣,而且也没有更深的体验,只有和活动结合起来,才更有说服力,才能更让学生接受。老师在执教时,务必要把各年段的目标定位准确,防止跨年级而教,模糊界限。

当然,此次新加坡之行,也让我们感到了身上的责任之重大,我们xx教育人会满载阳光,以仁爱、责任为翅膀,和学生一起共同翱翔于xx教育的一方晴空。

【第2篇】赴新加坡考察报告

因为要赶路,省住建厅在金湖召开的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推进会还没结束,我们就匆匆出发了。虽然天公不作美,但我们还是一路用足政策,加速前进,到南通已是下午两点多钟了。首当其冲的是要填饱肚皮。也许是在新区的缘故,我们在大街小巷跑了几大圈,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个小吃店,依旧三菜一汤,与昨天在高速服务区一样的价格,四十块钱,但口味却要好多了,我和吉师傅两人很快就吃了个碗底朝天。

到指定集合地点市行政中心西北大门正好三点五十,杨治也到了,热心的工作人员迅速接下我们的行李放到去上海的大巴上。我们直奔市政府1402会议室参加开班典礼,进门一看大家全都到齐了,西装领带一大圈人。市委组织部和市外事办的领导也都到了。于是赶忙签好字,在自己的位子上坐了下来。

这次同行的共25个人,大都是来自市级机关和县区城建口的负责同志,也有市委党校的一名老师和几个乡镇的一把手镇长。城管这条线除了我,还有市局的邵助理和如东城管局的徐局长。带队团长是我们的老乡——如皋市政府万副市长。就是我们这25个人将要在新加坡共同学习、生活8天时间。大家在自我介绍时都感到很欣慰、很有缘分。

市委组织部范处长、朱副处长和市外事办徐副主任介绍说,这次是市委组织部精心策划的首次境外培训班。培训内容涉及新加坡政府公共管理、城市规划与建设、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工业园区规划与管理、城市综合治理等课题。时间安排得非常紧,每天上午听讲座,下午拜访新加坡的有关政府机构和社区服务中心,有时晚上还要安排活动,而留给我们的自由活动也只有半天时间。

我想,这也好。早就听说新加坡城市管理世界一流,是最干净的城市国家,能把新加坡的管理理念、经验做法学到手,借鉴到我们海安来,以迅速地提升海安的城市品质和生产、生活环境,是我一直以来的强烈愿望。感谢市委组织部和县委领导给我这样一个极好的机会。我一定会不虚此行的。

晚上,我们一行下榻在位于浦东新区的上航假日酒店。酒店的条件很是不错,但就是离机场太近了点,飞机起降的隆隆声此起彼伏 ,不绝于耳。虽然会影响入睡,但这样的环境在家是感受不到的,姑且就把它当做是加速我们南通特别是海安现代化城市管理的冲锋号吧。

早上七点酒店叫醒电话准时响起,赶忙穿衣、洗漱、收拾行李,一切忙而不乱。可到了餐厅才发现忘了带上早餐券,按照以往的经验,凭房卡是可以就餐的。可这里的餐厅服务员偏偏不买账,无论你怎么说她就是不让我们进入餐厅,最后还是南通的联络员小颜来才救了驾。

由于处于世博会敏感时期,加之是出境,登机手续比平常要繁琐得多。昨晚好多人还在一个劲地抱怨,酒店离机场就刻把钟时间,为什么偏要我们八点钟就出发。现在想想,如果按照惯例恐怕还真来不及登机呢。看来,经验主义真是要不得。

我们乘坐的是东航mu567航班,飞机的空间比一般的要大双倍,可以容纳近400人。我还是第一次乘坐这样的飞机。就是这样的大飞机乘座率也基本是满的,可见去新加坡的旅客之多,新加之间的民间交往之频繁。

经过5个小时一刻钟的空中飞行,一切都很顺利,下午三点四十分我们准时降落在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新加坡是一个赤道国家,位于热带雨林地区,四季如夏,没有四季之分,常年气温在26-33摄氏度,走出机舱一股热浪扑面而来,我们一下子就从料峭春寒进入了炎热的盛夏。这样快速的季节转换不少人一时都不知所措。

到了出口处,新方联办单位新华管理学院的两名工作人员早已举着牌子在那里等候我们。他们都是华人,女的姓史,是个副总经理,浙江绍兴人,XX年来新加坡,XX年办的绿卡;小伙子姓董,才二十多岁,山西人,在新留学毕业后就进入了这家学院从事培训接待工作。在从机场去酒店的大巴上,他们不停地向我们介绍新加坡的简单情况,在新的注意事项以及学习生活安排等。他们很自豪地告诉我们,新加坡以华人为主,华人约占总人口的75%,通用语言除了英语就是华语。晚饭后热情的小董带着我们在酒店附近逛了一圈,大街上到处都有华人,超市的营业员好多也都是华人,皮肤相同,语言相通,就跟在家一样,就是超市的商品太贵了,基本是海安的三四倍,有的甚至五六倍。小董说,新加坡只有空气是自己的,其他的基本都是进口的。

其实,华人又何止在新加坡,华人遍布整个世界,华人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在创造和撒播着当地文明和世界文明。

华人,永远是好样的;华人,永远是值得骄傲的!

上午的课程是“新加坡政府构架与公务员管理”。我们一早就来到了新加坡管理大学,这是一所很有名气的新加坡国立大学。给我们上课的万老师是英国大学海外研究生奖学金得主,英国威尔士大学工商行政管理博士,现任新中国际贸易与投资咨询公司总经理。我们来到308教室时,万老师早已等候在那里,并且做好了上课的一切准备。

这里的教室很有意思,老师的讲台位子最低,学生的坐位呈扇形阶梯状依次摆布,共有50个座位,这与我们国内的教室安排正好相反,老师在下面讲,学生在上面听,既能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看清老师的板书和视频,同时更便于老师和学员的双向交流。我们不得不佩服新加坡对学生的尊重和教与学的人性化安排。

新加坡是一个民主共和制国家。由于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新加坡实行的是行政、立法、司法三权独立的国家体制。国会的地位非常重要,政府要推行什么都必须经国会立法通过;法院独立司法;总统是国家元首,须经全民公选;内阁有一个总理、两个副总理,下设一署14个部,每个部都有政务部长、政务次长和常任秘书、副常任秘书、部门首长等等。总理、副总理、政务部长、政务次长是执政党领袖,不是公务员,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把党的纲领转化为管理国家事务的决策,常任秘书以下一直到打字员和杂工等才是公务员。新加坡国会共有84个议席,每五年要大选一次,只有超过半数议席的党才能成为执政党,而公务员却是终身制。新加坡除执政党外目前有25个反对党,但真正有影响的也只有四五个。人民行动党自1965年8月9日国家独立以来一直是执政党,其原因主要得益于该党对国家领导得好,而且不断地听取人民的意见,并加以改正,这样才赢得了人民的信赖。这在下午我们拜访新加坡基层社区服务中心,了解人民行动党国会议员接见民众情况时也得到了很好的明证。

新加坡公务员管理体系非常严格,他们按职务把公务员分为四个等级,每个等级的待遇都不一样。公务员招聘时只搞面试,不搞笔试,试用期1-2年。他们认为学识水平已在文凭和在校成绩单中体现了,再进行笔试就是资源的浪费,而试用期则是对用人单位很好的保障。在新加坡,公务员的待遇是很高的,其确定的原则是至少不低于私人企业的水平,结构上实行的是灵活的工资制度,由底薪和每月不固定工资、不固定常年津贴、不固定花红(奖金)等组成。这样的高薪水平既保证了公务员廉洁从政,也吸引和留住了优秀人才在新加坡工作。新加坡政府有一个非常创新的观点,他们认为政府对公务员的开支就是投资,目的是要打造高效、能干、廉洁的政府。新加坡对公务员的要求非常严格,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考评体系,每年由直接上级对直接下级考评一次,考评结果只对被考评人公开,不搞上下级双向考评,也不搞同级左右考评,鼓励上级大胆管事,不怕得罪人,同时也避免了同事之间因考评带来的矛盾。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已过了中午十二点。万老师只好赶紧打住,但他最后还是提醒我们,搞市场经济有五个不能市场化:一是教育,二是医疗,三是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国防,五是公共住房。

我相信,作为华人,万老师的心是赤诚的,新加坡所倡导和坚持的理念也是值得我们每一个学员认真思考和借鉴的。

昨天下午,我们拜访了新加坡基层民间组织——飞跃社区服务中心,中心主任凌展辉先生热情接待了我们,并带领我们参观了他们管辖的社区和服务中心及相关机构,介绍了社区服务中心的有关情况。

飞跃社区服务中心成立于1991年7月,是非营利性自愿福利团体,社区服务场所由政府提供,开办经费由政府出资50%,自筹50%。主要任务是为有需要的、贫困的或在危急中的人提供全面系统的社区服务,并帮助不幸和有缺陷的人群学习独立,与义工、政府机构、公共和私人机构以及社区配搭,共同为社区居民服务,实现公民终身教育,构建社会和谐。

社区服务中心下设幼儿托管中心、学生关怀中心、家庭教育中心、乐龄活动中心、老人托管中心以及邻里中心等,开展家庭生活教育、儿童计划、青年服务、婚姻生育、就业服务以及乐龄服务教育等,服务内容几乎涉及到人的一生。

在乐龄服务中心,我们看到了墙上的课程表,内容相当丰富,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生命再冲刺、活出生命的智慧、乐龄向前行等,也看到了乐龄人在唱歌的场景,每个乐龄人脸上都荡漾着健康快乐幸福和谐。在学生关怀中心,我们看到了两个小孩在嬉戏,二十多个孩子在做功课,看到我们在拍照,一个黑人孩子不停地做着手势要我们也给他一个镜头,我问他是哪儿的,他用非常流利的华语说“我是马来人”。

构建和谐社会,重心在基层,基础在社区,社区和谐关键在家庭和谐、邻里和谐,最终是人的和谐。新加坡政府特别重视人的素质的提高,通过高素质的服务来达到改变生命的目标。

多年来,他们一直倡导“政府服务外包”,飞跃社区服务中心就是典型的“新加坡政府服务外包”理念下的产物。凌先生告诉我们,象他们这样经政府注册的社区服务机构在新加坡有XX多家。所谓服务外包就是政府将其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出去,利用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团队来承接其业务,从而使其专注核心业务,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对环境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

新加坡是移民国家,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带来不少社会问题,但他们通过社区服务中心这种管理模式实现了民族团结、宗教自由、社会和谐。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凸显,如何迅速有效地化解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加坡的经验和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新加坡是一个资源十分匮乏的岛国,虽然通过围海造田使其国土几乎增加了一倍,但依然是弹丸之地,东西43公里,南北23公里,在新加坡开车稍微加一下油门就会开到海里去。当然这是夸张的笑话。而与土地资源相关的自然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及各种生产资料基本依赖进口,甚至喝的水和建房子的黄沙都需要从马来西亚进口。但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新加坡人以他们的智慧和勤奋创造了世界经济奇迹。

是什么力量助推了新加坡经济的快速发展?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实地考察了新加坡工业园区与南洋理工大学,并与刘济鹏先生进行了探讨。

高水平的市场开放经济

早在建国之初新加坡就确立了市场开放的基本国策。60年代,为了发展多元经济,改变以转口贸易为主的单一经济结构,新加坡以自身环境条件为基础,扬长避短,发展了港口经济和化学工业等。新加坡地下无油,却是世界三大石化工基地;70-80年代,接受联合国专家建议,大兴基础设施建设,致力改善硬软环境,积极引进国外资金,规划提供成片工业用地,并组建了裕廊集团。裕廊集团建设了7000公顷的工业园区和超过400万平方米的工业用房,目前掌管着39个工业园区和专业园区的建设,其中包括两个芯片园区、两个商业园、一个坐落于裕廊岛的化学工业中心和一个位于大士的生物工业园,实现了新加坡经济的迅速起飞;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新加坡政府清楚地看到,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存在很大的市场风险,特别是金融市场及其关联市场,如房地产依然隐藏着潜在危机。为此,他们开始全面的产业转型,大力发展it产业,使新加坡经济很快走上了持续稳定发展的新道路。进入21世纪,新加坡又开始发展赌博业,以此引进大量资金涌入新加坡,第二个赌城也将于本月28日正式开业。据介绍,新加坡的赌博业非常红火,正常爆满为患。

纵观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史,他们通过大力度的招商引资,实现了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经济增长方式的快速转型,走过了从劳动密集型到资金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和科研开发与服务密集型的道路。小平同志1979年访问新加坡时看到了新加坡引进外资所带来的巨大变化,回国后就致力推动了我国的改革开放。

高素质的人力资本积累

人力资本,特别是具有特殊才能的人力资本是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根本原因和不竭源泉。新加坡在独立之初是一个人力资源十分有限而且平均教育水平比较低下的国家。但它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一方面,在国内实行义务教育为主导和职业技术教育为辅助的普通劳动者的培养体制。新加坡的大学基本都办在西南部工业园区内,而且职业教育非常发达,培养的学生非常抢手,实习一年后就能成为熟练的技术工人;另一方面,大量引进最优秀的人才到新加坡工作,甚至不惜代价帮助年轻人进入新加坡接受教育。新加坡也采取了十分开放的人口政策,以世界上最优厚的待遇吸引世界各地最优秀的人才,同时,保证自由的出入,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这就解决了高层管理人员匮乏的困境,也保证了国家公务员队伍的稳定和均衡的成长。

刘先生告诉我们,多年来中国在新加坡留学的学生毕业时都会收到新加坡移民局的一封信,希望中国学生能够留在新加坡工作。当然,这除了经济上的原因外还有政治上的因素。新加坡是一个以华人为主的国家,华人在新加坡经济社会生活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近年来由于马来人人口数量的增长,新加坡政府不得不考虑华人的新生力量。

高集权的专制政治体制

新加坡实行的是一级中央政府集权专制政治,所有决策都由中央政府——内阁制定,经人民行动党操纵的国会立法后由各个部组织实施。而且新加坡是个法治国家,凡违反法律处罚都非常严格。专制的政治体制虽然降低了民众享有民主的权利,但保证了新加坡政府强大的执行力和高效率,同时也减少了实现民主本身所需要的社会成本,更重要的是避免了实现民主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特别是对新加坡这样一个自然资源十分匮乏的国家,国家的稳定比政治上的民主更重要。因为国内一旦发生动荡,资源的匮乏使其没有任何可以回旋的余地,必将短期内将国家置于灭顶之灾之中。如果马来西亚不向新加坡供应淡水,就可以在一夜之间将新加坡变成“焦渴”的城市。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加坡人十分明白发生社会动荡的后果。政治上的专制也许就是换取经济上稳定的成本。

与专制政治相配套的是良好的社会福利保障体制。政治上的专制不可能不引发社会的不满,为了解决这一棘手的问题,新加坡建立了普惠的社会保障体制,使每一个公民享有尽可能高的社会保障。也就是说,强势政府在剥夺民众民主权利的同时,也为民众提供了目前世界上最好的社会保障,这就消除了民众希望通过政治斗争谋取更大经济利益的潜在条件。可以说,新加坡建立的住房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教育制度等一系列维护民众基本生存和发展的保障制度是维持其政治上专制的必要条件。

专制的政治体制是否一定会导致官僚机构的腐败?这一点在新加坡是不成立的。新加坡政府十分清楚,要保障上述福利制度的实现,必须建立高效廉洁的公务员队伍,而这方面新加坡又是全世界的典范。以高薪养廉为基调的公务员体制,使得违规成本巨大,而法规的高度透明使其难有寻租的空间。同时,要素市场的高度开放使每个公务员面临巨大的外部竞争压力,必须勤勉工作,不断学习,才能保障自己不被世界各地的优秀竞争者所替代。当然,开放的社会环境,也给了许多选择政治民主而愿意放弃新加坡优裕生活条件的精英离开新加坡的自由。这一点也许就是新加坡始终保持活力的重要要素。

能够维持如此高的市场的开放水平、经济增长幅度、社会平等状况、政府的廉洁程度以及政治专制程度,恐怕除新加坡外绝无仅有。而正是这些条件的相互作用构成了新加坡经济增长的基本源泉,也就是新加坡的持续性竞争优势。

【第3篇】第75期领导干部经济管理研究班赴新加坡学习考察报告

第75期领导干部经济管理研究班赴新加坡学习考察报告

——重视教育和人才,实行精英治国。一是新加坡非常重视精英人才的培养教育,有计划有重点地培养和造就一批善于治党治国的精英人才。精英人才培养计划从学生上大学之前就开始实施。新加坡法律规定,公民在完成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后,要到军队服2年兵役,即国民服务,然后才有资格到大学就读。当学生考上大学后,总理公署通过考核评估,确定精英人才培养名单和培养方案。凡是被选入培养名单的学生,由总理公署提供奖学金,送他们到全世界名牌大学深造。在国外学习时间一般4-6年,其中大部分完成学业并获得硕士学位后即被政府招回本国服务。这些留学生就成为政府实施人才战略的重点培养对象。在人才的使用上,受政府奖学金的留学生学成回国后,由总理公署再确定今后的培养计划,并有计划地放在有关的工作岗位上接受实际锻炼。经过10年左右时间的实际锻炼和轮岗交流,再把他们安排到相对稳定的工作岗位上,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二是注重引进国外人才。对国外的科技人才和经济管理人才,则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引进和聘用。政府设有从小学到大学的奖学金,吸引外国学生到新加坡学习,毕业后在新加坡服务数年。每年都邀请外国大学生和研究生到新加坡实习,以培养他们对新加坡的感情。三是注重人才激励措施,调动人才积极性。无论公务员还是企业员工,其招聘、晋升和奖惩,都有一套严格的考核制度,保证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并用优厚的待遇激励他们施展才干。公务员薪金的设置,不同层次的人才拉开距离,相近资历的大学以上岗位高出初中以下岗位5倍左右。四是政府强调全民终身教育,重视公务员培训。通过税收统一征集技能发展基金,再根据员工的实际培训情况进行反补,以调动各单位开展员工培训的积极性。面对21世纪的挑战,政府制定了到的持续培训目标,规定公务员每人每年在职受训不少于100小时(约占工作时间的5%),培训情况纳入公务员考核,未完成培训计划由其上司负责。专司公务员培训的政府法定机构民事服务学院,开课100多种,各个层次、各种技能需求的公务员可随时报名参训。 ——人民行动党执政有方、领导有力。经过了解,其建党经验值得借鉴。一是注重以选拔优秀人才为核心,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尤其是以选拔高层次人才为重中之重。占党员总数不到1/10的干部党员是人才重点。党特别重视由党的现任高层领导和议员等直接推荐并选拔高层干部候选人,每年大概要约见100多位有潜能的人(相当于后备干部)。政治人才必须经过严格的程序筛选,包括与遴选委员会饮茶、交谈;接受专门委员会的考察;与由政府核心成员组成的委员会对话;与党的职业活动家、内阁部长组成的专门小组对话;与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组成的小组见面;一次严格的心理测试等。二是建立广泛联系民众的制度。其基层组织和2万多名党员,自觉实践党的宗旨,建立和保持了密切的党群关系。国会议员除反对党成员外,都是人民行动党党员,他们一方面担负着政府或所在选区的行政工作,一方面担负着所在选区的党支部工作,除参加会议和活动外,每周一个晚上到社区接待上访民众,帮助排忧解难,大到国家政策,小到家庭矛盾和个人困难、申请营业执照等。人民行动党的国会议员在一个任期内,必须上门将本选区内的住户拜访一遍,听取意见,嘘寒问暖。考察团全体同志参观后深受感动。在他们的示范下,很多党员坚持利用业余时间在党的基层组织中义务工作。我们接触的阿裕尼集选区巴耶利巴党支部的一名老党员,已连续38年义务为党工作,毫无怨言。人民行动党的自律、奉献和热情,每天都感动着民众,在全社会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三是党注重发挥社区建设的作用。建有“人民行动党社区基金”,主要服务于社区,特别是党办社区教育覆盖了与儿童教育成长有关的所有领域。既培养了未来的人才,又加强了党的社会基础。四是组织结构极为精干高效。当我们考察团一行步入人民行动党总部时,大家感到十分惊讶:没有门岗和警察,也没有多少工作人员,更没有多少人出面接待(仅一个讲解员,一个组织秘书),党的办公用房还是向政府租来的,全党常年用党费支付薪金的只有9名工作人员。每个党员每年缴纳党费仅7元,每个党员部长每年捐赠党费约2万元左右,党的财产和经费十分有限,也就没有腐败行为可言了。 3.新加坡经验给我们的启示。

新加坡的诸多经验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其一,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的选择必须符合国情,即使是先进的东西,总体上照搬也是不能成功的。新加坡可以说是把英国、美国的许多做法同东方儒家文化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新加坡模式。

其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键在于密切联系民众,切实为民众排忧解难。发展经济,降低失业率;发展政府组屋,实现“居者有其屋”计划;实行中央公积金制度,完善社会保障;议员接待日、民众俱乐部、民众联络所、人民协会、民意处理组等等,活动实实在在,没有形式主义,真正体现了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在新加坡看不到群众上访的事件,由此我们找到了答案。

其三,依法治国,是强国富民的重要保障。新加坡本是一个典型的东方式的人情社会,过去“情与理”往往是大于法的。为给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环境,人民行动党大力推进国家的法制建设,经过30多年的努力,新加坡成为世界上法制比较健全的国家。目前,建有近500种法

【第4篇】南京市检察干部培训团赴新加坡、香港培训考察报告

南京市检察干部培训团赴新加坡、香港培训考察报告

由全市各区县检察院和市院干警组成的南京市检察干部培训团一行二十人在邵长生副检察长的带领下,本着“开拓视野,学习提高,增进交流”的目的,经新加坡利康国际管理研习中心安排,于2002年9月10日至9月30日在新加坡和香港两地进行了为期二十一天的培训考察,听取了《新加坡国情与社会发展概况》、《新加坡的立法与行政机构》、《新加坡公务员体系》、《新加坡工商法令》、《新加坡的廉政建设及反贪污法令》、《新加坡的法律制度与司法机关》、《新加坡的刑法典和刑诉法典》、《新加坡的民事诉讼程序》、《新加坡的律师制度》等9个专题讲座,参观了新加坡最高法院、地方法院、市区重建局、总检察署、监狱、中央肃毒局,香港廉政公署、立法会等单位,了解其工作职责和工作程序。在整个听课和参观过程中,培训团的学员们带着了解、比较、扬弃的目的踊跃提问,形成了互动的学习模式。三周下来,不仅对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律制度及其运作有了较直观的感受,更是在不断的分析比较中,思考我国现行法制建设和社会管理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探求在结合本土资源的基础上移植一些先进的司法理念和管理方法,使新、港之行取得更直接的效果。

新加坡印象

一、多民族共存、多元文化融合的国家。

新加坡曾被英国殖民一百多年,1959年自治,1965年8月9日脱离马来西亚,成为独立的新加坡共和国。建国初期,新加坡面临着严重的住房短缺、人口膨胀、失业率高三大社会问题,政府通过建造公共住屋、实施工业化、发展基础设施等,于70年代末基本解决了生存问题,经济快速增长,80年代开始重视环境和生活素质。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新加坡在经济建设和其他社会发展领域取得了骄人的业绩,成为全球五大外汇储备国、四大金融中心之一,其人均国民收入达2万3千余美元。今日的新加坡以连续8年世界竞争力排名第

二、亚洲最廉洁的政府、全球最透明的商业行为等著称,其环境素质在亚洲也是首屈一指,是当之无愧的“花园城市”。

新加坡是个多元种族的国家,主要是来自马来半岛、中国、印度次大陆和斯里兰卡的移民后裔,种族和宗教问题是极其重要的社会问题,鉴于独特的人口结构和文化差异,新加坡政府始终推行种族和谐政策,在制订文化、宗教等各项政策时,以民族平等和促进交流为基本原则,如特设回教法庭施行回教法来处理回教徒的宗教、婚姻、财产继承等事务。新加坡社会包容兼蓄性很强,“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主、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同舟共济;求同存己、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为共同价值观。种族和谐政策的推行,增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和信任,减少了种族矛盾和冲突,增加了国家的凝聚力,形成了各民族团结一致共建国家的向心力。

二、廉洁、高效的政府,团结、安定的社会,高素质、强危机感的国人。

新加坡实行的是三权分立的共和议会制,人民行动党自1959年执政以来,一直一党独大,推行的是非共民主社会主义,走“精英治国”道路,强调通过法制和经济的发展来求得社会的平衡。从其四十年发展的轨迹看,新加坡政治上是典型的新权威主义,经济上是“四小龙”的东亚模式。新加坡执政党和由其组阁的政府具有很高的集体向心力,受到普遍的认同,在其领导下,新加坡这个面积仅600多平方公里的小国所取得的经济成就世人瞩目。虽然其对公民的政治权利加以颇多限制,西方国家多不认为新加坡是民主国家,但都认为新加坡政府是好的政府、廉洁高效率的政府,当然,新加坡公务员待遇很高,以高薪厚禄养廉养贤,被喻为“最贵的政府”。在社会管理方面,以李光耀和吴作栋为首的执政党,通过厉行法制,实施强社会控制力,政府的影响力渗透到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邻里警岗(类似派出所)、公民咨询委员会(类似居委会)、宗亲乡亲团体、职业团体等及时疏导社会矛盾,规范社会成员的言行举止,从而有效地维持整个社会秩序的稳定。正因为新加坡没有象西方那样走向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而是具有一种集体精神性的权威主义,才能够在这样一个种族宗教问题相当敏感尖锐的国家,长时间地保持政治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才能够集中精力进行国家建设。

新加坡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实行机会均等的教育政策,注重高级人才的培养,往往在中学阶段就开始物色可造就的国家栋梁之材,以奖学金等方式使其接受西方名校的高等教育,毕业后遵照合约回国为政府效力。这点从其公务员的素质,特别是法律官员的苛刻学历条件中可见一斑。新加坡政府在着力培养本国学生的同时,还非常注重外来人才的吸收,用这种最快捷的方式直接产生效益。我们感受颇深的还有新加坡人的普遍危机感,无论是高层人士还是普通国人,不因现有的成就沾沾自喜,相反均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特别是亚洲金融风暴后新加坡经济明显滑坡,政府和国人对原来的繁盛景象进行反思,对本国的处境重新审视,认为新加坡自然资源匮乏,经济的对外依赖性强,除人力资源外,别无优势,人人有危机感,工作勤奋有责任心。

三、法制完备且得到普遍遵从,具有高效率的执法体系。

新加坡以严刑峻法闻名于世,其立法完备、法网严密,事无巨细均有相应的法律规定,以法治国、治权、治民,是个高度法制化的国家,在执法方面十分严厉,任何人违法都要受到严厉制裁。新加坡国民能够理解法律制度是为保护多数人的基本权利和安全而建立的,故支持用严刑峻法的模式管理国家,大多能够自觉遵守并由他律转化为自律。新加坡的警察被授予很大的权利,其执法活动也受到广大居民的支持。在新加坡,司法享有很高程度的独立,法院的判案不受任何机构、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和影响,任何人一旦犯法都要受到制裁。如曾有荷兰公民范达米因携带毒品进入新加坡被判绞刑,荷兰政府和其他组织先后向新加坡政府求情,世界人权组织发表声明,要求新加坡总统出面干涉,反对施以死刑的国际特赦组织要求新加坡总统宽恕范达米,荷兰皇后也给新总统写信。这些求情均未奏效,新加坡按照自己的法律,按期绞死了范达米。

新加坡的法律体系深受原宗主国英国的影响,是个判例法的国家,但建国后不久就因地制宜地取消了陪审团制度,1994年废止了向英国枢密院司法委员会提出上诉的制度,最高法院内的上诉庭成为新加坡的最终上诉庭。在近年来进行的司法改革中,以拥有亚太地区速度最快、反应最强的法庭制度为目标,杨邦孝大法官在司法行政方面作出了多项改革措施,如为解决突出的案件积压问题,设立夜间法庭、民事和刑事案件均采用审前会议、将承办死刑案件所需法官的人数从两人减为一人、简化诉讼程序、简化一些形式上的繁文缛节等。新加坡的司法制度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演变,力求为公众提供一个有效率的法律体系。根据瑞士的国际管理学院/世界经济论坛所出版的1993年世界竞争力报告书,新加坡的司法制度在新兴工业经济体系中名列榜首,说明了公众对司法公正的信心程度及外国人对新加坡法制的评价

四、以方便、快捷为目的,高科技普遍应用于司法领域。

新加坡在司法界、法律服务界及政府的行政上积极推行电脑化,日益先进的科技水平在新加坡的司法领域中得以大量运用。参观过程中,高等法院内的高科技法庭令我们赞叹不已,它拥有目前最先进的电脑及视听设备和系统,在法庭审理过程中,对物证、位置示意图、视听资料等均用多媒体电脑进行展示,使法官、旁听者更加直观地了解案件真象及证据。为了使一些特殊证人能够不受干扰地提供证词,在法庭外有专门的证人室,通过视听监控系统进行交流,既避免了证人与嫌疑人直接见面的尴尬,也使证人的全部作证过程能被直观地反映,便于质证。在海外的证人也可通过这些设备和系统向法院提供证据作证,以节约诉讼资源,降低诉讼成本。1997年,法院开始施行以电子方法呈递文书的高效系统,诉讼当事人的律师通过电子存档系统呈递诉讼文书,而法庭通过该系统和律师直接沟通。新加坡还大力推广法律网络,该网络包容了许多系统如判例法、数据库、综合法律咨询等,为律师及公众服务。他们认为,法律网络不仅能使法律服务的成本降低,提高速度和素质,更为重要的是它表现了政府与律师在资讯技术上所作的一项策略性投资,能把新加坡的法律服务水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具有更强的国际竞争力。当然,日新月异的科技也淘汰了一些不能及时适应的法律工作人员。

五、新加坡法律规定和法律执行的特色。

就刑事法律规定和执行而言,与我国有明显差异的有:1、无犯罪和违法之分,任何轻微的危害行为,只要其性质符合法律的规定,即为犯罪,一般无犯罪的定罪数额标准。2、其所称的“贪污”类似于我国所说的“行贿和受贿”,而侵吞公款的行为,以其侵吞的方式认定为盗窃、诈骗等。“贪污”主体无特殊要求,任何受雇于政府、公共机构及私人企业的雇员都可构成。贪污犯罪的举证责任倒置,由犯罪嫌疑人证明自己所收受的财物等有合法理由,否则就是犯罪。3、保留肉刑(鞭刑),相信鞭刑具有阻却犯罪的威吓力,死刑采用的是传统的绞刑方式。4、逮捕权、保释权属法院,但挪用公款、贪污、强奸等不需逮捕令便可逮捕。5、证人必须出庭,任何人接到法庭传票不到庭,被认为是蔑视法庭,法庭可签发逮捕令。不协助警方提供证据的是犯法行为。6、犯罪嫌疑人在被警方调查期间无权请律师,直至被控上法庭才可。7、上诉是书面审,且有可能加刑。8、刑事案件在听审前,须经过法院的过堂和审前会议。9、检察署是政府的法律服务部门,属行政机构,没有法律监督权,总检察长是政府的首席法律顾问,一切针对政府的民事诉讼都是以总检察长为被告。10、无错案追究、国家赔偿制度。

香港廉政公署印象

由于培训团在香港停留时间较短,其繁华都市的景象留给我们的也只是浮光掠影,在港访问的单位有廉政公署(以下简称廉署)、高等法院和立法会,其中特别用三个半天的时间与廉署的三个职能处进行了近距离接触,听取了有关职能和运作的介绍。

廉署成立于1974年,其成立背景是香港

六、七十年代贪污现象①普遍存在,“集团式”、“有组织”的贪污活动严重,明目张胆,贿款数额宠大。为打击贪污犯罪,迅速改善政府形象,香港成立了专门的肃贪机构——廉政公署。其独立于香港政府的框架,廉政专员直接向行政长官负责。廉署的工作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调查、预防和教育,三管齐下对抗贪污。这三项任务由廉署的三个专责部门即执行处、防止贪污处和社区关系处负责执行,行政工作则由行政总部负责,共有1300余名职员。执行处是廉署的调查部门,负责接受、审阅和调查有关贪污的指控。其线索主要源自市民的举报。近年来,廉署每年平均接获4000多宗贪污投诉,其中七成是署名举报。防止贪污处负责审查政府部门及公共机构的工作常规及程序,提出改善建议,以减少贪污机会,同时应私营机构的要求,提供免费的、配合实际情况的防贪意见。社区关系处教导市民认识贪污的祸害,并争取市民积极支持反贪污工作,其工作策略是深入社区,推动各界人士采取预防贪污的措施及提倡诚实、公平等正确的价值观。

在对廉署本身的监察和制衡方面,廉政专员要定期向行政会议汇报重要政策及事项。此外,检控的决定在律政司司长手上,而廉署某些权力的运用亦须经法庭批准,目的是将滥用职权的机会降至最低。廉署各部门的工作都由一个独立的防止贪污咨询委员会指导和监察,其成员来自社会各阶层,均由特区行政长官委任,由他们听取及审议所有贪污举报、调查及检控结果,建议应采取的行动,对防贪工作作出具体指导和监督。廉署还设有一个内部监察和调查单位,确保廉署职员的廉洁及诚信。鉴于廉署工作的高要求,其工作人员大多为聘用制,合约两年半,到期进行鉴定,工作成绩不理想者就不再续约,以此来确保廉署工作人员恪尽职守,精益求精。

廉署成立近三十年来,在打击、预防贪污犯罪方面所取得的成效是有目共睹的,也为特区政府树立起廉洁高效的形象,当然,随着时事的变化,廉署同样面对着一系列的挑战,如举报数持续偏高,越境贪污、执法人员与黑社会勾结的贪污较多,犯罪手段专业化、科技化,贪污调查取证困难,受人权保护的限制增多等,廉署也在不断研究问题,加强与内地的合作,努力去解决问题。

新港之行引发的思考

一、法律的继承、移植和创新

就新加坡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而言,明显地显示出大度地继承和因地制宜不断变革相结合的特点,新加坡人对被殖民的历史是非常冷静的、实事求是地看待,认为是殖民创造了新加坡,故对代表英国发现新加坡的莱佛士①很是推崇。独立后顺理成章地继承了殖民时的法律制度,并对英国的法律乃至运作模式表示了长时间的尊敬和效仿。但是,其又能够根据本国的具体状况,不断地进行调整,如前所述地废除陪审团制度和不再沿用英国判例、九十年代司法改革的一系列内容等,对其他国家的法律也进行了有益的借鉴②,使法律这一上层建筑能保持与经济基础和社会现实的适应。反观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法治,则似乎碰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那就是“传统的精华不能充分继承,传统的糟粕无法彻底扬弃;西方文明不能深入地引进,而欧风美雨不能严正地排拒,仇外与媚外的情结纠缠在一起”。一方面,中国法治要走本土化的道路,因为传统作为一个活的历史连续过程,并未因其是过去的东西而丧失其自身的价值,相反,它还在一定程度上以某种新的形式获得延续,进而在现代法治中发挥新的作用;但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的发展更多地参与着世界性的进程,更多地承担了世界性的责任,同时也是由于现今中国的法律已经超越了通常意义上的时空界限,法治西方化或全球化的呼声也不绝于耳。当今中国法治建设,其实就是如何走继承、移植、创新之路。这里不谈具体的内容,认为首先是心态很重要,始终保持实事求是的客观态度,不斗气、不逞能,只唯实,是新加坡人给我们的作出的榜样。

二、如何看待刑罚的威吓力

群体利益至上是新加坡司法制度的根本原则,大法官杨邦孝说:“刑事司法的目的必须是保护公众,这是任何一名主审刑事案件法官最优先最重要的考虑”、“法庭判刑时,公众利益有时会比被告人的处境更重要”,因此新加坡选择了用严刑峻法来达到维护社会利益的目的,至于为世人所关注的人权保护,在新加坡似乎主要体现为群体的人权而非个人的人权③。据我们接触的授课老师和司法官员,均相信严刑峻法的威吓力,包括问及是否应保留鞭刑,均持肯定态度,这虽然不能代表所有人的观点(任何观点都会有争议之处),但新加坡公认的良好治安状态与此应有相当的关系。说到相信刑罚的威吓力,应该是和法律文化的传统有关,虽然鞭刑是源自英国的刑罚,但仅在新加坡保留下来,说明其有相应的文化背景和现实需要。中华文化的传统是注重群体的利益而非个人的利益,这点在当今西方人权保护理念的冲击下,往往被时髦者摒弃,但是,新加坡的强硬之处就体现在敢于对西方的颇多指责说“不”,根据其实施的社会控制政策,保持其严刑峻法的特色。这里又要涉及到一个法律移植问题,我国的刑事政策一直以“严打”为主,理论界的轻刑化和实务界的重刑化纷争不止。新加坡之行,就如何看待刑罚威吓力方面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严刑峻法=良好治安是个表象的答案,只有具备一系列的条件,才能划上这个句号。以反贪污为例,新加坡公共服务体系的廉洁度是公认的,其对公务员管理的严格和处罚的严厉也是共知的,其廉政建设的经验是:“不能贪、不敢贪、不想贪、不必贪”,“不敢贪”(贪污者难逃法网,处罚严厉)仅是其中之一,还须和法制健全不能贪、具备较高道德不想贪、薪金高待遇好不必贪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廉政的效果。故良好治安依赖于很多因素,包括很强的社会控制力、良好的物质基础、巨大的犯罪成本等,当人民能自食其力、安居乐业时,犯罪现象自然会减少,刑罚和相关因素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应有的惩罚和预防的效果,因此,对待犯罪问题,应从社会性学的角度去看待、处理,光靠“打”是不行的。

三、法制需要公众的信赖和尊重

作为一名执法人员,最为欣慰的莫过于自己的执法行为得到公众的认同和支持,维护了社会的正义,同样,一个国家的司法制度亦需要公众的信赖和尊重,关于这点,新加坡做得较为成功,以警察执法为例,警察被赋予很大的职权,其中一些在我们看来确有侵犯人权之嫌,如在窝赃案中,无须搜查令警方可到任何人的住处搜查贼赃等,而新加坡民众由于具有相当高的法制意识,对警察等的执法行为相当支持,对司法机关的裁判亦表示尊重和执行,因此,新加坡不存在法院执行难的问题,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正当的途径解决。之所以能取得公众的认同,我们认为在法律代表群体利益的基础上,以下两点很重要:一是司法独立;二是严格执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是表现在口号上,而是体现在执法中,当民众确实看到法律是在伸张正义,执法、司法是公正的,才会由衷地表示尊敬和服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进行法制化建设,立法的广度、深度是有目共睹的,欠缺的是执法的力度,因此严格执法才是我国法制化的当务之急。我们应看到代表社会文明进步的法制化对社会经济各方面的能动作用,只有当法制得到公众的认同,自觉维护法律的尊严,司法才是成功的,才能取得真正的社会效果。

四、以人为本,培养人才,善用人才

今天,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经济”的新时代,在这个新的经济阶段里,掌握和运用知识的人成为最重要的生产力。新加坡一直把“人”当成第一因素,意识到教育领先的至关重要,全力推行科技兴国的策略,大力提高国民素质。新加坡今日的成绩与其良好素质的劳动力队伍和任人唯贤的精英治国方针分不开的,政府揽尽了各行各业的精英人士,使其为国家效力,以至于反对党和私人机构抗议政府垄断人才资源。以法律服务界为例,其从事法律服务人员的要求是相当高的,要想取得新加坡的律师资格,首先要有新加坡国立大学法学院或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伦敦大学、伯明翰大学;或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墨尔本大学及新西兰的澳克兰大学的第二等以上荣誉学位,参加律师资格统一考试,实习6个月后方可申请,其对检察官、法官的任职资格要求以具备律师资格为基础条件。在新加坡,我们的直觉是唯有多读书,接受高等教育才有好的出路,戏称为“新科举制度”。虽然学历并不等于能力,但是学历应作为必备的专业背景,是能力的一个很重要的参考指数。相比较之下,我国法律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因传统、机制、观念等原因相差甚远,各领域的精英人物(如“海归派”)为政府效力的也不多。当我们关注新加坡高薪养廉的时候,应更看到其养贤的一面,他们认为高薪等于高素质人才,等于高效率政府,精英治国的方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新加坡培养人、使用人的理念和措施确实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五、执政党的建设

人民行动党成功执政四十年,政绩显著,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长期致力于廉政建设,防止和打击贪污腐败,以良好的政风,营造了亲商的环境,有力地保障了新加坡的发展。其成立时就把党旗基本色调定为白色以示清廉,几十年来,在廉政建设方面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理论和制度,规定任何政党、国家机构和政府部门、任何个人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决不允许凌驾于法律之上;对权力腐败的惩处和防范措施必须行之有效、强而有力;法规制度严、执法严、监督严,使贪污成为高风险的罪案,腐败者须付出十分高昂的代价以至于不敢也不愿去冒险。建国以来,已处理了数起政要的腐败行为,如前环境发展部政务次长黄循文,1975年被指控接受印度尼西亚商人84万新元的贿赂,被判罚款并坐牢18个月。新加坡商业事务局局长格林奈,1991年被控犯有“欺骗罪”,其中一个罪名是1990年他向财政部申请一笔购买新汽车贷款,却挪用来还一部旧汽车的账。结果,格林奈被判处3个月的监禁,并失去公职,担任公职20年的50万新元的公积金和30万新元的退休金也因此被取消,从此身败名裂。正因为人民行动党反贪立场坚定,采取了道德教育、制度规范、法律惩处、高薪养廉、组织保证、舆论监督、领导以身作则等一系列措施,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才建设了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府,一个取信于民的政党。过去曾经有过一种论调,认为只有实行西方的多党制,才能解决对执政党的监督和防止党的腐败问题,但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实践在某种程度上否定了这个论调,其治党的经验,值得借鉴。

当然,在新加坡短短的十余天里,我们亦感受到不民主、不自由的一面,如平静水面下的暗流,出于直观感受,故不在多言。目前新加坡正遭遇建国以来最困难的时期,全球性的经济衰退,给经济外向型的新加坡带来沉重打击,使新加坡20多年来年均增长8%至9%的经济形势,在今年三季度首次出现负增长,人民面临失业、减薪、生活水平下降的威胁;美国“9·11”事件又使新加坡雪上加霜,在经济衰退加剧的同时,又面临安全问题。在此严峻形势下,人民行动党在刚结束的大选中第10次蝉联执政,充分证实其威信和治国的能力。

(作者:南京市人民检察院 邵长生 曹琼)

【第5篇】新加坡教育考察报告

新加坡教育考察报告

2003年金秋十月中旬,我考察组一行16人赴新加坡教育考察团前往新加坡,参观了新加坡的三所中学、一所初级学院、一所大学和一所中学宿舍,与新加坡教育部官员、中正中学和四德女子中学领导、德明政府学校宿舍辅导教师等进行了座谈,了解和亲眼目睹了新加坡教育(主要是基础教育)的一些现状和情况,感慨颇多。

不断分流的教育体制

新加坡的小学至中学同国内一样是6+6学制,共12年,但具体结构上与我们的差别很大,一是采取不断的分流,二是初中叫中学,高中叫初级学院、理工学院或工艺教育学院。新加坡小学实行4+2学制,小学4年级完后就分流成em

1、em

2、em3,6年后就进行小学离校考试,根据成绩报读各中学。中学(即初中)读4年,毕业时参加英国剑桥普通文凭考试(即'0'水准考试),根据成绩报读不同的高中。成绩优秀生就可读初级学院,它是大学预科,读上初级学院就是向大学的门槛迈进。次等生就可读理工学院,再次等生只能就读工艺教育学院。这两类学院毕业后其文凭即为大专。如果理工学院毕业生成绩冒尖的,可申请读大学,入学者就直接进入大学二年级。重庆的初三留新学生所就读的中学,包括中正中学、四德女子中学、淡马锡中学和海星中学,都是新加坡200多所中学中排名前10名内的名牌中学,他们毕业后就报读初级学院,然后毕业后申报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三所大学,也可申报读英国剑桥等大学或其他国家的大学。

东西方教育的结合

东西方教育有许多不同之处,最明显之处在于:东方教育注重知识的系统传授,以考试成绩排名,学生死记硬背的成分多。西方教育注重知识的点拨和研究,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给学生留有思考、发挥和创造的较大空间。而新加坡的教育将东西方的两种教育进行结合,吸取各自的一些东西,试图建立一种东西方融合的教育制度。中学以分数排定名次来评价优劣,也以分数排名收生;大学生以积分多而选住好宿舍,学习优等方能申请社会兼职(打工);较多的死记硬背、补课、家教、学生负担过重等在新加坡也一路通行。同时,上午行课、下午搞社团兴趣等课外活动;鼓励学生能说会道、会思善用;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和发挥特长等在新加坡也搞得有滋有味。在考察中我老是有一种感觉时时浮现,那就是新加坡教育有东方的十分看重成绩,又有西方的大肆张扬个性和爱好。可以说,只要你有能耐,甭管你是哪方面的能耐,你都能在新加坡找到用武之地,特别是上了初级学院和大学,各种比赛都是你施展才华的舞台,如果你是德才兼备者,国家的、企业的许多奖学金都向你张开双臂,顶尖者还能获得最高奖--总统奖学金。重庆初三留新学生在这种教育环境中体会最深。尽管他们有吃苦耐劳、勤奋好学的潜质和习惯,然而他们一刻也不可懈怠,因为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向着初级学院和大学直奔。

我们向新加坡教育部官员询问了几个数字:新加坡计划小学生人数的20-25%读大学,40-45%读理工学院,35-40%读初级学院;中国初三留新学生的水平,相当于新加坡中三学生水平的前20%;中国初三留新学生读大学的有90%以上能获得奖学金,未获奖学金的还可免息贷款;在新加坡的财政预算中,处于第一位的是军费,第二位的是教育经费。

没有'义务教育'概念

在国内,义务教育家喻户晓,作为教师,义务教育更是深入人心。可在新加坡却没有义务教育这个概念,无论是它教育部的官员,还是下面的中学校长,都给我们表达了同样的意思。而我们觉得新加坡是没有义务教育的义务教育。例如,中学生每月只交学费7新元、杂费5新元,这与我国相比学生交费的确很少。还设有'清寒助学?quot;,实行'0'水准会考免费午餐等。对于留新的外国学生,不仅不收学杂费、住宿费、早餐费等,还每月发给每生200新元,以解决午餐、学习用具、零用等。有学生透露,他们如果节约开支,每学年6月和12月两次放假回国,其机票费不在话下。每天下午学校组织的学生补课也不收费。每个学生每年有国拨的800新元作为课外活动费,一般的课外活动也不收费,只有一些长期请企业、科研单位的辅导老师在所拨经费不够的情况下,才向学生收一点。要是你乐意去请家教,也得照价付钱。

我们代表团一行大为羡慕的是,中学校长不必成天为钱发愁,所有的经费都由国家拨,除非学校要扩大原有建筑面积修建房屋,只需要自酬5%的经费即可。因此,在中正中学、四德女中、南洋华侨中学以及华中初级学院几所学校,其房屋建筑都是很有特点的,各种用途及功能的教学用房、场地及设施设备均较为齐全。那种为筹集经费绞尽脑汁地招收大批自费择校生的情形,在新加坡不复存在。

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

中新两国人民同属炎黄子孙,其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即使到了现代化的今天,新加坡的中国传统文化也具有浓厚的色彩,到处都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赴新加坡前,看到一则报道新加坡副总理在一次大会上大谈岳飞,号召人民学习岳飞的'精忠报?quot;,以振国人之精神,推动国家的发展。

在新加坡,座谈访问、逛商场、游公园,无论你走在哪里,基本上没有语言障碍,中文作为它的四大语言(英文、中文、马来文和泰米尔文)之一,我们相互交流起来很方便自然,毫无异国他乡的感觉。中国传统的儒文化如仁、义、礼、信、道以及人民群众勤劳勇敢、坚忍不拔的精神,在新加坡的几所中学中体现得比较充分。你可以看到'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等熟悉的诗句,也可以看到取名'诚毅楼'、'竹林居'等楼房,还可以看到以忠

1、忠

2、忠3……等取名的班级序号。在中正中学,学生的中国书法兴趣小组,其书画作品在至少两栋楼里都有集中的展示,书体多样化,质量也不错。这情景,仿佛是在我自己的学校。在四德女中,校徽图案高高地放置在办公大楼的墙上方,校徽上写着校训:诚、毅、礼,并将师生的座右铭'坚持不懈,礼貌待人,诚实正直'印刷在学校的墙壁上。我真没想到,在这个国度上,这样如此看重中国传统文化,我刻制的两枚印章赠送给中正中学的余立信校长和四德中学的梁锦媚校长,也算是我找到了知音,使我暗暗高兴不已!

英语是'敲门砖'

我国有句俗话:'字是打门锤。'过去未普及电脑时,写字显得非常重要,有的还把你写字的水平与文化水平相提并论。如今电脑盛行,不少人对写字不大用功了,什么东西都用电脑制造。在一些人眼里,用手写的东西是跟不上形势的表现。有人告诫我“顽固写字”者,不用电脑,不用说逛'地球村',就是过去学过英语也将失去记忆。走出国门,才深深体会到外语的重要性。

在新加坡,英语是每个人的第一语言,不会英语,将一事无成。我们初三留新学生起初三个月是专门强补英语,之后才上其他学科的课。所有学科上课都用英语,如果你听不懂英语,即使是简单的学科内容你也束手无策。学校为了便于中国学生熟悉英语,就将他们分散与印度、马来西亚学生的宿舍内住,使之随时都用英语交流,造成一种无处不在的英语氛围。新加坡教育部官员说,我们的初三学生的英语水平,只相当于他们小学三年级的水平,难怪我们学生感到最恼火的是英语,这不单是词汇量的问题,而且更重要的在于听、说以及用英语的方式去思考、研究问题。新加坡及欧美国家的大学要求中,英语未达到a

1、a2(相当于我们的优、良水平)成绩的,就不能申报好的大学。校长们告诉我们,中国学生毕业时都能达到这个水平,但开始第一年一般只能考个b3(相当于我们的及格水平)。所以,我们留新学生需要花很多精力学习英语。

以人为本

在建筑设计和用材上,新加坡的中学都不追求豪华,更不盲目攀比,在考虑美观、大方的前提下,尽量考虑适用性,达到物尽其用,不至于浪费。在那里,我们见不到一个雄伟的体育馆,恰是各自不同的操场和体育设施。尤其与我们不同的是,每栋楼房的底楼几乎都是用几根柱子撑起而无墙壁的,便于学生学习、活动和行走不被日晒雨淋。南洋理工大学内凡有车站的地方,都修建有阳光棚长廊抵达公寓、教学楼或办公楼,就这一工程就花了300多万新元。

学校的器材、器具,鼓励学生多使用。比如四德中学,就把钢琴分别安放在休息室、走廊等地方,便于任何学生随时弹奏。

在学生宿舍,设有阅览室、自习室,甚至还有可供学生需要煮汤的炉灶房间。每7--8个学生就配有一个辅导老师,负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在师生关系上,校长和教师叫学生都只喊名,省去姓,犹如家庭成员般的温暖;当学生犯错时,老师对其进行批评教育是以关心的态度和谦和的语言,对错误性质严重一些的学生给予公开批评的办法。新加坡规定,教师对学生不得进行体罚和变相体罚,唯有校长才能对极个别的男学生采取一定的体罚措施。

几天短暂的新加坡教育考察,引起我许多思考:教育的传袭性怎样才能发扬广大?教育的借鉴性如何掌握好分寸?东西方教育的优势究竟怎样结合?教育如何才能丢掉教师们不断透支着生命的沉重负载?新型师生关系怎样才不至于停留在口头上……尽管中新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有所不同,但新加坡办教育既与世界接轨又不失自己的优势的思路值得我们研究,注重人文因素和以人为本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

中国的教育改革任重道远。

【第6篇】新加坡教育考察报告----教育新名词解读

新加坡教育考察报告

----教育新名词解读

昆山市柏庐实验小学 宋瑞龙新加坡是一个花园城市,其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和谐共处的多元民族,干净整洁的街巷道路,快速便捷的交通状况,遍布全国的绿树鲜花以及普遍优秀的国民素质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新加坡作为一个建国历史不长,地域面积不广,资源能源贫乏的国家,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奋斗,如今已发展成为一个经济高度发达和社会高度文明的国家。研究新加坡发展的奥秘,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新加坡的快速发展与国家高度重视教育和发展教育息息相关。

作为东西方文明融合的典范,新加坡独特的教育制度、先进的教育理念、严格的教育管理、大量的教育投入以及敏锐的改革意识,在聆听报告、实地参观、交流探讨及考察体验过程中,时时给我们以启发。新加坡教育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深思和借鉴的地方,而新加坡教育有许多新的名词吸引了我的眼球,引起了我的兴趣与注意,也激起了我的探究欲望。对这些名词作深入的解读,也许可以窥探到一些新加坡教育的成功元素,从而可以引发对我们基础教育改革、对学校管理改善的一些思考,并予以学习和借鉴。

深 广 活 动

名词出处:南洋女中是新加坡一所非常优秀的学校,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和辉煌的办学成果。在南洋女中,我第一次听到了这样一个学校教育中的新名词----深广活动。

名词描述:为了扩大学习范围,让学生充分利用学习机会,每年11月间,南洋女中为所有的中三学生安排一系列的年终深广活动,学生可根据兴趣与能力,选择她们想要参加的活动。中三年终深广活动包括以下项目:海外浸濡学习计划:学生可选择到中国、英国、澳洲和纽西兰的顶尖学府浸濡学习;社区服务计划:学生可选择留在国内做社区报务,也可选择到泰国清迈或海南岛去进行社区服务,如建鸡寮、教导乡下孩子基本卫生常识等等;工作实习计划:这个计划让学生在正式踏入社会之前,有机会尝试工作的滋味,体验和学校不一样的生活;其它活动包括企业课程、高级生命科学课程、环境科学课程等等,体现了一种实实在在的职业和升学指导。

而在中

一、中二,也安排了日常的深广活动课程,包括中、英文口艺训练课程,中、英文戏剧训练课程,中华文化欣赏课程,跨学科专题作业舞蹈课程,青少年哲学,资讯科技课程,马来语和马来文化课程,思维训练课程等。这些课程的开设既满足了学生的自主选择,对学生而言又是一种选择的导向。

名词解读:新加坡教育实行的是精英教育,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就实施分流,这样的分流将伴随着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应该说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学生、家长,伴随着不断的分流,在考试及升学方面的压力是巨大的,这与我们国内目前的教育状况情形基本相似,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可透过上述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深广活动,我们却惊异地发现:新加坡对学生的教育培养目标是全方位的,绝非是单一的学科教育。他们重视的是学生除学业以外的各种能力的培养、公民意识的培养、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因而学生的素质及发展也是全面的,他们实施的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更象是素质教育。这可以从南洋女中的办学宗旨中得到印证。南洋女中的办学宗旨是:在于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成为一个品尝兼优、堂堂正正的人。南中学生身心健康,有浓厚的艺术修养,掌握先进的资讯科技,富有创意,勇于创新,有团队精神,是卓越的领袖人才。南中学生好学不倦,志在四方,心系祖国,献身社会。

为何面临着巨大的考试及升学核压力,新加坡还能如此重视并大力开展这样的深广活动呢?深入探究,原因是多方面的。因为从新加坡的国情看,“以人取胜”意识特别强,只有培养普遍优秀的人才才是国家迅速崛起并长盛不衰的关键。虽然新加坡实施的是精英教育,但绝不是培养只会读书的书呆子,而是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另一方面,新加坡教育。因认清了世界人才培养目标变化革新的趋势。因而他们能够正确妥善处理学业与活动的关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这正是我们应该思索和借鉴的。我特别关注的是繁重的学业考试与丰富多彩的活动本身就是一对矛盾,甚至是十分对立的矛盾,能将两者较好地予以调和,我想是一种理念的作用,更是一种制度的制约。在南洋小学、南洋女中,我们都亲身感受到了制度保障辅助课程、深广活动蓬勃开展的强大作用,使两者能够艰难地予以融合。这样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当然素质会更全面、公民意识会更强烈、社会责任感更强,将来能更加适应新的形势,成为优秀的国民。

深入、广泛的深广活动,令我们耳目一新,感触良多。看看目前我们的教育状况又是如何?与新加坡相同的是,我们一样十分重视学生的文化学业,甚至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全面的素质,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等方面,我们空有口号,缺少的是一种强烈的意识,更缺少一种制度的保障,教育的真正转轨还有待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和加倍努力。

新加坡的教育选择既是一种民族化的选择,又是一种世界性的选择,还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普遍性选择,这种选择无疑能激起我们教育工作管理者的思考和创新。

专 题 作 业

名词出处:赵静姣,一名在国内从事12年教学工作,原吉林长春市实验小学的教师,自1999年到新加坡定居以后,一直从事华文教学工作,教过很多中小学。在她所作的《新、中两国中小学教育发展、制度的比较》报告中,两次提到了“专题作业”这一新名词。

名词描述:专题作业在中学及小学中均有,是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教学的有关单位,学生搜集材料、制作海报、集中展出,专人讲解,老师点评。学生学习主要用电脑,兼以用纸。它已经成为新加坡中小学教学的主题,新加坡还经常举办全国性的学生“专题作业”的评比活动。

名词解读:“专题作业”与国内目前推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中推崇的“综合实践活动”及学科教学中的“综合性作业”有相似之外。所不同的是,在新加坡每个学科都有专题作业,涉及的面很广泛,而且已经成为中小学教学的主题。

联想到许多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阶段,也早已经开展了这方面的实践与探索,甚至在小学阶段就有《试论二次大战》这样鸿篇巨作般的论文作业。新加坡十分注意吸纳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跟上世界教育的崭新潮流,以此来推进本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因此新加坡学校借鉴了西方的经验,并结合自身的特点,注意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合作精神。

新加坡学校的考试试题知识面广,涉及范围大,有时几乎不考教材内容,需要学生有较为宽广的阅读面以及较强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创意能力等综合能力。因此,“专题作业”这一形式能够较好地让学生得到更多的实践、锻炼和发展的机会,从而提高自身的能力,同时也能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

而目前我们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因为缺乏必要的纲要、教材、模式及评价等凭借和依据,只凭着一种全新的理念以及课程表上的课时安排,在包括师资、指导等准备不足的情况下仓促上阵,致使许多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仅仅流于形式,有时甚至有名无实,到了难以为继的尴尬境地,实在令人担忧。而学科教学中的综合性作业,也仅仅处在刚刚起步阶段,没有引起广大教师的注意,更无从形成教学的主流。因此,新加坡学校“专题作业”的做法,应该值得我们深究及学习,否则,课程改革到头来只能走入理念与实践脱节的死胡同。

学 校 优 秀 模 式

school excellence model

名词出处:在新加坡培训期间,有幸聆听了陈瑞才校长的两场报告,其中他介绍的新加坡学校管理中的“学校优秀模式”(sem)引起了大家的普遍关注。

名词描述:“学校优秀模式”是学习优秀的管理经验及新加坡的评估经验而整合出来的,可评估学校的全面工作,学校亦可根据此对自己做内部的评估。sem是建立在七项基本的价值观及原则上的,这些价值观与原则考虑到学校成功的各种因素,把sem定义为“使学校获得持续进步并创新的工具”。

学校优秀模式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评估领导者,着重评估三个方面,即人事管理,策略性计划,以及资源的管理;第二部分,评估学校改进过程,这是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过程,着重听取学校的意见,员工的意见,社区的意见;第三部分评估学校主要成绩表现,表现在学校的德智体美群等几个方面。

名词解读:新加坡一向以严格的管理而著称,其学校的管理当然也有独特的一面,而现行的“学校优秀模式”则是评估学校管理的有效手段。此模式有着其独到的价值观,它把整个学校管理可看成是“人+系统=组织优秀”,“人的”含义丰富,即以学生为第一,教师为钥匙,还包括有目标的领导;“系统”即学校的整个管理过程,包括学校系统的支持,与伙伴的合作,理性的管理;“组织优秀”即是学校及其部门组织持续的改进与创新。以上七个中心价值观突出了至上的理念:那就是,所有的教育过程都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学校要取得优秀的成绩,取决于领导人的献身及对这七项价值观及原则的接受。他们之间的关系为:“人”是新概念、进步及创新的来源,要达到持恒的好成绩就有赖于学校中的所有“人”。资源与动力系统使教育得到成果。学校的领导层如何管理这些资源,将决定学校取得教育成果的程度。

从这个模式的研究与探讨中,可以给我们以下几个印象深刻的启示:一是,新加坡学校的教育理念真正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而决非是一句空泛的口号。从新加坡教育部的四个核心办学理念(双语政策与多元社会,强调母语教育的重要性,因材施教与分流,教育政策因时制宜)可以看出,教育的全部理念均归于“以人为本”。因而,在学校教育管理及其过程中,包括对学校的评估均能注意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有理念的提出,有制度的保障,有教育的过程,“以人为本”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否则,口号只能永远停留在口头上、报告中或者宣传牌上,只能成为教育的一个美丽的谎言。二是,在学校管理中,校长的作用更加凸现,因为学校要取得优秀的成绩,取决于学校领导人即校长对模式中的价值观及原则的接受,还取决于校长的献身敬业精神。所以,新加坡的校长压力更大,承担着比我们国内校长更为沉重的负担。虽然他们不用像我们国内校长一样要化费大量精力和时间用于办学经费的筹集,但他们面临的考试排名、学校管理、社会家长监督等方面的压力也是我们所无法比拟的,他们的敬业精神更是我们所应该学习的。三是,此模式既是学校一切管理工作的依据,同时也是上级对学校评估的依据,所以学校的管理更加全面,更加规范,更加有效。这样的标准与我们国内现行的常规管理学校、省级实验小学及各类先进的评估标准有类似之处。但我们国内的各项评比类别太多,区别太大,每一类评估都要按照其标准和要求做一套资料,做一次准备,学校常常疲于应付。如果有一套比较统一与集中的评估标准,可以使学校能够集中精力、物力与财力,做好学校应该做好的事情,而不是象现在一样,四处出击,到处创建,浪费了许多宝贵的资源与时间,而真正的意义与效果却并不理想。

sem,可以给我们更多的启示。

新加坡教育融合着东西方文化的精华,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更有着独到的见地,值得我们去学习、考察及探究,而本人因学习时间短,观察思考不够,缺乏敏锐的分析比较,因此上述见解实在是挂一漏万,甚至错误百出,敬请批评指正。

昆山市柏庐实验小学

宋瑞龙

6月

【第7篇】新加坡考察报告

因为要赶路,省住建厅在金湖召开的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推进会还没结束,我们就匆匆出发了。虽然天公不作美,但我们还是一路用足政策,加速前进,到南通已是下午两点多钟了。首当其冲的是要填饱肚皮。也许是在新区的缘故,我们在大街小巷跑了几大圈,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个小吃店,依旧三菜一汤,与昨天在高速服务区一样的价格,四十块钱,但口味却要好多了,我和吉师傅两人很快就吃了个碗底朝天。

到指定集合地点市行政中心西北大门正好三点五十,杨治也到了,热心的工作人员迅速接下我们的行李放到去上海的大巴上。我们直奔市政府1402会议室参加开班典礼,进门一看大家全都到齐了,西装领带一大圈人。市委组织部和市外事办的领导也都到了。于是赶忙签好,在自己的位子上坐了下来。

这次同行的共25个人,大都是来自市级机关和县区城建口的负责同志,也有市委党校的一名老师和几个乡镇的一把手镇长。城管这条线除了我,还有市局的邵助理和如东城管局的徐局长。带队团长是我们的老乡——如皋市政府万副市长。就是我们这25个人将要在新加坡共同学习、生活8天时间。大家在自我介绍时都感到很欣慰、很有缘分。

市委组织部范处长、朱副处长和市外事办徐副主任介绍说,这次是市委组织部精心策划的首次境外培训班。培训内容涉及新加坡政府公共管理、城市规划与建设、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工业园区规划与管理、城市综合治理等课题。时间安排得非常紧,每天上午听讲座,下午拜访新加坡的有关政府机构和社区服务中心,有时晚上还要安排活动,而留给我们的自由活动也只有半天时间。

我想,这也好。早就听说新加坡城市管理世界一流,是最干净的城市国家,能把新加坡的管理理念、经验做法学到手,借鉴到我们海安来,以迅速地提升海安的城市品质和生产、生活环境,是我一直以来的强烈愿望。感谢市委组织部和县委领导给我这样一个极好的机会。我一定会不虚此行的。

晚上,我们一行下榻在位于浦东新区的上航假日酒店。酒店的条件很是不错,但就是离机场太近了点,飞机起降的隆隆声此起彼伏 ,不绝于耳。虽然会影响入睡,但这样的环境在家是感受不到的,姑且就把它当做是加速我们南通特别是海安现代化城市管理的冲锋号吧。

早上七点酒店叫醒电话准时响起,赶忙穿衣、洗漱、收拾行李,一切忙而不乱。可到了餐厅才发现忘了带上早餐券,按照以往的经验,凭房卡是可以就餐的。可这里的餐厅服务员偏偏不买账,无论你怎么说她就是不让我们进入餐厅,最后还是南通的联络员小颜来才救了驾。

由于处于世博会敏感时期,加之是出境,登机手续比平常要繁琐得多。昨晚好多人还在一个劲地抱怨,酒店离机场就刻把钟时间,为什么偏要我们八点钟就出发。现在想想,如果按照惯例恐怕还真来不及登机呢。看来,经验主义真是要不得。

我们乘坐的是东航mu567航班,飞机的空间比一般的要大双倍,可以容纳近400人。我还是第一次乘坐这样的飞机。就是这样的大飞机乘座率也基本是满的,可见去新加坡的旅客之多,新加之间的民间交往之频繁。

经过5个小时一刻钟的空中飞行,一切都很顺利,下午三点四十分我们准时降落在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新加坡是一个赤道国家,位于热带雨林地区,四季如夏,没有四季之分,常年气温在26-33摄氏度,走出机舱一股热浪扑面而来,我们一下子就从料峭春寒进入了炎热的盛夏。这样快速的季节转换不少人一时都不知所措。

到了出口处,新方联办单位新华管理学院的两名工作人员早已举着牌子在那里等候我们。他们都是华人,女的姓史,是个副总经理,浙江绍兴人,XX年来新加坡,XX年办的绿卡;小伙子姓董,才二十多岁,山西人,在新留学毕业后就进入了这家学院从事培训接待工作。在从机场去酒店的大巴上,他们不停地向我们介绍新加坡的简单情况,在新的注意事项以及学习生活安排等。他们很自豪地告诉我们,新加坡以华人为主,华人约占总人口的75%,通用语言除了英语就是华语。晚饭后热情的小董带着我们在酒店附近逛了一圈,大街上到处都有华人,超市的营业员好多也都是华人,皮肤相同,语言相通,就跟在家一样,就是超市的商品太贵了,基本是海安的三四倍,有的甚至五六倍。小董说,新加坡只有空气是自己的,其他的基本都是进口的。

其实,华人又何止在新加坡,华人遍布整个世界,华人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在创造和撒播着当地文明和世界文明。

华人,永远是好样的;华人,永远是值得骄傲的!

上午的课程是“新加坡政府构架与公务员管理”。我们一早就来到了新加坡管理大学,这是一所很有名气的新加坡国立大学。给我们上课的万老师是英国大学海外研究生奖学金得主,英国威尔士大学工商行政管理博士,现任新中国际贸易与投资咨询公司总经理。我们来到308教室时,万老师早已等候在那里,并且做好了上课的一切准备。

这里的教室很有意思,老师的讲台位子最低,学生的坐位呈扇形阶梯状依次摆布,共有50个座位,这与我们国内的教室安排正好相反,老师在下面讲,学生在上面听,既能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看清老师的板书和视频,同时更便于老师和学员的双向交流。我们不得不佩服新加坡对学生的尊重和教与学的人性化安排。

新加坡是一个民主共和制国家。由于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新加坡实行的是行政、立法、司法三权独立的国家体制。国会的地位非常重要,政府要推行什么都必须经国会立法通过;法院独立司法;总统是国家元首,须经全民公选;内阁有一个总理、两个副总理,下设一署14个部,每个部都有政务部长、政务次长和常任秘书、副常任秘书、部门首长等等。总理、副总理、政务部长、政务次长是执政党领袖,不是公务员,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把党的纲领转化为管理国家事务的决策,常任秘书以下一直到打员和杂工等才是公务员。新加坡国会共有84个议席,每五年要大选一次,只有超过半数议席的党才能成为执政党,而公务员却是终身制。新加坡除执政党外目前有25个反对党,但真正有影响的也只有四五个。人民行动党自1965年8月9日国家独立以来一直是执政党,其原因主要得益于该党对国家领导得好,而且不断地听取人民的意见,并加以改正,这样才赢得了人民的信赖。这在下午我们拜访新加坡基层社区服务中心,了解人民行动党国会议员接见民众情况时也得到了很好的明证。

新加坡公务员管理体系非常严格,他们按职务把公务员分为四个等级,每个等级的待遇都不一样。公务员招聘时只搞面试,不搞笔试,试用期1-2年。他们认为学识水平已在文凭和在校成绩单中体现了,再进行笔试就是资源的浪费,而试用期则是对用人单位很好的保障。在新加坡,公务员的待遇是很高的,其确定的原则是至少不低于私人企业的水平,结构上实行的是灵活的工资制度,由底薪和每月不固定工资、不固定常年津贴、不固定花红(奖金)等组成。这样的高薪水平既保证了公务员廉洁从政,也吸引和留住了优秀人才在新加坡工作。新加坡政府有一个非常创新的观点,他们认为政府对公务员的开支就是投资,目的是要打造高效、能干、廉洁的政府。新加坡对公务员的要求非常严格,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考评体系,每年由直接上级对直接下级考评一次,考评结果只对被考评人公开,不搞上下级双向考评,也不搞同级左右考评,鼓励上级大胆管事,不怕得罪人,同时也避免了同事之间因考评带来的矛盾。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已过了中午十二点。万老师只好赶紧打住,但他最后还是提醒我们,搞市场经济有五个不能市场化:一是教育,二是医疗,三是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国防,五是公共住房。

我相信,作为华人,万老师的心是赤诚的,新加坡所倡导和坚持的理念也是值得我们每一个学员认真思考和借鉴的。

昨天下午,我们拜访了新加坡基层民间组织——飞跃社区服务中心,中心主任凌展辉先生热情接待了我们,并带领我们参观了他们管辖的社区和服务中心及相关机构,介绍了社区服务中心的有关情况。

飞跃社区服务中心成立于1991年7月,是非营利性自愿福利团体,社区服务场所由政府提供,开办经费由政府出资50%,自筹50%。主要任务是为有需要的、贫困的或在危急中的人提供全面系统的社区服务,并帮助不幸和有缺陷的人群学习独立,与义工、政府机构、公共和私人机构以及社区配搭,共同为社区居民服务,实现公民终身教育,构建社会和谐。

社区服务中心下设幼儿托管中心、学生关怀中心、家庭教育中心、乐龄活动中心、老人托管中心以及邻里中心等,开展家庭生活教育、儿童计划、青年服务、婚姻生育、就业服务以及乐龄服务教育等,服务内容几乎涉及到人的一生。

在乐龄服务中心,我们看到了墙上的课程表,内容相当丰富,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生命再冲刺、活出生命的智慧、乐龄向前行等,也看到了乐龄人在唱歌的场景,每个乐龄人脸上都荡漾着健康快乐幸福和谐。在学生关怀中心,我们看到了两个小孩在嬉戏,二十多个孩子在做功课,看到我们在拍照,一个黑人孩子不停地做着手势要我们也给他一个镜头,我问他是哪儿的,他用非常流利的华语说“我是马来人”。

构建和谐社会,重心在基层,基础在社区,社区和谐关键在家庭和谐、邻里和谐,最终是人的和谐。新加坡政府特别重视人的素质的提高,通过高素质的服务来达到改变生命的目标。

多年来,他们一直倡导“政府服务外包”,飞跃社区服务中心就是典型的“新加坡政府服务外包”理念下的产物。凌先生告诉我们,象他们这样经政府注册的社区服务机构在新加坡有XX多家。所谓服务外包就是政府将其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出去,利用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团队来承接其业务,从而使其专注核心业务,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对环境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

新加坡是移民国家,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带来不少社会问题,但他们通过社区服务中心这种管理模式实现了民族团结、宗教自由、社会和谐。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凸显,如何迅速有效地化解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加坡的经验和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新加坡是一个资源十分匮乏的岛国,虽然通过围海造田使其国土几乎增加了一倍,但依然是弹丸之地,东西43公里,南北23公里,在新加坡开车稍微加一下油门就会开到海里去。当然这是夸张的笑话。而与土地资源相关的自然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及各种生产资料基本依赖进口,甚至喝的水和建房子的黄沙都需要从马来西亚进口。但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新加坡人以他们的智慧和勤奋创造了世界经济奇迹。

是什么力量助推了新加坡经济的快速发展?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实地考察了新加坡工业园区与南洋理工大学,并与刘济鹏先生进行了探讨。

高水平的市场开放经济

早在建国之初新加坡就确立了市场开放的基本国策。60年代,为了发展多元经济,改变以转口贸易为主的单一经济结构,新加坡以自身环境条件为基础,扬长避短,发展了港口经济和化学工业等。新加坡地下无油,却是世界三大石化工基地;70-80年代,接受联合国专家建议,大兴基础设施建设,致力改善硬软环境,积极引进国外资金,规划提供成片工业用地,并组建了裕廊集团。裕廊集团建设了7000公顷的工业园区和超过400万平方米的工业用房,目前掌管着39个工业园区和专业园区的建设,其中包括两个芯片园区、两个商业园、一个坐落于裕廊岛的化学工业中心和一个位于大士的生物工业园,实现了新加坡经济的迅速起飞;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新加坡政府清楚地看到,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存在很大的市场风险,特别是金融市场及其关联市场,如房地产依然隐藏着潜在危机。为此,他们开始全面的产业转型,大力发展it产业,使新加坡经济很快走上了持续稳定发展的新道路。进入21世纪,新加坡又开始发展赌博业,以此引进大量资金涌入新加坡,第二个赌城也将于本月28日正式开业。据介绍,新加坡的赌博业非常红火,正常爆满为患。

纵观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史,他们通过大力度的招商引资,实现了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经济增长方式的快速转型,走过了从劳动密集型到资金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和科研开发与服务密集型的道路。小平同志1979年访问新加坡时看到了新加坡引进外资所带来的巨大变化,回国后就致力推动了我国的改革开放。

高素质的人力资本积累

人力资本,特别是具有特殊才能的人力资本是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根本原因和不竭源泉。新加坡在独立之初是一个人力资源十分有限而且平均教育水平比较低下的国家。但它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一方面,在国内实行义务教育为主导和职业技术教育为辅助的普通劳动者的培养体制。新加坡的大学基本都办在西南部工业园区内,而且职业教育非常发达,培养的学生非常抢手,实习一年后就能成为熟练的技术工人;另一方面,大量引进最优秀的人才到新加坡工作,甚至不惜代价帮助年轻人进入新加坡接受教育。新加坡也采取了十分开放的人口政策,以世界上最优厚的待遇吸引世界各地最优秀的人才,同时,保证自由的出入,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这就解决了高层管理人员匮乏的困境,也保证了国家公务员队伍的稳定和均衡的成长。

刘先生告诉我们,多年来中国在新加坡留学的学生毕业时都会收到新加坡移民局的一封信,希望中国学生能够留在新加坡工作。当然,这除了经济上的原因外还有政治上的因素。新加坡是一个以华人为主的国家,华人在新加坡经济社会生活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近年来由于马来人人口数量的增长,新加坡政府不得不考虑华人的新生力量。

高集权的专制政治体制

新加坡实行的是一级中央政府集权专制政治,所有决策都由中央政府——内阁制定,经人民行动党操纵的国会立法后由各个部组织实施。而且新加坡是个法治国家,凡违反法律处罚都非常严格。专制的政治体制虽然降低了民众享有民主的权利,但保证了新加坡政府强大的执行力和高效率,同时也减少了实现民主本身所需要的社会成本,更重要的是避免了实现民主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特别是对新加坡这样一个自然资源十分匮乏的国家,国家的稳定比政治上的民主更重要。因为国内一旦发生动荡,资源的匮乏使其没有任何可以回旋的余地,必将短期内将国家置于灭顶之灾之中。如果马来西亚不向新加坡供应淡水,就可以在一夜之间将新加坡变成“焦渴”的城市。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加坡人十分明白发生社会动荡的后果。政治上的专制也许就是换取经济上稳定的成本。

与专制政治相配套的是良好的社会福利保障体制。政治上的专制不可能不引发社会的不满,为了解决这一棘手的问题,新加坡建立了普惠的社会保障体制,使每一个公民享有尽可能高的社会保障。也就是说,强势政府在剥夺民众民主权利的同时,也为民众提供了目前世界上最好的社会保障,这就消除了民众希望通过政治斗争谋取更大经济利益的潜在条件。可以说,新加坡建立的住房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教育制度等一系列维护民众基本生存和发展的保障制度是维持其政治上专制的必要条件。

专制的政治体制是否一定会导致官僚机构的腐败?这一点在新加坡是不成立的。新加坡政府十分清楚,要保障上述福利制度的实现,必须建立高效廉洁的公务员队伍,而这方面新加坡又是全世界的典范。以高薪养廉为基调的公务员体制,使得违规成本巨大,而法规的高度透明使其难有寻租的空间。同时,要素市场的高度开放使每个公务员面临巨大的外部竞争压力,必须勤勉工作,不断学习,才能保障自己不被世界各地的优秀竞争者所替代。当然,开放的社会环境,也给了许多选择政治民主而愿意放弃新加坡优裕生活条件的精英离开新加坡的自由。这一点也许就是新加坡始终保持活力的重要要素。

能够维持如此高的市场的开放水平、经济增长幅度、社会平等状况、政府的廉洁程度以及政治专制程度,恐怕除新加坡外绝无仅有。而正是这些条件的相互作用构成了新加坡经济增长的基本源泉,也就是新加坡的持续性竞争优势。

新加坡考察报告(2)

新加坡教育考察报告

----教育新名词解读

昆山市柏庐实验小学 宋瑞龙

由昆山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组织的我市第一期教育事业管理(新加坡)培训班,从5月15日开始到5月23日结束,历时9天。培训班先后赴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听取关于新加坡国情、教育管理、教育改革等6场专题报告,实地考察了4所学校,并与两国的教师、校长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交流。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出国培训和考察活动,感触颇深,收获良多。

新加坡是一个花园城市,其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和谐共处的多元民族,干净整洁的街巷道路,快速便捷的交通状况,遍布全国的绿树鲜花以及普遍优秀的国民素质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新加坡作为一个建国历史不长,地域面积不广,资源能源贫乏的国家,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奋斗,如今已发展成为一个经济高度发达和社会高度文明的国家。研究新加坡发展的奥秘,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新加坡的快速发展与国家高度重视教育和发展教育息息相关。

作为东西方文明融合的典范,新加坡独特的教育制度、先进的教育理念、严格的教育管理、大量的教育投入以及敏锐的改革意识,在聆听报告、实地参观、交流探讨及考察体验过程中,时时给我们以启发。新加坡教育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深思和借鉴的地方,而新加坡教育有许多新的名词吸引了我的眼球,引起了我的兴趣与注意,也激起了我的探究欲望。对这些名词作深入的解读,也许可以窥探到一些新加坡教育的成功元素,从而可以引发对我们基础教育改革、对学校管理改善的一些思考,并予以学习和借鉴。

深 广 活 动

名词出处:南洋女中是新加坡一所非常优秀的学校,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和辉煌的办学成果。在南洋女中,我第一次听到了这样一个学校教育中的新名词----深广活动。

名词描述:为了扩大学习范围,让学生充分利用学习机会,每年11月间,南洋女中为所有的中三学生安排一系列的年终深广活动,学生可根据兴趣与能力,选择她们想要参加的活动。中三年终深广活动包括以下项目:海外浸濡学习计划:学生可选择到中国、英国、澳洲和纽西兰的顶尖学府浸濡学习;社区服务计划:学生可选择留在国内做社区报务,也可选择到泰国清迈或海南岛去进行社区服务,如建鸡寮、教导乡下孩子基本卫生常识等等;工作实习计划:这个计划让学生在正式踏入社会之前,有机会尝试工作的滋味,体验和学校不一样的生活;其它活动包括企业课程、高级生命科学课程、环境科学课程等等,体现了一种实实在在的职业和升学指导。

而在中一、中二,也安排了日常的深广活动课程,包括中、英文口艺训练课程,中、英文戏剧训练课程,中华文化欣赏课程,跨学科专题作业舞蹈课程,青少年哲学,资讯科技课程,马来语和马来文化课程,思维训练课程等。这些课程的开设既满足了学生的自主选择,对学生而言又是一种选择的导向。

名词解读:新加坡教育实行的是精英教育,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就实施分流,这样的分流将伴随着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应该说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学生、家长,伴随着不断的分流,在考试及升学方面的压力是巨大的,这与我们国内目前的教育状况情形基本相似,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可透过上述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深广活动,我们却惊异地发现:新加坡对学生的教育培养目标是全方位的,绝非是单一的学科教育。他们重视的是学生除学业以外的各种能力的培养、公民意识的培养、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因而学生的素质及发展也是全面的,他们实施的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更象是素质教育。这可以从南洋女中的办学宗旨中得到印证。南洋女中的办学宗旨是:在于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成为一个品尝兼优、堂堂正正的人。南中学生身心健康,有浓厚的艺术修养,掌握先进的资讯科技,富有创意,勇于创新,有团队精神,是卓越的领袖人才。南中学生好学不倦,志在四方,心系祖国,献身社会。

为何面临着巨大的考试及升学核压力,新加坡还能如此重视并大力开展这样的深广活动呢?深入探究,原因是多方面的。因为从新加坡的国情看,“以人取胜”意识特别强,只有培养普遍优秀的人才才是国家迅速崛起并长盛不衰的关键。虽然新加坡实施的是精英教育,但绝不是培养只会读书的书呆子,而是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另一方面,新加坡教育。因认清了世界人才培养目标变化革新的趋势。因而他们能够正确妥善处理学业与活动的关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这正是我们应该思索和借鉴的。我特别关注的是繁重的学业考试与丰富多彩的活动本身就是一对矛盾,甚至是十分对立的矛盾,能将两者较好地予以调和,我想是一种理念的作用,更是一种制度的制约。在南洋小学、南洋女中,我们都亲身感受到了制度保障辅助课程、深广活动蓬勃开展的强大作用,使两者能够艰难地予以融合。这样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当然素质会更全面、公民意识会更强烈、社会责任感更强,将来能更加适应新的形势,成为优秀的国民。

深入、广泛的深广活动,令我们耳目一新,感触良多。看看目前我们的教育状况又是如何?与新加坡相同的是,我们一样十分重视学生的文化学业,甚至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全面的素质,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等方面,我们空有口号,缺少的是一种强烈的意识,更缺少一种制度的保障,教育的真正转轨还有待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和加倍努力。

新加坡的教育选择既是一种民族化的选择,又是一种世界性的选择,还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普遍性选择,这种选择无疑能激起我们教育工作管理者的思考和创新。

专 题 作 业

名词出处:赵静姣,一名在国内从事12年教学工作,原吉林长春市实验小学的教师,自1999年到新加坡定居以后,一直从事华文教学工作,教过很多中小学。在她所作的《新、中两国中小学教育发展、制度的比较》报告中,两次提到了“专题作业”这一新名词。

名词描述:专题作业在中学及小学中均有,是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教学的有关单位,学生搜集材料、制作海报、集中展出,专人讲解,老师点评。学生学习主要用电脑,兼以用纸。它已经成为新加坡中小学教学的主题,新加坡还经常举办全国性的学生“专题作业”的评比活动。

名词解读:“专题作业”与国内目前推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中推崇的“综合实践活动”及学科教学中的“综合性作业”有相似之外。所不同的是,在新加坡每个学科都有专题作业,涉及的面很广泛,而且已经成为中小学教学的主题。

联想到许多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阶段,也早已经开展了这方面的实践与探索,甚至在小学阶段就有《试论二次大战》这样鸿篇巨作般的论文作业。新加坡十分注意吸纳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跟上世界教育的崭新潮流,以此来推进本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因此新加坡学校借鉴了西方的经验,并结合自身的特点,注意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合作精神。

新加坡学校的考试试题知识面广,涉及范围大,有时几乎不考教材内容,需要学生有较为宽广的阅读面以及较强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创意能力等综合能力。因此,“专题作业”这一形式能够较好地让学生得到更多的实践、锻炼和发展的机会,从而提高自身的能力,同时也能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

而目前我们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因为缺乏必要的纲要、教材、模式及评价等凭借和依据,只凭着一种全新的理念以及课程表上的课时安排,在包括师资、指导等准备不足的情况下仓促上阵,致使许多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仅仅流于形式,有时甚至有名无实,到了难以为继的尴尬境地,实在令人担忧。而学科教学中的综合性作业,也仅仅处在刚刚起步阶段,没有引起广大教师的注意,更无从形成教学的主流。因此,新加坡学校“专题作业”的做法,应该值得我们深究及学习,否则,课程改革到头来只能走入理念与实践脱节的死胡同。

学 校 优 秀 模 式

school excellence model

名词出处:在新加坡培训期间,有幸聆听了陈瑞才校长的两场报告,其中他介绍的新加坡学校管理中的“学校优秀模式”(sem)引起了大家的普遍关注。

名词描述:“学校优秀模式”是学习优秀的管理经验及新加坡的评估经验而整合出来的,可评估学校的全面工作,学校亦可根据此对自己做内部的评估。sem是建立在七项基本的价值观及原则上的,这些价值观与原则考虑到学校成功的各种因素,把sem定义为“使学校获得持续进步并创新的工具”。

学校优秀模式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评估领导者,着重评估三个方面,即人事管理,策略性计划,以及资源的管理;第二部分,评估学校改进过程,这是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过程,着重听取学校的意见,员工的意见,社区的意见;第三部分评估学校主要成绩表现,表现在学校的德智体美群等几个方面。

名词解读:新加坡一向以严格的管理而著称,其学校的管理当然也有独特的一面,而现行的“学校优秀模式”则是评估学校管理的有效手段。此模式有着其独到的价值观,它把整个学校管理可看成是“人+系统=组织优秀”,“人的”含义丰富,即以学生为第一,教师为钥匙,还包括有目标的领导;“系统”即学校的整个管理过程,包括学校系统的支持,与伙伴的合作,理性的管理;“组织优秀”即是学校及其部门组织持续的改进与创新。以上七个中心价值观突出了至上的理念:那就是,所有的教育过程都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学校要取得优秀的成绩,取决于领导人的献身及对这七项价值观及原则的接受。他们之间的关系为:“人”是新概念、进步及创新的来源,要达到持恒的好成绩就有赖于学校中的所有“人”。资源与动力系统使教育得到成果。学校的领导层如何管理这些资源,将决定学校取得教育成果的程度。

从这个模式的研究与探讨中,可以给我们以下几个印象深刻的启示:一是,新加坡学校的教育理念真正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而决非是一句空泛的口号。从新加坡教育部的四个核心办学理念(双语政策与多元社会,强调母语教育的重要性,因材施教与分流,教育政策因时制宜)可以看出,教育的全部理念均归于“以人为本”。因而,在学校教育管理及其过程中,包括对学校的评估均能注意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有理念的提出,有制度的保障,有教育的过程,“以人为本”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否则,口号只能永远停留在口头上、报告中或者宣传牌上,只能成为教育的一个美丽的谎言。二是,在学校管理中,校长的作用更加凸现,因为学校要取得优秀的成绩,取决于学校领导人即校长对模式中的价值观及原则的接受,还取决于校长的献身敬业精神。所以,新加坡的校长压力更大,承担着比我们国内校长更为沉重的负担。虽然他们不用像我们国内校长一样要化费大量精力和时间用于办学经费的筹集,但他们面临的考试排名、学校管理、社会家长监督等方面的压力也是我们所无法比拟的,他们的敬业精神更是我们所应该学习的。三是,此模式既是学校一切管理工作的依据,同时也是上级对学校评估的依据,所以学校的管理更加全面,更加规范,更加有效。这样的标准与我们国内现行的常规管理学校、省级实验小学及各类先进的评估标准有类似之处。但我们国内的各项评比类别太多,区别太大,每一类评估都要按照其标准和要求做一套资料,做一次准备,学校常常疲于应付。如果有一套比较统一与集中的评估标准,可以使学校能够集中精力、物力与财力,做好学校应该做好的事情,而不是象现在一样,四处出击,到处创建,浪费了许多宝贵的资源与时间,而真正的意义与效果却并不理想。

sem,可以给我们更多的启示。

新加坡教育融合着东西方文化的精华,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更有着独到的见地,值得我们去学习、考察及探究,而本人因学习时间短,观察思考不够,缺乏敏锐的分析比较,因此上述见解实在是挂一漏万,甚至错误百出,敬请批评指正。

新加坡考察报告(3)

新加坡教育考察报告

----教育新名词解读

昆山市柏庐实验小学 宋瑞龙

由昆山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组织的我市第一期教育事业管理(新加坡)培训班,从5月15日开始到5月23日结束,历时9天。培训班先后赴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听取关于新加坡国情、教育管理、教育改革等6场专题报告,实地考察了4所学校,并与两国的教师、校长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交流。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出国培训和考察活动,感触颇深,收获良多。

新加坡是一个花园城市,其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和谐共处的多元民族,干净整洁的街巷道路,快速便捷的交通状况,遍布全国的绿树鲜花以及普遍优秀的国民素质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新加坡作为一个建国历史不长,地域面积不广,资源能源贫乏的国家,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奋斗,如今已发展成为一个经济高度发达和社会高度文明的国家。研究新加坡发展的奥秘,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新加坡的快速发展与国家高度重视教育和发展教育息息相关。

作为东西方文明融合的典范,新加坡独特的教育制度、先进的教育理念、严格的教育管理、大量的教育投入以及敏锐的改革意识,在聆听报告、实地参观、交流探讨及考察体验过程中,时时给我们以启发。新加坡教育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深思和借鉴的地方,而新加坡教育有许多新的名词吸引了我的眼球,引起了我的兴趣与注意,也激起了我的探究欲望。对这些名词作深入的解读,也许可以窥探到一些新加坡教育的成功元素,从而可以引发对我们基础教育改革、对学校管理改善的一些思考,并予以学习和借鉴。

深 广 活 动

名词出处:南洋女中是新加坡一所非常优秀的学校,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和辉煌的办学成果。在南洋女中,我第一次听到了这样一个学校教育中的新名词----深广活动。

名词描述:为了扩大学习范围,让学生充分利用学习机会,每年11月间,南洋女中为所有的中三学生安排一系列的年终深广活动,学生可根据兴趣与能力,选择她们想要参加的活动。中三年终深广活动包括以下项目:海外浸濡学习计划:学生可选择到中国、英国、澳洲和纽西兰的顶尖学府浸濡学习;社区服务计划:学生可选择留在国内做社区报务,也可选择到泰国清迈或海南岛去进行社区服务,如建鸡寮、教导乡下孩子基本卫生常识等等;工作实习计划:这个计划让学生在正式踏入社会之前,有机会尝试工作的滋味,体验和学校不一样的生活;其它活动包括企业课程、高级生命科学课程、环境科学课程等等,体现了一种实实在在的职业和升学指导。

而在中一、中二,也安排了日常的深广活动课程,包括中、英文口艺训练课程,中、英文戏剧训练课程,中华文化欣赏课程,跨学科专题作业舞蹈课程,青少年哲学,资讯科技课程,马来语和马来文化课程,思维训练课程等。这些课程的开设既满足了学生的自主选择,对学生而言又是一种选择的导向。

名词解读:新加坡教育实行的是精英教育,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就实施分流,这样的分流将伴随着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应该说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学生、家长,伴随着不断的分流,在考试及升学方面的压力是巨大的,这与我们国内目前的教育状况情形基本相似,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可透过上述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深广活动,我们却惊异地发现:新加坡对学生的教育培养目标是全方位的,绝非是单一的学科教育。他们重视的是学生除学业以外的各种能力的培养、公民意识的培养、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因而学生的素质及发展也是全面的,他们实施的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更象是素质教育。这可以从南洋女中的办学宗旨中得到印证。南洋女中的办学宗旨是:在于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成为一个品尝兼优、堂堂正正的人。南中学生身心健康,有浓厚的艺术修养,掌握先进的资讯科技,富有创意,勇于创新,有团队精神,是卓越的领袖人才。南中学生好学不倦,志在四方,心系祖国,献身社会。

为何面临着巨大的考试及升学核压力,新加坡还能如此重视并大力开展这样的深广活动呢?深入探究,原因是多方面的。因为从新加坡的国情看,“以人取胜”意识特别强,只有培养普遍优秀的人才才是国家迅速崛起并长盛不衰的关键。虽然新加坡实施的是精英教育,但绝不是培养只会读书的书呆子,而是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另一方面,新加坡教育。因认清了世界人才培养目标变化革新的趋势。因而他们能够正确妥善处理学业与活动的关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这正是我们应该思索和借鉴的。我特别关注的是繁重的学业考试与丰富多彩的活动本身就是一对矛盾,甚至是十分对立的矛盾,能将两者较好地予以调和,我想是一种理念的作用,更是一种制度的制约。在南洋小学、南洋女中,我们都亲身感受到了制度保障辅助课程、深广活动蓬勃开展的强大作用,使两者能够艰难地予以融合。这样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当然素质会更全面、公民意识会更强烈、社会责任感更强,将来能更加适应新的形势,成为优秀的国民。

深入、广泛的深广活动,令我们耳目一新,感触良多。看看目前我们的教育状况又是如何?与新加坡相同的是,我们一样十分重视学生的文化学业,甚至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全面的素质,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等方面,我们空有口号,缺少的是一种强烈的意识,更缺少一种制度的保障,教育的真正转轨还有待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和加倍努力。

新加坡的教育选择既是一种民族化的选择,又是一种世界性的选择,还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普遍性选择,这种选择无疑能激起我们教育工作管理者的思考和创新。

专 题 作 业

名词出处:赵静姣,一名在国内从事12年教学工作,原吉林长春市实验小学的教师,自1999年到新加坡定居以后,一直从事华文教学工作,教过很多中小学。在她所作的《新、中两国中小学教育发展、制度的比较》报告中,两次提到了“专题作业”这一新名词。

名词描述:专题作业在中学及小学中均有,是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教学的有关单位,学生搜集材料、制作海报、集中展出,专人讲解,老师点评。学生学习主要用电脑,兼以用纸。它已经成为新加坡中小学教学的主题,新加坡还经常举办全国性的学生“专题作业”的评比活动。

名词解读:“专题作业”与国内目前推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中推崇的“综合实践活动”及学科教学中的“综合性作业”有相似之外。所不同的是,在新加坡每个学科都有专题作业,涉及的面很广泛,而且已经成为中小学教学的主题。

联想到许多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阶段,也早已经开展了这方面的实践与探索,甚至在小学阶段就有《试论二次大战》这样鸿篇巨作般的论文作业。新加坡十分注意吸纳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跟上世界教育的崭新潮流,以此来推进本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因此新加坡学校借鉴了西方的经验,并结合自身的特点,注意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合作精神。

新加坡学校的考试试题知识面广,涉及范围大,有时几乎不考教材内容,需要学生有较为宽广的阅读面以及较强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创意能力等综合能力。因此,“专题作业”这一形式能够较好地让学生得到更多的实践、锻炼和发展的机会,从而提高自身的能力,同时也能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

而目前我们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因为缺乏必要的纲要、教材、模式及评价等凭借和依据,只凭着一种全新的理念以及课程表上的课时安排,在包括师资、指导等准备不足的情况下仓促上阵,致使许多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仅仅流于形式,有时甚至有名无实,到了难以为继的尴尬境地,实在令人担忧。而学科教学中的综合性作业,也仅仅处在刚刚起步阶段,没有引起广大教师的注意,更无从形成教学的主流。因此,新加坡学校“专题作业”的做法,应该值得我们深究及学习,否则,课程改革到头来只能走入理念与实践脱节的死胡同。

学 校 优 秀 模 式

SCHOOL EXCELLENCE MODEL

名词出处:在新加坡培训期间,有幸聆听了陈瑞才校长的两场报告,其中他介绍的新加坡学校管理中的“学校优秀模式”(SEM)引起了大家的普遍关注。

名词描述:“学校优秀模式”是学习优秀的管理经验及新加坡的评估经验而整合出来的,可评估学校的全面工作,学校亦可根据此对自己做内部的评估。SEM是建立在七项基本的价值观及原则上的,这些价值观与原则考虑到学校成功的各种因素,把SEM定义为“使学校获得持续进步并创新的工具”。

学校优秀模式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评估领导者,着重评估三个方面,即人事管理,策略性计划,以及资源的管理;第二部分,评估学校改进过程,这是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过程,着重听取学校的意见,员工的意见,社区的意见;第三部分评估学校主要成绩表现,表现在学校的德智体美群等几个方面。

名词解读:新加坡一向以严格的管理而著称,其学校的管理当然也有独特的一面,而现行的“学校优秀模式”则是评估学校管理的有效手段。此模式有着其独到的价值观,它把整个学校管理可看成是“人+系统=组织优秀”,“人的”含义丰富,即以学生为第一,教师为钥匙,还包括有目标的领导;“系统”即学校的整个管理过程,包括学校系统的支持,与伙伴的合作,理性的管理;“组织优秀”即是学校及其部门组织持续的改进与创新。以上七个中心价值观突出了至上的理念:那就是,所有的教育过程都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学校要取得优秀的成绩,取决于领导人的献身及对这七项价值观及原则的接受。他们之间的关系为:“人”是新概念、进步及创新的来源,要达到持恒的好成绩就有赖于学校中的所有“人”。资源与动力系统使教育得到成果。学校的领导层如何管理这些资源,将决定学校取得教育成果的程度。

从这个模式的研究与探讨中,可以给我们以下几个印象深刻的启示:一是,新加坡学校的教育理念真正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而决非是一句空泛的口号。从新加坡教育部的四个核心办学理念(双语政策与多元社会,强调母语教育的重要性,因材施教与分流,教育政策因时制宜)可以看出,教育的全部理念均归于“以人为本”。因而,在学校教育管理及其过程中,包括对学校的评估均能注意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有理念的提出,有制度的保障,有教育的过程,“以人为本”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否则,口号只能永远停留在口头上、报告中或者宣传牌上,只能成为教育的一个美丽的谎言。二是,在学校管理中,校长的作用更加凸现,因为学校要取得优秀的成绩,取决于学校领导人即校长对模式中的价值观及原则的接受,还取决于校长的献身敬业精神。所以,新加坡的校长压力更大,承担着比我们国内校长更为沉重的负担。虽然他们不用像我们国内校长一样要化费大量精力和时间用于办学经费的筹集,但他们面临的考试排名、学校管理、社会家长监督等方面的压力也是我们所无法比拟的,他们的敬业精神更是我们所应该学习的。三是,此模式既是学校一切管理工作的依据,同时也是上级对学校评估的依据,所以学校的管理更加全面,更加规范,更加有效。这样的标准与我们国内现行的常规管理学校、省级实验小学及各类先进的评估标准有类似之处。但我们国内的各项评比类别太多,区别太大,每一类评估都要按照其标准和要求做一套资料,做一次准备,学校常常疲于应付。如果有一套比较统一与集中的评估标准,可以使学校能够集中精力、物力与财力,做好学校应该做好的事情,而不是象现在一样,四处出击,到处创建,浪费了许多宝贵的资源与时间,而真正的意义与效果却并不理想。

SEM,可以给我们更多的启示。

新加坡教育融合着东西方文化的精华,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更有着独到的见地,值得我们去学习、考察及探究,而本人因学习时间短,观察思考不够,缺乏敏锐的分析比较,因此上述见解实在是挂一漏万,甚至错误百出,敬请批评指正。

昆山市柏庐实验小学

宋瑞龙

6月

新加坡考察报告(4)

不论你在马路上行走,还是乘坐公交车,或在医院就医、超市购物、公园健身,你会发现我们周围的耄耋老人越来越多。据了解,我国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己达1.43亿,占总人口的11%;苏州市60岁以上的老人也已达到106万,占总人口的18%;这些数表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已经(提前)进入了老龄化时代。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传统美德,孝敬老人、赡养老人,切实做好为老年人服务的工作,是各级政府非常关注的问题。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城区工作和社区建设的实践者,这也是我时常关注社会、留心思考的一个课题。

今年五月,我有机会参加市委组织部组织的赴新加坡学习社区建设专题培训班,九天时间虽然短暂,学习的课程和内容也比较多,通过上课听讲、专人介绍和实地考察,在参观了新加坡市区重建局和建屋发展局、警察总署、惹兰勿沙市镇理事会、大巴窑镇中心、芽笼综合诊疗所、宏茂桥社区邻里警署、小印度社区、飞跃家庭服务中心、怡安产业公司、东邻社区民众联络所等地之后,我对新加坡的基本国情、人文概况、政治经济发展历程、政府机构的设置与运作、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等方面,都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特别是通过多看、多听、多问,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与新加坡在社区管理方面进行了对比,感到新加坡在养老服务和管理上有许多宝贵经验和成功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新加坡养老发展的概况

新加坡共有420万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20%。他们把老年人称为乐龄人士(与我国相比,这个称呼我们感到比较人性化)。新加坡政府十分重视培养全民的家庭观念,在舆论导向上不遗余力地在向人民灌输儒家思想——宣传孝道,号召全社会关爱、孝敬老年人。每年的农历新年,新加坡都要开展敬老运动,政府官员和议员以身作则,经常到社区和自己的选区慰问老年人,在全社会树立尊重老人、关爱老人的风尚。

新加坡采取以下几种办法实现老有所养:

——居家养老。家庭是老年人的大本营、终身的依靠和归宿,中华民族延续几千年的优秀道德传统之一是尊敬老人、孝敬父母。新加坡政府在制定养老政策时也传承了这个美德,为了防止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家庭出现“空巢现象”,在购买组屋时制定了一个优惠政策,即对年轻人愿意和父母亲居住在一起或购买房屋与父母亲居住较近的,经有关部门审核、批准后可一次性减少3万新元,目的是鼓励年轻人赡养父母、照顾老人。

——日托养老。对于无暇照顾在家的老年人和孩子,新加坡成立了相应的机构——“三合一家庭中心”,相当于我市的一些日间托老所。所不同的是这个照顾中心将托老所和托儿所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即照顾了学龄前儿童、小学生,又兼顾到乐龄人士。有些家庭可能是每天由年轻的夫妇将老人和幼儿一起送到这里。老少集中管理,即顺应了社会的发展需要、解决年轻人的后顾之忧,又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增进了人际交往与沟通,防止了“代沟”的出现。目前我国有些地区也有类似的尝试。

——机构养老。与我国目前各类养老机构主办的老年公寓一样,也分为高、中、低等不同档次的收费标准,这里就不再展开细说。

此外,中国人常说让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笔者认为它们是互相贯通、彼此难分的。百闻不如一见。通过考察参观中的几个事例,也让我们亲身体验到新加坡的社区在这几个方面独树一帜的魅力:

——老有所学。1978年新加坡首创了乐龄俱乐部。创办这类乐龄俱乐部的主要宗旨是让老年人感到:生命过了60岁,生活依然璀璨。乐龄俱乐部经常举办卫生保健讲座、三代同堂舞蹈、集体晨运、生日派对、茶会、退休者座谈会等。各类主题活动形式多样、异彩纷呈,既让老年人在这里学到知识、陶冶情操,又使老年人的生活充满朝气和乐趣。

——老有所乐。5月10日晚上七点多,我们考察团参观了东邻社区民众联络所。这是新加坡一个高层次的社区,络绎不绝来到社区活动的即有年长者,也有年轻人和少年儿童;既有医生、博士,也有船长、工程师等社会各界人士。联络所是由几幢高层建筑围成半园型的房屋组成,各类活动都有固定的区域,共有陶艺室、武术馆、调酒室、健身室、练声房、烹饪室、乐队室、绘画室等等,仅武术馆的占地面积就比篮球场还要大。每个来社区活动的人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在这里找到知音。

我们来到300多平方米卡拉ok会场里,出现在大家眼前的是这样一幕场景:台上表演者放声高歌,台下观众积极互动。参加活动的人群中绝大多数是华人,但也有不少马来人和欧美人,老年人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当得知我们是来自中国苏州的客人时,表演者立即为我们献上一曲中国民歌。联络所活动的组织者还为我们精心准备了中文版的卡拉ok伴奏带,热情地邀请我们的团员与他们同唱一首歌。尽管我们的肤色不同、语言有差异,但是当一个和而不同、和睦共处的国际大家庭显现在我们的面前时,竟然让我们参观团成员流连忘返了。

——老有所为。在东邻社区民众联络所里,我们看到不少老年人的身影:有的穿梭其间维持秩序、协助开展活动,有的教授知识,或做义工布置、整理活动器械。我们随介绍者走进品酒室时,一位年过花甲的主持人正在给学员做调酒示范,桌子上摆放着许多酒杯和颜色不同的酒。当得知我们访问团有一位成员当天正巧是生日,热情地斟满了红葡萄酒,虽然彼此才刚刚认识,满场黑眼睛、黄皮肤、同根同族的华人拍手齐唱、真诚地祝她生日快乐!并举杯共同祝愿中新两国人民的友谊世代长存!那一份浓浓的异国社区氛围感染了我们每一名团员,那情景至今还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海里。

二、新加坡养老服务的启示

新加坡,这个名如今对于我们苏州人已经不再陌生。在苏州工业园区学习、借鉴新加坡的十多年经验里,从各种媒体报道、文章故事中,与朋友和同事闲聊的话语间,我对新加坡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而真正感性地了解、认识她,是这次零距离的亲密接触。置身于这个美丽、清洁的海滨国家,我深切地感到新加坡多元种族、多元语言、多元文化和谐共存,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发达与纯朴等多种因素融汇相通,从而构成了新加坡良好的人文氛围并具有独特的魅力。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经济飞速发展、取得令世人瞩目成绩的同时,新加坡政府还不断加大社会事业各项建设和管理,更没有忽视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的生活保障。新加坡在养老方面的成功经验给了我们许多启迪。

启示之一:进一步落实养老服务事业政策,尽力完善养老服务设施。

苏州市政府已于XX年12月出台了《苏州市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事业的意见》。这个意见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事业的总体思路、扶持政策、相关机制和组织领导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其中对于服务方式多样化提出了以居家养老为主、机构养老为辅,大力发展家政照料、医疗保健、护理康复、精神慰藉等多种服务项目,实行有偿、低偿、志愿服务,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服务需求。苏州市到XX年,要全面建成以居家养老为主体、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辅助,覆盖全体老年人的养老服务保障体系(苏州模式)。其中开设老年人常见病专科和家庭病床,覆盖面达到全市老年人口的90%以上,老年人日间护理、康复床位达到5000张以上。各类养老机构床位总量达到全市老年人口的18‰以上,城区22‰以上,具备全护理、半护理服务床位占养老机构床位总量的30%以上。文件还从发展养老服务事业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规划布局等方面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这些政策都为我市的养老服务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关键是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尽快将这些养老政策落实到位,让老年人从中得到实惠。

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借鉴新加坡等国外的养老政策。比如:一是吸收新加坡在购买房屋上兼顾养老的优惠政策;二是学习新加坡的“倒按揭”(以房养老) 模式。即:60岁以上的老年人把房子抵押给有政府背景的公益性机构,由公益性机构一次性或分期支付养老金,老人去世时产权由这个机构处分,“剩余价值”(房价减去已支付的养老金总额)交给其继承人。我们在制定本国的养老政策时,既要兼顾国情地学习借鉴新加坡的成功经验,又要与时俱进地大胆探索。

启示之二:进一步发展养老服务“朝阳产业”,做好社会养老服务工作。

养老产业不同于一般产业,它是一个带有公共性、福利性特征的领域。要想办好养老机构,在具体落实过程中还需要财政、税务、金融、土地、工商、规划等多方面的配合和政策扶持。国务院办公厅于今年2月转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中特别指出,要鼓励社会资金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的方式兴办养老服务业。这表明我国的养老服务业已经彻底向社会资本开放。曾有“敢为天下先”的浙江人斥资1400万元开办了省内规模最大的民营养老院,经营了一段时间出现巨额亏损。当其向银行融资时,却得到“养老院是非赢利性社会福利机构,既不能作抵押,也不能贷款”的答复,最终面临关门窘境。如何开办、扶持、经营好养老机构还需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多方面的探索,让经营者和受益者“双赢”。

如何做好国际养老工作的对接,也是中国面临养老服务的又一大课题。近日,从新加坡英文《海峡时报》的报道中获悉,中国已经成为新加坡中产阶级退休后选择的定居地点之一。中国丰富的文化生活、快速发展经济和较低的生活费用,都是新加坡人作出这项选择的原因。据调查,愿意选择到中国过退休生活的新加坡人中,包括前银行职员、商人、专业人员和公务员等。对新加坡的华族来说,他们选择中国作为“退休天堂”还有其它原因,包括:对中国比较有亲切感;由于外表一样,通晓华语,有共同语言,容易融入当地社会;中国不像欧洲或其它西方国家那样,他们不会受到种族歧视。其实,不论是新加坡、台湾等东南亚一带的华人华侨,还是居住在欧美的外国人,他们都很向往古老的东方文化,喜爱“人间天堂”——苏州。苏州凭借着紧邻国际大都市上海的地理优势、经济的快速发展、良好的招商环境、廉价的劳动力市场、25XX年的吴文化历史,已经成为外商投资的一片热土,居住、学习的第二故乡。做好服务外国人这篇养老大文章,让海外华侨感受到“少小离家老大还”、游子回乡的亲情和落叶归根的乡情,也是苏州各类养老机构需要考虑和实践的重要工作。

启示之三:进一步加大传统伦理道德宣传,形成重视养老良好风尚。

新加坡老年人有困难解决的途径分别是:先子女、后兄弟姐妹、再社会团体协助解决,家庭里实在有困难解决不了的,经调查核实,才由政府承担。在中国,虽然各级政府没有明文规定家庭的“内部事务”,但随着老年人的增多,老年人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老年人的问题解决好了,社会就安定,家庭就和睦。在现阶段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无论是国情还是经济、观念等方面的原因,我国的城市老人绝大多数还是会选择居家养老。下世纪,许多独生子女家庭更要面临“四二一家庭”的养老严峻挑战。1996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简称《老年法》)的正式出台,是时代的产物,对落实、巩固家庭养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实践证明,仅仅依靠《老年法》来维系家庭养老有时也难以奏效。也常在各类新闻媒体上看到子女不尽赡养义务或“空巢”老人双双病死在家中的负面报道。社会舆论在呼唤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同时,也呼唤传统伦理道德——孝道的回归。实现家庭养老,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条件是需要传统的孝道观来维护。

改革开放给中国注入了空前的生机与活力,也给就业者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现代生活的节奏加快,社会流动性增强,直接影响了子女对父母行孝。现在大部分城市的老年人都有退休金,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他们最期盼和渴望的是子女在精神上的慰藉。深受大家喜爱的歌曲《常回家看看》,用朴实的语言告诉年轻人:平日的电话问候,节假日的探望,看病住院的关怀,生日的温馨祝福,都会给父母带来安慰和温情。关爱生命,注重生命质量,让老年人在有生之年享受真正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孝道。

金相邻、银亲眷。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互帮、互助——和有困难的老人“结对子”。在子女不能和老年人居住、不便及时照顾老年人的情况下,邻居、同事、朋友要伸出援助的双手,给予身边的老年人适当的关心和有效帮助。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也要大力宣传养老的重要意义和先进典型事例,通过舆论宣传、社区教育等多种形式,广泛动员全社会重视养老问题,增强责任和义务意识,在全社会形成尊老爱老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动员社区全体居民,共同为构建和谐社会尽心、尽力。

新加坡教育考察报告

【第8篇】新加坡养老发展考察报告

不论你在马路上行走,还是乘坐公交车,或在医院就医、超市购物、公园健身,你会发现我们周围的耄耋老人越来越多。据了解,我国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己达1.43亿,占总人口的11%;苏州市60岁以上的老人也已达到106万,占总人口的18%;这些数字表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已经(提前)进入了老龄化时代。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传统美德,孝敬老人、赡养老人,切实做好为老年人服务的工作,是各级政府非常关注的问题。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城区工作和社区建设的实践者,这也是我时常关注社会、留心思考的一个课题。

今年五月,我有机会参加市委组织部组织的赴新加坡学习社区建设专题培训班,九天时间虽然短暂,学习的课程和内容也比较多,通过上课听讲、专人介绍和实地考察,在参观了新加坡市区重建局和建屋发展局、警察总署、惹兰勿沙市镇理事会、大巴窑镇中心、芽笼综合诊疗所、宏茂桥社区邻里警署、小印度社区、飞跃家庭服务中心、怡安产业公司、东邻社区民众联络所等地之后,我对新加坡的基本国情、人文概况、政治经济发展历程、政府机构的设置与运作、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等方面,都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特别是通过多看、多听、多问,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与新加坡在社区管理方面进行了对比,感到新加坡在养老服务和管理上有许多宝贵经验和成功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新加坡养老发展的概况

新加坡共有420万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20%。他们把老年人称为乐龄人士(与我国相比,这个称呼我们感到比较人性化)。新加坡政府十分重视培养全民的家庭观念,在舆论导向上不遗余力地在向人民灌输儒家思想——宣传孝道,号召全社会关爱、孝敬老年人。每年的农历新年,新加坡都要开展敬老运动,政府官员和议员以身作则,经常到社区和自己的选区慰问老年人,在全社会树立尊重老人、关爱老人的风尚。

新加坡采取以下几种办法实现老有所养:

——居家养老。家庭是老年人的大本营、终身的依靠和归宿,中华民族延续几千年的优秀道德传统之一是尊敬老人、孝敬父母。新加坡政府在制定养老政策时也传承了这个美德,为了防止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家庭出现“空巢现象”,在购买组屋时制定了一个优惠政策,即对年轻人愿意和父母亲居住在一起或购买房屋与父母亲居住较近的,经有关部门审核、批准后可一次性减少3万新元,目的是鼓励年轻人赡养父母、照顾老人。

——日托养老。对于无暇照顾在家的老年人和孩子,新加坡成立了相应的机构——“三合一家庭中心”,相当于我市的一些日间托老所。所不同的是这个照顾中心将托老所和托儿所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即照顾了学龄前儿童、小学生,又兼顾到乐龄人士。有些家庭可能是每天由年轻的夫妇将老人和幼儿一起送到这里。老少集中管理,即顺应了社会的发展需要、解决年轻人的后顾之忧,又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增进了人际交往与沟通,防止了“代沟”的出现。目前我国有些地区也有类似的尝试。

——机构养老。与我国目前各类养老机构主办的老年公寓一样,也分为高、中、低等不同档次的收费标准,这里就不再展开细说。

此外,中国人常说让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笔者认为它们是互相贯通、彼此难分的。百闻不如一见。通过考察参观中的几个事例,也让我们亲身体验到新加坡的社区在这几个方面独树一帜的魅力:

——老有所学。1978年新加坡首创了乐龄俱乐部。创办这类乐龄俱乐部的主要宗旨是让老年人感到:生命过了60岁,生活依然璀璨。乐龄俱乐部经常举办卫生保健讲座、三代同堂舞蹈、集体晨运、生日派对、茶会、退休者座谈会等。各类主题活动形式多样、异彩纷呈,既让老年人在这里学到知识、陶冶情操,又使老年人的生活充满朝气和乐趣。

——老有所乐。5月10日晚上七点多,我们考察团参观了东邻社区民众联络所。这是新加坡一个高层次的社区,络绎不绝来到社区活动的即有年长者,也有年轻人和少年儿童;既有医生、博士,也有船长、工程师等社会各界人士。联络所是由几幢高层建筑围成半园型的房屋组成,各类活动都有固定的区域,共有陶艺室、武术馆、调酒室、健身室、练声房、烹饪室、乐队室、绘画室等等,仅武术馆的占地面积就比篮球场还要大。每个来社区活动的人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在这里找到知音。

我们来到300多平方米卡拉ok会场里,出现在大家眼前的是这样一幕场景:台上表演者放声高歌,台下观众积极互动。参加活动的人群中绝大多数是华人,但也有不少马来人和欧美人,老年人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当得知我们是来自中国苏州的客人时,表演者立即为我们献上一曲中国民歌。联络所活动的组织者还为我们精心准备了中文版的卡拉ok伴奏带,热情地邀请我们的团员与他们同唱一首歌。尽管我们的肤色不同、语言有差异,但是当一个和而不同、和睦共处的国际大家庭显现在我们的面前时,竟然让我们参观团成员流连忘返了。

——老有所为。在东邻社区民众联络所里,我们看到不少老年人的身影:有的穿梭其间维持秩序、协助开展活动,有的教授知识,或做义工布置、整理活动器械。我们随介绍者走进品酒室时,一位年过花甲的主持人正在给学员做调酒示范,桌子上摆放着许多酒杯和颜色不同的酒。当得知我们访问团有一位成员当天正巧是生日,热情地斟满了红葡萄酒,虽然彼此才刚刚认识,满场黑眼睛、黄皮肤、同根同族的华人拍手齐唱、真诚地祝她生日快乐!并举杯共同祝愿中新两国人民的友谊世代长存!那一份浓浓的异国社区氛围感染了我们每一名团员,那情景至今还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海里。

二、新加坡养老服务的启示

新加坡,这个名字如今对于我们苏州人已经不再陌生。在苏州工业园区学习、借鉴新加坡的十多年经验里,从各种媒体报道、文章故事中,与朋友和同事闲聊的话语间,我对新加坡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而真正感性地了解、认识她,是这次零距离的亲密接触。置身于这个美丽、清洁的海滨国家,我深切地感到新加坡多元种族、多元语言、多元文化和谐共存,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发达与纯朴等多种因素融汇相通,从而构成了新加坡良好的人文氛围并具有独特的魅力。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经济飞速发展、取得令世人瞩目成绩的同时,新加坡政府还不断加大社会事业各项建设和管理,更没有忽视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的生活保障。新加坡在养老方面的成功经验给了我们许多启迪。

启示之一:进一步落实养老服务事业政策,尽力完善养老服务设施。

苏州市政府已于XX年12月出台了《苏州市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事业的意见》。这个意见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事业的总体思路、扶持政策、相关机制和组织领导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其中对于服务方式多样化提出了以居家养老为主、机构养老为辅,大力发展家政照料、医疗保健、护理康复、精神慰藉等多种服务项目,实行有偿、低偿、志愿服务,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服务需求。苏州市到XX年,要全面建成以居家养老为主体、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辅助,覆盖全体老年人的养老服务保障体系(苏州模式)。其中开设老年人常见病专科和家庭病床,覆盖面达到全市老年人口的90%以上,老年人日间护理、康复床位达到5000张以上。各类养老机构床位总量达到全市老年人口的18‰以上,城区22‰以上,具备全护理、半护理服务床位占养老机构床位总量的30%以上。文件还从发展养老服务事业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规划布局等方面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这些政策都为我市的养老服务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关键是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尽快将这些养老政策落实到位,让老年人从中得到实惠。

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借鉴新加坡等国外的养老政策。比如:一是吸收新加坡在购买房屋上兼顾养老的优惠政策;二是学习新加坡的“倒按揭”(以房养老) 模式。即:60岁以上的老年人把房子抵押给有政府背景的公益性机构,由公益性机构一次性或分期支付养老金,老人去世时产权由这个机构处分,“剩余价值”(房价减去已支付的养老金总额)交给其继承人。我们在制定本国的养老政策时,既要兼顾国情地学习借鉴新加坡的成功经验,又要与时俱进地大胆探索。

启示之二:进一步发展养老服务“朝阳产业”,做好社会养老服务工作。

养老产业不同于一般产业,它是一个带有公共性、福利性特征的领域。要想办好养老机构,在具体落实过程中还需要财政、税务、金融、土地、工商、规划等多方面的配合和政策扶持。国务院办公厅于今年2月转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中特别指出,要鼓励社会资金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的方式兴办养老服务业。这表明我国的养老服务业已经彻底向社会资本开放。曾有“敢为天下先”的浙江人斥资1400万元开办了省内规模最大的民营养老院,经营了一段时间出现巨额亏损。当其向银行融资时,却得到“养老院是非赢利性社会福利机构,既不能作抵押,也不能贷款”的答复,最终面临关门窘境。如何开办、扶持、经营好养老机构还需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多方面的探索,让经营者和受益者“双赢”。

如何做好国际养老工作的对接,也是中国面临养老服务的又一大课题。近日,从新加坡英文《海峡时报》的报道中获悉,中国已经成为新加坡中产阶级退休后选择的定居地点之一。中国丰富的文化生活、快速发展经济和较低的生活费用,都是新加坡人作出这项选择的原因。据调查,愿意选择到中国过退休生活的新加坡人中,包括前银行职员、商人、专业人员和公务员等。对新加坡的华族来说,他们选择中国作为“退休天堂”还有其它原因,包括:对中国比较有亲切感;由于外表一样,通晓华语,有共同语言,容易融入当地社会;中国不像欧洲或其它西方国家那样,他们不会受到种族歧视。其实,不论是新加坡、台湾等东南亚一带的华人华侨,还是居住在欧美的外国人,他们都很向往古老的东方文化,喜爱“人间天堂”——苏州。苏州凭借着紧邻国际大都市上海的地理优势、经济的快速发展、良好的招商环境、廉价的劳动力市场、25XX年的吴文化历史,已经成为外商投资的一片热土,居住、学习的第二故乡。做好服务外国人这篇养老大文章,让海外华侨感受到“少小离家老大还”、游子回乡的亲情和落叶归根的乡情,也是苏州各类养老机构需要考虑和实践的重要工作。

启示之三:进一步加大传统伦理道德宣传,形成重视养老良好风尚。

新加坡老年人有困难解决的途径分别是:先子女、后兄弟姐妹、再社会团体协助解决,家庭里实在有困难解决不了的,经调查核实,才由政府承担。在中国,虽然各级政府没有明文规定家庭的“内部事务”,但随着老年人的增多,老年人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老年人的问题解决好了,社会就安定,家庭就和睦。在现阶段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无论是国情还是经济、观念等方面的原因,我国的城市老人绝大多数还是会选择居家养老。下世纪,许多独生子女家庭更要面临“四二一家庭”的养老严峻挑战。1996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简称《老年法》)的正式出台,是时代的产物,对落实、巩固家庭养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实践证明,仅仅依靠《老年法》来维系家庭养老有时也难以奏效。也常在各类新闻媒体上看到子女不尽赡养义务或“空巢”老人双双病死在家中的负面报道。社会舆论在呼唤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同时,也呼唤传统伦理道德——孝道的回归。实现家庭养老,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条件是需要传统的孝道观来维护。

改革开放给中国注入了空前的生机与活力,也给就业者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现代生活的节奏加快,社会流动性增强,直接影响了子女对父母行孝。现在大部分城市的老年人都有退休金,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他们最期盼和渴望的是子女在精神上的慰藉。深受大家喜爱的歌曲《常回家看看》,用朴实的语言告诉年轻人:平日的电话问候,节假日的探望,看病住院的关怀,生日的温馨祝福,都会给父母带来安慰和温情。关爱生命,注重生命质量,让老年人在有生之年享受真正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孝道。

金相邻、银亲眷。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互帮、互助——和有困难的老人“结对子”。在子女不能和老年人居住、不便及时照顾老年人的情况下,邻居、同事、朋友要伸出援助的双手,给予身边的老年人适当的关心和有效帮助。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也要大力宣传养老的重要意义和先进典型事例,通过舆论宣传、社区教育等多种形式,广泛动员全社会重视养老问题,增强责任和义务意识,在全社会形成尊老爱老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动员社区全体居民,共同为构建和谐社会尽心、尽力。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新加坡考察报告多篇范文。

word该篇DOC格式新加坡考察报告多篇范文,共有54021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新加坡考察报告多篇下载
新加坡考察报告多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0578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