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企业文化 > 企业管理范文 >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描述

发布时间:2014-11-21 09:32:51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目录

正文

第一篇:工商管理专业描述

工商管理专业描述

工商管理专业是培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事工商业及其他各类企业管理方面工作的专业化人才,经过专业化学习,成绩合格者可以得到相应的管理学本科学位证书。工商管理专业本科阶段的学习,以政治理论、计算机理论、经济理论以及基础课程和适用广泛的管理专业理论学习为主,经过工商管理本科阶段的学习基本可以从事具有管理性质的基础性工作和一般的经营活动。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现代化的企业管理理论以及具有相应的企业管理能力,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知识面广,能熟练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的现代管理技术,能在工商企业从事各方面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的主修课程有:

(1)政治理论课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以及国防教育等课程。

(2)应用基础课程:

大学语文、大学英语、经济数学、体育、大学计算机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社会保障概论等课程。

(3)管理类专业课课程:

管理学、西方经济学、中小企业管理、财政与金融、项目管理、商学概论、战略管理、统计学基础、管理经济学、会计学基础、工商企业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经济法、公共关系学以及组织行为学等的管理类专业课程。

综上所述,工商管理专业是具有广泛适用性以及社会经济各领域都有需求的专业,特别是在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日益完善的新时期更是如此。

第二篇:工商管理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管理信息业务描述

工商管理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管理信息系统业务描述

一、第七学期开学初期(前四周),由院(系、部)下达毕业论文(设计)任务给教研室,由教研室将院(系、部)教师提交的论文(设计)题目进行初步审核,将审核结果提交院(系、部);

二、院(系、部)将审核结果反馈给教研室,教研室依反馈结果(如题目不符合专业需求,某一教师指导学生超过8人)进行相应修改,然后再提交给院(系、部),直至论文(设计)题目确定;教研室统计出“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明细表”,上交院(系、部)备查;

三、教研室将确定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交给班级,由毕业生依据一人一题的原则选定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也可由学生自拟后由教研室审核通过后指定指导教师;教研室统计“xx届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明细表”提交给院(系、部);

四、由院(系、部)依据最终确定的“xx届xx专业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明细表”给指导教师下达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五、第七学期末,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学生完成计划书、文献综述、外文翻译,有教研室给出成绩,成绩记入该班级第七学期的科研技能训练课程;

六、院(系、部)会同教研室在第八学期中期(5月上旬)进行论文(设计)中期检查,并将结果汇总统计;

七、六月初(6月10日左右),毕业生将指导教师检查通过并给定表现成绩和论文质量成绩的论文(设计)定稿提交给教研室;

八、院(系、部)进行答辩分组,由教研室检查论文(设计)格式是否符合要求,不符合规范要求者不得参加第一轮毕业答辩;

九、答辩后答辩小组给定答辩成绩,由教研室根据表现成绩、论文质量成绩和答辩成绩按比例计算毕业生毕业论文论文(设计)的最终成绩;

十、教研室根据以上成绩统计、汇总各种表格并上交院(系、部)教学秘书;

注:该系统应具有数据输入、统计、查询、打印等基本功能。

第三篇: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描述(1)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一、质量管理体系描述

1、公司于2014年7月份通过了质量体系认证中心的质量体系认证,质量体系符合标准,并于今年6月份通过本年度质量管理体系第三方监督审核,证明了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得到了有效的实施与保持。

2、公司按标准要求制定了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文件控制程序》、《记录控制程序》,各种记录记录及时、真实、完整、有效保管,便于查阅,体系总体运行情况良好。

二、管理职责

公司领导在高层领导会议上,通过宣传公司质量方针和目标,反复强调产品质量满足顾客要求与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倡导以顾客为中心,并将质量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部门,明确各岗位人员职责、权限,保证人员、设备、材料等方面的及时供应,确保了生产连续,质量满足规定要求。

三、资源管理

1、公司为满足顾客需求,合理组织生产,拓宽市场,不断引进人才、购买设备,以后应进一步加强对其管理,确保各种资源满足生产需要。

2、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员工培训,以便其能力能胜任所承担的工作。

3、设备、设施管理:公司的设备、设施管理基本能按《设备、

设施管理程序》及《设备管理办法》执行。

四、产品实现

公司制定了《过程控制程序》,以加强对于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人员、设备、环境等影响产品质量的所有因素加以控制。包括作业指导书,生产参数监视和设备运行状况等内容。

五、测量、分析和改进

1、公司制定了顾客满意度调查程序,通过发放调查表,电话调查,客户拜访等方法,了解产品质量和服务的满意度及对企业的整体印象。

2、在生产过程中加强对不合格产品、不合格原材料的控制,该返修的返修,该报废的坚决报废,以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

3、各部门应有效利用《数据分析控制程序》中的适当方法,对顾客的满意、产品质量的符合性、过程特性及趋势,产品服务进行统计分析,制定各种对策,保证质量体系的良好运行。

4、公司制定了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以消除不合格的原因和潜在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与发生。对于体系中的不合格,各有关部门认真分析,制定切实有效的纠正、预防措施并认真实施,以便持续改进质量体系的有效性。

第四篇:企业管理软件的需求描述方法

企业管理软件的需求描述方法

1 构成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5个基本要素

对企业需求的描述可以从2个方面来进行描述,一个方面是对客户现行系统的描述,一个方面是对系统未来的设想。总的而言,无论是从那个方面来描述,构成企业信息系统主要包括5个基本要素:企业的组织结构、流程、数据、商务规则与功能(性能)。其中从用户的角度主要关注流程,是以流程为核心的,通过流程将其他几个要素贯穿起来,需求分析人员也应该从这个角度来和用户沟通;从开发者的角度主要关注企业的数据、商务规则与功能,以便于系统的实现;从实施者的角度主要关注企业的组织结构与功能,以便于系统的发布与实施。

1)企业的组织模型

即企业的组织结构关系,包括部门设置、岗位设置、岗位职责等。树型组织结构图是描述企业的组织模型的一种常用方法,它可用来搞清各部门之间的领导关系,每个部门内部的人员配备情况, 职责分工等情况,它是划分系统范围,进行系统网络规划的基础。在组织结构图中应将用户的组织结构逐层详细描述,每个部门的职责也应进行简单的描述。组织结构是用户企业业务流程与信息的载体,对分析人员理解企业的业务、确定系统范围具有很好的帮助。取得用户的组织结构图,是需求获取步骤中的基础工作之一。

用户环境中的企业岗位或角色,和组织机构一样,也是分析人员理解企业业务的基础,也是分析人员提取对象的基础。

对用户角色的识别常常遗漏的是计算机系统的系统管理人员,角色识别不全,对以后的功能识别会造成盲区。

2) 企业的流程模型

即企业的业务流程,包含哪些流程、流程之间的关系、每个流程中包括哪些活动、每个活动涉及到的岗位。企业的作业流程首先要有一个总的业务流程图,将企业中各种业务之间的关系描述出来,然后对每种业务进行详细的描述,使业务流程与部门职责结合起来。详细业务流程图可以采用直式业务流程图形式。对企业而言需要定义关于业务流程图的描述标准,大家采用相同的图例来描述,便于管理。

业务流程图的优点 :

■ 绘图的过程,实际上是作业流程条理化的过程

■表达形象直观,易于和用户交流,易于项目组内部交流调研的结果,需要得到用户的认同,这就需要和用户交流调研的结果,交流的文档要通俗、易懂, 不能采用专业术语。

■可以作为培训实施人员与技术服务人员的文档

业务流程图的缺点 :

■对高层管理人员的实际需求调查的不清楚.这一方面是由于用户没有接触过计算机, 对采用计算机后的管理会是什么样子?计算机能够完成当前手工操作的哪些内容?能够作哪些现在手工无法完成的工作等等没有清楚的概念,因此用户无法将这些问题反应出来. 另一方面说明分析人员没有经验,对原始材料挖掘不深,不能从用户提供的材料中提炼处来用户的真正需求,不能找到当前管理中的问题。

■对各种业务之间的总体关系没有表达出来.采用直式业务流程图可以将企业的每一种业务的处理流程清楚地表达出来, 但是各业务之间的联系却没有表示出来,单看一种业务的流程图很清楚,但是却不能综合在一起,没有整体的概念,作为需求分析的文档,在这方面表达的不够完整。

■在不利用工具的情况下,画法烦琐。图形可以将流程描述的很清楚,但是还要附加以一些文字说明,如关于业务发生的频率、意外事故的处理、高峰期的业务频率等,不能在流程图中描述出的内容,需要用文字进行详细描述。

3)企业的数据模型

即企业中的信息载体有哪些?以及对这些信息载体的详细刻画,包括企业的各种单据、帐本、报表的描述。在需求报告中,应该将单据的描述格式化,需要描述的内容包括:

单据的用途,即单据用在什么地方?

单据的格式:需要明确的画出来,并有实际的有数据的样例,能够具体直观地说明问题; 单据中的数据项的具体描述:长度、类型、计算生成方法、约束条件等;

单据的数据项是由哪些不同类型的角色来填写地,包括用计算机可以填那些数据项。 单据中哪些数据是必填的,哪些是可以不用填的。

单据流量:平均每天产生多少条记录,高峰期的数量;

单据的分类:可以从多个角度上进行分类,如:按业务类型来分类(采购/销售/生产),按生成的方式来分类(手工录入型/自动生成型),按格式变化的频繁程度来分类(易变型/稳定型),按表现形式来分类(列表型/卡片型)等等。

单据之间的关系:引用关系等等。

同样对于需要的报表与帐本也可以参照上面的条目进行详细的刻画。

4) 企业的商务规则模型

即企业中的商务规则有哪些?这些规则用在哪些地方? 商务规则可以从影响的范围划分为2类:一类是局部的规则,如不允许出现负库存,一类是整体的规则,如对所有的物料管理到批次。商务规则一般是隐藏在功能模型或者流程模型中,不需要单独描述,但是有些复杂的商务规则是需要单独抽取出来描述,如企业的各种单据记帐的商务逻辑,

5)企业的功能模型

功能需求是用户的最主要的需求,对用户功能需求的描述可以采用文字描述也可以采用语言加图形的描述方式,只要能够将用户的需求描述地完整、准确、易于理解即可。对功能需求比较复杂的系统(如超过10个功能项),可以先描述一个概要,对简单的系统可以直接进行详细描述。对于用户的功能需求要进行分类,分类的方法应便于用户理解,如按照用户的部门设置情况,进行描述每个部门的需求,这样也便于组织用户进行评审。以下是分类方法的举例:

按部门分类:如采购科、销售科、计划科、生产车间、财务科、统计科、总经理等; 按功能类型分类:如单据录入、单据审核、单据查询、记帐、帐本查询、统计报表、系统维护等。

对功能需求的分类在不同的层次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

对每一项功能应有一个功能编号,以便于与功能规格说明书中的章节进行对应。对每一项功能的描述,应指明用户的输入(input)、处理方法(process)、系统的输出(output)及对此项功能的其他要求。功能需求还应注明使用此功能的岗位。对系统管理员要求的特殊功能可以在此注明,非特殊要求可以在需求分析规格说明书中详细论述。如用(请你支持:WWw.HaowORd.com)户权限可分级,要有操作日志等。

功能需求与性能需求是密不可分的,笼统的性能需求没有任何意思,必须具体到某项功能需求上来,这是分析人员在分析系统时容易忽略的一项。

对上述的5个基本元素可以将他们描述为一个五元组〈组织,流程,功能,数据,业务逻辑〉,对于用户来讲,他们习惯于从组织维来看待系统,即某个部门有哪些岗位,每个岗位参与了哪些流程的哪些活动(功能),在某个功能上操作了哪些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哪些逻辑处理;对于开发人员习惯于从功能维来看待系统,即某个功能操作了哪些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哪些逻辑处理,这个功能属于哪个流程,可以由哪些岗位来使用;对于设计人员可能习惯于从数据维来看待系统:即系统中有哪些数据,在这些数据上可以做哪些处理,这些处理用oo的思想来看即是对数据对象的操作。

对以上的5个基本元素进行描述实际上就是系统建模的过程,为确保模型的可操作性,除了上面的5个基本要素外,还需要重点描述的内容有:

(1) 新系统对应用模式带来的变化包括对企业的组织结构、作业流程、单据帐本报表等的格式、商务规则等的改变。

(2) 新系统的界面模型

用开发工具将用户操作界面快速画出来,使用户心中有数。若时间允许,可将界面原型与数据库表、字段连接起来,真正做出系统雏形,即快速原型法。

2 阅读需求文档的4类读者

需求报告的最终目的是给人来阅读的,所以一定要考虑需求报告的读者群,有4类角色可能阅读企业管理系统的需求文档:

客户与用户业务高层;

用户的中层管理人员与具体人员;

用户it主管与开发人员,包括设计人员、编码人员、同行的专家;

项目管理人员:包括项目经理、质量保证人员、测试人员、需求管理员、配置管理员、计划人员等等;

不同的读者对文档的阅读需求是不同的,他们关注的信息是不同的。我见过了很多次需求评审的失败(如果做好需求评审我会另外再撰文描述),总结下来我认为和需求描述没有区分读者群是很有关系的。针对上述的4种分类,我们具体的来分析一下每类读者的特点:

(1) 客户与用户业务高层

他们关心的企业是系统的目标性需求,关心的是系统总体的功能框架,关心的是系统解决了哪些管理问题,对具体的需求是不关心的,所以给他们阅读的文档应该是从总体上来描述,要高度抽象。由于他们的工作很忙,很难有比较长的时间来读这些材料,所以要简短明了,能够用1页纸说明问题的就要不要用2页纸,而且一般都要给高层进行需求汇报,需要配上语言说明,因此采用powerpiont片子也就成了一种常用的方法,讲解需求与讨论一般应掌握不要超过1小时。需求人员常犯的毛病是过多地关注了企业的细节性需求,而忽略系统的目标性需求,所以在安排需求获取的步骤上、需求报告的编写上往往没有抓住企业高层最关心的问题、没有抓住根本性的问题,在给企业的高层汇报时当然很难通过评审。

(2)用户的中层管理人员与具体人员

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关注的是企业的局部需求,他们要求对自己的负责的局部系统能够有总体的了解,能够和其他的子系统衔接的很好,业务流程很流畅,覆盖了自己需要的所有业务流程,能够通过系统起到控制作用就行了。具体的操作人员更关心自己的的哪些活动是否在系统中都能处理,软件是否可以很容易地操作,他们关注的焦点更具体,要求更直观。所以对这类的读者可以通过比较详细的文档来描述需求了,当然应该以他们习惯的思维方式来描述,不能从开发人员的角度来描述。我看到过很多几百页的需求文档给用户去阅读、去评审,结果要么用户不置可否,要么直接讲看不懂,为什么呢?一是开发人员在文档中分子系统、分模块、分功能点一层深入下去描述,不符合用户的思维习惯,他们希望能够从业务流程、业务活动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而不是功能;二是太多了,用户也没有时间静下心来去消化、吸收如此多的文档,需求毕竟不是小说,能够那么吸引读者。

(3)用户it主管与开发人员

包括设计人员、编码人员、同行的专家大多数分析人员可能最擅长的就是些写这类的文档了,往往也是那这类的文档给所有的读者看,其问题我们上边都说了,这里我们就不赘述了。需要注意的是在描述需求时候传统的做法是以功能为主线,来展开描述,实际上如果是以数据为主线来描述需求也是一种很好的办法,在我们上面谈到的五元组中,从数据的角度来分析系统可以更容易实现向ooa、ood的切换。

(4) 项目管理人员:

包括项目经理、质量保证人员、测试人员、需求管理员、配置管理员、计划人员等等把拿给开发人员看的需求文档给管理人员看,这也是分析人员常犯的毛病。管理人员实际上最关心的是需求列表。在此基础上项目经理、质量保证人员可以据此来进入项目策划过程,测试人员可据此进入测试策划过程,需求管理员、配置管理员可以识别配置项制定相关的活动计划。没有这张表管理人员就很难高效地开展他们的管理活动,也就谈不到最基本的需求复用了。在上述的表中,需求的优先级是很重要的一列,对项目经理进行项目管理的平衡决策是很重要的,实际上需求的优先级可能比需求本身更重要。

3 需求描述的表示技巧

上面我们谈到了,需求文档是人与人之间交互的文档,是不同类型的人之间交互的文档,因此需求文档的可读性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为了提高文档的可读性可以借鉴下面的一些做法: 在文档的描述中,适当运用链接,增强文档的可读性;

多用穷举的方式,以便于发现遗漏的需求;

通过适当的换行来提高可读性 ;

采用黑体、斜体、下划线、颜色等多种方式来突出重要内容;

定义标准的术语,以减少二义性,减少文档的页数;

在功能需求的描述中,对于类似的、统一的功能可以单独地进行详细描述,其他地方进行引用,或做为术语进行定义,以简化文档,减少重复。如;

2 录入功能

2 打印功能

2 条件查询功能

2 排序功能等等

第五篇:工商企业管理论文

摘要:文章以企业文化为立足点,结合核心竞争力理论,对民营企业企业文化的概念以及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内涵的界定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企业文化与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联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企业文化;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

中国的民营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目前,它们正以庞大的规模和雄厚的实力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与国有企业相比,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起步比较晚、基础比较差。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民营企业要想获得稳定、持续的发展。必须具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对增强和提升核心竞争力起着关键作用,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来培育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将使我国民营企业获得持久的、不可模仿的竞争优势。

一、民营企业企业文化的相关概念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企业及其成员在长期 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文化观念和文化形成的总和,是企业及其成员的价值观、经营哲学、企业精神、企业行为规范和企业形象的体现。企业文化有三个层面,分别是:最外层的物质文化层,包括企业生产经营的物质基础和产品等;制度文化层,即用于约束和激励员工的各类规章制度;精神文化层,包括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愿景和使命等。民营企业企业文化以一般企业文化为基础,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难以模仿的独特氛围,其核心是民营企业的价值观及经营理念。

二、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内涵的界定分析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最早由普拉哈拉德(c k.prahalad)和哈默(g.hamel)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企业的核心能力”一文中提出。随后,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核心竞争力进行了研究。大致可归纳为如下三种核心竞争力:

(一)以技能和知识制胜的核心竞争力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组织中逐步积累的并经过整合了的知识技能,是能使公司为顾客带来特别价值的一种技能,哈佛大学的巴登教授则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使组织独具特色并为组织带来优势的知识体系。klein从为核心竞争力是各种知识技能相互支撑所构成的网络。

(二)以流程致胜的核心竞争力

哈默(hammer)和钱皮(champy)认为,企业要保持竞争优势就要关注和优化在价值链的各个关键环节,通过优化流程获得核心竞争能力。哈默和钱皮首先提出了业务流程再造的概念,认为业务流程再造的核心是通过充分利用战略性产业要素和战略性资产间的互补,增强两者之间的组合功能。

(三)以学习制胜的核心竞争力

学习型组织之父彼得·圣吉(peter m.sens真)一直围绕组织怎样创建学习型组织展开研究,认为企业想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就要具备比竞争对手更高效学习的能力。彼得·圣吉提到企业必须进行五项修炼,即自我超越、克服心智模式、共同愿望、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这是组织获得长期竞争优势所必需的条件。

纵观以上观点,多数学者虽然从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竞争优势根源的角度进行了研究,但很多的研究仍没有揭示企业竞争优势根源之所在。另外,结合民营企业本身的特点,我们认为,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是长期形成的、公司独有的且不能为其他公司所模仿的一种生存能力,是文化竞争能力、人力资源竞争能力和创新竞争能力的有机整合,是使民营企业在过去、现在和将来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综合能力。它蕴含在民营企业的文化中,体现于企业的诸多方面,只有通过民营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完善,民营企业才会成为一个持续发展的整体。

三、企业文化与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联分析

(一)绩效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

在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业绩相互关系的实证研究中,赫斯克特对美国沃尔玛、宝洁、壳牌、杜邦、波音、花旗等202家公司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连续十一年的企业文化力平均得分值与企业长期经营业绩(企业纯收入增长指数、投资收益率、股价)呈现正相关性。他们预言,在下一个十年内,企业文化很可能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

(二)民营企业企业文化既是民营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内容,也是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和动力

公司核心竞争力是在创始人的管理下,通过一段时间不断积累创新的知识和成功经验,营造出特有的企业文化磁场,将公司的各种资源和能力进行有机结合,不断地发展,形成公司共同的核心价观,从而形成了公司独有的核心竞争力,这一过程竞争对手很难去复制和模仿。民营企业文化是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价值观和基本行为规范。如果没有企业文化为基础,民营企业便不能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民营企业可以依赖于优秀的某些资源在特定时期获得成功,但不会永远成功,一旦丧失这项资源。马上就会出现危机,然而,企业文化却可以为核心竞争力提供不竭的动力。

四、基于企业文化的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随着信息、知识和文化成为市场竞争的竞争基础,企业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构成要素,处于中心地位。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要注重培养自己特有的、创新性企业文化的同时,还要注重协调好企业文化与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有以下三点:

(一)通过建立健全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各类经营理念培育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

很多民营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忽视了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的提炼,发展具有一定盲目性,不少民营企业由于缺乏文化管理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而黯然落败。美国著名管理学专家彼得,德鲁克认为,企业经营管理“基本上就是一个把政治上、文化上的多样性结合起来而

进行统一管理的问题”。面对民营企业在构建核心竞争力过程中所受到的文化管理挑战,首先,民营企业必须识别提炼文化,发展文化认同,达成对彼此文化的理解;其次,要进行文化培训,造就一批高质量的文化管理人员。通过培训,促进员工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使每个员工把自己的思想与行为与公司的愿景和战略结合起来,建立起以公司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

(二)通过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培育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

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要建立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关爱员工并鼓励员工学习成才,建设学习型企业文化。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离不开优秀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可实现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贯通。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的背后又是企业学习力的竞争,一个企业具有学习力才会真正拥有竞争力。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公司要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各方面的潜能,就必须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而企业文化则是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的核心和灵魂,对整个公司管理具有导向作用。另外,面对科技更新的加速,只有不断地学习,从个人的提升拓展到企业整体的提升,才能跟上快节奏发展的步伐。因此,民营企业必须建立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公司形成良好的组织学习文化氛围,从根本上提升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通过建设创新型的企业文化培育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

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要构造一个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一个民营企业有无创新能力成为其成败的关键,而孕育创新能力的土壤则是创新型的企业文化。民营企业只有大力倡导科技创新,重视管理创新,形成适应变化的创新型的企业文化,才能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使公司持续发展。我国民营企业华为的创新企业文化就是华为的核心竞争力,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认为,植根在华为的创新经营理念和创新型管理模式中的企业文化为提升华为竞争力奠定了基础,华为利用其创新型企业文化不断获得企业的发展。

本文来源于 (论文网) 原文链接:

我们向你推荐更多相关文章: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规划

工商企业管理心得

工商企业管理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

工商企业管理

word该篇DOC格式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描述范文,共有10354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描述下载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描述.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0578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