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教学资源 > 教学设计 >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4-12-09 07:10:51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目录

正文

第一篇: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是语言大师老舍的一篇写景散文。文章紧紧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使笔下的山、水、城、人跟这“温晴”天气紧密联系在一起,构成一幅温暖晴朗的济南冬天图景。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三个生字,掌握五个要求会写的生字,理解“响晴、温晴、安适、贮蓄、澄清”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揣摩词语,体味济南的冬之美。

3.理清思路,体会比喻、拟人手法对突出景物特点的作用。

4.体会作者对平凡景物独特的感受,以及对其寄予的深情。

【教学重点】

把握济南冬天的特点,理清文章层次结构和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体会并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一提到冬季,大家会马上想到怎样的画面呢?”

大家也许马上会想到一幅白雪皑皑,冰清玉洁的图画;也许会想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佳句。是的!严寒几乎成为一种思维定势影响着人们对冬天的感觉。下面,让我们随着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的笔,到济南城去走一遭,看一看它的冬天是怎样的。

二、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现代小说家,戏剧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收在《老舍文集》里。老舍先生在1924年赴英国讲学,1930年回国,本想作职业作家,但专职写作难以维持生活,为了取得可靠的收入,经好友们的劝告,1930夏天到济南的齐鲁大学任教。这篇文章大约写于1930—1931年间,也就是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的。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桌轮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把容易读错的字写到纠错本上。

2.交流纠错本上的字。

教师预设易读错的词语有:

济南澄清贮蓄水藻发髻镶嵌

3.指名读课文,随即指导。

4.学生听老师读课文,并思考问题:济南的冬天的总的特点是什么?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那些景物?

明确:济南冬天的特点是“温晴”,还写了济南冬天的山、水。

这天气、山、水三者的关系是怎样的?(根据课文内容,教师稍作点拨引导。)

小结:因为有小山的包围,所以才会有“温晴”的天气;又因为有“温晴”的天气,才会有小雪覆盖的山景,河水才会冒点热气。所以,“温晴”是济南冬天的特点,描绘济南的山水都是围绕这个特点来写的。

五、齐诵全文,再次品味。

(设计意图:发挥多维互动的学习优势,促进阅读,促进交流,促进读书能力。培养学生整体感物的能力。)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探究了这篇课文的朗诵方法,了解了大致内容,今天这节课我们再一起去品位、体悟“济南的冬天”。

二、赏析课文

“济南的冬天”在你的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结合课文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学生思考体味、朗读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预设:

1.阳光下山景图。(第二自然段)

济南阳光下小山有什么特点?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

醒”。“睡着”、“唤醒”是拟人的写法,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表现了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把济南比作“小摇篮”,生动形象地写出济南的可爱。

2.雪后初晴图。(第三自然段)

“那”点薄雪好像是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害了羞”将雪赋予了人的情感,“露出点粉色’”写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微微”词用得贴切,因是“温晴”而不是“热带”之热。

3.城外小水墨画。(第四自然段)

“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这是张小水墨画”、“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则创造了一个优美的意境,表达了作者赞美的真情。

“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卧”字来写村庄,写雪,写它们状样、情态,仿佛是写活物,活灵活现。

4.空灵水晶图(第五自然段)

“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不忍得”将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灵气,突出水的“绿”“绿的精神”之珍贵、可爱、美丽。“况且??还”不可去掉,“况且”表达进一步申述,或补充、追加新的理由,还表示范围的扩大,“况且?还”相配合,进一步突出了水不忍冻上的原因。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完成对课文的感悟理解。)

三、方法借鉴,学会发现。

文章把冬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向我们呈现了一个充满活力与温晴的冬天的济南,写作成功的要素有哪些?

小组讨论,交流归纳:

a、融情于景 b、展开联想 c、巧用修辞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景物描写的方法。)

四、拓展延伸

老舍先生住惯了多风的北京,并刚由多雾的伦敦归来,因而对济南的冬天的温晴感受特别深切。你到某一个新的地方,是否有一些特别的感受?

请你谈谈你的感受,并写下来

学生练笔,教师巡视指导。

课文中老舍给我们描绘了阳光下小山、小雪后的小山、城外远山、冒着热气的绿水四幅济南冬景图。请同学根据作者所描绘的,每人自选一段绘一幅画。(课下完成)

五、朗读全文,再次体味。

今天我们随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老舍先生一同领略了济南冬天的无限魅力,给我们以美的享受。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写出景物之美,关键是要善于从美的事物中发现美,并用美的语言表现美。今后的学习和写作中,我们要注意努力做好这方面,提高我们的学习能力和写作水平。

课后练习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黑体字字注音。

济南()绿萍 ()水藻()贮蓄()

着落()澄清 ()镶上( )发髻()

2.填空

(1)作者在描写雪后的景色时,描写的顺序依次是() ()()。

(2)老舍笔下的冬天是一个()的冬天;一个()的冬天;一个()的冬天;一个()的冬天。

(3)济南冬水的特点()。

3.选择题

(1)下面对文章写作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抓住“温晴”这一特点,描绘济南冬天的景色。

b.文章侧重写人的活动,从而突出“温晴”的特点。

c.文章重点写了阳光、小山、白雪、绿水等景物。

d.文章在描写济南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做到情景交融。

(2)对“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表现济南人在冬日逗人喜欢的容颜

b.说明济南人在冬日的和善面貌

c.表现济南人在冬日安适舒畅的情态。

第二篇:《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作者:朝阳县羊山实验中学李树锐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老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验和品味济南的冬天之美。

2、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展开描写,并在景物描写中融入自己鲜明的印象及感受的写法。

3、感知内容,体验和品味济南的冬天的美;揣摩作者抓住景物的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4、掌握文中的修辞,欣赏散文的语言风格;激发我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目标3.

教学难点:目标4.

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老舍对济南的山山水水一往情深,在他眼中,冬天的济南一切都是美的,一切都是可爱的,真是一方“宝地”。一个“理想的境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0课《济南的冬天》。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济南”点明了地点;“冬天”,揭示了文章所写的季节。文题既流露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赞美之情,也表现出济南的冬天是有特色的“冬天”之意。

2、作者介绍:老舍,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代表作《茶馆》、《龙须沟》,中篇小说《骆驼祥子》,长篇小说《四世同堂》。

3、背景:老舍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称为他的“第二故乡”。《济南

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原为一系列直接描

写济南风景名胜的长篇散文《一些印象》中的第五节,此文虽系节选,但能独立

成篇。

4、学习生字词。

济南(jǐ)晒着(shài)着落(zhuó)水藻(zǎo) ....

贮(zhù)蓄澄(chéng)清镶(xiāng) ...

5、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三、默读课文,理清条理:

全文共6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通过与北平、伦敦及热带地方的对比,突出济南冬天的“温

情”,赞誉它是个“宝地”。“温晴”二字,统领全文。

第二部分(2——5):描绘的是济南冬天的山、水,进一步印证“温晴”的

特点,说明冬天的济南真是个宝地。

先写山:阳光朗照下的山——慈善(2);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3);城

外远山——如诗如画(4)。再写水:水藻之绿,衬托水之清澈、透明(5)。顺着

“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这条主线,紧扣着“山”和“水”,作品接着铺展了幅

幅淡雅的山水画。

第一幅是小山摇篮图。作者先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个“理想的境界”,何等恬

静,何等明媚,对济南的地理环境,作者只用一句话就写准了:“小山整把济南

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

第二幅是雪霁初晴图。济南的雪一点也没有抹煞暖冬的光彩,反而把冬天的

“温晴”越发显露了出来。因为那只是“小雪”,连“矮松”都罩不住,反而由

于白雪的衬托显得“越发的青黑”。更令人称奇的,是小雪给大自然增添了迷人

的色彩,真是一幅动静相间的水墨淡彩啊!

第三幅是空灵水晶图。济南素有泉城之称,所谓“家家听泉,户户插柳”。

因此,作者就借“水”来写出济南冬天的暖和:“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

绿藻上冒着点热气。”在作者笔下,这样的水岂止是有生命的,而且是有感情的。

作者的手法也实在是巧妙,这里他没有直接写天气的暖和,便是却让人感受到了

温暖。但作家的视线又转向一个更广阔的天地了:“澄清”的水同“蓝汪汪”的

天浑然一体,“整个”地成了一块“空灵的蓝水晶”。这样,作者就从水写到天,

以至概括了整个济南,与首段相响应。

第三部分(6):点题,恰到好处,引人回味。

三、教师小结:

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文章紧紧围绕“温晴”这一特点,描绘济南

的山,水,天。呈现给读者一幅山清水秀,天蓝地暖的动人冬景图。抒发了作者

对济南的无限热爱之情。

四、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一。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

2、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课题“济南的冬天”,“济南”说地方,

“冬天”说节令。“济南”对“冬天”这个词起限制作用。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

个特定地方的冬天,它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冬天。

二、总体把握课文:

教师领读课文,学生齐读,散读课文。在阅读时可思考如下问题:

(1)、课文写了济南的冬天有什么特点?

(2)、课文写了济南的冬天的哪些景物?

(3)、你读了课文,是不是觉得济南的冬天如作者所说是“暖和安适”的?

为什么?

明确:、文章开头,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通过对比,写济南的冬天无风

声、无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的“温晴”——宝地。

文章先从自己感受的角度总括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然后具体描绘了

济南暖冬的三幅画图:阳光下济南全景、雪后山景的秀美、济南冬天的水。

三、细读、分析课文。

引导学生逐段细读课文,要求他们在自读的同时提出问题,展开讨论,并指

导他们就文章各段的内容、描述方法和语言,在课文一旁的空白处写些简要的批

注。

1、课文从什么角度写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

段与下文有什么关系?

明确:课文从自身感受的角度来写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作者把济南与

住惯了的“北平”比较,又与他刚刚离开的伦敦比较,再与热带比较,突出了济

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很自然地发出“济南真的算个宝地”的由衷赞叹。所以,可

以从全文最后一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看到作者写本文的目的,就在于对济

南的赞美。这段的对比方式,是一种“曲折行文”的手法。

这段课文总写了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是全文的总起,为下文具体描述作

了铺垫。因此,这段与下文是总分关系。

2、课文中的“响亮”是什么意思?“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一句,如

果把“声”字去掉,可不可以?为什么?

明确:“响亮”一词,一般用来指声音宏大。但根据上下文意思来判断,在

这里是指“晴朗得刺眼”。“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是说济南冬天的风并不

猛烈,是柔和的,如果把“声”字去掉,就说成了“没有风”,不切合实际。

3、作者怎样描写济南古城的地理环境?作者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济南的可爱

的?

明确:“小山把济南围了个圈儿”,这是济南地理环境的特征,也是济南“温

晴”的原因。作者从人的感受和对人的心理描写,来表现济南的可爱。作者把济

南比作婴儿,把老城四周的小山比作“小摇篮”,用拟人的方法写城:“在天底下

晒太阳,暖和安适地睡着”;写山:“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

准保暖 和。’”再现了这个“理想境界”的明静、温暖和舒适的特点。

济南人由于身在温暖冬天而引起对温暖的春天的联想,但眼前春天并未到

来,他们却又“并不着急”,而且“脸上含笑”,“有了着落”,“有了依靠”,表现

了济南人对这“慈善”冬天的真切留恋,也洋溢着作者对济南冬天的无限喜爱之

情。

4、这段也是写山,是小雪点染了山之后的景色。那么,作者从什么角度描

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写薄雪覆盖下的山,总分总结构,(谢谢你访问好范文wWW.HaOwOrD.coM)按照山顶、山尖、山坡、山腰的空

间顺序,体现“妙”处。作者从色彩和变化两个角度描写了山上的矮松、黄草和

薄雪等景色。“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的看护妇”,是对小雪后矮松秀

美形态的比喻,借矮松写出雪的形态。“一件带水纹的花衣”,“这件花衣好像被

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到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这是小雪后雪色与草色相间的

美景引人产生的联想。“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用拟人的

方法描绘了夕阳斜照下雪色娇美的情态。作者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方法,再现了冬

天济南周围的小山,在白雪与蓝天的相映中的雪色与草色、雪光与日光交融的情

态。

过渡:作者在写了冬天济南“温晴”、“秀气”之后,把视线放到城外的景色。

作者以城内的“狭窄”与城外的“宽敞”对照,用“小村庄”来点缀出山坡,以

小雪点染屋顶,这样,读者就看到了济南的全貌。

5、在这段文字中,“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这

里为什么用一个“卧”字,和文章的什么地方相呼应?

明确:“卧”字用得很贴切。济南城外的小村庄被作者赋予了生命和感情,

它们都“安适地睡着”,尽情享受这“温晴”的天赐。这“卧”字,正好与第二

段中的“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相呼应,用拟人的手法写活了济南。

6、作者是怎样写水的“温晴”的?

明确:课文紧扣“暖”字,写水“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

写水中的水藻“把终年贮藏的绿色全拿出来”,所以它“不忍得冻上”。水还多情

地让“长枝的垂柳在水里照个影儿”。读到这里,让我们感受到济南的冬天真是

风情万种,使人留恋不舍。

7、作者是如何收束全文的?

明确:作者紧扣“亮”字,由下而上,再由上而下,从河水的清亮引出整个

空间的清亮,并把红屋顶、黄草山、灰树影都溶入其中,在天水一色的广阔背景

下,描绘了冬天济南瑰丽的色彩。在此铺垫下,以高度概括而充满激情的句子“这

就是冬天的济南”自然而然地收了尾。

四、写作特色。

1、课文中多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

比喻,就是在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

打比方,使描写生动形象,说明通俗易懂。文中把围着济南的一圈小山比作“小

摇篮”;把山坡上的小村庄的雪景比作“小水墨画”;个冬天的济南比作一块“空

灵的蓝水晶”等等。

2、课文中多处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

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和思想感情。

3、品味句子的含义:

(1)、“睡着”“唤醒”都是拟人的写法,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

的感觉和意味。表现了冬天的济南“温晴”的特点。

(2)、“卧”字用来写村庄,写雪,写他们的状况,情态,仿佛是写活物,

活灵活现。

(3)、“不忍得”将水人格化,使水富有灵气;而这样写的目的,更是为了

写“绿”,写“绿的精神”之珍贵,可爱,美丽。

五、教师小结:

作者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作结,“冬天”修饰“济南”,既和开头“济南

真得算个宝地”相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的喜爱,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

的余地。

六、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二。

七、板书设计:

10、济南的冬天

“温晴”(对比)阳光下的山

小雪后的山

城外远山

冬天的水——蓝水晶

————首尾照应,山清水秀,无限热爱。

第三篇:《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揣摩作者抓住景物的特征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体会景物描写中蕴涵

的思想感情;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能进行赏析和积累

2.过程与方法:在指导预习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针对重点难点采取自主学

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和欣赏散文的优美之处。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济南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激发自身对祖国大好河山

的热爱之情。

教学设想:

1. 重点: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课文用语的准确、生动;把握作者的情感

2. 难点: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学习如何抓住景物的特征有顺序地

写景。

3. 思路:好文章七分朗读三分赏析,在朗读中体会美妙之处。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和内容: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大家觉得今天天气怎么样?(晴朗但很冷)为什么?(冬天)

提到冬天,你会有什么感觉?或会使你联想到什么?(各抒己见)

2.看来我们这儿的冬天很冷,但很少下雪。那有没有同学去过北方呢?那儿的冬天又是怎

样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毛泽东写的一首词《沁园春.雪》呢?

(如有同学会背,请他为我们朗诵一下,如没有人会,教师可朗诵一下)

虽然我们许多同学没有去过北中国,但从毛泽东的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北方的冬天是大雪纷

飞,奇寒无比的。但在这样的冬天,却有一处温暖如春,它就是——(学生齐答)。对,就

是济南。济南是一个古老的城市,素有“泉城”之称,今天我们就跟随着老舍去领略一下“四

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济南那独特的冬韵。(板书课题,作者)

3.老舍资料交流:老舍,原名舒庆春,子舍予,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小说家、戏剧

家。老舍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写就了许多著名的作品,如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

世同堂〉〉,戏剧〈〈茶馆〉〉、〈〈龙须沟〉〉等,老舍是一个语言大师,他作品的语言非常生动,

幽默,并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京片子),深受读者的喜欢。但很可惜,这样一位才华横溢

的作家,结局却是非常悲惨的(简介老舍之死)。

老舍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但他留下来的著作值得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细细的品读。

(以上内容以学生交流为主,老师仅作补充和修正)

二.听读、仿读课文,整体感知

1.首先请同学们听一段课文录音,来初步感受一下济南冬天的美。要求:注意预习时碰到

的生字新词,扫清自己阅读时的文字障碍;随着录音走进书本,圈画出你觉得写的最美的地

方。

(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学生欣赏)

2.交流听读感受:

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济南的冬天好吗?(好)那么,好在什么地方呢?

(各抒己见)

3.各自朗读课文,揣摩感情

要求:好的文章三分赏析七分读,只听了一遍,同学们就发现了这么多济南冬天的好处,

下面请同学们仔细的读一下课文,体会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写此文的,阅读这

篇文章应注意哪些问题?(朗读的感情喜爱、语速较慢、语调柔和和语气亲切)

( 学生自由朗读)

4.提问:a.同学们读的都十分认真。那么你认为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写这篇文章的呢?

(各抒己见)

b. 那么,你认为该用怎样的语气、语调才更能读出作者的这种感情呢?(各抒己见)

c. 那请你来读一下,好吗?读你认为读的最好的地方。

(请一生朗读喜爱的段落,他生聆听并评价)

d.哪位同学能够不看书本,试着背一下?再看两眼!

(给学生一些时间记忆,能背多少是多少,对能背出的同学给予赞扬,背

不顺的同学给予鼓励)

三.自主研读,把握文章内容

1.下面听老师把第一段读一下,同学们再来感受一下济南冬天的最大特点。

(师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2.提问: 谁能说说济南冬天最大的特点?(“温晴”) 能说一下你的理由吗?

(学生回答的内容应包括第一段作者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自己对济南的独特感受)

北平——刮风对比无风声

伦敦——多雾〈——————〉济南无雾(温晴)“奇迹”“怪事” 热带——毒日(宝地)无毒日

3.提问:那么作者围绕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选取了哪些具体的景物来描绘济南特有的动人冬景的呢?

(学生浏览书本,寻找景物后交流)

归纳:济南的山和水

四.小结并布置作业:在老舍的笔下,济南的山山水水都是非常美丽的,他用自己的笔为

我们细细地描画了一幅又一幅的冬景图,课后请同学们用画笔将老舍笔下的你最喜欢的一副冬景图展现出来,并配上恰当的文字,要求:以课文为主要依据,充分展开想象!

附录:〈〈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弛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银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教学后记:这堂课时间把握的比较恰当,学生的反应一般,其中设计的几个问题,大多能够

回答出来,但背诵毛泽东的词有一定难度,有同学没听过,而有些同学能背出几句话。课堂上一部分同学能积极参与各个环节的学习,还有一些学生无法进入状态,比如自读课文,当众朗读等,但是比一比谁背的快时,参与还是很积极的,有些同学能流利地背出一段,或几句话。总之,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要进一步引导。同时加强纪律的要求,争取杜绝上课乱说话现象。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共同欣赏了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了解到济南的冬天与北中国其他地方的不同,与我们这儿也不同,那就是济南的冬天最大的特点是————(温晴),今天我们就具体来欣赏一下温晴的济南冬天时的美丽景色!

二.佳作展示,领略美景

上节课老师布置大家根据课文内容,将老舍笔下的一幅幅冬景图用画笔表现出来,大家都比较认真地完成了这项作业,老师从你们的画中间挑选了五幅比较出色的,大家猜一猜他们分别画的是什么景致,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到它们相对应的文字?

(逐一欣赏五幅画,引导学生发现老舍描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美景,并夹之课文的朗读,共同欣赏济南的山水美景。同时要求对每幅图的欣赏,以理解作者是如何按照顺序,抓住特点来写景的为重点。)

明确:老舍笔下的五幅图

第一幅:阳光下济南冬天的全景图(俯视)

(这幅图用拟人的手法,展现了古老的济南城在阳光照耀之下,温暖安适的情景,流露出作者对济南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有紧扣住济南“温晴”的特点,如“阳光”、“温暖”等词语)

第二幅:阳光朗照下的山(俯视)

(这幅图中,作者先介绍了济南的地理环境,这是济南冬天“温晴”的原因;然后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对小山进行了描写,使人联想到摇篮边的慈母;对济南人的描写,包括表情、感觉、幻想和心情等,表达了人们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感激之情。寻找体现“温晴”的句子和词语。)

第三幅:薄雪覆盖下的山(空间顺序)

(从文中找出表示写景顺序的词语:“山上”—“山尖”—“山坡”—“山腰”;再找出每一处所描写的景物,你觉得哪句话最能流露作者对济南的感情?)

第四幅:城外远山(远眺)

(作者描写了城外远山,勾勒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有两个字用的非常好“卧”,形象生动,传神无比。)

第五幅:济南冬天的水色

[在作者的形容之下,你觉得济南冬天的水具有怎样的特色?a.清澈透明(用五个“绿”反衬)b.水是温的且不结冰(冒“点”热气、不忍冻上等,采用拟人的手法)

c.水天一色的美景(展开想象,采用“蓝水晶”比喻的手法,写出济南冬天鲜亮明丽的色彩);作者在这段景物描写中有没有紧扣住“温晴”的特点?试举例分析)] 小结:作者写景,首先能抓住景物的特点,层次井然地描绘济南的山山水水;其次,能做到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三种情况:直接抒发感情;创设意境,流露诗情;虚实结合,进行联想,抒发感情等。)

三.阅读品味,体会语言美

1. 刚才我们共同欣赏了老舍为我们描述的五幅美丽的济南冬景图。济南的冬景固然美

丽,但如果没有老舍这位语言大师,那份美也无法传达的如此美妙,所以接下来老师想请同学们从文中画出你们最喜欢的句子,体会一下老舍语言的特点。

2. 讨论交流:

准确的词:“风声”、“顶”、“镶”、“穿”、“露”、“羞”、“卧”、“点”等

生动的语句:文中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的句子

(这一环节,老师要鼓励学生将自己独特的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培养自身的赏析能力)

3. 欣赏了老舍散文中的好词好句,同学们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老舍的语言有哪些

特点呢?(参考:清新朴实、准确生动、儿化词语亲切等)

4. 老舍的语言非常优美,可是结尾却非常简单,同学们能不能给它拟写一个更好的结

尾呢?

(这一环节通过同学们所写的结尾与课文结尾的比较,得出课文结尾的好处:看似平

淡,实则深情款款,简洁有力而韵味无穷,并点题)

四.布置作业

1.寻找一些描写不同地方冬天的散文,与课文进行比较阅读;

2. 课后收集一些济南的资料,加深对济南这一历史古城的了解;

3. 假如你是一名导游,冬季带领游客来济南参观,追随老舍的足迹,请你设计一段导

游词。

教学后记:这一节课总体感觉不好,首先时间把握不是很好,“阅读品味,体会语言美”这一环节没有能够完成,内容量偏多;其次,由于距离和画质量问题,许多同学不能概括图画的内容,但基本能找到相应的段落,在引导他们分析观察角度时,学生们有些摸不着头脑,不知道什么是观察角度,所以效果不好;再者,由于是下午第一课,有些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有瞌睡和说话现象。而且我自身的教学状态也不是很理想,有些语无伦次,昏昏欲睡,下次一定要改正。

第四篇: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杨雅娟龙绕初中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济南的冬之美。

2.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写法,体会情景交融的妙处。

3. 学习本文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描写景物的方法,并品味其优美的语言。

4. 体会作者对景物独特的感受,以及对其寄予的深情。

教学重点:

把握作者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写法,体会情景交融的妙处。 教学难点:

学习恰当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意境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文章紧紧围绕“温晴”这一特点,抓住景物特点,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生动地描绘了济南的山、水,呈现给读者一幅山青、水秀、天蓝、地暖的冬景图,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无限热爱之情。因此本文的教学重点应放在景物描写上,注重在分析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过程中,品味济南的冬天之美,感悟作者的热爱之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准备: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看图话冬

身处严冬的人们啊,总是希望春天早日来临,然而有一处地方的人们在冬天却是面上含笑的,似乎并不渴望春天的降临,这处地方是哪儿呢?

二、作者简介

三、 听读感知

我来说一说,“这是一个_______冬天。”

四、内容梳理

1.作者笔下济南的冬天的总特点是什么?请找出文中的一个词概括。并说说作者是通过什么写法来引出这一总特点的?

2.作者是通过描写哪些景物来表现济南冬天“温晴”特点的?传达出作者对济南冬天怎样的情感?

五、语言品析

本文有许多优美的词句,你最喜欢哪一处?为什么?说出来我们一起分享。

六、拓展练笔

老舍先生用他的生花妙笔赞美了“温晴”美丽的济南冬景.你也能用上手中笔赞美一下家乡的冬景吗?请以“家乡的冬天 ”为题写一段话。

要求:1.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手法

2.50-100字之间

第五篇:济南的冬天教案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济南的冬天》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它是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在1931年初写的,是一篇景美、情美、语言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文章选取了一个个独特的角度,描绘了济南冬天特有的魅力。作者在描写景物时,语言准确生动,充满了对济南的热爱之情。从本单元教材编排的意图来看,学习本课,一方面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在《春》中所学到的比喻、拟人的修辞,另一方面是让学生学习文中“情景交融”的写法,从而能更好地掌握写景抒情散文的技法。

【学情分析】

对于刚刚跨入中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大多数的学生应该都喜欢写景的美文,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情境,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教学目标】

1. 理解重点词语,品味、积累语言,品味济南冬天的“温晴”之美。

2. 学习作者对景物特点的多方面描写,更好地掌握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学习作者抓住特征运用贴切手法描写自然景色的写法。

2.体会作者在景物描写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细腻传神的景物描写的技法,从而提高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方法】

品读法、合作探究法、情境法

【设计思路】

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作者在景物描写之中,寄寓了自己对济南冬天的无限喜爱之情。这篇课文处于七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这个单元以人与自然为主,主要是向学生展现了色彩斑斓的大自然,通过文章美的语言的描写,进一步感悟祖国的美好河山。学习本课重在引导学生领悟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特征细致描绘的写法,感受济南冬天的温晴之“美”,体会作者借景抒发的赞美之情。而若要达此目的,就必须通过多种方式反复诵读,使学生深入文本,深刻感悟,进行个性化解读。为此,本设计围绕“读”字做文章,抓住“读”字开展系列语文学习活动,从而达到读中悟,悟后读,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和丰富的想象力。此外,初一学生应当适时提高自我感知阅读能力,因此讨论法也必不可少。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在学习本篇课文之前呢,我想让同学们先看两张图片。这两张图片,一张是瑞士的夏景图,一张是西湖的春景图,同学们,这两张图好看吗?其实让同学们看这两张图是因为老舍先生曾经如此说过:“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今天我们就跟随老舍先生的步伐,一起来领略济南冬天的特有魅力吧!

二、 整体感知 感受美

1、 了解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明白作者为什么会对济南有着如此深厚的感情。1

2、 学生默读课文,给文章划分段落,并说明这样划分的原因以及每个层次的段落大

意。 (第1段:写济南的冬天“温晴”的天气特点

2—4段:写济南冬天的山景

第5段:写济南冬天的水色)

3、 带着问题听教师朗读,把不懂的字词的拼音或意义找出来。 ( a.济南冬天的天气有什么特点?采用了什么手法?

b.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各有什么样的特点?

c.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a、济南冬天总的特点是温晴的宝地。

b、写对济南的总体感:“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

写阳光朗照下的山 ——温暖

写薄雪覆盖下的山 ——秀气

再写城外的远山——淡雅,

最后写冬天的水色——写水藻之绿,衬托水的清澈、透明。

c、作者绘山景,描水色,寓情于景,既表现济南冬天之美,又寄寓

对祖国山河真挚的感情)

4、 全班齐读课文,更好地把握文章内容。

三、 品读美文 发现美

1. 听录音朗读,让同学们在听的过程中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2. 让学生起来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

3.创新延伸

假如你是导游,要给一个从没到过济南的人讲讲济南美丽的冬天,你将分哪几个方面来介绍?先列讲述提纲,设计一下导游词,然后说给同桌听听,再找三名学生到班上给大家当导游。(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图是:以当导游这种活泼的活动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有口语交际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从总体上把握课文内容,此环节可以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整体感知课文是品味妙词佳句的前提,可为下节课研读课文奠定基础,抓思路教学能纲举目张。)

4.《济南的冬天》无处不美。那么,老舍先生是如何运用艺术的笔法,来描写景物之美的呢?下面让我们再次齐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济南冬天的热爱。然后大家一起来寻找以下的美,在文章中找出能体现这些美的句子,并画出来:

修辞运用之美

俯瞰仰视之美

动静结合之美

景物映衬之美

【明确】

1、 修辞运用之美:

第2节“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这一句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写出济南的冬天的舒适和暖和。

第3节“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害了羞”写出了小山的可爱。

第4节“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这句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手法,写远山的美。第5节“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 2

色全拿出来了。”还有“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水的美。

第5节“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济南比作蓝水晶。

2、 俯瞰仰视之美:

第2节“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理想的境界?”这是俯瞰之美。

第5节“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写出了济南的美。这是仰视。由河水看到天上,视野阔大,整个济南都美。

3、 动静结合之美:

第3节,“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这是动静之美。

4、 景物映衬之美:

(几种景物相互衬托,我们常说的“绿叶扶红花”就是映衬之美。绿叶衬得花儿更红,红花衬得绿叶更绿。)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矮松与白雪相互映衬,在白雪的映衬下,矮松越发的青黑。这是色彩上的映衬。“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白雪与蓝天相互映衬,是色彩美。“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草的绿色和暗黄色相映衬,很美。

5、 用习题巩固复习。

巩固复习:

1、《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__,原名____,字___。

2、济南冬天的总特点是____,作者通过济南和___、___、___的对比得出这个结论。

3、作者在描写济南的冬天时描绘了幅画面,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和________。

(一)给下列加点词注音。

a.着急()着落()..

b.薄雪().

c.暖和().

d.黄晕().刻薄().应和() .头晕() .

(二)文章开头用了三组对比:

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 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

这三组对比突出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文章第三段,回答下列问题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髻()镶()

2.文中用“一髻儿白花”来比喻___________,用“日本看护妇”来比喻

________ 。

3.这段文字写景的顺序依次是______、______、 ______ 、 ______ ,

自____ 到_____的______顺序。

4.本段文字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复习上节课的生字词,加深学生对生字词的理解。

导入: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济南冬天的最大特点就是“温晴”,下面我们通过一些美丽的图片以及作者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描写,来进一步感知济南冬天的“美”,那么我们这节课的一个重点就是发现美,欣赏美以及创造美。

四、分析美文 欣赏美

(一)概括四幅美图

有人说老舍是一位丹青高手,整篇文章无论从立意,还是从构图色彩看,都是一幅完整的图画。从细部看,这幅图画又是由多个画面组成,而每个画面都充满着温情和希望。

教师引导学生跳读课文,把平面的语言变成立体的画面,并学会用自己的话语进行概括描绘。

1.摇篮安睡图

“摇篮”给人的感觉就是暖和、温馨、舒适。睡在摇篮里的济南和济南的人们是幸福的、惬意的。尤其是又有“小山”母亲细心的照料,亲切的问候。这是别处冬天难得的情致。

2.雪后小山图

小山秀气,承受不了大雪。阳光下,山色斑驳,秀美动人。小雪知山心,增其亮色;夕晖暖人心,温暖柔和。真是“妙”极。妙就妙在可掬的情态!

3.山村卧雪图

小村在“卧”,小雪也在“卧”。它们“卧”的舒畅,“卧”的安详,给人感觉这是阳光下爽心的“卧”,多少还带有一些暖酥酥、懒洋洋的“卧”。这淡墨高雅的画面,确实带有十足的情味。

4.玲珑水晶图

晶莹绚丽,玲珑剔透。虽说蓝是冷色,但它却是瑰宝,内里包含着色彩缤纷的事物;它又与海洋一色,涌动着生命的内蕴和气息。同时,它又包含着别致的情韵。

(二)概括五位美人形象

老舍先生在本文中描绘了济南的山、济南的水,借山水来展现济南冬天的特点。但是在作者笔下,济南的山水已不再是带有种种表象的山水,而是作者印象和感受中的山水。换句话说,是在鲜明的形象中融入了自己独特的感受。所以,这里的山水情意浓浓。作者在写作上也展开联想、想象,以温情的形象来比拟温情的上水,用包含温情的语言来描绘温情的山水。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分别找出用人物形象来比拟山水的语段,体会温晴的特点,从而品味其中包含的温情,然后学生小组交流,最后师生共同明确。

1.守护摇篮的母亲

母亲的形象是温暖的,守在摇篮旁,唱着摇篮曲的母亲更是温暖的,而且还有那抚慰人心的话语。如此善良温存体贴的母亲给人欢喜,给人幸福。这样,睡在小摇篮里的济南就感到舒适温馨,母亲般的“小山”就有了人间大爱。

2.细致周到的护士

大家熟知这一形象,耐心细致的她带给济南的是放心的睡眠,是甜蜜的梦境,是温柔的 4

关照。

3.健美优雅的女郎

阳光下,山坡上,斑驳的色彩成了“一件带水纹的花衣”。这秀气的小山成了秀美的女子,她身穿这件花衣,悠闲安适地站在微风之中。调皮的风儿不时掀动一下她的衣角,闪现出健美的肌肤。如此,给人以明亮、灿烂、喜悦、希望之感。

4.娇美害羞的少女

夕阳斜照,光辉映雪。白白的薄雪调和着阳光成为粉红色,这就是少女害羞的颜色。那白雪一下子就又成了害羞的少女,情态可掬。是什么使她害羞?是它本身纯青、温情,是她一下子想起了心中温情的事儿。

5.俏美柔情的女子

女子爱俏,女子爱美。面对镜子整妆打扮十分正常。在泉城,长枝的垂柳就成了俏美的女子,那清澈透明的河水就是一面大镜子。面对如此貌美的女子,河水自然也多情起来,它不仅不愿结冰,破坏垂柳的情致,反而“把终年贮蓄的绿全拿出来了”。献给谁呢?是倩女,也是冬天的济南。

教师小结:老舍先生不愧为文学大师,他智慧的将印象中的事物想象成一个个颇具个性,而又都充满温情的女性。这一个个形象被描绘得栩栩如生,就像站在我们眼前一样。如此,既写出了冬天的暖,又写出了冬天的美,突出了济南冬天的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老舍先生为什么只选取女性形象来比拟描绘呢?

主要让学生明白:这些形象能体现温暖、柔美、慈爱,能与济南冬天的秀美、温晴特点相吻合。

(三)、品析美句

用替换法更加深层次地体会文中表达的感情,引导学生仔细揣摩比喻、拟人写法的好处。如:

(1) 甲: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

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乙:这一圈小山围着济南,使济南在冬天也特别暖和。

(2) 甲: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

微露出点粉色。

乙:快日落时,阳光斜射在山腰上,薄雪露出点粉色。

(3)甲: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

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乙:天儿越晴,水藻越绿,水也不结冰,垂柳的长枝倒映在水中。

教师除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外,还应引导学生体会到:

(1)组甲句中把老城四周的小山新巧地比作“小摇篮”,写出山景的小巧秀丽,又用拟人显出感人的脉脉温晴。躺在摇篮里承受母亲体贴入微的抚爱,那当然是最暖和不过的了,而况山们还“低声地”哼着摇篮曲,秀美的睡态再现了这个“理想境界”的温暖、舒适的特点。而乙句的直白叙述则传达不出寄寓的赞美深情。

(2)组甲句把夕阳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拟为害羞的少女,突出了雪色的娇美和小山的秀丽,情态可掬,粉色羞容以微黄斜阳相映衬,色彩鲜艳悦目。比拟把本来没有生命的、静止的东西写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而乙句则少了那份美感。

(3)人格化的水藻、水和垂柳楚楚可爱。用“不忍得”写水不仅有生命的质感,而且还有一副和善心肠,为了水藻的绿,为了垂柳的倒影,仍然充满着春意。虽没直接写天气暖和,却让人感受到了温暖,传神之妙是乙句用一“倒映”所不及的。

五、升华美文 创造美

1、如果你喜欢写作,你可以把家乡冬天最有特点的景物写出来,也可以对课前准备的优美画面再次进行描写,注意要借鉴课文的某些写法,如恰当的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和寓情于景的写法。

2、如果你擅长绘画,就画出想象中的济南美景。

板书设计

济南的冬天

老舍

摇篮安睡图

雪后小山图

四幅美图山村卧雪图

玲珑水晶图

守护摇篮的母亲

细致周到的护士

五位“美人”健美优雅的女郎

娇美害羞的少女

俏美柔情的女子

6比喻、拟人

好范文网推荐访问其他文章:

《济南的冬天》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济南的冬天

《济南的冬天》教学案例

《济南的冬天》教学反思

优秀教案设计 济南的冬天张华清

word该篇DOC格式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范文,共有17466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下载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0578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