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教学资源 > 教学设计 >

六个矮儿子教学教案设计(精选8篇)

发布时间:2024-03-18 16:45:55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好范文网小编为你精心整理了8篇《六个矮儿子教学教案设计》的范文,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当然你还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到更多与《六个矮儿子教学教案设计》相关的范文。

六个矮儿子教学教案设计(精选8篇)

篇1:《六个矮儿子》教学设计

长城小学 舒祎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与角色行为,结合故事情节理解“搬”、“肥肥壮壮”等词汇。

2、体验劳动的幸福与快乐,感受故事所蕴含的幽默感。

3、能够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大胆在集体面前表述自己的情感与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用判断、推理的方法知道矮儿子不同的生活方式。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判断、推理的方法知道矮儿子不同的生活方式,体验劳动的幸福与快乐,懂得长大后要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两年多学期的学习,能够借助拼音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的梗概。特别是有关童话故事,更能吸引学生。《六个矮儿子》是一篇语言幽默、寓意深刻、充满快乐与幸福感的儿童文学作品。通过对6个矮儿子自己双手获得幸福生活的描写,颂扬了他们不畏困难、勤劳能干、爱动脑筋的优良品德。故事以对话贯穿始终,将6个矮儿子赖以生活的动植物以几只“脚”出现,极富幽默感与趣味性.易感染吸引学生在欣赏优秀文学作品的同时发现生活中、艺术中各种美好的事物,不断积聚积极健康的情感,促使其行为趋向真、善、美。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

2、丰富学生有关动植物特征与成人劳动方式的经验。

教学设计:

一、课前导语:

孩子们,喜欢做游戏吗?好,我们先来做个游戏热热身。

我说一个词语,你们对格式相同的反义词,可以抢答:高--矮、很高--很矮、很高很高--很矮很矮、高大--矮小、愚蠢--聪明、懒惰--勤劳、愚蠢懒惰--聪明勤劳。

看来,咱们班的同学很会积累词语,反应也很快,真是聪明勤劳的好孩子,相信大家在这节课中一定有出色的表现。

二、引出课题

1、音乐导入:

2、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学习六个矮儿子的故事,认真看老师写课题。

(引出课题,齐读课题) 据我所知,这六个矮儿子呀,跟你们差不多高,但是他们跟你们不一样,他们总是长不高。

二、学习生词,初步感知

自由读读课文,边读边拿起笔,把难读的词语划一划。

学生自由读,师巡视。

课文读完了吗?敢不敢接受我的挑战?

(1)指名读生词

(2)肥肥壮壮:肥肥壮壮是什么样的呀?课件出示:肥肥壮壮的( )你会填一填吗?

(3)例举几种尖尖嘴的动物,谁来试试?扁扁嘴的动物呢?

看来孩子们不仅聪明,而且课外知识也很丰富。

三、整体感知、学生质疑

1、导语:生字掌握得不错,课文也一定读得很好,每个同学读两段,谁愿意起来读书?(指名)

这6个同学注意了,要读通句子,读准字音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再找一找,课文中都写到了谁?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师:读正确了吗?谁听出来了,有没有不正确的地方?

(生点评--再读)

2、课文都写了谁?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四、第一次深入课文(6个矮儿子靠什么生活的?)

1、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这6个矮儿子的生活。

2、先来看这句话(课件出示)一起读一读

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

谁想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师:我分明看到了信心十足的矮儿子。谁还想来试试?(哦,又是一个坚强自信的矮儿子)矮儿子们,鼓起你们的勇气,一起来读--

3、时间过得真快,一年过去了,矮儿子们实现他们的承诺了吗?

很多同学都跃跃欲试想说说自己的想法了,不着急,孩子们,我们先来看看第2--11段。

分组讨论学习第2--11段(课件出示学法),并填好学案。

介绍学案

学生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4、学生反馈讨论结果。

导语:同学们学得可真认真,

根据学生先后顺序提示:

(1)大儿子抓螃蟹,学生汇报,接着看螃蟹图:看,这就是大儿子抓的螃蟹,多诱人呀!肉香味美,拿到集市上能卖不少钱呢!大儿子,自豪地读一读吧!

我真为你感到高兴!

(2)第二个儿子养蜂,学生汇报,接着看蜜蜂采蜜图:瞧,二儿子,这就是你养的蜜蜂在采蜜吧!你能说说,你是怎么养蜂的吗?(我等春暖以后,把它们搬到田头,蜜蜂就开始采花酿蜜了)把什么搬到田头?(蜂箱)

二儿子,来美滋滋的读一读吧!

你们读得真是像蜜一样甜!

(3)第三个儿子养猪,学生汇报,接着看猪图:这是谁家养的猪呀,这么肥这么壮,三儿子,是你家的吗?那你来读一读这句话吧!

是呀,虽然很辛苦,但我从你的朗读中听出了你很幸福!

(4)第四个矮儿子养鸡和鸭

(5)第五个矮儿子种蘑菇,学生汇报,接着看图:这就是第五个矮儿子种的蘑菇,白白嫩嫩的,看着就好吃,五儿子,你真了不起,来,自豪地读一读。

可是,老师有个问题,五儿子要在漂亮的草房上铺上马粪,你不嫌脏吗?

确定吗?你看,五儿子的脸上都洋溢了幸福的笑容,五儿子们,再幸福地读一读。

(6)第六个矮儿子养鱼

5、体会老爷爷、老奶奶欣慰、喜悦的心情:看到了自己的矮儿子们靠勤劳的双手过上了好日子,看到了这样自信、坚强的好儿子,老爷爷、老奶奶心里别提有多高兴呀!以前的担忧全没有了。(出示课件:老爷爷、老奶奶开心地笑了:“你们真是聪明勤劳的好儿子!”)

开心是什么样的?别说,表演表演。

谁想读读这句话?你真开心呀!

还有谁想试试?大家一起开心地读。

五、第二次深入课文,情感升华。

1、孩子们,你们喜欢这六个矮儿子吗?愿意演演他们的故事吗?好,让我们一起走进梦想大舞台。谁先来试试?

先请7位同学上台表演,评价

再请7位同学上台加上动作表演,评价

2、孩子们,矮儿子们靠不同的方法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其实,他们能过上好日子,不靠别的,就是靠聪明的大脑和勤劳的双手

小结:

小朋友,六个矮儿子用六种方法能过上好日子,其实用的同一种方法,那就是聪明勤劳,人们只有*聪明的大脑,勤劳的双手才能创造财富。让我们凭我们的聪明勤劳,去描绘了一幅幅未来五彩缤纷的蓝图吧!

板书设计:

六个矮儿子

聪明勤劳--→好日子

[《六个矮儿子》教学设计]

篇2:《六个矮儿子》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从前在一个小山村里生活着一家人,老爷爷老奶奶有六个儿子,可是这六个儿子都非常矮。他们虽然个子不高,但却非常有志气,有一天,他们告别了爸爸妈妈决定自己出去生活。

2、故事听到这,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个童话故事,去找找你们想了解的事情。

3、齐读课题。

(二)借助拼音读课文,认准字音。

1、借助拼音读课文,画出生字,自己认读。

2、同桌互读,互相帮助对方读准字音。

3、教师反馈。

粗 顺 箱 扁 稻 喂 食 矮

读词语时要进行评读并指导朗读。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1、再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想想你知道什么了。

2、请同学分段读课文,同学进行评价。

3、教师范读,学生想想:六个矮儿子各自靠什么生活?

4、小组讨论,教师巡视。

5、小组反馈:他们都是靠什么生活的?你是从哪个自然段知道的?

6、请你读读书上的句子。

7、学生反馈,指导朗读。

8、根据他们六个人的表现,你认为他们是怎样的孩子?

9、小组内分角色进行朗读表演。

(四)分组表演,深入了解课文。

1、请一个小组上前表演,其他同学认真看并进行评价。

2、体会词语:乐呵呵$ 笑嘻嘻

3、再请一个小组上前表演。

4、如果你是其中一个儿子,你会怎样做?说说你的想法。

5、通过学习课文,你有什么体会?

6、指导学生朗读。

(五)总结学习收获,布置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出示生字词,反复朗读。

2、把你最喜欢的词语画出来,抄在本上。

(二)自主识字,掌握会写的字。

1、组内记生字。

2、小组反馈。

3、扩词练习。

(三)指导书写。

1、请同学观察生字字形,掌握每个生字的结构、分类。

2、描红体验,掌握占格位置,看看哪一笔不好写。

3、学生反馈,教师在黑板上示范描红。% 指导提示:

扔:最后一笔是撇。

壮:右边两横上面一横要略长。

4、学生独立书写一个。

5、实物投影展示、评价。

6、再写一个,展示、评价。

板书设计

六个矮儿子……聪明勤劳

第一个儿子:为八只脚忙螃蟹

第二个儿子:靠六只脚生活蜜蜂

第三个儿子:靠四只脚生活羊

第四个儿子:靠二只脚生活鸡、鸭

第五个儿子:养一只脚蘑菇

第六个儿子:养没有脚鱼

[《六个矮儿子》教学设计]

篇3:《六个矮儿子》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新课程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4课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与角色行为,结合故事情节理解“搬”、“肥肥壮壮”等词汇。

2、体验劳动的幸福与快乐,感受故事所蕴含的幽默感。

3、能够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大胆在集体面前表述自己的情感与体验。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用判断、推理的方法知道矮儿子不同的生活方式。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用判断、推理的方法知道矮儿子不同的生活方式,体验劳动的幸福与快乐,懂得长大后要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两年多学期的学习,能够借助拼音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的梗概。特别是有关童话故事,更能吸引学生。《六个矮儿子》是一篇语言幽默、寓意深刻、充满快乐与幸福感的儿童文学作品。通过对6个矮儿子靠自己双手获得幸福生活的描写,颂扬了他们不畏困难、勤劳能干、爱动脑筋的优良品德。故事以对话贯穿始终,将6个矮儿子赖以生活的动植物以几只“脚”出现,极富幽默感与趣味性.易感染吸引学生在欣赏优秀文学作品的同时发现生活中、艺术中各种美好的事物,不断积聚积极健康的情感,促使其行为趋向真、善、美。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

2、丰富学生有关动植物特征与成人劳动方式的经验

教学设计:

一、设置问题、引出课题

有一对老爷爷、老奶奶,他们有6个长得很矮很矮的儿子,一直靠老爷爷、老奶奶养活着,现在老爷爷、老奶奶年纪大了,不能劳动了,6个矮儿子靠什么生活呢?(启发学生发挥想象自由说出自己的想法)

小朋友替6个矮儿子想了那么多办法,6个矮儿子到底靠什么生活呢?(引出课题,齐读课题)

二、听录音,初步感知

学生听课文录音,激发学习的兴趣。

提问:(一)6个矮儿子是靠什么生活的?

(二)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引导学生根据矮儿子的劳动特点,说出“8只脚”、“6只脚”、“4只脚”、“2只脚”、“1只脚”、“没有脚”所代表的6种事物,感受故事所蕴含的幽默感。)

过渡:小朋友真聪明,6个矮儿子没有直接说出他们的名称,你们却能听得出来,那么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6个矮儿子到底又是怎样靠这些东西生活的?让我们走进故事。

三、读通课文,了解内容

(一)、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二)、检查读书情况:

指名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学生评议。

(三)、讨论交流。

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四、争当“六个儿子”,深入感悟

小朋友,你们喜欢这六个儿子吗?愿意演演他们的故事吗?让我们进入梦想剧场环节。

(一)小组合作

要求:选择你最感兴趣的儿子的故事表演,可以自由组合表演,可以个人表演。

(二)交流汇报表演

在表演中,老师以采访的方式询问学生他们劳动的感受,适时通过提问重点引导学生理解6个矮儿子是怎样劳动的,感受他们劳动的辛苦与快乐

1、6个矮儿子离开爸爸、妈妈时是怎样说的?

2、大儿子是什么时候去捉“八只脚”的?

3、二儿子是怎样照料“六只脚”的?(理解词“搬”,并用动作表现)

4、三儿子饲养的“四只脚”长得怎样?为什么会肥肥壮壮?(理解词汇“肥肥壮壮”)

5、五儿子要在漂亮的草房上铺上马粪,他嫌脏了吗?

6、六儿子饲养“没有脚”是怎样做的?看着“没有脚”在水里游来游去,他心里是怎样想的?

7、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体验6个矮儿子劳动的快乐及老爷爷老奶奶欣慰、喜悦的心情。

A、为什么老爷爷老奶奶说6个矮儿子是聪明勤劳的好儿子?

B、你喜欢6个矮儿子吗?为什么?

8、小结

小朋友,六个矮儿子用六种方法能过上好日子,其实用的同一种方法,那就是聪明勤劳,人们只有靠聪明的大脑,勤劳的双手才能创造财富。让我们凭我们的聪明勤劳,去描绘了一幅幅未来五彩缤纷的蓝图吧!

五、拓展练习

(1)引导学生创编6个矮儿子今后的劳动故事。

(2)读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先说一说,再写一写。

板书:

4 六个矮儿子

聪明 勤劳

[《六个矮儿子》教学设计]

篇4:《六个矮儿子》教学设计

咖啡不加糖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和角色行为,结合故事情节理解“肥肥壮壮”等词语。

2、体验劳动的幸福和快乐,感受故事受蕴含的幽默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用判断、推理的方法,知道矮日子不同的生活方式。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用判断、推理的方法知道矮儿子不同的生活方式,体验劳动的幸福与快乐,懂得张大后,要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学过程:

一、设置问题,引出课题

1、出示第1、2小节:

山脚下住着老爷爷、老奶奶一家。他们有六个矮儿子,总是长不高。一天,矮儿子们对爸爸、妈妈说:“我们虽然矮小,可是有聪明的头脑,我们要自己出去过日子。”

一年过去了,六个矮儿子回来了,老爷爷、老奶奶乐呵呵地问:“你们是怎么过日子的呀?”

师:孩子们猜一猜,六个矮儿子是靠什么生活的呢?

2、孩子们替六个矮儿子,想了这么多的办法,那六个矮儿子到底靠什么生活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六个矮儿子》齐读课题。

二、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

1、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2、边读边想,六个矮儿子都是靠什么生活的?

3、指名分节读课文,提问:六个矮儿子是靠什么过日子的?(引导学生根据矮儿子的劳动特点,说出“8只脚”、“6只脚”、“4只脚”、“2只脚”、“1只脚”、“没有脚”所代表的6种事物。)

三、自主读悟、讨论交流

1、请孩子选择你喜欢的矮儿子过日子的故事读读,边读边想:他们是靠什么生活的,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2、交流汇报:

预设:

生汇报:生:我知道第一个矮儿子是靠螃蟹生活的?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请你读一读(生读后)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因为他说:“我从早到晚都为八只脚忙。我傍晚提灯到湖上,投下粗绳,八只脚看见灯光,就顺着绳子爬上来。”我从“八只脚、湖上、爬上来”猜大儿子是靠螃蟹生活。

师:说得真好,送你一则谜语。

八只脚,抬面鼓,两把剪刀鼓前舞,生来横行又霸道,嘴里常把泡沫吐。

生:螃蟹

师:孩子们,刚才我们通过描绘事物的特征来猜测这事物的,就知道第一个矮儿子是螃蟹生活的。

3、小结学习方法:猜--读--(说理由)--抓事物的特征

4、师:你还喜欢哪个矮儿子?你来和大家交流,他是靠什么生活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1)学生自由汇报

(2)师预设:

第二个矮儿子,抓春暖,六只脚采花酿蜜,那生活别提有多美呀!

结合古诗:蜂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第三个矮儿子,抓四条腿,肥肥壮壮。师:长得怎么样?为什么肥肥壮壮呢?

(指导朗读。)

第四个矮儿子,抓两只脚,有尖尖嘴,也有扁扁嘴,每天能收好多蛋呢?(指导朗读)

第五个矮儿子,抓一只脚就长出来了,有大有小像一把把白色的小伞,真好看!

结合谜语:一物生来像小伞,

林中树下把家安。

小伞撑开收不拢,

做汤做菜味道鲜。

第六个矮儿子,抓没有脚,水里游来游去,快活极了!

师:看着“没有脚”在水里游来游去,他心里会想什么?(指导朗读)

5、小结:

孩子们真聪明,六个矮子没有直接说出他们的名称,你们却能抓住描绘事物的特征,说出了六个矮儿子是靠什么过日子。

四、争当“六个儿子”深入感悟、复述故事

孩子们,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愿意选择你感兴趣的矮儿子来讲讲他们的故事吗?

1、自由准备

2、同桌相互说(选择一个复述)

3、指名六个孩子复述故事

4、为什么老爷爷、老奶奶说六个矮儿子是聪明、勤劳的好儿子呢?

五、升华悟道理:

学了这个故事,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小结:孩子们六个矮儿子用六种方法能过上好日子,其实用的同一种方法,那就是:板书:聪明、勤劳。正如老爷爷、老奶奶说得:“为了生活,辛苦一点值得。光吃不做,活着才没意思呢!”(出示:齐读)

六个矮儿子虽然矮,但他们并不志短,不依赖父母,他们聪明,相信会有适合矮人干的活,并且也真正找到了适合自己干的或,靠聪明的大脑、勤劳的双手创造了财富。

老师送给你几句关于勤劳的格言:

勤劳是个宝,人生离不了。

花开满树红,劳动最光荣。

一勤天下无难事。

一年之际在于春,一日之际在于晨,一生之际在于勤。

六、拓展练习、写话

引导学生创编6个矮儿子今后劳动的故事。

[《六个矮儿子》教学设计]

篇5:《六个矮儿子》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六个矮儿子》是一篇语言幽默、寓意深刻、充满快乐与幸福感的儿童文学作品。通过对6个矮儿子靠自己双手获得幸福生活的描写,颂扬了他们不畏困难、勤劳能干、爱动脑筋的优良品德。故事以对话贯穿始终,将6个矮儿子赖以生活的动植物以几只“脚”出现,极富幽默感与趣味性.易感染吸引幼儿在欣赏优秀文学作品的同时发现生活中、艺术中各种美好的事物,不断积聚积极健康的情感,促使其行为趋向真、善、美。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与角色行为,结合故事情节理解“搬”“肥肥壮壮”等词汇。

2、体验劳动的幸福与快乐,感受故事所蕴含的幽默感。

3、能够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大胆在集体面前表述自己的情感与体验。 活动准备:

1、图片一张(其中螃蟹、蜜蜂、猪、鸡鸭、鱼、蘑菇用相同大小的白纸遮好,待讲述时依次展现)

2、富幼儿有关动植物特征与成人劳动方式的经验。

活动过程:

1、设置问题、引出课题。

有一对老爷爷、老奶奶,他们有6个长得很矮很矮的儿子,一直靠老爷爷、老奶奶养活着,现在老爷爷、老奶奶年纪大了,不能劳动了,6个矮儿子靠什么生活呢?(启发幼儿发挥想象自由说出自己的想法)

小朋友替6个矮儿子想了那么多办法,6个矮儿子到底靠什么生活呢?

2、教师完整讲述一遍故事。(注意用不同语气表情表现出老爷爷、老奶奶及矮儿子的特征)

提问:

(1)6个矮儿子是靠什么生活的?

(2)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引导幼儿根据矮儿子的劳动特点,说出“8只脚”、“6只脚”、“4只脚”、“2只脚”、“1只脚”、“没有脚”所代表的6种事物,感受故事所蕴含的幽默感。)

过渡:小朋友真聪明,6个矮儿子没有直接说出他们的名称,你们却能听得出来,那么6个矮儿子到底是怎样靠这些东西生活的。

3、结合图片讲述故事。(讲述过程通过提问重点引导幼儿理解6个矮儿子是怎样劳动的,感受他们劳动的辛苦与快乐)

(1)6个矮儿子离开爸爸、妈妈时是怎样说的?

(2)大儿子是什么时候去捉“八只脚”的?

(3)二儿子是怎样照料“六只脚”的?(理解词“搬”,并用动作表现)

(4)三儿子饲养的“四只脚”长得怎样?为什么会肥肥壮壮?(理解词汇“肥肥壮壮”)

(5)五儿子要在漂亮的草房上铺上马粪,他嫌脏了吗?

(6)六儿子饲养“没有脚”是怎样做的?看着“没有脚”在水里游来游去,他心里是怎样想的?

(7)听完6个矮儿子的话,老爷爷老奶奶是怎样说的?

4、组织幼儿讨论、引导幼儿体验6个矮儿子劳动的快乐及老爷爷老奶奶欣慰、喜悦的心情。

(1)为什么老爷爷老奶奶说6个矮儿子是聪明勤劳的好儿子?

(2)你喜欢6个矮儿子吗?为什么?

5、借助配乐故事录音,教师与幼儿共同完整欣赏故事,并可启发幼儿用动作表现角色行为。

活动延伸:

(1)幼儿学习复述故事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表演游戏。

(2)引导幼儿创编6个矮儿子今后的劳动故事。

附:故事《六个矮儿子》

六个矮儿子

山脚下,住着一户人家。老爷爷和老奶奶有六个矮儿子,总是长不高。 一天,矮儿子们对爸爸妈妈说:“我们虽然矮小,可是我们有聪明的脑袋,我们要自己去过日子。”

一年过去了。六个矮儿子回来了。

老爷爷老奶奶乐呵呵地问:“你们是怎么过日子的呀?”

第一个矮儿子说:“我从早到晚都为八只脚忙。我傍晚提灯到湖上,投下一条粗绳,八只脚看见灯光,就顺着绳子爬上来。到半夜能捉到二十多只,拿到集市上,可以卖不少钱呢!”

第二个矮儿子说:“我呀,我是靠六只脚生活的'。”老奶奶笑着说:“是不是苍蝇呀?”“不,苍蝇多脏呀。我等春天暖和的时候,把小箱子搬到田头,六只脚就开始采花酿蜜,那生活可美了。”

大家问第三个矮儿子:“你靠什么生活?”“我是靠四条腿过日子的。去年我买了十多只四条腿,今年已经有三十多只了,都养的肥肥壮壮的。我白天很忙,只是辛苦一点。”

老爷爷老奶奶说:“为了生活,辛苦一点是好的。光吃不做,活着才没意义呢!”

第四个矮儿子说:“这话很对,不过靠四条腿还不如靠两只脚好。”他又说:“我养了几百只两只脚的东西,它有尖尖嘴,也有扁扁嘴。我每天可收好多好多蛋呢!”

“哈哈!”大家笑着转向第五个矮儿子。“我说呀,养两只脚不如养一只脚好。”“世界上哪有一只脚的东西?”大家好奇地问。

“我造了一个漂亮的草房,分两层,上层铺些马粪,撒上菌种。不久,一只脚就长出来了,有大有小,像一把把小伞,真好看!”

最后,大家看着第六个矮儿子:“你是怎么生活的呢?”第六个矮儿子笑嘻嘻地说:“我专养没有脚的东西。只要有个池塘,春天放下一桶苗,天天喂些食料,看着没有脚在水里游来游去,快活极了。”

听了六个矮儿子的话,老爷爷老奶奶开心地笑了:“你们真是聪明勤劳的好儿子。”

活动评析:

引导幼儿领会作品内容,产生与作品基调相一致的情感体验,是故事教学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设计者在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的基础上,确立了明确的活动目标,为幼儿感受理解作品把准了方向。整个过程,设计者抓住六个矮儿子“靠什么”和“怎样靠”六种动植物生活这一主线,帮助幼儿领会故事内容,体会人物情感。

导入部分,教师通过引导幼儿为6个矮儿子今后的生活想办法,使幼儿在充分想象的基础上,引起了对6个矮儿子劳动方式的关注,为认真倾听、理解故事做了有力的铺垫。

第一遍讲述后,幼儿已大致判断出“靠什么”生活,此时,教师没有急于点破结果,而是以赞许的方式引导幼儿体味作品的诙谐及自我发现的愉悦,轻而易举地完成了预期的目标。

引导幼儿理解6个矮儿子怎样靠6种动植物生活的过程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和难点,为突破重难点,教师抓取了六个儿子“傍晚挑灯到湖边”、“搬箱子到田头”、“铺马粪”、“天天喂”等行为,通过对比设问,动作体验等方式让幼儿体验6个儿子不辞辛苦、不怕麻烦,珍视劳动成果的美德。同时挖掘6个儿子语言中“可美了”“真好看”“快乐极了”等情绪词,引导幼儿与6个矮儿子同共体验变苦为乐、劳动为美的情感,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了6个矮儿子。

至此,老爷爷老奶奶“你们真是聪明勤劳的好儿子”的夸赞与幼儿的感受产生了共鸣。6个儿子尽管很“矮”,但很“可爱”,幼儿对“美”与“丑”的理解得到了辩证统一。

最后,教师与幼儿在已激发起的愉悦情绪中,再次欣赏表现作品,进一步体会作品所带来的美好享受。这种感受将深远地影响着幼儿积极情感的发展。

篇6:《六个矮儿子》教学设计

一、导入。

(打开幻灯片)你们看到这个孩子了吗?其实,老师叫他孩子是不合适的,因为他和你们的爸爸、妈妈一样都是大人了。不过,请同学仔细观察,他和你们的爸爸、妈妈有不一样的地方吗?(学生从身材,神态等观察)是啊,在当今这个竞争如此激烈的时代里,身材如此矮小的他该怎么做,该怎么找到属于自己的天空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帮他找到答案吧。(板书课题:六个矮儿子)

设计意图:出示一个小矮人的图片,充分调动学生的助人欲望,激发学生更好地进入文本,领会文本中主人公的精神。

二、初读课文,走近文本。

1、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解决掉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提示:读课文时要边读边画,把难读的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朗读)

2、思考: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为后面的学习扫清障碍。概括文本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初步锻炼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三、品读课文1—2自然段,整体了解六个矮儿子。

1、指名学生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共几句?

2、(幻灯片)出示第一、二句。体会老爷爷、老奶奶的心情。(伤心、难过、着急等)读出自己的理解。

3、齐读第三句(幻灯片),读出矮儿子们的懂事、自信、孝顺。

4、想象老爷爷、老奶奶离开儿子们的日子会是什么样子的,体会当儿子们回来时的'心情。(幻灯片)指名读。加上“终于”一词再读,体会其中的不同。

5、课文里用了那个词表现老爷爷、老奶奶的心情?(乐呵呵—齐读卡片)读出两位老人的高兴。

设计意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加以合理的想象,初步对六个矮儿子有了整体的认识。

四、品读3—12自然段,分别走进六个矮儿子。

1、第一个矮儿子。师生分角色朗读。

学生思考:A这个矮儿子是干什么的?

B你对哪几个词印象最深?(比如:“从早到晚”体会到矮儿子的辛劳。)

C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2、第二个矮儿子。师生朗读,重点指导。

A这个矮儿子是干什么的?

B找一个动词(搬)(幻灯片)感知木箱的“沉重”

C教师读情景,学生闭眼想象,体会矮儿子的辛劳。

D读出你的理解,教师相机指导。

3、总结方法。(幻灯片)学生自学剩下的四个矮儿子中自己最感兴趣的那个。

设计意图:学生整体感知后,再走进文本,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品读,读出内涵,学习读书方法,体验读书过程。

4、预设学生汇报

第三个矮儿子:(1)他是养猪养羊的。(四条腿、十多只、三十多只)

(2)重点词:肥肥壮壮(卡片)

(3)读出这个矮儿子的自豪与辛苦。

第四个矮儿子:(1)他是养鸡养鸭的。(尖尖嘴、扁扁嘴)

(2)重点词:(好多好多)

(3)读出这个矮儿子的自豪。

第五个矮儿子(1)他是养蘑菇的。(一只脚、小伞)

(2)草房(分两层、上面铺了牛马粪,漂亮)

比喻句。“一把把”与“一把”的区别。

(3)读出自己的理解。

第六个矮儿子(1)他是养鱼的。

(2)重点词(天天、快活)指导学生展开想象理解这两个词。

(3)读出自己的理解。

五、点明中心,走出文本。

1、夸夸六个矮儿子。(老爷爷、老奶奶夸,老师夸,学生夸)

2、回顾六个矮子都是干什么的,思考他们身上有没有一样的东西?(板书:勤劳、辛苦、快乐)读老爷爷、老奶奶说的话,把这句话送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哥哥、姐姐,送给你身边所有的人。

3、思考自己勤劳的双手能干什么。

3、你想对(幻灯片)这个人或自己说点什么。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引导学生走出文本,让学生体验用所学的知识帮助别人及自己的过程。

六、布置作业。

1、写出自己学了这篇课文以后的内心感受。

2、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身边的所有的人。

3、推荐一本书《张海迪的故事》。

篇7:《六个矮儿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5个字,并端正整洁地书写,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1、会写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感悟课文内容。

三、教学难点

1、在了解课文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特别是六个矮儿子各自靠什么生活,自己从中得到了什么启发。指导学生把对课文的理解转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

四、教学准备

1、识字、词语卡片。

2、投影片。

五、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从前在一个小山村里生活着一家人,老爷爷老奶奶有六个儿子,可是这六个儿子都非常矮。他们虽然个子不高,但却非常有志气,有一天,他们告别了爸爸妈妈决定自己出去生活。

2、故事听到这,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个童话故事,去找找你们想了解的事情。

3、齐读课题。

(二)借助拼音读课文,认准字音。

1、借助拼音读课文,画出生字,自己认读。

2、同桌互读,互相帮助对方读准字音。

3、教师反馈。

粗 顺 箱 扁 稻 喂 食 矮

读词语时要进行评读并指导朗读。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1、再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想想你知道什么了。

2、请同学分段读课文,同学进行评价。

3、教师范读,学生想想:六个矮儿子各自靠什么生活?

4、小组讨论,教师巡视。

5、小组反馈:他们都是靠什么生活的?你是从哪个自然段知道的?

6、请你读读书上的句子。

7、学生反馈,指导朗读。

8、根据他们六个人的表现,你认为他们是怎样的孩子?

9、小组内分角色进行朗读表演。

(四)分组表演,深入了解课文。

1、请一个小组上前表演,其他同学认真看并进行评价。

2、体会词语:乐呵呵、笑嘻嘻

3、再请一个小组上前表演。

4、如果你是其中一个儿子,你会怎样做?说说你的想法。

5、通过学习课文,你有什么体会?

6、指导学生朗读。

(五)总结学习收获,布置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出示生字词,反复朗读。

2、把你最喜欢的词语画出来,抄在本上。

(二)自主识字,掌握会写的字。

1、组内记生字。

2、小组反馈。

3、扩词练习。

(三)指导书写。

1、请同学观察生字字形,掌握每个生字的结构、分类。

2、描红体验,掌握占格位置,看看哪一笔不好写。

3、学生反馈,教师在黑板上示范描红。

指导提示:

扔:最后一笔是撇。

壮:右边两横上面一横要略长。

4、学生独立书写一个。

5、实物投影展示、评价。

6、再写一个,展示、评价。

篇8:《六个矮儿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与角色行为,结合故事情节理解“搬”、“肥肥壮壮”等词汇。

2、体验劳动的幸福与快乐,感受故事所蕴含的幽默感。

3、能够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大胆在集体面前表述自己的情感与体验。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用判断、推理的方法知道矮儿子不同的生活方式。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用判断、推理的方法知道矮儿子不同的生活方式,体验劳动的幸福与快乐,懂得长大后要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两年多学期的学习,能够借助拼音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的梗概。特别是有关童话故事,更能吸引学生。《六个矮儿子》是一篇语言幽默、寓意深刻、充满快乐与幸福感的儿童文学作品。通过对6个矮儿子靠自己双手获得幸福生活的描写,颂扬了他们不畏困难、勤劳能干、爱动脑筋的优良品德。故事以对话贯穿始终,将6个矮儿子赖以生活的动植物以几只“脚”出现,极富幽默感与趣味性。易感染吸引学生在欣赏优秀文学作品的同时发现生活中、艺术中各种美好的事物,不断积聚积极健康的情感,促使其行为趋向真、善、美。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

2、丰富学生有关动植物特征与成人劳动方式的经验

教学设计:

一、设置问题、引出课题

有一对老爷爷、老奶奶,他们有6个长得很矮很矮的儿子,一直靠老爷爷、老奶奶养活着,现在老爷爷、老奶奶年纪大了,不能劳动了,6个矮儿子靠什么生活呢?(启发学生发挥想象自由说出自己的想法)小朋友替6个矮儿子想了那么多办法,6个矮儿子到底靠什么生活呢?(引出课题,齐读课题)

二、听录音,初步感知

学生听课文录音,激发学习的兴趣。

提问:(一)6个矮儿子是靠什么生活的?

(二)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引导学生根据矮儿子的劳动特点,说出“8只脚”、“6只脚”、“4只脚”、“2只脚”、“1只脚”、“没有脚”所代表的6种事物,感受故事所蕴含的幽默感。)

过渡:小朋友真聪明,6个矮儿子没有直接说出他们的名称,你们却能听得出来,那么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6个矮儿子到底又是怎样靠这些东西生活的?让我们走进故事。

三、读通课文,了解内容

(一)、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二)、检查读书情况:

指名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学生评议。

(三)、讨论交流。

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四、争当“六个儿子”,深入感悟

小朋友,你们喜欢这六个儿子吗?愿意演演他们的'故事吗?让我们进入梦想剧场环节。

(一)小组合作

要求:选择你最感兴趣的儿子的故事表演,可以自由组合表演,可以个人表演。

(二)交流汇报表演

在表演中,老师以采访的方式询问学生他们劳动的感受,适时通过提问重点引导学生理解6个矮儿子是怎样劳动的,感受他们劳动的辛苦与快乐

1、6个矮儿子离开爸爸、妈妈时是怎样说的? 2、大儿子是什么时候去捉“八只脚”的? 3、二儿子是怎样照料“六只脚”的?(理解词“搬”,并用动作表现)

4、三儿子饲养的“四只脚”长得怎样?为什么会肥肥壮壮?(理解词汇“肥肥壮壮”)

5、五儿子要在漂亮的草房上铺上马粪,他嫌脏了吗? 6、六儿子饲养“没有脚”是怎样做的?看着“没有脚”在水里游来游去,他心里是怎样想的?

7、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体验6个矮儿子劳动的快乐及老爷爷老奶奶欣慰、喜悦的心情。

A、为什么老爷爷老奶奶说6个矮儿子是聪明勤劳的好儿子? B、你喜欢6个矮儿子吗?为什么?

8、小结

小朋友,六个矮儿子用六种方法能过上好日子,其实用的同一种方法,那就是聪明勤劳,人们只有靠聪明的大脑,勤劳的双手才能创造财富。让我们凭我们的聪明勤劳,去描绘了一幅幅未来五彩缤纷的蓝图吧!

五、拓展练习

(1)引导学生创编6个矮儿子今后的劳动故事。

(2)读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先说一说,再写一写。

板书:

4六个矮儿子

聪明勤劳

《六个矮儿子》教学设计活动目标:

1、帮助孩子理解故事内容,通过分析、推理、判断出故事中六个矮儿子分别所从事的职业。

2、懂得只有辛勤劳动就能让自己过上幸福生活的道理。活动准备:

图片、贴图、相应字卡若干。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听讲故事的兴趣。

出示图一,这些是谁?引出故事的名称,并贴出故事名称字卡。二、听赏并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内容。

1、完整出示故事、图二,师讲述故事的第一~第四自然段。

(1)大儿子是做什么工作的?养在水里还能卖钱的是什么呢?

(2)那么螃蟹是怎么走路的,我们一起学学看,幼儿起立模拟螃蟹走路。

2、师接着讲述故事的第五自然段。

(1)第二个儿子有一份不错的工作,他是什么工作呢?

(2)你怎么知道他是做伺养蜜蜂的工作的呢?

(3)二儿子看小朋友都猜出了他的工作,哪他会怎样夸自己呢?

3、师讲述并帮助幼儿理解第六自然段的故事。

(1)第三个儿子会饲养几条腿的动物来过日子的呢?

(2)师完整讲述第六自然段。

(3)那么,三儿子到底是做什么工作的呢?

(4)幼儿模仿一下小猪的动态。

(5)谁来学学第三个儿子夸自己的样子呢?

4、师接着讲述故事的第七自然段并帮助孩子理解。

(1)第四个儿子是干什么的?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2)谁来夸夸老四呢?

5、师接着讲述故事的第八自然段并帮助孩子理解。

(1)第五个儿子他会养什么?哪些是一只脚的东西呢?

(2)为什么你觉得他是养的蘑菇呢?

(3)其他几个哥哥也会怎样夸他的呢?

6、师把以上几个儿子的工作简单罗列一下后问:

(1)第六个儿子他会饲养什么?又怎么说的呢?

(2)师讲述第九自然段故事,并出示图三。

(3)最小的儿子是干什么的?谁来学学老六来夸夸自己呢?

(4)师讲述第十自然段故事结尾,并出示图四。

三、萌发幼儿爱劳动的情感。

1、我们小朋友长大想做什么工作?为什么?

2、也可去告诉客人老师你长大想做什么好么?(结束)

word该篇DOC格式六个矮儿子教学教案设计(精选8篇)范文,共有13938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六个矮儿子教学教案设计(精选8篇)下载
六个矮儿子教学教案设计(精选8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86956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