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教学资源 > 教育教学论文 >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4-11-14 16:18:51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目录

正文

第一篇:小学科学教学论文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

中的合作学习》

宛城区金华乡金华中心小学李玉华

1《如何实施科学教学

如何实施科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在教学中,我常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认识到了合作学习的好多优点,同时也摸索出一些有利于在科学课教学中进行合作学习的方法。

一、合作学习的优越性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促进了师生和生生间的沟通和交流,学生的的注意力和主动性得到提高,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学会交往,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

合作学习更是新课程标准之下一个重要的学习方式。同学们对这种合作学习形式都乐意接受,热情很高。但我们也发现,合作学习在实际的教学运用中效果并不理想,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在实际的活动中有的小组往往目标不明,不知从何做起,从何说起;有的小组优秀学生包办了全部工作和学习任务,后进生只有旁听旁观的份;有的小组效率很低,在规定时间内总无法完成任务;有的小组由于意见不统一使活动无法继续下去,还有的小组甚至会讨论些与课堂无关的问题。究起原因,我以为主要有以下几个:(1)教师没有正确认识合作学习这种学习形式,仅仅把它看作活跃课堂气氛的一种手段,使之流于形式;(2)合作学习的形式单一使学生不感兴趣;(3)没有把握好合作学习的时间。如什么时候,什么样的问题最需要合作 对于该问题的合作需要多少时间 (4)缺少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估。

那么,究竟该如何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呢?

二、合作学习的实施办法

(一)要科学地分组分工。

分组为学生合作提供前提,集体活动应分组分工合作完成。同时,分组还有利于组与组之间开展竞赛,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为了使组内集体活动得以顺利进行,还要在组内选出一名学生任组长。为了避免少数优等生主宰整个小组,甚至全班的学习的情况,在组织合作学习时,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如“主持人”,”记录员”,“材料员”,“汇报员”等。并采取轮换制,可以定时间轮换,也可以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不定期地轮换。

(二)要科学地指导合作学习。

在科学教学中,观察,实验,思考的活动比较多,这些活动大多需要分组,分工合作来完成。如果在合作前不教给学生恰当的方法的话,学生就会各做各的,使合作一团糟。所以,教师要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对于老师来说,合作前,要求小组中同学间确定目标,明确分工,分步实施。合作时,教师要适当点拨,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并实践,让他们尽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合作后,要让学生畅所欲言,使学生认识到人多力量大,体会到合作的快乐,并对下次合作产生新的向往。对于学生来说:(1)要学会倾听。不随便插嘴打断,努力听懂别人的发言。(2)学会发言。要学会独立思考并围绕中心话题发言,看法要有理有据,语言要清晰,对别人提出的质疑,要耐心解释。(3)学会帮助。帮助他人要热情耐心,要善于启发他人思考。

(三)要有充足的时间保证合作学习。

保证时间,开放空间,是合作学习取得成效的基本前提。没有一定

的时间,合作学习将会流于形式。因此,我们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操作,探究,讨论,交流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相互补充,更正,辩论的时间,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发挥。在合作学习之间,还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因为只有学生在解决某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成效。

(四)要有科学的准备。

首先,要科学地准备好合作学习的内容主题。同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现有水平,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可以把这一项学习任务分割成几个部分,并使之分层结构化。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以设计不同的问题或内容,让他们自主选择,为都能取得成功合作准备。

(五)要提供充分的有结构的教学材料。提早地布置好学生需准备的材料;充分地准备好针对主题或问题的有关的实验器材,学具,图片,录像等,要让合作学习活动成为“有米之炊”。

(六)要合理的评价。小组合作的学习重在学习过程,因此学习评价也以自我评价与整体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生只要对自己的某一方面满意,就是合作的成功。同时互评也能增强小组的凝聚力,使学生能以正确的态度继续学习。

三、小组合作学习中还应该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小组合作有效参与是有效合作的前提和基础。参与的有效性,主要看参与对小组学习目标的价值和自我发展的价值实现的贡献。就个体而言,表现为面对学习情景入神,入境,这才是真正的,实质的有效参与。否则不可能实现深度合作和有效合作。

营建小组合作的心理基础和心理环境。开展小组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之间的学习活动相互调整,相互改进,互补互益的过程。这就要求学生之间学会尊重,善于接纳,尊重他人的劳动和努力,尊重他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在坚持真理的过程中,认真虚心接纳他人的合理化建议,甚至敢于否定自己。在直言无忌而有从善如流,主动配合,和谐默契的心理氛围中,每个人的创造潜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请继续 关注好范文网:WWW.HaoWOrD.COm)总之,“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间感情交流,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正如苏霍母林斯基所说的:“正像空气对于健康一样,自由时间对于学生是必不可少的┄┄自由时间是丰富学生智力生活的首要条件。”课堂教学不是一对一的对白,而是立体式,多层次的学习空间。只要我们在科学课教学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积累。相信,合作学习必将在小学科学教育教学中,产生巨大的魅力!

第二篇:2014年小学科学教学论文

2014年教学论文·科学科

网络环境下的科学课堂

『摘要』小学科学是一门特殊的学科,特具有启蒙性。它侧重于学生在学习中探索知识,而且科学教材有许多实物彩色图片、形象的模型与优美的文字相结合,从而将科学知识生动直观地展示出来。一节40分钟的课堂,如果在教学中充分地利用好幻灯片、投影、录像、ppt等各种网络教学手段,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这不仅仅优化了教学环境,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也拓展了教师的教学思路,从而整体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 兴趣网络资源电教效率科学

随着我校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和多媒体网络设施的大量投入,本校的教育事业迎来了新的格局、新的气象和新的教学模式,特别是它对小学科学课堂产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网络环境中的科学课堂教育丰富了教学资源,拓展了教学模式,课堂上的形象更加生动,更富有感染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为了让学生在短短的40分钟内,轻松地学到更多的知识,我就网络环境下的小学科学教学谈谈我的个人做法。

一、 创设情境,增强感知,激发兴趣

小学三年级学生处于学习科学初始阶段。传统教学方式主要靠教 师的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挂图,学生学得枯燥无味,

根本谈不上学习兴趣,教师往往在课堂中教得也是力不从心。而现在,我充分利用我校的多媒体教学设施,改变了这一现状。网络环境中的科学课堂生动、形象、直观,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随之高昂。

课堂中,我创设丰富有趣的情境,大大的吸引了学生,激发了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如在教授《植物的生长变化》这一单元,我事先制作能播放2分钟的录像。录像中各种各样,形象各异的植物一一呈现在学生面前。这些既熟悉又陌生的植物,很快就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学生们也随之在脑海里产生多种疑问:它们是如何生长的呢?在生长的过程中是否都一样呢???这些大大的问号,很快就能抓住他们的心,强烈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课堂中来。

二、利用资源,电教手段,直观易懂

小学科学对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素养有着重要的影响。充分地 利用本校的教学资源,恰当地应用电教手段,才能发挥其在教与学中的媒介作用,直观易懂,把难的问题简单化,从而优化课堂教学。如教三年级《动物的生命周期》这一单元,纵观整单元教材,它把内容分成了四大部分,如果只是反反复复讲解理论,那么学生会感觉很难理解,教师也会感觉很生硬。这时,我们就可以借助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虚实互补。我准备了放大镜、蚕卵、黑色的蚁蚕、一龄蚕到五龄蚕的照片、课件和录像资料。这些电教资料,在我营造出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学生们直观的,立体的感知到蚕的生长变化的神奇和美妙,在了解了本单元知识的同时也实现了知识的拓展。

科学课上有许多要求学生自主探索的素材,需要学生在老师的指

导下进行调查、实验,但是有些活动在课堂上是无法用实验的形式完成展现的。因此,为了增强学生的感性知识,可以通过各种资源,各种电教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些实验进行模拟演示,达到仿真效果。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加直观了当地了解了演示过程,从而获取新的科学知识。

三、增加容量,适时评价,提高效率

多媒体教学不仅能把知识更多、更快地传授给学生,还节约了授课时间,增加了知识容量,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多媒体电脑辅助教学具有信息量大,传播效率高的功能。它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多种感觉进行学习,加快教学速度,不断巩固,深化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预先拟好题目,运用电脑设置多种题型,全方位,多角度,循序渐进的突出本课的重点难点。同时能及时提供正确答案,及时判定学生的答案正确与否。如果答对了,多媒体屏幕上显示“真棒!”“你很聪明”等等富有积极鼓励性的言语。看到屏幕上出现对自己的评价,学生们会自豪无比,激发了他们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即使答错了,屏幕上也很友善地建议他“多想想”“那你能行”等激励性言语。这符合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很好地复习和巩固知识。

当然,网络资源的运用仅仅停留在这一层面,是远远不够的。还 需要为学生创造机会,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我在教完《动物的生命周期》这一单元后,就让学生利用网上搜索的资料,小组精心合作出手抄报、办黑板报、写有关保护动物的倡议书等,这样深化探究学习,

延伸探究成果,从而获取更多更丰富的知识。

总之,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手段,是师生在教学中 互相传递信息的工具。小学科学引入多媒体教学,可以最有效地增强学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与感受,真正地为小学科学教学提供了理想的教学平台。同时,它通过化虚为实,化易为难等等多种表现方法,调动一切因素,帮助学生更真实、生动、形象地感知和理解教材,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观察,指导学生实践,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逐步学会学习,学会探索,学会创造。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教育通论[j].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14

『2』张红霞.科学究竟是什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3』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第三篇:小学科学教学论文

如何培养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平安堡学区实验小学彭守龙

一、巧设悬念,激发探究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堂成功的科学教学课,首先就是要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少年儿童的学习兴趣主要来源于好奇心,求知欲。教师要通过巧设悬念,引导将好奇心转化为求知欲,继而转化为探究兴趣。如:在《让灯泡亮起来》一课的教学中,先让学生观察电池盒小灯座的构造,看看电池夹、小灯泡电线是怎样安装的,接着指导学生合作连接线路,让小灯泡亮起来。这时,学生初步感受到不用手按住灯泡就亮起来了的兴趣,进而要学生想一想:我们能不能把2个、3个……灯泡灯座、电池盒连起来让更多灯泡亮起来呢?现在让我们合作连起来吧!这样,学生的好奇心立刻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学习情绪高涨,为后面的探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指导观察,教给探究方法

观察和实验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基本途径,也是科学教学的特点。课标指出:“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主要是初步的观察能力……,启发他们的创造精神。”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主要是教给方法,而关键是从指导观察入手。由于少年儿童受知识水平,年龄特点和思维能力等局限,在感知事物的过程中,无意性、情绪性比较明显,而知识的选择性较差。他们只注意表面现象,而不能仔细地,有目的、有顺序地观察。要解决这些问题,教师要结合观察的具体内容,给学生提出观察的要求,让学生明确观察什么?为什么要观察这些内容?重点观察什么?

综上所述,教好科学,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自行探究之中,以此培养他们的观察、实验、理解、探究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这一任重道远的艰巨之路,教师应站在世纪的高度,深入钻研课标和教材,敢于创新,大胆探索,就能走出一条实施素质教育,提高科学教育之路。利用“摩擦生电”的知识,我们可以做一个小游戏。在一个小碟子里装上一些干燥的米粒。然后,把塑料小汤勺用毛衣或毛料布块摩擦一会儿,这时,汤勺上就产生了电荷,具有了吸引力。把小汤勺靠近盛有小米粒的碟子上面,这时小米粒受电荷的吸引,就会自动跳起来,吸附在汤勺上。这时,有趣的现象就要发生了——刚刚吸上汤勺的小米粒,一眨眼工它们又像四溅的火花,突然向四周散射开去。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带电的汤勺吸引小米粒的时间是很短的,当小米粒吸附在小汤勺上以后,汤勺上吸附的小米粒就都带有与汤勺同样的电荷。由于同性电荷是相互排斥的,所以吸附在汤勺上的小米粒互相排斥,全部散射开了。

谁先分出来

把粗盐粒和胡椒面掺和在一起,能很快把它们再分开来吗?

这个游戏可以一个人玩,也可以几个人同时进行,看谁用最好的办法,最先分出来。

这个游戏的玩法是这样的:先给每人发一把塑料小汤勺,然后在每人桌前放一勺盐、半勺胡椒面。准备好后,裁判就可以发令,让参赛者开始分了。谁最先分完,谁为优胜。

这个游戏看起来是比较困难的,如果用手一粒一粒拣盐,肯定是得不了优胜的。如果你懂得一点静电的知识,要想取得优胜,就轻而易举了。参赛者听到裁判“开始”的口令后,把塑料汤勺先在毛衣或别的毛料布上摩擦一会儿,然后把汤勺逐渐靠近盐和胡椒面的混合物。这时,胡椒面就会跳起来吸附在塑料汤勺上。用这个方法,你会很快把盐粒和胡椒面分开这是因为塑料汤勺经过摩擦带有电荷,产生了吸引力,胡椒面比盐粒轻,所以被吸起来。注意,你不要把汤勺放得太低,否则盐粒也会被吸起来。

比一比,谁的火箭飞得远

在做这个游戏之前,参加者每人先得做一个“压缩气火箭”。具体做法如下:

找一只软塑料瓶(比如装胶水的空瓶子或装饮料的空瓶子),在瓶盖上钻一个小孔,插进一根塑料细管(可以把废圆珠笔芯的笔头剪去代替),再用万能胶粘牢。找一根10 厘米长的、套在塑料管外能够自由滑动的麦秆,在麦秆的一端粘上四张三角形的彩色纸作为火箭的尾翼;另一端用面团封严,捏成火箭头似的形状。等面团干了以后,比赛用具——压缩气火箭就算做好了,可以进行比赛了。

比赛时,参赛者并排站在一起,把麦秆做的“火箭”套在塑料管上,裁判发出口令后,参赛者用手使劲一捏瓶子,“火箭”就会嗖的一下,飞出10来米远。谁的火箭飞的距离远,谁就是优胜者。也可以连续发射多次,把每一次发射的距离加起来,谁的距离远,谁为优胜者。这个火箭的发射原理是这样的:瓶中的空气通过塑料管进入麦秆,因为麦秆的前端是封闭的,进入里面的压缩空气膨胀后向麦秆的后端(没有封闭的一端)喷出,给麦秆一个向前的作用力,麦秆就向前飞去。

肥皂小赛艇

把火柴或羽毛杆的一端从中间劈开(劈开的长度约占总长度的四分之一),在劈缝里镶上一小块肥皂,一个“小赛艇”就做成了。把这个“小赛艇”放在水盆里,它就会自动地在水中快速行驶。参加做游戏的人,每人都准备数量相同的“小赛艇”,在裁判的统一口令下,同时把“小赛艇”放进盆中(最好在一个大盆中进行;为了安全,不要到池塘边玩这个游戏),看谁的“小赛艇”行驶速度最慢,就给谁记为1分;倒数第二名记为2 分??以此类推。第一批赛艇比赛完了,再进行第二批赛艇的比赛??最后一轮比赛完后,谁的累计分最多,谁就是优胜者。这个游戏,还可以比谁的赛艇行驶的距离最远,谁为优胜者。“小赛艇”之所以能在水中行驶,是因为镶在火柴上的肥皂在水里逐渐溶解,不断破坏着火柴后面水的表面张力,而火柴前面的张力没有被破坏,所以火柴后面的水分子被火柴前面的水分子拉向前去,“赛艇”就前进了。注意,当盆中水的张力都被肥皂水破坏以后,“赛艇”就不会前进了,这时就得及时换水。

喷气快艇

当我们手头上有下面这些材料时,就可以做一只“喷气船”,用来进行比赛。这些材料是:金属小铁盒(扁罐头盒、金属肥皂盒均可)、空铁筒(或圆罐头盒)、两根铁丝、几节蜡烛头。 制作方法是这样的:先在铁筒里面装一些水,注意水量不得超过铁筒容量的三分之一。再把铁筒用一个盖或是别的东西堵死,不让里面的水流出来,然后再在盖上钻一个小眼。用铁丝把铁筒固定在金属小铁盒上,在铁筒下面放两三节蜡烛头,点着蜡烛头以后,铁筒里的水过一会儿就会烧开,蒸汽就会从小眼里喷出来,推动小铁盒向另一个方向前进。于是“喷气船”就做好了。 如果几个小朋友每人都做一只这样的喷气船,就可以做一个“赛船”游戏了。当参加者的小船都开始喷气时,就可以把小船放进水里。等裁判一声令下,一撒手,小船就可以向前驶去。比比看,哪一艘船跑得最快。用这个方法,你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材料制成各种不

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收获科学

小学科学教学是科学的基础教育,是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一门主要课程,担负着儿童科技创新的启蒙重任。科学教学的基本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参予认识自然事物和应用所学获得知识。而游戏教学就是以游戏的形式教学,也就是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在欢乐愉快的活动中,在激烈的竞赛中,甚至是在刺激和上瘾中,不知不觉地就学到了教材中的内容,或者学到了学生们必须掌握的课外科学知识。小学生正处在好奇、好玩、好动时期,因此,游戏教学能有效地使学生收获科学。

一、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游戏

教师首先需抱有轻松愉快的心情,将教学视为一件可以愉悦人心,促进成长的事。若以游戏教学,这样在处理教材、设计上更具有创造性。在教学的方法方式上,就会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更浓厚的人性色彩。在教学目的的达成上,有效性更强。例如苏教版《登月之旅》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认识环形山的特征,老师给每个小组的同学准备了各种材料,把教室变成了一个大作坊,学生小组合作,用不同的材料尝试用各种各样的方式造环形山,然后每个小组展示成果介绍一种自己组最有创意的造环形山的方法。学生兴趣盎然动手制作,在玩乐的过程中很容易就对环形山的特点有了实质的感受。这样的课堂,远比我们传统的一板一眼的讲授效果好的多。从实际出发,面对客观现实和生活实际,首先要转变观念,将科学科教学的严肃化、抽象化的观念逐步转变到教学即游戏的观念上来。 二,上学生大胆自主探求和应用知识

例如:在教学《声音的产生》时,应先准备鼓、橡皮筋、塑料尺等能发声的物体,实验时,要求学生观察这些物体发声时的不同点和相同点,学生通过观察探究得出:它们发出的声音各不相同,但发出声音时都会振动。进而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教师怎样有意识地与学生同玩同乐,学中玩、玩中学,既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又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探究科学的方法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四篇:小学科学教学论文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

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做学情分析确定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改革以来致力体现的核心理念。完成教学的任务就是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完善人格。要实现教学的任务就必须对学生这一教学活动的主体有充分的了解(分析),包括他们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影响他们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各种因素;以学习动机为核心的非认知因素以及学生集体对教学的影响。这样才能有效地调整教师的教学,调整课堂设计,调整教学方法,协调教学环境,实现真正意义上让学生发展的教学任务。对学生的分析贯穿始终,不外乎4个阶段:学期初学情分析、课堂学情分析(课前、课中、课后)、学期末学情分析。1 学期初学情分析

在学期初总是有意无意地对学生进行分析。例如刚接一个新班时,教师通常会了解学生上学期成绩,了解学生操行评语,与相关教师了解班级大体情况,通过对学生已学过的教材的分析确定学生现在应有的智力、非智力水平。

具体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4方面展开分析:

1)可以依据本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对学生的非智力发展水平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和分析;

2)通过对学生上学期的试卷分析等,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技能水平;

3)通过谈话、问卷等形式分析学生的集体特点和个人学习特点等;- 1 -

4)通过认真分析课标和教材,确定本学期学生应有的知识与方法、过程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水平。

2 课前学情分析

课前学情分析是在备课过程中发生的,就是教师通常所做的学情分析。教学论是从学生的智力因素与认知发展水平、学习准备性、自学能力、非智力因素几大方面进行分析的。教学前的学情分析应达到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的知识准备情况,确定教学的起点,以决定先要复习哪些学过的内容,选择何种适当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等。

3 课中学情分析

课中学情分析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不好操作的一个内容,需要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学生的状况作出判断、分析,并及时作出回应,这与教师的教学经验、智慧直接相关。在教学中笔者尝试用以下两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分析。

(1) 提问分析学情

由于课堂学情分析有明显的即时性,学生带给教师的信息经常在教师还没有办法作出分析处理时便一闪而过。面对这种情况,教师不妨有意设计几个不同层次的问题来主动对学生进行分析和判断。

(2) 田野表格记录分析学情

课堂上,教师除了可以如上所述那样积极主动地分析学情之外,对那些一闪即逝,无法或还没来得及处理的学生信息该何时进行分析处理呢?质性科学研究方法中的田野研究是一种非常简单又行之有效的

方法。田野研究法就是在自然情境下,观察并记录个体的行为。课堂就是的田野,教师就是耕作者,最方便去真实地进行课堂学情记录和分析。通过这样的分析,可以使教师在课中分析时变被动为主动,有目的地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加以了解,从而帮助教师监控自己的教学行为,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4 课后学情分析

课后学情分析也是教师较为熟悉的,一般可以通过课后反思、作业分析、测验等来实现。课后反思的内容有很多方面,但根据学生的课堂状态进行反思是非常重要的。科学课提倡表现性评价的办法,顾名思义,评价的依据是学生身体的动作行为,可以尝试几种做法:作业分析;小测验分析;动手操作及作品评价和分析;访谈式分析;档案袋;评定量表。总之,课后分析要达到的目的是:分析学生的学习成果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发现困难,改进教学。

5 学期末的学情分析

关于学期末的学情分析,就是要根据学生一个学期各方面的发展状况进行综合的分析评价,并提出建议。其中试卷分析是很重要的一个学情分析的途径,也是教师常做的工作。试卷分析重在分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失分较多的题目的失分原因要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明白学生学习的主要优缺点是什么,今后在学习中应从哪些方面入手来提高学习效果。在试卷分析时,教师只质性地谈自己的感觉和看法是不全面的,一定要有科学的统计,要根据数据进行分析,除了计算优秀率、合格率、正确率、出错率以外,还要对学生的失分情况进行具

体统计分析,找出失分原因。

总之,要汇总平时积累的信息,把形成测验、平时表现与期末测试分析结合在一起进行全面而细致的分析,从而完成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极其重要的学情分析,有效完成教学任务。

第五篇:小学科学教学论文

宿松县2014年小学科学学科论文评选参评论文

让小学科学教学充满活力

长铺中心小学曹鲜花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小学的科学课就具有这样的挑战性,让学生通过观察、亲身体验、试验、猜想等方法,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得出结论或个性化的结论。科学教学和其它学科教学一样,只要精心设计,创设有趣教学情景,将学生置于渴求知识的氛围,同样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那么如何才能使小学科学教学富有生机、充满活力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一、大胆质疑 激发探究热情

质疑是创新的起点,许多科学发现都是从疑问开始的。科学作为一门实验性学科,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及提问能力尤显重要。因此,在教学中要努力引导学生生疑、质疑、释疑。教学生学会在本节所学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处提出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留有余地,给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提问氛围,逐步培养学生敢想敢问的良好习惯。如,在教学“铁钉生锈了”时,我先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铁锈,再让学生比较没有生锈和生锈的铁制品的不同,学生经过讨论交流得出:“铁锈是一种新的物质”,我接着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铁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生锈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提出了另外一些新的问题:“为什么商店里完好包装的铁钉没生锈?”“瓷盆为什么瓷掉了就会生锈?”??此

时,学生的探究热情很高。通过这样一系列问题的探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自然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二、 动手操作,调动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给儿童以劳动的快乐,取得学习的快乐,唤醒他们心中的自豪感、自尊感,这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条金科玉律 ”。在科学教学课堂中尤为重要。教学中需要学生不断动手操作,亲身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需要学生大胆操作、大胆说、大胆想,让学生在自主实践活动中获得知识。教学《我在成长》时,指导学生测量男、女身高时,首先让学生带来了测量身高的工具,并且各自猜自己的身高,然后再测量。看谁猜得准。这时他们自己估摸自己的身高,然后精心测量,在测量时同桌合作,或自由组合,此时学生异常兴奋,跃跃欲试,兴趣盎然。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过程,又是量又是记,十分积极,猜中的同学哈哈大笑。从中可以看出,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是很重要的。因为手是思维的镜子,是智慧的创造者。注重学生动手操作同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操作中形成表象,靠表象作为进行抽象地概括的支点,理解记忆知识,促进感知,有效的理解新知识。又比如在教学“电磁铁”时,我首先提出课题,让大家猜想一下什么是电磁铁?然后让学生和老师一起做一个电磁铁,但这个电磁铁只能吸引一些小物体,你想用什么方法能让电磁铁的磁力大一些呢?学生们都积极思考,提出了这样一些猜想:与电池节数有关;与导线粗细有关;与绕线圈数有关等等。然后我适时让大家针对自己的猜想,自己设计实验,自己动手实验,并作好观察,记录好数据,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很显然采用探索性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自己探索,成为

科学知识的主动探索者。使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验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三、注重实验,选择合适的活动材料

作为一门实验科学,科学课的教学离不开实验材料,因为让学生亲身参与探究活动,是培养他们科学素养的主要途径。我们不仅要充分利用学校配备的教学仪器,而且还要积极创造条件,做生活有心人,将身边资源带进课堂,打造高效和谐、充满活力的科学课堂。

活动材料是学生解决科学问题,获得科学知识、提高探究能力的基本载体。活动材料是为课程服务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应选择那些贴进学生生活,有趣味性,容易操作,能很好地揭示科学问题的材料,做为学生探究活动之用。如果选择不当,就会影响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四年级下册《生活中的静电现象》一课,教科书上是用气球与羊毛制品摩擦做实验。这样就要把气球挂起来,气球比较轻,即使没有风,也很难纹丝不动地听人摆布挂在那里,而且稍不小心,就容易把气球弄破。教学时,我把实验材料改成吹塑纸与绸布摩擦,一张吹塑纸放在用可乐瓶头做的支架上,另一张手拿,摩擦后两端靠近,两条吹塑纸相互排斥,飞速绕着旋转,静电现象非常明显,学生非常感兴趣,又便于学生操作,实验效果非常好。

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实效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的教育环境和学生的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是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进步,现代教学手段可以帮助学生学习了解和课本有关的知识,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

的兴趣,当然多媒体在出示的时机和使用的方法上,也要有精心的设计。使用的目的是什么?如何指导学生观看,观察的目的是什么?观察的重点是什么?这些教师都要考虑,在科学课上需要了解的内容太多了。所以在教学上把一些抽象的、现实生活不存在的,通过信息技术让学生来了解,实实在在拉近课堂与生活的距离,把抽象的知识变为生活的知识,学生也喜欢。教学《人生之旅》时,课文中只是几幅插图而已,根据插图学生很快的就知道,人的一生划分婴儿期、中年期、老年期。单凭这些知识很难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要,针对这种情况,我又查找了一些相关资料。比如人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的。当我们还是婴儿的时候我们的爸爸、妈妈是怎样照顾我们,上课时给学生播放了,学生在多媒体上观看了这些资料后,心情非常激动,从中知道了自己怎样长大,人生多么有价值,父母养育我们多么不容易。在此我还设计了一个环节,让学生谈一谈,现在自己在家是怎样对待父母的。学生各抒己见,特别是有的同学现在有时和父母顶嘴不尊重父母。了解人生阶段的一些知识后,觉得以后要理解父母,尊敬父母。这样达到了教学的目标,还受到了尊老爱幼的教育,使这节课既传授了知识又让学生受到了思想教育,课堂气氛也很活跃,教学很有实效。总之,在科学教学中,运用多种手段,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这些情境中主体意识得以体现,创新意识得以唤醒,情感意识、科学态度等品德要素得以陶冶,实践能力得以锻造。既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又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课堂真正“活”了起来。

请你继续关注好范文网以下相关文章: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科学教学论文

word该篇DOC格式小学科学教学论文范文,共有12988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下载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0578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