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教学资源 > 教育教学方案 >

小狗包弟教案(合集10篇)

发布时间:2024-01-11 16:20:30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好范文网小编为你精心整理了10篇《小狗包弟教案》的范文,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当然你还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到更多与《小狗包弟教案》相关的范文。

小狗包弟教案(合集10篇)

篇1:小狗包弟教案

教学目的

1、认识wenge给2113人身心造成的巨大伤害。5261

2、能够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4102的行为。

3、感受巴金严于1653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培养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

教学难点

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戏说的语气讲述冯冀才《100个人的10年》中的一个荒.唐故事(一位非常受学生欢迎的故事大王似的语文教师因为讲述胆略过人机警智谋的毛主席浏阳遇险水沟藏身而被人划为歪曲毛主席伟大形象的右派而被判刑8年丧妻失子)后设问:这是真的吗?

或许你们不敢置信,我也不敢置信,然而这是事实,而且事实甚至比这个更残酷、更荒.唐,这就是“wenge”。列宁曾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今天我们就通过wenge见证者巴金老先生的一篇文章《小狗包弟》来感受那个特定时期的人们的生活,窥视我们民族这段不被我们熟悉的历史。

二.作家作品介绍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祖籍浙江嘉兴,1904年11月25日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1928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后来又写了“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和“激流三部曲” (《家》、《春》、《秋》)等小说,又发表中篇小说《寒夜》、《憩园》等。

“wenge”中,巴金遭到了残酷的迫害。1978年起,在香港《大公报》连载散文《随想录》,回忆自己在“wenge”中的遭遇和内心感受。由他倡议,1985年建立了中国现代文学馆。他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1982年至1985年相继获得意大利但丁国际荣誉奖、法国荣誉勋章和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院士称号。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

三.学生自读课文,通过工具书解决字词,并注音下列加点字词。

舔舐 作揖 租赁 叱骂 解剖 堕落

舐犊情深 缉毒

修葺

编辑

四.整体感知

这篇文章是一篇叙事性散文,他有一个完整的故事链,有开端、发展、结局和尾声,请大家再次阅读这偏文章看看文章哪些内容是开端,哪些内容又是发展、结局和尾声。

引子 (1自然段) ——一位艺术家和狗的故事,借以带出小狗包弟故事

开端 (2自然段) ——小狗包弟的来历,不是主要内容,故而略述。

发展 (3—6自然段) ——小狗包弟的一些表现,以及它与家人的亲密关系,突出它的伶俐可爱。惟其亲密、伶俐可爱,后惨遭厄运才显得太不合情理。此为蓄势,后面形势逆转,落差极大

-

结局 (7-9自然段) ——小狗包弟惨遭厄运,为后面的忏悔埋下伏笔。同时侧面描写“wenge”开始后红卫兵们抄家、捉杀小狗的情形。

尾声(10-13自然段)——小狗包弟之死留给作者永久的心灵伤痛,这部分篇幅最长,显然作者事先想好在此充分地表达思想,前面都是为写这一部分作准备、铺垫的。

思考:该篇叙写了一个凄婉的故事,也流泻了一段复杂的心理历程,溶入了作者的悲欢怨恨之情。让我们紧贴作者的心,仔细品读感受作者的情绪流程。

明确:伤感(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欢快(与包弟亲密接触)——忧虑(不知如何安排包弟)——轻松(送走了包弟)——沉重(送走之后心不得安)——歉意(至今心不得安)

五.内容分析

⒈阅读“引子”部分

思考:开篇写一位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有什么意义?

明确:从思路章法说,先说别人的事引出话题,起着铺垫、启发的作用;从思想内容说,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巴金与狗的故事,二者似成对照,让人看到此类事在全国并非一二,而是遍见的,由此深化了文章的主题;从写作效果说,艺术家与狗的故事似乎更惨烈,而巴金与狗的故事之悲哀则在于心灵,是一种“润物细无声”或“此恨绵绵无绝期”的精神折磨。

⒉作家通过别人的故事引到自己的故事,那包弟是如何出现,又是如何于作家一家人相处的呢?请大家快速阅读“开端”和“发展”两个部分。

思考:①作家在介绍包弟的来历和描写人与狗之间的相处时,突出了包弟的什么特点?

明确:可爱、聪明、有情义、通人性。

②我们在描写人物时可以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突出其特点,作家突出小狗包弟的这些特点时哪些是正面描写哪些又是侧面描写呢,请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内容。

明确:正面描写 第2自然段“狗来了……不停的作揖”

第3自然段“它不咬人……引客人发笑”

侧面描写 第3自然段写由起女士在两年之后仍然对包弟念念不忘

第5自然段“听妹妹们说……等候我们出来”

③作家为何要突出小狗包弟的这些特点?

明确:小狗包弟愈是可爱,愈是聪明,作家的一家人就愈是不忍让它离开。

⒊无论小狗包弟怎样的可爱与聪明,它仍然逃脱不了自己的厄运,请大家阅读“结局”这部分。

思考:①小狗包弟成为包袱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a、日本种的小狗。b、瑞典旧主人

在那个年代,养一只宠物狗本身就是一种奢侈,会引起很多人的注意。同时我们再联系前面的艺术家获罪的原因(“里通外国”是个反革命),再联系小狗包弟的这种特殊身份,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小狗包弟会成为包袱了。

②小狗包弟作为礼物却无法送出,为什么?

除了前面讲过的小狗包弟是一个包袱的原因外,也反映当时那种人人自危,人人力求自保的社会现实,同时也注定了小狗包弟命运的悲剧性。

⒋文章写到这里,作家与小狗包弟的故事就已经结束了,我们回头来看一下,作家一共写了几个故事?(两个)对照这两个故事,我们可以将楔子部分的问题解决了,请大家将这两个故事的主人公和情节进行一下对比,看看二者有什么异同。

明确:相同点 主人公都是写人与狗之间的故事

不同点 前一个故事写狗的忠诚,后一个故事写人的背弃

通过对比说明了作家自责的必然性和忏悔的必要性。

⒌我们就来看一下在小狗包弟送走后,作家的内心是如何变化的?请同学们阅读一下“尾声”部分,同时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明确:轻松 沉重 自责

①作家为什么会轻松?

明确:包袱解除了,从红卫兵开始上街抄四旧开始,小狗包弟就成了全家人的一个包袱,使他们整日生活在心惊胆战当中,害怕小狗包弟会给他们带来灾难,如今包弟送走了,没有包袱了,自然而然的就轻松了。

②他为什么会沉重?

明确:作家想到了解剖台上的小狗包弟的惨象,进而想到为了自保,自己将相处了七年,有着深厚情谊的包弟牺牲调,心中便产生了深深的愧疚,这种内心的煎熬使他又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③这种包袱使作者不断的自我谴责,请大家找一下,那一句话是表明作家的自责的?

明确:“不能保护一条狗……我不能原谅我自己!”

⒍我们说时间可以改变一切,可是时间能抚平心灵上的创伤吗?教师范读最后三个自然段,同学思考:

①作家写了时光的流逝,又写了庭院景况的改变,目的是什么?

明确:作家要说的是虽然整整13年过去了,作家所住的庭院也已面目全非,但那种愧疚和自责仍然没有减少一分,反而与日俱增,而且作者认为“这种煎熬不会终结”除非“给自己过去十年的生活作总结,还清心灵上的债”所以作家在76岁高龄,仍然带病书写着心中真诚的忏悔,最后辑成了《随想录》一书。

六.课堂讨论

1.作者反映“wenge”的现实,为什么要写一条小狗?

小狗包弟虽小,但也是一条生命,凡有血有肉的善良生命都应得到生存权,并免受侵害。这一观念在今天已经为大多数人所接受,而巴金写作此文是在80年代初,思想境界显然高人一等,表现出先进性、超前性。更重要的是,作者通过一条小狗遭遇,反映“wenge”时代任何生命都不能免受侵害的事实,一条狗都保不住命。另外,作者写小狗包弟也是为了表现自己的一段心灵历程,写心灵是主要的,写小狗包弟是次要的。写小狗是写实,写心灵是写虚,按散文的创作规律,写虚必定以写实为基础。

2.作者为什么要以歉疚、忏悔作为本文的感情基调?

在那个**的年代,多数群众卷入纷争之中,作者属于少数被侵害被侮辱的人,“wenge”结束了,国人应该自我反省,而率先反省的竟然是一个无过错的老人!巴金的《随想录》出版后,引发文坛的震动,就是因为作者以自我反省的方式观照过去的一段历史,警醒人们记取历史教训。巴金由此赢得了社会的普遍敬意和称颂。本文的歉疚和忏悔就是作者反省的具体体现,这种特殊的反省能够唤起人们的良心、良知。我们透过本文可以揣测到巴金是一个善良人,他经历了一场浩劫,不仅失去了小狗包弟,而且失去了最亲的亲人萧珊,可他没有怨天尤人,没有用文章作为声讨、控诉的工具(声讨、控诉并非不必要),而是自责、自省,很像道德主义者、良心主义者之所为,这既符合巴金本人的习惯,又能引起读者的深思和自省,引发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心灵共鸣。

3.对于作家为了自保,而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我们该如何看?

教师总结:同学们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作家的行为是自私的,另一种认为作家的行为可以理解。这两种意见都有道理,持前一种意见的同学,他们的是非观念和强,能够在大是大非面前摆正自己的心态。而后一种同学,他们则多了一份理解,多了一份同情,我们没有亲历“wenge”,对“wenge”所知甚少,但是在文章的片断当中,我们仍能够看到社会的**,所以我们对于生存在那样的社会当中的身份特殊的作家,也应当给予一定的理解。

4.巴金的忏悔有什么意义?

教师总结:在wenge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几乎没有人为他们的所作所为承担责任,而巴金作为一个受害者却站出来忏悔,这是需要莫大的勇气和力量的,他的这种忏悔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引起了人们对于“wenge”思索,所以作家的忏悔具有唤醒人心的作用。

七、板书设计

小狗包弟

巴金

楔子——艺术家与狗的故事

开端——包弟的来历

发展——七年相处

结局——一朝痛别

尾声——真心忏悔 轻松 沉重 自责

篇2:小狗包弟教案

【教学目标】

引领学生了解本文写作的相关背景。

掌握小狗包弟一生的命运,体味作者对它的感情变化。

让学生深刻认识到“_”十年浩劫对中国社会的破坏程度及对人心的摧残度。

引领学生学会自我反思,更好地去认识自己。

【教学重点】

认真体味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感情态度的前后变化。

【教学难点】

深刻认识“_”对当时社会的残害程度,让学生学会在历史中反思,在现实生活中反思,以求进步。

【教学方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讲述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导入语

_十年浩劫,一直是中国历史上一块不愿被提起却又始终存在的一块大伤疤,它对当时社会的残害程度非常人所能想象,尤其对当时的文人作家们更是如此,之前他们引以为荣的笔杆子,如今却极有可能成为将他们引向迫害的导火索,不仅如此,与他们切身相关的人、事、物都会因其功过而受到奖惩。可想而知,这是一段多么黑暗的时期。今天,我们就一起跟随巴金先生的脚步,一起去走进那个黑暗年代,去感受当时黑暗的压力,体会当时非人道的社会行为带来的灾难。下面,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课文学习《小狗包弟》。

整体感知

问题:找到全文中心句(文眼)(学生讨论完成)

明确:我不怕大家嘲笑,我要说: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三、文本细读

体味情感,作者和小狗包弟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以至于让作者对它发出深深的歉意?

(分组讨论)

明确:

“我“和包弟间的故事 (故事情节的发展)

相应句段 情节发展 时间 作者感情

第2自然段 相见 1959 高兴

第3-5自然段 相处 1959—1966 和谐融洽

第7-9自然段 相离 1966.8 纠结与不舍

第10-13 相念 1966.8之后 忏悔、自责

歉意由来:(让学生找到最能反映巴金内心感受的句子,并读出来)

(1)“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自责)

篇3:小狗包弟教案

导语:

提问:大家有没有听说过“_”呢?那你们对“_”的了解有多少?有谁能勇敢地站起来说给大家听听。(你们有没有听过祖辈父辈讲过有关“_”时期的事情?又或者从历史书中或课外阅读中听讲过有关“_”的事情呢?)

(简介_,补充有关“_”的资料,让学生更加了解“_”的社会背景 )

_资料:

1.叶剑英元帅曾经沉痛地说过:死了两千万人,整了一亿人,浪费了八千亿人民币。十年间国民收入损失约五千亿元”。

2.作家秦牧曾这样记述“_”期间在广州街头的所见:“人们咬着匕首,抬着尸体游行。”“一天早上,当我走回报社的时候,一路看到在树上吊尸的景象。那些尸体,大多是被打破头颅、鲜血迸流的。在一德路到人民中路短短一段路程中,我竟见到八具这样的尸体。”

总结:这场运动堪称“十年浩劫”,人的生命贱如草芥,人性扭曲变形。在这场灾难中,一大批老干部受到打击和迫害,巴金就是其中的一个。面对这场灾难,很多人都不敢说真话,但巴金说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小狗包弟》就是他说真话的具体体现。

作者及作品简介: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1904年11月25日生于四川成都的一个官宦家庭,1982年至1985年相继获得意大利但丁国际荣誉奖、法国荣誉勋章和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院士称号。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

他的主要作品包括:

长篇小说:《灭亡》(第一部长篇小说)

中篇小说:《寒夜》、《憩园》、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抗战三部曲》(《火》之一、之二、之三)

散文集:《随想录》

三、阅读课文

四、纠正字音、字形

作揖 租赁 叱骂 解剖 堕落 休憩 编辑

五、文本分析

1、通常情况下,一个完整的故事由引子、开端、发展、?结局、尾声这样五部分构成,那么《小狗包弟》的引子、开端、发展、?结局、尾声是什么呢?大家迅速的划分出来,并概况每部分的内容。

?引子?(1自然段)?——一位艺术家和狗的故事。

?开端?(2自然段)?——小狗包弟的来历。

?发展?(3—6自然段)?——小狗包弟的一些表现,以及它与家人的亲密关系。

结局?(7-9自然段)?——小狗包弟惨遭厄运。

?尾声(10-13自然段)——小狗包弟之死留给作者永久的心灵伤痛,作家的忏悔。

2、“引子”部分

思考:开篇写一位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有什么意义?

结构:先说别人的事引出话题,起着铺垫、启发的作用,引起下文;

内容: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巴金与狗的故事,二者似成对照,狗的忠诚,人的背弃,人不如狗,由此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3.“开端”和“发展”两个部分。

思考:

①我们在描写人物时可以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突出其特点,作家突出小狗包弟的特点时,哪些是正面描写,哪些又是侧面描写呢?请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内容。

正面描写:第2自然段 “狗来了、、、、、、不停地作揖”

第3自然段 “它不咬人、、、、、、引客人发笑”

侧面描写:第3段 写由起女士在两年之后仍然对包弟念念不忘。

第5自然段 “听妹妹们说、、、、、、等候我们出来”

②作家在介绍包弟的来历和描写人与狗之间的相处时,突出了包弟的什么特点?

参考:可爱、聪明、通人性。

③作家为何要突出小狗包弟的这些特点。

篇4:《小狗包弟》教案

一、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是一篇写人记事散文。巴金老人通过对家中的一条可爱的小狗在“文革”中的悲惨遭遇,侧面为我们讲述了那个疯狂时代人性迷失、惨无人道的历史事实。小狗的悲惨遭遇给作者的内心留下了永远无法愈合的创痛,文章表达了作者深重的歉疚、忏悔及悲天悯人的情怀。

本文的价值,首先在于发挥了其对学生的认识教育作用,它以小见大、深入浅出,从一个侧面客观地反映了命运的难堪,人性的扭曲,进而告诉我们“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本文的价值还在于,巴金在已近杖朝之年以一颗交织着爱与恨、血与泪、人性和热诚的正直而成熟的良心,进行深刻反省、自我拷问,这种严于剖析自己、敢讲真话的勇气和度量,震撼着我们的心灵,巴金不愧为“20世纪中国的良心”。通过学习可以引发学生对过去的时代,对当今时代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心理进行讨论和深入挖掘。因此,本文有助于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整理并积累一些关于巴金及其作品的知识资料;了解一些有关“文革”期间的历史事件及社会情况;学习借鉴文章中对比、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2、过程与方法:精读课文,引导学生查阅背景资料,包括与作者巴金以及“文革”相关的作品、图片、视频等,通过资料的拓展,推动学生对课文的深刻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认识文革给人带来的巨大的身心伤害,感悟作者敢讲真话、严于剖析自己的精神,正确认识作者抛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教学重点:

1、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培养学生的忏悔意识。

2、学会正确评价作者抛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教学难点:学习文章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认识文革给人的身心带来的巨大伤害。

三、课时、课型计划:

1课时 自读课

四、学生特征分析:

高一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基本上已经形成,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求知欲望和探索能力较强,而且注重内在的心理世界。因此,本课的教学力求占有丰富的教学资源,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从学校图书室、网络等途径获得相关资料,使学生合作探究学习,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及素养。

五、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设计:

1、自主学习法: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借助学校图书室现有资源自主阅读巴金的相关作品,了解巴金其人其事。借助网络资源自主搜集查阅“文革”的相关资料,借助多媒体手段展示视频、图片、文字等相关资料、链接,丰富对文本的理解。本文在讲述自己与小狗包弟的故事前追述了一段艺术家与狗的故事,为后文张本,教学中不能忽视行文结构及写作手法对学生启发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既要关注课文内容的同时,要加强课文构思方面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写作的构思技巧和对比的写作手法。

2、小组讨论法:

将学生分成六人小组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情感变化及其原因;借助网络和多媒体资源,让学生展示学习的`成果,通过看图和上网查资料丰富本课教学资源。从而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3、拓展探究法:

尽量借助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尤其是关于巴金的《随想录》内容及相关评价,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领会作者的忏悔精神。

六、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1、教学环境:多媒体及网络环境;

2、教学资源:自制的ppt课件、课外搜集的资料。

七、教学程序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语: 在中国的历史上,在这灰色的十年里,作者巴金不仅遭受各种各样的被抄过家,被监禁过,被关在牛棚接受各种劳动改造过,还失去了挚爱的妻子。作为一个历史的受害者,在13年过去后,78岁高龄的巴金挥笔追忆了一段自己与小狗的故事,记述了自己对小狗的所作所为。让我们走近课文,来思考巴金老人要表达怎样的情感?他的表达有着怎样的意义呢?

2、学生展示巴金青年到老年时期的照片、巴金与妻子的照片、巴金一家的照片,以及巴金作品的相关图片。课堂上提供相关网址链接,达到资源共享;同时,每个小组推举代表分别介绍巴金的生平、巴金的经历、巴金的作品等。

(二)精读课文,深入感悟:

板书课题,精读课文,思考问题。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文章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

2、理清脉络,发现小狗包弟的遭遇变化以及作者的感情变化。

3、深入理解,思考问题。

(1)结合文本及文章写作的背景资料和作者的经历,你认为巴金是个怎样的人?

(2)作者为什么要以一条小狗来反映“文革”的现实?

八、结束升华:

巴金的这篇《小狗包弟》深刻的揭露了“文革”的罪恶,让我们看到“文革”风云之一角,连狗都难以幸免;同时,表现了作家严于解剖自己的可贵精神。请同学们在课后认真品读,仔细体会,学习巴金老人的正义感和对比、“以小见大”的行文技巧及自然朴实的语言特点。列宁曾说,“忘记历史则意味着背叛”。冯骥才说,“忏悔可以使人拜托魔鬼”。让我们通过《小狗包弟》的学习,学习巴金老人的自我忏悔、严于剖析自己的精神,不断地剖析历史、剖析自我,在生活中不断地自我完善。

九、教学反思:

高中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教学中应着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使他们在互相交流中产生思想的火花,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进步。所以,教师应设法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学习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同时,指导学生运用现代化的学习工具,扩大学习领域。

在这节课上,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学习目标,创设情境,组织教学,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和交流,并进行适当点拨。教学中采用了情景导入法、问题导引法、拓展探究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和学习效率。

虽然对教学的整个环节进行了周密计划,但是学生主动探究的内容丰富,容量较大,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当引导学生筛选主要信息的能力。

篇5:《小狗包弟》教案

《小狗包弟》教案

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叙事散文,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在指导学生探究阅读时,重在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感悟作者严于解剖自己、敢于说真话的'勇气和度量。

一、知识与技能:

1、以“小狗包弟的遭遇”为突破口,理解小狗包弟的悲惨故事。

2、以“揣摩人物的言行、心理”为重点,体察巴金的个性、情操。

二、过程与方法:

以教师引导、小组合作讨论的方法进行探究式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察巴金的个性、情操,感受其人格魅力。

教学资源:

多媒体。

教学方法: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明确学习目标。(课件展示)

1、以“小狗包弟的遭遇”为突破口,理解人和狗的悲惨故事。

2、以“揣摩人物的言行、心理”为重点,体察巴金的个性、情操。

三、速读课文,把握故事。

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找出能体现不同时间阶段的句子,根据时间阶段来回答两个问题。(课件展示)

1、文中写了两个人与狗的故事,是哪两个?

2、包弟的故事可分为哪三个阶段?各用一个词来概括。

3、小结。

四、精读课文,探究人格。

(一)合作探究一:认真阅读2—5自然段,体会“七年相处”“我”与包弟的关系。(课件展示)

1、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2—5自然段,用课文中的句子来介绍小狗包弟。

2、七年来,家人与包弟相处得怎么样?请用课文中的句子说明。

3、小结。

(二)合作探究二:认真阅读6—10自然段,体会“一朝痛别”“我”与包弟的关系。(课件展示)

1、哪些细节展示了可怕的一幕幕场景?

2、用课文中的关键词来表述巴金的心情。

3、包弟会不会给我们带来灾难?我的选择对不对?为什么?(讨论)

4、小结。

(三)合作探究三:认真阅读11—13自然段,体会“歉疚一生”“我”与包弟的关系。(课件展示)

1、哪些景物展示了巴金的心情?哪个词可以概括他的心情?学生自主发言

2、除了包弟,还有哪些弱小者受到了迫害?请找出细节。哪个弱小者最让人佩服?为什么?

3、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请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

4、现在,你认为巴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讨论)

五、小结。

六、回忆往事,畅所欲言。(课件展示)

追忆自己曾经做错的一件事,谈谈自己现在的感受。

七、结束语。

篇6:语文《小狗包弟》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作家巴金基本情况,理清全文的思路。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合作探究的能力。

2、阅读文本,从平静的话语中读出作者的情感以及这种情感的表现方式。

3、品味文本,感悟作者敢讲真话、敢于自责的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会作者忏悔精神,培养学生对自己和社会的反省意识。

教学重点:领悟作家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思考自身以及当代社会存在的问题。

教学思路与方法:了解巴金,导入新课。快速概括文意,把握作者的情感,探究文章的主旨及重要段落。《随想录》介绍,拓展视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进行价值观教育。

一、导入

2003年,一位九十九岁高龄的老人被评为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之一,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栏目给他的颁奖词是: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地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巴金1904年11月25日生, 2005年10月17日19时06分因病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

巴金作品:《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中篇小说《寒夜》《憩园》《春 天里的秋天》。

这些都是巴金在_前的作品,_后,巴金没有停止过对_的思考,

今天我们来学习巴金在_创作的散文集《随想录》里的一篇名篇《小狗包弟》,这篇散文写于他七十六岁那年。

在熟语中,狗被赋予了很多反面的义项,比如成语中的“狗仗人势”,歇后语中的“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相互谩骂的时候,也往往把狗作为反面材料,比如说张三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说李四是“狗腿子”等等,那么在现实生活中,狗真的是这样让人讨厌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狗有关的文章──《小狗包弟》。

以下内容只有回复后才可以浏览

二、《随想录》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随想录》这本书。

《随想录》是巴金从七十四岁写到八十二岁的一部散文集,这个文集分为五个部分,一共一百五十篇散文。

《随想录》1989年获全国优秀散文(集)、杂文(集)荣誉奖。1982年获意大利“但丁国际奖”。1983年获法国“荣誉军团勋章”。1990年获苏联“人民友谊勋章”,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奖特别奖”。

一些作家如此评论《随想录》:

《随想录》是一部真诚自审的忏悔录。如果一个人只会控诉而不知忏悔,严格意义上说,就不能算一个真正大写的人。在书中,有巴金对自己在强压下表演无耻可笑的忏悔;有对自己逆来顺受没有为受迫害朋友伸张正义的忏悔;有对自己明哲保身跟在别人后面向自己同志丢石块的忏悔……的独特与深入之处,是其中对_的反省从一开始就与巴金向内心追问的“忏悔意识”结合在一起,而不是像很多_的受害者那样,简单地把一切责任都推给了“_”,因而认为粉碎“_”就解决了所有问题。巴金的反省则是包容了对历史和未来的更大的忧虑。因为巴金这样严格地拷问自己的灵魂,所以才被公认为‘世纪良心’。

所以,《随想录》最大的特点就是直面自己的灵魂,说真话说实话。

三、初读感受

经过初次阅读,可以感受到巴金在这篇散文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语言和感情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有什么特点呢?朴素自然不事雕琢的语言,真挚震撼的感情(反省)。

四、整体把握

方法指导:根据故事情节发展,作者感情变化,理清楚文章脉络,把握文章重点。

引子:(1)一位艺术家和狗的故事

开端:(2)小狗包弟的来历

发展:(3-6)小狗包弟和家人间的亲密接触

结局:(7-9)痛别包弟

尾声:(10-13)作者的忏悔

悲伤——欢快——忧虑——轻松——沉重——愧疚、自责

从我们分析出来的文章脉络可以看出来,文章重点在哪里?

“小狗包弟”只是作者的一个切入点,情感所在绝不只是对小狗的怀念,也不只是对_的一般意义的批判,而是发自内心的忏悔以及这种忏悔给读者给社会带来的强烈震撼。所以,陈思和教授说“忏悔从怀念开始”,所以,巴金被誉为“20世纪中国社会的良心”。

五、细部赏析

方法指导:把细部放到文章的全局来思考,赏析它在全文中的作用,以及和上下文的关系。

请学生在文中找自己最喜欢或者最有感触的段落,简要说明自己的理解。之后补充总结如下:

1、作者一共讲了两条小狗的故事,这两条小狗有什么不同之处,为什么这样写?

前一个故事写狗的忠诚,后一个故事写人的背弃。

通过对比更加突出了作家反省、自责和忏悔的深沉。

2、第三四部分写出包弟的什么特点,作者这样写的用意何在?

越是写包弟的聪明、伶俐、善解人意、和人的关系密切,越是和后文包弟被送去做实验用形成强烈的对比,揭露批判了_对人身心的摧残,另一方面也越是突出巴金对自己表现出来的胆怯、虚伪、自私无情的深刻反省和解剖,表达出对包弟沉重的怀念之情和歉疚忏悔之意。

3、分析第十段作者的感情变化。

首先是作者送走包弟之后,觉得不再受包弟的牵连,感到轻松。

继而对自己将包弟送去做实验用的行为感到悔恨,久久不能入睡。

然后感到羞耻,进行深刻的自我解剖,不能原谅自己。

再次,这种自责和反省并随着时间消失,而是贯穿了整个十年浩劫,甚至延续至今。

4、分析第十一段的景物描写中“满园的创伤”的含义。

整整13年过去了,所住的庭院也已面目全非,这“满园的创伤”是生活的创伤,更是心灵的创伤。

破败的景物映衬出作者的愧疚和自责没有减少一分,反而与日俱增,当初的“轻松”变成了“沉重的包袱”,进而“感到羞耻”,十几年后感到“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熬煎”,而且 “这种煎熬不会终结”除非“给自己过去十年的生活作总结,还清心灵上的债”。

六、巴金的不同之处

_结束以后,人人都说自己是受害者,作家们也纷纷展开对_的反省、否定,揭发它的罪恶性。巴金是_的直接受害者之一,但是我们在他的文字中看不到激烈的控诉和愤怒,有的只是深深的忏悔和自责,这正是巴金与众不同的地方。

巴金平静的叙述中丝毫没有对那个疯狂时代疯狂人的呵责,没有对个人遭际的愤怒,有的只是对自己“无能”“无奈”的不能原谅和不尽的责备。

作为读者不能不深思,一个无过错且受害甚深的八十高龄的老人尚且为当年的“过错”忏悔不已,那么,当年的那些真正的过错者良心何安?

巴金先生之所以伟大,正是他认识到了只有勇于忏悔才是拯救我们民族的现代精神力量,他以“揪出自己示众”的无比勇气和无私品德,点燃忏悔理性的火种,从精神上唤醒我们这个灾难深重的民族。”

所以,有人说,巴金的《随想录》“结束了一个迷乱的时代,开启了一个寻找与叩问的时代”。

七、巴金给我们的启示

1、反思自己。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青春也有丑陋,我们只有牢记孔子“吾日三省吾身”的教诲,才有可能做一个合格的“炎黄子孙”。

2、反省社会。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盛世不无凶险,天下远未太平,读书不忘救国,我们只有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在生活中不忘反省生活其中的社会,历史的悲剧才可能不会重演。

作业: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都曾经有过难以忘记的过错,你是不是也有巴金老人那样的勇气,直面自己的灵魂,进行自我剖析呢?请用质朴的文字写出自己的心声。

八、_博物馆

_已经过去三十二年了,七十年代末以后出生的中国人,对_更是所知甚少。1986年,八十二岁的巴金就呼吁要建立一座_博物馆以警示后人,他说:

最好是建立一座‘_’博物馆,用具体的、实在的东西,用惊心动魄的真实情景,说明二十年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让大家看看它的全部过程,想想个人在十年间的所作所为,脱下面具,掏出良心,弄清自己的本来面目,偿还过去的大小欠债。没有私心才不怕受骗上当,敢说真话就不会轻信于谎言。只有牢牢记住‘_’的人才能制止历史的重演,阻止‘_’的再来。

然而至今,巴金的这个愿望也还没有实现,国家还没有建立一座_博物馆。所幸的是,2005年元旦,在汕头市原常务副市长彭启安的努力下,中国第一个由民间兴建的_博物馆,在汕头市澄海区莲上镇塔山风景区的正式建成开放。

《小狗包弟》选自巴金晚年散文集《随想录》。其目的是要对_做出个人的反省,巴金在十年_的**中,看到许多同志、战友、亲人相继遭到迫害,却有恨不敢说,有泪不能流,有时还不得不说些违心的话,做些违心的事。粉碎“_”后,他被压抑的感情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了,他说:“我吃够了谎言的了,现在到了讲真话的时候了。”“人人只有讲真话才能认真的活下去。”“我必须用最后的言行证明我不是一个骗子”。《小狗包弟》完成于1980年1月4日。

三、默读课文,理清思路。

1、本文题目是“小狗包弟”,请你围绕包弟说一说本文写了哪些内容。

学生浏览文本归纳情节然后复述情节

? 教师综合学生意见后概括补充形成板书:(多媒体显示)

引子(1自然段)──艺术家与狗的故事。

开端(2自然段)──包弟的来历。

发展(3~6自然段)──七年相处。

结局(7~9自然段)──痛别包弟。

尾声(10~13自然段)──深深忏悔。

2、找一找文眼: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学生浏览课文。明确:文末“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四、再读课文,把握情感

1、诵读第3段和第5段,画出描写包弟动作行为的句子,请你用这样的句式总结包弟的特性:“这是一条(特性)的小狗,因为它(举例)。”

示例:这是一条有情义的小狗,因为它在我们不在家时,天天守在睡房门口,等我们回来,从不厌倦。

明确:可爱、聪明、有情义、通人性。

? 我们在描写人物时可以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突出其特点,作家突出小狗包弟的这些特点时哪些是正面描写哪些又是侧面描写呢,请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内容。

明确:正面描写第2自然段“狗来了……不停的作揖”

第3自然段“它不咬人……引客人发笑”

侧面描写第3自然段写由起女士在两年之后仍然对包弟念念不忘

萧珊在三年困难时期,每次出去吃饭都带骨头回去喂包弟。(第4段)

第5自然段“听妹妹们说……等候我们出来”

2、师导:该篇叙写了一个凄婉的故事,也流泻了一段复杂的心理历程,于质朴的叙事中溶入了作者的悲欢怨恨之情。让我们紧贴作者的心,仔细品读感受作者的情绪流程。

? 教师综合学生意见形成板书:(多媒体显示)

伤感(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欢快(与包弟亲密接触)──忧虑(不知如何安排包弟)──轻松(送走了包弟)──沉重(送走之后心不得安)──歉意(至今心不得安)

五、品读课文,深挖主旨——分析作者“歉意”

1、文末说“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作者为什么要表达歉意:

引导:_后,在别人都把全部责任推到了_身上的时候,并没有多少过错的巴金向小狗表示歉意,这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投影)从作者对小狗包弟的忏悔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善良、正直的品性,和严于解剖自己的可贵精神。后来作者经历了不少的磨难,可仍摆脱不了“煎熬”,这又说明了他是有反省、自律精神。这是我们民族在“_”时代所缺少的精神,这种精神将随着巴金作品的影响,扩散到读者当中,唤醒社会公正、社会公德、人类善良的天性。

2、怎样表达歉意

诵读第10段,画出作者自责、表示歉意的句子,品读之。

学生浏览课文后回答:参考内容(多媒体显示)

“在我吞了两片眠尔通……就这样可耻地开始了十年浩劫中逆来顺受的苦难生活”

“自己也终于变成了包弟……我好象作了一场大梦。”

“满园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箭熬。”

“这样的煎熬是不会有终结的”

3、为什么要以一条小狗来反映“_”的现实?

(投影)提醒我们,小狗虽小,却也是一条生命,善良的生命应该获得生存权。作者以小狗为切入点,表达对人性呼唤。

连一条狗都不能逃过劫难,更能体现“_”时代任何生命都不能免受侵害的现实。这也体现出了“以小见大”的写作特点。

写小狗遭难反衬那个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在_的风暴中,多夫妻朋友反目,相反小狗却一直与主人不离不弃。

包弟的遭遇和作者的那一段历史是分不开的,写包弟也是为了表现自己的心灵历程。

六、课堂总结

巴金是现代中国不多的文学大师、思想家之一,他以丰硕的文学成果以及一生坦荡无瑕圣哲般高贵的人品,向世人证明了爱心的价值、真诚的伟大,以及天才的光芒,这位“20世纪中国的良心”,他的名字必将与鲁迅等人一样,长留青史,像北斗一样在天空闪烁!让我们记住这位老人并学习这位老人的不断进取的精神和严于解剖自己灵魂的勇气,铸造一种坦诚真实的人格。

七、延伸迁移,课堂练笔。

如果今天晚上你要向好朋友推荐《小狗包弟》,你会怎样推荐呢?请写上一则推荐语,10-70字之间。

示例:情义与怯懦的对比,可爱与残暴的较量,一条小狗展现一个可怕的年代,一颗忏悔的心撑起一个大写的人。小狗包弟,让我们笑着,哭着,心痛着……

八、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二:研读材料,联系课文,选取一个合适的话题(如 “小议‘我靠的是感情’”,“谈‘身边琐事’的深广内涵”),写一点独特的感想,与同学讨论。

附:板书设计

情节:

引子(1自然段)──艺术家与狗的故事。

开端(2自然段)──包弟的来历。

篇7:语文《小狗包弟》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把握散文的情节结构,掌握通过文眼来了解文章主旨的方法。

2、学习拈取生活中的小事,以小见大的构思技巧。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合作探究的能力。

2、品味文本,感悟作者敢于讲真话、敢于自责的精神。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能够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2、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培养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

【教学重点】

1、领悟作家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

2、了解本文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

1、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2、理解作者自我解剖、深刻反省及对“_”的批判。

【教学方法】

1、自主学习2、合作探究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一)

我先给大家说个故事:说的是一位非常受学生欢迎的语文教师,因为讲述胆略过人、机警智谋的毛主席在浏阳遇险,被迫在水沟藏身而被人划为歪曲毛主席伟大形象的右派,并被判刑8年,最终丧妻失子。你相信这是真的吗?

或许你们不敢置信,我也不敢置信,然而这是事实,而且事实甚至比这个更残酷、更荒.唐,这就是“_”。列宁曾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今天就让我们通过_见证者巴金老先生的一篇文章《小狗包弟》来感受那个特定时期的人们的生活,窥视我们民族这段不被我们熟悉的历史。

二、作家作品介绍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祖籍浙江嘉兴,1904年11月25日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1928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后来又写了“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小说,又发表中篇小说《寒夜》、《憩园》等。

“_”中,巴金遭到了残酷的迫害。1978年起,在香港《大公报》连载散文《随想录》,回忆自己在“_”中的遭遇和内心感受。由他倡议,1985年建立了中国现代文学馆。他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1982年至1985年相继获得意大利但丁国际荣誉奖、法国荣誉勋章和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院士称号。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

三、了解写作背景

从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历时10年。这场是毛泽东发动和领导的,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在这场灾难中,一大批老干部受到打击和迫害,巴金是其中一个。

面对这场灾难,很多人都不敢说真话,但巴金说了。他是用文章的形式说的。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小狗包弟》就是他说真话的具体体现。

四、知识积累

学生自读课文,通过工具书解决字词,并注音下列加点字词。

舔舐 作揖 租赁 叱骂 解剖 堕落 舐犊情深 缉毒 修葺 编辑

五、整体感知

这篇文章是一篇叙事性散文,他有一个完整的故事链,有开端、发展、结局和尾声,请大家再次阅读这篇文章看看文章哪些内容是开端,哪些内容又是发展、结局和尾声。

楔子(1自然段)──艺术家与狗的故事。

开端(2自然段)──包弟的来历。

发展(3~6自然段)──七年相处。

结局(7~9自然段)──一朝离别。

尾声(10~13自然段)──真心忏悔。

明确: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写了一个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具有引起下文的作用,所以称为楔子(戏曲或小说开头的引子,具有引起下文的作用)

六、合作探究

1、阅读“楔子”部分:

思考:除了引起下文之外,这一部分内容有没有其它的作用?

2、作家通过别人的故事引到自己的故事,那包弟是如何出现,又是如何于作家一家人相处的呢?请大家快速阅读“开端”和“发展”两个部分。

思考: ⑴ 作家在介绍包弟的来历和描写人与狗之间的相处时,突出了包弟的什么特点?

明确:可爱、聪明、有情义、通人性。

⑵ 我们在描写人物时可以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突出其特点,作家突出小狗包弟的这些特点时哪些是正面描写哪些又是侧面描写呢,请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内容。

正面描写:第2自然段“狗来了……不停的作揖”。

第3自然段“它不咬人……引客人发笑”。

侧面描写:第3自然段写由起女士在两年之后仍然对包弟念念不忘。

第5自然段“听妹妹们说……等候我们出来”。

⑶ 作家为何要突出小狗包弟的这些特点?

小狗包弟愈是可爱,愈是聪明,作家的一家人就愈是不忍让它离开。

3、无论小狗包弟怎样的可爱与聪明,它仍然逃脱不了自己的厄运,请大家阅读“结局”这部分。

思考: ⑴ 小狗包弟成为包袱的原因是什么?

① 日本种的小狗。

② 瑞典旧主人。

在那个年代,养一只宠物狗本身就是一种奢侈,会引起很多人的注意。同时我们再联系前面的艺术家获罪的原因(“里通外国”是个反革命),再联系小狗包弟的这种特殊身份,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小狗包弟会成为包袱了。

⑵ 小狗包弟作为礼物却无法送出,为什么?

除了前面讲过的小狗包弟是一个包袱的原因外,也反映当时那种人人自危,人人力求自保的社会现实,同时也注定了小狗包弟命运的悲剧性。

4、文章写到这里,作家与小狗包弟的故事就已经结束了,我们回头来看一下,作家一共写了几个故事?(两个)对照这两个故事,我们可以将楔子部分的问题解决了,请大家将这两个故事的主人公和情节进行一下对比,看看二者有什么异同。

相同点:主人公都是写人与狗之间的故事。

不同点:前一个故事写狗的忠诚,后一个故事写人的背弃。

篇8:语文《小狗包弟》教案

教学主题 《小狗包弟》 教材分析

散文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主体。本篇课文它是巴金散文集《随想录》中的一篇,充满对自我灵魂的拷问和对_的深刻反思,有着严肃的历史态度。单元的要求是学习写人记事的方法。在落实这些要求的同时,不可忽略的是本文的个性。 二、学生分析 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阅读散文的基本能力,但深入探究的意识淡薄,对问题认识的深度不够,且对_知之甚少。基于这样的学情,我采用了情境式、自主式、探究式三种教学和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展示图片、视频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诵读始终贯穿于教学中,学生沉下来,读进去,引起学生思考,带给他们心灵的震撼。

三、教学目标 通过把握情节结构,理解作者的构思意图与写作目的。

结合背景,分析理解巴金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认识_给人身心造成的巨大的伤害。

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培养学生的自省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小狗包弟》鲁教版必修四第三单元的自读文本。本单元的主题是洞察世道沧桑,学生在学习本课前一定要广泛地查阅_时期的背景资料和巴金本人的人生经历。

在教学过程中,会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本节课在引导学生学习时将使用PPT

展示当时_时期的时代背景,将学生带入到那个疯狂的时代。重点让学生去读课文,将采用诵读、研读、默读等方法,让学生去体会,去感受。

在诵读的同时,让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感受。为了让教学过程更加丰富多彩,我还辅以多媒体课件的实用。通过投放ppt和播放视频,引导学生潜心研读文本。通过展示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用更深刻的体悟。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在中国的现代有这样一位文学大师。他生于1904年,2005年辞世,享年101岁。他的创作始于20世纪30年代,之后几乎贯穿了他的整个人生。人们常常这样评价他: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他就是巴金先生。“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今天就让我们经由叙事散文《小狗包弟》,走进巴金,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课前预习课文,利用网络资源查阅和巴金有关的资料及_的背景资料。 用PPT展示《小狗包弟》。 整体感知 1.《小狗包弟》选自《随想录》,记叙的是_时期发生在巴金身上的一件事,现在请同学们速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说说你们读到了怎样一个故事?2.故事的结局是作者把包弟送走了,那么送走包弟前后作者的内心有变化吗?3.同学们都说送走包弟后,作者内心感到沉重、而且至今不能释怀,仍然心存歉意,那么作者为什么要把包弟交出去?不交出去行不行?

4.为什么要写这样的一个故事?文章的标题不是《小狗包弟》吗?

篇9:语文《小狗包弟》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理清文章思路。

2.通过合作讨论,分析包弟的形象,理解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情感变化。

3.能正确评价作者放弃包弟的行为,学习作者敢于剖析自我的精神。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感悟作者对包弟的情感变化。 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勇于剖析自己、敢于讲出真话的精神。 教学方法 品味赏析法、合作讨论法 教学内容 一、导入

2006年黑龙江省“虐猫事件”导入。(3min)

二、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简介

1.学生活动: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资料,介绍巴金的生平经历及主要作品。

教师补充总结。(2min)

2.写作背景(结合同步练习)(3min)

从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_”历时十年。这场“_”是由毛泽东发动和领导的,被江青、林彪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和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的灾难。在这场灾难中,一大批老干部受到打击和迫害,巴金就是其中一个。

三、整体感知

1.再读课文,理清思路。(学生合作讨论,并展示成果)(6min)

本文的标题是《小狗包弟》,请你从文中找找围绕“包弟”写了哪些内容?作者的情感变化又是怎样的呢?

内容 情感

包弟的来历 快乐

包弟的相处 高兴

包弟的离别 忧虑

送走包弟 歉疚

(介绍第一自然段的作用)

四、品味赏析

1.请结合文本,完成下列表格:(20min)

姓名

包弟

品种

日本种

来历

朋友转送给我,此前还有一位瑞典旧主人

性格

可爱、聪明、有情义、通人性

篇10:语文《小狗包弟》教案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的情感。

2、品味精彩的语言,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

教学重点:

品味文中精彩的语言,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

教学难点:

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比较法。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从2003年“感动中国”对巴金的颁奖词中导入。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默读课文,理清思路。

1、本文题目是“小狗包弟”,请你说一说围绕包弟本文写了哪些内容。

2、找一找文眼: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四、再读课文,把握情感。

1、诵读第3段和第5段,画出描写包弟动作行为的句子,请你用这样的句式总结包弟的特性:“这是一条(特性)的小狗,因为它(举例)。”

示例:这是一条有情义的小狗,因为它在我们不在家时,天天守在睡房门口,等我们回来,从不厌倦。

2、用诗行的形式总结。

3、“我”为什么没有小狗了?是什么外界的力量使善良的一家人最终没有保护住爱犬?

(明确)_。教师介绍_。

五、品读课文,深挖主旨——分析作者“歉意”。

1、为什么要表达歉意:

_后,在别人都把全部责任推到了_身上的时候,并没有多少过错的巴金向小狗表示歉意,这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怎样表达歉意

诵读第10段,画出作者自责、表示歉意的句子,品读之。

六、诵读课文,品味语言。

学生自由赏析打动自己的字、词、句。

七、延伸迁移,课堂练笔。

如果今天晚上你要向好朋友推荐《小狗包弟》,你会怎样推荐呢?请写上一则推荐语,10-70字之间。

示例:

情义与怯懦的对比,可爱与残暴的较量,一条小狗展现一个可怕的年代,一颗忏悔的心撑起一个大写的人。小狗包弟,让我们笑着,哭着,心痛着……

word该篇DOC格式小狗包弟教案(合集10篇)范文,共有19360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小狗包弟教案(合集10篇)下载
小狗包弟教案(合集10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86956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