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工作总结 > 调研报告 >

驻村工作组村情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15-06-13 05:01:41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第一篇:驻村工作组村情调研报告

驻村工作组驻村以来,深入田间地头,走家串户,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座谈会,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座谈等形式,了解和掌握了大量详实的第一手资料,摸清了三堡村的基本情况和经济发展、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及土地利用状况,形成了帮扶工作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三堡村地处子牙河边,村庄依河而建,东西长、南北宽,地理位置不错。全村共有人口960余人,耕地3443亩,人均占有耕地3.59亩。现有党员27人,享受低保户12家,无保供养人员6人。目前村里换届已结束,实现平稳过渡。现在村里有2200余亩土地分别承包给了天津仁爱集团、**旅游公司和北方创业公司。原村办企业,包括五金厂、塑料厂等现在全部由个人承包,每年村里收取承包费10万余元,用于改善村民福利。近几年来,村里投入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路面硬化、安装路灯、修建健身广场、安装自来水,还有农村合作医疗和孤老户看病等费用也都由村里负担,村民满意度极高。

多年来,政府和县里各职能部门对村里都非常关照,中学和水务局供水站坐落在本村,在设施农业和残疾人帮扶方面县农委、民政局、残联等部门给予了大力支持。

二、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文化水平低,受教育的程度差。通过走访调查,在我们走访的19户户主中,4人是文盲,占走访户的21%,小学文化的8人,占42%,初中生5人,占26%,高中生有2人,占10%,这样的文化水平,致使农民生产致富的本领不高。

(二)村容村貌不整洁。村内柴草、农具、农作物的堆放不整齐,垃圾处理不及时,路面硬化不够,公厕破旧不卫生。夜间没有照明,夜间出行,让人心惊胆战。村北土坯房大多为六、七十年代修建,现已破烂不堪,巷子狭窄,出行困难。

(三)基础设施不完善。部分农田水利设施损毁,利用率不高,农作物的灌溉受到影响;污水随意排放,污染环境,生态环境脆弱。

(四)缺少公共服务设施。村内综合服务站、健身活动设施部分损毁,不能及时修缮,图书阅览室的对口实用的书籍陈旧,新技术信息传播受到影响。

村委换届会的新领导班子年富力强,团结奋进,如何利用好这些有利条件,打破制约经济发展的瓶径,关键的问题是注入资金和发展经济以及开放意识。如果能借助我们对口帮扶的外力,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胜利致富奔小康目标就能实现。

三、对策和建议

驻村工作组通过对三堡村的调查研究,在充分了解村情民意的基础上,上报集团党委并征求镇党委政府意见,对三堡村今后的帮扶工作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

(一)提升村容村貌

1、新建垃圾池15座。

2、改建、修建厕所6座。

3、对子牙河沿岸、各卫生死角、随意堆放的柴草进行清整。

4、组织专人常态化管理,垃圾池、厕所每天打扫、清运。

5、村南排水渠敷设水泥管道1000米。

6、对损毁严重的农田水利设施进行修砌。

(二)建设配套设施

1、在村东头修建垃圾处理及污水处理厂,达到清洁排放。

2、维护好社区活动中心,增加活动设施,方便群众业余休闲。

3、购置图书,丰富阅览室内容,为农民提供学习的材料。

4、适时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种养水平。

5、制作村务党务公开栏,加强村务党务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提高工作的透明度。

(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定期组织开展"文明户"、"和谐家庭"等文明优秀评选活动,努力提高三堡村精神文化建设水平。

(四)提升驻村工作组的自身素质

按照"主动融入、虚心学习、贴近群众、严守纪律、创新工作、务求实效"的要求,经常深入群众调研,真正摸清村情民意,做好帮扶工作。同时,要通过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等方式,不断增强和提高在艰苦环境下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适应基层、服务下派工作的本领。

驻村工作组要自觉遵守帮扶工作各项规章制度,珍惜这次帮扶的工作机遇,为所三堡村多办好事,多办实事,真正做到让组织满意、让群众受益。

第二篇:驻村工作组村情调研报告

驻村工作组村情调研报告

驻村工作组驻村以来,深入田间地头,走家串户,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座谈会,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座谈等形式,了解和掌握了大量详实的第一手资料,摸清了三堡村的基本情况和经济发展、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及土地利用状况,形成了帮扶工作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三堡村地处子牙河边,村庄依河而建,东西长、南北宽,地理位置不错。全村共有人口960余人,耕地3443亩,人均占有耕地3.59亩。现有党员27人,享受低保户12家,无保供养人员6人。目前村里换届已结束,实现平稳过渡。现在村里有2200余亩土地分别承包给了天津仁爱集团、**旅游公司和北方创业公司。原村办企业,包括五金厂、塑料厂等现在全部由个人承包,每年村里收取承包费10万余元,用于改善村民福利。近几年来,村里投入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路面硬化、安装路灯、修建健身广场、安装自来水,还有农村合作医疗和孤老户看病等费用也都由村里负担,村民满意度极高。

多年来,政府和县里各职能部门对村里都非常关照,中学和水务局供水站坐落在本村,在设施农业和残疾人帮扶方面县农委、民政局、残联等部门给予了大力支持。

二、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文化水平低,受教育的程度差。通过走访调查,在我们走访的19户户主中,4人是文盲,占走访户的21%,小学文化的8人,占42%,初中生5人,占26%,高中生有2人,占10%,这样的文化水平,致使农民生产致富的本领不高。

(二)村容村貌不整洁。村内柴草、农具、农作物的堆放不整齐,垃圾处理不及时,路面硬化不够,公厕破旧不卫生。夜间没有照明,夜间出行,让人心惊胆战。村北土坯房大多为六、七十年代修建,现已破烂不堪,巷子狭窄,出行困难。

(三)基础设施不完善。部分农田水利设施损毁,利用率不高,农作物的灌溉受到影响;污水随意排放,污染环境,生态环境脆弱。

(四)缺少公共服务设施。村内综合服务站、健身活动设施部分损毁,不能及时修缮,图书阅览室的对口实用的书籍陈旧,新技术信息传播受到影响。

村委换届会的新领导班子年富力强,团结奋进,如何利用好这些有利条件,打破制约经济发展的瓶径,关键的问题是注入资金和发展经济以及开放意识。如果能借助我们对口帮扶的外力,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胜利致富奔小康目标就能实现。

三、对策和建议

驻村工作组通过对三堡村的调查研究,在充分了解村情民意的基础上,上报集团党委并征求镇党委政府意见,对三堡村今后的帮扶工作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

(一)提升村容村貌

1、新建垃圾池15座。

2、改建、修建厕所6座。

3、对子牙河沿岸、各卫生死角、随意堆放的柴草进行清整。

4、组织专人常态化管理,垃圾池、厕所每天打扫、清运。

5、村南排水渠敷设水泥管道1000米。

6、对损毁严重的农田水利设施进行修砌。

(二)建设配套设施

1、在村东头修建垃圾处理及污水处理厂,达到清洁排放。

2、维护好社区活动中心,增加活动设施,方便群众业余休闲。

3、购置图书,丰富阅览室内容,为农民提供学习的材料。

4、适时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种养水平。

5、制作村务党务公开栏,加强村务党务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提高工作的透明度。

(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定期组织开展"文明户"、"和谐家庭"等文明优秀评选活动,努力提高三堡村精神文化建设水平。

(四)提升驻村工作组的自身素质

按照"主动融入、虚心学习、贴近群众、严守纪律、创新工作、务求实效"的要求,经常深入群众调研,真正摸清村情民意,做好帮扶工作。同时,要通过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等方式,不断增强和提高在艰苦环境下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适应基层、服务下派工作的本领。

驻村工作组要自觉遵守帮扶工作各项规章制度,珍惜这次帮扶的工作机遇,为所三堡村多办好事,多办实事,真正做到让组织满意、让群众受益。

第三篇:工作组驻村调研报告

工作调研报告

今年,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为民务实清廉”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推进农村发展,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研究决定在全市实施“双千双万”连心工程驻村工作组通过下村实地开展帮扶工作,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村情

驻村工作组把拖清村里实底作为开展工作的第一步,按照家家到、户户访的要求(因该村村民主要经济来源是外出务工,白天走访大部分村民都不在家,工作组组长李瑞同志带领工作组的同志们利用晚上时间入村走访,对长期在外务工人员进行了电话走访,并将市里开展“三提三创”情况进行了宣传),拖清了村的实底:该村位于泰华粮库以东,总人口586人,其中党员23人(35岁以下党员只有3人,年龄结构老化),“两委”班子成员5人,原村书记因长期在外做生意主动辞职,目前村主任主持工作。因早期泰华粮库、高速公路占地等原因,全村耕地面积少,人均占地只有全市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村民主要经济来源是外出务工、养殖等,去年人均纯收入8000元。村集体惟一经济来源是6000元的土地承包费,但征收困难、严重入不敷出,想为村民办实事力不从心,村干部工资长期拖欠,严重影响了村干部的 1

工作积极性和干部队伍的稳定。村民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班子建设、经济收入、环境卫生、道路建设、教育就医、库区补助、农村养老、大病救助等方面。

二、帮扶工作

工作组在调研走访、摸清实底的基础上,组织召开村干部和党员群众代表座谈会,汇总各方面情况,结合本村实际,确定帮扶思路。班子建设上,一是协调青云街道与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座谈,尽快按程序确定村书记,解决“有人管事”的问题。二是每月一次连心恳谈日,与基层群众面对面沟通情况,倾听群众意见和诉求,了解村民意愿。同时,加强对村干部的思想教育工作,消除隔阂,增强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并且改变村干部因循守旧、事业心、责任心不强的现状。三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注重从高中文化程度以上的优秀青年、妇女和农民致富能手中发展党员,改变现有党员年龄偏大、观念落后的问题。四是改善村委会办公条件,在投资维修原有房屋的基础上,利用村委东侧闲置空地拓建办公场所,对村委大院进行改造,因村集体无经济收入,在村委大院改造时,包村工作组组长同志自己捐献了10吨水泥对办公场所进行改造,切实做到工作有场所、活动有场地。收入增加上,一是确定了莲藕种植项目增收一号工程。村东村民种植的杨树林地是河道填土造地,土层浅薄,树木生长困难,无法成材,土地利用价值低,决定把该宗约90

亩的连片土地开发建设莲藕池,同时利用藕池发展泥鳅养殖,充分利用资源空间,实现效益最大化,逐步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盈余、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等目标。目前地上附着物已清理完成,正开工建设。二是发展务工经济,加强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联系,加大对村民就业信息服务力度,积极引导外出务工和创业经营,促进村民增收致富。困难救助上,一是加强与民政部门的联系,尽可能将符合救助条件的贫困群众纳入保障范围。二是积极拓宽社会救助渠道,工作组在走访中了解到该村有2户特困家庭,因家中主要劳动力患病丧失劳动能力、没有经济来源而难以维系,工作组组长李瑞同志多方协调,争取东方时代广场对2个家庭进行长期固定救助,每月分别给予200元救助金,并安排其赋闲在家的女儿进入东方时代广场上班,改善了家庭的经济状况,缩短了工作组与群众心与心的距离。民生实事上,一是协调有关部门,积极推进村线路整网工程,改变目前供电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的现状。二是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发动全体村民积极参与,齐心协力净化环境,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提升群众满意度。工作推进上,在落实好市里要求的“1+3”联户工作的基础上,建立“村干部联党员、党员包农户”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三、思想认识

开展包村联户工作是市委做出的一项重要决策。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生命线,心系群众鱼得水,背离群众树断根。干部只有在接“地气”中才能增“底气”、聚“人气”,众人拾柴火焰高,有了人气,干部讲的话才用人听,干起事来才有人跟,困难面前心才齐,我们的事业才能根深叶茂,兴旺发达。包村联户也是一项很有意义的人生体验,与群众坐在一起,唠一唠家常话,不仅能缩短心与心的距离,也能学到在机关学不到的知识,提高在机关难以提高的本领,是一笔终生受益的财富。

第四篇:帮扶工作组驻村调研报告

根据市委统一按排,2014年4月1日,我们市人大机关驻村帮扶工作组一行两人,正式入驻东营区龙居镇崔家村,开始为期两年的驻村帮扶工作。本着要干事先了解村情的原则,我们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调研活动,在虚心向前批驻村同志学习请教的基础上,走门串户,拜访党员和群众,进一步摸清了该村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崔家村位于东营区龙居镇,在政府驻地以南3公里处,地处油区,土地盐碱化程度较重。全村现有228户、708人,可耕地2100余亩,人均3亩。该村现有党员31名,其中预备党员3名,村支部和村委会已分别于4月8日和5月3日顺利换届,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成员5人,新班子结构合理,团结务实,思路清晰,干劲很足。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作物种植和外出务工,整体收入较低,2014年人均纯收入7278元,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一)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一是村集体基本上没有经济收入来源,是典型的“空壳村”。村集体无经济支撑,对发展社会公益事业、扶持贫困户发展生产、关爱和帮助困难群众和调动基层干部的积极性,都造成严重的影响。二是群众家庭收入(来自好范 文网Www.haOwORd.COM)主要是务工收入和农作物销售收入。农业种植结构十分单一,主要种植棉花,有极少户种植小麦。2014年,全村共种植棉花2014余亩,占全村耕地总数的95%以上。外出务工主要是在城区烧锅炉,每年在外务工人员近百人,方式都是自发的、松散的。村内原有零星分散的养殖业,没有形成规模,在通街修路搬迁后中止,没有再进行养殖。

(二)基础设施建设状况。该村市人大机关已帮扶两年。在上批帮扶中,为村里修了柏油路,配套排水沟,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建设了文化大院、村民健身广场,使村民有了文体活动地点,村支部和村委会有了工作场所;对村庄进行了绿化,安装了路灯,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电话、自来水、有线电视均已普及。

(三)村级组织运转情况。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由一人兼任,“两委”班子成员团结协作,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党组织活动基本正常,党员能按时交纳党费。通过走访调查,大多数群众对村干部都比较满意和拥护,具有较高的期望值;希望在驻村工作组的帮扶下,进一步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带领广大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驻村后调研情况看,该村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组织建设方面。一是该村“两委”班子有带领群众致富的热切愿望和实际行动,但因大部分时间忙于自己生意或农活,精力不够集中,开拓意识不够强,缺乏应有的工作力度;二是党员队伍老龄化较为严重,全村28名党员中,45岁以下的仅3人。党员文化程度偏低,在发展农村经济上模范带头作用发挥不够;三是组织生活不够健全。因为平时农活较多和农闲季节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党员会议组织少,制约了基层组织活力的发挥。

(二)经济建设方面。一是村集体基础薄弱。为典型的农业种植村,几乎没有集体收入来源;二是农业产业结构过于单一。绝大部分村民以种植棉花为主,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比较差;三是群众致富门路较少。绝大多数农民致富的愿望迫切,但由于缺乏资金和没有技术特长,年复一年地在小农经济这个模式中循环运行。许多有头脑的年轻人不愿在村里干事,一些大中专毕业生尽管就业困难,也不愿留在村里,致使村级经济发展缺乏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四是劳务输出缺乏组织。该村每年劳务输出近百人,还处于自发、分散、无序的状态,缺乏有组织、有针对性的引导,基本从事短期劳务,且缺乏一定的专业技能。

(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少数村民集体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淡化,对履行义务观念淡薄,更很少提出发展村级经济的好建议。村民的精神生活相对匮乏,在走访中,部分村民有成立村锣鼓队等自发娱乐组织的迫切愿望。在个别老龄群体中存在“迷信”现象。

(四)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村南已预留机动土地,养殖小区何时规划和建设;村西有部分农田因引水沟渠年久失修,已严重损坏无法使用,能否近期解决。

三、帮扶工作设想及措施

包村组的思路是:按照“激发内力、增强合力,先急后缓、科学发展”的原则,帮助村两委以创建小康文明示范村为目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加强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条件,大力发展棉花种植主导产业,有条件地引导群众发展特色养殖等辅助产业,加强农民技术培训,组织外出务工,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动崔家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快速健康发展。具体讲,主要是分阶段、分步骤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崔家村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帮钱帮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农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的战斗堡垒,其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全村的发展。工作组的思路是:

一是帮助村两委争创“五个好”党支部。以“两评一树”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明确分工,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及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切实增强村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确保工作上有新突破。二是加强党员科技培训。充分发挥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定期定时播放有关科技教育片和举办培训班,使50%以上的党员掌握1—2门发家致富实用技术。三是加强党员队伍管理。切实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外出党员管理等各项制度,加强对党员的管理;积极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和后备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力争发展2—3名党员。同时,进一步健全完善村级群团组织,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四是加强村级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村民代表议事、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村两委定时定点集中办公等制度,明确工作规范,严格落实责任,维护好干群关系,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局面。

(二)加大引导扶持力度,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发展是硬道理”,只有经济发展了,增收渠道多了,农民才能得到更多的实惠。工作组的思路是:

一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发展农民棉花专业合作组织。引导群众科技种田,推广种植优质棉,拓宽棉花流通渠道,提高主导产业收入;积极实施农田水利设施完善配套工程,为棉田浇灌提供基本保障。二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积极实施现代畜牧示范小区建设。因地制宜,挖掘优势,引导部分农民从单一的棉花种植业中脱离出来,发展畜牧养殖业,使该村生产结构和收入渠道更加多样化。三是大力抓好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农民市场观念。“走出去、请进来”,帮助村民解放思想,开阔眼界、拓宽视野,鼓励群众尤其是中共党员大胆地闯,大胆地干。四是大力抓好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造就专业技能新型农民。进一步提高外出打工人员的素质,组织他们参加培训,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培训什么,用工单位需要什么技能,就培训什么技能,真正提高务工人员的就业技能,改变单一的外出务工方式,并使之组织化,规模化。

(三)着力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是积极开展“三下乡”活动,广泛开展适合群众特点的文娱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使群众得到实惠。深入开展小康文明示范村、文明示范户创建活动,开展好媳妇评选等活动。二是丰富完善文化大院功能,建设农民致富网吧,充实完善农家书屋,方便农民群众查阅致富信息;四是经常性举办科技教育培训班,组织群众外出学习参观,帮助他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五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发挥好治保、调解、巡逻、帮教、普法“五支队伍”,确保无涉油案件、无上访案件、无封建迷信陋习、无邪教活动;严格落实计划生育政策,达到区镇要求。六是倡导现代生活模式,倡树社会村民新风,不断提高全体村民的文化科技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努力营造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团结向上,齐心协力共奔小康的良好氛围。

第五篇:帮扶工作组驻村调研报告

帮扶工作组驻村调研报告

根据市委统一按排,2014年4月1日,我们市人大机关驻村帮扶工作组一行两人,正式入驻东营区龙居镇崔家村,开始为期两年的驻村帮扶工作。本着要干事先了解村情的原则,我们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调研活动,在虚心向前批驻村同志学习请教的基础上,走门串户,拜访党员和群众,进一步摸清了该村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崔家村位于东营区龙居镇,在政府驻地以南3公里处,地处油区,土地盐碱化程度较重。全村现有228户、708人,可耕地2100余亩,人均3亩。该村现有党员31名,其中预备党员3名,村支部和村委会已分别于4月8日和5月3日顺利换届,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成员5人,新班子结构合理,团结务实,思路清晰,干劲很足。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作物种植和外出务工,整体收入较低,2014年人均纯收入7278元,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一)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一是村集体基本上没有经济收入来源,是典型的“空壳村”。村集体无经济支撑,对发展社会公益事业、扶持贫困户发展生产、关爱和帮助困难群众和调动基层干部的积极性,都造成严重的影响。二是群众家庭收入主要是务工收入和农作物销售收入。农业种植结构十分单一,主要种植棉花,有极少户种植小麦。2014年,全村共种植棉花2014余亩,占全村耕地总数的95%以上。外出务工主要是在城区烧锅炉,每年在外务工人员近百人,方式都是自发的、松散的。村内原有零星分散的养殖业,没有形成规模,在通街修路搬迁后中止,没有再进行养殖。

(二)基础设施建设状况。该村市人大机关已帮扶两年。在上批帮扶中,为村里修了柏油路,配套排水沟,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建设了文化大院、村民健身广场,使村民有了文体活动地点,村支部和村委会有了工作场所;对村庄进行了绿化,安装了路灯,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电话、自来水、有线电视均已普及。

(三)村级组织运转情况。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由一人兼任,“两委”班子成员团结协作,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党组织活动基本正常,党员能按时交纳党费。通过走访调查,大多数群众对村干部都比较满意和拥护,具有较高的期望值;希望在驻村工作组的帮扶下,进一步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带领广大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驻村后调研情况看,该村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组织建设方面。一是该村“两委”班子有带领群众致富的热切愿望和实际行动,但因大部分时间忙于自己生意或农活,精力不够集中,开拓意识不够强,缺乏应有的工作力度;二是党员队伍老龄化较为严重,全村28名党员中,45岁以下的仅3人。党员文化程度偏低,在发展农村经济上模范带头作用发挥不够;三是组织生活不够健全。因为平时农活较多和农闲季节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党员会议组织少,制约了基层组织活力的发挥。

(二)经济建设方面。一是村集体基础薄弱。为典型的农业种植村,几乎没有集体收入来源;二是农业产业结构过于单一。绝大部分村民以种植棉花为主,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比较差;三是群众致富门路较少。绝大多数农民致富的愿望迫切,但由于缺乏资金和没有技术特长,年复一年地在小农经济这个模式中循环运行。许多有头脑的年轻人不愿在村里干事,一些大中专毕业生尽管就业困难,也不愿留在村里,致使村级经济发展缺乏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四是劳务输出缺乏组织。该村每年劳务输出近百人,还处于自发、分散、无序的状态,缺乏有组织、有针对性的引导,基本从事短期劳务,且缺乏一定的专业技能。

(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少数村民集体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淡化,对履行义务观念淡薄,更很少提出发展村级经济的好建议。村民的精神生活相对匮乏,在走访中,部分村民有成立村锣鼓队等自发娱乐组织的迫切愿望。在个别老龄群体中存在“迷信”现象。

(四)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村南已预留机动土地,养殖小区何时规划和建设;村西有部分农田因引水沟渠年久失修,已严重损坏无法使用,能否近期解决。

三、帮扶工作设想及措施

包村组的思路是:按照“激发内力、增强合力,先急后缓、科学发展”的原则,帮助村两委以创建小康文明示范村为目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加强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条件,大力发展棉花种植主导产业,有条件地引导群众发展特色养殖等辅助产业,加强农民技术培训,组织外出务工,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动崔家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快速健康发展。具体讲,主要是分阶段、分步骤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崔家村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帮钱帮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农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的战斗堡垒,其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全村的发展。工作组的思路是:

一是帮助村两委争创“五个好”党支部。以“两评一树”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明确分工,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及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切实增强村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确保工作上有新突破。二是加强党员科技培训。充分发挥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定期定时播放有关科技教育片和举办培训班,使50%以上的党员掌握1—2门发家致富实用技术。三是加强党员队伍管理。切实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外出党员管理等各项制度,加强对党员的管理;积极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和后备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力争发展2—3名党员。同时,进一步健全完善村级群团组织,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四是加强村级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村民代表议事、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村两委定时定点集中办公等制度,明确工作规范,严格落实责任,维护好干群关系,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局面。

(二)加大引导扶持力度,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发展是硬道理”,只有经济发展了,增收渠道多了,农民才能得到更多的实惠。工作组的思路是:

一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发展农民棉花专业合作组织。引导群众科技种田,推广种植优质棉,拓宽棉花流通渠道,提高主导产业收入;积极实施农田水利设施完善配套工程,为棉田浇灌提供基本保障。二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积极实施现代畜牧示范小区建设。因地制宜,挖掘优势,引导部分农民从单一的棉花种植业中脱离出来,发展畜牧养殖业,使该村生产结构和收入渠道更加多样化。三是大力抓好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农民市场观念。“走出去、请进来”,帮助村民解放思想,开阔眼界、拓宽视野,鼓励群众尤其是中共党员大胆地闯,大胆地干。四是大力抓好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造就专业技能新型农民。进一步提高外出打工人员的素质,组织他们参加培训,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培训什么,用工单位需要什么技能,就培训什么技能,真正提高务工人员的就业技能,改变单一的外出务工方式,并使之组织化,规模化。

(三)着力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是积极开展“三下乡”活动,广泛开展适合群众特点的文娱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使群众得到实惠。深入开展小康文明示范村、文明示范户创建活动,开展好媳妇评选等活动。二是丰富完善文化大院功能,建设农民致富网吧,充实完善农家书屋,方便农民群众查阅致富信息;四是经常性举办科技教育培训班,组织群众外出学习参观,帮助他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五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发挥好治保、调解、巡逻、帮教、普法“五支队伍”,确保无涉油案件、无上访案件、无封建迷信陋习、无邪教活动;严格落实计划生育政策,达到区镇要求。六是倡导现代生活模式,倡树社会村民新风,不断提高全体村民的文化科技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努力营造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团结向上,齐心协力共奔小康的良好氛围。

word该篇DOC格式驻村工作组村情调研报告(精选多篇)范文,共有11392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驻村工作组村情调研报告(精选多篇)下载
驻村工作组村情调研报告(精选多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0578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