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公文大全 > 卫生防疫公文 >

医院成本核算管理暂行办法

发布时间:2023-06-16 10:19:14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医院成本管理工作,加强成本核算与控制,提高医院绩效,依据《医

院财务制度》(财社〔2010〕306 号)、《医院会计制度》(财会〔2010〕27号)有关财经法律法规,和卫生部《医院成本管理暂行办法》,结合本院财务管理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医院开展成本核算及管理工作的各个核算单位。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成本管理包括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控制、成本考核与评价等

管理活动。

第四条成本管理遵循统一领导、全面施行、分工负责、科学有效、控制合理、成本最

优化原则。

第二章成本管理的组织机构与职责

第五条医院要成立由院长为组长,分管财务的副院长为副组长的成本管理工作领导小

组,成员包括财务、信息、人事、后勤、设备物资、统计、医务、护理等相关部门负责人。

领导小组是成本管理的决策和监督机构。主要职责是:

(一)明确医院各部门在成本管理中的职责,督促各部门落实工作任务。

(二)确定医院成本管理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督促提高成本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三)确定成本核算对象,包括核算单元(核算科室)、核算项目及核算病种等。

(四)结合成本分析数据及成本管理建议,确定年度医院成本控制方案。

(五)确定成本管理考核制度和考核指标,纳入医院绩效考核体系。

第六条医院成本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在医院财务部门设成本管理办公室,作为成本管理

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在医院财务部门设立成本核算工作岗位,及专职成本会计岗位。医院财务部门(暨成本管理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

(一)依据《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和本办法要求,制订医院内部成本管

理实施细则、岗位职责及相关工作制度等。

(二)归集成本数据,进行成本核算,按照有关规定定期编制、报送成本报表。

(三)开展成本分析,提出成本控制建议,为医院决策、管理提供支持和参考。

(四)组织落实医院成本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决定,监督实施成本控制措施。

(五)参与成本考核制度的制订,并组织实施。

(六)开展院内成本管理业务培训和工作指导。

(七)建立健全成本管理档案。

第七条医院各科室需确定兼职成本核算员;其他职能部门需确定成本专管员。医院各科室和其他职能部门的主要职责是:

(一)按照成本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部署,在财务部门(成本管理工作办公室)的指导下,

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定期完成本科室和本部门成本核算相关信息和资料的记录、统计、核对与报送等工作。

(二)执行成本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决定,落实成本管理相关规定,实施成本控制。

第八条医院成本是医院为开展医疗服务活动而发生的各种消耗,其核算范围包括:

(一)人员经费:是指医院业务科室发生的工资福利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工资福利支出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社会保障缴费等。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包括医疗费、住房公积金、住房补贴、助学金和其他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出。

(二)卫生材料费:是指医院业务科室发生的卫生材料耗费。

(三)药品费:是指医院业务科室发生的药品耗费。

(四)固定资产折旧费:是指按照规定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

(五)无形资产摊销费:是指按照规定计提的无形资产摊销。

(六)提取医疗风险基金:是指按照规定计提的医疗风险基金。

(七)管理费用:是指医院行政及后勤管理部门为组织管理医疗、科研、教学业务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行政及后勤部门发生的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医院统一负担的离退

休人员经费、坏账损失、银行借款利息支出、汇兑损益、印花税等。

(八)其他费用:包括办公费、水电费、邮电费、取暖费、公用车运行维护费、差旅费、培训费、福利费、工会经费及其他费用等。

第九条根据《医院财务制度》规定,以下支出不得计入成本范围:

(一)不属于医院成本核算范围的其他核算主体及经济活动发生的支出。

(二)为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购入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的资本性支出。

(三)对外投资的支出。

(四)各种罚款、赞助和捐赠支出。

(五)有经费来源的科研教学等项目开支(科教等项目支出所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无

形资产摊销除外)。

(六)在各类基金中列支的费用。

(七)国家规定不得列入成本的支出。

第十条医院成本核算主要分为:

(一)根据成本核算目的,分医疗业务成本、医疗成本、医疗全成本和医院全成本:

1.医疗业务成本是指医院业务科室开展医疗服务活动自身发生的各种耗费。不含医院行政及后勤管理部门的耗费、财政项目补助支出和科教项目支出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

医疗业务成本=人员经费+卫生材料费+药品费+固定资产折旧费+无形资产摊销费+提取医疗风险基金+其他费用

2.医疗成本是指医院为开展医疗服务活动,各业务科室和行政及后勤各部门自身发生的

各种耗费。不含财政项目补助支出和科教项目支出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

医疗成本=医疗业务成本+管理费用

3.医疗全成本是指医院为开展医疗服务活动,医院各部门自身发生的各种耗费,以及财政项目补助支出形成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耗费。

医疗全成本=医疗成本+财政项目补助支出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

4.医院全成本是指医院为开展医疗服务、科研、教学等活动,医院各部门发生的所有耗

费。

医院全成本=医疗全成本+科教项目支出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

(二)根据核算对象,分科室成本、医疗服务项目成本、病种成本、床日和诊次成本:

1.科室成本核算,是指将医院业务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科室分类,以医院最末级科室作为成本核算单元进行归集和分配,计算出科室成本的过程。

2.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是指以临床服务类、医疗技术类科室开展的医疗服务项目为对象,归集和分配各项支出,计算各项目单位成本的过程。

3.病种成本核算,是指以病种为核算对象,按照一定流程和方法归集相关费用,计算病种成本的过程。

4.诊次和床日成本核算,是以诊次、床日为核算对象,将科室成本进一步分摊到门急诊人次和住院床日,计算出诊次成本和床日成本的过程。

第十一条医院成本核算应当遵循合法性、可靠性、相关性、分期核算、权责发生制、按实际成本计价、收支配比、一致性和重要性等原则:

(一)合法性原则。计入成本的费用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规定,不符合规定的不能计入。

(二)可靠性原则。医院要保证成本核算信息免于错误及偏差,使其具有真实性、完整性、中立性和可验证性。

(三)相关性原则。医院成本核算所提供的成本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相关方面及时了解医院收支情况以及医院加强内部管理的需要。

(四)分期核算原则。成本核算的分期必须与会计期间一致,按月、季、年核算。

(五)权责发生制原则。医院收入和费用核算,科室成本核算均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核

算基础。

(六)按实际成本计价原则。医院的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照取得或购建时的实际价值(即

取得成本)核算,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一般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

(七)收支配比原则。医院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应当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理,归集、分配各项成本费用,使各项收入与为取得该项收入的成本费用相配比;某核算科室的

收入与该科室的成本费用相配比;某会计期间的收入与该期间的成本费用相配比。

(八)一致性原则。医院各个会计期间成本核算所采用的方法、程序和依据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改变;若确有必要变更,则应当在财务报告中详细说明变更的原因、对医院财务收支的影响等情况。

(九)重要性原则。医院在成本核算过程中,对于主要经济事项及费用应当分别核算、分项反映,力求精确;而对次要事项及费用,在不影响成本真实性的前提下,可以适当简化处理。

第十二条核算单元的确定:核算单元是基于医院业务性质及自身管理特点而划分的成本核算基础单位。每个核算单元应当能单独计量所有收入、归集各项费用。财务部门为每个核算单元建立会计核算账户。

核算单元具体分以下四类:

(一)临床服务类(以下简称临床科室),指直接为病人提供医疗服务,并能体现最终医

疗结果、完整反映医疗成本的科室。包括门诊科室、住院科室等。

(二)医疗技术类(以下简称医技科室),指为临床服务类科室及病人提供医疗技术服务的科室,包括放射、超声、检验、血库、手术、麻醉、药事、实验室、临床营养科等科室。

(三)医疗辅助类(以下简称医辅科室),是服务于临床服务类和医疗技术类科室,为其提供动力、生产、加工、消毒等辅助服务的科室,包括消毒供应、病案、门诊挂号收费、住院结算等核算科室。

(四)行政后勤类指除临床服务、医疗技术和医疗辅助科室之外、从事行政后勤业务工

作的科室,包括行政、后勤、科教管理等科室。

第十三条医院成本核算的主要流程是:各核算单元(核算科室)先进行医疗业务支出耗费归集,划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直接计入,间接成本分配计入,归集形成科室业务成本。再按照分项逐级分步结转的三级分摊方法,依次对行政后勤类科室耗费、医疗辅助类科室耗费、医疗技术类科室耗费进行结转,形成临床服务科室医疗成本。同时,根据核算需要,对财政项目补助支出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科教项目支出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进行归集和分摊,分别形成临床服务医疗全成本、临床服务医院全成本,在此基础上,通过归集和分摊,计算项目成本、诊次和床日成本、病种成本等。

第十四条各部门按照规范路径采集成本核算的基础数据:

(一)耗费数据:

1.人员经费:根据会计分期和权责发生制原则,按支出明细项目采集到担任相应角色的人员。其中,工资津贴、绩效工资按计提发放项目采集到个人;社会保障缴费按养老、医疗保险等项目采集到个人;住房公积金按实际发生数采集到个人。对在同一会计期间内服务于多个核算单元的多重角色人员,应当根据其实际工作量情况将其人员经费分摊到相应的核算单元。

2.卫生材料消耗: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建立二级库房卫生材料管理制度,分别按计价

收费与非计价收费、可计量与不可计量、高值与低值、植入人体与非植入人体、门诊与住院、一次性使用与可循环使用等因素对卫生材料进行分类核算,优先选择个别计价法,按单品种卫生材料采购成本和二级库房实际用量归集各科室的卫生材料成本。

3.药品消耗:以“临床开单、药房发药”信息为基础,分别按计价收费与非计价收费、西药、中成药与中草药、门诊用药与住院用药、医保病人与非医保病人等因素对药品进行分类核算,优先选择个别计价法采集各会计期间单品种药品的采购成本。

4.固定资产折旧:医院应当按照规定的固定资产分类标准和折旧年限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按会计期间、固定资产类别和品种将固定资产折旧核算到每一个成本核算单元,房屋折旧按科室占用面积计算。

5.无形资产摊销:医院应当按成本核算单元采集。

6.提取医疗风险基金:医院应当按成本核算单元采集。

7.其他费用:均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从业务发生源头、按成本核算单元进行采集。

(二)收入数据:

1.医疗服务收入: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分别按门诊与住院、临床医生、护理与医技执行单元、医疗保险病人与非医疗保险病人和医疗服务项目,采集医疗服务收入数据。

2.卫生材料收入: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分别按门诊与住院、临床医生、护理与医技执行单元、医保病人与非医保病人,采集计价收费的卫生材料收入。为使卫生材料收入与成本配比,医院应当建立卫生材料收费项目与物料编码的对应关系,以便根据收益原则核销不同材料、不同病人(病种)、不同成本核算单元的卫生材料成本。

3.药品收入: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分别按药品品规、门诊与住院、核算单元、临床医生、医保病人与非医保病人采集药品收入数据。

(三)服务量数据:

1.对外服务计量:

门诊人次:按就诊日期、挂号类别(普通、专家)、医保类型、专科进行明细统计,启用医生工作站将工作量采集到具体医生。住院占用床日:按住院日期、病区、专科、责任医生、医保类型等进行明细采集。出院人次:按出院日期、病区、专科、医保类型等进行明细统计。处方量:按病人、专科、医生、门诊、住院、病区、药房、发药人员统计处方张数和处方记录数。

手术工作量:按手术日期、病人、专科(病区)、医生、手术参与人员等进行明细统计。

大型医用设备检查工作量:按日期、专科(病区)、病人、设备编号、检查项目、技师等进行明细统计。

2.外部服务计量:对用水、用电、用气、用氧、洗涤、保洁、维修等外部服务,按服务时间、服务对象(科室)、服务项目进行明细统计。

3.内部服务计量:按提供服务的科室、接受服务的核算单元、服务日期、服务项目等进行明细统计。

第十五条科室成本的归集:

科室为开展医疗服务活动发生的直接成本,直接计入或采用按内部服务量、内部服务价格等方法计算后计入科室成本;间接成本按照一定原则和标准分配后计入科室成本。具体计量方法如下:

(一)人员经费:按核算科室对全院人员进行定位,将员工发生的各项人员经费直接计入该核算科室的成本。

(二)药品费:按药品进价计入核算科室的药品成本。

(三)卫生材料费:按各核算科室消耗的材料费用直接计入其成本;领用而未消耗的材料,视同库存管理,不计入成本。其中,对成本影响较大的低值易耗品可分期计入成本。

(四)固定资产折旧:按会计核算方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不考虑预计净残值。其中,房屋类固定资产按核算科室的实际占用面积计提折旧;设备类固定资产按核算科室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五)无形资产摊销:医院无形资产应当自取得当月起,在预计使用年限内采用年限平均法分期平均摊销,按受益科室确认无形资产摊销费用。

(六)提取医疗风险基金:以临床、医技科室当期医疗收入的3‰计提。

(七)其他费用:

1.房屋、设备维修费:常规维修费用按科室(房屋、设备实际占用科室)实际发生数记录;设备维保费用按维保期间分期计入(符合大型修缮标准的固定资产维修支出增加固定资产原值,计提折旧)。

2.水电费:按核算科室实际水、电用量计算确认费用;无实际计量的,可按照核算科室

占用面积或收入等参数计算确认。

3.办公费、印刷费:按实际发生的办公性费用直接计入或按领用记录计量计入。

4.卫生材料以外其他低值易耗品:对成本影响较大的低值易耗品可分期计入成本。

5.其他:按核算科室的实际消耗量直接或采用一定方法计算后计入费用。例如物业管理费可以按照占用面积,洗涤、交通费用可以按照工作量,计算取得各核算科室的费用。

第十六条科室成本的分摊:

各类科室发生的间接成本应当本着相关性、成本效益关系及重要性等原则,按照分项逐级分步结转的方法进行分摊,最终将所有成本转移到临床科室。具体步骤是:

(一)一级分摊:行政后勤类科室的费用分摊。

将行政后勤类科室的费用按人员比例向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和医辅科室分摊,并实行分

项结转。核算科室(临床、医技、医辅科室)分摊的某项行政后勤类科室的费用=该科室职工

人数/除行政后勤类外全院职工人数×当期行政后勤科室各项总费用。

(二)二级分摊:医辅科室成本分摊。

将医辅科室成本向临床科室和医技科室分摊,并实行分项结转,分摊参数可采用收入比重、工作量比重、占用面积比重等。

1.按收入比重分摊(适用于门诊挂号收费、住院结算室等成本分摊):某临床科室(或医技科室)分摊的某医辅科室成本=该科室医疗收入/全院总医疗收入×当期某医辅科室各项总成本。

2.按工作量分摊(适用于门诊挂号收费、住院结算、洗衣、消毒、水、电、气等保障部门,病案部门等成本分摊):某临床科室(或医技科室)分摊的某医辅科室成本=该科室消耗工作量(或医疗工作量)/某医辅科室待分摊的工作总量×当期某医辅科室各项总成本。

3.按占用面积分摊:

某临床科室(或医技科室)分摊的某医辅科室成本=该科室实际占用建筑面积/全院临床、医技科室建筑总面积×当期某医辅科室各项总成本。

(三)三级分摊:医技科室成本分摊。

将医技科室成本向临床科室分摊,分摊参数采用收入比重,分摊后形成门诊、住院临床科室的成本。某临床科室分摊的某医技科室成本=该临床科室确认的某医技科室收入(按开单科室归集)/某医技科室总收入×当期医技科室各项总成本

第十七条医院可根据不同核算目的,分别计算出医疗业务成本口径、医疗成本口径、医疗全成本口径、医院全成本口径下的各类成本:

(一)科室成本计算:

科室成本=科室直接成本+科室间接成本

(二)诊次、床日成本计算:

诊次、床日成本的核算方法是将临床科室成本按门急诊人次和住院床日进行分摊。

1.全院平均诊次成本=∑临床科室门诊成本/全院门急诊总人次

2.某临床科室诊次成本=某临床科室门诊总成本/该科室门急诊总人次

3.全院平均实际占用床日成本=∑临床科室住院成本/全院住院病人实际占用总床日数

4.某临床科室实际占用床日成本=某临床科室住院总成本/该科室住院病人实际占用总

床日数

(三)医疗服务项目成本计算:

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是在科室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将临床科室、医技科室的医疗成本向其提供的医疗服务项目进行归集和分摊,分摊参数优先采用项目收入比、工作量等方法,并以上述二级分摊后的结果为基础。临床科室(或医技科室)某医疗服务项目总成本=该项目医疗

收入/(科室医疗总收入-单独收费卫生材料收入-药品收入)×(二级分摊后的科室总成本-药

品成本-卫生材料成本)。某科室医疗服务项目单位成本=该项目总成本/该项目工作量。

(四)病种成本计算。

按病种核算服务成本,应当包括患者从诊断入院到按治疗标准出院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病种成本核算办法是将为治疗某一病种所耗费的医疗项目成本、药品成本及单独收费材料成本进行叠加。其核算方法采用历史成本法:即通过较大样本的病例回顾性调查,以调查资料为依据,计算服务项目成本,同时将间接成本按一定的分摊系数分配到病种医疗成本中,最后归集为病种成本。其计算公式如下:

某病种总成本=∑(该病种出院病人核算期间内各医疗服务项目工作量×各该项目单位成本+药品成本+单独收费材料成本)某病种单位成本=该病种总成本/该病种出院病人总例数

以上医疗服务项目工作量可以从收费系统取得,各项目单位成本可以项目成本核算结果

为准。

第十八条定期编制成本报表,按照统一格式和要求,随年度财务报表一并向卫生部和财政部报送以下报表。主要包括:

(一)医院各科室直接成本表(医疗成本,成本医 01表):反映管理费用和医疗技术、医疗辅助科室成本结转分摊前各科室医疗直接成本,包括医疗业务成本及管理费用。同时,在本表基础上,加上财政补助支出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科教项目支出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的直接成本,填报医院各科室直接成本表。

(二)医院临床服务类科室全成本表(医疗成本,成本医 02 表):反映管理费用、医辅

科室和医技科室成本逐步分摊转移到临床科室成本后,各临床科室的医疗成本情况,包括科室直接成本和分摊转移的间接成本。同时,在本表基础上,加上财政项目补助支出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科教项目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在分摊转移到临床科室后的成本,填报医院临床服务类科室全成本表(医疗全成本和医院成本,成本医02-1表)。

(三)医院临床服务类科室全成本分析表(医疗成本,成本医 03表):用于对医院临床科室全成本要素及其构成进行分析与监测。同时,在本表基础上,加上财政项目补助支出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科教项目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的本,填报医院临床服务类科室全成本分析表(医疗全成本和医院成本,成本医03-3表)。

第四章成本分析

第十九条结合单位运行等相关信息,定期开展对成本核算结果的分析,把握成本变动规律,寻找成本控制的途径和潜力,提出有效管理和控制成本的合理化建议,降低医院运营成本,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二十条根据本单位管理需要选择不同的分析方法,分析成本变动、成本差异及产生

原因,主要包括:

(一)趋势分析。针对医院和科室的收入、成本相关指标,通过对若干个连续期间的报告资料进行相关指标的比较分析,说明成本变化过程及其发展趋势。

(二)结构分析。分析医院(或科室)人员经费、卫生材料费、药品费、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提取医疗风险基金等成本要素占医疗成本的比重;各核算科室成本占医院总

成本的比重,以及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管理费用占总成本的比重等,找出

影响成本的重要因素及其关键控制点。

(三)本量利分析。分析医院结余为零的业务量(保本点业务量)及其影响因素。

单位边际贡献=单位收费水平-单位变动成本

结余=医疗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保本点业务量=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保本点医疗收入/单位收费水平

保本点医疗收入=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 (1-变动成本率)

边际贡献率=单位边际贡献/单位收费水平(次均费用)

变动成本率=单位变动成本/单位收费水平

(四)比较分析,确定目标成本,并采用历史最好水平、历史同期水平、同类医院平均

水平、同类科室平均水平、预算目标、定额目标等,计算医院(科室、项目)会计期间的成本数据与目标成本的差异,找出产生差异的因素。

第二十一条健全成本分析的指标体系,通过对各指标分析,反映医院的成本水平和管理状况。其指标主要包括:门诊收入成本率、住院收入成本率、百元收入药品消耗、百元收入卫生材料消耗、人员经费支出比率、管理费用率等。

第二十二条定期编制成本分析报告,报医院成本核算工作领导小组和上级主管部门。

第五章成本控制

第二十三条医院应当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前提下,按照经济性原则、因地制宜原则以及全员参与的原则,利用有效管理方法和措施,按预定成本定额、成本计划和成本费用开支标准,对成本形成的全过程进行控制,努力实现成本最优化的目标。

第二十四条医院成本控制主要方法:

(一)标准成本法:制订成本标准或计划,比较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并予以纠正。这种方法既有成本计划、核算,也有成本分析和控制。

(二)定额成本法:制订合理的消耗定额,比较实际成本与定额成本的差异,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并予以纠正。这种方法能及时揭示成本差异。

第二十五条医院成本控制的具体措施:

(一)预算约束控制。以成本数据为依据,以科室预算为基础,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做好营运成本分析与预测,将全部成本纳入管理范围,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统筹安排和全面控制。

(二)可行性论证控制。医院重大经济行为必须建立集体决策审议责任制度,经过充分

的可行性论证,利用核算结果指导经济管理决策,避免决策的主观性和盲目性。(设备、基建)

(三)财务审批控制。建立健全成本费用审核制度,加强内部控制,纠正、限制不必要

的成本费用支出差异。

(四)执行过程控制。加强经济活动的内部审计监督,落实招标采购相关制度,对成本控制关键点进行检查、评价,不断改进成本管理水平。

(五)优化资源配置。结合成本效益分析,提高医疗设备利用率,减少卫生材料、办公用品等资源浪费,节约成本,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六)加快技术革新。积极推动医疗技术革新,加强信息化建设,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劳动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第六章成本考核与评价

第二十六条为有效控制成本,强化成本考核,建立成本控制考评制度,评价成本控制效益,建立相应的绩效激励体系,将成本控制效果纳入科室绩效考核体系,做到奖惩分明,促使其能够自觉控制可控成本,减少资源浪费,降低费用。

成本管理制度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卫生体制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降低医疗服务成本支出,医院在全院实行“院、科两级医疗成本核算管理”,同时对科室奖金分配办法进行相应的调整,特制定本暂行办法。

一、医院成本核算管理的原则、目的与方法:

(一)医院成本核算的基本原则和目的:

“医院是承担一定福利职能的社会公益事业单位,不以营利为目的”,医院成本核算的基本原则和目的是: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要求,①改革原有的医院经济管理办法,建立和实施医疗成本核算管理制度。加强成本管理和控制措施,消除管理弊端行为和损失浪费现象,促进医院合理有效地管理、使用现有卫生资源。②转换院内管理运行机制。对科室设备管理使用、房屋管理使用、材料物品领用消耗、水电消耗、人员工资等各种成本支出,引进市场机制,实行有偿管理使用。降低成本消耗,减轻病人负担,全面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效率和效益。③在新形势下,增强医院自我发展的能力,促进医疗、教学、科研业务的可持续性快速发展。

实行院科两级医疗成本核算管理,是指在医院总医疗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对构成科室医疗成本的各种支出消耗费用进行核算管理。科室医疗成本核算,以临床科室、医技科室为成本科室。成本核算到科室、班组。通过成本核算管理,反映医院各级各类医疗成本的真实水平和管理效益。

成本核算资料、核算结果是医院适时决策管理措施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对科室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医疗成本核算制度与院内奖金分配制度挂钩,医疗成本核算的结果是医院考核、发放科室奖金的重要依据之一。医疗成本核算管理工作,以医院正常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工作为基础,以实际发生的财会核算数据资料为依据。

(二)科室医疗成本核算的范围、标准和方法:

科室医疗成本核算,分为临床科室医疗成本核算和医技科室医疗成本核算两类。对成本科室的医疗收入和医疗成本实行全额核算管理:

1.科室医疗收入核算的范围、标准与方法:

(1)门诊医疗收入:包括按标准收取的挂号费、诊察费、治疗费、检查费、放射费、手术费、化验费、输血费、一次性材料费、会诊费及其他医疗收入。全额计入临床科室门诊

医疗收入核算管理。

(2)病房医疗收入:包括按标准收取的床位费、诊察费、护理费、治疗费、检查费、放射费、手术费、化验费、输血费、一次性材料费、会诊费及其他医疗收入。全额计入临床科室住院医疗收入核算管理。

(3)医技科室收入:按医疗服务项目及收费标准取得的各项收入,全额计入医技科室收入核算管理。

2.科室医疗成本核算的范围、标准与方法:

科室医疗成本由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间接成本三部分构成。

(1)固定成本:包括人员工资费用、设备折旧大修费、房屋折旧大修费、家具折旧费。

其计算标准为:

①人员工资费用:按科室实际工作人员的应发工资额计算(包括在职人员的工资、大学编制人员的工资和退休返聘人员的工资费用)。

②设备折旧大修费:按科室占用设备的账面金额和现行《医院财务制度》规定的设备使

用年限计算折旧费+1%的大修费(放射科等设备成本过高的单位其折旧年限进行适当延长)。

其中:超过使用年限的设备只提大修费,不再提取折旧费;接受无偿赠送的设备不计提折旧费,只提取大修费;新购入的医疗设备,在保修期内只提取折旧费,不提取大修费。科研、教学使用设备的折旧费纳入科研、教学经费管理办法管理。科室申请提前报废的医疗设备,未提足折旧部分,报废时一次提足计入科室成本。

③房屋折旧大修费:按科室占用房屋的面积,每平方米按15元标准,综合提取折旧大

修费。

④家具折旧费:按科室使用家具的账面金额和使用年限计提折旧费,超期使用的家具不

再提取折旧费。

(2)变动成本:包括公务费、业务费、卫生材料费、其他材料费、低值易耗品、维修

费、和其他费用。其核算标准为:

①公务费中的办公费、差旅费,按计财处报销结算额,全额计入科室成本。电话费、水

费、电费、蒸汽费、洗涤费,由后勤按月查表、计量,按市面价格标准核算,全额计入科室医疗成本。

②业务费中的印刷品费、职工培训费、感染消毒费,按科室实际领用发生额全额计入科室医疗成本。

③卫生消耗材料、低值易耗品、和其他消耗材料费,按各科室实际领用结算金额,全额

计入科室医疗成本。

④公用药品费,按科室实际领用结算额,全额计入科室医疗成本。

⑤供应材料及消毒费,按科室实际领用结算额,全额计入科室医疗成本。

⑥维修费(不包括大修费),按维修部门维修结算额,全额计入科室医疗成本。

(3)间接成本:包括医院管理费(含边际外延成本)、医技科室成本,以及间接科室

成本:

①医院管理费用的分摊:

医院管理费,在医疗支出和药品支出之间按人员比例法分摊的基础上,各业务科室之间

按照科室医疗收入、医疗支出的构成要素进行综合分摊。

医疗总成本分摊额=医疗人数×分摊率

分摊率=管理费用÷(医疗人数+药库、药房人数)

科室医疗成本分摊额=科室医疗收支余额×分摊率

分摊率=总医疗成本分摊额÷各科室医疗收支余额之合

②医技科室成本的分摊:

临床科室分摊额=科室该类医疗收入×分摊率

分摊率=该类医技科室成本÷该类医技科室收入

③辅助科室成本的分摊:

科室分摊额=科室工作量×分摊率;

分摊率=应分摊的辅助科室成本÷相关科室工作量之合

(三)科室医疗成本的考核管理:

1.科室的收支结余=科室医疗收入—科室医疗成本;收支结余是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2.收支结余参与科室的奖金分配,占全院奖金总额25%左右。

科室绩效考核奖金分配暂行管理办法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公立医院改革措施,推进我院深化改革进程,尽快转变科室管理运

行机制,全面发挥医院绩效考核奖金分配激励作用,有效提高医院各项工作的效率,效益和质量,更好更快的促进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业务的可持续性发展。现根据国家医改政策,新的《医院财务制度》和卫生部有关规定,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本绩效考核奖金分配暂行管理办法。

一、科室绩效考核奖金分配原则:

(一)科室绩效考核奖金分配工作,坚持院领导,部门负责人、科主任负责制原则。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分级考核责任管理制度,医院考核到科室,科室考核到班组和个人。

(二)科室开展的各项医疗服务工作内容,全部纳入科室绩效考核,进行量化管理、综

合积分奖金分配。

(三)坚持“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兼顾公平”的奖金分配原则。

(四)坚持医院绩效考核奖金分配总量随医院效益增长而增长的原则。

(五)坚持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强化医院信息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科室及

学校考核信息管理平台,实行数字信息考核管理。

(六)绩效考核既突出医护人员医德医风、个人综合技术能力、服务质量和数量,又能

体现公平公正原则。个人收入不与业务收入直接挂钩。

二、科室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医院对科室绩效考核,主要是对科室的效益、效率、考核指标,进行量化管理,根据考

核结果进行科室奖金分配。

(一)临床医疗科室考核的内容与方法:

1.科室收支结余: 按照新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 和 医院成本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对科室进行医疗成本核算。收支结余作为科室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其中,在绩效考核中,科室领取的医疗耗材全部纳入科室成本支出),进行量化积分考核。

2.门诊人次:各临床科室门诊人次按照挂号类别,如知名专家号、教授号、副教授号、普通号、急诊号等,分别进行量化积分考核。

3.出院人次: 根据内科、外科、特殊专业科室(包括急诊病房、保健病房、儿科病房、具有传染性的病房等)不同特点,分别进行量化积分考核。重症监护病房: 以病人实际占用总床日数进行考核。

4.诊疗人次: 按照各类检查、各类治疗人次,分别进行量化积分考核。

5.手术人次: 按照各外科专业,手术分级管理划分,分别进行量化积分考核。

6.会诊人次:门诊会诊和病房会诊,按照会诊专家的支撑类别,与相应专家门诊标准一致,分别进行量化积分考核。

(二)临床技术科室绩效考核的内容与方法:

1.科室收支结余: 按照新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和《医院成本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对科室进行医疗成本核算。收支结余作为科室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进行量化积分考

核。

2.相关医疗技术科室,各种检查、检验报告人次,按照不同科室、不同检查、检验项目和相应的考核标准,分别进行量化积分考核。

3.会诊人次:按照会诊专家的职称类别,与相应专家门诊标准一致,分别进行量化积分考核。会诊人次包括各个一级科室对门诊和住院病人的各种会诊。

4.麻醉科、手术室的麻醉台次、手术台次,不分大小,按照总台次数量,分别进行量化积分考核。

5.输血科,按照临床供血量,进行量化积分考核。

6.药剂科、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量,按照门诊病人处方量,住院病人处方量(或医嘱单数量),分别进行量化积分考核。

7.制剂科工作量,按照制剂药品入库移交量,进行量化积分考核。

(三)医疗辅助科室绩效考核的内容与方法:

1.供应室中心摆药站考核内容为,按照工作服务数量,进行量化积分考核。

2.收款处、住院处,按照病人交款人次,病人入院人次,病人出院结算人次,进行量化积分考核。

(四)行政管理职能部门绩效考核内容:

行政管理职能部门,包括党委、行政职能管理部门。其部门和个人绩效考核内容岗位

工作任务,品质素养,劳动纪律,履行职责,工作执行力。

(五)后勤管理服务部门绩效考核内容:

后勤管理服务部门,包括后勤系的各个服务科室和班组。其科室、班组和个人绩效考核

内容履行职责,工作执行力,劳动纪律,素质培养,满意度调查。

(六)科研单位,绩效考核内容:

科研单位独立于临床科室以外的研究所、实验室。

绩效考核内容为:标本检验报告份数,课题研究数量(含协助临床科室完成科研课题、研究生课题的数量),论文发表数量和质量,进行量化积分考核。

(七)科室绩效考核指标实施办法细则:

1.临床医技科室人员:

2.临床科室护理人员:

3.医疗辅助科室人员:

4.行政职能管理部门人员:

5.总务后勤服务科室人员:

6.科研单位人员:

根据医院整体经济运行情况和年度财务预算,依据科室绩效考核结果进行科室绩效奖金核算分配。按月绩效奖金分配,医院绩效奖金分配到科室,科室绩效奖金分配到个人:

(一)科室绩效奖金分配总额,随医院经济效益的变动而浮动,原则上医院分配总额,控制在医院业务收入的10-15%之间。其中83%用于临床医疗服务科室、临床医疗技术科室、医疗服务科室人员的绩效奖金分配,17%用于行政职能管理部门、总务后勤服务部门、科研单位的人员的绩效奖金分配。

(二)在科室奖金结构中,效益(收支结余部分)占50-60%,效率奖金(工作数量、质量等)占 40-50%。缺陷考核与分配挂钩部分在绩效奖金分配总额中兑现。

(三)业务科室绩效奖金总额=科室绩效考核分数×分配率

分配率=应分配总额÷Σ 科室绩效考核分数

(四)临床辅助科室绩效奖金总额=岗位绩效奖金×职务系数×考核结果×出勤率

岗位绩效奖金分为:管理岗位、一般工作岗位。

职务系数科主任(护士长)、副主任(副护士长)。

(五)行政管理人员绩效奖金=岗位绩效奖金×职务系数×考核结果×出勤率

岗位绩效奖金分为:院级、处级、科级、管理人员(含以工代干人员)、工人。

职务奖金系数:院长书记、副院长副书记、处长(含主持工作的副处长)、副处长、

科长(含主持工作的副科长)、副科长、管理人员(含以工代干人员)、工人。

(六)后勤服务人员绩效奖金=岗位绩效奖金×职务系数×考核结果×出勤率

岗位绩效奖金分为:处级、科级、班组长、工人。

职务系数:处长、副处长、班组长、工人。

(七)科研单位绩效奖金=岗位绩效奖金×职务系数×考核结果×出勤率

岗位绩效奖金分为:所长(主任)、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人。

职务系数:所长(主任)、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人。

(八)医院其他人员的绩效奖金发放办法:

1.医院、科室派出的临床进修人学习人员,按本科室统计人员岗位平均水平,由医院奖金发放。

2.医院派出的抢险救灾医疗队、三下乡医疗队,按照全员临床科室的平均水平,由医院奖金发放。

3.医院派出支援上级部门工作人员,按本人在院标准奖金发放。

4.各类出国进修学习人员,未在医院上班期间,不参加科室绩效考核,不享受医院、科室的奖金分配待遇。

四、科室二次奖金分配的管理办法:

(一)严格执行院科两级负责制,医院分配到科室,科室分配到个人。科室奖金分配由

科主任负总责,科室管理小组集体参与,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工作方针。

(二)科室奖金分配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充分体现岗位、技术、风险责任、工作效率及管理等各种因素。

1.按效率分配大于等于 70% 。

内科系统充分体现门急诊人次、开住院票数、出院人次、会诊人次、诊疗人次等。

外科系统必须体现门急诊人次、开住院票数、出院人次、手术人次、诊疗人次等。

2.按技术分配(职称、职务、岗位)小于等于10% 。

3.管理(科内兼职等)小于等于 10% 。

4.其他(夜班费,加班费等)小于等于10% 。

(三)合理确定医、护、技的分配比例,尊重各类管理人员的分配权限,充分调动各级各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要制定明确的奖惩细则。

(四)科室在分配时,科室基金提留比例不得超过科室奖金总额的5%。由计财处统一管理,科室有支配使用权,但必须执行科室基金管理使用规定。

(五)科室奖金分配方案,必须上报并在计财处备案,科室分配时要严格按照科室指定的方案执行。

(六)科室奖金分配明细表,必须自医院发放之日起一周之内交回。

对科室分配违背上述原则,仍按平均主义、或单纯按某一要素进行分配的科室,医院暂缓对其奖金发放。

五、附则:

1.本办法从xxxx开始试行,各级各类人员的绩效考核实施细则,逐步完善细化。

2.科主任、护士长岗位补贴,各科室门诊、病房的会诊费等,纳入科室绩效考核,医院不再单独核算发放。

3.行政后勤人员的奖金核算,不再采用全院平均奖的计算办法。

4.本办法由医院绩效考核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word该篇DOC格式医院成本核算管理暂行办法范文,共有14964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医院成本核算管理暂行办法下载
医院成本核算管理暂行办法.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0578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