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个人文档 > 实习报告 >

区“三农”工作情况调查(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15-02-19 07:09:13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第一篇:区“三农”工作情况调查

按照省、市委政研室的通知要求,近日,我们通过与区直有关部门和镇街深入座谈,到农业发展现场实地察看等形式,对全区“三农”工作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和经验

薛城区是枣庄市新的政治、文化中心,是枣庄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枣庄矿业集团所在地。全区总面积420.5平方公里,辖6个镇1个街道,203个行政村,20个居委会,总人口40.9万,其中农业人口23.1万人,人均耕地1.07亩。近年来,薛城区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着力解决“三农”问题,较好地实现了农业增长、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的目标。2014年,全区实现农业增加值4.95亿元,同比增长17.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35元,同比增长15.2%,增长幅度首次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创近八年来最好水平。

(一)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调整优化农业结构。薛城区坚持把农业结构调整贯穿于农村工作的始终,大力发展特色、生态农业,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全区无公害蔬菜面积达17万亩,获得国家和省、部级认证无公害农产品品牌18个,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5处。大力实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规划建设了沙沟镇万亩石榴、常庄镇万亩油桃、邹坞镇万亩鲜食枣三大林果基地,全区形成速生丰产林基地7.1万亩、特色经济林基地5万亩。在国家造林实绩验收考核中,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区(县)第二名。充分发挥畜牧养殖的传统优势,大力实施“畜牧富民”工程,以发展畜牧小区、私营养殖场和专业村、专业户为重点,不断扩大长毛兔和生猪养殖规模。全区畜牧小区和私营养殖场总数分别达到185处和322处,生猪存栏量达到15万头,长毛兔存养量达260万只,产量居全省第二位。2014年全区畜牧业产值达到4.04亿元,增长12.7%,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0%。

(二)狠抓农业龙头企业建设,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围绕农业主导产品和优势产品,狠抓农业龙头企业建设。投资2014多万元的金虹食品公司,年可宰杀生猪20万头、加工熟食1000吨。发挥林业资源丰富的优势,引资近亿元新建了捷利木业、天顺木业、东盛木业和双木板业,形成了年产中密度纤维板和胶合板25万立方米的生产能力。引资1.6亿元,进行大蒜、石榴系列产品开发生产的申济蒜业公司正在建设,一期工程今年5月底竣工投产。投资3000万元的枣庄银牛面业公司,一期工程日处理小麦达到260吨,二期工程建成后,日处理小麦可达500吨。由山东益生集团兴建的鲁南种猪繁育公司,双肌臀种猪达到2014头,年出栏产品猪3万头,成为国内最大的双肌臀种猪繁育基地。这些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农产品精深加工,拉长了产业链,提高了附加值,成为农民增收的有力助推器。

(三)多渠道加大支农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采取增加财政投入、争取上级扶持、协调信贷支持等措施,逐年加大投入力度,支持农业,反哺农民。建立了稳定的财政支农机制,对保护地栽培、规模化养殖、镇村水利项目、新购农业机械等,区财政给予奖补。2014年以来,区财政支农资金近9000万元。不断加大信贷支农,通过联户联保和小额贷款等形式,农业贷款迅速增加,两年新增了2.4亿元。薛城区信贷支农的做法被省委政研室以呈阅件的形式呈报省委、省政府领导参阅。两年来,累计投入近3亿元,实施了4.1万亩塌陷地整理复垦、2.7万亩世行农业综合开发、3万亩山区小流域治理、15公里薛城大沙河综合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4平方公里,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四)加快发展非农产业,转移农民富裕农民。围绕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大力组织劳务输出,突出发展非农产业,非农收入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一是大力发展劳务输出。建立了区劳动力市场和区劳动就业培训中心,成立了区、镇、村三级劳务输出信息网络,在上海设立了薛城驻沪劳务公司,在韩国、青岛、广东、深圳、苏州建立了劳务输出基地,严格按照“考察用工企业、签订用工合同、组织求职报名、开展教育培训、专人护送交接、跟踪搞好服务”的程序进行运作,实现了劳务输出的规范化管理。2014年,全区劳务输出人员达9000多人,创劳务收入8900多万元。薛城区被评为“山东省农村就业工作先进县”,中央电视台、大众日报等新闻媒体先后对薛城劳务输出的做法予以了报道。二是加快城镇化进程。抓住枣庄市行政中心西迁的机遇,加快城市规模扩张,城市建成区每年新增2平方公里以上,直接带动了周边11个村的改造,1.5万农民实现了由农民向市民的转变。同时,制定各类优惠政策,取消农民进城的限制,鼓励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全区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达一万多人。以兴建专业市场、发展工商业户为重点加快小城镇建设,吸纳农民向小城镇集中,发挥小城镇在发展农村经济中的聚集效应和辐射带动功能。三是放手发展民营经济。进一步放宽政策,完善服务,激活民资民力,引导广大群众把存在银行的死钱变成活钱,把休眠资金变成生产投入,大力发展种、养、加、销项目,形成了千家万户搞个体、干民营的良好局面。截至今年3月底,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发展到8300户,从业人员7.4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5万人,民营经济已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支撑。

(五)全面落实农村各项政策,大力实施“民心工程”。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认真落实农村税收减免政策,停征了农业特产税,减免农业税及其附加672万元,兑现粮食直补332万元;狠抓农村“两工”政策、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的落实,认真执行涉农税费价格公示制和农村义务教育收费一费制等制度,全年减轻农民负担1300多万元。去年全区农民人均负担27.75元,同比下降50.8%。今年又率先停征了农业税,进一步减轻了农民负担。不断规范“四民主”、“两公开”制度,扩大了群众的知情权、选举权和监督权,推进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大力实施“八大民心工程”,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全面铺开,已有17.1万农民参加了合作医疗。在去年成功创建6个市级文明生态示范村的基础上,今年又重点实施了13个市级文明生态村建设。2014年以来,累计完成村村通油路工程250公里,村村通客车率达到87%;解决了9个村1.4万人的饮水问题;投资1000多万元,消除了农村校舍危房。这些“民心工程”的实施,进一步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有力保证。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大力实施“三强”(强核心、强管理、强经济实力)工程,全面推行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提高了广大农村干部的素质,增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全区选拔最优秀的干部充实镇街领导班子,把能干事、会干事、敢干事的骨干力量放到第一线。先后选调120名机关干部到村工作,帮助建班子、促发展、保稳定。积极完善以村支部书记管理制度化、村主任管理法制化、村会计管理委派化、村务管理公开化、镇务管理社会化等“五化”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今年村“两委”换届后,“两委”班子成员共1251人,书记、主任一人兼的167人,两位交叉任职的577人,分别占85.6%和77.6%,均超过了省、市规定的比例要求。建立健全了村级干部目标考核、教育培训、激励约束、选拔任用等机制,规范了“四民主两公开”制度,扩大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形成了科学、合理、规范、高效的农村基层组织管理机制。

二、问题与对策

总的看,我区乃至全市、全省农村的形势是好的。但是,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仍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二是农业标准化建设滞后,部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科技含量低。三是农村中介组织发育不快,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较低。四是农村二、三产业发展较慢,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五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不强。六是农村工农矛盾突出,失地农民利益保障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形成。七是农民的社会保障机制还没有建立,就医、养老、上学等难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八是村级收支矛盾突出,部分村级组织运转面临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级组织在广大群众中的威信。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下步工作中,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坚持城乡统筹的发展观,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更多地关注农村、支持农业、关心农民,进一步强化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各项措施,努力实现农业稳定增长、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一是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城郊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生产。培植壮大现有的申济蒜业、捷利木业、银牛面业、双木板业和鲁南种猪繁育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拉长农业产业链条,促进农产品加工增值。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进一步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和增收空间。鼓励涉农单位、农村能人领办、创办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和行业协会,积极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二是大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狠抓三期世行开发、张范和邹坞采煤塌陷地治理等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着力抓好小沙河治理、大沙河防洪除涝等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抓住上级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扶持的机遇,认真研究利用好上级政策,争取更多的政策性资金扶持,提高全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三是全面落实农村政策。严格兑现粮食直补,全部取消农业税和“两工”,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强化对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和管理,完善征地程序和补偿机制,切实保护失地农民利益。四是切实加强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加强对换届后村“两委”成员的教育培训,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大力实施“村村通”油路、农民科技培训大厦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文明生态村创建和经济薄弱村帮扶等“十大民心工程”,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实行严格的农村工作目标责任制,把任务分解到人,加强督查考核,严格兑现奖惩,确保每项工作都落到实处,以实实在在的政绩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三、几点建议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好农业扶持政策。目前,全国绝大多数省、市、自治区已经取消农业税,山东省作为经济发展位居全国前列的经济大省,却仍在征收农业税,与其地位及中央“三农”工作的要求不相适应。建议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取消农业税,并进一步加大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加大对县、乡两级财政转移支付和对村级补助的力度。

二是要进一步加大对小城镇建设的扶持力度,鼓励支持镇村企业、民营企业、第三产业向镇区集中,从财政、信贷及税收等方面支持镇村、民营经济发展,同时取消限制农民进城的一切歧视性政策,加速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城乡一体化进程。

三是要转变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换取城镇二、三产业发展的观念、机制和体制,进一步加快推进农村土地征收、征用制度改革,推进农村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以及其他公共财政支出等制度的改革,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政策,建立保护农民利益的长效机制,让农村广大群众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谐社会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第二篇:区“三农”工作情况调查

区“三农”工作情况调查

按照省、市委政研室的通知要求,近日,我们通过与区直有关部门和镇街深入座谈,到农业发展现场实地察看等形式,对全区“三农”工作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主要做法和经验

薛城区是枣庄市新的政治、文化中心,是枣庄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枣庄矿业集团所在地。

全区总面积420.5平方公里,辖6个镇1个街道,203个行政村,20个居委会,总人口40.9万,其中农业人口23.1万人,人均耕地1.07亩。近年来,薛城区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着力解决“三农”问题,较好地实现了农业增长、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的目标。2014年,全区实现农业增加值4.95亿元,同比增长17.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35元,同比增长15.2%,增长幅度首次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创近八年来最好水平。

(一)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调整优化农业结构。薛城区坚持把农业结构调整贯穿于农村工作的始终,大力发展特色、生态农业,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全区无公害蔬菜面积达17万亩,获得国家和省、部级认证无公害农产品品牌18个,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5处。大力实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规划建设了沙沟镇万亩石榴、常庄镇万亩油桃、邹坞镇万亩鲜食枣三大林果基地,全区形成速生丰产林基地7.1万亩、特色经济林基地5万亩。在国家造林实绩验收考核中,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区(县)第二名。充分发挥畜牧养殖的传统优势,大力实施“畜牧富民”工程,以发展畜牧小区、私营养殖场和专业村、专业户为重点,不断扩大长毛兔和生猪养殖规模。全区畜牧小区和私营养殖场总数分别达到185处和322处,生猪存栏量达到15万头,长毛兔存养量达260万只,产量居全省第二位。2014年全区畜牧业产值达到4.04亿元,增长12.7%,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0%。

(二)狠抓农业龙头企业建设,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围绕农业主导产品和优势产品,狠抓农业龙头企业建设。投资2014多万元的金虹食品公司,年可宰杀生猪20万头、加工熟食1000吨。发挥林业资源丰富的优势,引资近亿元新建了捷利木业、天顺木业、东盛木业和双木板业,形成了年产中密度纤维板和胶合板25万立方米的生产能力。引资1.6亿元,进行大蒜、石榴系列产品开发生产的申济蒜业公司正在建设,一期工程今年5月底竣工投产。投资3000万元的枣庄银牛面业公司,一期工程日处理小麦达到260吨,二期工程建成后,日处理小麦可达500吨。由山东益生集团兴建的鲁南种猪繁育公司,双肌臀种猪达到2014头,年出栏产品猪3万头,成为国内最大的双肌臀种猪繁育基地。这些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农产品精深加工,拉长了产业链,提高了附加值,成为农民增收的有力助推器。

(三)多渠道加大支农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采取增加财政投入、争取上级扶持、协调信贷支持等措施,逐年加大投入力度,支持农业,反哺农民。建立了稳定的财政支农机制,对保护地栽培、规模化养殖、镇村水利项目、新购农业机械等,区财政给予奖补。2014年以来,区财政支农资金近9000万元。不断加大信贷支农,通过联户联保和小额贷款等形式,农业贷款迅速增加,两年新增了2.4亿元。薛城区信贷支农的做法被省委政研室以呈阅件的形式呈报省委、省政府领导参阅。两年来,累计投入近3亿元,实施了4.1万亩塌陷地整理复垦、2.7万亩世行农业综合开发、3万亩山区小流域治理、15公里薛城大沙河综合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4平方公里,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四)加快发展非农产业,转移农民富裕农民。围绕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大力组织劳务输出,突出发展非农产业,非农收入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一是大力发展劳务输出。建立了区劳动力市场和区劳动就业培训中心,成立了区、镇、村三级劳务输出信息网络,在上海设立了薛城驻沪劳务公司,在韩国、青岛、广东、深圳、苏州建立了劳务输出基地,严格按照“考察用工企业、签订用工合同、组织求职报名、开展教育培训、专人护送交接、跟踪搞好服务”的程序进行运作,实现了劳务输出的规范化管理。2014年,全区劳务输出人员达9000多人,创劳务收入8900多万元。薛城区被评为“山东省农村就业工作先进县”,中央电视台、大众日报等新闻媒体先后对薛城劳务输出的做法予以了报道。二是加快城镇化进程。抓住枣庄市行政中心西迁的机遇,加快城市规模扩张,城市建成区每年新增2平方公里以上,直接带动了周边11个村的改造,1.5万农民实现了由农民向市民的转变。同时,制定各类优惠政策,取消农民进城的限制,鼓励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全区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达一万多人。以兴建专业市场、发展工商业户为重点加快小城镇建设,吸纳农民向小城镇集中,发挥小

第三篇:区“三农”工作情况调查

按照省、市委政研室的通知要求,近日,我们通过与区直有关部门和镇街深入座谈,到农业发展现场实地察看等形式,对全区“三农”工作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和经验

薛城区是枣庄市新的政治、文化中心,是枣庄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枣庄矿业集团所在地。全区总面积420.5平方公里,辖6个镇1个街道,203个行政村,20个居委会,总人口40.9万,其中农业人口23.1万人,人均耕地1.07亩。近年来,薛城区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着力解决“三农”问题,较好地实现了农业增长、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的目标。2014年,全区实现农业增加值4.95亿元,同比增长17.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35元,同比增长15.2%,增长幅度首次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创近八年来最好水平。

(一)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调整优化农业结构。薛城区坚持把农业结构调整贯穿于农村工作的始终,大力发展特色、生态农业,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全区无公害蔬菜面积达17万亩,获得国家和省、部级认证无公害农产品品牌18个,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5处。大力实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规划建设了沙沟镇万亩石榴、常庄镇万亩油桃、邹坞镇万亩鲜食枣三大林果基地,全区形成速生丰产林基地7.1万亩、特色经济林基地5万亩。在国家造林实绩验收考核中,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区(县)第二名。充分发挥畜牧养殖的传统优势,大力实施“畜牧富民”工程,以发展畜牧小区、私营养殖场和专业村、专业户为重点,不断扩大长毛兔和生猪养殖规模。全区畜牧小区和私营养殖场总数分别达到185处和322处,生猪存栏量达到15万头,长毛兔存养量达260万只,产量居全省第二位。2014年全区畜牧业产值达到4.04亿元,增长12.7%,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0%。

(二)狠抓农业龙头企业建设,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围绕农业主导产品和优势产品,狠抓农业龙头企业建设。投资2014多万元的金虹食品公司,年可宰杀生猪20万头、加工熟食1000吨。发挥林业资源丰富的优势,引资近亿元新建了捷利木业、天顺木业、东盛木业和双木板业,形成了年产中密度纤维板和胶合板25万立方米的生产能力。引资1.6亿元,进行大蒜、石榴系列产品开发生产的申济蒜业公司正在建设,一期工程今年5月底竣工投产。投资3000万元的枣庄银牛面业公司,一期工程日处理小麦达到260吨,二期工程建成后,日处理小麦可达500吨。由山东益生集团兴建的鲁南种猪繁育公司,双肌臀种猪达到2014头,年出栏产品猪3万头,成为国内最大的双肌臀种猪繁育基地。这些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农产品精深加工,拉长了产业链,提高了附加值,成为农民增收的有力助推器。

(三)多渠道加大支农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采取增加财政投入、争取上级扶持、协调信贷支持等措施,逐年加大投入力度,支持农业,反哺农民。建立了稳定的财政支农机制,对保护地栽培、规模化养殖、镇村水利项目、新购农业机械等,区财政给予奖补。2014年以来,区财政支农资金近9000万元。不断加大信贷支农,通过联户联保和小额贷款等形式,农业贷款迅速增加,两年新增了2.4亿元。薛城区信贷支农的做法被省委政研室以呈阅件的形式呈报省委、省政府领导参阅。两年来,累计投入近3亿元,实施了4.1万亩塌陷地整理复垦、2.7万亩世行农业综合开发、3万亩山区小流域治理、15公里薛城大沙河综合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4平方公里,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四)加快发展非农产业,转移农民富裕农民。围绕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大力组织劳务输出,突出发展非农产业,非农收入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一是大力发展劳务输出。建立了区劳动力市场和区劳动就业培训中心,成立了区、镇、村三级劳务输出信息网络,在上海设立了薛城驻沪劳务公司,在韩国、青岛、广东、深圳、苏州建立了劳务输出基地,严格按照“考察用工企业、签订用工合同、组织求职报名、开展教育培训、专人护送交接、跟踪搞好服务”的程序进行运作,实现了劳务输出的规范化管理。2014年,全区劳务输出人员达9000多人,创劳务收入8900多万元。薛城区被评为“山东省农村就业工作先进县”,中央电视台、大众日报等新闻媒体先后对薛城劳务输出的做法予以了报道。二是加快城镇化进程。抓住枣庄市行政中心西迁的机遇,加快城市规模扩张,城市建成区每年新增2平方公里以上,直接带动了周边11个村的改造,1.5万农民实现了由农民向市民的转变。同时,制定各类优惠政策,取消农民进城的限制,鼓励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全区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达一万多人。以兴建专业市场、发展工商业户为重点加快小城镇建设,吸纳农民向小城镇集中,发挥小城镇在发展农村经济中的聚集效应和辐射带动功能。三是放手发展民营经济。进一步放宽政策,完善服务,激活民资民力,引导广大群众把存在银行的死钱变成活钱,把休眠资金变成生产投入,大力发展种、养、加、销项目,形成了千家万户搞个体、干民营的良好局面。截至今年3月底,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发展到8300户,从业人员7.4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5万人,民营经济已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支撑。

(五)全面落实农村各项政策,大力实施“民心工程”。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认真落实农村税收减免政策,停征了农业特产税,减免农业税及其附加672万元,兑现粮食直补332万元;狠抓农村“两工”政策、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的落实,认真执行涉农税费价格公示制和农村义务教育收费一费制等制度,全年减轻农民负担1300多万元。去年全区农民人均负担27.75元,同比下降50.8%。今年又率先停征了农业税,进一步减轻了农民负担。不断规范“四民主”、“两公开”制度,扩大了群众的知情权、选举权和监督权,推进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大力实施“八大民心工程”,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全面铺开,已有17.1万农民参加了合作医疗。在去年成功创建6个市级文明生态示范村的基础上,今年又重点实施了13个市级文明生态村建设。2014年以来,累计完成村村通油路工程250公里,村村通客车率达到87%;解决了9个村1.4万人的饮水问题;投资1000多万元,消除了农村校舍危房。这些“民心工程”的实施,进一步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有力保证。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大力实施“三强”(强核心、强管理、强经济实力)工程,全面推行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提高了广大农村干部的素质,增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全区选拔最优秀的干部充实镇街领导班子,把能干事、会干事、敢干事的骨干力量放到第一线。先后选调120名机关干部到村工作,帮助建班子、促发展、保稳定。积极完善以村支部书记管理制度化、村主任管理法制化、村会计管理委派化、村务管理公开化、镇务管理社会化等“五化”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今年村“两委”换届后,“两委”班子成员共1251人,书记、主任一人兼的167人,两位交叉任职的577人,分别占85.6%和77.6%,均超过了省、市规定的比例要求。建立健全了村级干部目标考核、教育培训、激励约束、选拔任用等机制,规范了“四民主两公开”制度,扩大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形成了科学、合理、规范、高效的农村基层组织管理机制。

二、问题与对策

总的看,我区乃至全市、全省农村的形势是好的。但是,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仍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二是农业标准化建设滞后,部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科技含量低。三是农村中介组织发育不快,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较低。四是农村二、三产业发展较慢,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五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不强。六是农村工农矛盾突出,失地农民利益保障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形成。七是农民的社会保障机制还没有建立,就医、养老、上学等难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八是村级收支矛盾突出,部分村级组织运转面临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级组织在广大群众中的威信。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下步工作中,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坚持城乡统筹的发展观,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更多地关注农村、支持农业、关心农民,进一步强化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各项措施,努力实现农业稳定增长、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一是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城郊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生产。培植壮大现有的申济蒜业、捷利木业、银牛面业、双木板业和鲁南种猪繁育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拉长农业产业链条,促进农产品加工增值。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进一步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和增收空间。鼓励涉农单位、农村能人领办、创办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和行业协会,积极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二是大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狠抓三期世行开发、张范和邹坞采煤塌陷地治理等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着力抓好小沙河治理、大沙河防洪除涝等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抓住上级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扶持的机遇,认真研究利用好上级政策,争取更多的政策性资金扶持,提高全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三是全面落实农村政策。严格兑现粮食直补,全部取消农业税和“两工”,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强化对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和管理,完善征地程序和补偿机制,切实保护失地农民利

第四篇:三农工作情况总结

三农工作情况总结

上半年,农村工作办公室人员团结一致,开拓创新积极主动做好农村各项工作,努力完成了上半年工作目标任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提升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水平

(一)村庄环境保洁长效管理。对照相关文件,明确要求每个自然村必须配有一名保洁员,并将保洁员姓名、保洁范围、村监督电话、镇监督电话上墙公示,接受村民监督。采取有效措施,实行长效化管理。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对保洁员工资实行镇村两级共同负担,实行垃圾量考核,对照各村人口下达相应指标,按量考核,按量补助资金。二是实行举报激励制度,引入社会舆论监督机制,经市电视、电台、报刊和民生聚焦等途径曝光,经核实的,在年终考核得分的基础上有一次扣1分;三是加大行政调控力度。将环境整治成效与村干部待遇挂钩,将考核成绩纳入村干部岗位考核责任制,与年终报酬挂钩。四是加强检查督查,实行明查与暗访,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实施每月一查,每季一考,加大督查力度,对查出的问题,及时通知,限期整改。运作以来,效果明显。

(二)加大城中村、城郊村整治力度。我们与城管局联合专项开展城中村,城郊村卫生目标管理考核,重点加强环卫基础设施改造、管理和保洁力度,对小广告、乱涂写要求每月集中清理一次,如有检查突出清理,加大督查力度。特别是暗访后及时召开书记会议,现场通报,现场交办,限期整改到位,效果明显。

(三)整治水环境。多条河流过境,按生态办的要求,督查沿河两岸无生活垃圾堆积,消除污水障碍、河面干净、无漂浮物,无污水入河,确保无化工污染、农业源污染和生活污染,保证水质达标。

二、强化农村经济管理的指导服务和监督

(一)粮食直补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落实。对全镇农户水稻直补**万元,增资补贴**万元,二次补贴共计**万元,财政奖补项目**个,涉及道路、水利、泵站文化场所、自来水等资金**万元,全额全面补贴到位,做到不漏一户,不错一笔,不留一分。

(二)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监督。在村组财务管理上从四方面着手。一是村级收入管理,年初对村级各类经济上交、合同按内容登记台帐,做到及时催收和应收应交(来源说明好范 文网:WWW.hAoWoRD.COm)。二是村级支出管理、支出范围严格执行财务制度规定,特别是非生产性费用,对照标准,合理安排,手续齐全。三是财务公开管理,村级财务按季公开做到内容详细真实,对群众有特殊要求的重大财务活动或征地项目采取单独公开。四是组级财务的规范管理。全镇涉组财务的14个村168个组进行资金、财务的全面检查采取组级财务按年核算,定期公开的办法。

(三)村组集体固定资产清理。为真实掌控村组集体资产的现状,对**个村**个组的集体资产进行清理。经营性资产**亿元,公益性资产**万元,办公用资产***万元,闲置及有帐无物资产***万元,盘盈固定资产***万元。

(四)农村工程项目管理。村级已完工项目13项,总工程额**万元,其中12项工程验收结束,入帐金额**万元,送专业审计机构2项,金额**万元,村民代表验收10项,金额292.3万元。

四、狠抓水利农机基础工作,落实好防汛防旱任务

(一)确保防汛防旱工作落实到位:我们及时组织开展了水利工程汛前安全检查,立足查细、查全、查实,全面检查,突出重点,对河道、水库、圩堤、涵闸泵站及社区防洪工程安全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检查,特别重视对“三病一险”险工隐患的检查,查清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认真进行分析,研究处置方法,落实处置责任人,督促和配合责任单位加大整改力度,加快处置进程,共完成14处险工的整治,切实加强防汛物资储备,重点地段实行靠前存放,组织防汛防旱应急队伍。针对上半年持续干旱实施紧急抗旱措施,共清理引水河沟汇33条,长**公里,完成土方**万多方。

(二)抓好工程建设。实施防洪抗旱工程建设。完成了蒋店村倪庄村高标准农田配套工程、新昌大塘坝改造工程、胡桥鹏程村基护岸工程,陶家沙江垛绕山防渗渠,龙虎坝除险加固工程,切实提高了水利综合保障能力。

(三)抓农机推广。加强对农业机械使用的推广。已经推广高效植保机80台,高速插秧机26台,秋播秧机5台中拖**台,收割机2台,其它**台套。通过集中播种、集中栽插等措施,不仅大大节约育秧面积,节省了劳作时间,降低劳作成本,而且提高育秧出苗率,稀植新理念得到广泛应用。

五、力抓农业生产,促进农业丰产农民增收

(一)加大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

1、推广高产新品种。今年水稻生产重点推广武运粳23、武香粳14、宁粳3号、镇稻5125,面积达***余亩,占水稻总面积的98%以上。油菜生产重点推广双低杂交新品种秦油11、油研十号和宁油18,种植面积达***余亩,占油菜总面积的97%以上。

2、推广农业实用技术。粮食生产主要是推广应用群体质量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腐化、机插水稻等技术。油菜推广板茬免耕稻草全量还田技术。水产养殖生产主要是推广生态、高效、无公害、循环水使用等技术。

3、加强技术指导力度。充分发挥农业职能作用,加大农业实用技术指导力度,提高农业科技应用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半年累计发放溧城镇农技等技术资料八期共7000余份,通过会议、板报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做到家喻户晓,提升农民科技素质,促进常规技术的提高。

(二)加强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全力打造以大林绿洲百亩高档果蔬园区、**农庄二期及宁丰千亩果蔬为重点的省级高效设施农业示范基地,积极为示范园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牵线搭桥,积极引进新品种和新的栽培技术模式,以项目带动、行政推动,促成示范园区进一步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目前几个重点区农业生产发展势头良好,有力地带动周边农民致富奔小康。同时规划起动八字桥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天福观光农业着力推进,倾力打造生态、观光休闲农业的旗舰。

(三)积极开展粮油高产竞赛。方里百亩油菜示范方平均单产**公斤,**油菜百亩方实产227公斤,**百亩小麦示范方实产**公斤,位前列。万亩油菜示范片建设工程也获得省厅专家的一致好评。今年秋熟的高产竞赛活动,经常州市农委确认,我镇3个水稻百亩机插示范方参加市高产竞赛。目前秧苗田间生长良好,6月中旬进行栽插。同时在省道***和溧金沿线建设一个万亩水稻示范片,积极开展高产整体推进活动。

四、搞好农民培训工程和农业科技入户工程。

制订两项工程的工作计划,抽调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同志担任两工程的讲师团成员,与各行政村协商,遴选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对象***人,创业培训对象122人,确定科技示范户390户。累计举办各类农业实用技术班7期,参加培训人数近1800余人次,并组织农产品经纪人、村干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种养专业大户等100余人参加了市级的创业培训,做到了时间过半,培训任务过半,建立和健全了两项工程的台帐资料。

五、加强农业科技项目申报力度。

以农业科技项目为载体,实施农业技术创新工程,积极开展农业科技项目申报工作,上半年协助相关农业企业向省、**市已申报科技项目5个,目前项目在专家组审核过程中,此举有力促进农业企业规模化发展。

六、控制直播水稻。结合水稻高产创建活动,大力推广水稻机插稻工作,全力压缩控制直播水稻,通过举办座谈会和农机合作社和相关村干部、种田大户对接,进行商品化育供秧、机插一条龙服务。以水稻万亩片创建和三个百亩方建设带动农民思想意识转化,自觉实施水稻机插方式,致使省道、国道等道路沿线的水稻直播得到有效控制,预计全镇今年机插水稻将4万亩以上。

第五篇:银行对临沭“三农”支持情况的调查报告

银行对临沭“三农”支持情况的调查报告

近日,我支行组织人员到近年来辖内“支农”情况进行了的调查和总结,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随着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临沭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特别是自====年的发放支农再贷款以来,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五年内共累计发放支

农贷款==万元,为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得到有效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至====年临沭gdp总值达==.=亿元,增长==.=。逐步形成了“东茶、西菜、南桑、北柳”的产业格局,“公司 农户”的特色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依托农副产品加工业成为全县工业的主力,柳编、脱水蔬菜继续快速增长,成为我县对外贸易的中间力量,稳居全市九县第二位。农民收入也明显提高,====年全县农民纯收入达到====元,增长==.=%。与此同时,金融业务也快速增长,====年底,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亿元,增长==.=%,各项贷款余额为==.==亿元,增长==.=。其中农业贷款为=====万元。在支农中,农行、农村信用社和农发行是支农的主力。农行主要是对涉农企业支持,农村信用社主要支持农民和农村个体工商户致富,农发行主要支持粮棉油收购等。

在人行利用支农再贷款的引导下,农村信用社进一步加大了支农力度。====年累计发放农业贷款======万元,主要来源于存款资金,一部分来源于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主要用于农户生产资料,包括购买种子、农药、化肥、农机具和土地承包等。其次是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主,占全部支农再贷款的近==。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户的经商意识不断增强,有的农民开始从事农副产品经销和其他商业活动。其他有==的支农再贷款用于第三农业经济组织,主要是购买大型农机具、农田水利建设和城镇建设。在发放支农贷款时,突出了支农重点,重点支持了粮棉油生产、柳条种植和加工、板粟种植、大棚蔬菜、养殖牛、羊、鸡、猪、鹿、貂桑蚕养殖等特色项目,以及带动“三农”经济发展服务的蔬菜脱水、粮棉油加工等龙头加基地型企业。在贷款方式上,对农户贷款需求进行调查和信用评定。根据农户信用等级评定办法,全县共评出信用村==余个,信用户=万余户,完善了农户经济档案,并对所评出的信用户颁发了《农户贷款证》,达到户户有档案、户户有等级,为农户贷款的投放提供了可靠依据,切实提高了小额农户贷款的质量。目前根据联社调查组在全县支农再贷款资金使用情况调查看,所有受到支持的农户、个体经济组织及各项开发项目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达到了预期目的。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农村经济共增加=====多万元的收入。

农行作为支农的主力,累计向涉农企业发放贷款约=亿元,其中====年累计向食品加工企业发放贷款==笔,金额====万元;向化肥生产企业发放==笔,金额=====万元,支持化肥、脱水等重点骨干企业发展,为这部分企业产品上质量、上水平和快速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时也带动了我县蔬菜等基地的建设。今年以来又新发放涉农企业贷款约=亿元,其中贴现贷款约=亿元。另外中国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对化肥、柳编、脱水等涉农企业给予较大的资金支持。

农业发展银行====年末各项贷款余额为=====万元,全年累计发放贷款=====万元,其中发放粮食流转贷款===万元,收购小麦===万公斤,;累计发放棉花收购贷款====万元,收购皮棉======担,平均收购价===元/担。粮食风险基金累计补贴农户===万元,其中直补农民===万元。

二、支农贷款效果分析

=、农村信用社支农情况和“百万农户致富工程”实施效果。

====年农村信用社全年累计发放农业贷款=====万元,====年全年累计发放农业贷款======万元,同比增幅达到==.=%;====年底农业贷款余额=====万元,较年初增加====万元。对于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的支农贷款在利率执行按照上级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浮动利率,浮动区间在=.=至=.=之间。对于致富办确定的致富工程项目贷款,采取优惠贷款利率政策,在人民银行规定的利率区间内实行利率上浮幅度较小(按基准利率的===%),增加了农户盈利空间。

根据县委、县府“百万农户”致富工程实施意见以及县“致富办”的项目支持范围,我支行偕同农村信用社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截至====年年底,累计为====多户发放了贷款,累计发放贷款金额====万元,其中农户生产贷款累计发放====户,累计发放金额====万元;养殖业贷款累计发放====户,累计发放贷款金额====万元;农业生产资料贷款累计发放====户,累计发放金额====万元;个体工商户贷款====户,累计发放贷款金额====万元;农户消费贷款===笔,累计发放金额===万元;其他类贷款

word该篇DOC格式区“三农”工作情况调查(精选多篇)范文,共有15721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区“三农”工作情况调查(精选多篇)下载
区“三农”工作情况调查(精选多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0578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