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个人文档 > 个人工作计划 >

某某市十五时期工业发展规划(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15-04-28 05:13:07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第一篇:xxx市十五时期工业发展规划

2014--2014年是我国实施现代化建设"新三步走"战略目标的起步阶段。根据国家的总体战略目标,xx市提出到2014年率先在全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现代化是首都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对xx的现代化起着强大的支撑作用。在迈向新世纪之际,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及经济知识化和全球化趋势的加快,xx工业既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做好"十五"时期及未来10年北京工业的发展规划,对首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及xx工业发展的需要,特制定本规划。

一、"九五"时期北京工业发展状况

(一)工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九五"时期,xx工业紧紧围绕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一中全会提出的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目标,全面进行国有工业企业的改革和调整,以结构调整为重点,大力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好转。

1.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

1996-2014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9.9%。随着工业的较快发展,工业经济的规模也逐渐扩大,2014年工业增加值达737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30.0%,是xx经济重要支柱之一。

2.产业结构的调整正朝着符合xx经济发展要求的方向发展

"九五"是xx工业发展与调整并重的一段时期,工业经济在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的同时,工业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呈现以下特征: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九五"期间,高新技术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4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213.5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1995年的15.7%增加到28.9%,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从1995年的5.7%增加到8.6%。2014年高新技术产业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群正在形成,一批具有一定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正在迅速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xx工业最重要的增长点。

都市型工业发展势头良好。到1999年底,都市型工业增加值已达117亿元,占全部独立核算工业增加值的18%。仅食品工业的增加值就达到54.1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8.5%。都市型工业的发展不仅为解决城市就业问题提供了一条途径,而且对工业结构的优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主导行业发生变化,重化工行业地位下降。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总产值由1995年占工业总产值的10%提高到1999年的26.3%,取代黑色冶金冶炼及压延业而居各行业之首,成为北京工业的龙头行业?quot;八五"时期的一些优势行业的地位则呈下降趋势,如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工业总产值1995年占整个工业的14.5%,1999年则下降到7%;石油加工及炼焦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也由1995年的9%下降到1999年的6.7%;纺织业、普通机械制造业等占的比重也有所下降。通过"九五"期间的发展和调整,一批符合xx经济发展要求的行业呈现较快增长,不适应首都经济发展要求的行业,其发展速度趋缓,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

3.国有企业改革脱困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整体经济效益明显好转

"九五"期间,全市工业围绕中央提出的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目标,全面进行国有工业企业的改革和调整,国有企业扭亏脱困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整体经济效益明显好转。列入国家经贸委动态监控目标的400户国有及国有控股的大中型企业亏损面逐月下降,到2014年底降到20%以下;列入国家经贸委静态考核目标的114户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亏损企业已有92户扭亏为盈或通过破产兼并销号,扭亏面达80.7%。一批企业面对困境,依靠自身努力,靠改革、改组、改制和加强管理,最终走出了困境。

4.工业布局调整步伐加快

"九五"期间本市加快了工业布局调整的步伐。一方面加快了工业开发区、试验区、工业园区的建设,另一方面加强了对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加大了城区工业企业搬迁的工作力度。

五年来,xx市开发区、试验区、工业园区发展迅速,已成为xx工业企业的主要发展地,截止到2014年,xx经济技术开发区批准入区企业817家,总投资223亿元;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试验区入区企业2461家;十个市级工业园区入区企业2249家,总投资275亿元。电子城、建材城等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呈现勃勃发展生机。

以1995年《xx市实施污染扰民企业搬迁办法》的发布和实施为标志,全市工业企业搬迁工作进入了搬迁与企业的资产重组相岷稀⒂肫笠档牟方峁沟髡嘟岷稀⒂肴械墓ひ挡季值髡嘟岷衔卣鞯男陆锥巍?000年又公布了《工业布局调整规划》以及《北京市四环路内工业企业搬迁方案》。五年间共办理转让项目59项,

转让占地面积171.8万平方米,协议转让总金额95.6亿元。工业布局结构的合理调整,不仅为工业利用级差地租,盘活资产存量起了重要作用,还对治理城市污染和有效利用能源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为加快建筑业的发展、促进金融、贸易、商业等第三产业发展及中心城区的繁荣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5.工业对外开放取得新的进展

工业利用外资取得突出成就。到1999年底,全市已有独立核算三资工业企业2692家,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已有150家在京投资。1999年独立核算三资工业企业销售收入达785亿元,占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的37.7%;增加值222.8亿元,占全市独立核算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1997年的28.1%上升到1999年的35.1%。三资企业已成为拉动我市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之一。

工业走向国际市场的步伐有所加快。2014年全市工业完成出口产值310.1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比重的13.6%,比1995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

(二)工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小而弱"的特征比较突出,整体竞争力不强

北京工业中不仅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更缺乏小巨人式的小企业群体。在众多的小型企业中,普通小型加工企业仍占主要地位,缺乏"小而强、小而活"的高技术型企业,使得北京的小型企业缺乏活力,困扰着北京工业的发展。"小而弱"的结构若不改变将使北京工业很难承受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竞争压力。

2.高能耗、高水耗、高排放的行业所占比重仍保持在较高水平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是北京工业中能源及水资源消耗大户,三行业总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仍占有19%的比重。1999年全市工业用新水补给量7.58亿立方米中,这三个行业所消耗的比重占37%,三行业合计能源消费量1691亿吨标准煤,占全部工业的71.9%。另外,北京工业中还有一些严重污染环境的工艺和产品,如小水泥、小石灰窑、小冶炼、小电镀、小农药及小化肥等,对城市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3.工业空间布局仍然与首都的城市功能不相适应

到1999年,四环路内工业企业仍有占地面积2834万平方米,占规划市中心区面积的8.74%,一些污染扰民、能耗高、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等不符合首都特点的工业企业仍然留在规划市中心区,不仅影响城市环境和市政建设,也使得城区土地资源有效利用率不高,需花大力气进行搬迁调整。

4.部分国有企业机制转换较为缓慢

经过"九五"时期的努力,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工作取得了初步进展,但也遇到很多问题和困难,包括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问题、政府职能转换、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和市场竞争环境以及企业历史负担过重、法人治理结构不规范等,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导致部分国有企业机制转换较为缓慢。

二、"十五"时期北京工业发展环境

(一)工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1.北京工业面临改善发展环境和保障条件的挑战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经济摆脱了短缺的局面,全面出现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历史性转变。随着商品短缺状况的基本结束及经济发展体制环境的变化,地区间工业发展的竞争将从企业之间的竞争延伸到各地区发展环境和保障条件的竞争。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将使北京的工业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2.经济全球化将使北京工业的发展面临国际竞争的挑战

随着中国经济参与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北京市工业面临的竞争局面也将发生很大的变化。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北京工业将直接面对国际大公司、大企业竞争。北京工业中技术含量较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弱,在加入wto后受冲击最大。由于首都城市功能的限制,北京工业只能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这种国际竞争激烈产业直接碰撞的状况,是"十五"时期北京工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之一。

3.资源和环境因素对工业发展的挑战

首都经济要求北京必须发展节约资源、能源、以保护环境为前提的工业行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但目前工业中石油化工、冶金、建材、电力热力等行业仍然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工业结构中占地多、耗水多、能耗高、"三废"排放量大的行业所占比重仍然较高这一事实与首都经济发展目标之间的矛盾,也是"十五"期间工业发展面临的另一项挑战。

(二)工业发展的机遇

1.对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需求的日益增加为北京发展高科技产业提供了市场和发展机遇

我国的生产能力过剩明显呈低层次状态。一方面许多质量低、与市场需求不符的产品滞销积压,另一方面,部分高技术产品市场畅销,需求加大,特别是一些适应现代生产和消费的产品仍有较大需求空间。这种状

自主开发并重的转变,形成以技术创新求生存、求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机制,提高工业总体竞争能力。

"十五"时期,工业技术创新战略的重点是实施五项工程:实施"带动"工程,发挥中关村科技园区、"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及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的带动作用;实施"双百"技术改造工程,加大企业技术进步的投入力度;实施"嫁接"工程,建立产学研联合的快速通道,实现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的嫁接;实施"引进"工程,利用国外先进技术提升工业剑皇凳?quot;换代"工程,大力推进工业技术更新,淘汰落后生产力、工艺及技术。

3.实施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十五"时期,北京工业将按照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八届三次会议的部署,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深化企业改革,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推进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一是使国有资本从一般加工工业等竞争性领域有序退出;二是使国有经济向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三是改善工业投资环境,通过投资引导和环境保障等推动工业经济的发展。

4.实施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优化工业布局

围绕将首都建成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优化工业空间布局。优先发展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和市级工业园区,加快三、四环路内工业企业搬迁工作的步伐。同时,对全市工业企业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推进清洁生产工艺,推广节能降耗技术,在控制总量前提下,降低单位产值的污染物排(更多请关注:www.HAOWoRD.cOM)放量和能源消耗量,使工业在首都这个特定环境下实现可持续发展。

5.实施"抓大扶小"战略,加快企业组织结构调整

继续落实好"抓大"战略,培育带动全市工业发展的龙头企业。政府在一些有优势和发展前景的行业领域重点扶植大型企业集团,树立北京的品牌形象,使大企业在全市工业产品升级换代的进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为中小企业创造宽松平等的竞争和发展环境,扶植"小而强、小而活"的新机制中小企业。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加快现有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十五"时期基本完成集体企业、国有小企业、乡镇企业的产权改革。结合首都资源特点重点扶植和发展5类中小型企业:以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支撑的技术密集型中小型企业;以软件开发为代表的计算机应用服务型中小企业;以生产环保产品及资源综合利用为主的环保型中小企业;能够广泛吸收就业、为满足现代城市功能服务的都市工业型中小企业;提高农村工业化水平的乡镇中小企业。

四、"十五"时期北京工业发展重点

(一)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1.重点发展领域

"十五"时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要以首都科研实力为依托,以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和新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等五个产业为重点领域,以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为骨干,加快实现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力争高新技术产业在总体水平、科研开发水平、产品技术水平、企业经营水平等方面保持全国领先地位。

电子信息产业: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工业化与信息化更加密不可分,信息技术向更广阔的应用领域渗透,电子信息产业将获得更大的发展?quot;十五"期间,电子信息产业将以建设北京软件产业基地和北方微电子基地为突破口,形成以软件产业和系统集成业为先导、以计算机产业和现代通讯业为支撑、以微电子产业和视听产业为基础的发展格局,使北京成为全国乃至亚洲最重要的电子产品研发和生产基地。预计到2014年电子信息产业工业产值达到1360亿元。

重点发展技术:

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视听技术、存储技术、通信技术等。

重点发展领域:

微型计算机、服务器、新型计算机外部设备、移动计算设备、计算机软件、电子商务、接入网及相关设备、网络信息安全产品、网络硬件和系统集成、大规模集成电路、液晶器件、数字彩电及发射设备和节目制作系统、移动通信网络技术设备、光通信传输设备等。

生物工程和新医药产业:

生物工程和新医药产业是北京工业中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点,"十五"期间,以建设"北京生物工程及新医药基地"为突破口,重点培育生物工程和新医药产业发展壮大。预计到2014年工业产值将达150亿元左右。

重点发展技术:

生物芯片技术、医药生物工程技术、基因重组技术、基因治疗技术、新医药设计与筛选技术、制剂技术、新型植物药有效成分提取技术、农业生物工程技术、轻工食品生物工程技术等。

重点发展领

机等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将北京地区建成国家的光机电一体化产品研发和生产基地。

(7)生物工程及新医药基地。建设以北大生物城、亦庄药谷、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和京西生物医药科技园为支撑的北京生物工程及新医药产业基地,建立健全各项配套条件,大力招商引资。重点实施生物芯片、甲肝疫苗、盐酸那曲酮、医用加速器、人血液代用品等产业化工程,将北京建设成国家级产业基地。

(8)燃料电池研发生产基地。依托北京高校和研究院的科研优势,抓住机遇,在北京率先建立新型燃料电池研发生产基地,为新型燃料电池研发生产创造条件。前期的主导产品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汽车用电池、手机用微型电池),随着技术的进步,逐步将燃料电池发展成一种产业化的新型清洁能源,并向其它领域推广发展。与此同时,根据主导产品的开发进程还将逐步开展催化剂、储氢材料、质子交换膜材料的国产化及膜电极等基础材料的研究。

(9)高清晰度数字电视产业基地。积极配合国家数字高清晰度电视系统工程推进计划,紧紧抓住市场需求,结合本地优势,发展北京高清晰度数字电视产业,在新的起点上,形成北京的产业优啤v氐惴⒄菇谀恐谱鳌⑿藕欧⑸洹⒔邮丈璞傅牟祷垢咔逦仁值缡酉低彻こ滩芳肮刹酚薪峡斓姆⒄埂?br>(10)液晶显示产品产业化基地。依托北京东方电子集团、长城集团等骨干企业,引进和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和制造工艺,建设北京液晶显示产品生产基地,在国内领先实现产业优势,率先占领国内市常

(二)重点改造优势传统产业

1.重点升级改造领域

机械、汽车、冶金、石化、建材是工业中五大优势传统产业。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对这些行业进行重点改造升级是"十五"期间工业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任务。

机械行业:要充分利用实施全市工业布局调整的契机,把能耗高、污染重效率低的生产企业和落后生产工艺坚决外迁或淘汰,抓紧进行产业结构和行业结构的整体优化和升级。在现有行业结构格局的基础上,逐步向产品轻型化、生产工艺先进化、技术装备精良化、产品高附加值化、生产过程无污染化的方向调整。重点发展印刷机械、工程机械、数控机床三大主机行业。

汽车行业:通过资产重组,对全市汽车制造企业进行优化升级改造,以体制整合为发展基础,抓住机遇,积极利用现有生产能力进行产品升级换代,培育新的主导车型,形成面向新世纪的新增长点。加大加快对换代越野车等新型汽车技术改造项目的投入,同时开发多功能新型燃料环保汽车。到2014年,汽车工业要摆脱困境,重新走上稳步发展的轨道。

冶金行业:继续按照降低总量、改善品种、增加效益、降低能耗水耗、减少污染的原则进行调整。搬迁部分污染严重的生产工序,"十五"时期将钢的生产规模逐步调减到600万吨以下,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发展钢材精品,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石化行业:加强燕山石化与北化集团之间的资产重组及整合,围绕提高综合竞争力开展优化产品结构、加强技术改造、治理环境污染和节能降耗工作。要发挥整体优势和规模优势,以乙烯产品为龙头,大幅提高高附加值、深加工产品的比重,大力发展乙烯下游高附加值产品、精细化学品、工程塑料、合成橡胶等产品,限期淘汰落后的产品及工艺。

建材行业:坚持控制总量、调整结构的产业政策,重点完成建材功能化改造工程,以发展高标号水泥、高档装饰装修材料及新型建材为方向,提高新型建材产品在行业中的比例,完成从传统建材向新型建材的优化升级。并通过引进技术和自主开发,发展高新技术建筑材料。重点改造区县工艺落后的建材企业,淘汰小水泥、黏土砖瓦、木材初级加工等传统建材生产工艺及产品,继续做好现有水泥、玻璃、木材加工、陶瓷等行业的环境保护和节能降耗工作。

2.重点实施十项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工程

"十五"时期起步实施10项重点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工程,提高北京工业的制造技术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构建21世纪的现代制造业的框架。

(1)首钢优化改造工程。配合首都环境治理工程,压缩钢铁生产能力,实施区域联合。两年内压缩200万吨钢铁生产能力,有序迁出钢铁生产中的烧结、炼焦等前工序生产能力,通过技术改造实现清洁化生产和钢材产品的升级换代,同时积极发展微电子、机器人等非钢高技术产业。力争用十年时间完成重组改造和产业重心转移。

(2)燕化百万吨级乙烯扩建改造工程。"十五"时期通过技术改造和填平补齐,使燕化集团乙烯生产能力达到100万吨;对下游产品进一步调整改造,合理利用资源,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企业的竞争力;加大科技投入,利用先进技术改造生产工艺,减少污染、节能降耗,实现清洁生产。到"十五"末,力争实现工业总产值比"九五"末期有较大幅度增长。

(3)新型越野、环保汽车开发改造工程。以全面推进北京第二代轻型越野车(多用途车)为契机,通过优质资产重组和以产品为纽带的协作配套,实现北京汽车工业的整合,在国内保持北京越野车的生产优势。要积极盘活土地资源,加大适合中国市场的新型越野车的投入,加强开发和售后服务,迅速将产品投向市常到"十五"末期达到年产3万辆-+新型越野车产量,逐步替代目前的2014系

列越野车。同时积极开发环保型汽车。

(4)机床数控化改造工程。以机床数控化为目标,结合土地资源置换、优良资产重组,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床数控化技术和产品。力争把北京建成机制灵活、规模适度的高科技型数控机床生产企业汇集地,使北京成为国内最大的数控机床研发和销售基地。

(5)节能环保型家电改造工程。以现有家电生产能力为基础,以节能、环保为目标,利用先进技术改造和提升家电产品,开发数字型网络型家电,实现环保型冰箱压缩机全国产销量第一,空调、洗衣机、电冰箱和家用小电器具有规模经济效益。?quot;十五"时期,冰箱压缩机企业完成向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搬迁改造,实现340万台的生产能力;通过技术引进和自主开发,使节能低噪音型空调器产量达到60万台、节水低噪声洗衣机达到60万台、环保型冰箱20万台。

(6)包装印刷装备升级改造工程。"十五"时期,以北人集团公司为主体,实施数字化印刷机械升级改造工程,重点开发数字印刷机、一体化热转移印刷机等换代产品,扩大产业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在全国保持北京的产业优势。

(7)建筑材料功能化改造工程。以市建材集团为核心,立足中高档建材市场,向建材功能化和环保型、节能型发展。重点改造提高中密度纤维板系列产品、高标号水泥及制成品、中高档涂料系列产品、轻钢符合板结构住宅、中高档塑钢门窗和五金件,发展拳头产品和规模经济。加速西三旗、土桥、窦店建材基地的建设,加快建材企业布局调整步伐,在产品工艺升级改造的同时,完成布局调整。

(8)无害化环保设备改造工程。在充分利用现有制造业生产能力的基础上,重点培育环保工程的设计和集成能力,带动制造业的成长,加速北京高科技环保产业的发展,把北京建设成全国环保监测和治理设备制造基地?quot;十五"时期围绕发展成套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设备、煤烟气脱硫设备、垃圾和固体废弃物成套处理设备、环境检测仪器等类产品,实施北京无害化环保设备改造工程,培育有一定市场份额的企业集团。

(9)精细化工产业化改造工程。依托现有化工产业基础和资源,利用企业搬迁契机,坚持有进有退原则,通过改组、改制和产品结构调整,实施北京市化工行业从基本原料型向低污染低能耗的精细化工型的转变,从规划市区向郊区、开发区的转变。重点发展高纯试剂、光刻胶、感光材料、彩色荧光粉、黏合剂、催化剂和新型助剂等类产品。"十五"时期是重点调整期间,基本完成精细化工产业化改造工程,。

(10)电厂燃料及燃烧系统清洁化改造工程。通过大力引进和发展清洁燃料、加强清洁燃烧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对北京第三热电厂、高井电厂、石景山电厂、珠窝电厂进行改造,实施燃料及燃烧系统清洁化改造工程,实现清洁发电的目标。

(三)扶植发展都市型工业

"十五"时期,北京将积极扶植环保型、低能耗、有一定规模和基础的都市型工业的发展。都市型工业的发展将有针对性地采取放开搞活、工商一体、优质名牌、技术创新、依托大公司等发展战略,以北京现有名牌和一批老字号为重点,以大公司、大企业为依托,走技术创新之路。同时支持多元化投资,鼓励都市型工业同现代化商业的多种形式的结合,使都市型工业在缓解城市就业压力、为城市运营提供配套服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食品工业:要立足服务首都、辐射全国、走向世界。不断研制创新产品、引进国外产品,开发新原料,拓宽新门类。根据未来食品工业产品方便化、功能化、绿色化和多样化的特点,重点发展绿色食品、方便食品、营养食品、快餐食品和适应不同人群消费的老年食品、婴儿食品、特需食品;要重视发展品牌效应,加强北京特色食品、传统家庭食品和中式快餐的工业化生产改造,要挖掘北京的饮食文化内涵,对于历史悠久的老字号食品扩大影响、推陈出新。

服装服饰业:积极发挥北京市场的带动作用,建立北京地域品牌效应。依托一批已形成规模的名牌,强化设计和开发功能,紧跟国际服装市场发展趋势,全面提升北京服装服饰业的档次和生产水平。

包装及印刷业:进一步加强全行业的统一规划,要发挥出首都的科技和市场优势,发展设计、印刷、服务一体化的现代包装、印刷企业。在保持传统的书刊印刷优势同时,大力发展高档次商业印刷业务,提高北京的包装水平。

家具制造业:发展的重点是培育优质名牌产品,提升家具制造业的设计水平,从模仿走向自主创新,使家具在现有的基础上逐步向品牌化、现代化、服务化发展。

工艺美术及旅游用品制造业:结合北京的旅游资源和特点,利用现代制造技术作为支撑,在北京培育具有规模效应的小企业聚集群,重点发展高精尖艺术珍品、精品、实用工艺品、旅游纪念品,形成面向国际、国内、旅游三大市场的生产经营新局面。

五、"十五"时期促进北京工业发展的主要工作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协调服务职能,为工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1.保持首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保持投资稳定增长,为工业发展创造更加广泛的市场;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形成多渠道融资、多主体投资的融资体系,加快首都经济的发

展;合理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改善消费环境,拓展消费空间,推进消费信贷,进一步刺激和扩大消费需求。

2.继续发展各类市场,维护正常经济秩序。在加强市场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各类有形商品市场,以满足全市各层次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建设各类要素市场,着重发展资金、技术和劳动力市场;努力为各种所有制类型的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清除对非国有经济成分在价格、税收、投融资、市场准入、雇用职工等方面的歧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依法打击走私、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以及其他经济犯罪;推进税费改革,清理整治各种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清理法规、规章中不适应工业发展要求的各项审批制度,简化办事程序,为各种市场主体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

3.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的统一管理,离退休人员从企业分离,建立社会化服务管理的新型社会保障体制。

(二)改革工业管理体制,培育面向市场的企业主体

改变政府对企业的管理方式,逐步过渡到政府通过制定工业发展规划、布局规划引导企业发展,利用国家和地方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对全市工业进行调控和管理。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创造公平环境、规范市场行为、落实各项政策方面。

1.理顺现有国有工业系统管理体系。切实取消政府与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认真落实现有工业国有资产授权公司的有关权利和义务。简化政府管理程序,减少政府直接管理企业的职能。

2.各类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要走向市常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整顿,发挥其为市场经济活动服务的作用,使其成为企业之间、企业与科研单位间的纽带和桥梁。

3.围绕企业制度创新和规范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在管理体制上,根据政企分开的原则,对现有国有企业负责人实行分类管理。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完善企业决策、执行、监督系统。在领导班子建设上,要逐步建立三个机制:一是引入竞争机制,择优选拔企业经营者;二是建立激励机制,合理确定经营者的收入水平;三是强化约束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国有企业资产的监督。

(三)减轻企业负担,提高企业融资能力

利用有限的政府资金,从投资者的角度减轻国有企业的部分负担,使其有条件有能力进行投资多元化改造。政府资金将更多的投向社会保障和工业发展环境的建设和完善,为国有企业减负提供服务。

1.置换国有企业中的部分土地和设备资源,拿出一定比例置换出的资金用于减轻债务负担,将减负后的企业进行多元投资改造并推向市常

2.合理运用有限的结构调整财力资源,有针对性地培育一些高新技术、有市场前景或新兴产业的开发项目,嫁接到改制过程中的企业中去。

3.利用证券市场直接融资。支持各类重点企业通过资产重组等组成上市公司,在境内外资本市场筹集资本金;支持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适当减持部分国有股、增资配股和发行社会公众股。组织具备偿债能力、经营效益良好的国有大型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盘活优质资产,筹集更多的发展资金。

(四)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快技术创新步伐

在企业中进一步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体系。采取技术入股、管理入股、技术合作、产学研联合等更加灵活多样的方式,充分利用北京地区的科技资源,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机制和政策环境。

1.鼓励企业增加研究和开发资金投入,支持大中型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建设,有重点地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能力和自主开发能力的骨干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导力量。

2.建立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并激励创新的分配制度。逐步试行认股权、技术入股权及其他技术参与分配的方式,调动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同时,加强对技术工人的培养和鼓励以保证研发、设计和制造等环节的相互适应。

3.建立健全技术创新的投融资体系,加大风险投资的规模和力度。通过建立中介、投资、担保机构,分散技术创新的投资风险。

4.把引进技术与自主开发技术结合起来。鼓励企业消化吸收国外技术,同时加强自主开发,逐步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五)抓住机遇,创造氛围,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营造有利环境

紧紧抓住国务院《关于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有关问题的批复》这个难得的机遇,积极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

1.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建立金融支撑体系。培育以民间资本为主体的高技术产业投融资体制,积极探讨设立开放式的高技术产业创业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公司;逐步完善风险资本的退出机制,通过建立或联接创业板市场,在资本市场公开上市、股权交易、柜台交易、企业拍卖、企业兼并、企业清算、产业资本置换等方式,建立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和退出渠道。

2.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开发

人才和智力资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积聚高素质的人才。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吸引本市发展高技术产业所需科技和管理人才;鼓励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的教师、科研人员及在校学生创办高新技术企业或到企业兼职从事技术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通过人才流动实现技术转移;对高新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试行奖励期权、优先权优惠认股等制度,全面落实人力资本参与分配的政策;吸引留学人员携带先进技术成果和管理方法创办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为他们在办理企业登记、人员进出境等方面提供便利,继续建设和完善留学人员创业园。

3.加快产权制度改革,促进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支持高新技术企业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建立技术、管理等人力要素参与分配的创新激励制度。鼓励企业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实行股份期权制度。

全面落实鼓励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政策,逐步建立民营科技企业贷款担保制度,为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创造融资条件。鼓励民营科技企业平等参与政府计划项目的竞标及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的申报。

4.积极发展科技中介机构,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及时制定和施行鼓励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政策及行业规范。加快技术创新服务、技术咨询评估、技术经纪等各种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引导它们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良好服务。

进一步培育和健全技术市常加强重大技术供需信息库及科教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区域中介服务体系,扩大现有技术市场的综合服务能力与范围,逐步实现中介服务的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建立公平竞争的中介服务市场秩序,引导中介机构向市场化、专业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

(六)创造良好条件,扶植都市型工业的发展

1.建立和完善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社会化服务体系。首先,采取多种形式,拓展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推进中小企业在创业板市场的上市工作;加大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的力度,探索和建立中小企业创业、发展和风险投资基金渠道;建立中小企业信用和监管制度,搞好中小企业资信档案,银企联手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其次,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尽快完善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制度,形成比较完善的独立于企业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社会基础和保障。第三,完善中小企业管理制度,改变对中小企业多头管理的现象,发挥中小企业管理机构的服务职能,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服务。

2.采取有效措施,促进都市型工业的技术创新。大多数都市型企业属中小型企业,规模孝资金不足、技术力量薄弱。因此,政府在引导都市型工业的技术创新方面要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1)完善支持重点都市型工业行业和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的融资和担保体系;(2)加快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在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集团建立技术中心,为都市型工业企业提供政策咨询、管理咨询、市场信息、技术开发、投资指导、人才培训等服务,同时帮助有条件的企业建立技术开发机构。(3)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利用现有技术和设备为都市型工业企业服务,向都市型工业企业转化科技成果。(4)加强都市型工业的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通讯、网络等技术手段,提高都市型工业企业获取信息的能力;建立都市型工业电子商务平台,为降低都市型工业企业销售成本创造条件。

3.对都市型工业的发展进行统一规划。在分析各区、县现有和潜在优势的基础上,都市型工业行业和产品的选择应有所侧重,使各区、县的都市工业形成具有各自特色的重点产品。

(七)加大工业空间布局调整力度,为企业搬迁创造良好条件

1.积极协调筹措搬迁企业启动资金。探索金融机构等利用土地或其它资产做抵押或质押,通过贷款等方式解决搬迁启动资金。

2.进一步落实工业企业搬迁的各项政策。继续执行《北京市推进污染扰民企业搬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施办法》[(99)京经规划字第200号],推动污染扰民企业搬迁。

3.规范政策行为,支持工业小区建设。创造良好的搬迁企业入区条件,促进搬迁工作的顺利进行。

(八)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促进工业进一步对外开放

1.切实改善投资环境,继续加大引进外资力度。按照wto规则的要求,及时调整并完善本市现有外商投资政策法规体系,为外商投资创造稳定、规范、公开的政策环境。各级政府部门要切实转变职能,树立服务意识,简化手续,提高效率,为企业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服务。要注重引进外资的质量,将利用外资的重点引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上。要以引进关键性技术、产品和装备为前提,优先选择有雄厚技术实力的国际大公司同北京优质国有资产合资合作,提高技术增值率。

2.优化工业品出口结构,提高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扶持重点行业和出口大户、扩大三资企业出口的同时,积极促进民间出口,积极争取民营科技企业自营进出口权;提高出口产品的档次,扩大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重点发展计算机软件、机电等技术含量高的产品的出口;在继续开发香港、日本、美国和欧共体四

第二篇:十五时期北京工业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划

"十五"时期北京工业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划

2014-04-22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指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因此,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是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跃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推进首都信息化是发挥首都人才、技术和信息优势,加快首都产业结构调整和提升,促进首都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是北京率先实现现代化,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必然选择。企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建设"数字企业"是"数字北京"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北京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改造传统产业、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为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后企业面临的新挑战,加快企业信息化的步伐,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根据"'十五'时期首都信息化发展规划"的统一部署,特制定"十五"时期北京工业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划。

一、 我市工业企业信息化的现状与优势分析

(一)我市工业企业信息化的现状

我市工业企业信息化建设在国内工业领域起步较早。70年代,首钢最早利用计算机进行生产控制和管理。80年代北京工业信息化建设进入了较大范围的推广应用阶段,先后有机械、石化、建材、电子、纺织、制药等行业中一大批大中型企业开始应用计算机技术对企业生产和管理实施控制。

"九五"期间,随着首都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加强,企业信息化工作又取得了新的长足进步。突出表现在:

一是有相当一批企业已在生产管理、过程控制和决策环节上不同程度地运用了信息技术,如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产品设计和制造的计算机化,以及综合管理过程中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集成化和智能化。据对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企业的不完全调查,建立cad系统的已达到36.85%,建立cam系统的已达15.67%,建立mis系统的已达14.08%,建立mrp-ⅱ系统的已达4.78%,建立内部局域网的企业已达到30.56%,建立办公自动化系统的企业已达27.9%。

二是网络应用日益广泛。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中已有84%的企业在互联网上建立了自己的网站;17.27%企业借助互联网参加网上交易活动;11.6%的企业建立了电子商务系统,进行网上比价、网上订货、网上交易,大大扩展了企业的市场空间。

三是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和上市公司向着现代化企业管理的较高层次攀登。联想集团成功地实施了erp管理,涵盖了财务、管理会计、销售与分销、物料管理、生产计划五大模块和电子商务等。双鹤药业、红星股份、万东医疗、北新建材等企业实行?quot;全面规划、分步实施、财务先行"的具体方针,从财务管理入手,向着现代管理模式迈进。在充分肯定我市企业信息化工作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应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1、部分企业决策者对企业信息化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紧迫感,特别是对企业信息化带来的管理理念和模式的变革准备不足。

2、对实施信息化缺乏总体规划。一些企业的信息化应用处于离散状态,软件繁杂、体系混乱,形成若干"信息孤岛",缺乏整体设计。

3、企业基础管理薄弱。相当部分企业内部管理不规范,基础数据不准确、不及时,直接影响信息化应用的成效。

4、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人力、物力投入不足。发达国家大企业的信息化投入占总资产的8-10%,而我市绝大多数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远远不够;企业信息化人才匮缺,特别是缺乏既懂管理,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5、企业信息化的外部环境有待改善。各级政府对推进企业信息化的重大意义认识尚显不足,指导尚不到位,且缺乏相应的鼓励政策和措施。为企业信息化服务的社会中介机构也不够健全。

(二)我市实施企业信息化的有利条件

1、北京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信息化创造了良好的网络环境。

我市宽带网等通讯技术、基础设施处于全国领先位置。城市宽带骨干网络和接入网络基本覆盖全市,电信、广电及各类互联网络的发展为企业信息化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2、全市公用信息平台的建设为企业信息化提供了信息交流和共享的平台。

首都公用信息平台基本建成,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已取得了较大进展;电子商务服务平台---首都电子商城的建成,初步解决了电子商务涉及的ca认证,安全配置,支付平台,物流配送,法律环境,协同工作体系等关键环节,为面向国内外的电子商务提供了支撑环境。

3、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成长为企业信息化提供了装备上的支持。

近年来,北京的电子信息产业始终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已经成长为北京工业的第一支柱。终端设备、移动通讯、网络设备等产品的制造水平均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4、首都的科技优势与软件优势为企业信息化提供了技术和智力上的支持。

各类网络信息技术人才云集首都,使北京的软件企业、软件人才和软件产品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不同层次的软件可以有效地解决不同类型企业信息化的个性化需求,为企业提供了多方面的选择。

二、 企业信息化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标准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适应经济市场化、国际化的要求,坚持以企业为信息化的主体,以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为目标,以市场链为纽带,以企业管理创新和流程再造为核心,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领域广泛采用电子信息技术,建?quot;数字企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努力使我市企业信息化工作走在全国的前列。

(二)基本原则

1、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企业信息化建设要处理好眼前与长远的关系,在制定规划时应注重总体设计,强调系统的集成性和开放性,留有合理的扩展空间,分步实施,循序渐进。

2、量力而行,讲求实效的原则。既要紧跟国际信息化的进程,又要注重从国情出发,紧密结合企业实际,从解决企业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入手,确定有限目标,坚持量力而行,不做表面文章,不盲目求新求高,重在应用,讲求实效。

3、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原则。推进企业信息化要坚持点面结合,既要重视对面上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指导及各项信息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又要注重典型经验的培育和总结,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实现以点带面。

4、立足创新、与"三改一加强"相结合的原则。要把企业信息化融入企业流程再造和管理创新的全过程,与企业的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和核心竞争力的增强。

(三)阶段划分

为了便于企业信息化工作目标的制定和推进程度的描述,特将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按以下

初、中、高级划分为三个阶段:

1、初级信息化阶段

即以单项信息化技术应用为主的阶段。

主要体现在:

(1)初级生产信息化 在产品设计、制造中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或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在生产过程自动化中使用可编程控制器(plc)或分布式控制系统(dcs)等控制技术及计算机辅助检测(cat)技术;

(2)初级管理信息化 在企业信息管理、日常办公或生产计划调度等方面开始使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oa)、计算机辅助工艺编制(capp)系统的部分功能模块,初步实现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企业人、财、物、产、供、销的计算机辅助管理。

(3)初级经营服务信息化 建立企业自己的网站,进行网上信息发布和产品宣传。

2、中级信息化阶段

即以业务流程再造为核心的系统集成阶段。

从信息孤岛向系统集成转变的同时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引进现代管理理念,对落后的经营方式、僵化的组织结构、低效的管理流程等进行全面而深刻的变革,对业务流程进行再造,实现企业管理的创新。

主要体现在:

(1) 中级生产信息化 进入制造集成阶段。制造业加工过程实现计算机数字控制(cnc)和柔性加工制造(fms);流程工业开始实现主要工艺过程的分布式控制(dcs)和柔性控制(fcs);在cad、cnc、fms、dcs、fcs等信息技术应用方面有更大进展。

(2) 中级管理信息化 进入到管理信息集成阶段,基本实现mrp-ⅱ,erp主要功能,开始探讨实施供应链管理(scm)及客户关系管理(crm)。

(3) 中级经营服务信息化 运用网站的互动功能,初步实现网上询价、网上采购、网上营销等非支付型电子商务。

(4)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方面 在企业内部进行信息资源规划与整合,建立起企业级数据库、信息资源库,实现信息共享。初步实现计算机辅助决策,为企业领导提供决策支持。

3、高级信息化阶段

即以优化价值链为核心的协同设计与制造和电子商务阶段。

以价值为核心,对企业结构进行全面优化,向网上协同设计与制造阶段迈进,从以产品为核心转化为以客户为核心的电子商务。

主要体现在:

(1) 高度生产信息化 在设计、生产等领域普遍使用cad/cam,dcs/fcs,全面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最优智能控制。进行跨地域、跨行业的网上协同设计与制造。

(2) 高度管理信息化 在实现erp的基础上,进入到知识管理阶段。实施企业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全面实现管理方式的网络化。

(3) 高级经营服务信息化 实行btob 、btoc支付型电子商务,将网上订货与企业内部erp结合;通过网络营销和网上支付,实现对市场的快速反应。全程实现商务运营的电子化。

(4)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方面 实现价值链的全面优化,建立基于标准化的信息开放系统,实现完全的信息流通和共享,做到管理决策的智能化。

(四)目标

"十五"期间我市工业企业信息化的目标是:到"十五"末期,全部大中型企业基本实现初级企业信息化,50%左右的大中型骨干企业达到中级企业信息化水平,少数有条件的企业初步达到高级企业信息化;在50%左右的中小企业中推广单项信息技术,部分中小型骨干企业达到中级信息化;培育若干在信息化方面取得成功经验的示范企业。

三、保证措施

(一)加强对企业信息化的组织领导

在市政府信息化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各级企业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企业信息化工作,落实企业信息化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具体负责部门及人员,充分履行"制定规划、加强引导、政策支持、创造环境"职能。

企业信息化建设要实行"一把手"工程,由企业主要领导负全面责任,切实增强对企业信息化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将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摆上主要工作日程,统一部署,亲自推进。对具备条件的大型企业,要设立cio(首席信息官)职位。

(二)制定并组织实施企业信息化规划。

在全市企业信息化"十五"规划的指导下,各工业控股公司、各区县都要认真制定本系统、本地区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划,并制定分年度的实施计划,分步推进。各企业要针对自身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找准信息化的突破口,确定推进信息化的阶段性目标。要把信息化作为企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企业的技术改造、搬迁调整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三)培育典型,交流推广

精选一批企业信息化建设开展较好的典型企业和为企业信息化服务较为成功的软件企业作为示范,通过召开现场会、组织经验交流、方案推介等多种形式,推荐不同类型的典型经验和解决方案,加以宣传推广,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带动全市企业信息化的进程。

(四)实施企业信息化人才培训工程。

根据企业信息化工作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强化各层次的人才培训。一是按照国家经贸委的统一安排,抽调部分企业管理和技术骨干到一流大学培训;二是对重点骨干企业的一把手进行培训,切实提高他们对企业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三是针对企业在实行信息化专项管理方面的需求,分别组织不同内容的单项培训;四是企业根据信息化推进过程的需要,组织对不同岗位职工的技能培训。通过全员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的信息化素质。

(五)加强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支持。

参照国家有关政策,积极制定和落实我市推动企业信息化的政策措施。如对重点示范项目,包括信息化应用和软件开发,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一是积极争取国债贴息;二是对纳入技术改造的项目给予贴息或资金注入;三是对列入技术创新的项目予以资金补贴。对企业实施信息化过程中购进的软件和设备,在财务核算、折旧办法和摊销年限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对从事软件开发和企业信息化服务的机构,经软件企业认定和软件产品登记后,可享受软件企业的有关优惠政策等。

(六)加强企业网络安全工作,提高防范意识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为此,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必须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工作。一是从内部管理入手,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树立防范意识,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二是从系统建设入手,通过安全风险评估,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安全产品,建立起安全体系;三是要有一定的资金投入,使企业的信息安全建设得到有力保障。

(七)建立健全企业信息化的社会服务体系。

大力培育社会中介 组织和机构的发展,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为企业信息化提供全方位服务。各类行业协会要根据行业特点,培育企业信息化的典型,并组织交流和推广;it产业协会要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应用软件的开发,组织多种解决方案的推介;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机构,用租赁、搭载、外包等形式支持中小企业信息化;培育一支有水平、有信誉的,按市场化运作的信息技术咨询服务队伍,当好企业信息化的参谋和助手。

第三篇:xxx市十五时期工业发展规划工作计划

2014--2014年是我国实施现代化建设新三步走战略目标的起步阶段,xxx市十五时期工业发展规划工作计划。根据国家的总体战略目标,xx市提出到2014年率先在全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现代化是首都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对xx的现代化起着强大的支撑作用。在迈向新世纪之际,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及经济知识化和全球化趋势的加快,xx工业既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做好十五时期及未来10年北京工业的发展规划,对首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及xx工业发展的需要,特制定本规划。一、九五时期北京工业发展状况(一)工业发展的主要成就九五时期,xx工业紧紧围绕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一中全会提出的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目标,全面进行国有工业企业的改革和调整,以结构调整为重点,大力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好转。1.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1996-2014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9.9%。随着工业的较快发展,工业经济的规模也逐渐扩大,2014年工业增加值达737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30.0%,是xx经济重要支柱之一。2.产业结构的调整正朝着符合xx经济发展要求的方向发展九五是xx工业发展与调整并重的一段时期,工业经济在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的同时,工业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呈现以下特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九五期间,高新技术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4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213.5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1995年的15.7%增加到28.9%,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从1995年的5.7%增加到8.6%。2014年高新技术产业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群正在形成,一批具有一定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正在迅速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xx工业最重要的增长点。都市型工业发展势头良好。到1999年底,都市型工业增加值已达117亿元,占全部独立核算工业增加值的18%。仅食品工业的增加值就达到54.1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8.5%。都市型工业的发展不仅为解决城市就业问题提供了一条途径,而且对工业结构的优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主导行业发生变化,重化工行业地位下降。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总产值由1995年占工业总产值的10%提高到1999年的26.3%,取代黑色冶金冶炼及压延业而居各行业之首,成为北京工业的龙头行业?quot;八五时期的一些优势行业的地位则呈下降趋势,如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工业总产值1995年占整个工业的14.5%,1999年则下降到7%;石油加工及炼焦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也由1995年的9%下降到1999年的6.7%;纺织业、普通机械制造业等占的比重也有所下降。通过九五期间的发展和调整,一批符合xx经济发展要求的行业呈现较快增长,不适应首都经济发展要求的行业,其发展速度趋缓,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3.国有企业改革脱困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整体经济效益明显好转九五期间,全市工业围绕中央提出的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目标,全面进行国有工业企业的改革和调整,国有企业扭亏脱困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整体经济效益明显好转。列入国家经贸委动态监控目标的400户国有及国有控股的大中型企业亏损面逐月下降,到2014年底降到20%以下;列入国家经贸委静态考核目标的114户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亏损企业已有92户扭亏为盈或通过破产兼并销号,扭亏面达80.7%。一批企业面对困境,依靠自身努力,靠改革、改组、改制和加强管理,最终走出了困境。4.工业布局调整步伐加快九五期间本市加快了工业布局调整的步伐。一方面加快了工业开发区、试验区、工业园区的建设,另一方面加强了对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加大了城区工业企业搬迁的工作力度。五年来,xx市开发区、试验区、工业园区发展迅速,已成为xx工业企业的主要发展地,截止到2014年,xx经济技术开发区批准入区企业817家,总投资223亿元;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试验区入区企业2461家;十个市级工业园区入区企业2249家,总投资275亿元。电子城、建材城等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呈现勃勃发展生机。以1995年《xx市实施污染扰民企业搬迁办法》的发布和实施为标志,全市工业企业搬迁工作进入了搬迁与企业的资产重组相岷稀⒂肫笠档牟方峁沟髡嘟岷稀⒂肴械墓ひ挡季值髡嘟岷衔卣鞯男陆锥巍?000年又公布了《工业布局调整规划》以及《北京市四环路内工业企业搬迁方案》。五年间共办理转让项目59项,转让占地面积171.8万平方米,协议转让总金额95.6亿元。工业布局结构的合理调整,不仅为工业利用级差地租,盘活资产存量起了重要作用,还对治理城市污染和有效利用能源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为加快建筑业的发展、促进金融、贸易、商业等第三产业发展及中心城区的繁荣做出了较大的贡献。5.工业对外开放取得新的进展工业利用外资取得突出成就。到1999年底,全市已有独立核算三资工业企业2692家,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已有150家在京投资。1999年独立核算三资工业企业销售收入达785亿元,占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的37.7%;增加值222.8亿元,占全市独立核算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1997年的28.1%上升到1999年的35.1%。三资企业已成为拉动我市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之一。工业走向国际市场的步伐有所加快。2014年全市工业完成出口产值310.1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比重的13.6%,比1995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二)工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1.企业小而弱的特征比较突出,整体竞争力不强北京工业中不仅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更缺乏小巨人式的小企业群体。在众多的小型企业中,普通小型加工企业仍占主要地位,缺乏小而强、小而活的高技术型企业,使得北京的小型企业缺乏活力,困扰着北京工业的发展。小而弱的结构若不改变将使北京工业很难承受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竞争压力。2.高能耗、高水耗、高排放的行业所占比重仍保持在较高水平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是北京工业中能源及水资源消耗大户,三行业总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仍占有19%的比重。1999年全市工业用新水补给量7.58亿立方米中,这三个行业所消耗的比重占37%,三行业合计能源消费量1691亿吨标准煤,占全部工业的71.9%。另外,北京工业中还有一些严重污染环境的工艺和产品,如小水泥、小石灰窑、小冶炼、小电镀、小农药及小化肥等,对城市环境造成严重影响。3.工业空间布局仍然与首都的城市功能不相适应到1999年,四环路内工业企业仍有占地面积2834万平方米,占规划市中心区面积的8.74%,一些污染扰民、能耗高、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等不符合首都特点的工业企业仍然留在规划市中心区,不仅影响城市环境和市政建设,也使得城区土地资源有效利用率不高,需花大力气进行搬迁调整。4.部分国有企业机制转换较为缓慢经过九五时期的努力,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工作取得了初步进展,但也遇到很多问题和困难,包括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问题、政府职能转换、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和市场竞争环境以及企业历史负担过重、法人治理结构不规范等,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导致部分国有企业机制转换较为缓慢。二、十五时期北京工业发展环境(一)工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1.北京工业面临改善发展环境和保障条件的挑战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经济摆脱了短缺的局面,全面出现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历史性转变。随着商品短缺状况的基本结束及经济发展体制环境的变化,地区间工业发展的竞争将从企业之间的竞争延伸到各地区发展环境和保障条件的竞争。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将使北京的工业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2.经济全球化将使北京工业的发展面临国际竞争的挑战随着中国经济参与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北京市工业面临的竞争局面也将发生很大的变化。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北京工业将直接面对国际大公司、大企业竞争。北京工业中技术含量较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弱,在加入wto后受冲击最大。由于首都城市功能的限制,北京工业只能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这种国际竞争激烈产业直接碰撞的状况,是十五时期北京工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之一。3.资源和环境因素对工业发展的挑战首都经济要求北京必须发展节约资源、能源、以保护环境为前提的工业行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但目前工业中石油化工、冶金、建材、电力热力等行业仍然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工业结构中占地多、耗水多、能耗高、三废排放量大的行业所占比重仍然较高这一事实与首都经济发展目标之间的矛盾,也是十五期间工业发展面临的另一项挑战。(二)工业发展的机遇1.对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需求的日益增加为北京发展高科技产业提供了市场和发展机遇我国的生产能力过剩明显呈低层次状态。一方面许多质量低、与市场需求不符的产品滞销积压,另一方面,部分高技术产品市场畅销,需求加大,特别是一些适应现代生产和消费的产品仍有较大需求空间。这种状况为北京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良好的发展机遇。2.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建设和开发为北京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1999年6月国务院转发《关于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有关问题的批复》后,市政府已经推出了一系列对中关村科技园区新的支持政策,这些政策措施将对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发展壮大将对本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产生强大的辐射和促进作用。3.加入wto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也为北京工业走出去提供了机遇中国加入wto后,也为北京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机遇:成员国之间消除了贸易壁垒,有利于扩大企业出口;进口关税降低,有利于企业的原材料进口和设备更新;加入wto后外商投资环境将大大改善,法律的透明和国民待遇的实现,为外商来京投资打开了广阔的通道。三、十五时期北京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一)指导思想十五时期,北京工业要继续深入贯彻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围绕首都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目标,以国家重点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发展为契机,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提高产业竞争力为核心,重构新的产业群体,实现工业同现代化的首都协调发展。(二)发展目标1.总体发展目标十五时期,力争用五年的时间基本实现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形成高新技术产业更强、传统产业更优、都市型工业更发达的发展局面;企业改革基本到位,企业结构合理,形成一批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及一大批有特点和优势的中小型企业;加大工业布局调整力度,环京高新技术产业带初步形成。通?quot;十五和未来十年的发展和调整,全面提高北京工业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2.具体发展目标(1)总量目标:2014-2014年,工业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预计工业增加值年均递增约12%,到2014年工业增加值达到1300亿元左右。(2)产业结构调整目标:通过十五时期的发展,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以优化改造后的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以都市型工业为重要补充的新型产业结构。高新技术产业保持20%的增长速度,2014年增加值达到520亿元左右,占工业增加值的40%左右;都市型工业的增长速度预计为15%,2014年增加值将达到260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20%左右;除高新技术产业及都市型工业外的其他产业的增加值520元左右,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40%左右。(3)产业布局调整目标:十五末期基本建成国家级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关村科技园及十个市级工业园区,基本形成环城高新技术产业带;四环路内工业企业生产部分基本实施搬迁改造,到2014年腾出约600万平方米的工业用地,使四环路内工业企业的占地面积从目前的8.74%降低到7%,保留的7%用地中主要发展企业研发和销售业务,以及部分都市型工业。通过十五和到2014年的调整,初步形成层次清晰比较合理的工业布局:规划市区:重点发展工业营销、企业研究开发机构及部分都市型工业;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科技成果孵化和辐射基地、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成北京现代制造业的窗口基地;市级及区县工业园区:建设成北京现代化工业的主要基地。(三)发展战略1.实施结构调整战略,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抓住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的良好契机调整工业结构,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带动工业结构的整体优化和升级。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积极培育有巨大发展潜力的生物工程及新医药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使之成为北京工业中新的支柱。同时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现有产业,促进传统产业信息化,实施传统工业改造升级工程,大力振兴现代制造业。十五时期工业结构调整战略的重点是建设十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实施十项传统产业升级改造重点工程。2.实施技术创新战略,提高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继续创造鼓励技术创新的体制和政策环境,推动工业企业的技术进步,实现技术创新的主体从政府向企业的转变,全面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实现从主要依靠技术引进到引进、消化、吸收、自主开发并重的转变,形成以技术创新求生存、求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机制,提高工业总体竞争能力。十五时期,工业技术创新战略的重点是实施五项工程:实施带动工程,发挥中关村科技园区、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及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的带动作用;实施双百技术改造工程,加大企业技术进步的投入力度;实施嫁接工程,建立产学研联合的快速通道,实现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的嫁接;实施引进工程,利用国外先进技术提升工业剑皇凳?quot;换代工程,大力推进工业技术更新,淘汰落后生产力、工艺及技术。3.实施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十五时期,北京工业将按照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八届三次会议的部署,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深化企业改革,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推进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一是使国有资本从一般加工工业等竞争性领域有序退出;二是使国有经济向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三是改善工业投资环境,通过投资引导和环境保障等推动工业经济的发展。4.实施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优化工业布局围绕将首都建成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优化工业空间布局。优先发展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和市级工业园区,加快三、四环路内工业企业搬迁工作的步伐。同时,对全市工业企业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推进清洁生产工艺,推广节能降耗技术,在控制总量前提下,降低单位产值的污染物排放量和能源消耗量,使工业在首都这个特定环境下实现可持续发展。5.实施抓大扶小战略,加快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继续落实好抓大战略,培育带动全市工业发展的龙头企业。政府在一些有优势和发展前景的行业领域重点扶植大型企业集团,树立北京的品牌形象,使大企业在全市工业产品升级换代的进程中发挥主导作用。为中小企业创造宽松平等的竞争和发展环境,扶植小而强、小而活的新机制中小企业。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加快现有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十五时期基本完成集体企业、国有小企业、乡镇企业的产权改革。结合首都资源特点重点扶植和发展5类中小型企业:以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支撑的技术密集型中小型企业;以软件开发为代表的计算机应用服务型中小企业;以生产环保产品及资源综合利用为主的环保型中小企业;能够广泛吸收就业、为满足现代城市功能服务的都市工业型中小企业;提高农村工业化水平的乡镇中小企业。四、十五时期北京工业发展重点(一)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1.重点发展领域十五时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要以首都科研实力为依托,以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和新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等五个产业为重点领域,以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为骨干,加快实现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力争高新技术产业在总体水平、科研开发水平、产品技术水平、企业经营水平等方面保持全国领先地位。电子信息产业: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工业化与信息化更加密不可分,信息技术向更广阔的应用领域渗透,电子信息产业将获得更大的发展?quot;十五期间,电子信息产业将以建设北京软件产业基地和北方微电子基地为突破口,形成以软件产业和系统集成业为先导、以计算机产业和现代通讯业为支撑、以微电子产业和视听产业为基础的发展格局,使北京成为全国乃至亚洲最重要的电子产品研发和生产基地。预计到2014年电子信息产业工业产值达到1360亿元。重点发展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视听技术、存储技术、通信技术等。重点发展领域:微型计算机、服务器、新型计算机外部设备、移动计算设备、计算机软件、电子商务、接入网及相关设备、网络信息安全产品、网络硬件和系统集成、大规模集成电路、液晶器件、数字彩电及发射设备和节目制作系统、移动通信网络技术设备、光通信传输设备等。生物工程和新医药产业:生物工程和新医药产业是北京工业中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点,十五期间,以建设北京生物工程及新医药基地为突破口,重点培育生物工程和新医药产业发展壮大。预计到2014年工业产值将达150亿元左右。重点发展技术:生物芯片技术、医药生物工程技术、基因重组技术、基因治疗技术、新医药设计与筛选技术、制剂技术、新型植物药有效成分提取技术、农业生物工程技术、轻工食品生物工程技术等。重点发展领域:重大疾病治疗新药、生物芯片、中药新品种、新型制剂、天然药物提取、细胞免疫治疗、单克隆抗体诊断试剂、基因工程药物、转基因农作物、动植物生物反应器、胚胎工程等。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光机电一体化是支撑高新技术产业各行业的基础性产业。北京光机电一体化产业主要体现在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预计到2014年工业产值达到240亿元。重点发展技术:光电子技术、数控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柔性制造技术、精密成型加工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工业过程控制技术、自动化仪表技术等。重点发展领域:普及型加工中心和数控机床、液压和气动技术产品、机器人、激光加工设备、先进印刷机械、光学仪器、分散控制系统及智能化仪表、新一代医用治疗诊断仪器、电力电子器件、数码照相机等。新材料产业:北京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适应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发展的产品。预计到2014年工业产值达到75亿元。重点发展技术:高纯材料技术、高性能合金技术、稀土材料和应用技术、金属特种加工技术、特种硅酸盐技术、工程塑料技术、复合技术、纳米技术。重点发展领域:稀土永磁材料、新型复合材料、非线性晶体、金刚石材料和工具、新型工程塑料、高纯试剂、单晶硅和化合物半导体材料、高温超导线材、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等。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北京具有人才、设备制造、工程运营管理的优势,极具发展环保产业的潜力。十五期间,北京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将处于产业化起步期。预计到2014年,工业产值达到为50亿元。重点发展技术:大气污染防治技术、水体污染防治技术、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技术、噪声污染防治技术、节能技术和工艺、新能源的利用和开发技术等。重点发展领域:清洁燃料车及相关产品、燃料电池、汽车尾气净化装置、烟气脱硫除尘工艺及成套设备、水煤浆制备及燃烧技术和成套设备、城市污水处理成套工艺设备、太阳能利用系统、环境监测仪器仪表等,工作计划范文《xxx市十五时期工业发展规划工作计划》。2.重点实施的十项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十五时期和到2014年,北京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将采取政府引导、市场为主体、吸引全社会资源投入的方式,重点推进10个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将北京建成全国最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确保高新技术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1)北京软件产业基地。主要由中关村国家级软件园及中国科学院软件园、清华大学软件园、北大方正软件园、北大青鸟软件园、中软软件园、上地软件园、北工大亦庄软件园等组成,十五期间要继续完善软件园区的法律法规环境和配套市政设施,全面落实国务院颁布的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促进软件产业基地尽快形成规模,巩固在国内的领先地位,广泛开拓和占据国际软件市场。(2)北方微电子产业基地。由集成电路工艺技术研发中心、集成电路设计公司、集成电路设备材料研制生产中心和集成电路生产基地组成?quot;十五时期建设5-8条8英寸0.25微米以上水平的生产线;依托有关科研院所的研究力量,通过10年的发展,建立起国内研发设计水平最高、生产能力最强的微电子研究开发和生产基地之一。(3)电子及通讯产业基地。依托诺基亚、爱立信、西门子等国际著名大企业在北京的合资企业,支持企业在酒仙桥电子城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庄)建设北京通信产品生产基地,形成地域集群优势,保持北京在全国的持续领先地位。(4)计算机及网络产品产业基地。以中关村为中心,有重点地实施技术跨越战略,选择高性能计算机和笔记型计算机产品设计与生产、网络系统集成和高速数据传输网等核心技术,集中力量进行攻关。将北京建成计算机及网络产品研发及生产基地,进一步巩固北京在全国的领先地位。(5)纳米材料产业基地。依托中科院、北大、清华等研究院所和大专院校技术支撑,以西三旗等为重点区域,建设纳米科技园,培育和推动纳米技术产业化,重点完成纳米磁性材料、纳米金刚石、碳纳米材料及纳米生物医用材料等产品的相关研究及产业化工程,建立北京在这一领域的领先地位,带动北京乃至全国新材料产业的创新和革命。(6)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基地。利用北京的存量资源和科技优势,改善光机电一体化发展的软、硬环境,重点发展光电子产品、先进制造系统、自控系统、电力电子、医用电子设备、印刷系统、数码照相机等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将北京地区建成国家的光机电一体化产品研发和生产基地。(7)生物工程及新医药基地。建设以北大生物城、亦庄药谷、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和京西生物医药科技园为支撑的北京生物工程及新医药产业基地,建立健全各项配套条件,大力招商引资。重点实施生物芯片、甲肝疫苗、盐酸那曲酮、医用加速器、人血液代用品等产业化工程,将北京建设成国家级产业基地。(8)燃料电池研发生产基地。依托北京高校和研究院的科研优势,抓住机遇,在北京率先建立新型燃料电池研发生产基地,为新型燃料电池研发生产创造条件。前期的主导产品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汽车用电池、手机用微型电池),随着技术的进步,逐步将燃料电池发展成一种产业化的新型清洁能源,并向其它领域推广发展。与此同时,根据主导产品的开发进程还将逐步开展催化剂、储氢材料、质子交换膜材料的国产化及膜电极等基础材料的研究。(9)高清晰度数字电视产业基地。积极配合国家数字高清晰度电视系统工程推进计划,紧紧抓住市场需求,结合本地优势,发展北京高清晰度数字电视产业,在新的起点上,形成北京的产业优啤v氐惴⒄菇谀恐谱鳌⑿藕欧⑸洹⒔邮丈璞傅牟祷垢咔逦仁值缡酉低彻こ滩芳肮刹酚薪峡斓姆⒄埂?br>(10)液晶显示产品产业化基地。依托北京东方电子集团、长城集团等骨干企业,引进和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和制造工艺,建设北京液晶显示产品生产基地,在国内领先实现产业优势,率先占领国内市场。(二)重点改造优势传统产业1.重点升级改造领域机械、汽车、冶金、石化、建材是工业中五大优势传统产业。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对这些行业进行重点改造升级是十五期间工业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任务。机械行业:要充分利用实施全市工业布局调整的契机,把能耗高、污染重效率低的生产企业和落后生产工艺坚决外迁或淘汰,抓紧进行产业结构和行业结构的整体优化和升级。在现有行业结构格局的基础上,逐步向产品轻型化、生产工艺先进化、技术装备精良化、产品高附加值化、生产过程无污染化的方向调整。重点发展印刷机械、工程机械、数控机床三大主机行业。汽车行业:通过资产重组,对全市汽车制造企业进行优化升级改造,以体制整合为发展基础,抓住机遇,积极利用现有生产能力进行产品升级换代,培育新的主导车型,形成面向新世纪的新增长点。加大加快对换代越野车等新型汽车技术改造项目的投入,同时开发多功能新型燃料环保汽车。到2014年,汽车工业要摆脱困境,重新走上稳步发展的轨道。冶金行业:继续按照降低总量、改善品种、增加效益、降低能耗水耗、减少污染的原则进行调整。搬迁部分污染严重的生产工序,十五时期将钢的生产规模逐步调减到600万吨以下,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发展钢材精品,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石化行业:加强燕山石化与北化集团之间的资产重组及整合,围绕提高综合竞争力开展优化产品结构、加强技术改造、治理环境污染和节能降耗工作。要发挥整体优势和规模优势,以乙烯产品为龙头,大幅提高高附加值、深加工产品的比重,大力发展乙烯下游高附加值产品、精细化学品、工程塑料、合成橡胶等产品,限期淘汰落后的产品及工艺。建材行业:坚持控制总量、调整结构的产业政策,重点完成建材功能化改造工程,以发展高标号水泥、高档装饰装修材料及新型建材为方向,提高新型建材产品在行业中的比例,完成从传统建材向新型建材的优化升级。并通过引进技术和自主开发,发展高新技术建筑材料。重点改造区县工艺落后的建材企业,淘汰小水泥、黏土砖瓦、木材初级加工等传统建材生产工艺及产品,继续做好现有水泥、玻璃、木材加工、陶瓷等行业的环境保护和节能降耗工作。2.重点实施十项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工程十五时期起步实施10项重点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工程,提高北京工业的制造技术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构建21世纪的现代制造业的框架。(1)首钢优化改造工程。配合首都环境治理工程,压缩钢铁生产能力,实施区域联合。两年内压缩200万吨钢铁生产能力,有序迁出钢铁生产中的烧结、炼焦等前工序生产能力,通过技术改造实现清洁化生产和钢材产品的升级换代,同时积极发展微电子、机器人等非钢高技术产业。力争用十年时间完成重组改造和产业重心转移。(2)燕化百万吨级乙烯扩建改造工程。十五时期通过技术改造和填平补齐,使燕化集团乙烯生产能力达到100万吨;对下游产品进一步调整改造,合理利用资源,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企业的竞争力;加大科技投入,利用先进技术改造生产工艺,减少污染、节能降耗,实现清洁生产。到十五末,力争实现工业总产值比九五末期有较大幅度增长。(3)新型越野、环保汽车开发改造工程。以全面推进北京第二代轻型越野车(多用途车)为契机,通过优质资产重组和以产品为纽带的协作配套,实现北京汽车工业的整合,在国内保持北京越野车的生产优势。要积极盘活土地资源,加大适合中国市场的新型越野车的投入,加强开发和售后服务,迅速将产品投向市场。到十五末期达到年产3万辆-+新型越野车产量,逐步替代目前的2014系列越野车。同时积极开发环保型汽车。(4)机床数控化改造工程。以机床数控化为目标,结合土地资源置换、优良资产重组,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床数控化技术和产品。力争把北京建成机制灵活、规模适度的高科技型数控机床生产企业汇集地,使北京成为国内最大的数控机床研发和销售基地。(5)节能环保型家电改造工程。以现有家电生产能力为基础,以节能、环保为目标,利用先进技术改造和提升家电产品,开发数字型网络型家电,实现环保型冰箱压缩机全国产销量第一,空调、洗衣机、电冰箱和家用小电器具有规模经济效益。?quot;十五时期,冰箱压缩机企业完成向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搬迁改造,实现340万台的生产能力;通过技术引进和自主开发,使节能低噪音型空调器产量达到60万台、节水低噪声洗衣机达到60万台、环保型冰箱20万台。(6)包装印刷装备升级改造工程。十五时期,以北人集团公司为主体,实施数字化印刷机械升级改造工程,重点开发数字印刷机、一体化热转移印刷机等换代产品,扩大产业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在全国保持北京的产业优势。(7)建筑材料功能化改造工程。以市建材集团为核心,立足中高档建材市场,向建材功能化和环保型、节能型发展。重点改造提高中密度纤维板系列产品、高标号水泥及制成品、中高档涂料系列产品、轻钢符合板结构住宅、中高档塑钢门窗和五金件,发展拳头产品和规模经济。加速西三旗、土桥、窦店建材基地的建设,加快建材企业布局调整步伐,在产品工艺升级改造的同时,完成布局调整。(8)无害化环保设备改造工程。在充分利用现有制造业生产能力的基础上,重点培育环保工程的设计和集成能力,带动制造业的成长,加速北京高科技环保产业的发展,把北京建设成全国环保监测和治理设备制造基地?quot;十五时期围绕发展成套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设备、煤烟气脱硫设备、垃圾和固体废弃物成套处理设备、环境检测仪器等类产品,实施北京无害化环保设备改造工程,培育有一定市场份额的企业集团。(9)精细化工产业化改造工程。依托现有化工产业基础和资源,利用企业搬迁契机,坚持有进有退原则,通过改组、改制和产品结构调整,实施北京市化工行业从基本原料型向低污染低能耗的精细化工型的转变,从规划市区向郊区、开发区的转变。重点发展高纯试剂、光刻胶、感光材料、彩色荧光粉、黏合剂、催化剂和新型助剂等类产品。十五时期是重点调整期间,基本完成精细化工产业化改造工程,。(10)电厂燃料及燃烧系统清洁化改造工程。通过大力引进和发展清洁燃料、加强清洁燃烧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对北京第三热电厂、高井电厂、石景山电厂、珠窝电厂进行改造,实施燃料及燃烧系统清洁化改造工程,实现清洁发电的目标。(三)扶植发展都市型工业十五时期,北京将积极扶植环保型、低能耗、有一定规模和基础的都市型工业的发展。都市型工业的发展将有针对性地采取放开搞活、工商一体、优质名牌、技术创新、依托大公司等发展战略,以北京现有名牌和一批老字号为重点,以大公司、大企业为依托,走技术创新之路。同时支持多元化投资,鼓励都市型工业同现代化商业的多种形式的结合,使都市型工业在缓解城市就业压力、为城市运营提供配套服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食品工业:要立足服务首都、辐射全国、走向世界。不断研制创新产品、引进国外产品,开发新原料,拓宽新门类。根据未来食品工业产品方便化、功能化、绿色化和多样化的特点,重点发展绿色食品、方便食品、营养食品、快餐食品和适应不同人群消费的老年食品、婴儿食品、特需食品;要重视发展品牌效应,加强北京特色食品、传统家庭食品和中式快餐的工业化生产改造,要挖掘北京的饮食文化内涵,对于历史悠久的老字号食品扩大影响、推陈出新。服装服饰业:积极发挥北京市场的带动作用,建立北京地域品牌效应。依托一批已形成规模的名牌,强化设计和开发功能,紧跟国际服装市场发展趋势,全面提升北京服装服饰业的档次和生产水平。包装及印刷业:进一步加强全行业的统一规划,要发挥出首都的科技和市场优势,发展设计、印刷、服务一体化的现代包装、印刷企业。在保持传统的书刊印刷优势同时,大力发展高档次商业印刷业务,提高北京的包装水平。家具制造业:发展的重点是培育优质名牌产品,提升家具制造业的设计水平,从模仿走向自主创新,使家具在现有的基础上逐步向品牌化、现代化、服务化发展。工艺美术及旅游用品制造业:结合北京的旅游资源和特点,利用现代制造技术作为支撑,在北京培育具有规模效应的小企业聚集群,重点发展高精尖艺术珍品、精品、实用工艺品、旅游纪念品,形成面向国际、国内、旅游三大市场的生产经营新局面。五、十五时期促进北京工业发展的主要工作(一)充分发挥政府的协调服务职能,为工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1.保持首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保持投资稳定增长,为工业发展创造更加广泛的市场;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形成多渠道融资、多主体投资的融资体系,加快首都经济的发展;合理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改善消费环境,拓展消费空间,推进消费信贷,进一步刺激和扩大消费需求。2.继续发展各类市场,维护正常经济秩序。在加强市场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各类有形商品市场,以满足全市各层次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建设各类要素市场,着重发展资金、技术和劳动力市场;努力为各种所有制类型的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清除对非国有经济成分在价格、税收、投融资、市场准入、雇用职工等方面的歧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依法打击走私、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以及其他经济犯罪;推进税费改革,清理整治各种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清理法规、规章中不适应工业发展要求的各项审批制度,简化办事程序,为各种市场主体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3.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的统一管理,离退休人员从企业分离,建立社会化服务管理的新型社会保障体制。(二)改革工业管理体制,培育面向市场的企业主体改变政府对企业的管理方式,逐步过渡到政府通过制定工业发展规划、布局规划引导企业发展,利用国家和地方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对全市工业进行调控和管理。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创造公平环境、规范市场行为、落实各项政策方面。1.理顺现有国有工业系统管理体系。切实取消政府与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认真落实现有工业国有资产授权公司的有关权利和义务。简化政府管理程序,减少政府直接管理企业的职能。2.各类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要走向市场。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整顿,发挥其为市场经济活动服务的作用,使其成为企业之间、企业与科研单位间的纽带和桥梁。3.围绕企业制度创新和规范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在管理体制上,根据政企分开的原则,对现有国有企业负责人实行分类管理。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完善企业决策、执行、监督系统。在领导班子建设上,要逐步建立三个机制:一是引入竞争机制,择优选拔企业经营者;二是建立激励机制,合理确定经营者的收入水平;三是强化约束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国有企业资产的监督。(三)减轻企业负担,提高企业融资能力利用有限的政府资金,从投资者的角度减轻国有企业的部分负担,使其有条件有能力进行投资多元化改造。政府资金将更多的投向社会保障和工业发展环境的建设和完善,为国有企业减负提供服务。1.置换国有企业中的部分土地和设备资源,拿出一定比例置换出的资金用于减轻债务负担,将减负后的企业进行多元投资改造并推向市场。2.合理运用有限的结构调整财力资源,有针对性地培育一些高新技术、有市场前景或新兴产业的开发项目,嫁接到改制过程中的企业中去。3.利用证券市场直接融资。支持各类重点企业通过资产重组等组成上市公司,在境内外资本市场筹集资本金;支持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适当减持部分国有股、增资配股和发行社会公众股。组织具备偿债能力、经营效益良好的国有大型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盘活优质资产,筹集更多的发展资金。(四)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在企业中进一步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体系。采取技术入股、管理入股、技术合作、产学研联合等更加灵活多样的方式,充分利用北京地区的科技资源,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机制和政策环境。1.鼓励企业增加研究和开发资金投入,支持大中型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建设,有重点地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能力和自主开发能力的骨干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导力量。2.建立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并激励创新的分配制度。逐步试行认股权、技术入股权及其他技术参与分配的方式,调动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同时,加强对技术工人的培养和鼓励以保证研发、设计和制造等环节的相互适应。3.建立健全技术创新的投融资体系,加大风险投资的规模和力度。通过建立中介、投资、担保机构,分散技术创新的投资风险。4.把引进技术与自主开发技术结合起来。鼓励企业消化吸收国外技术,同时加强自主开发,逐步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五)抓住机遇,创造氛围,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营造有利环境紧紧抓住国务院《关于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有关问题的批复》这个难得的机遇,积极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1.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建立金融支撑体系。培育以民间资本为主体的高技术产业投融资体制,积极探讨设立开放式的高技术产业创业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公司;逐步完善风险资本的退出机制,通过建立或联接创业板市场,在资本市场公开上市、股权交易、柜台交易、企业拍卖、企业兼并、企业清算、产业资本置换等方式,建立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和退出渠道。2. 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开发人才和智力资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积聚高素质的人才。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吸引本市发展高技术产业所需科技和管理人才;鼓励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的教师、科研人员及在校学生创办高新技术企业或到企业兼职从事技术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通过人才流动实现技术转移;对高新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试行奖励期权、优先权优惠认股等制度,全面落实人力资本参与分配的政策;吸引留学人员携带先进技术成果和管理方法创办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为他们在办理企业登记、人员进出境等方面提供便利,继续建设和完善留学人员创业园。3.加快产权制度改革,促进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支持高新技术企业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建立技术、管理等人力要素参与分配的创新激励制度。鼓励企业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实行股份期权制度。全面落实鼓励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政策,逐步建立民营科技企业贷款担保制度,为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创造融资条件。鼓励民营科技企业平等参与政府计划项目的竞标及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的申报。4.积极发展科技中介机构,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及时制定和施行鼓励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政策及行业规范。加快技术创新服务、技术咨询评估、技术经纪等各种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引导它们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良好服务。进一步培育和健全技术市场。加强重大技术供需信息库及科教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区域中介服务体系,扩大现有技术市场的综合服务能力与范围,逐步实现中介服务的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建立公平竞争的中介服务市场秩序,引导中介机构向市场化、专业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六)创造良好条件,扶植都市型工业的发展1.建立和完善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社会化服务体系。首先,采取多种形式,拓展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推进中小企业在创业板市场的上市工作;加大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的力度,探索和建立中小企业创业、发展和风险投资基金渠道;建立中小企业信用和监管制度,搞好中小企业资信档案,银企联手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其次,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尽快完善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制度,形成比较完善的独立于企业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社会基础和保障。第三,完善中小企业管理制度,改变对中小企业多头管理的现象,发挥中小企业管理机构的服务职能,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服务。2.采取有效措施,促进都市型工业的技术创新。大多数都市型企业属中小型企业,规模小、资金不足、技术力量薄弱。因此,政府在引导都市型工业的技术创新方面要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1)完善支持重点都市型工业行业和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的融资和担保体系;(2)加快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在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集团建立技术中心,为都市型工业企业提供政策咨询、管理咨询、市场信息、技术开发、投资指导、人才培训等服务,同时帮助有条件的企业建立技术开发机构。(3)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利用现有技术和设备为都市型工业企业服务,向都市型工业企业转化科技成果。(4)加强都市型工业的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通讯、网络等技术手段,提高都市型工业企业获取信息的能力;建立都市型工业电子商务平台,为降低都市型工业企业销售成本创造条件。3.对都市型工业的发展进行统一规划。在分析各区、县现有和潜在优势的基础上,都市型工业行业和产品的选择应有所侧重,使各区、县的都市工业形成具有各自特色的重点产品。(七)加大工业空间布局调整力度,为企业搬迁创造良好条件1.积极协调筹措搬迁企业启动资金。探索金融机构等利用土地或其它资产做抵押或质押,通过贷款等方式解决搬迁启动资金。2.进一步落实工业企业搬迁的各项政策。继续执行《北京市推进污染扰民企业搬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施办法》,推动污染扰民企业搬迁。3.规范政策行为,支持工业小区建设。创造良好的搬迁企业入区条件,促进搬迁工作的顺利进行。(八)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促进工业进一步对外开放1.切实改善投资环境,继续加大引进外资力度。按照wto规则的要求,及时调整并完善本市现有外商投资政策法规体系,为外商投资创造稳定、规范、公开的政策环境。各级政府部门要切实转变职能,树立服务意识,简化手续,提高效率,为企业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服务。要注重引进外资的质量,将利用外资的重点引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上。要以引进关键性技术、产品和装备为前提,优先选择有雄厚技术实力的国际大公司同北京优质国有资产合资合作,提高技术增值率。2.优化工业品出口结构,提高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扶持重点行业和出口大户、扩大三资企业出口的同时,积极促进民间出口,积极争取民营科技企业自营进出口权;提高出口产品的档次,扩大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重点发展计算机软件、机电等技术含量高的产品的出口;在继续开发香港、日本、美国和欧共体四大传统出口市场的同时,大力开拓拉丁美洲、非洲等新兴市场。 xxx市十五时期工业发展规划

第四篇:xxx市"十五"时期工业发展规划

2014--2014年是我国实施现代化建设"新三步走"战略目标的起步阶段。根据国家的总体战略目标,xx市提出到2014年率先在全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现代化是首都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对xx的现代化起着强大的支撑作用。在迈向新世纪之际,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及经济知识化和全球化趋势的加快,xx工业既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做好"十五"时期及未来10年北京工业的发展规划,对首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及xx工业发展的需要,特制定本规划。

一、"九五"时期北京工业发展状况

(一)工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九五"时期,xx工业紧紧围绕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一中全会提出的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目标,全面进行国有工业企业的改革和调整,以结构调整为重点,大力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好转。

1.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

1996-2014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9.9%。随着工业的较快发展,工业经济的规模也逐渐扩大,2014年工业增加值达737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30.0%,是xx经济重要支柱之一。

2.产业结构的调整正朝着符合xx经济发展要求的方向发展

"九五"是xx工业发展与调整并重的一段时期,工业经济在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的同时,工业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呈现以下特征: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九五"期间,高新技术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4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213.5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1995年的15.7%增加到28.9%,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从1995年的5.7%增加到8.6%。2014年高新技术产业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群正在形成,一批具有一定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正在迅速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xx工业最重要的增长点。

都市型工业发展势头良好。到1999年底,都市型工业增加值已达117亿元,占全部独立核算工业增加值的18%。仅食品工业的增加值就达到54.1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8.5%。都市型工业的发展不仅为解决城市就业问题提供了一条途径,而且对工业结构的优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主导行业发生变化,重化工行业地位下降。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总产值由1995年占工业总产值的10%提高到1999年的26.3%,取代黑色冶金冶炼及压延业而居各行业之首,成为北京工业的龙头行业?quot;八五"时期的一些优势行业的地位则呈下降趋势,如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工业总产值1995年占整个工业的14.5%,1999年则下降到7%;石油加工及炼焦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也由1995年的9%下降到1999年的6.7%;纺织业、普通机械制造业等占的比重也有所下降。通过"九五"期间的发展和调整,一批符合xx经济发展要求的行业呈现较快增长,不适应首都经济发展要求的行业,其发展速度趋缓,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

3.国有企业改革脱困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整体经济效益明显好转

"九五"期间,全市工业围绕中央提出的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目标,全面进行国有工业企业的改革和调整,国有企业扭亏脱困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整体经济效益明显好转。列入国家经贸委动态监控目标的400户国有及国有控股的大中型企业亏损面逐月下降,到2014年底降到20%以下;列入国家经贸委静态考核目标的114户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亏损企业已有92户扭亏为盈或通过破产兼并销号,扭亏面达80.7%。一批企业面对困境,依靠自身努力,靠改革、改组、改制和加强管理,最终走出了困境。

4.工业布局调整步伐加快

"九五"期间本市加快了工业布局调整的步伐。一方面加快了工业开发区、试验区、工业园区的建设,另一方面加强了对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加大了城区工业企业搬迁的工作力度。

五年来,xx市开发区、试验区、工业园区发展迅速,已成为xx工业企业的主要发展地,截止到2014年,xx经济技术开发区批准入区企业817家,总投资223亿元;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试验区入区企业2461家;十个市级工业园区入区企业2249家,总投资275亿元。电子城、建材城等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呈现勃勃发展生机。

以1995年《xx市实施污染扰民企业搬迁办法》的发布和实施为标志,全市工业企业搬迁工作进入了搬迁与企业的资产重组相岷稀⒂肫笠档牟方峁沟髡嘟岷稀⒂肴械墓ひ挡季值髡嘟岷衔卣鞯男陆锥巍?000年又公布了《工业布局调整规划》以及《北京市四环路内工业企业搬迁方案》。五年间共办理转让项目59项,转让占地面积171.8万平方米,协议转让总金额95.6亿元。工业布局结构的合理调整,不仅为工业利用级差地租,盘活资产存量起了重要作用,还对治理城市污染和有效利用能源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为加快建筑业的发展、促进金融、贸易、商业等第三产业发展及中心城区的繁荣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5.工业对外开放取得新的进展

工业利用外资取得突出成就。到1999年底,全市已有独立核算三资工业企业2692家,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已有150家在京投资。1999年独立核算三资工业企业销售收入达785亿元,占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的37.7%;增加值222.8亿元,占全市独立核算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1997年的28.1%上升到1999年的35.1%。三资企业已成为拉动我市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之一。

工业走向国际市场的步伐有所加快。2014年全市工业完成出口产值310.1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比重的13.6%,比1995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

(二)工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小而弱"的特征比较突出,整体竞争力不强

&nbs

子信息产业将获得更大的发展?quot;十五"期间,电子信息产业将以建设北京软件产业基地和北方微电子基地为突破口,形成以软件产业和系统集成业为先导、以计算机产业和现代通讯业为支撑、以微电子产业和视听产业为基础的发展格局,使北京成为全国乃至亚洲最重要的电子产品研发和生产基地。预计到~年电子信息产业工业产值达到1360亿元。

重点发展技术:

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视听技术、存储技术、通信技术等。

重点发展领域:

微型计算机、服务器、新型计算机外部设备、移动计算设备、计算机软件、电子商务、接入网及相关设备、网络信息安全产品、网络硬件和系统集成、大规模集成电路、液晶器件、数字彩电及发射设备和节目制作系统、移动通信网络技术设备、光通信传输设备等。

生物工程和新医药产业:

生物工程和新医药产业是北京工业中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点,"十五"期间,以建设"北京生物工程及新医药基地"为突破口,重点培育生物工程和新医药产业发展壮大。预计到~年工业产值将达150亿元左右。

重点发展技术:

生物芯片技术、医药生物工程技术、基因重组技术、基因治疗技术、新医药设计与筛选技术、制剂技术、新型植物药有效成分提取技术、农业生物工程技术、轻工食品生物工程技术等。

重点发展领域:

重大疾病治疗新药、生物芯片、中药新品种、新型制剂、天然药物提娶细胞免疫治疗、单克隆抗体诊断试剂、基因工程药物、转基因农作物、动植物生物反应器、胚胎工程等。

光机电一体化产业:

光机电一体化是支撑高新技术产业各行业的基础性产业。北京光机电一体化产业主要体现在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预计到~年工业产值达到240亿元。

重点发展技术:

光电子技术、数控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柔性制造技术、精密成型加工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工业过程控制技术、自动化仪表技术等。

重点发展领域:

普及型加工中心和数控机床、液压和气动技术产品、机器人、激光加工设备、先进印刷机械、光学仪器、分散控制系统及智能化仪表、新一代医用治疗诊断仪器、电力电子器件、数码照相机等。

新材料产业:

北京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适应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发展的产品。预计到~年工业产值达到75亿元。

重点发展技术:

高纯材料技术、高性能合金技术、稀土材料和应用技术、金属特种加工技术、特种硅酸盐技术、工程塑料技术、复合技术、纳米技术。

重点发展领域:

稀土永磁材料、新型复合材料、非线性晶体、金刚石材料和工具、新型工程塑料、高纯试剂、单晶硅和化合物半导体材料、高温超导线材、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等。

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产业:

北京具有人才、设备制造、工程运营管理的优势,极具发展环保产业的潜力。"十五"期间,北京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将处于产业化起步期。预计到~年,工业产值达到为50亿元。

重点发展技术:

大气污染防治技术、水体污染防治技术、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技术、噪声污染防治技术、节能技术和工艺、新能源的利用和开发技术等。

重点发展领域:

清洁燃料车及相关产品、燃料电池、汽车尾气净化装置、烟气脱硫除尘工艺及成套设备、水煤浆制备及燃烧技术和成套设备、城市污水处理成套工艺设备、太阳能利用系统、环境监测仪器仪表等。

2.重点实施的十项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十五"时期和到2014年,北京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将采取政府引导、市场为主体、吸引全社会资源投入的方式,重点推进10个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将北京建成全国最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确保高新技术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1)北京软件产业基地。主要由中关村国家级软件园及中国科学院软件园、清华大学软件园、北大方正软件园、北大青鸟软件园、中软软件园、上地软件园、北工大亦庄软件园等组成,"十五"期间要继续完善软件园区的法律法规环境和配套市政设施,全面落实xx颁布的"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促进软件产业基地尽快形成规模,巩固在国内的领先地位,广泛开拓和占据国际软件市常

(2)北方微电子产业基地。由集成电路工艺技术研发中心、集成电路设计公司、集成电路设备材料研制生产中心和集成电路生产基地组成?quot;十五"时期建设5-8条8英寸0.25微米以上水平的生产线;依托有关科研院所的研究力量,通过10年的发展,建立起国内研发设计水平最高、生产能力最强的微电子研究开发和生产基地之一。

(3)电子及通讯产业基地。依托诺基亚、爱立信、西门子等国际著名大企业在北京的合资企业,支持企业在酒仙桥电子城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庄)建设北京通信产品生产基地,形成地域集群优势,保持北京在全国的持续领先地位。

(4)计算机及网络产品产业基地。以中关村为中心,有重点地实施技术跨越战略,选择高性能计算机和笔记型计算机产品设计与生产、网络系统集成和高速数据传输网等核心技术,集中力量进行攻关。将北京建成计算机及网络产品研发及生产基地,进一步巩固北京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5)纳米材料产业

基地。依托中科院、北大、清华等研究院所和大专院校技术支撑,以西三旗等为重点区域,建设纳米科技园,培育和推动纳米技术产业化,重点完成纳米磁性材料、纳米金刚石、碳纳米材料及纳米生物医用材料等产品的相关研究及产业化工程,建立北京在这一领域的领先地位,带动北京乃至全国新材料产业的创新和革命。

(6)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基地。利用北京的存量资源和科技优势,改善光机电一体化发展的软、硬环境,重点发展光电子产品、先进制造系统、自控系统、电力电子、医用电子设备、印刷系统、数码照相机等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将北京地区建成国家的光机电一体化产品研发和生产基地。

(7)生物工程及新医药基地。建设以北大生物城、亦庄药谷、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和京西生物医药科技园为支撑的北京生物工程及新医药产业基地,建立健全各项配套条件,大力招商引资。重点实施生物芯片、甲肝疫苗、盐酸那曲酮、医用加速器、人血液代用品等产业化工程,将北京建设成国家级产业基地。

(8)燃料电池研发生产基地。依托北京高校和研究院的科研优势,抓住机遇,在北京率先建立新型燃料电池研发生产基地,为新型燃料电池研发生产创造条件。前期的主导产品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汽车用电池、手机用微型电池),随着技术的进步,逐步将燃料电池发展成一种产业化的新型清洁能源,并向其它领域推广发展。与此同时,根据主导产品的开发进程还将逐步开展催化剂、储氢材料、质子交换膜材料的国产化及膜电极等基础材料的研究。

(9)高清晰度数字电视产业基地。积极配合国家数字高清晰度电视系统工程推进计划,紧紧抓住市场需求,结合本地优势,发展北京高清晰度数字电视产业,在新的起点上,形成北京的产业优啤v氐惴⒄菇谀恐谱鳌⑿藕欧⑸洹⒔邮丈璞傅牟祷垢咔逦仁值缡酉低彻こ滩芳肮刹酚薪峡斓姆⒄埂?br>(10)液晶显示产品产业化基地。依托北京东方电子集团、长城集团等骨干企业,引进和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和制造工艺,建设北京液晶显示产品生产基地,在国内领先实现产业优势,率先占领国内市常

(二)重点改造优势传统产业

1.重点升级改造领域

机械、汽车、冶金、石化、建材是工业中五大优势传统产业。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对这些行业进行重点改造升级是"十五"期间工业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任务。

机械行业:要充分利用实施全市工业布局调整的契机,把能耗高、污染重效率低的生产企业和落后生产工艺坚决外迁或淘汰,抓紧进行产业结构和行业结构的整体优化和升级。在现有行业结构格局的基础上,逐步向产品轻型化、生产工艺先进化、技术装备精良化、产品高附加值化、生产过程无污染化的方向调整。重点发展印刷机械、工程机械、数控机床三大主机行业。

汽车行业:通过资产重组,对全市汽车制造企业进行优化升级改造,以体制整合为发展基础,抓住机遇,积极利用现有生产能力进行产品升级换代,培育新的主导车型,形成面向新世纪的新增长点。加大加快对换代越野车等新型汽车技术改造项目的投入,同时开发多功能新型燃料环保汽车。到~年,汽车工业要摆脱困境,重新走上稳步发展的轨道。

冶金行业:继续按照降低总量、改善品种、增加效益、降低能耗水耗、减少污染的原则进行调整。搬迁部分污染严重的生产工序,"十五"时期将钢的生产规模逐步调减到600万吨以下,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发展钢材精品,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石化行业:加强燕山石化与北化集团之间的资产重组及整合,围绕提高综合竞争力开展优化产品结构、加强技术改造、治理环境污染和节能降耗工作。要发挥整体优势和规模优势,以乙烯产品为龙头,大幅提高高附加值、深加工产品的比重,大力发展乙烯下游高附加值产品、精细化学品、工程塑料、合成橡胶等产品,限期淘汰落后的产品及工艺。

建材行业:坚持控制总量、调整结构的产业政策,重点完成建材功能化改造工程,以发展高标号水泥、高档装饰装修材料及新型建材为方向,提高新型建材产品在行业中的比例,完成从传统建材向新型建材的优化升级。并通过引进技术和自主开发,发展高新技术建筑材料。重点改造区县工艺落后的建材企业,淘汰小水泥、黏土砖瓦、木材初级加工等传统建材生产工艺及产品,继续做好现有水泥、玻璃、木材加工、陶瓷等行业的环境保护和节能降耗工作。

2.重点实施十项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工程

"十五"时期起步实施10项重点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工程,提高北京工业的制造技术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构建21世纪的现代制造业的框架。

(1)首钢优化改造工程。配合首都环境治理工程,压缩钢铁生产能力,实施区域联合。两年内压缩200万吨钢铁生产能力,有序迁出钢铁生产中的烧结、炼焦等前工序生产能力,通过技术改造实现清洁化生产和钢材产品的升级换代,同时积极发展微电子、机器人等非钢高技术产业。力争用十年时间完成重组改造和产业重心转移。

(2)燕化百万吨级乙烯扩建改造工程。"十五"时期通过技术改造和填平补齐,使燕化集团乙烯生产能力达到100万吨;对下游产品进一步调整改造,合理利用资源,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企业的竞争力;加大科技投入,利用先进技术改造生产工艺,减少污染、节能降耗,实现清洁生产。到"十五"末,力争实现工业总产值比"九五"末期有较大幅度增长。

(3)新型越野、环保汽车开发改造工程。以全面推进北京第二代轻型越野车(多用途车)为契机,通过优质资产重组和以产品为纽带的协作配套,实现北京汽车工业的整合,在国内保持北京越野车的生产优势。要积极盘活土地资源,加大适合中国市场的新型越野车的投入,加强开发和售后服务,迅速将产品投向市常到"十五"末期达到年产3万辆-+新型越野车产量,逐步替代目前的2014系列越野车。同时积极

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清理法规、规章中不适应工业发展要求的各项审批制度,简化办事程序,为各种市场主体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

3.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的统一管理,离退休人员从企业分离,建立社会化服务管理的新型社会保障体制。

(二)改革工业管理体制,培育面向市场的企业主体

改变政府对企业的管理方式,逐步过渡到政府通过制定工业发展规划、布局规划引导企业发展,利用国家和地方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对全市工业进行调控和管理。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创造公平环境、规范市场行为、落实各项政策方面。

1.理顺现有国有工业系统管理体系。切实取消政府与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认真落实现有工业国有资产授权公司的有关权利和义务。简化政府管理程序,减少政府直接管理企业的职能。

2.各类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要走向市常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整顿,发挥其为市场经济活动服务的作用,使其成为企业之间、企业与科研单位间的纽带和桥梁。

3.围绕企业制度创新和规范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在管理体制上,根据政企分开的原则,对现有国有企业负责人实行分类管理。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完善企业决策、执行、监督系统。在领导班子建设上,要逐步建立三个机制:一是引入竞争机制,择优选拔企业经营者;二是建立激励机制,合理确定经营者的收入水平;三是强化约束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国有企业资产的监督。

(三)减轻企业负担,提高企业融资能力

利用有限的政府资金,从投资者的角度减轻国有企业的部分负担,使其有条件有能力进行投资多元化改造。政府资金将更多的投向社会保障和工业发展环境的建设和完善,为国有企业减负提供服务。

1.置换国有企业中的部分土地和设备资源,拿出一定比例置换出的资金用于减轻债务负担,将减负后的企业进行多元投资改造并推向市常

2.合理运用有限的结构调整财力资源,有针对性地培育一些高新技术、有市场前景或新兴产业的开发项目,嫁接到改制过程中的企业中去。

3.利用证券市场直接融资。支持各类重点企业通过资产重组等组成上市公司,在境内外资本市场筹集资本金;支持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适当减持部分国有股、增资配股和发行社会公众股。组织具备偿债能力、经营效益良好的国有大型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盘活优质资产,筹集更多的发展资金。

(四)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快技术创新步伐

在企业中进一步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体系。采取技术入股、管理入股、技术合作、产学研联合等更加灵活多样的方式,充分利用北京地区的科技资源,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机制和政策环境。

1.鼓励企业增加研究和开发资金投入,支持大中型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建设,有重点地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能力和自主开发能力的骨干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导力量。

2.建立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并激励创新的分配制度。逐步试行认股权、技术入股权及其他技术参与分配的方式,调动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同时,加强对技术工人的培养和鼓励以保证研发、设计和制造等环节的相互适应。

3.建立健全技术创新的投融资体系,加大风险投资的规模和力度。通过建立中介、投资、担保机构,分散技术创新的投资风险。

4.把引进技术与自主开发技术结合起来。鼓励企业消化吸收国外技术,同时加强自主开发,逐步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五)抓住机遇,创造氛围,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营造有利环境

紧紧抓住xx《关于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有关问题的批复》这个难得的机遇,积极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

1.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建立金融支撑体系。培育以民间资本为主体的高技术产业投融资体制,积极探讨设立开放式的高技术产业创业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公司;逐步完善风险资本的退出机制,通过建立或联接创业板市场,在资本市场公开上市、股权交易、柜台交易、企业拍卖、企业兼并、企业清算、产业资本置换等方式,建立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和退出渠道。

2.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开发人才和智力资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积聚高素质的人才。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吸引本市发展高技术产业所需科技和管理人才;鼓励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的教师、科研人员及在校学生创办高新技术企业或到企业兼职从事技术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通过人才流动实现技术转移;对高新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试行奖励期权、优先权优惠认股等制度,全面落实人力资本参与分配的政策;吸引留学人员携带先进技术成果和管理方法创办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为他们在办理企业登记、人员进出境等方面提供便利,继续建设和完善留学人员创业园。

3.加快产权制度改革,促进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支持高新技术企业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建立技术、管理等人力要素参与分配的创新激励制度。鼓励企业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实行股份期权制度。

全面落实鼓励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政策,逐步建立民营科技企业贷款担保制度,为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创造融资条件。鼓励民营科技企业平等参与政府计划项目的竞标及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的申报。

4.积极发展科技中介机构,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及时制定和施行鼓励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政策及行业规范。加快技术创新服务、技术咨询评估、技术经纪等各种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引导它们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良好服务。

进一步培育和健全技术

市常加强重大技术供需信息库及科教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区域中介服务体系,扩大现有技术市场的综合服务能力与范围,逐步实现中介服务的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建立公平竞争的中介服务市场秩序,引导中介机构向市场化、专业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

(六)创造良好条件,扶植都市型工业的发展

1.建立和完善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社会化服务体系。首先,采取多种形式,拓展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推进中小企业在创业板市场的上市工作;加大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的力度,探索和建立中小企业创业、发展和风险投资基金渠道;建立中小企业信用和监管制度,搞好中小企业资信档案,银企联手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其次,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尽快完善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制度,形成比较完善的独立于企业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社会基础和保障。第三,完善中小企业管理制度,改变对中小企业多头管理的现象,发挥中小企业管理机构的服务职能,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服务。

2.采取有效措施,促进都市型工业的技术创新。大多数都市型企业属中小型企业,规模孝资金不足、技术力量薄弱。因此,政府在引导都市型工业的技术创新方面要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1)完善支持重点都市型工业行业和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的融资和担保体系;(2)加快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在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集团建立技术中心,为都市型工业企业提供政策咨询、管理咨询、市场信息、技术开发、投资指导、人才培训等服务,同时帮助有条件的企业建立技术开发机构。(3)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利用现有技术和设备为都市型工业企业服务,向都市型工业企业转化科技成果。(4)加强都市型工业的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通讯、网络等技术手段,提高都市型工业企业获取信息的能力;建立都市型工业电子商务平台,为降低都市型工业企业销售成本创造条件。

3.对都市型工业的发展进行统一规划。在分析各区、县现有和潜在优势的基础上,都市型工业行业和产品的选择应有所侧重,使各区、县的都市工业形成具有各自特色的重点产品。

(七)加大工业空间布局调整力度,为企业搬迁创造良好条件

1.积极协调筹措搬迁企业启动资金。探索金融机构等利用土地或其它资产做抵押或质押,通过贷款等方式解决搬迁启动资金。

2.进一步落实工业企业搬迁的各项政策。继续执行《北京市推进污染扰民企业搬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施办法》[(99)京经规划字第200号],推动污染扰民企业搬迁。

3.规范政策行为,支持工业小区建设。创造良好的搬迁企业入区条件,促进搬迁工作的顺利进行。

(八)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促进工业进一步对外开放

1.切实改善投资环境,继续加大引进外资力度。按照wto规则的要求,及时调整并完善本市现有外商投资政策法规体系,为外商投资创造稳定、规范、公开的政策环境。各级政府部门要切实转变职能,树立服务意识,简化手续,提高效率,为企业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服务。要注重引进外资的质量,将利用外资的重点引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上。要以引进关键性技术、产品和装备为前提,优先选择有雄厚技术实力的国际大公司同北京优质国有资产合资合作,提高技术增值率。

2.优化工业品出口结构,提高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扶持重点行业和出口大户、扩大三资企业出口的同时,积极促进民间出口,积极争取民营科技企业自营进出口权;提高出口产品的档次,扩大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重点发展计算机软件、机电等技术含量高的产品的出口;在继续开发香港、日本、美国和欧共体四大传统出口市场的同时,大力开拓拉丁美洲、非洲等新兴市常

第五篇:xxx市"十五"时期工业发展规划

2014--2014年是我国实施现代化建设"新三步走"战略目标的起步阶段。根据国家的总体战略目标,xx市提出到2014年率先在全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现代化是首都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对xx的现代化起着强大的支撑作用。在迈向新世纪之际,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及经济知识化和全球化趋势的加快,xx工业既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做好"十五"时期及未来10年北京工业的发展规划,对首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及xx工业发展的需要,特制定本规划。

一、"九五"时期北京工业发展状况

(一)工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九五"时期,xx工业紧紧围绕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一中全会提出的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目标,全面进行国有工业企业的改革和调整,以结构调整为重点,大力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好转。

1.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

2.产业结构的调整正朝着符合xx经济发展要求的方向发展

"九五"是xx工业发展与调整并重的一段时期,工业经济在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的同时,工业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呈现以下特征:

都市型工业发展势头良好。到1999年底,都市型工业增加值已达117亿元,占全部独立核算工业增加值的18%。仅食品工业的增加值就达到54.1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8.5%。都市型工业的发展不仅为解决城市就业问题提供了一条途径,而且对工业结构的优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国有企业改革脱困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整体经济效益明显好转

4.工业布局调整步伐加快

"九五"期间本市加快了工业布局调整的步伐。一方面加快了工业开发区、试验区、工业园区的建设,另一方面加强了对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加大了城区工业企业搬迁的工作力度。

以1995年《xx市实施污染扰民企业搬迁办法》的发布和实施为标志,全市工业企业搬迁工作进入了搬迁与企业的资产重组相岷稀⒂肫笠档牟方峁沟髡嘟岷稀⒂肴械墓ひ挡季值髡嘟岷衔卣鞯男陆锥巍?000年又公布了《工业布局调整规划》以及《北京市四环路内工业企业搬迁方案》。五年间共办理转让项目59项,转让占地面积171.8万平方米,协议转让总金额95.6亿元。工业布局结构的合理调整,不仅为工业利用级差地租,盘活资产存量起了重要作用,还对治理城市污染和有效利用能源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为加快建筑业的发展、促进金融、贸易、商业等第三产业发展及中心城区的繁荣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5.工业对外开放取得新的进展

工业走向国际市场的步伐有所加快。2014年全市工业完成出口产值310.1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比重的13.6%,比1995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

(二)工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小而弱"的特征比较突出,整体竞争力不强

北京工业中不仅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更缺乏小巨人式的小企业群体。在众多的小型企业中,普通小型加工企业仍占主要地位,缺乏"小而强、小而活"的高技术型企业,使得北京的小型企业缺乏活力,困扰着北京工业的发展。"小而弱"的结构若不改变将使北京工业很难承受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竞争压力。

2.高能耗、高水耗、高排放的行业所占比重仍保持在较高水平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是北京工业中能源及水资源消耗大户,三行业总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仍占有19%的比重。1999年全市工业用新水补给量7.58亿立方米中,这三个行业所消耗的比重占37%,三行业合计能源消费量1691亿吨标准煤,占全部工业的71.9%。另外,北京工业中还有一些严重污染环境的工艺和产品,如小水泥、小石灰窑、小冶炼、小电镀、小农药及小化肥等,对城市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3.工业空间布局仍然与首都的城市功能不相适应

4.部分国有企业机制转换较为缓慢

经过"九五"时期的努力,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工作取得了初步进展,但也遇到很多问题和困难,包括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问题、政府职能转换、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和市场竞争环境以及企业历史负担过重、法人治理结构不规范等,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导致部分国有企业机制转换较为缓慢。

二、"十五"时期北京工业发展环境

(一)工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1.北京工业面临改善发展环境和保障条件的挑战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经济摆脱了短缺的局面,全面出现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历史性转变。随着商品短缺状况的基本结束及经济发展体制环境的变化,地区间工业发展的竞争将从企业之间的竞争延伸到各地区发展环境和保障条件的竞争。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将使北京的工业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2.经济全球化将使北京工业的发展面临国际竞争的挑战

随着中国经济参与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北京市工业面临的竞争局面也将发生很大的变化。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北京工业将直接面对国际大公司、大企业竞争。北京工业中技术含量较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弱,在加入wto后受冲击最大。由于首都城市功能的限制,北京工业只能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这种国际竞争激烈产业直接碰撞的状况,是"十五"时期北京工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之一。

3.资源和环境因素对工业发展的挑战

首都经济要求北京必须发展节约资源、能源、以保护环境为前提的工业行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但目前工业中石油化工、冶金、建材、电力热力等行业仍然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工业结构中占地多、耗水多、能耗高、"三废"排放量大的行业所占比重仍然较高这一事实与首都经济发展目标之间的矛盾,也是"十五"期间工业发展面临的另一项挑战。

(二)工业发展的机遇

1.对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需求的日益增加为北京发展高科技产业提供了市场和发展机遇

我国的生产能力过剩明显呈低层次状态。一方面许多质量低、与市场需求不符的产品滞销积压,另一方面,部分高技术产品市场畅销,需求加大,特别是一些适应现代生产和消费的产品仍有较大需求空间。这种状况为北京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良好的发展机遇。

2.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建设和开发为北京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1999年6月国务院转发《关于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有关问题的批复》后,市政府已经推出了一系列对中关村科技园区新的支持政策,这些政策措施将对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发展壮大将对本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产生强大的辐射和促进作用。

3.加入wto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也为北京工业走出去提供了机遇

中国加入wto后,也为北京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机遇:成员国之间消除了贸易壁垒,有利于扩大企业出口;进口关税降低,有利于企业的原材料进口和设备更新;加入wto后外商投资环境将大大改善,法律的透明和国民待遇的实现,为外商来京投资打开了广阔的通道。

三、"十五"时期北京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

(一)指导思想

"十五"时期,北京工业要继续深入贯彻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围绕首都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目标,以国家重点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发展为契机,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提高产业竞争力为核心,重构新的产业群体,实现工业同现代化的首都协调发展。

(二)发展目标

1.总体发展目标

"十五"时期,力争用五年的时间基本实现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形成高新技术产业更强、传统产业更优、都市型工业更发达的发展局面;企业改革基本到位,企业结构合理,形成一批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及一大批有特点和优势的中小型企业;加大工业布局调整力度,环京高新技术产业带初步形成。通?quot;十五"和未来十年的发展和调整,全面提高北京工业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

2.具体发展目标

(2)产业结构调整目标:通过"十五"时期的发展,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以优化改造后的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以都市型工业为重要补充的新型产业结构。高新技术产业保持20%的增长速度,2014年增加值达到520亿元左右,占工业增加值的40%左右;都市型工业的增长速度预计为15%,2014年增加值将达到260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20%左右;除高新技术产业及都市型工业外的其他产业的增加值520元左右,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40%左右。

(3)产业布局调整目标:"十五"末期基本建成国家级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关村科技园及十个市级工业园区,基本形成环城高新技术产业带;四环路内工业企业生产部分基本实施搬迁改造,到2014年腾出约600万平方米的工业用地,使四环路内工业企业的占地面积从目前的8.74%降低到7%,保留的7%用地中主要发展企业研发和销售业务,以及部分都市型工业。

通过"十五"和到2014年的调整,初步形成层次清晰比较合理的工业布局:

规划市区:重点发展工业营销、企业研究开发机构及部分都市型工业;

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科技成果孵化和辐射基地、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成北京现代制造业的窗口基地;

市级及区县工业园区:建设成北京现代化工业的主要基地。

(三)发展战略

1.实施结构调整战略,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抓住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的良好契机调整工业结构,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带动工业结构的整体优化和升级。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积极培育有巨大发展潜力的生物工程及新医药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使之成为北京工业中新的支柱。同时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现有产业,促进传统产业信息化,实施传统工业改造升级工程,大力振兴现代制造业。

"十五"时期工业结构调整战略的重点是建设十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实施十项传统产业升级改造重点工程。

2.实施技术创新战略,提高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继续创造鼓励技术创新的体制和政策环境,推动工业企业的技术进步,实现技术创新的主体从政府向企业的转变,全面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实现从主要依靠技术引进到引进、消化、吸收、自主开发并重的转变,形成以技术创新求生存、求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机制,提高工业总体竞争能力。

"十五"时期,工业技术创新战略的重点是实施五项工程:实施"带动"工程,发挥中关村科技园区、"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及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的带动作用;实施"双百"技术改造工程,加大企业技术进步的投入力度;实施"嫁接"工程,建立产学研联合的快速通道,实现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的嫁接;实施"引进"工程,利用国外先进技术提升工业剑皇凳?quot;换代"工程,大力推进工业技术更新,淘汰落后生产力、工艺及技术。

3.实施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十五"时期,北京工业将按照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八届三次会议的部署,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深化企业改革,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推进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一是使国有资本从一般加工工业等竞争性领域有序退出;二是使国有经济向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三是改善工业投资环境,通过投资引导和环境保障等推动工业经济的发展。

4.实施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优化工业布局

围绕将首都建成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优化工业空间布局。优先发展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和市级工业园区,加快三、四环路内工业企业搬迁工作的步伐。同时,对全市工业企业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推进清洁生产工艺,推广节能降耗技术,在控制总量前提下,降低单位产值的污染物排放量和能源消耗量,使工业在首都这个特定环境下实现可持续发展。

5.实施"抓大扶小"战略,加快企业组织结构调整

继续落实好"抓大"战略,培育带动全市工业发展的龙头企业。政府在一些有优势和发展前景的行业领域重点扶植大型企业集团,树立北京的品牌形象,使大企业在全市工业产品升级换代的进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为中小企业创造宽松平等的竞争和发展环境,扶植"小而强、小而活"的新机制中小企业。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加快现有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十五"时期基本完成集体企业、国有小企业、乡镇企业的产权改革。结合首都资源特点重点扶植和发展5类中小型企业:以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支撑的技术密集型中小型企业;以软件开发为代表的计算机应用服务型中小企业;以生产环保产品及资源综合利用为主的环保型中小企业;能够广泛吸收就业、为满足现代城市功能服务的都市工业型中小企业;提高农村工业化水平的乡镇中小企业。

四、"十五"时期北京工业发展重点

(一)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1.重点发展领域

"十五"时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要以首都科研实力为依托,以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和新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等五个产业为重点领域,以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为骨干,加快实现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力争高新技术产业在总体水平、科研开发水平、产品技术水平、企业经营水平等方面保持全国领先地位。

电子信息产业: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工业化与信息化更加密不可分,信息技术向更广阔的应用领域渗透,电子信息产业将获得更大的发展?quot;十五"期间,电子信息产业将以建设北京软件产业基地和北方微电子基地为突破口,形成以软件产业和系统集成业为先导、以计算机产业和现代通讯业为支撑、以微电子产业和视听产业为基础的发展格局,使北京成为全国乃至亚洲最重要的电子产品研发和生产基地。预计到2014年电子信息产业工业产值达到1360亿元。

重点发展技术:

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视听技术、存储技术、通信技术等。

重点发展领域:

微型计算机、服务器、新型计算机外部设备、移动计算设备、计算机软件、电子商务、接入网及相关设备、网络信息安全产品、网络硬件和系统集成、大规模集成电路、液晶器件、数字彩电及发射设备和节目制作系统、移动通信网络技术设备、光通信传输设备等。

生物工程和新医药产业:

生物工程和新医药产业是北京工业中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点,"十五"期间,以建设"北京生物工程及新医药基地"为突破口,重点培育生物工程和新医药产业发展壮大。预计到2014年工业产值将达150亿元左右。

重点发展技术:

生物芯片技术、医药生物工程技术、基因重组技术、基因治疗技术、新医药设计与筛选技术、制剂技术、新型植物药有效成分提取技术、农业生物工程技术、轻工食品生物工程技术等。

重点发展领域:

重大疾病治疗新药、生物芯片、中药新品种、新型制剂、天然药物提取、细胞免疫治疗、单克隆抗体诊断试剂、基因工程药物、转基因农作物、动植物生物反应器、胚胎工程等。

光机电一体化产业:

光机电一体化是支撑高新技术产业各行业的基础性产业。北京光机电一体化产业主要体现在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预计到2014年工业产值达到240亿元。

重点发展技术:

光电子技术、数控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柔性制造技术、精密成型加工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工业过程控制技术、自动化仪表技术等。

重点发展领域:

普及型加工中心和数控机床、液压和气动技术产品、机器人、激光加工设备、先进印刷机械、光学仪器、分散控制系统及智能化仪表、新一代医用治疗诊断仪器、电力电子器件、数码照相机等。

新材料产业:

北京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适应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发展的产品。预计到2014年工业产值达到75亿元。

重点发展技术:

高纯材料技术、高性能合金技术、稀土材料和应用技术、金属特种加工技术、特种硅酸盐技术、工程塑料技术、复合技术、纳米技术。

重点发展领域:

稀土永磁材料、新型复合材料、非线性晶体、金刚石材料和工具、新型工程塑料、高纯试剂、单晶硅和化合物半导体材料、高温超导线材、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等。

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产业:

北京具有人才、设备制造、工程运营管理的优势,极具发展环保产业的潜力。"十五"期间,北京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将处于产业化起步期。预计到2014年,工业产值达到为50亿元。

重点发展技术:

大气污染防治技术、水体污染防治技术、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技术、噪声污染防治技术、节能技术和工艺、新能源的利用和开发技术等。

重点发展领域:

清洁燃料车及相关产品、燃料电池、汽车尾气净化装置、烟气脱硫除尘工艺及成套设备、水煤浆制备及燃烧技术和成套设备、城市污水处理成套工艺设备、太阳能利用系统、环境监测仪器仪表等。

2.重点实施的十项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十五"时期和到2014年,北京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将采取政府引导、市场为主体、吸引全社会资源投入的方式,重点推进10个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将北京建成全国最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确保高新技术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1)北京软件产业基地。主要由中关村国家级软件园及中国科学院软件园、清华大学软件园、北大方正软件园、北大青鸟软件园、中软软件园、上地软件园、北工大亦庄软件园等组成,"十五"期间要继续完善软件园区的法律法规环境和配套市政设施,全面落实国务院颁布的"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促进软件产业基地尽快形成规模,巩固在国内的领先地位,广泛开拓和占据国际软件市场。

(2)北方微电子产业基地。由集成电路工艺技术研发中心、集成电路设计公司、集成电路设备材料研制生产中心和集成电路生产基地组成?quot;十五"时期建设5-8条8英寸0.25微米以上水平的生产线;依托有关科研院所的研究力量,通过10年的发展,建立起国内研发设计水平最高、生产能力最强的微电子研究开发和生产基地之一。

(3)电子及通讯产业基地。依托诺基亚、爱立信、西门子等国际著名大企业在北京的合资企业,支持企业在酒仙桥电子城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庄)建设北京通信产品生产基地,形成地域集群优势,保持北京在全国的持续领先地位。

(4)计算机及网络产品产业基地。以中关村为中心,有重点地实施技术跨越战略,选择高性能计算机和笔记型计算机产品设计与生产、网络系统集成和高速数据传输网等核心技术,集中力量进行攻关。将北京建成计算机及网络产品研发及生产基地,进一步巩固北京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5)纳米材料产业基地。依托中科院、北大、清华等研究院所和大专院校技术支撑,以西三旗等为重点区域,建设纳米科技园,培育和推动纳米技术产业化,重点完成纳米磁性材料、纳米金刚石、碳纳米材料及纳米生物医用材料等产品的相关研究及产业化工程,建立北京在这一领域的领先地位,带动北京乃至全国新材料产业的创新和革命。

(6)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基地。利用北京的存量资源和科技优势,改善光机电一体化发展的软、硬环境,重点发展光电子产品、先进制造系统、自控系统、电力电子、医用电子设备、印刷系统、数码照相机等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将北京地区建成国家的光机电一体化产品研发和生产基地。

(7)生物工程及新医药基地。建设以北大生物城、亦庄药谷、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和京西生物医药科技园为支撑的北京生物工程及新医药产业基地,建立健全各项配套条件,大力招商引资。重点实施生物芯片、甲肝疫苗、盐酸那曲酮、医用加速器、人血液代用品等产业化工程,将北京建设成国家级产业基地。

(8)燃料电池研发生产基地。依托北京高校和研究院的科研优势,抓住机遇,在北京率先建立新型燃料电池研发生产基地,为新型燃料电池研发生产创造条件。前期的主导产品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汽车用电池、手机用微型电池),随着技术的进步,逐步将燃料电池发展成一种产业化的新型清洁能源,并向其它领域推广发展。与此同时,根据主导产品的开发进程还将逐步开展催化剂、储氢材料、质子交换膜材料的国产化及膜电极等基础材料的研究。

(9)高清晰度数字电视产业基地。积极配合国家数字高清晰度电视系统工程推进计划,紧紧抓住市场需求,结合本地优势,发展北京高清晰度数字电视产业,在新的起点上,形成北京的产业优啤v氐惴⒄菇谀恐谱鳌⑿藕欧⑸洹⒔邮丈璞傅牟祷垢咔逦仁值缡酉低彻こ滩芳肮刹酚薪峡斓姆⒄埂?br>

(10)液晶显示产品产业化基地。依托北京东方电子集团、长城集团等骨干企业,引进和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和制造工艺,建设北京液晶显示产品生产基地,在国内领先实现产业优势,率先占领国内市场。

(二)重点改造优势传统产业

1.重点升级改造领域

机械、汽车、冶金、石化、建材是工业中五大优势传统产业。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对这些行业进行重点改造升级是"十五"期间工业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任务。

机械行业:要充分利用实施全市工业布局调整的契机,把能耗高、污染重效率低的生产企业和落后生产工艺坚决外迁或淘汰,抓紧进行产业结构和行业结构的整体优化和升级。在现有行业结构格局的基础上,逐步向产品轻型化、生产工艺先进化、技术装备精良化、产品高附加值化、生产过程无污染化的方向调整。重点发展印刷机械、工程机械、数控机床三大主机行业。

汽车行业:通过资产重组,对全市汽车制造企业进行优化升级改造,以体制整合为发展基础,抓住机遇,积极利用现有生产能力进行产品升级换代,培育新的主导车型,形成面向新世纪的新增长点。加大加快对换代越野车等新型汽车技术改造项目的投入,同时开发多功能新型燃料环保汽车。到2014年,汽车工业要摆脱困境,重新走上稳步发展的轨道。

冶金行业:继续按照降低总量、改善品种、增加效益、降低能耗水耗、减少污染的原则进行调整。搬迁部分污染严重的生产工序,"十五"时期将钢的生产规模逐步调减到600万吨以下,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发展钢材精品,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石化行业:加强燕山石化与北化集团之间的资产重组及整合,围绕提高综合竞争力开展优化产品结构、加强技术改造、治理环境污染和节能降耗工作。要发挥整体优势和规模优势,以乙烯产品为龙头,大幅提高高附加值、深加工产品的比重,大力发展乙烯下游高附加值产品、精细化学品、工程塑料、合成橡胶等产品,限期淘汰落后的产品及工艺。

建材行业:坚持控制总量、调整结构的产业政策,重点完成建材功能化改造工程,以发展高标号水泥、高档装饰装修材料及新型建材为方向,提高新型建材产品在行业中的比例,完成从传统建材向新型建材的优化升级。并通过引进技术和自主开发,发展高新技术建筑材料。重点改造区县工艺落后的建材企业,淘汰小水泥、黏土砖瓦、木材初级加工等传统建材生产工艺及产品,继续做好现有水泥、玻璃、木材加工、陶瓷等行业的环境保护和节能降耗工作。

2.重点实施十项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工程

(1)首钢优化改造工程。配合首都环境治理工程,压缩钢铁生产能力,实施区域联合。两年内压缩200万吨钢铁生产能力,有序迁出钢铁生产中的烧结、炼焦等前工序生产能力,通过技术改造实现清洁化生产和钢材产品的升级换代,同时积极发展微电子、机器人等非钢高技术产业。力争用十年时间完成重组改造和产业重心转移。

(2)燕化百万吨级乙烯扩建改造工程。"十五"时期通过技术改造和填平补齐,使燕化集团乙烯生产能力达到100万吨;对下游产品进一步调整改造,合理利用资源,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企业的竞争力;加大科技投入,利用先进技术改造生产工艺,减少污染、节能降耗,实现清洁生产。到"十五"末,力争实现工业总产值比"九五"末期有较大幅度增长。

(3)新型越野、环保汽车开发改造工程。以全面推进北京第二代轻型越野车(多用途车)为契机,通过优质资产重组和以产品为纽带的协作配套,实现北京汽车工业的整合,在国内保持北京越野车的生产优势。要积极盘活土地资源,加大适合中国市场的新型越野车的投入,加强开发和售后服务,迅速将产品投向市场。到"十五"末期达到年产3万辆-+新型越野车产量,逐步替代目前的2014系列越野车。同时积极开发环保型汽车。

(4)机床数控化改造工程。以机床数控化为目标,结合土地资源置换、优良资产重组,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床数控化技术和产品。力争把北京建成机制灵活、规模适度的高科技型数控机床生产企业汇集地,使北京成为国内最大的数控机床研发和销售基地。

(5)节能环保型家电改造工程。以现有家电生产能力为基础,以节能、环保为目标,利用先进技术改造和提升家电产品,开发数字型网络型家电,实现环保型冰箱压缩机全国产销量第一,空调、洗衣机、电冰箱和家用小电器具有规模经济效益。?quot;十五"时期,冰箱压缩机企业完成向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搬迁改造,实现340万台的生产能力;通过技术引进和自主开发,使节能低噪音型空调器产量达到60万台、节水低噪声洗衣机达到60万台、环保型冰箱20万台。

(6)包装印刷装备升级改造工程。"十五"时期,以北人集团公司为主体,实施数字化印刷机械升级改造工程,重点开发数字印刷机、一体化热转移印刷机等换代产品,扩大产业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在全国保持北京的产业优势。

(7)建筑材料功能化改造工程。以市建材集团为核心,立足中高档建材市场,向建材功能化和环保型、节能型发展。重点改造提高中密度纤维板系列产品、高标号水泥及制成品、中高档涂料系列产品、轻钢符合板结构住宅、中高档塑钢门窗和五金件,发展拳头产品和规模经济。加速西三旗、土桥、窦店建材基地的建设,加快建材企业布局调整步伐,在产品工艺升级改造的同时,完成布局调整。

(8)无害化环保设备改造工程。在充分利用现有制造业生产能力的基础上,重点培育环保工程的设计和集成能力,带动制造业的成长,加速北京高科技环保产业的发展,把北京建设成全国环保监测和治理设备制造基地?quot;十五"时期围绕发展成套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设备、煤烟气脱硫设备、垃圾和固体废弃物成套处理设备、环境检测仪器等类产品,实施北京无害化环保设备改造工程,培育有一定市场份额的企业集团。

(9)精细化工产业化改造工程。依托现有化工产业基础和资源,利用企业搬迁契机,坚持有进有退原则,通过改组、改制和产品结构调整,实施北京市化工行业从基本原料型向低污染低能耗的精细化工型的转变,从规划市区向郊区、开发区的转变。重点发展高纯试剂、光刻胶、感光材料、彩色荧光粉、黏合剂、催化剂和新型助剂等类产品。"十五"时期是重点调整期间,基本完成精细化工产业化改造工程,。

(10)电厂燃料及燃烧系统清洁化改造工程。通过大力引进和发展清洁燃料、加强清洁燃烧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对北京第三热电厂、高井电厂、石景山电厂、珠窝电厂进行改造,实施燃料及燃烧系统清洁化改造工程,实现清洁发电的目标。

(三)扶植发展都市型工业

"十五"时期,北京将积极扶植环保型、低能耗、有一定规模和基础的都市型工业的发展。都市型工业的发展将有针对性地采取放开搞活、工商一体、优质名牌、技术创新、依托大公司等发展战略,以北京现有名牌和一批老字号为重点,以大公司、大企业为依托,走技术创新之路。同时支持多元化投资,鼓励都市型工业同现代化商业的多种形式的结合,使都市型工业在缓解城市就业压力、为城市运营提供配套服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食品工业:要立足服务首都、辐射全国、走向世界。不断研制创新产品、引进国外产品,开发新原料,拓宽新门类。根据未来食品工业产品方便化、功能化、绿色化和多样化的特点,重点发展绿色食品、方便食品、营养食品、快餐食品和适应不同人群消费的老年食品、婴儿食品、特需食品;要重视发展品牌效应,加强北京特色食品、传统家庭食品和中式快餐的工业化生产改造,要挖掘北京的饮食文化内涵,对于历史悠久的老字号食品扩大影响、推陈出新。

服装服饰业:积极发挥北京市场的带动作用,建立北京地域品牌效应。依托一批已形成规模的名牌,强化设计和开发功能,紧跟国际服装市场发展趋势,全面提升北京服装服饰业的档次和生产水平。

包装及印刷业:进一步加强全行业的统一规划,要发挥出首都的科技和市场优势,发展设计、印刷、服务一体化的现代包装、印刷企业。在保持传统的书刊印刷优势同时,大力发展高档次商业印刷业务,提高北京的包装水平。

家具制造业:发展的重点是培育优质名牌产品,提升家具制造业的设计水平,从模仿走向自主创新,使家具在现有的基础上逐步向品牌化、现代化、服务化发展。

工艺美术及旅游用品制造业:结合北京的旅游资源和特点,利用现代制造技术作为支撑,在北京培育具有规模效应的小企业聚集群,重点发展高精尖艺术珍品、精品、实用工艺品、旅游纪念品,形成面向国际、国内、旅游三大市场的生产经营新局面。

五、"十五"时期促进北京工业发展的主要工作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协调服务职能,为工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1.保持首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保持投资稳定增长,为工业发展创造更加广泛的市场;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形成多渠道融资、多主体投资的融资体系,加快首都经济的发展;合理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改善消费环境,拓展消费空间,推进消费信贷,进一步刺激和扩大消费需求。

2.继续发展各类市场,维护正常经济秩序。在加强市场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各类有形商品市场,以满足全市各层次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建设各类要素市场,着重发展资金、技术和劳动力市场;努力为各种所有制类型的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清除对非国有经济成分在价格、税收、投融资、市场准入、雇用职工等方面的歧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依法打击走私、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以及其他经济犯罪;推进税费改革,清理整治各种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清理法规、规章中不适应工业发展要求的各项审批制度,简化办事程序,为各种市场主体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

3.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的统一管理,离退休人员从企业分离,建立社会化服务管理的新型社会保障体制。

(二)改革工业管理体制,培育面向市场的企业主体

改变政府对企业的管理方式,逐步过渡到政府通过制定工业发展规划、布局规划引导企业发展,利用国家和地方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对全市工业进行调控和管理。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创造公平环境、规范市场行为、落实各项政策方面。

1.理顺现有国有工业系统管理体系。切实取消政府与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认真落实现有工业国有资产授权公司的有关权利和义务。简化政府管理程序,减少政府直接管理企业的职能。

2.各类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要走向市场。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整顿,发挥其为市场经济活动服务的作用,使其成为企业之间、企业与科研单位间的纽带和桥梁。

3.围绕企业制度创新和规范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在管理体制上,根据政企分开的原则,对现有国有企业负责人实行分类管理。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完善企业决策、执行、监督系统。在领导班子建设上,要逐步建立三个机制:一是引入竞争机制,择优选拔企业经营者;二是建立激励机制,合理确定经营者的收入水平;三是强化约束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国有企业资产的监督。

(三)减轻企业负担,提高企业融资能力

利用有限的政府资金,从投资者的角度减轻国有企业的部分负担,使其有条件有能力进行投资多元化改造。政府资金将更多的投向社会保障和工业发展环境的建设和完善,为国有企业减负提供服务。

1.置换国有企业中的部分土地和设备资源,拿出一定比例置换出的资金用于减轻债务负担,将减负后的企业进行多元投资改造并推向市场。

2.合理运用有限的结构调整财力资源,有针对性地培育一些高新技术、有市场前景或新兴产业的开发项目,嫁接到改制过程中的企业中去。

3.利用证券市场直接融资。支持各类重点企业通过资产重组等组成上市公司,在境内外资本市场筹集资本金;支持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适当减持部分国有股、增资配股和发行社会公众股。组织具备偿债能力、经营效益良好的国有大型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盘活优质资产,筹集更多的发展资金。

(四)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快技术创新步伐

在企业中进一步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体系。采取技术入股、管理入股、技术合作、产学研联合等更加灵活多样的方式,充分利用北京地区的科技资源,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机制和政策环境。

1.鼓励企业增加研究和开发资金投入,支持大中型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建设,有重点地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能力和自主开发能力的骨干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导力量。

2.建立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并激励创新的分配制度。逐步试行认股权、技术入股权及其他技术参与分配的方式,调动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同时,加强对技术工人的培养和鼓励以保证研发、设计和制造等环节的相互适应。

3.建立健全技术创新的投融资体系,加大风险投资的规模和力度。通过建立中介、投资、担保机构,分散技术创新的投资风险。

4.把引进技术与自主开发技术结合起来。鼓励企业消化吸收国外技术,同时加强自主开发,逐步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五)抓住机遇,创造氛围,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营造有利环境

紧紧抓住国务院《关于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有关问题的批复》这个难得的机遇,积极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

1.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建立金融支撑体系。培育以民间资本为主体的高技术产业投融资体制,积极探讨设立开放式的高技术产业创业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公司;逐步完善风险资本的退出机制,通过建立或联接创业板市场,在资本市场公开上市、股权交易、柜台交易、企业拍卖、企业兼并、企业清算、产业资本置换等方式,建立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和退出渠道。

2.

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开发人才和智力资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积聚高素质的人才。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吸引本市发展高技术产业所需科技和管理人才;鼓励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的教师、科研人员及在校学生创办高新技术企业或到企业兼职从事技术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通过人才流动实现技术转移;对高新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试行奖励期权、优先权优惠认股等制度,全面落实人力资本参与分配的政策;吸引留学人员携带先进技术成果和管理方法创办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为他们在办理企业登记、人员进出境等方面提供便利,继续建设和完善留学人员创业园。

3.加快产权制度改革,促进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支持高新技术企业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建立技术、管理等人力要素参与分配的创新激励制度。鼓励企业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实行股份期权制度。

全面落实鼓励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政策,逐步建立民营科技企业贷款担保制度,为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创造融资条件。鼓励民营科技企业平等参与政府计划项目的竞标及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的申报。

4.积极发展科技中介机构,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及时制定和施行鼓励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政策及行业规范。加快技术创新服务、技术咨询评估、技术经纪等各种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引导它们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良好服务。

进一步培育和健全技术市场。加强重大技术供需信息库及科教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区域中介服务体系,扩大现有技术市场的综合服务能力与范围,逐步实现中介服务的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建立公平竞争的中介服务市场秩序,引导中介机构向市场化、专业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

(六)创造良好条件,扶植都市型工业的发展

1.建立和完善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社会化服务体系。首先,采取多种形式,拓展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推进中小企业在创业板市场的上市工作;加大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的力度,探索和建立中小企业创业、发展和风险投资基金渠道;建立中小企业信用和监管制度,搞好中小企业资信档案,银企联手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其次,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尽快完善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制度,形成比较完善的独立于企业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社会基础和保障。第三,完善中小企业管理制度,改变对中小企业多头管理的现象,发挥中小企业管理机构的服务职能,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服务。

3.对都市型工业的发展进行统一规划。在分析各区、县现有和潜在优势的基础上,都市型工业行业和产品的选择应有所侧重,使各区、县的都市工业形成具有各自特色的重点产品。

(七)加大工业空间布局调整力度,为企业搬迁创造良好条件

1.积极协调筹措搬迁企业启动资金。探索金融机构等利用土地或其它资产做抵押或质押,通过贷款等方式解决搬迁启动资金。

2.进一步落实工业企业搬迁的各项政策。继续执行《北京市推进污染扰民企业搬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施办法》[(99)京经规划字第200号],推动污染扰民企业搬迁。

3.规范政策行为,支持工业小区建设。创造良好的搬迁企业入区条件,促进搬迁工作的顺利进行。

(八)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促进工业进一步对外开放

1.切实改善投资环境,继续加大引进外资力度。按照wto规则的要求,及时调整并完善本市现有外商投资政策法规体系,为外商投资创造稳定、规范、公开的政策环境。各级政府部门要切实转变职能,树立服务意识,简化手续,提高效率,为企业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服务。要注重引进外资的质量,将利用外资的重点引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上。要以引进关键性技术、产品和装备为前提,优先选择有雄厚技术实力的国际大公司同北京优质国有资产合资合作,提高技术增值率。

2.优化工业品出口结构,提高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扶持重点行业和出口大户、扩大三资企业出口的同时,积极促进民间出口,积极争取民营科技企业自营进出口权;提高出口产品的档次,扩大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重点发展计算机软件、机电等技术含量高的产品的出口;在继续开发香港、日本、美国和欧共体四大传统出口市场的同时,大力开拓拉丁美洲、非洲等新兴市场。

word该篇DOC格式某某市十五时期工业发展规划(精选多篇)范文,共有61436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某某市十五时期工业发展规划(精选多篇)下载
某某市十五时期工业发展规划(精选多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13057850505